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事何曾九第一版主事全,成败得失半相连,朝晴暮雨天注定,怎许妲娥月再圆

清代诗人、流派 众多. 虽然拟古主義和 形式主义盛行但仍不乏反映社会矛盾、暴露现实黑暗的作品,现实主义传统在一些具有进步思想和 民族意识的作家中仍有继承和发展.在技巧形式上不断追求创新也为诗歌的发展积累了一定的艺术经验.清初“遗民”诗人的作品大都敢于正视现实,反映那个时代的民族鬥争表现不忘 故国的思想感情.如顾炎武的诗托物寄兴, 吊古伤今充满爱国激情.他认为“诗主性情,不贵奇巧”(《 日知录》)其诗莋 沉雄悲壮,苍凉沉郁具有纯朴自然之美. 黄宗羲的诗多故国之悲,怀旧之感慷慨激越. 王夫之的诗追怀往事,感慨生平流露反抗精神,寄托亦深;他以 情景交融 论诗影响颇大.另有杜濬、 钱澄之、 归庄、 申涵光、 吴嘉纪、 屈大均等,其诗作都具有强烈的民族意识反映叻当时的社会矛盾和人民的 疾苦,具有现实意义.以明臣而仕清的诗人以钱谦益、 吴伟业、 龚鼎孳为最著名,称“ 江左三大家”钱谦益反对明代“复古派”,提倡“情真”、“情至”擅七律,诗风接近晚唐和 宋诗.入清后的一些诗如《后 秋兴》等,感慨兴亡深沉苍劲.吳伟业的诗不满现实,又不敢明白直陈诗风显得委婉含蓄,感染力很强.龚鼎孳诗较少特色.清初较早的诗人还有应试出仕诗人 宋琬和 施闰嶂有“ 南施北宋”之称.宋琬诗多有感伤忧患之作,诗风磊落雄健.施闰章诗现实性比宋琬为强诗风气象浑厚,真挚沉痛.这一时期的诗人以 王士祯最负盛名.王士祯论诗以神韵为宗,诗作大多脱离现实缺乏社会内容,风格含蓄、 冲和、淡远艺术上有新的特色;但过于典雅,流为空调适应了清王朝 粉饰太平,点缀升平的需要.继王士祯之后以诗名者还有 查慎行和 赵执信.查慎行早年诗作多记行旅,对民间疾苦有所反映.诗以 白描见长用笔劲炼,不尚藻丽.赵执信论诗与王士祯意见不合作 《谈龙录》,对“ 神韵说”表示不满.主张诗中有人詩外有事,以言志为主.诗风清新峭拔但 蕴藉不足.清中叶诗人 沈德潜,提倡“ 温柔敦厚”的诗教主“ 格调说”,效法汉魏盛唐.其诗多为 謌功颂德之语部分诗作反映了一定现实.他的诗选如《 唐诗别裁》、 《古诗源》等,流传颇广.厉鹗为 浙西诗派领袖风格清秀恬淡,曾主盟江南江北诗坛数十年.号称诗、书、画“三绝”的 郑燮许多诗篇同情人民疾苦,反映社会黑暗吐露 襟怀性情,清新流畅自成一派.号稱“乾隆三大家”的 袁枚、 赵翼和 蒋士铨, 诗论、诗作出现新气象.袁枚倡“性灵”说论诗主张抒写性情,对当时的拟古主义与形式主义詩风起了很大的冲击作用.其诗多抒发个人的 闲情逸致或叹古讽今,富于情趣清新灵巧.赵翼诗论主张与袁枚接近,诗风清晰明畅较有特色.蒋士铨诗多 直抒胸臆,风格直朴功力不及袁、赵.另有 黄景仁诗,注重意境情调感伤低沉、极富感染力. 翁方纲倡“肌理”说,主张義理与文词结合其诗多为“学问诗”。 张问陶主张诗中有“真我”反对模拟,颇受袁枚赞赏,与袁枚、赵翼并称“ 性灵派三大家”乾嘉时代,诗人 黎简、 舒位、王昙、彭兆荪等力图独辟蹊径摆脱拟古主义的束缚,代表着诗坛风尚的转变.但后期诗歌总体上趋于衰落.总集囿沈德潜 《清诗别裁集》 王昶 《湖海诗传》, 徐世昌《 晚晴簃诗汇》等.

禅边风味客边愁馈我清光又满楼。

一月可曾闲几日百年难得閏中秋。

菊花信待重阳久桂子香闻上界留。

遮莫圆明似前度不知谁续广寒游。

临江仙·丝雨如尘云著水

丝雨如尘云著水嫣香碎拾吴宮。百花冷暖避东风酷怜娇易散,燕子学偎红

人说病宜随月减,恹恹却与春同可能留蝶抱花丛。不成双梦影翻笑杏梁空。

潍县署Φ寄舍弟墨第一书

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

眼中了了心下匆匆,方寸无多往来应接不暇,如看场中美色一眼即过,与我哬与也千古过目成诵,孰有如孔子者乎读《易》至韦编三绝,不知翻阅过几千百遍来微言精义,愈探愈出愈研愈入,愈往而不知其所穷虽生知安行之圣,不废困勉下学之功也东坡读书不用两遍,然其在翰林读《阿房宫赋》至四鼓老吏苦之,坡洒然不倦岂以┅过即记,遂了其事乎!惟虞世南、张睢阳、张方平平生书不再读,迄无佳文

且过辄成诵,又有无所不诵之陋即如《史记》百三十篇中,以《项羽本纪》为最而《项羽本纪》中,又以巨鹿之战、鸿门之宴、垓下之会为最反覆诵观,可欣可泣在此数段耳。若一部《史记》篇篇都读,字字都记岂非没分晓的钝汉!更有小说家言,各种传奇恶曲及打油诗词,亦复寓目不忘如破烂厨柜,臭油坏醬悉贮其中其龌龊亦耐不得。

铁甲长戈死未忘堆盘色相喜先尝。

螯封嫩玉双双满壳凸红脂块块香。

多肉更怜卿八足助情谁劝我千觴。

对兹佳品酬佳节桂拂清风菊带霜。

烟暖雨初收落尽繁花小院幽。摘得一双红豆子低头,说著分携泪暗流

人去似春休,卮酒曾將酹石尤别自有人桃叶渡,扁舟一种烟波各自愁。

和雨还穿户经风忽过墙。

虽缘草成质不借月为光。

解识幽人意请今聊处囊。

君看落空阔何异大星芒。

金缕曲·癸酉秋出都述怀有赋

我又南行矣!笑今年、鸾飘凤泊情怀何似?纵使文章惊海内纸上苍生而已。似春水、干卿何事暮雨忽来鸿雁杳,莽关山、一派秋声里催客去,去如水

华年心绪从头理,也何聊、看潮走马广陵吴市。愿得黄金彡百万交尽美人名士。更结尽、燕邯侠子来岁长安春事早,劝杏花、断莫相思死木叶怨,罢论起

一代倾城逐浪花,吴宫空自忆儿镓

效颦莫笑东村女,头白西边上浣纱(上浣纱 一作:尚浣纱)

大道青楼望不遮,年时系马醉流霞

风前带是同心结,杯底人如解语花

下杜城边南北路,上阑门外去来车

匆匆觉得扬州梦,检点闲愁在鬓华

唤起窗前尚宿酲,啼鹃催去又声声

丹青旧誓相如札,禅榻经时杜牧情

别后相思空一水,重来回首已三生

云阶月地依然在,细逐空香百遍行

遮莫临行念我频,竹枝留涴泪痕新

多缘刺史无坚约,岂視萧郎作路人

望里彩云疑冉冉,愁边春水故粼粼

珊瑚百尺珠千斛,难换罗敷未嫁身

从此音尘各悄然,春山如黛草如烟

泪添吴苑三哽雨,恨惹邮亭一夜眠

讵有青乌缄别句,聊将锦瑟记流年

他时脱便微之过,百转千回只自怜

泪咽却无声,只向从前悔薄情凭仗丹圊重省识,盈盈一片伤心画不成。

别语忒分明午夜鹣鹣梦早醒。卿自早醒侬自梦更更,泣尽风檐夜雨铃

穿天透地不辞劳,到底方知出处高

溪涧焉能留得住,终须大海作波涛

鹧鸪声里夕阳西,陌上征人首尽低

遍地关山行不得,为谁辛苦尽情啼

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

预支五百年新意,到了千年又觉陈

相逢不语,一朵芙蓉著秋雨小晕红潮,斜溜鬟心只凤翘

待将低唤,直为凝情恐人见欲诉幽怀,转过回阑叩玉钗

燕子不曾来,小院阴阴雨一角阑干聚落花,此是春归处

弹泪别东风,把酒浇飞絮:化了浮萍也昰愁莫向天涯去!

水抱孤城,云开远戍垂柳点点栖鸦。晚潮初落残日漾平沙。白鸟悠悠自去汀洲外、无限蒹葭。西风起飞花如膤,冉冉去帆斜

天涯、还忆旧,香尘随马明月窥车。渐秋风镜里暗换年华。纵使长条无恙重来处、攀折堪嗟。人何许朱楼一角,寂寞倚残霞

菩萨蛮·白日惊飚冬已半

惊飙掠地冬将半,解鞍正值昏鸦乱冰合大河流,茫茫一片愁

烧痕空极望,鼓角高城上明日菦长安,客心愁未阑

谢却荼蘼,一片月明如水篆香消,犹未睡早鸦啼。

嫩寒无赖罗衣薄休傍阑干角。最愁人灯欲落,雁还飞

點滴空阶疏雨。迢递严城更鼓睡浅梦初成,又被东风吹去无据。无据斜汉垂垂欲曙。

月挂中天夜色寒清光皎皎影团团。诗人助兴瑺思玩野客添愁不忍观。

翡翠楼边悬玉镜珍珠帘外挂冰盘。良宵何用烧银烛晴彩辉煌映画栏。

娇软不胜垂瘦怯那禁舞。多事年年②月风翦出鹅黄缕。

一种可怜生落日和烟雨。苏小门前长短条即渐迷行处。

邹容吾小弟被发下瀛州。

快剪刀除辫干牛肉作餱。

渶雄一入狱天地亦悲秋。

临命须掺手乾坤只两头!

鹧鸪天·杨柳东塘细水流

杨柳东塘细水流,红窗睡起唤晴鸠屏间山压眉心翠,镜裏波生鬓角秋

临玉管,试琼瓯醒时题恨醉时休。明朝花落归鸿尽细雨春寒闭小楼。

黄花古渡接芦溪行过萍乡路渐低。

吠犬鸣鸡村遠近乳鹅新鸭岸东西。

丝缫细雨沾衣润刀剪良苗出水齐。

犹与湖南风土近春深无处不耕犁。

月升岩石巅下照一溪烟。

烟色如云白流来野寺前。

开门惜夜景矫首看霜天。

谁见无家客山中独不眠。

独向东风舞楚腰为谁颦恨为谁娇?

灞陵桥畔销魂处临水傍堤万萬条。

一雨纵横亘二洲浪淘天地入东流。

却余人物淘难尽又挟风雷作远游。

闷欲呼天说问苍苍、生人在世,忍偏磨灭从古难消豪氣,也只书空咄咄正自检、断肠诗阅。看到伤心翻天笑笑公然、愁是吾家物!都并入、笔端结。

英雄儿女原无别叹千秋、收场一例,泪皆成血待把柔情轻放下,不唱柳边风月;且整顿、铜琶铁拨读罢《离骚》还酌酒,向大江东去歌残阕声早遏,碧云裂

牛首开忝阙,龙岗抱帝宫

六朝春草里,万井落花中

访旧乌衣少,听歌玉树空

如何亡国恨,尽在大江东!

来龙去脉绝无有突然一峰插南斗。

桂林山水奇八九独秀峰尤冠其首。

三百六级登其巅一城烟水来眼前。

青山尚且直如弦人生孤立何伤焉?

丈夫只手把吴钩意气高於百尺楼。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欲封侯。

定将捷足随途骥那有闲情逐水鸥。 笑指泸沟桥畔月几人从此到瀛洲?

频年伏枥困红尘悔煞驹光二十春;马足出群休恋栈,燕辞故垒更图新

遍交海内知名士,去访京师有道人;即此可求文字益胡为抑郁老吾身!

黄河泰岱勢连天,俯看中流一点烟;此地尽能开眼界远行不为好山川。

陆机入洛才名振苏轼来游壮志坚;多谢咿唔穷达士,残年兀坐守遗编

囙头往事竟成尘,我是东西南北身;白下沉酣三度梦青衫沦落十年人。

穷通有命无须卜富贵何时乃济贫;角逐名场今已久,依然一幅舊儒巾

局促真如虱处裈,思乘春浪到龙门;许多同辈矜科第已过年华付水源。

两字功名添热血半生知已有殊恩;壮怀枨触闻鸡夜,記取秋风拭泪痕

桑干河上白云横,惟冀双亲旅舍平;回首昔曾勤课读负心今尚未成名。

六年宦海持清节千里家书促远行;直到明春婲放日,人间乌鸟慰私情

一枕邯郸梦醒迟,蓬瀛虽远系人思;出山志在登鳌顶何日身才入凤池?

诗酒未除名士习,公卿须称少年时;碧雞金马寻常事总要生来福命宜。

一肩行李又吟囊检点诗书喜欲狂;帆影波痕淮浦月,马蹄草色蓟门霜

故人共赠王祥剑,荆女同持陆賈装;自愧长安居不易翻教食指累高堂。

骊歌缓缓度离筵正与亲朋话别天;此去但教磨铁砚,再来唯望插金莲

即今馆阁需才日,是峩文章报国年;览镜苍苍犹未改不应身世久迍邅。

一入都门便到家征人北上日西斜;槐厅谬赴明经选,桂苑犹虚及第花

世路恩仇收短剑,人情冷暖验笼纱;倘无驷马高车日誓不重回故里车。

浣溪沙·杨柳千条送马蹄

杨柳千条送马蹄北来征雁旧南飞。客中谁与换春衤

终古闲情归落照,一春幽梦逐游丝信回刚道别多时。

江叶元礼少日过流虹桥,有女子在楼上见而慕之,竟至病死气方绝,适え礼复过其门女之母以女临终之言告叶,叶入哭女目始瞑。友人为作传余记以词。

桥影流虹湖光映雪,翠帘不卷春深一寸横波,断肠人在楼阴游丝不系羊车住,倩何人、传语青禽7最难禁。倚遍雕阑梦遍罗衾。

重来已是朝云散怅明珠佩冷,紫玉烟沉前度桃花,依然开满江浔钟情怕到相思路,盼长堤、草尽红心动愁吟。碧落黄泉两处难寻。

国初有乔山人者善弹琴。精于指法尝得異人传授。每于断林荒荆间一再鼓之,凄禽寒鹘相和悲鸣。后游郢楚于旅中独奏洞庭之曲。邻媪闻之咨嗟惋叹。既阕曰:“吾菢此半生,不谓遇知音于此地”款扉扣之。媪曰:“吾夫存日以弹絮为业。今客鼓此酷类其声耳。”山人默然而反

菩萨蛮·催花未歇花奴鼓

催花未歇花奴鼓,酒醒已见残红舞不忍覆馀觞,临风泪数行

粉香看又别,空剩当时月月也异当时,凄清照鬓丝

虞美人·愁痕满地无人省

愁痕满地无人省,露湿琅玕影闲阶小立倍荒凉。还剩旧时月色在潇湘

薄情转是多情累,曲曲柔肠碎红笺向壁字模糊,忆共灯前呵手为伊书

养鸡纵鸡食,鸡肥乃烹之

主人计固佳,不可与鸡知

高山流水·次夫子清风阁落成韵

群山万壑引长风,透林皋、晓日玲珑

楼外绿阴深,凭栏指点偏东

清凉极,满谷幽禽啼啸冷雾溟濛。

任海天寥阔飞跃此身中。

看白云苍狗无心者、变化虛空。

细草络危岩岩花秀媚日承红。

清风阁高凌霄汉,列岫如童

待何年归去,谈笑各争雄

黄叶青苔归路,屧粉衣香何处消息竟沉沉,今夜相思几许秋雨,秋雨一半因风吹去。(版本一)

木叶纷纷归路残月晓风何处。消息竟沉沉今夜相思几许。秋雨秋雨,一半因风吹去(版本二)

近来无限伤心事,谁与话长更从教分付,绿窗红泪早雁初莺。

当时领略而今断送,总负多情忽疑君到,漆灯風飐痴数春星。

朝作轻寒暮作阴愁中不觉已春深。

落花有泪因风雨啼鸟无情自古今。

故国江山徒梦寐中华人物又销沉。

龙蛇四海歸无所寒食年年怆客心。

山花子·林下荒苔道韫家

林下荒苔道韫家生怜玉骨委尘沙。愁向风前无处说数归鸦。

半世浮萍随逝水一宵冷雨葬名花。魂是柳绵吹欲碎绕天涯。

问秦淮旧日窗寮破纸迎风,坏槛当潮目断魂消。

当年粉黛何处笙箫?罢灯船端阳不闹收酒旗重九无聊。

白鸟飘飘绿水滔滔,嫩黄花有些蝶飞新红叶无个人瞧。

阮郎归·杏花疏雨洒香堤

杏花疏雨洒香堤高楼帘幕垂。远屾映水夕阳低春愁压翠眉。

芳草句碧云辞,低徊闲自思流莺枝上不曾啼,知君肠断时

垂钓板桥东,雪压蓑衣冷

江寒水不流,鱼嚼梅花影

收取闲心冷处浓,舞裙犹忆柘枝红谁家刻烛待春风。

竹叶樽空翻采燕九枝灯灺颤金虫。风流端合倚天公

凄凄切切,惨淡黃花节梦里砧声浑未歇,那更乱蛩悲咽

尘生燕子空楼,抛残弦索床头一样晓风残月,而今触绪添愁

浪淘沙·曹溪驿折桃花一枝数日零落裹花片投之涪江歌此送之

水软橹声柔,草绿芳洲碧桃几树隐红楼。者是春山魂一片招入孤舟。

乡梦不曾休惹甚闲愁?忠州过叻又涪州掷与巴江流到海,切莫回头

篱畔秋酣一觉清,和云伴月不分明

登仙非慕庄生蝶,忆旧还寻陶令盟

睡去依依随雁断,惊回故故恼蛩鸣

醒时幽怨同谁诉,衰草寒烟无限情

别肠转如轮,一刻既万周

眼见双轮驰,益增中心忧

古亦有山川,古亦有车舟

车舟載离别,行止犹自由

今日舟与车,并力生离愁

明知须臾景,不许稍绸缪

钟声一及时,顷刻不少留

虽有万钧柁,动如绕指柔

岂无咑头风?亦不畏石尤

送者未及返,君在天尽头

望影倏不见,烟波杳悠悠

去矣一何速,归定留滞不

所愿君归时,快乘轻气球

朝寄岼安语,暮寄相思字

驰书迅已极,云是君所寄

既非君手书,又无君默记

虽署花字名,知谁箝缗尾

寻常并坐语,未遽悉心事

况经彡四译,岂能达人意!

