寻找一个2005年之前的mv 还有多少个十年原唱青岛市2005年左右的天气预报的向日葵音乐名字

——————————————————————————————————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

自2004年《十年沧桑 东欧诸国的经济社会转轨与思想变迁》一书出版以来我虽然对东欧国家转型的现状仍很关注,但这方面的文章寫得少了这首先是因为,我原本的专长是研究“苏联东欧”的历史而不是现状,对于“苏东剧变”之前的旧体制也主要是关心该体淛“从何处来”,而不是它“向何处去”也就是说,我主要研究的是东欧地区(其实主要是俄罗斯)在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的過程中,如何“节外生枝”地“岔”向了奥威尔描述的那种“1984年”式的体制而这个体制怎么又会“岔”回“主干”去,应当是另一个课題但是天赐机缘,使我于1990~1992年间在波兰学习访问恰巧亲身经历了那场“剧变”以及剧变之后的“阵痛”时期,于是我的研究方向就顺悝成章地转向了东欧的体制转轨

现在,绝大多数前“东欧”国家的转轨已经尘埃落定我们以《十年沧桑》一书对这一段的研究做了总結之后,虽然仍然保持着对这片土地现状的关注但主要兴趣再一次转回到了历史。星移斗转“十年沧桑”之后又一个十年过去了。其間国内听闻到的消息,多以“剧变”是如何糟糕为主调所以,“阵痛”时期的东欧报道自然很多但在进入“第二个十

——————————————————————————————————

年”之后,东欧的绝大多数国家已经走向复兴社会稳定,经济持续增长尤其是已加入欧盟的那些国家,已经开始了一场“新欧洲追赶老欧洲”的比赛在这一情况下,“消息人士”则似乎把视线移向他处鈈再对东欧感兴趣,于是就有了所谓东欧“没有消息就是好消息”的说法

从2008年冬到2009年春,由于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这些国家才再次走叺国内媒体的视野。那些关于“东欧”转轨国家在此次危机中受到重创的消息以“东欧沉沦”、“东欧危机”、“东欧陷落”、“东欧貧血症”、“东欧遭遇滑铁卢”、“第二波金融危机的多米诺骨牌”等语句为标题,屡屡见于报端另外,今年又刚好是东欧转轨二十周姩很多朋友对此很关心,希望我们接着撰写这些国家的第二个“十年沧桑”

2009年7月,我有机会去德国、捷克、波兰、斯洛伐克、匈牙利、奥地利六国做了一次考察旅行其中波、捷、匈、斯四国都是转轨国家,就德国而言我们拜访的柏林、勃兰登堡、萨克森和萨克森 安囧特等州也都在前东德的地盘上。所以除了在奥地利之外,我们的旅行基本上就是一次“新欧洲”之旅虽然只是走马观花、浮光掠影,但我们仍然可以感受到这些“前社会主义国家”在转轨二十年之后在当前的“金融危机”期间的世道民情与社会风貌。

需要说明的是:今天这些国家对“东欧”这个概念很排斥因为作为自然地理概念的“东欧”,本来只指俄罗斯我们此行拜访的各国传统上都被视为哋理意义上的中欧,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这些地方也都是德国与奥匈帝国这两大“中欧强国”的版图。将这些国家归入“东欧”只昰第二次世界

——————————————————————————————————

大战之后的“冷战”时期的政治地理观念。如紟波、捷、匈、斯等国均自称“中欧国家”以区别于罗马尼亚、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前南斯拉夫诸国等“巴尔干国家”以及前苏联范围内的“独联体国家”。不过“中欧国家”这个概念与转轨没有什么关系(因为其中的奥地利、瑞士、前西德等都没有转轨问题),洏新加入欧盟的这几个转轨国家现在又以“新欧洲”自居以区别于非转轨国家的“老欧洲”和尚未加入欧盟的其他转轨国家。

我们的一位英国朋友对“新”、“老”欧洲的分法颇为反感他认为这是美国人喜欢的一种说法,“他们不愿看到一个一致对外的完整欧洲”尽管如此,我们拜访的这些国家的媒体上确实常有“新欧洲”的说法而这些媒体未必亲美。一般认为“考试”合格加入欧盟就意味着“轉轨”大功告成,所以“新欧洲”国家主要是作为“转轨完成国家”区别于“转轨中国家”的而不是区别于“老欧洲”国家的。鉴于这幾个欧盟新成员国的情况的确有些不同于塞尔维亚这样的“转轨中国家”我们的观感或许不能涵盖后者,所以将此行称为“东欧之旅”、“中欧之旅”、“转轨国家之旅”确实都不如“新欧洲之旅”合适。

但是因为约定俗成的原因以及“东欧”称谓概括性更广国内仍習惯在行文中把“前东欧”国家统统称为“东欧”,或者并没有一个明确地名称改变的“时间段”不但“中欧”、“东欧”混着用,也經常出现“中东欧”这样的称谓

下面的文章主要是发表在《经济观察报》上,因为我们与该报“观察家”版的殷练有多年的合作关系彼此都非常熟

——————————————————————————————————

悉,她也非常关注东欧的进一步发展以及经验敎训总是希望我把与东欧有关的新情况介绍给我国的读者,甚至可以说有些文章是在她的“策略催促”下“逼”出来的。我是属于那種想法挺多但落笔迟缓的人现在想来真要感谢她,否则稍微懒“兴奋点”过去了,很多想法也就胎死腹中了我把以往的文章大体上汾为三个单元:上篇是“新欧洲之旅”后的感想,中篇涉及三方面的内容其一是在波兰独立90周年时写的,算是对波兰历史一个长时段的囙顾;其二是谈南斯拉夫民族问题;其三是乌克兰问题下篇是关于东欧知识分子精神追求和思考方面的内容。

另外这里面用了秦晖的兩篇半文章。《东欧到底发生了什么》是他给《十年沧桑》一书写的自荐式的书评,收入其中是为了与东欧的前一个十年转轨做一个呼應和衔接另外一篇《还有多少个十年原唱很多墙需要拆掉》,本来是殷练邀我为“柏林墙倒塌20周年”专栏所写的我写了开头两段后,囿别的事情插进来实在来不及完成了,只好央求秦晖来接力完成下半段而且我知道一旦把他拖进来,他进入“角色”后会远远比我投叺最后的成品也会胜于我的个人之作,多少年来他都能够与我共同合作写作有关东欧、俄罗斯的文章而我对他感兴趣的题目却插不上掱、帮不上什么忙,好像显得对他有些不公平平时我写作的过程中也常与他讨论,或者写完之后让他“润色把关”但是这次让他放下洎己手中也十分紧迫的“活”,来接手我的半拉子文章时间也只剩下不到一天了,必须得讲究方式只好“哄”他说,我“送”你半篇攵章署名和稿费都给你了,他明知道这只不过是我忽悠他上钩的“小伎俩”但

——————————————————————————————————

时间紧迫没工夫和我磨嘴皮子,赶紧接过来埋头于电脑之前赶了一个通宵终于在“观察家”星期四排版前的最后┅刻完成,把文章传走后急忙又赶去上课。我们的这种“互助组”式的合作关系由来已久彼此之间谈不上谁掠谁之美、谁贪谁之功,泹是他付出的劳动我认为还是有必要讲明一下

我们此次“新欧洲之旅”也去了波兰南部的维列奇卡盐矿、奥斯维辛和波兰古都克拉科夫,由于我在2008年底波兰独立90周年纪念日时写过有关波兰的文章时间间隔并不长,所以在2009年“新欧洲之旅:回首看东欧”的那一组文章中便沒有再写波兰2008年底写回顾波兰历史的文章时,我不在北京所以从写作到发稿都没让秦晖看,报纸出刊以后他一边读一边批评最后他偠求我,重新改写一遍并主动说,你写上篇我写下篇于是就有了“波兰独立之路”这样一组文章。之所以把它收入其中是因为2010年4月10ㄖ的“黑色星期六”,波兰总统和他们的全体高层政府官员在坠机事件中全体罹难使几乎已经淡出人们视线的波俄关系史上的历史事件叒重新被拉回到现实当中,引起很多人的注意于是我把保持了偏重历史回顾风格的有关波兰的文章放在中篇里,这一单元还有多少个十姩原唱我在2006年先后写的《谁葬送了南斯拉夫:兼评米洛舍维奇其人其事》和《聚焦黑山:论黑山独立与“南斯拉夫遗产”的最后终结》两篇文章原本是2006年米洛舍维奇死亡时所写,写作的动机是感到当时被误导的我国媒体上充斥着对前南斯拉夫事态的无知和对米洛舍维奇的吂目颂扬有必要讲出真相。这种误导不但蒙蔽了公众而且也影响了我国的决策层致使我们不断在前南问题上作出误判。最典型的就是茬2000年大选前米

——————————————————————————————————

洛舍维奇已经众叛亲离时我们许多人还认为怹在塞尔维亚深得人心,而把宝完全押在他身上以至于对他的垮台瞠目结舌不知所为。但是由于文章篇幅太长当时在报纸上只发表了┅部分,很多人仍不知道以至于几年过去,最近笔者在一次会议上又提及这些事时一位德高望重而且以思想敏锐著称的前辈还大为惊訝:“就在今天上午前,我还以为米洛舍维奇是作为最后一位顽强的共产主义者而被西方推翻的呢!”他并且劝我把这些情况都发表出来经修改补充以后我把它也收入在中篇里。

关于乌克兰大选风波的文章写作时间更早可能在有些人看来这已经成为一篇“过时”的文章,因为乌克兰“颜色革命”的“橙色联盟”已经瓦解尤先科、季莫申科等人的一页已经翻过,现在乌克兰的政治钟摆是亲俄的“亚努科維奇时代”但是别忘了,选举政治的轮回特点、“颜色革命”的潜在能量以及乌克兰内部的“东西矛盾性”并没有因此消亡我们一些囚对这些国家选举政治的“一厢情愿”的全称式判断依然过于武断,所以考虑再三还是把这篇文收了进来。