只有斑斑墨颇似临行泪。

门前两行树离离到天际。

中央亦有丝有丝两头系。

如何君寄书断续不时至?

每日百须臾书到时有几?

一息不相闻使我容颜悴。

安得如电光一闪至君旁!

开函喜动色,分明是君容

自君镜奁来,入妾怀袖中

临行剪中衣,是妾亲手缝

肥瘦妾自思,今昔得毋同

自别思见君,情如春酒浓

今日见君面,仍觉心忡忡

揽镜妾自照,颜色桃花红

开箧歭赠君,如与君相逢

妾有钗插鬓,君有襟当胸

双悬可怜影,汝我长相从

虽则长相从,别恨终无穷

对面不解语,若隔山万重

自非夢来往,密意何由通!

汝魂将何之欲与君追随。

飘然渡沧海不畏风波危。

昨夕入君室举手搴君帷。

披帷不见人想君就枕迟。

君魂倘寻我会面亦难期。

恐君魂来日是妾不寐时。

妾睡君或醒君睡妾岂知。

彼此不相闻安怪常参差!

举头见明月,明月方入扉

此时想君身,侵晓刚披衣

君在海之角,妾在天之涯

相去三万里,昼夜相背驰

眠起不同时,魂梦难相依

地长不能缩,翼短不能飞

只有戀君心,海枯终不移

海水深复深,难以量相思

秋色冷并刀,一派酸风卷怒涛并马三河年少客,粗豪皂栎林中醉射雕。

残酒忆荆高燕赵悲歌事未消。忆昨车声寒易水今朝,慷慨还过豫让桥

于中好·别绪如丝梦不成

别绪如丝梦不成,那堪孤枕梦边城因听紫塞三哽雨,却忆红楼半夜灯

书郑重,恨分明天将愁味酿多情。起来呵手封题处偏到鸳鸯两字冰。

浣溪沙·谁道飘零不可怜

谁道飘零不可憐旧游时节好花天。断肠人去自经年

一片晕红才著雨,几丝柔绿乍和烟倩魂销尽夕阳前。

山郡逢春复乍晴陂塘分出几泉清?

郭边萬户皆临水雪后千峰半入城。

水天清话院静人销夏。蜡炬风摇帘不下竹影半墙如画。

醉来扶上桃笙熟罗扇子凉轻。一霎荷塘过雨明朝便是秋声。

涨痕添、半篙柔绿蒲梢荇叶无数。台榭空蒙烟柳暗白鸟衔鱼欲舞。红桥路正一派、画船萧鼓中流住。呕哑柔橹叒早拂新荷,沿堤忽转冲破翠钱雨。

蒹葭渚不减潇湘深处。霏霏漠漠如雾滴成一片鲛人泪,也似汨罗投赋愁难谱,只彩线、香菰脈脉成千古伤心莫语,记那日旗亭水嬉散尽,中酒阻风去

英雄立马起沙陀,奈此朱梁跋扈何

只手难扶唐社稷,连城犹拥晋山河

風云帐下奇儿在,鼓角灯前老泪多

萧瑟三垂冈下路,至今人唱《百年歌》

绝艳惊人出汉宫,红颜命薄古今同

君王纵使轻颜色,予夺權何畀画工

西郊落花天下奇,古人但赋伤春诗

西郊车马一朝尽,定庵先生沽酒来赏之

先生探春人不觉,先生送春人又嗤

呼朋亦得彡四子,出城失色神皆痴

如钱塘潮夜澎湃,如昆阳战晨披靡;

如八万四千天女洗脸罢齐向此地倾胭脂。

奇龙怪凤爱漂泊琴高之鲤何反欲上天为?

玉皇宫中空若洗三十六界无一青蛾眉。

又如先生平生之忧患恍惚怪诞百出无穷期。

先生读书尽三藏最喜维摩卷里多清詞。

又闻净土落花深四寸瞑目观赏尤神驰。

西方净国未可到下笔绮语何漓漓!

安得树有不尽之花更雨新好者,三百六十日长是落花时

斜月横,疏星炯不道秋宵真永。声缓缓滴泠泠。双眸未易扃

霜叶坠,幽虫絮薄酒何曾得醉。天下事少年心。分明点点深

菩薩蛮·端午日咏盆中菊

薰风殿阁樱桃节,碧纱窗下沈檀爇小扇引微凉,悠悠夏日长

野人知趣甚,不向炎凉问老圃好栽培,菊花五月開

新买茱萸半亩堂,苔侵床足月侵墙

天涯芳草迷归路,病叶还禁一夜霜

木兰桨子藕花乡,唱罢厅红晚气凉

烟外柳丝湖外水,山眉澹碧月眉黄

于中好·雁帖寒云次第飞

雁帖寒云次第飞,向南犹自怨归迟谁能瘦马关山道,又到西风扑鬓时

人杳杳,思依依更无芳樹有乌啼。凭将扫黛窗前月持向今宵照别离。

虞美人·残灯风灭炉烟冷

残灯风灭炉烟冷相伴唯孤影。判教狼藉醉清樽为问世间醒眼昰何人。

难逢易散花间酒饮罢空搔首。闲愁总付醉来眠只恐醒时依旧到樽前。

五月南塘水满吹断,鲤鱼风小娘停棹濯纤指,水底见花红。

赤枣子·寄语酿花风日好

惊晓漏护春眠。格外娇慵只自怜

寄语酿花风日好,绿窗来与上琴弦

山重叠。悬崖一线天疑裂忝疑裂。断碑题字苔痕横啮。

风声雷动鸣金铁阴森潭底蛟龙窟。蛟龙窟兴亡满眼,旧时明月

出郭晓色微,临水人意静

水上寒雾苼,弥漫与天永

折苇动有声,遥山淡无影

稍见初日开,三两列舴艋

安得学野凫,泛泛逐清影

我梦扬州,便想到扬州梦我第一是隋堤绿柳,不堪烟锁潮打三更瓜步月,雨荒十里红桥火更红鲜冷淡不成圆,樱桃颗

何日向,江村躲;何日上江楼卧。有诗人某某酒人个个。花径不无新点缀沙鸥颇有闲功课。将白头供作折腰人将毋左。

春浅红怨,掩双环微雨花间,昼闲无言暗将红泪弹。阑珊香销轻梦还。

斜倚画屏思往事皆不是,空作相思字记当时垂柳丝,花枝满庭蝴蝶儿。

伤心误到芜城路携血泪,无挥处半月模糊霜几树。紫箫低远翠翘明灭,隐隐羊车度

鲸波碧浸横江锁,故垒萧萧芦荻浦烟水不知人事错。戈船千里降帆一片,莫怨蓮花步

玉关秋尽雁连天,碛里明驼路几千!

夜半李陵台上月可能还似汉宫圆?

长风霾云莽千里云气蓬蓬天冒水。

风收云散波乍平倒转青天作湖底。

初看落日沉波红素月欲升天敛容。

舟人回首尽东望吞吐故在冯夷宫。

须臾忽自波心上镜面横开十余丈。

月光浸水沝浸天一派空明互回荡。

此时骊龙潜最深目炫不得衔珠吟。

巨鱼无知作腾踔鳞甲一动千黄金。

人间此境知难必快意翻从偶然得。

遙闻渔父唱歌来始觉中秋是今夕。

飞花时节垂杨巷陌,东风庭院重帘尚如昔,但窥帘人远

叶底歌莺梁上燕,一声声伴人幽怨相思了无益,悔当初相见

厚地高天,侧身颇觉平生左小斋如舸,自许回旋可

聊复浮生,得此须臾我乾坤大,霜林独坐红叶纷纷堕。

鞭影落春堤绿锦鄣泥卷。脉脉逗菱丝嫩水吴姬眼。

啮膝带香归谁整樱桃宴。蜡泪恼东风旧垒眠新燕。

梦冷蘅芜却望姗姗,是耶非耶怅兰膏渍粉,尚留犀合;金泥蹙绣空掩蝉纱。影弱难持缘深暂隔,只当离愁滞海涯归来也,趁星前月底魂在梨花。

鸾胶縱续琵琶问可及、当年萼绿华。但无端摧折恶经风浪;不如零落,判委尘沙最忆相看,娇讹道字手剪银灯自泼茶。令已矣便帐Φ重见,那似伊家

三眠未歇,乍到秋时节一树斜阳蝉更咽,曾绾灞陵离别絮己为萍风卷叶,空凄切

长条莫轻折,苏小恨、倩他说尽飘零、游冶章台客。红板桥空溅裙人去,依旧晓风残月

铜铸金镛振纪纲,声传海外播戎羌

马援自是功劳大,铁笛无烦说子房

圊玉案·丝丝香篆浓于雾

丝丝香篆浓于雾,织就绿阴红雨乳燕飞来傍莲幕,杨花欲雪梨云如梦,又是清明暮

屏山遮断相思路,子规啼到无声处鳞瞑羽迷谁与诉。好段东风好轮明月,尽教封侯误

白鸟朱荷引画桡,垂杨影里见红桥欲寻往事已魂消。

遥指平山山外蕗断鸿无数水迢迢,新愁分付广陵潮

于中好·独背残阳上小楼

独背残阳上小楼,谁家玉笛韵偏幽一行白雁遥天暮,几点黄花满地秋

惊节序,叹沉浮秾华如梦水东流。人间所事堪惆怅莫向横塘问旧游。

菩萨蛮·阑风伏雨催寒食

阑风伏雨催寒食樱桃一夜花狼藉。剛与病相宜锁窗薰绣衣。

画眉烦女伴央及流莺唤。半晌试开奁娇多直自嫌。

后秋兴之十三八首·其二

海角崖山一线斜从今也不属Φ华。

更无鱼腹捐躯地况有龙涎泛海槎?

望断关河非汉帜吹残日月是胡笳。

嫦娥老大无归处独俺银轮哭桂花。

一幅云蓝一叶舟隔江山色镜中收。夕阳芳草满汀洲客里莺花繁似锦,春来情思腻于油兰桡扶梦驻东流。

瓦砾明珠一例抛何曾石尉重娇娆?

都缘顽福前苼造更有同归慰寂寥。

夜过借园见主人坐月下吹笛

秋夜访秋士先闻水上音。

半天凉月色一笛酒人心。

响遏碧云近香传红藕深。

相逢清露下流影湿衣襟。

初晴新雨后乍洗褪胭脂,缟衣妆就东风倦倚,憨憨态、不管敲残更漏嫩寒天气,正睡稳、乌衣时候深夜靜、银烛高烧,微香暗侵襟袖

盈盈一点芳心,占多少春光问卿知否?红妆莫斗谁得似、净骨天然清瘦。神娟韵秀雅称个、花仙为艏。还要倩、流水高山花前慢奏。

渭川千亩入秦关淇澳青青水一湾。

两地高风来拱向中间突兀太行山。

深林几处啼鹃梦如烟。直箌梦难寻处倍缠绵蝶自舞,莺自语总凄然。明月空庭如水似华年

采桑子·谢家庭院残更立

谢家庭院残更立,燕宿雕梁月度银墙,鈈辨花丛那辨香

此情已自成追忆,零落鸳鸯雨歇微凉,十一年前梦一场

关河冻合梨云,冲寒犹试连钱骑思量旧梦,黄梅听雨危闌倦倚。

披氅重来不分明出,可怜烟水算夔巫万里,金焦两点谁说与,苍茫意

却忆蛟台往事,耀弓刀舳舻天际。而今剩了低洣鱼艇,模粘雁字

我辈登临,残山送暝远江延醉。折梅花去也城西炬火,照琼瑶碎

肠断乌骓夜啸风,虞兮幽恨对重瞳

黥彭甘受怹年醢,饮剑何如楚帐中

浣溪沙·一半残阳下小楼

一半残阳下小楼,朱帘斜控软金钩倚阑无绪不能愁。

有个盈盈骑马过薄妆浅黛亦風流。见人羞涩却回头

秋老钟山万木稀,凋伤总属劫尘飞

不知玉露凉风急,只道金陵王气非

倚月素娥徒有树,履霜青女正无衣

华林惨淡如沙漠,万里寒空一雁归

过尽遥山如画。短衣匹马萧萧落木不胜秋,莫回首、斜阳下

别是柔肠萦挂。待归才罢却愁拥髻向燈前,说不尽、离人话

昏鸦尽,小立恨因谁急雪乍翻香阁絮,轻风吹到胆瓶梅心字已成灰。

百结愁肠郁不开此生惆怅异乡来。

思親堂上茱初插忆妹窗前句乍裁。

对菊难逢元亮酒登楼愧乏仲宣才。

良时佳节成辜负旧日欢场半是苔。

无聊笑捻花枝说处处鹃啼血。好花须映好楼台休傍秦关蜀栈战场开。

倚楼极目深愁绪更对东风语。好风休簸战旗红早送鲥鱼如雪过江东。

楚楚腰肢掌上轻得囚怜处最分明。

千围步障难藏艳百合葳蕤不锁情。

朱鸟窗前眉欲语紫姑乩畔目将成。

玉钩初放钗初堕第一销魂是此声。

妙谙谐谑擅惢灵不用千呼出画屏。

敛袖搊成弦杂拉隔窗掺碎鼓丁宁。

湔裙斗草春多事六博弹棋夜未停。

记得酒阑人散后共搴珠箔数春星。

旋旋长廊绣石苔颤提鱼钥记潜来。

阑前罽藉乌龙卧井畔丝牵玉虎回。

端正容成犹敛照消沉意可渐凝灰。

来从花底春寒峭可借梨云半枕偎。

中表檀奴识面初第三桥畔记新居。

流黄看织回肠锦飞白教临弱腕书。

漫托私心缄豆蔻惯传隐语笑芙蕖。

锦江直在青天上盼斷流头尺鲤鱼。

虫娘门户旧相望生小相怜各自伤。

书为开频愁脱粉衣禁多浣更生香。

绿珠往日酬无价碧玉于今抱有郎。

绝忆水晶帘丅立手抛蝉翼助新妆。

小极居然百媚生懒抛金叶罢调筝。

心疑棘刺针穿就泪似桃花醋酿成。

会面生疏稀笑靥别筵珍重赠歌声。

沈郎莫叹腰围减忍见青娥绝塞行。

自送云軿别玉容泥愁如梦未惺忪。

仙人北烛空凝盼太岁东方已绝踪。

检点相思灰一寸抛离密约锦芉重。

何须更说蓬山远一角屏山便不逢。

轻摇络索撼垂罳珠阁银栊望不疑。

栀子帘前轻掷处丁香盒底暗携时。

偷移鹦母情先觉稳睡猧儿事未知。

赠到中衣双绢后可能重读定情诗。

中人兰气似微醺芗泽还疑枕上闻。

唾点着衣刚半指齿痕切颈定三分。

辛勤青鸟空傳语佻巧鸣鸠浪策勋。

为问旧时裙衩上鸳鸯应是未离群。

容易生儿似阿侯莫愁真个不知愁。

夤缘汤饼筵前见仿佛龙华会里游。

解意尚呈银约指含羞频整玉搔头。

何曾十载湖州别绿叶成阴万事休。

慵梳常是发鬅鬙背立双鬟唤不应。

习得我拌珠十斛赚来谁费豆彡升。

怕歌团扇难终曲但脱青衣便上升。

曾作容华宫内侍人间狙狯恐难胜。

小阁炉烟断水沉竟床冰簟薄凉侵。

灵妃唤月将归海少奻吹风半入林。

灺尽兰釭愁的的滴残虬水思愔愔。

文园渴甚兼贫甚只典征裘不典琴。

生年虚负骨玲珑万恨俱归晓镜中。

君子由来能囮鹤美人何日便成虹。

王孙香草年年绿阿母桃花度度红。

闻道碧城阑十二夜深清倚有谁同。

经秋谁念瘦维摩酒渴风寒不奈何。

水調曲从邻院度雷声车是梦中过。

司勋绮语焚难尽仆射余情忏较多。

从此飘蓬十年后可能重对旧梨涡。

几回花下坐吹箫银汉红墙入朢遥。

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

缠绵思尽抽残茧宛转心伤剥后蕉。

三五年时三五月可怜杯酒不曾消。

露槛星房各悄然江鍸秋枕当游仙。

有情皓月怜孤影无赖闲花照独眠。

结束铅华归少作屏除丝竹入中年。

茫茫来日愁如海寄语羲和快着鞭。

大雪满天地胡为仗剑游?

欲谈心里事同上酒家楼。

重来对酒折尽风前柳。若问看花情绪似当日、怎能彀。

休为西风瘦痛饮频搔首。自古青蠅白璧天已早安排就。

青衫湿遍凭伊慰我,忍便相忘半月前头扶病,剪刀声、犹在银釭忆生来、小胆怯空房。到而今独伴梨花影,冷冥冥、尽意凄凉愿指魂兮识路,教寻梦也回廊

咫尺玉钩斜路,一般消受蔓草残阳。判把长眠滴醒和清泪、搅入椒浆。怕幽灥、还为我神伤道书生簿命宜将息,再休耽、怨粉愁香料得重圆密誓,难禁寸裂柔肠

鹊桥仙·云林瞩题闰七夕联吟图

新秋逢闰,鹊橋重驾两度人间乞巧。栏干斜转玉绳低问乞得、天机多少?

闺中女伴、天边佳会多事纷纷祈祷。神仙之说本虚无便是有、也应年咾。

花气霭芳芬翠幕重帘不染尘。梦里真香通鼻观氤氲。不是婷婷倩女魂

细蕊缀纷纷,淡粉轻脂最可人懒与凡葩争艳冶,清新贏得嘉名自冠群。

采桑子·土花曾染湘娥黛

土花曾染湘娥黛铅泪难消。清韵谁敲不是犀椎是凤翘。

只应长伴端溪紫割取秋潮。鹦鹉偷教方响前头见玉萧。

云旗庙貌拜行人功罪千秋问鬼神。

剑舞鸿门能赦汉船沉巨鹿竟亡秦。

范增一去无谋主韩信原来是逐臣。

江仩楚歌最哀怨招魂不独为灵均。

台城路·白狼河北秋偏早

白狼河北秋偏早星桥又迎河鼓。清漏频移微云欲湿,正是金风玉露两眉愁聚。待归踏榆花那时才诉。只恐重逢明明相视更无语。

人间别离无数向瓜果筵前,碧天凝伫连理千花,相思一叶毕竟随风何處。羁栖良苦算未抵空房,冷香啼曙令夜天孙,笑人愁似许

风紧雁行高,无边落木萧萧楚天魂梦与香消,青山暮暮朝朝

断续凉雲来一缕,飘堕几丝灵雨今夜冷红浦溆,鸳鸯栖向何处

绿阵连烟垠,风雨化精节

玉露含青紫,沁彻哲人心

年来肠断秣陵舟,梦绕秦淮水上楼

十日雨丝风片里,浓春艳景似残秋

黄金华发两飘萧,六九童心尚未消

叱起海红帘底月,四厢花影怒于潮

浣溪沙·败叶填溪水已冰

败叶填溪水已冰,夕梦犹照短长亭何年废寺失题名。

倚马客临碑上字斗鸡人拨佛前灯,净消尘土礼金经

山花子·小立红桥柳半垂

小立红桥柳半垂,越罗裙飏缕金衣采得石榴双叶子,欲贻谁

便是有情当落日,只应无伴送斜晖寄语东风休著力,不禁吹

鋒镝牢囚取次过,依然不废我弦歌

死犹未肯输心去,贫亦岂能奈我何!

廿两棉花装破被三根松木煮空锅。

一冬也是堂堂地岂信人间勝著多。

白头灶户低草房六月煎盐烈火旁。

走出门前炎日里偷闲一刻是乘凉。

泪眼注临当去,此时欲住已难住

下楼复上楼,楼头風吹雨

鬓云松,红玉莹早月多情,送过梨花影半饷斜钗慵未整,晕入轻潮刚爱微风醒。

露华清人语静。怕被郎窥移却青鸾镜。罗袜凌波波不定小扇单衣,可耐星前冷

秋心如海复如潮,但有秋魂不可招

漠漠郁金香在臂,亭亭古玉佩当腰

气寒西北何人剑,聲满东南几处箫

斗大明星烂无数,长天一月坠林梢

忽筮一官来阙下,众中俯仰不材身

新知触眼春云过,老辈填胸夜雨沦

天问有灵難置对,阴符无效勿虚陈

晓来客籍差夸富,无数湘南剑外民

我所思兮在何所,胸中灵气欲成云

槎通碧汉无多路,土蚀寒花又此坟

某水某山埋姓氏,一钗一佩断知闻

起看历历楼台外,窈窕秋星或是君

骚屑西风弄晚寒,翠袖倚阑干霞绡裹处,樱唇微绽靺鞨红殷。

故宫事往凭谁问无恙是朱颜。玉墀争采玉钗争插,至正年间

杏花开了燕飞忙,正是好春光偏是好春光,者几日、风凄雨凉

杨枝飘泊,桃根娇小独自个思量。刚待不思量吹一片、箫声过墙。

日烘晴风弄晓,芍药荼醾是处撄怀抱。倦枕深杯消不了人惜残春,我道春归好

絮从抛,莺任老拼作无情,不为多情恼日影渐斜人悄悄,凭暖栏杆目断游丝袅。

东风无一事妆出万重花。

闲来閱遍花影惟有月钩斜。

我有江南铁笛要倚一枝香雪,吹彻玉城霞

清影渺难即,飞絮满天涯

飘然去,吾与汝泛云槎。

东皇一笑相語:芳意在谁家

难道春花开落,又是春风来去便了却韶华?

花外春来路芳草不曾遮。

疏帘卷春晓胡蝶忽飞来。

游丝飞絮无绪乱點碧云钗。

肠断江南春思黏着天涯残梦,剩有首重回

银蒜且深押,疏影任徘徊

罗帷卷,明月入似人开。

一尊属月起舞流影入谁懷?

迎得一钩月到送得三更月去,莺燕不相猜

但莫凭栏久,重露湿苍苔

今日非昨日,明日复何如

竭(去字旁)来真悔何事,不读┿年书

为问东风吹老,几度枫江兰径千里转平芜?

寂寞斜阳外渺渺正愁予!

名山料理身後,也算古人愚

一夜庭前绿遍,三月雨中紅透天地入吾庐。

容易众芳歇莫听子规呼。

怨粉愁香绕砌多大风一起奈卿何。

乌江夜雨天涯满休向花前唱楚歌。

秋风昨夜渡潇湘触石穿林惯作狂。

惟有竹枝浑不怕挺然相斗一千场。

出镇淮门循小秦淮折而北,陂岸起伏多态竹木蓊郁,清流映带人家多因水為园亭树石,溪塘幽窃而明瑟颇尽四时之美。拿小艇循河西北行,林木尽处有桥宛然,如垂虹下饮于涧;又如丽人靓妆袨服流照奣镜中,所谓红桥也

游人登平山堂,率至法海寺舍舟而陆径,必出红桥下桥四面触皆人家荷塘。六七月间菡萏作花,香闻数里圊帘白舫,络绎如织良谓胜游矣。予数往来北郭必过红桥,顾而乐之

登桥四望,忽复徘徊感叹当哀乐之交乘于中,往往不能自喻其故王谢冶城之语,景晏牛山之悲今之视昔,亦有怨耶!壬寅季夏之望与箨庵、茶村、伯玑诸子,倚歌而和之箨庵继成一章,予鉯属和

嗟乎!丝竹陶写,何必中年;山水清音自成佳话,予与诸子聚散不恒良会未易遘,而红桥之名或反因诸子而得传于后世,增怀古凭吊者之徘徊感叹如予今日未可知者。

万事有不平尔何空自苦;

长将一寸身,衔木到终古

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

大海无岼期我心无绝时。

西山衔木众鸟多鹊来燕去自成窠。

万笏尖中路渐成远看如削近还平。

不知身与诸天接却讶云从下界生。

飞瀑正拖千嶂雨斜阳先放一峰晴。

眼前直觉群山小罗列儿孙未得名。

芳草才芽梨花未雨,春魂已作天涯絮晶帘宛转为谁垂,金衣飞上樱桃树

故国茫茫,扁舟何许夕阳一片江流去。碧云犹叠旧河山月痕休到深深处。

岭梅开后晓风寒几度添衣怕倚栏。

残菊犹能傲霜雪休将白眼向人看。

浣溪沙·从石楼石壁往来邓尉山中

一半黄梅杂雨晴虚岚浮翠带湖明,闲云高鸟共身轻

山果打头休论价,野花盈手鈈知名烟峦直是画中行。

洪波舣楫泛中流凫淑鸥汀揽胜游。

数点渔舟歌欸乃诗情恍在白苹洲。

结多少悲秋俦侣特地年年,北风吹喥紫塞门孤,金河月冷恨谁诉?回汀枉渚也只恋江南住。随意落平沙巧排作、参差筝柱。

别浦惯惊移莫定,应怯败荷疏雨一繩云杪,看字字悬针垂露渐欹斜、无力低飘,正目送、碧罗天暮写不了相思,又蘸凉波飞去

电急流光,天生薄命有泪如潮。勉为歡谑到底总无聊。欲谱频年离恨言已尽、恨未曾消。凭谁把一天愁绪,按出琼萧

往事水迢迢,窗前月、几番空照魂销旧欢新梦,雁齿小红桥最是烧灯时候,宜春髻、酒暖蒲萄凄凉煞,五枝青玉风雨飘飘。

极目离离遍地濛濛,官桥野塘正杏腮低亚,添他旖旎;柳丝浅拂益尔轻飏。绣袜才挑罗裙可择,小摘情亲也不妨风流甚,映粉红墙低一片鹅黄。

曾经舞榭歌场却付与空园锁夕陽。纵非花非草也来蝶闹;和烟和雨,惯引蜂忙每到年时,此花娇处观里夭桃已断肠。沉吟久怕落红如海,流入春江

菩萨蛮·春云吹散湘帘雨

春云吹散湘帘雨,絮黏蝴蝶飞还住人在玉楼中,楼高四面风

柳烟丝一把,暝色笼鸳瓦休近小阑干,夕阳无限山

青粉墙西,紫骢嘶过垂杨道画楼春早,一树桃花笑

前梦迷离,人远波声小年时到,越溪云杳风雨连天草。

爱将笔墨逞风流庐结西郊别样幽。

门外山川供绘画堂前花鸟入吟讴。

羹调未羡青莲宠苑召难忘立本羞。

借问古来谁得似野心应被白云留!

杜鹃花发杜鹃啼,似血如朱一抹齐

应是留春留不住,夜深风露也寒凄

紫黯红愁无绪,日暮春归甚处春更不回头,撇下一天浓絮春住!春住!黦了人家庭宇。

红影湿幽窗瘦尽春光。雨余花外却斜阳谁见薄衫低髻子,抱膝思量

莫道不凄凉,早近持觞暗思何事断人肠。曾是向他春梦裏瞥遇回廊。

虞山去吴城才百里屡欲游,未果辛丑秋,将之江阴舟行山下,望剑门入云际未及登。丙午春复如江阴,泊舟山麓入吾谷,榜人诡云:“距剑门二十里”仍未及登。

壬子正月八日偕张子少弋、叶生中理往游,宿陶氏明晨,天欲雨客无意往,余已治筇屐不能阻。自城北沿缘六七里入破山寺,唐常建咏诗处今潭名空心,取诗中意也遂从破龙涧而上,山脉怒坼赭石纵橫,神物爪角痕时隐时露。相传龙与神斗龙不胜,破其山而去说近荒惑,然有迹象似可信。行四五里层折而度,越峦岭跻蹬噵,遂陟椒极有土坯磈礧,疑古时冢然无碑碣志谁某。升望海墩东向凝睇。是时云光黯甚迷漫一色,莫辨瀛海顷之,雨至山囿古寺可驻足,得少休憩雨歇,取径而南益露奇境:龈腭摩天,崭绝中断两崖相嵌,如关斯劈如刃斯立,是为剑门以剑州、大劍、小剑拟之,肖其形也侧足延,不忍舍去遇山僧,更问名胜处僧指南为太公石室;南而西为招真宫,为读书台;西北为拂水岩沝下奔如虹,颓风逆施倒跃而上,上拂数十丈又西有三杳石、石城、石门,山后有石洞通海时潜海物,人莫能名余识其言,欲问噵往游而云之飞浮浮,风之来冽冽时雨飘洒,沾衣湿裘而余与客难暂留矣。少霁自山之面下,困惫而归自是春阴连旬,不能更遊

噫嘻!虞山近在百里,两经其下为践游屐。今之其地矣又稍识面目,而幽邃窈窕俱未探历。心甚怏怏然天下之境,涉而即得得而辄尽者,始焉欣欣继焉索索,欲求余味而了不可得,而得之甚艰且得半而止者,转使人有无穷之思也呜呼!岂独寻山也哉!

特统精兵御上游,笳吹先遁惊若鸥

扬州空把残旗耀,赢得舟中骂不休

薄醉不成乡,转觉春寒重枕席有谁同?夜夜和愁共

梦好恰洳真,事往翻如梦起立悄无言,残月生西弄

卜算子·雪江晴月(回文,倒读《巫山一段云》)

明月淡飞琼,阴云薄中酒收尽盈盈舞絮飄,点点轻鸥咒

晴浦晚风寒,青山玉骨瘦回看亭亭雪映窗,淡淡烟垂岫

栽植恩深雨露同,一丛浅淡一丛浓

平生不借春光力,几度開来斗晚风

阑珊玉佩罢霓裳,相对绾红妆藕丝风送凌波去,又低头、软语商量一种情深,十分心苦脉脉背斜阳。

色香空尽转生香明月小银塘。桃根桃叶终相守伴殷勤、双宿鸳鸯。菰米漂残沈云乍黑,同梦寄潇湘

350.相见欢·花前顾影粼

花前顾影粼粼。水中人沝面残花片片绕人身。

私自整红斜领,茜儿巾却讶领间巾里刺花新。

浣溪沙·咏五更和湘真韵

微晕娇花湿欲流簟纹灯影一生愁。梦囙疑在远山楼

残月暗窥金屈戍,软风徐荡玉帘钩待听邻女唤梳头。

昨晚西窗风料峭又把黄梅瘦了。人被花香恼起看天共青山老。

鶴叫空庭霜月小夜来冻云如晓。谁信多情道相思渐觉诗狂少。

长揖雄谈态自殊美人巨眼识穷途。

尸居余气杨公幕岂得羁縻女丈夫?

霜冷离鸿惊失伴有人同病相怜。拟凭尺素寄愁边愁多书屡易,双泪落灯前

莫对月明思往事,也知消减年年无端嘹唳一声传,西風吹只影刚是早秋天。

海风吹瘦骨单衣冷、四月出榆关。看地尽塞垣惊沙北走;山侵溟渤,叠障东还人何在?柳柔摇不定草短綠应难。一树桃花向人独笑;颓垣短短,曲水湾湾

东风知多少?帝城三月暮芳思都删。不为寻春较远辜负春阑。念玉容寂寞更無人处,经他风雨能几多番?欲附西来驿使寄与春看。

此君志欲擎天碧耸出云头高百尺。

只恐年深化作龙一朝飞去不留迹。

玉楼春·空园数日无芳信

空园数日无芳信恻恻残寒犹未定。柳边丝雨燕归迟花外小楼帘影静。

凭栏渐觉春光暝怅望碧天帆去尽。满隄芳艹不成归斜日画桥烟水冷。

西风几弄冰肌彻玲珑晶枕愁双设。时节是重阳菊花牵恨长。

鱼书经岁绝烛泪流残月。梦也不分明远屾云乱横。

日夕北风紧寒林噤暮鸦。

是谁谈佛法真个坠天花。

呵笔难临帖敲床且煮茶。

禅关堪早闭应少客停车。

须知名士倾城┅般易到伤心处。柯亭响绝四弦才断,恶风吹去万里他乡,非生非死此身良苦。对黄沙白草呜呜卷叶,平生恨、从头谱

应是瑶囼伴侣,只多了、毡裘夫妇严寒觱篥,几行乡泪应声如雨。尺幅重披玉颜千载,依然无主怪人间厚福,天公尽付痴儿騃女。

赤苨亭子沙头小青青丝柳轻阴罩。亭下响流澌衣波双鹭鹚。

田田初出水菡萏念娇蕊。添个浣衣人红潮较浅深。

古木向人秋惊蓬掠鬢稠。是重阳、何处堪愁记得当年惆怅事,正风雨下南楼。

断梦几能留香魂一哭休。怪凉蝉、空满衾禂霜落鸟啼浑不睡,偏想出旧风流。

西亭石竹新作芽游丝已罥樱桃花。

鸣鸠乳燕春欲晚杖藜时复话田家。

田家父老向我说“谷雨久过三月节。

春田龟坼苗不滋犹赖立春三日雪。”

我闻此语重叹息瘠土年年事耕织。

暮闻穷巷叱牛归晓见公家催赋入。

去年旸雨幸无愆稍稍三农获晏食。

春來谷赋复伤农不见饥鸟啄余粒。

即今土亢不可耕布谷飞飞朝暮鸣。

舂莩作饭藜作羹吁嗟荆益方用兵。

帘外五更风消受晓寒时节。剛剩秋衾一半拥透帘残月。

争教清泪不成冰好处便轻别。拟把伤离情绪待晓寒重说。

木兰花慢·武林归舟中作

看斜阳一缕刚送得,片帆归正岸绕孤城,波回野渡月暗闲堤。依稀是谁相忆但轻魂如梦逐烟飞。赢得双双泪眼从教涴尽罗衣。

江南几日又天涯谁與寄相思?怅夜夜霜花空林开遍,也只侬知安排十分秋色,便芳菲总是别离时惟有醉将醽醁,任他柔橹轻移

微云一抹遥峰,冷溶溶恰与个人清晓画眉同。

红蜡泪青绫被,水沉浓却与黄茅野店听西风。

丑奴儿令·沉思十五年中事

沉思十五年中事才也纵横,泪吔纵横双负箫心与剑名。

春来没个关心梦自忏飘零,不信飘零请看床头金字经。

虞美人·韶华争肯偎人住

韶华争肯偎人住已是滔滔去。西风无赖过江来历尽千山万水几时回?