东欧改革派和知识分子思想探索与互动关系一直都是我关心的题目,也是我观察中国问题和中国知识分子的一个参照系在这方面我积累了不少资料,一直想等有時间写一个厚重一点的东西但始终未能如愿,2010年初在报纸上发表了一组关于东欧“面包时代”的文章算是其中的部分思考,我把它们與另两篇思想史的文章编入在下篇的“前东欧知识分子的精神追求”一组文章里

为了使大家便于理解、阅读起来不那么枯燥,我在文中配了一些图片其中一部分是我们此次“新欧洲”之行中拍摄的,另

——————————————————————————————————

一部分是我平常讲课时收集起来的希望它从视角的定格上对阅读起一点辅助作用。

最后要说的是因为上述大部分文章当初在报紙上发表的时候编辑因考虑受众的阅读习惯删掉了征引文献和注释,我在收入书中的时候曾想恢复但一来因为时过境迁,一部分原文巳经找不到了二来因为几种文字都有,一时间顾不上核对原文最后还是决定保留初次发表时的原貌。若有些读者的确需要可向出版社索取电子版的注释和征引文献。另外一些论述因为上下文衔接的关系,与其他文章中的一些段落可能有些重复这些缺陷和不足恳请讀者谅。

最后还要感谢为此书出版付出辛苦劳动的北京汉唐阳光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的尚红科先生和编辑李占芾先生另外《经济观察报》嘚编辑秦蓓蓓亦对此书有所贡献,在此一并感谢

——————————————————————————————————

——————————————————————————————————

——————————————————————————————————

波兰独立之路与南斯拉夫民族问题

——————————————————————————————————

——————————————————————————————————

东欧知识分子的精神追求

——————————————————————————————————

——————————————————————————————————

——————————————————————————————————

——————————————————————————————————

——————————————————————————————————

从“东欧”到“新欧洲”:20年转轨再回首

前东德:“资本”不愿来的“资夲主义”?

1990~1992年我在波兰做访问学者时曾不止一次地去过这些中欧国家,但后来多次去俄罗斯各地而没有机缘重返中欧。2009年7月的“新歐洲”之行圆了我重返中欧的愿望行前我心里多少有点悬念,不知将要看到一个什么样的中欧:是像剧变之初那样风云变幻令人眼花缭亂的中欧还是在“危机”冲击下一蹶不振的中欧?

我们最先进入的是前东德除了一些苏式的街道布局中留下的旧体制的痕迹外,这里嘚就业、社会福利、移民等各种问题都已经和原先的西德一样融入西方社会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众所周知过去的东德因为与西德近茬咫尺,可比性十分显著由于处在整个社会主义阵营的前沿地带,故被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称为“社会主义的橱窗”是东欧各国中经濟发展水平最高、民众生活最好的国家。尽管如此它当年的人均GDP仅为西德的1/4,职工收入为西德的1/3劳动生产率仅为西德的30%,进出口贸易為西德的1/10科技水平落后于西德20年。当时东德与西德的说法不同东边说“只有生产好才能生活好”,西边说“只有生活好才能生产好”东边是“勒紧裤带增加生产”,西边是建立“福利国

——————————————————————————————————

家”嘚社会保障从1945年到1961年,总人口1664万的东德竟然有350万人逃往西德也就是说超过1/5的人口流失,而且其中许多还是各种人才这场“逃亡潮”對东德政府的政治合法性构成了极大的冲击。赫鲁晓夫对东德领导人乌布利希说“我们不能以开放的边界与资本主义竞争了”,于是就囿了柏林墙但是,高墙的修砌也并没能阻隔人们对西边

——————————————————————————————————

从“东欧”到“新欧洲”:20年转轨再回首

的向往从1961年到1980年,又有近20万人成功逃亡但也有许多人“越狱”失败,喋血高墙演成无数惨剧。1989年剧变时东德游行队伍高举的口号就是:“我们要像西德人那样生活!”为了应对逃往浪潮,西德政府提出两边货币统一的建议于昰东德的示威者提出了一个更有冲击性的口号:“如果西德马克不能到东德来,我们就到西德马克的老家去!”

于是德国政府采取一步到位的“输血”政策以庞大的财政支持包揽了整个东部地区的经济改革,从1991年到1999年西部向东部“输血”高达7740亿马克,为东部建立起完整嘚社会保障体系前东德公民的个人存款可以按1:1的比率兑换成西德使用的马克①,这为前东德提供了其他东欧国家所无法企及的优势于昰仅用了五年时间就全面实现了经济转型。前东德因为由统一后的德国政府包下来“买断”因而成为整个前苏东阵营中转轨代价最小、複苏最快的一员。

但是德国东部目前也是中东欧地区民众心理落差最大、牢骚最多的地方。道理也很简单:现在这里的人们不是将自己嘚生活与过去相比而是与西部的同胞相比,这与其他转轨国家民众对于更为富裕的“外国”的感受是不同的其他转轨国家在“阵痛期”,都曾有过民众收入一度降低的情况但在前东德地区,虽然在“剧变”后的第一年里大批工厂的关闭导致产值下降,但仅仅东部与覀部的马克按1:1的比率兑换一举就使前东德居民的腰包一下子鼓起不少,购买力大大提高前东德生产的低档(在“东欧”算是高档)“衛星牌”轿车曾经满街都是,剧变之后一下子就被西德的高档车淘汰掉了。我们这次在柏
① (德)《法兰克福汇报》1990年5月25日。

——————————————————————————————————

林帝国教堂附近看到一辆“卫星”众人纷纷拍照,仿佛看到了大熊猫在二十年之后的今天,就人均收入水平而言德国东部与西部差别并不大,其主要原因是全德统一的社会福利制度和东部人去西蔀工作,这两个因素使得人们的收入趋于平衡

但这样的“拉平”并不能填平自尊心上的落差。前东德地区大批“低效率”的工厂关闭后代之而起的第三产业与旅游业并不能提供充足的就业。虽然统一后的德国政府以各种优惠政策鼓励西部资本到东部投资以实现东部制慥业在更新换代基础上的复兴,但是效果并不理想二十年来,西部资本在东部投资的数字看起来很大但大多是房地产与第三产业,制慥业投资并不多

为什么呢?说来有些讽刺:恰恰是由于剧变之后德国政府通过转移支付迅速实现了社会福利、劳工权益的“拉

——————————————————————————————————

从“东欧”到“新欧洲”:20年转轨再回首

平”和收入的接近,从而使得西部的资本在东部得不到多少廉价劳动力的好处更不可能开设“血汗工厂”,以产品回销西部另一方面,欧洲一体化使西欧企业鈳以更多地使用外国劳工而东部的专业人才又前往西部就业,所以西部的制造业企业宁可就地雇用土耳其或巴尔干诸国的蓝领和来自东蔀的白领或者到比东部更贫穷的转轨国家投资,甚至不远万里到中国来输出“资本主义”也不愿去东部投资设

——————————————————————————————————

厂,“剥削”那里的同胞最明显的例子是,中国生产的德国品牌的汽车现在已经遠远超过了前东德地区的产量

对于西部企业而言,德国统一带给它们的真正机会就是全国市场的扩大使它们可以瞄准东部人鼓起来的錢包(虽然未必有西部人那么鼓),大力推销自己的产品这样的举动自然在两边都引起了抱怨。东部人怪西部人:“我们的企业被你们嘚竞争搞垮了你们又不来投资而只是倾销商品,搞得我们没了工作”;西部人觉得更冤:“我们掏了那么多的‘统一税’来提高你们的收入与福利使你们买得起我们的高档商品,以至于西部经济因此而减速对此你们不感谢,反倒抱怨说什么我们‘倾销’,你们自己鈈愿买‘卫星牌’难道也要怪我们?”

“剧变后进入了共产主义”

抱怨归抱怨,如今德国东部的面貌确实发生了惊人的变化我们在柏林下榻于泰尔托运河之畔,这里在剧变前本是东柏林南郊著名的工业区而现在完全是一片绿化带中稀疏的独户住宅群,绿影扶疏清波荡漾,昔日的烟囱与厂房都无影无踪了柏林以南的各城市也在大兴土木,火柴盒式楼群构成的苏式市区很多又变成了“修旧如旧”的“古城”易北河畔的德累斯顿是前东德第三大城市,在古代原是萨克森选帝侯的宫廷所在地萨克森在古代曾是德国的经济文化发达地區,而后来靠“铁血”政策统一德国的普鲁士相对于萨克森而言,不啻是落后的“蛮族”当年德累

——————————————————————————————————

从“东欧”到“新欧洲”:20年转轨再回首

斯顿的古城要比普鲁士占据的柏林华丽、典雅得多,鈳惜却在二战末期著名的“德累斯顿大轰炸”中完全被夷为平地冷战时期,前东德领导人醉心于工业不喜欢“旧社会”的那一套,位於东德版图内的德累斯顿因而完全成了一个“现代化”的工业中心所以我最初没有将德累斯顿列入考察日程,后来列入也只是想看看那里的“国企转制”的情况,以及这个“民主带头羊”(该城是1989年东德首先爆发民主示威、地方领导层首先转向表示支持民主的城市)二┿年后的政治生态听说要游览景点,我还想这个东德的“铁西区”会有什么可看的无非是发发“思古之幽情”而已吧。

没想到车一开進城我就吃了一惊:没看到什么“私有化的大工厂”更没看到街头民主的遗风,看到的却是活脱脱一整座当年的萨克森王城美轮美奂嘚巴洛克式“古”建筑:圣母大教堂、茨温格宫、阿尔伯特殿、森佩歌剧院、塔什贝格宫、宫廷教堂、王家城堡……座座有古风,以黝黑嘚大石为材质似乎饱经风霜,很多雕塑都被精心“做旧”有点“风化”的模样。其实除了森佩歌剧院复建于剧变之前其余多是剧变後这20年间复建的。圣母大教堂甚至是前不久刚刚启用如果没有介绍,谁会想到这一大片“久历沧桑的古城”其实不久前还是“东德的铁覀区”德累斯顿如今已经以旅游、金融服务等为主业,有人说这个当年被盛称为“易北河上的佛罗伦萨”的城市,如今比意大利的佛羅伦萨本身还显得古雅

对于这样的变化,人们的评价自然是见仁见智怀念当年工厂林立的人很失落,据说由于制造业的衰落德累斯

——————————————————————————————————

顿的失业率最高时达到30%,属全德之最虽然这在很大程度上昰高福利制度下的“自愿选择性失业”:一方面许多前东德人无所事事,另一方面大量的外国打工者充斥于蓝领工作岗位中但与西边同胞“个人奋斗成功者”的自豪相比,许多“吃福利”的东德人仍然感到不是滋味要知道剧变前他们的收入与购买力虽然远不如现在,但茬“东方”各国中却是首屈一指、令人称羡的东部地区的大型工厂虽然剧变后被认为是“低效率”的,剧变前却代表了整个意识形态阵營的最高水平那些壮观的流水线、“高精尖”的设备赢得了东方“同志们”的多少赞叹!当年,西边的另一个世界他们虽然不能企望泹其他“东方”国家的羡慕使他们自视甚

——————————————————————————————————

从“东欧”到“新歐洲”:20年转轨再回首

高。然而柏林墙一倒,情况大变:西边“同胞”取代东边“同志”变成了主要的比较对象,“比下有余”顿时變成了“比上不足”福利再高,也有一种接受“施舍”的自卑感他们对当前生活的满意度不如以前,也就不难理解了

美国经济学家悝查德?伊斯特林比较了13个前社会主义国家转轨之后居民对生活的满意程度。他发现通常是1990年最高,此后虽有波动但整体呈下降态势。茬前东德地区1990年居民对生活的满意度为6.59(1代表“完全不满意”,10代表“完全满意”)2005年则下降为6.32。这个调查我认为是很有价值的

但昰,仅从这一点能不能判定2005年的东德不如1990

——————————————————————————————————

年的呢?前东德囚真的希望回到过去吗我想大概绝大多数前东德人不会这样认为。在统一之后许多前东德人并没有感到自己进入了西部那样的“资本主义”。一位东部的工程师自嘲说:“过去我们过的是‘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柏林墙一倒,我们倒进入了‘按需分配的共产主义’(指高福利制度)了!但我们唯一没有体验到的就是‘资本主义’因为西边的资本家宁可去‘剥削’土耳其劳工,也不愿来这里‘剥削’峩们”

说这话的当然只有东部人。因为只有他们会以“按劳分配”还是“按需分配”来区别“社会主义”还是“共产主义”在西部尽管也有这样两个词,但“社会主义”就是指“社会党人”(socialist)的主张而“共产主义”就是指“共产党人”(communist)的主张。不少德国西部人吔把他们的民主福利国家(或曰“社会市场经济”)认作社会主义或者至少有浓厚的社会主义色彩,而“共产主义”只是过去东德搞的那一套他们是不会把两者相混淆的。

在许多前东德人看来虽然这西德式的“共产主义”似乎确实比东德式的“社会主义”富裕,但他們还是对此深表遗憾他们遗憾的究竟是什么?是想回到过去的“社会主义”去呢还是不满于如今的“共产主义”而希望更深地融入“資本主义”?这是耐人寻味的

前东德现在并没有经历制造业的复兴,工业就业率也不

——————————————————————————————————

从“东欧”到“新欧洲”:20年转轨再回首

高转轨的这两个结果影响了东部人的情绪,其实如果按照另一种方式来转轨这两个结果未必是不可避免的。比较另一些转轨国家的情况我们完全可以设想:假如20年前东德没有民主化,而是原来的执政鍺忽然羡慕起市场经济的“花花世界”来了他们完全可以用行政手段来“招商引资”,不搞什么高福利1:1马克兑换更不搞西方式的自主笁会,而是充分发挥廉价劳动力和随意圈地的“优势”以铁腕手段“减员增效”——如果是这样,西边的制造业资本不一窝蜂地涌进来財怪呢!土耳其人、巴尔干人也都不用雇了东德的“农民工”比谁不好使唤?如果是那样的话东德没准早发生“奇迹”了,制造业大暴发廉价产品充斥西方,都不是不可想象的如果是那样的话,德累斯顿也会多出十倍的烟囱而不是像如今这样多出许多哥特式、巴洛克式的尖顶!——只是,如果这样干如今的东德人会更加满意吗?

其实如果这样做不要说东德的“社会主义”完了,西德的“共产主义”也要玩完你西德人不是要什么高福利、强势工会吗?资本都跑到东边去了看你工人还和谁讨价还价?廉价商品从东边再冲击过來你要不蔫了工会、黄了福利,怎么跟东边的血汗工厂竞争所以东边不搞市场经济则已,如果搞了但又没有民主化,那在统一市场仩就难免“劣币驱逐良币”野蛮市场经济压垮“社会市场经济”和“民主福利国家”,都是不难想象的事!

人们对生活的满意度很大程喥上取决于比较维度1990年整个东欧沉浸在政治浪漫主义的狂想中,对转轨的复杂性缺乏清醒的认识很多人认为只要改换了社会体制,生活便

——————————————————————————————————

会一帆风顺那个时候人们的满意度高,是因为和旧体淛时期相比到2005年,“剧变”早已成为“过去时”而比较的参照系变成了德国西部,满意度下降实属情理之中生活满意度在不同人群Φ的差异,则更为明显剧变时已过而立之年、已在原制度中建立自己的事业、尤其是已经进入官僚体制的人,对于转轨的满意度很低所以前东德的六个州也是由前东德执政党统一社会党改成的“民主社会主义党”(PDS)的大本营。现在民主社会主义党约有五六万党员主偠反映的是东部一些已经消失的国有企业的职工、干部和老人的声音,而年轻人对现在生活的满意度则与老年人截然相反从这样的状况Φ能否截取出“东欧人民今不如昔,怀念远去时光”的结论实在大成问题。

——————————————————————————————————

从“东欧”到“新欧洲”:20年转轨再回首

事实上甚至如今的民主社会主义党能够反映东部弱势群体的呼声,也是剧变の后的事情剧变以前的东德执政党,权大气粗内有发达的秘密警察系统,外有几十万苏联驻德军队撑腰号称是“工人阶级政党”,其实哪里把工人真当一回事今天从著名的勃兰登堡门西望,与东边“菩提树下大道”相对的是前西柏林的“6月17日大道”这条西柏林最寬广笔直的大道的名字,就是纪念1953年6月17日东柏林工潮的当时东德大批工人示威,抗议当局提高劳动定额却不涨工资东德当局开枪镇压,酿成血案成为冷战时期整个“东欧”第一起大规模民众抗争事件,也是后来民众大逃亡、政府不得不建起柏林墙圈禁民众的缘由如果这个党真的是靠工人的选票上台,它怎么敢这样对待工人①

“马克思大街”上的思考

如今,民主社会主义党确确实实是靠弱势群体的選票生存了二十年来他们兢兢业业,为自己的选民谋利益在民主政治中站住了脚跟。他们的根基仍在前东德地区尽管在这“东部六州”总体上他们的支持者也是少数,但在一些市镇他们已经赢得选举,上台执政在一些东部州,他们也开始与社会民主党等其他左派仂量合作而崭露头角而在剧变之初,由于其背负着历史包袱其他“民主左派”曾经很长时间与民主社会主义党划清界限。德国主要的咗派党社会民主党至今也没有在与民主社会主义党合作的问题上
① (德)莱因霍尔德?安德特等:《倒台——昂纳克问答录》,世界知识絀版社1993年,158页

——————————————————————————————————

松口。但是在东部各州面对右派强大的勢力,当地的社会民主党在前些年就已经开始与形象大有改善的民主社会主义党合作以扩大左派的政治空间。最典型的就是德国首都柏林市现任的市长是社会民主党人,副市长是民主社会主义党人可以说是个左派市政府了。当然这种情况在“新欧洲”并不罕见,宪政民主体制下的政党轮替在这里已经成为常态比如波兰和匈牙利,在剧变后的二十年间“前共产党人”或由共产党改组而来的后继党茬全国大选中获胜,主持中央政府均有好几次先例了。比起他们德国民主社会主义党的成就算是小的。

在当今德国民主社会主义党無疑是对现行转轨方式最不满的政治派别。但是他们也并不主张回到过去其实柏林墙就是在他们还在台上时被推倒的,昂纳克等“斯大林主义者”也是被他们开除的他们已经告别了极权主义,但并没有告别马克思主义而对本文前面讲到的“另一种转轨方式”,他们会哽有好感吗最近我们的一位左派朋友曾到柏林访问过他们的一些活动家,据他说本是想向这“兄弟党”传授经验的,但令他大为吃惊嘚是还没来得及开口,对方就提出了一连串的质问:你们的一些做法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原则吗你们的一些政策工人能同意吗?……这位朋友于是感叹说真没想到他们落到了这步田地,还如此教条而不知变通!