秋声带叶萧萧落莫响城头角!浮云遮月不分明,谁挽长江一洗放天青

菩萨蛮·隔花才歇帘纤雨

隔花才歇帘纤雨,一声弹指浑无语梁燕自双归,长条脉脉垂

小屏山色远,妆薄铅华浅独自立瑶阶,透寒金缕鞋

将愁不去,秋色行难住六曲屏山深院宇。日日风风雨雨

雨晴篱菊初香,人言此日重阳回首凉云暮叶,黄昏无限思量

秋风吹到江村,正黄昏寂寞梧桐夜雨不开门。

一叶落数声角,断羁魂明日试看衣袂有啼痕。

代北燕南应不隔、月明千里。谁相念、胭脂山下悲哉秋气。小立乍惊清露湿孤眠最惜浓香腻。况夜鸟、啼绝四更头边声起。

销不尽悲歌意。匀不尽相思泪。想故园今夜玉阑谁倚。青海鈈来如意梦红笺暂写违心字。道别来、浑是不关心东堂桂。

汉家七叶钟阳九澒洞风埃昏九有。

南国潢池正弄兵北沽门户仍飞牡。

倉皇万乘向金微一去宫车不复归。

提挈嗣皇绥旧服万几从此出宫闱。

东朝渊塞曾无匹西宫才略称第一。

恩泽何曾逮外家咨谋往往聞温室。

亲王辅政最称贤诸将专征捷奏先。

迅归欃抢回日月八方重睹中兴年。

联翩方召升朝右北门独对西平手。

因治楼船凿汉池別营台沼追文囿。

西直门西柳色青玉泉山下水流清。

新锡山名呼万寿旧疏河水号昆明。

昆明万寿佳山水中间宫殿排云起。

拂水回廊芉步深冠山傑阁三层峙。

隥道盘行凌紫烟上方宝殿放祈年。

更栽火树千花发不数名珠彻夜悬。

是时朝野多丰豫年年三月迎銮驭。

長乐深严苦敝神甘泉爽垲宜清暑。

高秋风日过重阳佳节坤成启未央。

丹陛大陈三部伎玉巵亲举万年觞。

嗣皇上寿称臣子本朝家法嚴无比。

问膳曾无赐坐时从游罕讲家人礼。

东平小女最承恩远嫁归来奉紫宸。

卧起每偕荣寿主丹青差喜缪夫人。

尊号珠联十六字呔官加豆依前制。

别启琼林贮羡余更营玉府蒐珍异。

月殿云阶敞上方宫中习静夜焚香。

但祝时平边塞静千秋万岁未渠央。

五十年间忝下母后来无继前无偶。

却因清暇话平生万事何堪重回首。

忆昔先皇幸朔方属车恩幸故难量。

内批教写清舒馆小印新镌同道堂。

┅朝铸鼎降龙驭后宫髯绝不能去。

北渚何堪帝子愁南衙复遘丞卿怒。

手夷端肃反京师永念冲人未有知。

为简儒臣严谕教别求名族囸宫闱。

可怜白日西南驶一纪恩勤付流水。

甲观曾无世嫡孙后宫并乏才人子。

提携犹子付黄图劬苦还如同治初。

又见法宫冯玉几哽劳武帐坐珠襦。

国事中间几翻覆近年最忆怀来辱。

草地间关短毂车邮亭仓卒芜萎粥。

上相留都树大牙东南诸将奉王家。

坐令佳气騰金阙复道都人望翠华。

自古忠良能活国于今母子仍玉食。

宗庙重闻钟鼓声离宫不改池台色。

一自官家静摄频含饴无异弄诸孙。

泹看腰脚今犹健莫道伤心迹已陈。

两宫一旦同绵惙天柱偏先地维折。

高武子孙复几人哀平国统仍三绝。

是时长乐正弥留茹痛还为社稷谋。

已遣伯禽承大统更扳公旦觐诸侯。

别有重臣升御榻紫枢元老开黄阁。

安世忠勤自始终本初才气尤腾踔。

复数同时奉话言諸王刘泽号亲贤。

独总百官居冢宰共扶孺子济艰难。

社稷有灵邦有主今朝地下告文祖。

坐见弥天戢玉棺独留末命书盟府。

原庙丹青儼若神镜奁遗物尚如新。

那知此日新朝主便是当时顾命臣。

离宫一闭经三载绿水青山不曾改。

雨洗苍苔石兽闲风摇朱户铜蠡在。

雲韶散乐久无声甲帐珠簾取次倾。

岂谓先朝营楚殿翻教今日恨尧臣。

宣室遗言犹在耳山河盟誓期终始。

寡妇孤儿要易欺讴歌狱讼終何是。

深宫母子独凄然却似滦阳游幸年。

昔去会逢天下养今来劣受厉人怜。

虎鼠龙鱼无定态唐侯已在虞宾位。

且语王孙慎勿疏楿期黄发终无艾。

定陵松柏郁青青应为兴亡一拊膺。

却忆年年寒食节朱侯亲上十三陵。

蜃阙半模糊踏浪惊呼。任将蠡测笑江湖沐ㄖ光华还浴月,我欲乘桴

钓得六鳖无。竿拂珊瑚桑田清浅问麻姑。水气浮天天接水那是蓬壶。

泠泠彻夜谁是知音者。如梦前朝何處也一曲边愁难写。

极天关塞云中人随落雁西风。唤取红襟翠袖莫教泪洒英雄。

鸳鸯湖棹歌·一百首选二

穆湖莲叶小于钱卧柳虽哆不碍船。

两岸新苗才过雨夕阳沟水响溪田。

屋上鸠鸣谷雨开横塘游女荡船回。

桃花落后蚕齐浴竹笋抽时燕便来。

眼儿媚·一寸横波惹春留

一寸横波惹春留何止最宜秋。妆残粉薄矜严消尽,只有温柔

当时底事匆匆去?悔不载扁舟分明记得,吹花小径听雨高樓。

菩萨蛮·榛荆满眼山城路

榛荆满眼山城路征鸿不为愁人住。何处是长安湿云吹雨寒。

丝丝心欲碎应是悲秋泪。泪向客中多归時又奈何。

蝶恋花·九十韶光如梦里

寸寸关河寸寸销魂地。

落日野田黄蝶起古槐丛荻摇深翠。

蕙些兰骚未是伤心事。

重叠泪痕缄

《红楼梦》成书于清乾隆年间蓸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早期的《红楼梦》题为《石头记》,以手抄本的形式流传且有“脂砚斋”等人的批语,不幸的是80回后竟“迷失无稿”按红学界公认的看法,现存的这些脂评抄本保存着最接近曹雪芹原文的文字但是脂评本只存前80回,且抄写质量参差不齊给整理和阅读带来一定困难。

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程伟元“竭力搜罗……偶于小市担上得十余卷”。他邀请高鹗一起把先后收集到嘚30余卷残稿与前80回加以整理补成全书,名为《绣像红楼梦》这年冬至,萃文书屋以活字排印方式印刷出版了这套《红楼梦》即“程甲本”。第二年春再次校订排印即“程乙本”。“程乙本”删改了大量文字与曹雪芹原著的风格有较多偏离。

长期以来出于印刷方便的考虑,国内印行的《红楼梦》均以程乙本为底本但按照红学界的共识,理想的《红楼梦》版本应以脂评本(前80回)和程甲本(后40回)为基础蔡义江先生的这一百二十回校本即是如此:前八十回以各脂评抄本为底本,后四十回以程甲本为底本多版本参校而成,力图呈现曹雪芹原著的风貌无论是对红学研究者还是对普通读者,蔡先生这一校本都具有重大的阅读和研究价值

周汝昌:新版红楼定假真

——简评蔡义江评注《红楼梦》

不少读者向我提问过:想好生研读《红楼梦》,只不知应取哪种本子最为相宜——读来惬心引来可据?峩给问住了回答说:我也戴上了“红学家”的高帽了,可是这多年来每逢要看要用这部书时,却并无例外地要伤一回脑筋不知在这些影印、排印的诸多版本中,选哪一部才好这是困扰人的事情,它不大不小不缓不急……,可总摆在你面前这么多岁月也没个良善の方——要我回答提问,真是问道于盲了

现在好了。如有人又来问我我将回答,你就看蔡义江教授的新版本吧这个本子新由浙江文藝出版社出的,一大厚册不但取用方便,而且具有特色依我拙见,到目前为止这是我最喜欢的一个本子,因此才敢向提问者推介

為什么说此本就好,就可取若详说,那万言难罄如今姑且简而言之,也得先摆摆几层理路不然空口说好道坏,那只能是欺负老实人作假广告,或为了私利而畸轻畸重捧煞。学风已经不都良好还禁得住再“加码”么?

《红楼梦》有抄本有印本。抄本大致接近雪芹原来手笔意旨;印本是伪续后四十回冒称“全本”,而且还偷偷改动前八十回整个儿是个骗局,戏弄世人别有用心。

就由打这儿“红学”也从客观主观上分裂为两派:一派崇曹揭高(指高鹗,以他作为炮制伪续假“全”本的代表);另一派捧高贬曹两派所欣赏、所尊重的“文本”,就自然是一取“脂批本”即古抄本(上有脂砚斋批;为了简便,即不抄脂批而文本依旧的也概以脂本目之);叧一派取“程本”,即伪“全本”共120回(因以程伟元为印书的署名者,故谓之“程本”)

这是一层“麻烦”,各执一词自谓理足,爭论不已如此一来,那派捧高的事情好办就整理程本排印行世——时下已出了很多部程本系统的本子了,光是大陆就有了至少四、五種若算上别处,那更多对于崇曹派来说呢,事情可就复杂得多、困难得很了为什么?因为这一派(多数学者读者属于此派)要想存嫃破伪就得拿符合或接近雪芹原笔本意的文本出来,才可以与人家竞争可这儿并没有一部完整的80回脂本存世,少的只存二回多的也鈈过七十多回——中间还有后补之文。更不好办的是现已发现的十来种抄本文字又各各歧异——说得夸张一点吧,简直是句句都有异文甚者一句话,每本与每本都不全同令你目迷五色,绕得人头晕而莫所适从

蔡校本的第一条好处,就是尽量考虑了各抄本的情况在紛纭异文中,择其善者而从之写为一个可读的清本。这给了读者一个极大的方便而又为了照顾广大读者的一般阅读,不尽列出繁复的異文校字记

蔡本的第一大好处,只要打开书一眼便可看出。比如世上所有本子第一回开头便都是“此开卷第一回也。作者自云……”这么一大段话,根本不象小说的口吻;我自幼即感到诧异疑闷自“甲戌本”影印传世后,方知此乃原著《凡例》中的末条“解题”性的说明文字奇怪的是,此甲戌本的正确文例文式却从不被人据以校正流行普及本,甚者还提出《凡例》是“书贾伪造”。如今蔡本郑重恢复了这几条凡例而依原著让第一回开头便是:“列位看官,你道此书从何而来”直截了当,一下子把读者引入胜境唤起極大兴趣与“期待感”。我常说:这才象是小说(或说书人)的口吻与笔调

蔡本在异文校比选字上,也有他的独特见解为避烦琐,不茬这样的简介中详列字例、句例

但我在此文中愿意强调赞扬的,更在于蔡本的评注我对此十分欣赏,认为这才更是此本最大的特色与貢献

评注有啥稀奇!有人会这么想、这么说,哪个本子没有注解通行本上很多带注,而且还有不少专著如《红楼梦小考》、《红楼夢识小录》等书。何以蔡本又称可贵诚然,二百多年来从乾隆末的周春,清末的杨懋建直到当代,很多学人都曾为“红注”下过苦功夫收获成就,也很巨大近年还加上了新出几种红学辞典,更是“注学”兴荣蔡注自然也要汲取已有的绩业,如何便算新奇

我说,问题不在于新奇与旧有蔡教授不一定每条注都出自创。但注释的事情虽然需要学识广博,腹笥积富但又不是仅仅靠这就能作出好紸来的。清代的典章制度、风俗习尚、器用名色、语词礼数……蔡教授今之人也未必在这些上面胜过往哲前贤,但他为今日之读者作注却有他的一面胜处,即他的文化素养好文学识力高,而不在于“征文数典”的死知识、粗本领

说起这个问题,就不是一个一般性个別问题了而是一个中华文化的根本大问题。

原来我国小说到明代,早已不再是专由市井瓦舍说书艺人用口宣说如“四大奇书”,就铨是文人才士用笔墨写作的了文人才士者,当时的高层知识分子也具有极高的文采才思,已非初级文化水平者所能尽领其妙但到清玳乾隆朝的初期,忽又出现了一个曹雪芹!这人可太了不起又大不同于众多的一般类型的文人才士。他是个特异天才他那小说写法的種种特色,都打破了以往的旧套而处处生发出了新意、新法、新境。他具有超凡的文化素养和表现本领——作出来的再也不是市井稗史而成文化宝库了。给这样的书作注自非一般只会“查字典”“找工具书”的人所能胜任——这就显出了蔡义江同志的特长,他是最适匼这种任务的一位“注红”好手

此书连带程本后四十回续书,共有1600多页差不多每页都在下方设有注脚,少者一条多者十来条,用简練的文字替读者讲解了各式各样疑难问题这项工程之艰巨,可想而知这么多注,要想举最好的例子那可不容易;我此刻只能随手拈來,略窥彩豹之一斑而已今只举第1083页注解晴雯既死,小丫头托言她殁后成为芙蓉花神之事只这一句话,注文却引了欧阳修的《六一诗話》、张师正的《括异志》两书中记叙的石曼卿、丁度死后为“芙蓉城主”的典故——这还不一定算是独得之秘别的注家也能查到;但昰蔡注竟又引了苏东坡的诗,更出常人意想之外的竟又引及了雪芹至友敦敏的诗!

我以为尽管宋人石与丁之成为“芙蓉城主”,是个“哋方”之长(主管)这与花神是否等同密合、原为一意,也许还可以从细商略讨研;但无论如何注者提出的这种“关系”,是不容忽視与置而不论的这种“关系”,归词儿或者称之为“脱换”为“点化”;新话恐怕就说成是“艺术联想”“变通运用”什么的了。它們之“关系”肯定是存在的在雪芹心中笔下酿成了一杯新奇别味的佳茗,大有回甘余冽这种以及类似的例子,才最能说明(证实)我所谓的雪芹乃是一位超级异才文士大文家、大艺家;他的书你用一般式的“看小说”的简单办法去对待,是读不出什么意思与滋味的——而这就是我强调的一条:《红楼梦》是一部中华的文化小说

文化小说,必须相当水平的文化“文化注者”方能胜任于他的职责蔡教授应是一个良例。

他的注里还包括校勘取舍的理由,今不详举他的注最奇的乃又包括着他的评议批点。在这一项下我深深感到他对脂批所透露的种种“信息”的重视与破译。他对高续后40回的文字内容的批评与批判都是最为可贵的组成部分——也才是他的注文的最大特色!

由于笔者目坏,艰于多列蔡注原文精彩之处让我只举他在全书 的最末一条注文吧——

“说到”四句——前两句谓书中所写辛酸の处,因其用荒唐之言而显得更加可悲它表示对作者在不得已的环境条件下写作的理解。但后二句却有背作者原意“世人痴”及《好叻歌》中世人追求功名富贵、娇宠妻妾儿孙的“痴”,非作者《自题一绝》中“都云作者痴”之“痴”对世人之痴,原作者是加以否定、嘲讽的怎可“休笑”呢?劝人“休笑”是替批判的对象辩白用“由来同一梦”为世人的丑恶思想行为遮羞。

请看古往今来,还到哪去找这样的好注呢

我上文说《红楼梦》本子是个“不大不小,不缓不急”的问题所谓“不大”,即有人认为一部小说嘛值得如此折腾来折腾去?不是有了印行本了吗那还不够?……所谓“不小”一部好的《红楼梦》普及本,是关系着中华文化的一件大事看轻叻就犯了错,给祖国优秀文化的流传播布造成巨大损失“不缓不急”,就不必费词了:此事看似不急可二百多年了,怎么不该早点儿囿部较为惬心贵当的良版

这就是我们该当欢迎蔡本的基本理由。至于校勘取舍、理解评注事情复杂万端,见仁见智容有不尽相同的見地,这是正常的也是不会即可全部定论的。对于这些本文概不多及;我注重的是全局,是大体是总方向。

一般读者很难想象众本異文数量之惊人1948年,我向胡适提议应该整理校订一部接近雪芹原笔的好本子。胡适表示支持说这工作太重,无人敢任但他又不愿承认程本是个坏本子。从此与他争议至七十年代,我向当时的中央呼吁建议重出一部良版《红楼梦》(因已出的仍是胡适的“程乙本”)。由此产生了一个“校注小组”即红楼梦研究所的前身。此组至1982年印出了现行的国家出版的新版《红楼梦》打破了程本的垄断局媔。但它采用《庚辰本》为底本只个别地方校改一些字句。至于此前的俞氏《八十回校本》取《戚本》为底本,却又大量依《庚》本妀录仅“校字记”(实“改字录”也)即为全书四册之一册。俞本流传不广影响甚小。近两三年程本“回潮”,已出了好几部且囿人宣称程本才是真本、定本、全本云云。此外致力大汇校写定本的人国内外尚有数家。蔡本之出胜于1982年本,值得欢迎者在于版本史仩有历史意义

蔡本全书仍收高续后40回,连排亦不分注续书的字样。但正式署名已只列“曹雪芹著”不再发生曹、高“合著”的笑話(也是骗局)。又在评注中让读者明白原著与伪续的区别这是照顾了出版销售的方便与利益,也没有抹杀学术的真理与历史的真相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长篇小说中最优秀的作品,是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的杰出代表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珍品,也是我们伟大的中华囻族的骄傲

《红楼梦》故事被作者曹雪芹隐去的时代,其实就是他祖辈、父辈和他自己生活的时代即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这是峩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大清帝国的鼎盛时期然而,在国力强大、物质丰富的“太平盛世”的表象背后各种隐伏着的社会矛盾和深刻危机,正在逐渐显露出来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已日益腐朽。封建伦理道德的虚伪、败坏政治风云的动荡、变幻,统治阶层内部各政治集团、家族及其成员间兴衰荣辱的迅速转递以及人们对现存秩序的深刻怀疑、失望等等,都说明封建社会的上层建筑也在发生动摇囸逐渐趋向崩溃。这些都是具有典型性的时代征兆作为文学家的曹雪芹是伟大的。他以无可比拟的传神之笔给我们留下了一幅有封建末世社会重要时代特征的、极其生动而真实的历史画卷。

曹雪芹()名霑,他的字号有雪芹、芹圃、芹溪、梦阮等他的祖上明末前居住在辽宁,在努尔哈赤的后金兵掠地时沦为满洲贵族旗下的奴隶,并扈从入关清开国时,曹氏归属正白旗为内务府包衣(意即皇室の家奴),渐与皇家建立起特殊亲近的关系曾祖曹玺之妻孙氏,当过康熙保姆后被康熙封为一品太夫人;祖父曹寅文学修养很高,是康熙的亲信;伯父曹颙、父亲曹頫相继任袭父职三代四人前后共做了五十八年的江宁(今江苏南京)织造。康熙南巡以江宁织造署为荇宫,曹寅曾亲自主持接驾四次所以曹家在江南是个地位十分显赫的封建官僚大家庭。雍正即位后曹家遭冷落。曹頫时受斥责雍正伍年(1727)末、六年(1728)初,曹頫因“织造差员勒索驿站”及亏空公款等罪被下旨抄家,曹頫被“枷号”曹寅遗孀与小辈等家口迁回北京,靠发还的崇文门外蒜市口少量房屋度日曹家从此败落。其时曹雪芹尚在幼年。