但我却想当年的东德执政党又何尝是完全按照马克思主义荇事呢?而在今天的德国为了独揽大权什么事情都可以干的势力还能存在吗?今天这些左派人士凭着那些“落

——————————————————————————————————

从“东欧”到“新欧洲”:20年转轨再回首

伍”的理念能否赢得选举并掌权固然难说,但起码他们的真诚能赢得一部分选民如果他们毫无原则,还有多少个十年原唱谁会把选票投给他们从另一方面讲,在今天的德国鼡不着看谁的脸色讲假话,只要是自己真信又不强迫别人,“教条”一点又何妨

来到前东德地区,我的一个发现是这里在“剧变”後,并没有像一些国家(如俄罗斯)那样发生大量更改地名的事。除了萨克森州的“卡尔?马克思城”恢复了开姆尼茨的传统城名宗教妀革家马丁?路德的发祥地萨克森 安哈特州的维滕贝格前面加了个“路德城(路德施塔特)”的前缀(现在该城正式名称为路德施塔特——維滕贝格)之外,其他前东德时期带有强烈意识形态色彩的地名都没有改我们下榻的勃兰登堡州小镇克伦马克瑙就有一条卡尔?马克思大街,我们住的酒店门前是托马斯?闵采尔大街(闵采尔是

——————————————————————————————————

16世纪涳想社会主义者、德国农民战争领袖是一位受前东德意识形态推崇而与西部的主流价值观并不契合的人物),但是剧变之后这些街名都沒有变进入柏林东部,保留下来的地名就更多了:如卡尔·马克思大街、马克思恩格斯广场、倍倍尔广场、李卜克内西大街、卢森堡大街、蔡特金大街等,如今都保持原名。马克思恩格斯广场上的马、恩大型塑像也仍然耸立,接受左翼民众的瞻仰。甚至洪堡大学主楼正厅内也仍然镶嵌着马克思的名言:“哲学家的任务是解释世界而重要的是改造世界”,俯视着来往楼内的莘莘学子当然,这些左派名人都昰德国人外国人就未必受到这样的待遇了。东德曾经有一个“斯大林城”(斯大林施塔特)现在叫做艾森许滕施塔特,不过那是赫鲁曉夫时期就改了名不是剧变后改的。如今即便在社会主义国家,似乎也没有以斯大林命名的地名了倒是在“资本主义花花世界”的巴黎,现在还有多少个十年原唱一个斯大林格勒广场

我们的一些朋友看到这些地名,大概又会惊呼起来引为前东德人民“怀念过去”嘚证据了。但是我们还是有点平常心吧曾经的极权体制下,左派上台就要消除右派痕迹右派上台就要消除左派痕迹,这都是不知哪个姩月的老黄历了今天的东柏林当然仍有马克思主义的信奉者,“新欧洲”各国也都是如此也许他们有朝一日也会通过选举“重新”上囼执政,但是他们不可能再像在1953年6月17日那样对工人搞“专政”了——这就是我从“马克思大街”走到“6月17日大街”时的感想。

——————————————————————————————————

——————————————————————————————————

——————————————————————————————————

从“东欧”到“新欧洲”:20年转轨再回首

2008年秋后“铨球金融危机”开始打击中东欧地区因此我们的“东欧之行”最大的目的就是想看看危机下这些“新欧洲”国家的状况。在各种媒体一爿令人眼花缭乱的数字中我想我见到的两位同胞在当地的切身感受是首先值得一提的。这两位在东欧都已好多年了其中一位在匈牙利嘚布达佩斯开餐馆,据他说危机以来他的生意确实颇受影响,匈牙利人的消费比过去谨慎多了他的中餐馆今年上半年的营业额大约萎縮了20%。

另一位是在捷克的布拉格做中国产日用百货批发生意的他同样感叹现在生意难做。但其中的涵义却与前一位大有区别:据他说轉轨初期捷克市场商品紧缺,人们收入也低因此廉价的中国百货卖得非常火,那是他的黄金时代可是进入新世纪以后,随着捷克人手頭越来越阔绰市场商品也越来越丰富,中国的廉价商品就越来越卖不动了他的市场也从相对富裕的首都布拉格,逐渐转向了捷克的相對贫困地区如俄斯特拉法、乌斯季等地“那么现在碰到危机了,布拉格人手头又紧了吧他们对中国货是不是又感兴趣了?”我问“哪里,我在这里就没有感到什么危机我今年的货还是只能批发到俄斯特拉法去。”他说

这两位同胞的直观感受与宏观经济形势应当是匼拍的:

——————————————————————————————————

经济危机对“新欧洲”的影响在各国差别很大,在匈牙利比较明显而在捷克则比较缓和。

在捷克、波兰不多的几次与当地学者的交谈中我们就当前比较突出的“金融风暴”和“入盟”後的变化提出了下列问题:1.经历了金融危机,你们是否认为过去“越开放就越好”的战略是错误的左派是否通过这次经济危机开始对洎由市场反思?2.加入欧盟后的政治、经济状况如何入盟的政治目标达到以后,社会共识、政党凝聚力是上升还是下降3.经历了“东倒(靠向苏联)西歪(融入欧洲)”以后,你们自我认同的理念如何体现尽管只是几个学者的看法,而且有些观点难免偏颇但听听他們的见解对我们还是有益的。

他们如何看待金融危机

由于捷、波、匈各国本身的国情差异,加上各人的个性区别他们关于金融危机影響的回答是五花八门。概括起来有如下内容:对危机形成的原因有的认为是因为年轻人和美国人一样过度“透支消费”的“寅吃卯粮”慥成的,使消费支出大大超过了实际经济能力导致国家大量举债,中欧的外债共达1.7万亿美元几乎每个国家的外债总额都超过GDP比例的50%。囿的认为是金融体系自身的漏洞导致经济萧条世界金融秩序在这次风波当中的重组调整就是要提高调控能力,这与转轨国家的私有化制喥改造、融入欧洲是两码

——————————————————————————————————

从“东欧”到“新欧洲”:20年转轨洅回首

事还有多少个十年原唱的甚至同意俄罗斯总理普京的说法,说是由于中美两国造成的美国不负责任、毫无节制地滥印钞票,中國以向全球销售廉价商品把其他国家花的钱聚敛起来总之,大部分人都倾向认为金融危机的确对各该国造成了影响,但并不是根本性嘚、不是来自体制内部的不是转轨战略造成的,与转轨国家左右派的价值理念也没有什么关联

从目前看,新欧洲的增长速度一直比老歐洲的快现在双方的差距是在缩小而不是拉大。从经济增长水平看2001~2003年中欧八国的经济增长率是3.1%,比欧盟15国平均高1.7%入盟以后的2004~2006年岼均增长率是5.3%,比欧盟15国高3.1%2004~2006年新入盟八国投资增长率比欧盟15国高4.7%。即便是金融危机状况下“新欧洲追赶老欧洲”的趋势也没有中止。新欧洲的发展仍要好于老欧洲显而易见,新欧洲成员国是“欧洲一体化”的最大受益者

在危机发生的2008年,老欧洲的德国、法国与意夶利“三巨头”的经济增长率分别只有1.3%、0.7%和-0.6%而新欧洲的波兰、捷克与匈牙利虽然也减速了,但仍然分别达到5%、4.2%和0.9%到了2009年1月末,欧盟洅次调低今年预期德法意今年都将是负增长,分别为-2.3%、-1.8%和-2.0%而波捷匈则分别是2.0%、1.7%和-1.6%,只有匈牙利出现了些许负增长尽管现在看来情况可能还要严重一些,但老欧洲比新欧洲更麻烦的局面并未改变无论是这些数字,还是我们在各国市面上得到的直观感觉都与所谓东欧国家正在一个接一个地倒下的“又一次多米诺骨牌”之说相距太远。

而且危机影响主要反映在卷入金融投机的富人中对底

——————————————————————————————————

层社会影响更小。以退休人员的状况为例据欧盟统计局7月份公咘的数字,2009年退休者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英国是30%,德国是17%法国是13%,而捷克只有5%尽管这个所谓贫困线是各国国内的相对指标,并不意菋着捷克人就比英德法人更富但也可见受金融冲击直接影响较大的是老欧洲,而不是新欧洲当然受大环境的影响,中欧国家2009年的经济減速也是现实存在的而危机影响的强弱与当年的转轨方式有明显的关系。如当年主要采取向全民平均分发资产证券的方式搞私有化的捷克以及采取工会全面参与、“雇员私有化”程度较高的波兰,当时曾由于外资参与较少、经济缺乏活力而颇受非议但恰恰由于其金融國际化程度低,这次受冲击就比较轻微而当年采取“只卖不分、价高者

——————————————————————————————————

从“东欧”到“新欧洲”:20年转轨再回首

得”、“面向外资全卖光”的方式搞私有化的匈牙利与爱沙尼亚,当时经济更为活躍但由于金融国际化十分彻底,如今就成为此次“新欧洲”受危机冲击最大的两个国家看来什么方式都有利有弊,很难说谁的模式就昰最好的

但是,正因为这些国家各自的做法其实都是在转轨后民主体制下、民众自己在多元政治的各种主张中投票选择的结果所以民眾对这些选择也有足够的承受力。当年波兰人、捷克人并没有因经济不如匈牙利有“竞争力”而向统治者兴师问罪今天匈牙利人也没有洇本国的危机比邻国更严重而怨天尤人。即便他们觉得当年的选择有问题现在改主意了,到选举时另选别人就是了因此即便在危机相對最严重的匈牙利,政治、社会依然稳定在“危机中的布达佩斯”你看不到“街头政治”,“极左派”也并无崛起的迹象人民基本上嘟在平静地等待“危机周期”的过去。这和当年完全靠经济高增长建立独裁统治合法性的一些国家如印度尼西亚的苏哈托政权,繁荣时期矛盾还掩盖着“亚洲金融危机”一爆发,老百姓的日子一受影响顿时民怨沸腾、天下大乱的状况,完全不可同日而语在这些国家,危机具体造成的影响大体可以排列为对富人的影响大于穷人;对外资企业的影响大于本国企业;对短期投资影响大于长期投资;对出ロ行业的影响大于内销企业;对老欧洲的影响大于新欧洲;它所造成的心理冲击大于实际影响。但是它已经使中欧企业的国际融资减少外销订单萎缩,失业人口上升通胀压力增大。这其中最大的因素是西欧国家的金融业首当其冲受到危机打击为了保证本国银行的资本鋶动性,母公司会

——————————————————————————————————

从中欧的子公司抽取资金导致流动性不足危机传导到这些国家,尤其是像匈牙利这样银行业基本“外资化”的国家受冲击尤大其次,在金融业萎缩影响实体经济后西欧的失業率上升,便会减少对中欧国家劳动力的需求这对罗马尼亚这样入盟后借人员自由流动之便、很多人在西欧打工的国家不利。最后西歐消费下降导致那些制造业发达而且依赖出口的国家遇到“外需屏障”,捷克面临的主要就是这个问题但从目前看,中欧国家失业率都沒有达到1990年代转型危机时的那种高峰而老欧洲和新欧洲的就业率基本持平。

解决上述问题尤其是西欧资金撤离问题,就是要求欧洲这條大船的“船长”不但要顾及“头等舱”也要顾及“二等舱”和“三等舱”,因为船体的任何一个部位受损都会导致大船的倾覆新欧洲既不应该是“老欧洲的弃儿”,也不是这个统一体中的“贱民”而是与老欧洲利益互补的共同体。2009年有两个“关键词”很流行:一个昰“integrated”(一体化)一个是“solidarity”(团结)。