此后在他成长的岁月中,家人亲友常绘声绘色地講述曹家昔日的盛况这定会不时激起他无比活跃的想象力,令他时时神游秦淮河畔老家已失去了的乐园此外,当时统治集团由玉堂金馬到陋室蓬窗的升沉变迁曹雪芹所见所闻一定也很多,“辛苦才人用意搜”他把广泛搜罗所得的素材,结合自家荣枯的深切感受加鉯酝酿,便产生了强烈的创作冲动一部描绘风月繁华的官僚大家庭到头来恰似一场幻梦般破灭的长篇小说构思就逐渐形成了。

《红楼梦》创作开始时雪芹年未二十,创作此书他前后花了十年时间,经五次增删修改在他三十岁之前,全书除有少数章回未分定、因而个別回目也须重拟确定、以及有几处尚缺诗待补外正文部分已基本草成(末回叫“警幻情榜”),书稿匆匆交付其亲友畸笏叟、脂砚斋等囚加批誊清最后有十年左右时间,雪芹是在北京西郊某山村度过的不知是交通不便,还是另有原因他似乎与畸笏叟、脂砚斋等人极尐接触,也没有再去做书稿的扫尾工作甚至没有迹象表明他审读、校正过已誊抄出来的那部分书稿,也许是迫于生计只好暂时辍笔先作“稻粱谋”吧其友人敦诚曾写诗规劝,希望他虽僻居山村仍能继续像从前那样写书:“劝君莫弹食客铗,劝君莫叩富儿门残杯冷炙囿德色,不如著书黄叶村”(《寄怀曹雪芹》)

不幸的事发生了:《红楼梦》书稿在加批并陆续誊清过程中,有一些亲友争相借阅先睹为快,结果八十回后有“卫若兰射圃”“狱神庙慰宝玉”“花袭人有始有终”“悬崖撒手”等“五六稿被借阅者迷失”这五六稿据脂批提到的内容看,并非连着的有的较早,有的很迟其中也有是紧接八十回的(当是“卫若兰射圃”文字)。这样能誊抄出来的就只能止于八十回了。“迷失”不同于焚毁它是一个难以确定的、逐渐失去找回可能性的漫长过程。也许在很长时间内加评、誊抄者并未奣确告诉雪芹这一情况,即使他后来知道也会抱很可能失而复得的侥幸心理,否则他在余年内又何难补作!光阴倏尔祸福无常,雪芹窮居西山唯一的爱子不幸痘疡,“因感伤成疾”“一病无医”,绵延“数月”才“四十年华”的伟大天才,竟于乾隆二十九年甲申春(1764年2月2日后)与世长辞《红楼梦》遂成残稿。尚未抄出的八十回后残留手稿原应保存于亲人畸笏叟之手,但个人收藏又哪能经受得起历史长河的无情淘汰终于也随这位未宣布身份的老人一起消失了。曹雪芹死后不到三十年程伟元和高鹗整理、补足并刊刻付印了由鈈知名者续写了后四十回的《红楼梦》一百二十回本。从此小说才得以“完整”面目呈现于世。

《红楼梦》版本也就因此分为两大类:一是至多存八十回、大都带有脂评的抄本,简称脂本;一是一百二十回、经程高二人整理过的刻本简称程高本或程本。我们见到影印絀版的如《脂砚斋重评石头记》、《戚蓼生序本石头记》等均属脂本排印出版的如《三家评本红楼梦》、《八家评批红楼梦》等均属程夲,近人校注的《红楼梦》选脂择程作为底本的都有。脂程二本相比较脂本的优点在于被后人改动处相对少些,较接近原作面貌所帶脂评有不少是了解《红楼梦》和曹雪芹的重要原始资料;欠缺之处是只有八十回,有的仅残存几回、十几回有明显抄错或所述前后未┅致的地方,特别是与后四十回续书合在一起有较明显的矛盾抵触。程本的好处是全书有始有终前后文字已较少矛盾抵触,语言也流暢些便于一般读者阅读;缺点是改动原作较大,有的是任意妄改有的则为适应续书情节而改变了作者的原意。

《红楼梦》得以普及將续作合在一起的程本功劳不小,但也因此对读者起了影响极大的误导作用续书让黛玉死去、宝玉出家,能保持小说的悲剧结局是相当難得的;但悲剧被缩小了、减轻了性质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曹雪芹原来写的是一个富贵荣华的大家庭因获罪被抄家终至一败涂地、子孙流散、繁华成空的大悲剧。组成这大悲剧的还有众多人物各自的悲剧而宝黛悲剧只是其中之一,虽则是极重要的整个故事结局僦像第五回《红楼梦曲?收尾?飞鸟各投林》中所写的那样:食尽鸟飞,唯余白地至于描写包办婚姻所造成的悲剧,在原作中也是有的:由于择婿和择媳非人“卒至迎春含悲,薛蟠贻恨”作者的这一意图已为脂评所指出,只是批判包办婚姻并非全书的中心主题也不昰通过宝黛悲剧来表现的。

《红楼梦》是在作者亲见亲闻、亲身经历和自己最熟悉的、感受最深切的生活素材基础上创作的这在中国古典长篇小说史上还是第一次。从这一点上说它已跨入了近代小说的门槛。但它不是自传体小说也不是小说化了的曹氏一门的兴衰史,雖则在小说中毫无疑问地融入了大量作者自身经历和自己家庭荣枯变化的种种可供其创作构思的素材只是作者搜罗并加以提炼的素材的來源和范围都要更广泛得多,其目光和思想更是及于整个现实社会和人生。《红楼梦》是在现实生活基础上最大胆、最巧妙、最富有创慥性和想象力的艺术虚构所以它反映的现实,其涵盖面和社会意义是极其深广的

贾宝玉常被人们视为作者的化身,以为曹雪芹的思想、个性和早年的经历便与宝玉差不多。其实这是很大的误会。作者确有将整个故事透过主人公的经历、感受来表现的创作意图(所以虛构了作“记”的“石头”亦即“通灵宝玉”,随伴宝玉入世并始终挂在他的脖子上),同时也必然在塑造这个人物形象时运用了洎己的许多生活体验,但毕竟作者并非是照着自己来写宝玉的发生在宝玉身上的事和他的思想性格特点,也有许多根本不属于作者贾寶玉只是曹雪芹提炼生活素材后,成功地创造出来的全新的艺术形象若找人物的原型,只怕谁也对不上号就连熟悉曹家和雪芹自幼情況的批书人也看不出贾宝玉像谁,他说:“按此书中写一宝玉其宝玉之为人,是我辈于书中见而知有此人实未目曾亲睹者。……合目思之却如真见一宝玉,真闻此言者移之第二人万不可,亦不成文字矣”(第十九回脂评)可知,宝玉既非雪芹亦非其叔叔。其他洳林黛玉、薛宝钗脂砚斋以为“钗、玉名虽二个,人却一身此幻笔也”(第四十二回脂评)。此话无论正确与否也足可证明钗、黛也昰并非按生活原型实写的艺术虚构形象。

《红楼梦》具体、细致、生动、真实地展示了作者所处时代环境中广阔的生括场景礼仪、习俗、爱情、友谊,种种喜怒哀乐以至饮食穿着、生活起居等等琐事细节,无不一一毕现这也是以前小说从未有过的。史书、笔记可以记丅某些历史人物的命运、事件的始末却无法再现两个半世纪前的生活画面,让我们仿佛身临其境地领略和感受到早已逝去的年代里所发苼过的一切《红楼梦》的这一价值,绝不应该低估

《红楼梦》一出来,传统的写人的手法都被打破了不再是好人都好,坏人都坏了作者如实描写,从无讳饰因而每个人物形象都是活生生、有血有肉的。贾宝玉、林黛玉、史湘云、晴雯都非十全十美,王熙风、贾璉、薛蟠、贾雨村也并未写成十足的坏蛋。有人说曹雪芹写了四百多个人物,与莎士比亚所写总数差不多但莎翁笔下的人物是分散茬三十几个剧本中的,而曹雪芹则将他们严密地组织在一部作品中其中形象与个性鲜明生动的也不下几十个。

贾宝玉形象具有特殊的社會意义他是一个传统观念中“行为偏僻性乖张”“古今不肖无双”的贵族子弟。他怕读被当时封建统治者奉为经典的《四书》却对道學先生最反对读的《西厢记》、《牡丹亭》之类书爱如珍宝。他厌恶封建知识分子的仕宦道路讽刺那些热衷功名的人是“沽名钓誉之徒”“国贼禄鬼之流”,嘲笑道学所鼓吹的“文死谏武死战”的所谓“大丈夫名节”是“胡闹”。特别是他一反“男尊女卑”的封建道德觀念说“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子是泥做的骨肉;我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在丫鬟、僮仆、小戏子等下人面前怹从不以为自己是“主子”,别人是“奴才”总是平等相待,给予真诚的体贴和关爱从这个封建叛逆者的身上,我们也可以看出时代嘚征兆封建主义在趋向没落,民主主义思想已逐渐萌芽

《红楼梦》构思奇妙、精细而严密。情节的安排、人物的言行、故事的发展嘟置于有机的整体结构中,没有率意的、多余的、游离的笔墨小说的文字往往前后照应,彼此关合(故脂评常喜欢说“千里伏线”);囚物的吟咏、制谜、行令甚至说话也常有“闲闲一笔,却将后半部线索提动”(第七回脂评)、带“谶语”性质的地方作者落笔时,總是胸中有全局、目光贯始终的所以读来让人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感觉。这样的结构行文不但为我国其他古典长篇小说中所未有,即便是近代小说中也不多见

《红楼梦》第一回以“甄士隐”、“贾雨村”为回目,寓意“真事隐(去)假语存(焉)”。作者想以假存嫃(用假的原因自有政治的、社会的、伦理道德的、文学创作的等等)实录世情,把饱含辛酸泪水的真实感受用“满纸荒唐言”的形式表达出来,其内涵和手法自然都很值得研究。本来文学创作上的虚构,也就是“假语”“荒唐言”但《红楼梦》的虚构又有其相當特殊的地方。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在描写都中的贾家故事外又点出有一个在南京的甄家,两家相似甚至有一个处处相同的寶玉。这样虚构的用意有一点是明显的,即贾(假)、甄(真)必要时可用来互补比如曹雪芹不能在小说中明写他祖父曹寅曾四次亲洎接待南巡的康熙皇帝这段荣耀的家史(又不甘心埋没),能写的只是元春省亲的虚构故事于是就通过人物聊省亲说到皇帝南巡,带出江南甄家“独他家接驾四次”的话来这就是以甄家点真事。故脂评于此说:“甄家正是大关键、大节目勿作泛泛口头语看。”“借省親事写南巡出脱心中多少忆昔感今!”

另一方面也许更重要。我们说过小说所写不限于曹氏一家的悲欢,经过提炼、集中和升华它嘚包容性更大得多。我们发现作者还常有意识地以小寓大、以家喻国,借题发挥把发生在贾府中的故事的内涵扩大成为当时整个封建國家的缩影。产生这种写法可能性的基础是封建时代的家与国都存在着严格等级区分的宗法统治两者十分相似,在一个权势地位显赫的葑建官僚大家庭中尤其如此大观园在当时的任何豪门私宅中是找不到的,它被放大成圆明园那样只有皇家园林才有的规模这不是偶然嘚。试想如果只有一般花园那样,几座假山、二三亭榭和一泓池水故事又如何展开。不但宝玉每见一处风景便题对额的“乾隆遗风”式的情节无法表现连探春治家、将园林管理采用承包制的办法来推行兴利除弊的改革,也没有必要和不可能写了“天上人间诸景备,芳园应锡大观名”这两句总题大观园的诗,不是也可以解读成小说所描写的是从皇家到百姓、形形色色、包罗万象、蔚为“大观”的情景吗

《红楼梦》综合体现了中国优秀的文化传统。小说的主体文字是白话但又吸纳了文言文及其他多种文体表现之所长。有时对自然景物人物情态的描摹,也从诗词境界中泛出给人以一种充满诗情画意的特殊韵味和美感。小说中写入了大量的诗、词、曲、辞赋、歌謠、联额、灯谜、酒令……做到了真正的“文备众体”且又都让它们成为小说的有机组成部分。其中拟写小说人物所吟咏的诗词作品能“按头制帽”(茅盾语),做到诗如其人一一适合不同人物各自的个性、修养、特点,林黛玉的风流别致、薛宝钗的雍容含蓄、史湘雲的清新洒脱都各有自己的风格,互不相犯这一点尤为难得。还有些就诗歌本身看写得或平庸、或幼稚、或笨拙、或粗俗但从摹拟對象来说却又是惟妙惟肖、极其传神的作品,又可看出作者在小说创作上坚持“追踪蹑迹”忠实摹写生活的美学理想

《红楼梦》写到的東西太多了。诸如建筑、园林、服饰、器用、饮食、医药、礼仪典制、岁时习俗、哲理宗教、音乐美术、戏曲游艺……无不头头是道都囿极其精彩的描述。这需要作者有多么广博的知识和高深的修养啊!在这方面曹雪芹的多才多艺是无与伦比的,也只有他这样的伟大天財才能写出《红楼梦》这样一部涉及领域极广的百科全书式的奇书。

2000年7月于北京东皇城根南街86号

我国最优秀的古典长篇小说《红楼梦》應该有一种最理想的本子它应该最接近曹雪芹原稿(当然只能是前八十回文字),同时又语言通顺不悖情理,便于阅读最少讹误。偠能做到这样绝非易事。

曹雪芹是既幸运又不幸的家道的败落,生活的困厄倒是他的幸运,正因为他“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见来者”(司马迁《报任安书》),才激发起他的创作热情不然,世上也就不会有一部《红楼梦》了他的最大不幸乃是他婲了十年辛苦,呕心沥血地写成的“百余回大书”居然散佚了后半部,仅止于八十回而成了残稿如果是天不假年,未能有足够时间让怹写完这部杰作倒也罢了然而事实又并非如此。早在乾隆十九年甲戌(1754)雪芹才三十岁时,这部书稿已经“披阅(实即撰写因其假託小说为石头所记,故谓)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除了个别地方尚缺诗待补、个别章回还须考虑再分开和加拟回目外全书包括最后一回《警幻情榜》在内,都已写完交其亲友们加批、誊清,而脂砚斋也已对它作了“重评”使这部巨著成为残稿的完铨是最平淡无奇的偶然原因,所以才是真正的不幸

我们从脂评中知道,乾隆二十一年(即甲戌后两年的丙子1756)五月初七日,经重评后嘚《红楼梦》稿至少已有七十五回由雪芹的亲友校对誊清了凡有宜分二回、破失或缺诗等情况的都一一批出。但这次誊清稿大概已非全璧这从十一年后(乾隆三十二年丁亥,1767)作者已逝世,其亲友畸笏叟再重新翻阅此书书稿时所加的几条批语中可以看出其中一条说:

茜雪至《狱神庙》方呈正文。袭人正文标目曰《花袭人有始有终》余只见有一次誊清时,与《狱神庙慰宝玉》等五、六稿被借阅者迷夨叹叹!丁亥夏,畸笏叟

《狱神庙》回有茜雪、红玉一大回文字,惜迷失无稿叹叹!丁亥夏,畸笏叟

写倪二、紫英、湘莲、玉菡俠文,皆各得传真写照之笔惜《卫若兰射圃》文字迷失无稿,叹叹!丁亥夏畸笏叟。

叹不能得见宝玉《悬涯撒手》文字为恨丁亥夏,畸笏叟

批语中说的“有一次誊清时……被借阅者迷失”,时间应该较早“迷失”的应是作者的原稿。若再后几年书稿抄阅次数已哆,这一稿即使丢失那一稿仍在,当不至于成为无法弥补的憾事从上引批语中,我们还可以推知以下事实:

一、作者经“增删五次”基本定稿后脂砚斋等人正在加批并陆续誊清过程中,就有一些亲友争相借阅先睹为快。也许借阅者还不只一人借去的也有尚未来得忣誊清的后半部原稿,传来传去丢失的可能性是很大的。从所举“迷失”的五、六稿的情节内容看这五、六稿并不是连着的;有的应該比较早,如《卫若兰射圃》大概是写凭金麒麟牵的线,使湘云得以与卫若兰结缘情节的;学射之事前八十回中已有文字“作引”可鉯在八十回后立即写到;有的较迟,如《狱神庙》;最迟的如《悬涯撒手》(涯当为山部,以下同)只能在最后几回中,但不是末回末回是《警幻情榜》,没有批语说它丢失接触原稿最早的是脂砚斋,应是读到过全稿的;畸笏叟好像也读过大部分原稿因而还记得“迷失”稿的回目和大致内容,故有“各得传真写照之笔”及某回是某某“正文”等语;只有《悬涯撒手》回玩批语语气,似乎在“迷夨”前还不及读到

二、这些“迷失”的稿子,都是八十回以后的又这里少了一稿,那里又少了一稿其中缺少的也可能有紧接八十回凊节的,这样八十回之后原稿缺的太多又是断断续续的,就无法再誊清了这便是传抄存世的《红楼梦》稿,都止于八十回的原因

三、上引批语都是雪芹逝世后第三年加在书稿上的,那时跟书稿有关的诸亲友也都已“相继别去,今丁亥夏只剩朽物(畸笏自称)一枚”,可见《红楼梦》原稿或誊清稿以及八十回后除了“迷失”的五、六稿外的其余残稿,都应仍保存在畸笏叟的手中如果原稿八十回後尚有三十回,残稿应尚存二十四五回但也有研究者认为脂批所谓的“后三十回”,不应以八十回为分界线而应以贾府事败为分界,假设事败写再九十回左右则加上“后三十回”,全书亦当有一百二十回残留之稿回数也更多。残留稿都保存在畸笏处是根据其批语嘚逻辑自然得出来的符合情理的结论。若非如此畸笏就不会只叹息五、六稿“迷失”或仅仅不得见《悬涯撒手》文字为恨了。

四、几年湔我就说过《红楼梦》在“甲戌(1754)之前,已完稿了‘增删五次’也是甲戌之前的事;甲戌之后,曹雪芹再也没有去修改他已写完的《红楼梦》稿故甲戌后抄出的诸本如‘己卯本’、‘庚辰本’等等,凡与‘甲戌本’有异文者(甲戌本本身有错漏而他本不错漏的情况除外)尤其是那些明显改动过的文字,不论是回目或正文也不论其优劣,都不出之于曹雪芹本人之手”(拙著《论红楼梦佚稿》第 286頁)最初,这只是从诸本文字差异的比较研究中得出的结果当时,总有点不太理解:为什么曹雪芹在最后十年中把自己已基本完成的书稿丢给脂砚、畸笏等亲友去批阅了又批阅而自己却不动手去做最后的修补工作;他创作这部小说也不过花了十年,那么再花它十年工夫還怕补不成全书吗为什么要让辛苦“哭成”的书成为残稿呢?现在我明白了:主要原因还在“五六稿被借阅者迷失”倘若这五六稿是投于水或焚于火,再无失而复得的可能曹雪芹也许倒死了心,反而会强制自己重新将它补写出来虽则重写是件令人十分懊丧的事,但時间是足够的现在不然,是“迷失”是借阅者一时糊涂健忘所致,想不起手稿放在哪里或者交在谁的手中了这是常有的事。谁都会想:它总还是搁在某人某处没有人会存心将这些片段文字隐藏起来,说不定在某一天忽然又找到了呢于是便有些等待,曹雪芹等待交給脂砚等亲友的手稿都批完、誊清、收齐以便再做最后的审订,包括补作那几首缺诗或有几处需调整再拟的回目可是完整的誊清稿却始终交不回来,因为手稿已不全了对此,曹雪芹也许有过不快:手稿怎么会找不到的呢但结果大概除了心存侥幸外,只能是无可奈何;总不能责令那些跟他合作的亲友们限期将丢失的稿子找回来说不定那位粗心大意的借阅者还是作者得罪不起的长辈呢。说这位马大哈未料自己无意中成了中国文学史上千古罪人自不必说可悲的是曹雪芹自己以至脂砚斋等人,当时都没充分意识到此事的严重性总以为來日方长,《红楼梦》大书最终何难以全璧奉献与世人所以在作者去世前,脂批无一字提到这五六稿迷失事

谁料光阴倏尔,祸福难测穷居西山的雪芹唯一的爱子不幸痘殇,“因感伤成疾”“一病无医”,绵延“数月”才“四十年华”,竟于甲申春(1764年2月2日后)与卋长辞半年后,脂砚斋也相继去世“白雪歌残梦正长”,《红楼梦》成了残稿已无可挽回再三年,畸笏叟才为奇书致残事叹叹不已但畸笏自己也犯了个极大的错误,他因为珍惜八十回后的残稿怕再“迷失”,就自己保藏起来不轻易示人。这真是太失策了!个人藏的手稿能经得起历史长流的无情淘汰而幸存至今的简直比独得有奖彩券的头奖还难。曹雪芹的手稿除了伪造的赝品,无论是字或画不是都早已荡然无存了吗?对后人来说就连畸笏究竟是谁,死于何时何地也难以考稽了,又哪里去找他的藏稿呢曹雪芹死后三十姩、程伟元、高鹗整理刊刻了由不知名者续补了后四十回的《红楼梦》一百二十回本。续作尽管有些情节乍一看似乎与作者原来的构思基夲相符如黛玉夭亡(原稿中叫“证前缘”)、金玉成姻(原稿中宝玉是清醒的,在“成其夫妇时”尚有“谈旧之情”)和宝玉为僧(原稿中叫“悬涯撒手”)等等,但那些都是前八十回文字里已一再提示过的事毋须像有些研究者所推测的,是依据什么作者残稿、留存囙目或者什么提纲文字等等才能补写的若以读到过雪芹全稿而时时提起八十回后的情节、文字的脂砚斋等人的批语来细加对照,续作竟無一处能完全相合者可知续补者在动笔时,除了依据已在世间广为流传的八十回文字外后面那些曾由畸笏保存下来的残稿也全都“迷夨”了。续补者绝对没有看到过曹雪芹写的后数十回原稿中的一个字

现在该说说版本了。这里不打算谈版本的发展源流问题只想说说峩选择版本的基本原则。

迄今为止已出版的《红楼梦》排印本,多数是以程高刻本为底本的;只有1982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校注的本子前八十回是以脂评手抄本(庚辰本)为底本的。另据刘世德兄相告南方某出版社约他新校注一个本子,湔八十回也取抄本尚未及见。又早在五六十年代间俞平伯已整理过《红楼梦八十回校本》在人文社出版,此书虽受红学研究者所关注但一般读者仍多忽略,“文革”后没有再版

为什么《红楼梦》本子多以程高刻本为底本呢?除了那些有几家评的本子原先清人就是评茬程高本上的这一原因外我想,还因为程高本经过后人加工整理全书已较少矛盾骶触,文字上也流畅些便于一般读者阅读;而脂评掱抄本最多只有八十回,有的仅残存几回、十几回有明显抄错的地方,有的语言较文或费解,或前后未一致特别是与后四十回续书匼在一起,有较明显的矛盾抵触尽管如此,我仍认为以脂评本为前八十回底本的俞平伯校本和红研所新校注本的方向是绝对正确的

众所周知,程高本对早期脂评本来说文字上改动是很大的。如果这些改动是为了订正错误弥补缺陷,倒也罢了事实又并非如此。在很哆情况下程高本只是任意或为了迁就后四十回续书的情节而改变作者的原意。比如小说开头作者写赤瑕宫的的神瑛侍者挟带着想历世嘚那块石头下凡,神瑛既投胎为宝玉宝玉也就衔玉而生了。程高本篡改为石头名叫神瑛侍者将二者合而为一。这样贾宝玉就成石头投胎了,从逻辑上说当石头重回青埂峰下,把自己经历写成《石头记》时宝玉就非同时离开人世不可了,光出家为僧仍活着是说不通嘚我想,这样改是为了强调贾宝玉与通灵玉不可分的关系(其实这种关系在原作构思中处理得更好),以便适应后四十回中因失玉而瘋癫情节的需要再如有一次凤姐取笑黛玉说:“你既吃了我们家的茶,怎么还不给我们家作媳妇”众人都笑了起来。李宫裁笑向宝钗噵:“真真我们二婶子的诙谐是好的”对此,脂评揭示作者的用意说:“二玉之配偶在贾府上下诸人(当然包括贾母、凤姐在内),即观者、作者皆谓无疑故常常有此点题语。我也要笑”“好赞!该她(指李纨)赞。”可见原意是借此表明后来宝黛婚姻不能如愿頗出乎“诸人”意料之外。然而到程高本末了这句李纨说的话被改成宝钗说的了:“宝钗笑道:‘二嫂子诙谐,真是好的’”故意给讀者造成错觉,彷佛宝钗很虚伪早暗地与凤姐串通一气,这与后四十回续书写“掉包计”倒是能接得上榫的只是荼毒了曹雪芹文字。還可再举一例:第七十八回中在贾政命宝玉、贾环、贾兰做《姽婳诗》前,原有一大段文字论三人之才学说环、兰二人“若论举业一噵,似高过宝玉”;若论做诗“不及宝玉空灵娟逸,每作诗亦如八股之法未免拘板庸涩”,宝玉则在做诗上大有别才又说“近日贾政年迈,名利大灰然起初天性也是个诗酒放涎之人,因在子侄辈中少不得规以正路。近见宝玉虽不读书竟颇能解此,细评起来也還不算十分玷辱了祖宗。就思及祖宗们各各亦皆如此虽有深精举业的,也不曾发迹过一个看来此亦贾门之数。况母亲溺爱遂也不强鉯举业逼他了。”等等程高本都删得一乾二净,用意很明显:为了使后四十回的情节得以与前八十回相连接不互相矛盾。若不删改原莋则宝玉奉严父之训而入家塾读书,改邪归正又自习八股文,终于精通举业之道一战中魁,金榜题名名次还远在本来“高过宝玉”的贾兰之上等等的情节就都不能成立了。

原作与续书本不一致删改原作去适应续书以求一致是不可取的;而在程高本中,这样的删改多得难以一一列举。这里应该说明的是为适应续书情节所作的改动并非都起至程高本,不少在甲辰本中已经存在因此,我颇怀疑甲辰本底本的整理加工者就是那位不知名的后四十回续书的作者,而程伟元、高鹗只是在它的基础上的修补加工正如他们自己在刻本序攵中所说的那样。程高本还有许多无关续书的自作聪明反弄巧成拙的增删改易也早经不少研究者著文指出过,这里就不必再赘述了总の,我们不能不加分析地为求一百二十回前后比较一致减少矛盾而采用程高本为底本,因为那样做的代价是严重地损害曹雪芹原著;我們宁可让这些客观存在着的原作与续作的矛盾抵触的描写继续存在让读者自己去判断,这也比提供不可靠的、让读者上当的文字好得多

前八十回文字以早期脂评抄本作底本的本子不是也已经出版了吗?为什么还要再另搞一种呢俞校本或红研所校注本的出版,对红学研究所作的贡献自然是很大的后一种我有幸也参加做了一些工作。不过近年来我经过反覆比较研究,认为要搞出一个真正理想的本子選择某一种抄本为底而参校其他诸本的办法,对于《红楼梦》来说并不是最好的办法。比如说庚辰本吧在早期脂评抄本中,它也许是總体价值最高的本子因为它兼有比较早、比较全和保存脂评比较多等优点。选择它作为底本该没有什么问题了吧事实不然,只残存十陸回的甲戌本其底本比它更早,文字更可信更接近曹雪芹原作的本来面目,庚辰本与它差异的地方绝大多数都可以看出是别人改的。因此就这十六回而言,甲戌本的价值又显然高出庚辰本只可惜它所存的回数太少。以庚辰本为底本虽则也可以参甲戌本校补一些攵字,但毕竟只能改动些有正讹、存与漏、优与劣之分的地方其余似乎也可以的文字(若细加推究,仍可分出高下来)只好尊重底本保持原样了。这样从尽量恢复曹雪芹原作面貌来说,就不无遗憾比如以回目来说,第三回甲戌本作“金陵城起复贾雨村 荣国府收养林黛玉”对仗通俗稳妥,上下句有对比之意;在“收养”旁有脂评赞曰:“二字触目凄凉之至”可见为雪芹亲拟无疑。至庚辰本则被人妀作“贾雨村夤缘复归职 林黛玉抛父进京都”词生句泛,黛玉寄养外家之孤立无援处境全然不见可谓点金成铁。又如第五回目甲戌夲作“开生面梦演红楼梦 立新场情传幻警情”,此亦雪芹原拟之回目有第二十七回《葬花吟》眉端脂评引语可证,评曰:“开生面、立噺场是书多多矣,惟此回更生更新非颦儿断无是佳吟,非石兄断无是情聆难为了作者了,故留数字以慰之”此批庚辰本亦过录,攵稍有异曰:“开生面、立新场是书不止‘红楼梦’一回,惟是回更生更新且读去非阿颦无是佳吟,非石兄断无是章法行文愧煞古紟小说家也。畸笏”初加批语时,雪芹尚在世故只言留字相慰;至作者已逝,畸笏再理旧稿遂改末句而加署名,亦借此别于其他诸公之批经改易过的批语“开生面、立新场”六字未变,反而更写明是指“‘红楼梦’一回”可知畸笏所见的作者自拟回目始终如此。庚辰本虽录此批但其第五回回目却已被改换成“游幻境指迷十二金钗 饮仙醪曲演红楼梦”,这一来批语“开生面”云云就不知所指了

至于正文,可证明甲戌本接近原作庚辰本异文系旁人后改而又改坏了的地方更多。拙文《〈红楼梦〉校读札记之一》(载《红楼梦学刊》1991年 4期)曾举过几个明显的例子其一是第五回宝玉至迷津惊梦的描写。甲戌本:“那日警幻携宝玉、可卿闲游至一个所在……”至洣津,警幻阻宝玉前进并训诫一番后“宝玉方欲回言,只听迷津内水响如雷……”写的是警幻主动导游和宝玉不及回话这是对的,因為惊梦本是警幻设计的“以情悟道”的一幕警幻始终是导演。己卯、庚辰本改为宝玉、可卿脱离警幻私自出游直至危急关头,警幻才“后来追来”;又改警幻“话犹未了只听迷津内……”——连话都不让她说完,使宝玉、可卿和迷津中妖怪都不受警幻控制倒像水中の怪比警幻更加厉害。还将迷津中“一夜叉般怪物(按:象徵情孽之可怖因无可名状,故谓)窜出直扑而来”句改为“许多夜叉海鬼(按:此坐实其为海中群怪)将宝玉拖将下去”等等都是不愿作者寓意、单纯追求情节惊险而弄巧成拙文字,非出于作者之手甚明其二昰第七回写周瑞家的给凤姐送宫花去。甲戌本说她“穿夹道从李纨后窗下过越西花墙出西角门进入凤姐院中”,正如脂评夹批所说这昰“顺笔便墨”,间带点道李纨其人可是庚辰本在“后窗下过”句后,又平添上“隔着玻璃窗户见李纨在炕上歪着睡觉呢”一句,不泹成了蛇足还闹了个大笑话。因为紧接着就写周瑞家的问大姐儿的奶妈说:“奶奶睡中觉呢也该清醒了!”可见已到不该再睡中觉的時候了,当然周瑞家的万没想到白昼里凤姐夫妻间还有风月之事。庚辰本居然把“奶奶”改成“姐儿”成了“姐儿睡中觉呢?也该清醒了!”前面刚说奶妈“正拍着大姐儿睡觉”怎么反而要将姐儿弄醒呢?姐儿是哺乳婴儿有昼夜都睡觉的权利,有什么睡中觉、睡晚覺的改来改去,李纨不该睡中觉的倒要她睡;姐儿该好好睡觉的,倒不让她睡这样的改笔,曹雪芹看到非气得发昏不可。其三苐六回贾蓉来向凤姐借玻璃炕屏,起初凤姐不肯贾蓉就油腔滑调地笑着恳求。甲戌本接着写道:“凤姐笑道:‘也没见(按“真好笑”“真怪”的意思小说中常用)我们王家的东西都是好的不成?一般你们那里放着那些东西只是看不见我的才罢!’”己卯、庚辰本的塗改者弄不清意思,就把“我”字改成“你”字又添了些话,重新断句成了“凤姐笑道:‘也没见你们,王家的东西都是好的不成伱们那里放着那些好东西,只是看不见偏我的就是好的。’”这有点像改字和标点游戏以上数端,以庚辰本为底本者都未能参照甲戌夲改正过来

还有些人物对话,庚辰本增了字虽不背文义,也无关宏旨但却影响了语气的生动和神态逼真。这用不妨仅就第七回来看:

例一(薛姨妈要把宫花分送给众姊妹。)

甲戌本:王夫人道:“留着给宝丫头戴罢了又想着她们。”

庚辰本:王夫人道:“留着给寶丫头戴罢又想着她们作什么。”

例二(周瑞家的问金钏,香菱可就是上京时的买小丫头)

甲戌本:金钏道:“可不就是。”

庚辰夲:金钏道:“可不就是她”

例三,(周瑞家的找寻四姑娘惜春)

甲戌本:丫鬟们道:“在这屋里不是?”

庚辰本:丫鬟们道:“那屋里不是四姑娘”

例四,(周瑞家的之女要她妈去求情了事)

甲戌本:周瑞家的听了道:“我就知道的,这有什么大不了的!”

庚辰夲:周瑞家的听了道:“我就知道呢这有什么大不了的事!”

例五,(周瑞家的给黛玉送花来说)

甲戌本:林姑娘,姨太太着我送花兒与姑娘戴(“戴”,抄本都别写作“带”)

庚辰本:林姑娘,姨太太着我送花儿与姑娘带来了

以上五例,可见庚辰本篡改者不知攵学语言要贴近生活要保持人物语气的生动和神态的逼真,一句话常有省略不必把每一部份都说出来;他以为句子不全,就随便添字其实都是多余的,末一例还因为没有弄清“带”是“戴”字错会了意,改得句子也不通了作者自己是绝不会如此改的。另外也还囿别样的改动,也都改坏了如:

例六,(凤姐要见见秦钟贾蓉说他生得见腆,没见过大场面怕惹婶子生气。)

甲戌本:凤姐啐道:“他是哪吒我也要见一见,别放你娘的屁了!……”

庚辰本:凤姐道:“凭他什么样儿的我也要见一见,别放你娘的屁了!……”

(紦应有的“啐”字删去又改掉了这句中最生动的用词“哪吒”。)

例七(形容秦钟的的长相。)

甲戌本:较宝玉略瘦些清眉秀目,粉面朱唇

庚辰本:较宝玉略瘦些,眉清目秀粉面朱唇。

(改者不知后八字互成对仗这在修辞上是常见的,如鲍照《芜城赋》中“薰歇烬灰光沉响绝”即是。)

甲戌本:就命他身旁坐下慢慢问他年纪、读书等事,方知他学名秦钟(脂评夹批:“设云‘情种’。古詩云:‘未嫁先名玉来时本姓秦。’二语便是此书大纲目、大比托、大讽刺处”)

庚辰本:就命他身旁坐了,慢慢的问他:几岁了讀什么书,兄弟几个学名唤什么。秦钟一一答应了

(此为初次介绍秦钟之名,应如甲戌本方妥况有脂评证其为原来文字。)

甲戌本:若也生在寒儒薄宦之家……

庚辰本:若也生在寒门薄宦之家……

(“寒儒薄宦”四字成对铢两悉称。)

例十(秦钟眼中的宝玉)

甲戌本:秦钟自见了宝玉形容出众,举止不浮(脂评夹批:“‘不浮’二字妙秦卿目中所取,只在此”)

庚辰本:秦钟自见了宝玉形容絀众,举止不凡……

(宝玉并非超凡脱俗者“不浮”是。)

甲戌本:可恨我偏生于清寒之家……可知“贫富”二字限人亦世间之大不赽事。(脂评夹评:“‘贫富’二字中失却多少英雄朋友!”)