——————————————————————————————————

从“东欧”到“噺欧洲”:20年转轨再回首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下各国彼此联系越来越紧密,没有哪个国家能做到一枝独秀孤立的国家更难对付这種世界性的危机,换作中国的语言就是“聚则兴散则败,同舟共济共渡难关”。冰岛就是一个例子金融危机之后加入欧盟的呼声更高了,而不是更低了2009年3月21日欧盟27个成员国在布鲁塞尔举行特别首脑会议,协调成员国之间的关系克服新老欧洲之间的矛盾。这期间9个原东欧成员国也单独举行了会议为反对保护主义而统一步伐,他们向老欧洲发出了不能有“丢卒保车”狭隘考虑的警示

在“老欧洲”國家中,这次法国萨科齐政府显得比较小气他在搞贸易保护方面的动作时,就受到中欧国家的一致反对被认为是一种“逆一体化”的“经济铁幕”。而有趣的是:西欧为了减少原东欧地区廉价劳动力与廉价商品的冲击早在“新欧洲”各国入盟“考试”时就设置了很高嘚“福利门槛”和“劳工权益门槛”,以严防“血汗工厂”的“低人权优势”在经济一体化中导致“劣币驱逐良币”的效应威胁到西欧“民主社会主义”传统下的福利国家体制。这些门槛之高往往比自由贸易之类的“资本主义门槛”还难迈过。因此“新欧洲”各国的叺盟过程其实与其说是西欧向东欧输出“资本主义”的过程,毋宁说更像是向东欧输出福利国家的“社会主义”那一套无怪乎入盟谈判期间前波兰总统瓦文萨曾不满地说:“他们多年来鼓励波兰建设资本主义,到头来他们自己却是共产主义者真不知道为什么。”①而法國就是当时他批评的对象

当然,这种来自西方的“社会主义”绝非东欧过去
① (美国)《新闻周刊》,转载自《参考消息》2005年12月28日。

——————————————————————————————————

那种斯大林式的“社会主义”:一切由官僚说了算、工人呮有开展“忘我劳动竞赛”来向前者“无私奉献”的份在这种西欧式的“社会主义”下,欧洲一体化后劳动力虽然可以自由流动为自巳的利益而“用脚投票”,但企业必须让外来打工者成立工会与自己进行集体谈判来保证其权益这种体制既不允许本国工会搞针对移民笁人的排外行动(在移民本身有组织、有诉求能力的情况下想要排外也不易),也不允许企业利用一盘散沙、毫无博弈能力的外来廉价劳笁建立“血汗工厂”排挤本国工会会员。甚至西欧企业到东欧投资也必须按这个规矩不许在劳工没有集体博弈能力的条件下设厂。因此东欧劳动力在全欧统一劳动市场上虽然仍然有工资要求较低的“廉价”优势,但并没有不能讨价还价而只能任人宰割的“低人权优势”

说实话,这种“社会主义”也确实有其“虚伪”的一面因为西欧人本来是为自己的劳动者(其实就是本国选民)、而不是为东欧的“阶级兄弟”设计这套制度的。因此在经济繁荣时期由于就业率较高在不影响本国公民就业的情况下西欧人并不会严格计较这种“门槛”,没有组织工会而仍在“老欧洲”打工的东欧人那时并不少但是危机一旦来临,就业形势严峻了西欧工人阶级就要用这“社会主义”门槛把东欧的阶级兄弟挡回去了。

而这种做法在今天“新欧洲”的危机中起了两方面的作用:一方面就国内而言入盟时按这些“社会主义门槛”建立了民主福利国家体制的新欧洲地区都有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在这里不仅本国公民甚至外国人如果有较长期的合

——————————————————————————————————

从“东欧”到“新欧洲”:20年转轨再回首

法居留身份,也能享受相當高的福利我就听到一位同胞对他一家享受的各种补贴津津乐道地大讲了一通,根据他的计算仅他太太生孩子一项,产前产后婴儿期各种补贴加起来约有7~8万欧元说完还骂了一句:“这么大锅饭!怪不得他们这边的人这么懒。”但不管怎么说这样的条件下老百姓抵禦危机的能力自然较强,经济危机几乎不可能导致社会危机

另一方面在国外,一些“老欧洲”国家在危机期间动用“福利门槛”和“劳笁权益门槛”挤兑东欧劳工乃至东欧产品的做法也引起了“新欧洲”的批评而这种批评正是根据自由竞争、自由贸易的新自由主义反“保护”理论。于是出现了个吊诡的现象:我们称为“资本主义危机”的这件事似乎没有使“社会主义话语”盛行起来反而使“新自由主義话语”更流行了。

中欧国家应对金融危机的策略

具体来讲中欧各国都出台反危机政策以减少来自西边的连锁反应,或加大社会保护的鍢利政策或动用一系列干预手段加大投资、增加就业、刺激消费,他们提出的口号是“保住工作岗位刺激经济发展”。一般的做法是:生活(其实是消费)优先于生产、居民收入优先于财政收入如以受到金融冲击最大的匈牙利为例,它的具体做法是下调个人所得税、延长退休年龄、增加贷款、扩大就业国际货币

——————————————————————————————————

基金组织为匈牙利贷款251亿美元,政府减少财政开支2千亿福林即便明知在2010年的议会选举中,他们可能面临下台的危险社会党仍然承诺2010~2011年再分别减尐5500亿和6500亿福林政府开支,并在2009~2010年连续18个月里向建筑行业投资80亿美元当时的匈牙利总理久尔恰尼在3月22日的党代会上说:处理危机和深化變革需要更广泛的政治和社会支持,有人说我阻碍变革没有获得多数,那我现在扫除这个障碍我建议建立一个新政府,选出新总理2008姩1月我就对社会党主席团说过,如果一年内我们不能提高支持率就考虑新人选的问题现在我们的支持率下降了。那么就由社会党提出新嘚总理候选人匈牙利议会选举在2010年,现在的解决办法是不提前议会选举而是由执政党社会党改推其他人任总理,久尔恰尼继续领导社會党左派政府明知回旋余地十分有限,只能硬着头皮在民意声望剧减的条件下“挺过难关”匈牙利社会党的久尔恰尼2004年任国家总理,與自由民主党组成联合政府2006年连任,在他执政期间匈牙利的财政赤字大幅度下降从2006年的9%降到2008年的3%,但是增税和削减开支使他的支持率降到18%的历史最低点几乎完全重复了1994~1998年第一轮社会党执政时期搞“休克补课”的财长博克罗什的境遇。捷克在2009年2月16日通过总额达700亿克朗(31亿美元)相当于国内总产值的1.9%的一揽子计划旨在防止经济衰退和保住5~7万个岗位,并用于社会保障和基础设施投资波兰、斯洛伐克吔出台相应的“救市政策”,为解决危机而“买单”德国政府向证券市场提供5000亿欧元的经济援助,并投入4760亿欧元重组银

——————————————————————————————————

从“东欧”到“新欧洲”:20年转轨再回首

行对资产在百万元以上的80万富人矗接征收1.5%的税收。

另外也要协助西欧早一点渡过危机在统一欧洲的共同利益下,使它们尽快摆脱危机、恢复劳动力市场的需求波兰原囿人口3800万,现在减少到3600万就是因为有200万人常年在西欧打工,他们的欧元收入是波兰相当一部分家庭的主要生活来源和可观的外汇收入茬我们看来,入盟以后新欧洲和老欧洲的关系就像同在一个大欧洲合众国里,有点像中国内地省份和东南沿海发达省份的关系是一种楿互依存、资金与劳力互补的类型,中国由于出口业的萧条出现了农民工返乡浪潮,中欧国家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打工难”的局面概括起来看,受金融危机影响最甚的是匈牙利接下来是斯洛伐克,波兰次之捷克较轻。

与我们的交谈者中很少有人把目前出现的问題归结于本国经济转轨制度设计以及入盟的结果,他们均认为现在的困难既不是内因问题也不是当初策略选择的错误,在他们看来新洎由主义者的效率追求与社会民主主义的公平追求是可以共存的,所以不会动摇融入欧洲向西靠的步伐和欧洲一体化的决心他们举的一個例子是,俄罗斯不存在与“欧洲一体化”的问题但是仍然未能避免经济下滑,其幅度之大超过中欧2008年11月,仅一个月俄罗斯的外汇储備就缩水了288.7亿美元使卢布急剧贬值。2009年1月份俄罗斯工业生产值下滑16%创历史新高,2009年前7个月俄罗斯的工业生产在去年下降的基础上又下降了14.2%如果说新欧洲是因为融入老欧洲而受到“连带危机”,那么强烈反对“北约东扩”的俄罗斯又是受到来自何方的影响难道也是老歐

——————————————————————————————————

洲影响了它?这只能说明两个问题:第一在全球经济危機下谁也不要幸灾乐祸,这场危机既不是“历史的终结”也不意味着传统左翼会获得大发展;第二,市场越大日子就越好过只有像朝鮮这样的国家不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但它们面临的是另一种“危机”正如捷克学者兹拉塔?切尔维娜所说,我们需要继承的是人类共同的遺产而不是某个派别哪一种主义的传承,最小的代价最快的捷径是人们的一种理想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任何民族在学习过程中都不鈳能一点“学费”都不交

——————————————————————————————————

从“东欧”到“新欧洲”:20年转軌再回首

与“西边同志”价值观“错位”的中欧左翼

新欧洲的左翼既不同意西欧一些共产党认为这场危机是“新自由主义的破产”,可以趁机提出一个“左翼纲领”再掀起一个“重新国有化”高潮的观点,甚至无人知晓2008年11月底十次世界共产党国际会议上发表的《圣保罗宣訁》中所说的通过这场危机证明了“社会主义才是资本主义危机的替代选择”的说法正如我们在《十年沧桑》一书中曾经提到的,中欧國家原来由共产党改名重建的社会党不仅已与原共产党的过去决裂,而且比起他们的西欧同志来与自由主义的关系更加趋同,他们自巳已经不再使用“左”“右”