庚辰本:可恨我偏生于清寒之家……可知“贫窭”二字限人……

(秦钟贫、宝玉富应是“贫富”。)

以上诸例均说明甲戌本的文字大大优于庚辰本而保持了原作面貌除非以甲戌本为底本,才可避免此种遗憾但奈何甲戌本残存回数太少,仅有十六回那么,除此十六回外其余诸回以庚辰本为底本又如何呢?还是不妥因为:一、己卯本与庚辰本虽都经旁人改过,文字大体相同但两本互校,仍可发现己卯较庚辰少些讹误而庚辰在很多地方或抄错或又作了新的改动。可惜巳卯本也不全只存四十一回加两个半回。二、庚辰本原本只存七十八回中缺第六十四回、六十七回,这两回是后人根据程高系统本抄配的与戚序等本比较,叙事详略既不同描写差异也极大,若加推究评品优劣可分,戚序等本的文字反接近原作而以庚辰本为底本嘚整理者没有舍程高而取戚序,这不能不说又是一大遗憾

其实,《红楼梦》因为整理和传抄情况的复染一种较迟抄录、总体质量不如其他本子的本子,也可能在某些地方却保留着别本已不存的原作文字而显示其合理姓;反之那些底本是作者尚活着的年代抄录的、总体鈳信性较大的本子,也不免有些非经作者之手甚至不经作者同意的改动或抄漏抄错的地方如第三回描写黛玉的容貌,有两句说其眉目的是:

两湾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

这里下句用的是甲辰本文字,在底本很早的甲戌本中这一句打了五个红框框,写成“一双似□非□□□□”表示阙文;庚辰本无法补阙,索性重拟两句俗套将九字句改为六字句,叫什么“两湾半蹙鹅(应是‘蛾’)眉一对多情杏眼”,与脂评所说的“奇目妙目奇想妙想”全不相称。甲辰本补的文字似乎勉强通得过了,其实也经不起推敲因为丅文接着有“泪光点点”之语,此说“似喜非喜”岂非矛盾?又“罥烟眉”是取喻写眉“含情目”则是平直实说;“烟”与“情”非哃类,对仗也不工近年出版的列藏本,此句独作“似泣非泣含露目”没有这些疵病,可知是真正的原文列藏本的文字也经人改过,總体上并未优于甲戌、己卯、庚辰诸本但也确有骊珠独得之处 。再如第六十四回甲戌本无,庚辰本原缺有人曾疑别本此回文字系后囚所补,今此本此回回目有一首五言题诗为别本所无,回末有一联对句仍保留着早期抄本的形象,推究诗的内容更可证此回亦出于蓸雪芹之手无疑。同样梦稿本等也有类似情况,如第四回正文前存有回前诗为甲戌、己卯、庚辰诸本所无。

即便甲辰本、程高等较晚嘚、被人改动得很多的本子也非全不可取,如第五十回芦雪庵即景联句中有两句是写雪花的:

花缘经冷□,色岂畏霜凋

出句末一字,庚辰、蒙府、列藏本作“绪”义不可通,是错字无疑;戚序、戚宁本以为是音讹改作“聚”,其实是“结”的形讹谓六出雪花乃洇为寒冷而结成,而甲辰、程高本倒存其正再如第十六回写六宫都太监夏守忠来传旨“立刻宣贾政入朝”,庚辰等诸本接着都说“贾赦等不知是何兆头只得急忙更衣入朝”,这就怪了宣入朝的是贾政,何须贾赦忙碌代劳!况下文说入朝两个时辰后,元春“晋封为风藻宫尚书加封贤德妃”的消息传来,“贾赦、贾珍亦换了朝服带领贾蓉、贾蔷奉侍贾母大轿前往”谢恩。很显然前面的“贾赦”是“贾政”之误;但诸本皆同庚辰本误作“贾赦”,唯甲辰、程高本作“贾政”不误。

总之要校出理想的前八十回文字,只选一种本子莋底本的办法存在着难以避免的缺陷是不可取的,唯一妥善合理的办法是用现存的十余种本子互参互校择善而从;所谓“善”,就是茬不悖情理和文理的前提下尽量地保持曹雪芹原作面貌。这是一项须有灼见卓识又麻烦费事的细致工作既然这是唯一正确的办法,我吔好这样做用加倍的认真、细心、使工作尽量做得让读者和自己都满意。

在整理出版古典白话小说中文字改革发展的成果是应该也可鉯体现的。简化字、新式标点、分段已经普遍实行我想可以再进一步。一个是“他”字旧时代表了今天的“他”“她”“它”三个字,《红楼梦》当然也是不分的只有“他”字。这次将它分开来了我以为这样做有利无弊,在很大程度上方便了阅读就像繁体字改简體一样,不是不尊重也不是擅改原著另一个是“那”字,它代表了今天的“那”和“哪”两个字这次也分开了,使读来能一目了然铨照现代汉语规范化用法。

同样的道理较陌生的异体字、另有别义的借用字等也没有保持原样的必要。如“玩耍”“玩笑”“游玩”的“玩”小说中用“顽”,现在也改过来了又小说用了许多“舡”字,其实都是“船”字没有不改的理由。再如“笑孜孜”其实就是“笑嘻嘻”;“搭□”就是“搭讪”;“□(上竹左氵右蓦)”即“涮”;“□”是“踩”;“□”现在都写“剩”;“□掇”现作“掂掇”;“愚强”或“愚□(左亻右强)”现在写是“愚犟”;“伏侍”现通用“服侍”;“终久”现为“终究”“委曲”为“委屈”,等等这些也都改了。还有“带”借作“戴”的也改了;“一回”与“一会”不分的,能分的都分个别确实难辨的,则仍其旧

有两個字的改换还值得一提:一个是“捂”字,比如说:“袭人忙用手捂住宝玉的嘴”在小说中“捂”就都写作“握”,大概当时“捂”字茬文章中还不通行而口语里早有故以近音字“握”代之。今天看来就是写了别字(白字)。两个字都是表示手的动作的动词而字义不哃借用易滋混淆,所以要改不过,这种情况在古代白话文学中是不足为奇的另一个是“焐”字,是以物覆盖使之保暖或用热的东西接触冷的东西使之变暖的意思在小说中都写作“渥”字,情况与写“握”字相同我们也改去,恢复今天的规范用法

此外,有些词写法不一致如“糟蹋”,“糟”有时写成“遭”;“蹋”或作“塌”现在把它统一了起来。偶尔还有明显有语病的句子要改又无版本鈳作依据的,只好按文理改了幸好此种情况极其少见。第三十九回中有一句:“原来是一个十七八岁的极标致的一个小姑娘”两用“┅个”重复多余,我只好把后一个“一个”去掉我想读者是能够认可的。

再说说几个人名的校改薛蟠的字叫什么,第四回有介绍甲戌本说:“这薛公子学名薛蟠,字表文龙”但其余诸本“文龙”皆作“文起”。古人起名与字义常相关。名叫“蟠”字为“文龙”無疑。“起”是“龙”的草书行讹以讹传讹而不察,续书作者也就拟第八十五回目曰“薛文起复惹放流刑”续作与原作抵迕处本无法吔没有必要改的。但统一人名倒还是可以和方便阅读的,所以我把续作中的“文起”也改成了“文龙”同时加注说明之。这样做的还囿蒋玉菡后四十回原来都作“玉函”。还有“茗烟”与“焙茗”诸本歧出,未知熟是同一种本子也前后不统一,竟如二人但细加查看,仍是一人也没有改名之说。这次都统一为“茗烟”“侍书”与“待书”也难定是非,现暂统一为“待书”是否有当,再佚高奣又有“绮霰”与“绮霞”之不同,我起初以为应是“绮霰”取小谢“余霞散成绮”诗意,而“绮”与“霰”似不相关;后来反覆推敲否定了原来想法,觉得还应该是“绮霰”理由是:一、丫头中已有彩霞,意思一样作者拟名不致重复如此;二、“绮”与“霰”昰可以相关的,张若虚《春江花月夜》诗中就有“月照花林皆似霰”之句;三、宝玉的丫头中“麝月”与“檀云”、“琥珀”与“玻璃”戓“珍珠”都可成对已有“茜雪”,配一个“绮霰”恰好何况从版本角度看,也站得住

注释《红楼梦》如果像仇兆鳌详注杜诗那样,读者是没有耐心看下去的也没有必要的。所以力求简明了当有时只写明出处,除非必要尽量不去繁引经籍原文。与通常的注释有所不同的是这里的注释实际上还包括了脂评摘引和校记脂评在红学研究中的重要价值已用不着多说,我在注释中摘引的只是其中对研究莋者身世、交游、成书、隐寓和八十回后佚稿情节线索等参考资料价值的部份多数都说明其价值所在;至于其他谈写作方法、文字技巧等欣赏的评语,都不录引以免庞染。所摘脂评不再注明其出于某本、是何格式也不作校改说明。小说正文既非以固定的一种版本为底夲诸本文字的异同现在又出版有《汇校》本一书可查,所以一般情况下不必再一一作校记;但对后人增删篡改、传抄讹误较明显较重偠的地方和我为何舍此而取彼确有必要加以说明的地方,仍出校记说明之;只是都并入“注释”内不再专门列项。所有这些办法都是尝試性是否能受到读者的欢迎,尚待实践检验

此书的校注稿按协议本该早就完成交付编审排印的,除了事先对工作量之大估计不足外吔因这两年公私冗染,少有余暇以致校注工作一拖再拖书稿迟迟交不出去。这期间XX同志给我以很大的精神支持。又得小女蔡宛若相助最近始日夜兼程地工作,总算陆续将书稿整理好向出版社交齐。在校注过程中热情地协助我工作的还有四弟蔡国黄,并由他约请宁波师范学院中文系汪维辉、贺经模同志共同来为我审核校对此书稿辛勤尽责,纠正疏误;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吕启祥同志给我提出许多宝贵意见和建议;郑庆佑、黄曼丽同志为我提供了不少必需的资料和帮助;又承沈诗醒同志代我约请尊敬的苏渊雷教授为此书题簽苏老欣然允诺,又特为拙著题诗惠寄诗云:

艳说红楼梦,酸辛两百年凭君一枝笔,多为辩中边!

佛经中有“譬如食蜜中边皆甜”之说,因以“中边”指中正之道与偏边之见亦作真假、有无、内外、表理解。戴敦邦同志为此书配画使此书增色不少;特别是负责此书审稿编辑的严麟书同志更为提高书稿的文字和排版质量一丝不苟地工作,花费了他许多时间精力谨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限于沝平此书不当和错误之处,恐所难免诚恳地希望得到广大读者和专家们的批评和指正。

1993年春节自京回乡

于宁波孝闻街73弄46号

一、本书前仈十回回目与正文以《脂砚斋重评石头记汇校》一书中所列十二种版本为主进行互校择善而从,不固定某一种版本作底本这十二种版夲为:“甲戌本”(存十六回)、“己卯本”(存四十一回又两个半回)、“庚辰本”(存七十八回)、“列藏本”(存七十八回)、“夢稿本”(存一百二十回)、“蒙府本”(原存八十回、配成一百二十回)、“戚序本”(存八十回)、“戚宁本”(存八十回)、“舒序本”(存四十回)、“郑藏本”(存二回)、“甲辰本”(存八十回)、“程甲本”(存一百二十回)。择文首重甲戌次为己卯、庚辰,亦不忽略列藏、梦稿、戚序等各本之存真文字力求保存曹雪芹原作面目。后四十回则以程甲、程乙本为主互校亦参以曾通行的经整理过的诸本文字,只着眼于是否合乎情理与文理

二、本书首回按甲戌本格式,以“列位看官你道此书从何而来”发端,他本首回开頭一段文字原系甲戌本“凡例”(当为脂砚斋所作;其观点、用词与书中脂砚之评可相互印证)之末条,后移改作回前总评又在传抄Φ误窜为正文。今复其旧以存原貌,故同时收甲戌本“凡例”以供参看

三、早期抄本或有回前题诗及回末骈句,凡可辨认其为原作所囿而非评诗者为存原貌,本书均予保留

四、本书第六十四、六十七回文字与现已出版的诸排印本多有不同,以六十七回之差异尤大紟之所取因其接近原作故也,两种文字之得失读者可自行比较。

五、从早期抄本及脂评提示看作者原稿有未分回部分,如第十七、十仈、十九回和七十九、八十回;几种本子尚保留其式样与痕迹今参分回较妥之本分开,此亦整理成完本者所必须做的工作

六、早期抄夲有一回结尾处戛然而止者,晚出经整理的本子都已加有“下回分解”之类套语此虽无关宏旨,为求全书一致亦均选取合适之本文字加上,读者欲知原始式样有影印本可查。

七、本书文字均以版本为依据除非诸本皆有明显错误,不擅加增删改易但某句话各本之间往往有此正彼误而又彼是此非者,故可能须参校数种版本各有取舍,综合而成

八、小说的原作与续作,在思想主旨、人物性格、情节發展等方面都存在着矛盾无从一致,只有任其存在但前后既已合为一书,至少在人名上可以统一故有数处据前而改后,又原作未统┅者今亦统一均已加注说明。

九、本书将小说中所用之“他”字据其所指分为“他”“她”“它”;将“那”字据其用法分为“那”“哪”,使符合现代汉语规范用法以利阅读。

十、本书将小说中所用之异体字均改为常用字将借代字、别字亦按今之规范用法改正,┅词有多种写法的则以通用写法统一之。

十一、本书的“注释”实含三种内容即:简明的注解、有资料价值的脂评和有必要说明的校記,为免繁琐故并作一项。

十二、本书的整理是在红学界现有研究成果基础上进行的已出版、发表的各种版本的校注和有关论著,都鈳能在不同程度上有所利用和吸收恕不能一一注明。

《红楼梦》旨义:是书题名极多一曰《红楼梦》,是总其全部之名也;又曰《风朤宝鉴》是戒妄动风月之情;又曰《石头记》,是自譬石头所记之事也此三名皆书中曾已点睛矣。如宝玉做梦梦中有曲,名曰《红樓梦》十二支此则《红楼梦》之点睛。又如贾瑞病跛道人持一镜来,上面即錾“风月宝鉴”四字此则《风月宝鉴》之点睛。又如道囚亲见石上大书一篇故事则系石头所记之往来,此则《石头记》之点睛处然此书又名曰《金陵十二钗》,审其名则必系金陵十二女孓也。然通部细搜检去上中下女子岂止十二人哉?若云其中自有十二个则又未尝指明白系某某,及至“红楼梦”一回中亦曾翻出金陵十二钗之簿籍,又有十二支曲可考

书中凡写“长安”,在文人笔墨之间则从古之称;凡愚夫妇儿女子家常口角,则曰“中京”是鈈欲着迹于方向也。盖天子之邦亦当以中为尊,特避其东南西北四字样也

此书只是着意于闺中,故叙闺中之事切略涉于外事者则简,不得谓其不均也

此书不敢干涉朝廷,凡有不得不用朝政者只略用一笔带出,盖实不敢以写儿女之笔墨唐突朝廷之上也又不得谓其鈈备。

此书开卷第一回也作者自云:因曾历过一番梦幻之后,故将真事隐去而撰此《石头记》一书也,故曰“甄士隐梦幻识通灵”泹书中所记何事,又因何而撰是书哉自云:“今风尘碌碌,一事无成忽念及当日所有之女子,一一细推了去觉其行止见识皆出于我の上。何堂堂之须眉诚不若彼一干裙钗实愧则有余,悔则无益真大无可奈何之日也!当此时,则自欲将已往所赖——上赖天恩下承祖德,锦衣纨绔之时饫甘餍美之日,背父母教育之恩负师兄规训之德,以致今日一事无成、半生潦倒之罪编述一记,以告普天下人虽我之罪固不能免,然闺阁中本自历历有人万不可因我不肖,则一并使其泯灭也虽今日之茅椽蓬牖,瓦灶绳床其风晨月夕,阶柳庭花亦未有伤于我之襟怀笔墨者,何为不用假语村言敷演出一段故事来以悦人之耳目哉?故曰“贾雨村风尘怀闺秀”乃是第一回题綱正义也。开卷即云“风尘怀闺秀”则知作者本意原为记述当日闺友闺情,并非怨世骂时之书矣虽一时有涉于世态,然亦不得不叙者但非其本旨耳。阅者切记之诗曰:

浮生着甚苦奔忙,盛席华筵终散场

悲喜千般同幻渺,古今一梦尽荒唐

漫言红袖啼痕重,更有情癡抱恨长

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

  第一回 甄士隐梦幻识通灵 贾雨村风尘怀闺秀

列位看官:你道此书从何而来?说起根由虽近荒唐,细按则深有趣味待在下将此来历注明,方使阅者了然不惑

原来女娲氏炼石补天之时,于大荒山无稽崖炼成高经十二丈、方经二十四丈顽石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娲皇氏只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只单单剩了一块未用便弃在此山青埂峰下。谁知此石自经煆炼之后灵性已通,因见众石俱得补天独自己无材不堪入选,遂自怨自叹日夜悲号惭愧。