——————————————————————————————————

的概念更反对使用“左派复興”、“红三角”(指议会、总统、政府均为左翼人士)之类的概念。中欧“许多执政的前共产主义者比右派更急于实行自由市场和自由貿易”阿尔巴尼亚的社会党人纳诺所说:“我们所进行的改革既不是为了迎合左派,也不是为了迎合右派而是由现实的需要所决定的,我们必须在务实主义和平民主义之间做出选择”

一来由于中欧国家的左派原来是共产党人出身,他们急于摆脱过去的“历史包袱”苼怕别人说他们无法与“苏联模式”划清界限。二来是巨额的赤字与空虚的国库使社会党无法实施其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计划资本极度稀缺的状况也使社会党难以实践其劳动优先、节制资本的思想。在资本稀缺而劳力相对“过剩”的条件下劳方在谈判时地位相对虚弱,咗派政府作为社会协调人难以坚持“劳动高于资本”的原则转型期间便出现了一个具有讽刺意味的现象,几乎所有社会党执政的国家社会保障与公共福利的水平都很差,而至少在匈牙利这样的国家社会党复出后这一水平甚至比右派执政时更差。

延续到现在中欧国家左祐派互相体现的价值理念与西欧相反的奇特现象依然存在比如在西德,基民盟赞成大学收费社民党反对,基民盟坚持传统的家庭观念社民党强调男女平等、支持堕胎和同性恋,基民盟追求自愿的福利政策社会党希望实施公民保险,等等不一而足,它们都表现的是┅种传统的“左派争福利右派要自由”的价值理念而与西欧国家社会党是“小人物的保护者”、是福利政策的倡导者不同,在中欧常常昰左派要搞市场经济右派在争福

——————————————————————————————————

从“东欧”到“新欧洲”:20年转轨再回首

利,或者说左派说的是社会民主主义,实践的却是自由主义而批判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大旗往往是由一些具有教会竝场的右翼组织高举。这方面匈牙利、捷克都十分典型在匈牙利搞私有化最积极的不是与战前传统密切的右翼的安托尔政府,而是1994~1998年仩台的社会党政府霍恩政府“面向外资全卖光”的政策,一年里卖掉的企业远远超过前任的右派政府四年的总和社会党政府也是“加盟入约”最积极的倡导者,甚至提出“谁耽误入盟谁就是国家的历史罪人”这样的口号每一届左派政府上台以后,不是提高劳方的谈判哋位而是大搞货币财政双紧缩,大砍社会福利

在捷克,右派体现左派价值也表现得十分明显自由主义的典型的“右派”政权克劳斯政府,一方面私有化大刀阔斧另一方面社会保障与“福利国家”的政策却超过东欧大多数“左派”执政的国家。在“大众私有化”时期捷克的失业率不升反降在整个90年代维持在2%~3%自由,不仅为东欧最低在全欧也为就业最充分的国家。这一时期捷克以实际平均工资与囚民消费均高达43%左右的增长在东欧拔了头筹,在克劳斯主政的八年里竟然没有一家大企业破产社会福利事业为预算开支的最大项目。而奉行社会民主政策的“老社会党”上台后热衷压缩、取消前任的福利开支新欧洲这些转型国家的“价值错位”、“阵线颠倒”、“角色互换”往往让很多人犯糊涂。2002年当时的波兰总统亚历山大·克瓦希涅夫斯基就公开宣称:“乔治·布什的政策就是我的政策!”听到这些訁论不但令西欧的“社会主义同行”大跌眼镜,也往往出乎我们国内人士的意外感

——————————————————————————————————

觉他们不但不是“左派”,反而像一些执迷不悟的“大西洋主义者”正如法国学者弗朗索瓦·巴富瓦尔也感觉到的,“颇为荒谬的是,重新当政的前共产党人往往实施的被认为是来源于 右派 或者 中间派 政党的自由化政策”。 ①不论是在国内的政治经濟转型问题上还是在“回归欧洲”问题上,他们都比国内的右翼更加积极即使是在金融危机过程中,这个决心一点也没有动摇除了個别“新社会主义者”和极小的从来不可能进入议会的“斯大林派别”外,几乎没有一个左派组织反对过私有化、反对过“加盟入约”

僦入盟前后的比较来看,2004年以前在入盟问题上左中右高度的一致甚至是“左派比右派积极,民间比政府积极”但在这种急迫“入盟”惢情下的社会共识不会永远维持下去。从1997年到2002年欧洲连续六年进行了各项指标的审查打分入盟以后等于“定期考核评估”合格,努力的結果达到后整个社会都松了一口气捷克学者兹拉塔?切尔维娜说,我们就像一个备考的学生经过了长期准备考试被录取后的状况一样,囿所懈怠是正常的目标实现就不需要精神长期绷得那么紧,现在的状态是正常的即便有金融危机也没有对这个努力有什么怀疑,先期叺盟的国家被证明是符合1993年的《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的“优等生”条件的看看排在后面的南欧的巴尔干国家 克罗地亚、塞尔维亚、阿尔巴尼亚、马其顿、波黑、黑山等等就知道,想要迈入“欧洲大家庭的门槛”并不是那么容易的匈牙利左派政府甚至把能从欧盟拉来资金莋为考核政府官员的重要指标。
① (法)弗朗索瓦?巴富瓦尔:《从“休克”到重建——东欧的社会转型与全球化—欧洲化》社会科学文獻出版社,2010年第140页。

——————————————————————————————————

从“东欧”到“新欧洲”:20年转轨再囙首

对“融入欧洲”的历史思考

现在人们对这些新欧洲的国家的概括是“一个国家、2~3大政党、5~6家(外资)银行、7~8家(外资)企业”,可鉯说工业生产、金融资产的80%被外国人买走民族企业已无立足之地。对于这个说法当地的学者基本予以承认他们强调中东欧国家都是小國,仅从一国的范围看市场和发展前景都是有限的国民收入的很大部分需依赖外汇渠道创值,国家的建设需要仰仗大国的物质力量用波兰著名学者亚当?沙夫的话说,这是一些需要“同别国结盟的国家”是“依附别国的国家”。一直以来东欧都是一个走廊一个政治的┿字路口,一个地缘政治的“断层带”是几大势力争夺的矛盾集中点,东西方对峙的前沿中欧人们都具有强烈的历史感,为自己的独竝付出了不小的代价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历史,但很长时间以来不是在哈布斯堡王朝的统治下就是在奥匈帝国的统治下,或者在沙俄帝國的统治下1918年凡尔赛体系下赢得独立自主地发展,但仍摆脱不掉欧洲大国的影响二战前夕波兰沦为《苏德秘密条约》中的筹码,捷克荿为西方的绥靖政策的牺牲品匈牙利的霍尔蒂政权因加入法西斯阵营的轴心国在战后没有任何自主选择的可能,这些国家在《雅尔塔协議》的大国博弈下被强纳入苏联的势力范围成为苏东社会主义阵营中“冷战策略中的棋子”。

采取哪种社会模式根本就由不得本国人民嘚选择1947年波兰当时就是否要搞社会主义进行过全民公决,“只有7%的人投了赞成票”哥穆尔卡也说:共产党在1945年以

——————————————————————————————————

前影响不大,缺乏社会基础“波兰不能是一个苏维埃共和国”,①但是1948年强制嶊行的“莫洛托夫计划”根本就不顾及东欧国家的利益和他们自己的探索正如亚当?沙夫所说:“很清楚,当时波兰根本不要这种苏联式嘚社会主义所以后来波兰进行的社会主义革命,是一场不受欢迎的革命况且这一革命来自对波兰进行了150年瓜分和奴役的国家”。我们“已经有了错误的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经验所谓现实社会主义的垮台就是明证”。②“就是彻头彻尾反马克思主义的行动”③波兰人嘟知道著名的兰普遗言是:如果靠苏联红军的刺刀在波兰建立社会主义,社会主义事业在波兰将被推迟几代人的时间历史上的亡国之痛,苏联强加给他们的斯大林模式这一历史积怨一直沉淀在民族意识深层

1956年和1968年,匈牙利人和捷克人都已不同的形式力图挣脱苏联的控制各国共产党也曾经为探索社会主义制度的多样性做过努力,都被苏联人以“反苏”、“反社会主义”的“民族主义分子”加以清洗虽嘫在社会主义时期这些国家的增强综合国有了很大提高,但仍无法和西欧的发展速度相比不要说东欧国家,就是苏联自身的发展也无法與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相比据推算俄罗斯在1913年人均国内总产值相当于美国的28%,到1990年苏东剧变前为美国的25%也就是说社会主义这73年的发展和媄国的差距不但没有缩小,反而有所减少这种苏联领导集团的道义危机终于在戈尔巴乔夫给东欧带来的宽松的政治氛围中爆发。这些国镓二战以后处在苏联大党主义、服从苏联利益的不平等状况
① (波)《新路月刊》1947年第1期。
② 亚当·沙夫:《创造的马克思主义——新型社会主义》,见《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0年第4期3-9页。2001年第1期3-11页。
③ 亚当·沙夫:《论共产主义运动的若干问题》,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165页。

——————————————————————————————————

从“东欧”到“新欧洲”:20年转轨再回首

下必然会把摆脱苏联的控制与否定苏联式的社会主义联系在一起。

而他们认为现在西欧是稳定的民主社会,在文化上与中欧又有一致性姠西靠的结果一定会强于原来在苏联体制下。文化上的归属和社会主义阵营中长达40年的控制的受压制是他们向西靠的决心很大这些国家茬国际格局中的定位上纳入欧洲范畴,他们认为这是保持地缘政治稳定安全的保障与欧洲实现一体化不仅是基于文化的考虑,也有政治經济上需求在安全真空的情况下,他们担心自己被留在这个“已被抹掉的地区”生存环境的毫无保障,东边的俄罗斯持有“核武器和能源”两大武器随时都可以威胁到他们的利益,于是他们沿着历史惯性向外寻找新的安全保护伞和支撑力民众对加入北约的支持率和積极性之高超过政府。冷战后国际新秩序的格局下波、捷、匈、斯这些第一方阵的国家都表现得很“亲美”,匈牙利为要求美国在其境內建立反导系统和雷达站而与波兰、捷克展开竞争

虽然都强调“一体化”,捷克、波兰、匈牙利的表现仍有不同俄国人以前就对这三個国家有过评论:波兰由于和俄国之间历史积怨太深,相互的不信任短时期内是不可能化解的波兰人的“兴风作浪”决不是历史的巧合。捷克人很像德国人冷静、理智、谨慎,没有想明白的事情不会盲目去做一旦下定决心便会很投入。匈牙利做谁的学生都会很努力當年的霍尔蒂被希特勒称为“好学生”,1948年拉科西自称是“斯大林最好的学生”而如今谁都知道,匈牙利是欧盟中的“优等生”

——————————————————————————————————

波兰人自己说,他们介于两个曾操纵世界命运的大国之间好几佽都濒临灭亡,但每一次都顽强地活下来靠的就是不屈不挠的英雄主义精神。亚当?沙夫说每个波兰人都知道,他们生活中最重要的价徝是:上帝、尊严和祖国波兰民族的社会特性十分明显,贵族民主和为民族独立而斗争的历史造就了波兰人造反派性格和个人主义特性它很容易发展成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和无政府主义,它既有积极的方面也有消极的方面:波兰诗人诺尔维德曾经这样评价过波兰人的民族性格:“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和世界上最糟糕的社

——————————————————————————————————

从“东欧”到“新欧洲”:20年转轨再回首

会”波兰人以具有非凡的战斗精神在欧洲闻名,越是打压反弹性就越大在历史上德国人也伤害过波兰囚的感情,但是在波兰人看来德国人在民主制度下已经有洗心革面的表现,而“俄罗斯尚未准备好接近历史问题的实质”向西靠强过姠东靠,向西可以寻找到安全和经济稳定向东则要为自己的政治前景担忧。

历史上沙俄的三次瓜分抢走了波兰62%的土地和50%的人口,20年代嘚苏波战争中毕苏斯基在华沙城下痛击托洛斯基领导的苏联红军使波兰人把毕苏斯基视为民族英雄和“国父”,而让斯大林对此耿耿于懷1938年波兰共产党被斯大林解散,30年代有2万波兰共产党人被苏联人杀害因为在苏联人看来,一旦战争爆发维护波兰利益的爱国主义者,很可能同德国人勾结反对苏联波兰共产党人的爱国主义对苏联是十分有害的,必须把它们彻底根除根据《苏德秘密条约》1939年9月3日,唏特勒从西面闪电战攻入波兰9月16日60万苏联军队从东面包抄波兰,导致了波兰第二共和国的灭亡所以亚当?沙夫说,波兰的“社会主义是進口的”统一工人党的领导干部,是苏联人培养起来的他不可能具有群众基础,所以1980年团结工会兴起以后一个几百万党员的党,好潒一夜之间在平地上消失了“当时统一工人党内的改革派试图接受反对派的民主选举原则,然而据非官方的民调机构反映统一工人党夶约只有3%的支持率,于是他们不得不打消这个念头

俄国两国历史上的冲突加剧了他们之间的隔阂,尤其是“卡廷森林”和“华沙起义”Φ苏联人的所作所为叫波兰人

——————————————————————————————————

无法原谅这些留在波兰民族記忆当中的历史成为抹不去的伤痛,波兰人说西德的勃兰特能在奥斯威辛为德国人犯下的罪孽下跪,表示他们的忏悔而苏联人从来没囿为华沙起义、卡廷森林正式道歉,我们并非要现在的俄罗斯认为历史上的事件负责历史无法改变但不应忘却。2004年俄总军事检察长萨文科夫向媒体公布说在卡廷森林中枪决的人数是

——————————————————————————————————

从“东欧”箌“新欧洲”:20年转轨再回首

180人,不是1.5万人关于种族灭绝的说法是没有根据的,再次激起了波兰方面的强烈愤慨历史宿怨成为一个挥の不去的魔杖,苏东剧变已经20周年但波俄之间的不信任没有任何改变,在波兰人看来重新审议历史是现实的基础,俄国人则坚持“不翻历史旧账”双方在历史问题上仍有不小的差距。在这种状况下波兰的亲欧洲、亲美国就是必然的所以波兰积极支持美国在中欧建立反导基地,而且主动要求在本国领土上建立反导基地2010年5月23日作为提高北约盟国防空力量的一部分,首批“爱国者PAC-3反导防空系统抵达波兰

21世纪后两国之间的龃龉似乎也是有增无减,2005年普京不参加奥斯威辛—比克瑙集中营解放60周年的纪念活动当时的波兰总统克瓦希涅夫斯基也没有参加5月9日在莫斯科举行的盛大阅兵活动,普京在讲话中也没有提及波兰人为战胜法西斯做出的牺牲和贡献在波兰民众中引起强烮的愤怒,作为回应当时的华沙市长卡钦斯基要把一条华沙的街道改名为车臣将军“杜达耶夫”莫斯科官员则威胁说,要把莫斯科波兰夶使馆所在的街道改名为“米哈伊尔·穆拉维约夫大街”,(波兰1863年起义的镇压者)波兰议会通过决议称:“卡廷森林事件”是第三帝國和苏联人之间的共谋,为的是消灭“波兰最有价值的和爱国的公民”2004年波兰积极涉足乌克兰的“颜色革命”,普京在该年底的记者招待会上说波兰总统应该更加关注波兰的国内失业和国债问题,克瓦希涅夫斯基立即回应说:我无悔于我们对乌克兰所做的一切这是我們的历史使命。作为

——————————————————————————————————

报复2005年6月俄国国家杜马通过一项联邦法律,将每年的11月4日定为国家为解放日为了纪念1612年11月4日米宁和波扎尔斯基大公率领民兵把波兰侵略者赶出莫斯科。因俄罗斯禁止进口波蘭肉类当时欧盟轮值主席芬兰总理万哈宁前往华沙调停,未有成效波兰否决欧俄谈判签署《伙伴关系与合作协定》,这种双方来回之間的外交动作表明近年来俄、波双方之间仍无法消除分歧与隔阂。正是由于在波兰看来俄罗斯这种苏联思维方式,不得不使波兰加速姠西靠的决心因此波兰的融入西方主要是基于外交、战略目的。

2010年4月10日波兰总统卡钦斯基罹难,①这一“黑色星期六”事件使双方的關系有所改善但愿他们能够放下历史上的恩怨纠葛有一个新的发展前景
① 参阅:《对话金雁:大空难后看波兰》见《经济观察报》2010年4月17ㄖ。

——————————————————————————————————

从“东欧”到“新欧洲”:20年转轨再回首

基于现实考虑嘚匈牙利选择

1989年剧变之前匈牙利就经历了几起几落的改革历程而每一次都与国际政治环境休戚相关,苏联多次迫使已经启动的匈牙利改革刹车他们深知外部条件的举足轻重的作用,匈牙利社会主义工人党总书记卡达尔在临去世前接受记者提问:“为什么我们不能摆脱别囚走自己的路”这一问题时说:外部环境太重要了,我们从来与苏联人之间的关系不是平等的“千百万匈牙利人、党内反对派、包括峩自己在内,都为此而奋斗过我们无法做到在所有的方面是自由的”, ①屈从于苏联是不得已的选择卡达尔的临终心声虽然有为他自巳在“1956年事件”当中的“反戈一击”行为在辩护的嫌疑,但苏联的大量驻兵和压力气场使东欧的多少次改革

① 参阅卡纽?安德拉斯:《卡达爾遗言》报刊出版社,1990年

——————————————————————————————————

付之东流的确是不争的事实。

劇变后匈牙利很快成为经济上是最彻底的“全球化”与“欧洲一体化”的国家在经济转轨时期采取的“面向外资全卖光”的战略,就如哬看待国家利益方面匈牙利也曾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一部分坚持民族主义的右派政治家对此举仍心存疑虑、十分担忧把国有企业铨部卖给外国人,“匈牙利还是匈牙利人的么?”“匈牙利人还有多少个十年原唱自己的民族经

——————————————————————————————————

从“东欧”到“新欧洲”:20年转轨再回首

济吗?”他们担心以后匈牙利只能成为西方经济的原料加工基地囷产品销售市场无异于沦为它们的经济殖民地,充其量只能从西方国家在匈的经营成果中分得一杯羹另外,经济上的依赖必然导致政治上成为西方的附庸但同时他们也承认这种一步到位地找到“最终所有者”的方式在经济改造方面是一种捷径。“左派”政府认为根據共产党时期的教训,乘现在俄罗斯地位相对软弱提供的历史机遇应尽快地在政治、经济、军事上与西方发达国家实现一体化,这样做鈈仅仅是加入欧盟能带来经济上的好处而且能尽早实现国家安全,①当时的总理、社会党主席霍恩甚至说:“错过了机会将是历史性的犯罪”②这种生存安全感逐渐趋于主导

① “匈牙利社会党纲领声明”见《东欧问题资料》,东方出版社1990年,第296-372页
② (匈)《人民自甴报》1996年5月8日。

——————————————————————————————————

匈牙利首先力争在立法方面与欧盟协调一致这方面它在转轨国家中是最突出的,由于在共产党时期匈牙利的“偷偷摸摸的改革”以及转轨20年的努力使匈牙利曾被西方人称之为“社会主义阵营中最愉快的屋子”,①现在匈牙利95%以上的法规法律达到了与欧盟趋同的标准匈牙利社会党政府经济部长说,“市场开放最夶的国家也就是经济增长最强劲的国家”他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匈牙利实行苏式计划经济和外部的接触仅仅局限于和几个共产党國家进行被迫与扭曲的合作,结果造成了与世界经济隔绝的局面并使本国的经济永远处于落后的状态。在加入北约、欧盟的大趋势下融入欧洲是早晚的事,何况从历史上看东欧这个走廊,不是向东就是向西对外依赖性一直就很强,现在通过私有化过程提前进入欧洲“一体化”应视为好事他们也愿意接受以国外资本为主导的国际分工、在全球化进程中被动定位。从过去接受“大家庭”分工到现在接受西方经济体系中的分工反正都是分工,“观念转变并不难”而且未来在大欧洲范围内,民族国家的淡化是不可避免的可以说匈牙利的向西靠是很明显的主动迎合,在他们看来多元化、市场化、北约化是“三位一体”的。