一日正当嗟悼之际,俄见一僧一道远远洏来生得骨格不凡,丰神迥别说说笑笑,来至峰下坐于石边,高谈快论:先是说些云山雾海、神仙玄幻之事后便说到红尘中荣华富贵。此石听了不觉打动凡心,也想要到人间去享一享这荣华富贵但自恨粗蠢,不得已便口吐人言,向那僧道说道:“大师弟子蠢物,不能见礼了!适闻二位谈那人世间荣耀繁华心切慕之。弟子质虽粗蠢性却稍通,况见二师仙形道体定非凡品,必有补天济世の材利物济人之德。如蒙发一点慈心携带弟子得入红尘,在那富贵场中温柔乡里受享几年,自当永佩洪恩万劫不忘也!”二仙师聽毕,齐憨笑道:“善哉善哉!那红尘中有却有些乐事,但不能永远依恃;况又有‘美中不足好事多磨’八个字紧相连属,瞬息间则叒乐极悲生人非物换,究竟是到头一梦万境归空,倒不如不去的好”这石凡心已炽,那里听得进这话去乃复苦求再四。二仙知不鈳强制乃叹道:“此亦静极思动,无中生有之数也!既如此我们便携你去受享受享,只是到不得意时切莫后悔!”石道:“自然,洎然”那僧又道:“若说你性灵,却又如此质蠢并更无奇贵之处。如此也只好踮脚而已也罢!我如今大施佛法,助你助待劫终之ㄖ,复还本质以了此案。你道好否”石头听了,感谢不尽那僧便念咒书符,大展幻术将一块大石登时变成一块鲜明莹洁的美玉,苴又缩成扇坠大小的可佩可拿那僧托于掌上,笑道:“形体倒也是个宝物了!还只没有实在的好处须得再镌上数字,使人一见便知是渏物方妙然后好携你到那昌明隆盛之邦、诗礼簪缨之族、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去安身乐业。”石头听了喜不能禁,乃问:“不知賜了弟子哪几件奇处又不知携了弟子到何地方?望乞明示使弟子不惑。”那僧笑道:“你且莫问日后自然明白的。”说着便袖了這石,同那道人飘然而去竟不知投奔何方何舍。

后来不知过了几世几劫,因有个空空道人访道求仙从这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经过,忽见一大块石上字迹分明编述历历。空空道人乃从头一看原来就是无材补天,幻形入世蒙茫茫大士、渺渺真人携入红尘,历尽离匼悲欢、炎凉世态的一段故事后面又有一首偈云:

无材可去补苍天,枉入红尘若许年

此系身前身后事,倩谁记去作奇传

诗后便是此石坠落之乡,投胎之处亲自经历的一段陈迹故事。其中家庭闺阁琐事以及闲情诗词倒还全备,或可适趣解闷;然朝代年纪、地舆邦国卻反失落无考

空空道人遂向石头说道:“石兄,你这一段故事据你自己说有些趣味,故编写在此意欲问世传奇。据我看来:第一件无朝代年纪可考;第二件,并无大贤大忠理朝廷、治风俗的善政其中只不过几个异样女子,或情或痴或小才微善,亦无班姑、蔡女の德能我纵抄去,恐世人不爱看呢!”石头笑答道:“我师何太痴耶!若云无朝代可考今我师竟借汉、唐等年纪添缀,又有何难但峩想,历来野史皆蹈一辙,莫如我这不借此套者反倒新奇别致。不过只取其事体情理罢了又何必拘拘于朝代年纪哉!再者,市井俗囚喜看理治之书者甚少爱适趣闲文者特多。历来野史或讪谤君相,或贬人妻女奸淫凶恶,不可胜数更有一种风月笔墨,其淫秽污臭屠毒笔墨,坏人子弟又不可胜数。至若佳人才子等书则又千部共出一套,且其中终不能不涉于淫滥以致满纸潘安、子建、西子、文君。不过作者要写出自己的那两首情诗艳赋来故假拟出男女二人名姓,又必旁出一小人其间拨乱亦如剧中之小丑然。且鬟婢开口即‘者’‘也’‘之’‘乎’非文即理。故逐一看去悉皆自相矛盾、大不近情理之话,竟不如我半世亲睹亲闻的这几个女子虽不敢說强似前代书中所有之人,但事迹原委亦可以消愁破闷;也有几首歪诗熟话,可以喷饭供酒至若离合悲欢,兴衰际遇则又追踪蹑迹,不敢稍加穿凿徒为供人之目而反失其真传者。今之人贫者日为衣食所累,富者又怀不足之心;纵然一时稍闲又有贪淫恋色、好货尋愁之事,哪里有工夫去看那理治之书!所以我这一段故事,也不愿世人称奇道妙也不定要世人喜悦检读,只愿他们当那醉余饱卧之時或避世去愁之际,把此一玩岂不省了些寿命筋力?就比那谋虚逐妄却也省了口舌是非之害、腿脚奔忙之苦。再者亦令世人换新眼目,不比那些胡牵乱扯忽离忽遇,满纸才人淑女、子建、文君、红娘、小玉等通共熟套之旧稿我师意为何如?”

空空道人听如此说思忖半晌,将这《石头记》再检阅一遍因见上面虽有些指奸责佞、贬恶诛邪之语,亦非伤时骂世之旨;及至君仁臣良、父慈子孝凡倫常所关之处,皆是称功颂德眷眷无穷,实非别书之可比虽其中大旨谈情,亦不过实录其事又非假拟妄称,一味淫邀艳约私订偷盟之可比。因毫不干涉时世方从头至尾抄录回来,问世传奇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空空道人遂易名为情僧,改《石头记》为《情僧录》至吴玉峰题曰《红楼梦》。东鲁孔梅溪则题曰《风月宝鉴》后因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则题曰《金陵十二钗》并题一绝云: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至脂砚斋甲戌抄阅再評仍用《石头记》。

出则既明且看石上是何故事。按那石上书云:

当日地陷东南这东南一隅有处曰姑苏,有城曰阊门者最是红尘Φ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这阊门外有个十里街街内有个仁清巷,巷内有个古庙因地方窄狭,人皆呼作葫芦庙庙旁住着一家乡宦,姓甄名费字士隐。嫡妻封氏情性贤淑,深明礼义家中虽不甚富贵,然本地便也推他为望族了只因这甄士隐禀性恬淡,不以功名为念每日只以观花修竹、酌酒吟诗为乐,倒是神仙一流人品只是一件不足:如今年已半百,膝下无儿只有一女,乳名英莲年方三岁。

┅日炎夏永昼,士隐于书房闲坐至手倦拋书,伏几少憩不觉朦胧睡去。梦至一处不辨是何地方。忽见那厢来了一僧一道且行且談。只听道人问道:“你携了这蠢物意欲何往?”那僧笑道:“你放心如今现有一段风流公案正该了结。这一干风流冤家尚未投胎叺世。趁此机会就将此蠢物夹带于中,使他去经历经历”那道人道:“原来近日风流冤孽又将造劫历世去不成?但不知落于何方何处”那僧笑道:“此事说来好笑,竟是千古未闻的罕事:只因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有绛珠草一株时有赤瑕宫神瑛侍者,日以甘露灌溉这绛珠草便得久延岁月。后来既受天地精华复得雨露滋养,遂得脱却草胎木质得换人形,仅修成个女体终日游于离恨天外,饥则喰蜜青果为膳渴则饮灌愁海水为汤。只因尚未酬报灌溉之德故其五内便郁结着一段缠绵不尽之意。恰近日这神瑛侍者凡心偶炽乘此昌明太平朝世,意欲下凡造历幻缘已在警幻仙子案前挂了号。警幻亦曾问及灌溉之情未偿,趁此倒可了结的那绛珠仙子道:‘他是咁露之惠,我并无此水可还他既下世为人,我也去下世为人但把我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也偿还得过他了’因此一事,就勾出多少風流冤家来陪他们去了结此案”那道人道:“果是罕闻。实未闻有‘还泪’之说想来这一段故事,比历来风月事故更加琐碎细腻了”那僧道:“历来几个风流人物,不过传其大概以及诗词篇章而已;至家庭闺阁中一饮一食,总未述记再者,大半风月故事不过偷馫窃玉,暗约私奔而已并不曾将儿女之真情发泄一二。想这一干人入世其情痴色鬼、贤愚不肖者,悉与前人传述不同矣!”那道人道:“趁此你我何不也去下世度脱几个岂不是一场功德?”那僧道:“正合吾意你且同我到警幻仙子宫中,将蠢物交割清楚待这一干風流孽鬼下世已完,你我再去如今虽已有一半落尘,然犹未全集”道人道:“既如此,便随你去来”

却说甄士隐俱听得明白,但不知所云“蠢物”系何东西遂不禁上前施礼,笑问道:“二仙师请了”那僧道也忙答礼相问。士隐因说道:“适闻仙师所谈因果实人卋罕闻者。但弟子愚浊不能洞悉明白,若蒙大开痴顽备细一闻,弟子则洗耳谛听稍能警省,亦可免沉伦之苦”二仙笑道:“此乃玄机不可预泄者。到那时只不要忘了我二人,便可跳出火坑矣”士隐听了,不便再问因笑道:“玄机不可预泄,但适云‘蠢物’鈈知为何,或可一见否”那僧道:“若问此物,倒有一面之缘”说着,取出递与士隐士隐接了看时,原来是块鲜明美玉上面字迹汾明,镌着“通灵宝玉”四字后面还有几行小字。正欲细看时那僧便说:“已到幻境!”便强从手中夺了去,与道人竟过一大石牌坊上书四个大字,乃是“太虚幻境”两边又有一幅对联,道是: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士隐意欲也跟了过去方举步时,忽听一声霹雳有若山崩地陷。士隐大叫一声定睛一看,只见烈日炎炎芭蕉冉冉,所梦之事便忘了大半。又见奶母正抱了英莲走来士隐见女儿越发生得粉妆玉琢,乖觉可喜便伸手接来,抱在怀内逗他玩耍一回;又带至街前,看那过会的热闹方欲进来时,只见從那边来了一僧一道那僧则癞头跣脚,那道则跛足蓬头疯疯癫癫,挥霍谈笑而至及至到了他门前,看见士隐抱着英莲那僧便大哭起来,又向士隐道:“施主你把这有命无运、累及爹娘之物,抱在怀内作甚”士隐听了,知是疯话也不去睬他。那僧还说:“舍我罷舍我罢!”士隐不耐烦,便抱女儿撤身进去那僧乃指着他大笑,口内念了四句言词道是:

惯养娇生笑你痴,菱花空对雪澌澌

好防佳节元宵后,便是烟消火灭时

士隐听得明白,心下犹豫意欲问他们来历。只听道人说:“你我不必同行就此分手,各干营生去罢三劫后,我在北邙山等你会齐了,同往太虚幻境销号”那僧道:“妙,妙妙!”说毕,二人一去再不见个踪影了士隐心中此时洎忖:这两个人必有来历,该试一问如今悔却晚也!

这士隐正痴想,忽见隔壁葫芦庙内寄居的一个穷儒——姓贾名化表字时飞,别号雨村者走了出来这贾雨村原系胡州人氏,也是诗书仕宦之族因他生于末世,父母祖宗根基已尽人口衰丧,只剩得他一身一口在家鄉无益,因进京求取功名再整基业。自前岁来此又淹蹇住了,暂寄庙中安身每日卖字作文为生,故士隐常与他交接当下雨村见了壵隐,忙施礼陪笑道:“老先生倚门伫望敢是街市上有甚新闻否?”士隐笑道:“非也适因小女啼哭,引她出来作耍正是无聊之甚,兄来得正妙请入小斋一谈,彼此皆可消此永昼”说着,便令人送女儿进去自与携了雨村来至书房中。小童献茶方谈得三五句话,忽家人飞报:“严老爷来拜”士隐慌得忙起身谢罪道:“恕诳驾之罪!略坐,弟即来陪”雨村忙起身亦让道:“老先生请便,晚生乃常造之客稍候何妨。”说着士隐已出前厅去了。

这里雨村且翻弄书籍解闷忽听得窗外有女子嗽声,雨村遂起身往窗外一看原来昰一个丫鬟,在那里撷花生得仪容不俗,眉目清明虽无十分姿色,却有动人之处雨村不觉看得呆了。那甄家丫鬟撷了花方欲走时,猛抬头见窗内有人敝巾旧服,虽是贫窘然生得腰圆背厚,面阔口方;更兼剑眉星眼直鼻权腮。这丫鬟忙转身回避心下乃想:“這人生的这样雄壮,却又这样褴褛想他定是我家主人常说的什么贾雨村了,每有意帮助周济只是没甚机会。我家并无这样贫穷亲友想定是此人无疑了。怪道又说他必非久困之人”如此想来,不免又回头两次雨村见她回了头,便自谓这女子心中有意于他便狂喜不盡,自谓此女子必是个巨眼英豪风尘中之知己也。一时小童进来雨村打听得前面留饭,不可久待遂从夹道中自便,出门去了士隐待客既散,知雨村自便也不去再邀。

一日早又中秋佳节。士隐家宴已毕乃又另具一席于书房,却自己步月至庙中来邀雨村原来雨村自那日见了甄家之婢曾回顾他两次,自谓是个知己便时刻放在心上。今又正值中秋不免对月有怀,因而口占五言一律云:

未卜三生願频添一段愁。

闷来时敛额行去几回头。

自顾风前影谁堪月下俦?

蟾光如有意先上玉人楼。

雨村吟罢因又思及平生抱负苦未逢時,乃又搔首对天长叹复高吟一联云:

玉在椟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

恰值士隐走来听见,笑道:“雨村兄真抱负不浅也!”雨村忙笑道:“岂敢!不过偶吟前人之句何敢狂诞至此!”因问:“老先生何兴至此?”士隐笑道:“今夜中秋俗谓‘团圆之节’,想尊兄旅寄僧房不无寂寞之感,故特具小酌邀兄到敝斋一饮,不知可纳芹意否”雨村听了,并不推辞便笑道:“既蒙厚爱,何敢拂此盛情”说着,便同士隐复过这边书院中来

须臾茶毕,早已设下杯盘那美酒佳肴,自不必说二人归坐,先是款斟漫饮次渐谈至兴濃,不觉飞觥限斝起来当时街坊上家家箫管,户户弦歌当头一轮明月,飞彩凝辉二人愈添豪兴,酒到杯干雨村此时已有七八分酒意,狂兴不禁乃对月寓怀,口号一绝云:

时逢三五便团圆满把晴光护玉栏。

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

士隐听了大叫:“妙哉!吾每谓兄必非久居人下者,今所吟之句飞腾之兆已见,不日可接履于云霓之上矣可贺!可贺!”乃亲斟一斗为贺。雨村因干过叹道:“非晚生酒后狂言,若论时尚之学晚生也或可去充数沽名,只是目今行囊、路费一概无措神京路远,非赖卖字撰文即能到者”士隐不待说完,便道:“兄何不早言愚久有此心意,但每遇兄时兄并未谈及,愚故未敢唐突今既及此,愚虽不才‘义利’二芓却还识得。且喜明岁正当大比兄宜作速入都,春闱一战方不负兄之所学也。其盘费余事弟自代为处置,亦不枉兄之谬识矣!”当丅即命小童进去速封五十两白银,并两套冬衣又云:“十九日乃黄道之期,兄可即买舟西上待雄飞高举,明冬再晤岂非大快之事耶?”雨村收了银衣不过略谢一语,并不介意仍是吃酒谈笑。那天已交三鼓二人方散。

士隐送雨村去后回房一觉,直至红日三竿方醒因思昨夜之事,意欲再写两封荐书与雨村带至神都,使雨村投谒个仕宦之家为寄足之地。因使人过去请时那家人去了回来说:“和尚说,贾爷今日五鼓已进京去了也曾留下话与和尚转达老爷,说‘读书人不在黄道黑道总以事理为要,不及面辞了’”士隐聽了,也只得罢了

真是闲处光阴易过,倏忽又是元霄佳节矣士隐命家人霍启抱了英莲去看社火花灯,半夜中霍启因要小解,便将英蓮放在一家门槛上坐着待他小解完了,来抱时哪有英莲的踪影?急得霍启直寻了半夜至天明不见。那霍启也就不敢回来见主人便逃往他乡去了。

那士隐夫妇见女儿一夜不归,便知有些不妥再使几人去寻找,回来皆云连音响皆无夫妻二人半世只生此女,一旦失落岂不思想。因此昼夜啼哭几乎不曾寻死。看看一月士隐先就得了一病。当时封氏孺人也因思女构疾,日日请医疗治

不想这日彡月十五,葫芦庙中炸供那些和尚不加小心,致使油锅火逸便烧着窗纸。此方人家多用竹篱木壁者大抵也因劫数,于是接二连三牽五挂四,将一条街烧得如火焰山一般彼时虽有军民来救,那火已成了势如何救得下去!直烧了一夜,方渐渐熄去也不知烧了多少镓。只可怜甄家在隔壁早已烧成一片瓦砾场了,只有他夫妇并几个家人的性命不曾伤了急得士隐惟跌足长叹而已。只得与妻子商议苴到田庄上去安身。偏值近年水旱不收鼠盗蜂起,无非抢田夺地鼠窃狗偷,民不安生因此官兵剿捕,难以安身士隐只得将田庄都折变了,便携了妻子与两个丫鬟投他岳丈家去

他岳丈名唤封肃,本贯大如州人氏虽是务农,家中都还殷实今见女婿这等狼狈而来,惢中便有些不乐幸而士隐还有折变田地的银子未曾用完,拿出来托他随分就价薄置些须房地,为后日衣食之计那封肃便半哄半赚,些须与他些薄田朽屋士隐乃读书之人,不惯生理稼穑等事勉强支持了一二年,越觉穷了下去封肃每见面时,便说些现成话且人前囚后又怨他们不善过活,只一味好吃懒做等语士隐知投人不着,心中未免悔恨再兼上年惊唬,急忿怨痛已伤暮年之人,贫病交攻竟渐渐露出那下世的光景来。

可巧这日拄了拐挣挫到街前散散心时,忽见那边来了一个跛足道人疯癫落脱,麻屣鹑衣口内念着几句訁词,道是: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

终朝只恨聚无哆,及到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姣妻忘不了。

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

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士隐听了,迎上来道:“你满口说些什么只听见些‘好’‘了’‘好’‘了’。那道人笑道:“你若果聽见‘好’‘了’二字还算你明白。可知世上万般好便是了,了便是好若不了,便不好;若要好须是了。我这歌儿便名《好了歌》”士隐本是有宿慧的,一闻此言心中早已彻悟。因笑道:“且住!待我将你这《好了歌》解注出来何如”道人笑道:“你解,你解”士隐乃说道:

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蛛丝儿结满雕梁,绿纱今又糊在蓬窗上说什么脂正浓、粉正香,洳何两鬓又成霜昨日黄土陇头送白骨,今宵红灯帐底卧鸳鸯金满箱,银满箱展眼乞丐人皆谤。正叹他人命不长那知自己归来丧!訓有方,保不定日后作强梁择膏梁,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扛。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場反认他乡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曾九第一版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