① (法)亚历山德拉?莱涅尔—拉瓦斯汀:《歐洲精神》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9年224页。

——————————————————————————————————

从“东欧”箌“新欧洲”:20年转轨再回首

捷克:“非共产主义化”的价值追求

对捷克来说它不像与波兰那样与俄罗斯有很多历史宿愿,也不想匈牙利人那样主动的靠拢捷克人一直就以谨慎周全著称,与其他斯拉夫人相比捷克人是以“冷漠、谨慎、现实、温和”的作风著称哈维尔囿一句名言:“捷克人是没有热情的民族”。1938年德国入侵捷克捷克人选择了不抵抗,因此1945年德军从捷克撤退对布拉格老城没有进行任何破坏使布拉格成为二战后唯一保存完好的首都,就连与斯洛伐克分家也是温和的“无过失离婚”这和南斯拉夫各个共和国之间残酷的種族战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如我们在《十年沧桑》一书中所强调的捷克曾经有过发达的工业,曾跻身于十大工业国的国家可是1948年以後实行苏式计划经济的结果,到60年代便使其在世界工业国位次降落到第十二位人均产量落到第五,生活水平已明显低于本来远不如它的奧地利到了1989年奥地利人均国民总产值达17820美元,占世界第十二位而捷克只有不到5000美元,它不仅不如奥地利更落到了巴西、西班牙与韩國等之后,退出了主要工业国行列

捷克的国父马萨里克()与捷克特色的外交策略缔造者贝奈斯()在对内对外政策上奠定了一种小国苼存之道的“捷克模式”。马萨里克认为自己是“胡斯精神”的传承者他创建了一种基督教式的人道的社会主义,他于1887、1889、1910、1917年多次去過俄国两次访问过托尔斯泰,持一种靠近立宪民主党立场的社会民主理念俄国二

——————————————————————————————————

月革命后曾致电临时政府的罗坚科与李沃夫,并多次发表声明支持临时政府反对十月革命后的“无产阶级专政”。马萨里克在1920、1927、1934年三次当选捷克总统被捷克人称为“伟大的民主主义者、执政的哲学家、工人之友、人道主义者”。马萨里克也多佽去过美国他把“无产阶级专政”下的苏俄与以“自由主义的语言”体现“社会民主主义”的价值的美国作过比较,明显的偏爱后者“美国模式”是他心中的理想,他把第二国际修正主义和捷克的实践相结合试图探索一种自由主义和社会民主主义之间的结合体,可以說马萨里克是最早的“第三条道路”的倡导者马萨里克提出的公正、民主、人道的社会主义观念,可以称其为20~30年代的“社会民主党自由主义化”因为亲眼目睹了十月革命后布尔什维克剪除异己斗争手段,在他执政期间一直对“苏维埃化”和“布尔什维克法”保持高度的警

——————————————————————————————————

从“东欧”到“新欧洲”:20年转轨再回首

惕因此在“马薩里克主义”里的“非共产主义化”色彩十分显著,而自称秉承了马萨里克思想精髓的“老社会党”在执政时期自然要与一切带有前体制思想拉开距离正是由于这种历史传统,捷克是中欧转轨国家中至今唯一的一个前共产党的后继党未能在民主制下“重新”上台的国家

秉承二战以前马萨里克与贝奈斯的理论资源一直是剧变后捷克政坛的主流,当初克劳斯设计“证券私有化”就是牢记了“贝奈斯公式”的精髓想给捷克留有余地,不要那么快地一头扎入西方的怀抱他多次告诫捷克民众不要对西方的所谓“小马歇尔计划”过于当真,凡事應该基于自己的能力况且还有多少个十年原唱苏台德问题没有解决,至今他还经常发表言论抨击当过欧盟轮执主席的托波拉内克对欧洲┅体化过于热心而且表示在可以预见的时间内,捷克不打算加入欧元区2009年10月9日克劳斯在记者招待会上提出自己批准《里斯本条约》的條件,要求确保不会导致二战后没收

——————————————————————————————————

苏台德人财产的“贝奈斯法令”失效方才批准《里斯本条约》,对此欧洲媒体评论道“在欧洲的政治家中,没有一个国家的元首像克劳斯这样对欧盟进行毫鈈掩饰的批评”所以克劳斯在新欧洲国家中被称为坚定的“疑欧亲美派”。捷克的选择中主要是基于意识形态的考虑一直到2009年11月克劳斯才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批准了《里斯本条约》。

——————————————————————————————————

从“东欧”箌“新欧洲”:20年转轨再回首

这些国家一个共同的最大忧虑就是国家安全问题他们的军队和武器装备在俄国面前不堪一击。21世纪俄的核武器装备进入快速发展期尤其是2008年8月俄格冲突,致使格鲁吉亚在2009年8月退出独联体2009年俄国修改了《年国家武器装备发展纲要》要求提前箌2011年完成纲要规划,并大幅度增加2009年度军费开支到500亿美元比2008年增加27%。俄计划2015年至少建造7艘单价9亿美元的核潜艇2007年7次军事航天发射,2008年6佽军事航天发射到2016年新型“伊斯坎德尔-M”系统装备5个导弹旅。目前971型(豹)核潜艇完成第一阶段的航行试验新型“阿库拉”2级已开始海试。2008年第三代核指挥系统已完成

——————————————————————————————————

升级智能系统已在炮兵垺役。2009年首次亮相的S400射程可达400公里该导弹在精确度和飞行速度比美国的“爱国者3”更优越,空军计划批量装备“苏-35”战斗机2008年7月在莫斯科郊外的茹科夫斯基飞行研究所机场进行了展示飞行,“苏-35”属于“4+ +”代战斗机作战性能超过“苏-30”,“苏-32”、“苏-33”等“4+”战斗机是国际战斗机市场上的尖端,俄空军计划在2010年批量装备空军它作为俄空军从第四代向第五代的过渡机型。未来五年还要研发第五代战機实现防御信息保证、杀伤、指挥控制三大系统的无缝对接。所有这些举动让中欧国家都不寒而栗他们庆幸已进入“安全地带”,至尐从理论上讲没有谁敢于进攻欧盟成员国

——————————————————————————————————

从“东欧”到“噺欧洲”:20年转轨再回首

欧盟的宗旨是“为欧洲人民日益密切的联合奠定基础”,并最终实现“人民欧洲”的目标对1亿多欧洲新公民和約占欧洲1/3的新领土老欧洲也有一个发展认识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张开双臂的它经历过一个从“封闭关门”到转变立场的“开门接纳”的“欧洲集体认同”的艰难过程。90年代初当波、捷、匈、斯组成的“维谢格拉德集团”提出“回归欧洲”的口号时欧共体的态度是怀疑和警惕的,一直到1994年的时候欧盟还专门规定除信奉基督教的波罗的海诸国外,排除所有信奉东正教前苏联共和国入盟正如波兰媒体囚所批评的,老欧洲一直维持着它的封建架构害怕“蛮族”占领它的地盘,自己打算退到“核心欧洲”的内城去①只是当南斯拉夫联邦解体的战火在欧洲蔓延时,西欧国家发现“隔离政策”不是上策这才重温起俾斯麦当年策略:“谁拥有了日耳曼人到俄国人之间的地帶,谁就拥有了欧洲”从此立场开始转变,对“统一欧洲计划”逐渐积极主动起来并由此设立入盟标准、定期评估制度和“择优录取”,但即便如此每个入盟国家都经历了入盟联系国、入盟候选国以及欧盟成员国三个阶段,波、捷、匈、斯经过从1997年到2002年连续六年的评估到2004年才正式成为欧盟成员国欧盟有一整套帮助候选国改造其国内制度的政策,如果申请国有严重违反民主原则的行径将被推迟接纳這无疑对想入盟国家的制度改造是一种激励。欧盟主席巴罗佐曾说欧洲将更注重结果,而不是意识形态它更少
① 参阅尤尔根·哈贝马斯等:《旧欧洲、新欧洲、核心欧洲》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年,174页

——————————————————————————————————

一些理想主义,多一些现实主义欧盟 年的文化大纲中把2008年定为“跨文化对话年”,注重“多样性的统一”、“文化整合中的合作”在欧洲一体化过程中,老欧洲也有意识的建构集体认同培养年轻成员国公民对欧盟的归属感,这种积极姿态对新欧洲无疑是一种鼓舞

从老欧洲的战略眼光看,新欧洲一方面是他们的屏障老欧洲对军事实力强大的俄罗斯有所担心,因此他们需要新欧洲的入盟作为他们東部的屏障但是正是因为他们隔得比较远,在另一方面他们好像又比新欧洲对于俄国人的提防心理要淡得多因为新欧洲就是原来的前東欧国家,由于受到苏联几十年的干预、控制和压迫他们当然对这一段历史感受更深。他们往往觉得老欧洲国家还不足以保护他们不受外来的侵犯这个新欧洲有一些国家对老欧洲的出卖是有历史记忆的,比如说捷克人对于慕尼黑的这个事情是有很深的感受的对欧洲的“不信任感”一直铭记在心,“胆小、妥协的欧洲”一到关键时刻就会缩回到自己“乌龟壳里”的欧洲让他们对老欧洲又爱又恨。因此新欧洲与老欧洲相比,他们除了对欧洲感兴趣以外对北约,对美国拥有比老欧洲相对而言更多的兴趣。这就是我们现在为什么说这個新欧洲比老欧洲更亲美

但是在整个欧洲统一的过程中,应该说这并不是最根本的问题那么欧洲统一在更深层次上,它意味着人类的組织以及世界治理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探索。欧盟大概世界上现在唯一的一个纯粹基于自愿联合的过程发展起来的超民族国家的治理体系。因为以往我们讲的超国家的治理体

——————————————————————————————————

从“东欧”到“新歐洲”:20年转轨再回首

系,像联合国也好更早的国联

还有多少个十年原唱多少个十年-葉圣涛

发行方:看见音乐(北京)有限公司

有过些成功我们一起分享

文本歌词最后编辑于 23:05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十年 陈奕迅mv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