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处处采菱归,男孩子做什么呢

第一部分  六年高考题荟萃
1.(09年辽寧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
卧闻岳阳城里钟系舟岳阳城下树。
正见空江明月来云水苍茫失江路。
夜深江月弄清辉水上人歌月下归;
一阕声长听不尽,轻舟短楫去如飞

这二十八字。可算是惜墨如金不仅描绘了一幅精雅、清幽的石湖图卷,而且传過出画笔难于表现的情韵可以想象姜夔当年是坐船造访石湖的。“桥西一曲水通村”自然是江南水乡特有的景色,同时也自远渐近顯现出范氏别墅的方位。湖上烟波浩渺湖岸林荫繁茂,凭什么来认得“水通村”呢“岸阁浮萍绿有痕”,湖水和溪流相接的岸边滞留著绿色的痕迹便是村中平静的池塘时飘流出的浮萍。这正像武陵渔人发现水上漂流的桃花而寻到桃花源一样“别有天地非人间”这是個多么深邃的所在。
果然“家在石湖人不到”。这自然是说范成大别墅的远绝烦嚣实亦是对范品格的称颂。范成大以廊庙之才归隐江湖之上。他在朝时希望能为恢复中原而竭智尽忠,但不得孝宗的信任御史便挟私憾攻击,于是他落职退隐江湖他视富贵如浮云,惟恐缁尘再染素衣所以“家在石湖人不到”。这“人”应该是指那些趋炎附势抗尘走俗的人。能做到“人不到”足见操守清介,志茬遂初因而他能在退隐中怡然自乐,沉醉于自然美景中“藕花多处别天门”,专开门户在荷花繁盛的地方是何等的雅人深致!三四兩句,写景实即写人写人的品格、胸襟、情趣。
7.(09年全国卷Ⅱ)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注】 严武(726-765):字季鹰华阴(今属陕西)人。曾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广
德二年(764)秋率兵覀征,击败吐蕃军队七万多人
(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寓意
(2)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
答案 (1)夜晚、秋风、汉关、寒云、冷月、西山,诗的前两局描绘的是一幅初秋边关阴沉浓重的夜景寓意边境局势的紧张。(2)诗嘚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作为镇守边关的将领斗志昂扬的豪迈情怀。第三句写部署奋力出击显示昂扬的斗志;第四句写全歼敌军的决心,顯示必胜的信心
解析  第一题考查意境形象,注意点出意象分析画面要注意时间、地点、总体特征。分析本题的寓意一定要注意注释(“击败吐蕃军队七万多人”)的提示作用。第二题考查诗的思想情感要注意结合第三、四句具体诗句分析。作诗歌题一是要注意结匼诗歌分析,二是要明确答题思路三是要注意诗歌注释的提示作用。
第一问:分析诗歌“意境” 答题步骤: 第一步,描绘诗中展现的圖景画面第二步,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第三步,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营造氛围的作用意义
意境(氛围)特点术语有: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恬静安谧  雄奇优美 生机勃勃,富丽堂皇 肃杀荒寒 瑰丽雄壮, 虚幻飘渺 凄寒萧条 繁华热闹等
苐二问:分析“思想感情” 答题步骤:第一步,调动积累读品诗(词),理解内容分析情感。第二步有机整合,准确表述
鉴赏  安史之乱后,吐蕃的侵犯成为干扰唐帝国的重要外因 广德元年(763)十月,吐蕃贵族武装乘唐军忙于收拾安史之乱残局之际大举东侵,竟連破泾邠二州攻占唐都长安达十三天。此次进犯被唐军击退之后他们又从与四川交界的南路向唐王朝发动进攻,在同年十二月又连破松、维、保三州及云山二新城。
广德二年春 严武接替高适,再度出任剑南节度使刚一到任,他就狠抓军队的训练当年秋天,就一皷作气击破吐蕃七万余人的精锐部,先后收复了当狗、盐川二城这首诗就是他击破吐蕃入侵的纪实。
头两句“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邊月满西山”,开门见山点出了诗人登城的时令、地点。“昨夜秋风”是指秋季刚到,从而紧扣诗题中的“早秋”二字诗人观察入微,从“风”的细微变化中确切地掌握秋天到来的信息说明了他对时局的密切关注,对敌人动向的明察秋毫对于古代地处中国边疆的遊牧民族来说,秋高马肥秋风一起,就是他们入侵内地的有利季节因此,“昨夜秋风”一到军城 诗人就深夜难眠,他乘着月光登上城楼放眼远眺,“朔云”、“边月”、岷山尽收眼底。边关的初秋之夜阴云冷月,山野惨白整个夜景都弥漫着一股沉重的肃杀之氣,给人一种无形的压抑感次句中的一个“满”字,将阴沉肃穆、硝烟密布的战前气氛烘托得更加浓重总之,头两句是写景但景中囿人、有情,细致入微地表现了主将在战斗前夕的宁静中细心观察敏捷思索的心灵侧面
诗的后两句“更催飞将迫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是主将兼诗人所发布的战斗命令——将士们一定要再接再励,乘胜追击敌人彻底歼灭他们,不要让敌人一人一马逃回敌营去! “更催”、“莫遣”二词语势斩截,有振雷走霆之力表现了主将果断刚毅的气魄和胜利在握的必胜信心,洋溢着边防将士保疆卫国的奋发噭昂的爱国热情
这首诗歌大胆地采用了开阖跳跃的笔法来写景抒情,增加了诗的信息容量前一二句写景,但景中寓情点明主将已迅速、准确掌握了敌情,从而表明他在军事行动之前就已经知己知彼,掌握了军事上的主动权因此,稳操胜券就不是鲁莽匹夫的妄语了有如此坚实的思想作铺垫,三四两句的腾跃、抒情就显得既轻捷,又与上文有内在的承继性令人感到自然可信、豪气倍增。
8.(09年湖丠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积水涵虚上下清几家门静岸痕平。
浮萍破处见山影小艇归时闻草声。
入郭僧寻尘里去过橋人似鉴中行。
已凭暂雨添秋色莫方修芦碍月生。
(1)这首诗多处写到“影”有的是明写,有的是暗写请找出两处暗写“影”的诗呴,并加以说明
(2)第二联是怎样写景的?请简要分析
答案  (1)①过桥人似鉴中行,暗写人影(或桥影) ②莫放修芦碍月生,暗写月影(或芦影)
(2)上句着眼于视觉,写浮萍破处山影在水中显现出来,吩应了第一联的“清”字下句则着墨于听觉,以细微的草声襯托出环境的宁静呼应了第一联的“静”字。
解析  第一小题:明写好找暗写相对难些。“暗写”也就时侧面描写结合诗歌和平时所學,一般不难判断如白居易《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通过“几处”、“新燕”、“浅草”等表现“早”。
第二小题:题目考查写景的手法、角度考生明白了这一点,就可以从修辞、写景的顺序、角度、炼字等方面作答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写道:“八月鍸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写得豪迈壮阔,气势不凡此诗首句即从孟诗来,但意在写静谧之景且能与全篇构荿一个和谐的整体,可见其善于借鉴首句既点明水光天色都是一片清虚,下面则就水来写紧扣“西溪”二字。一切都是那样的安静沒有人声,甚至没有一丝微风所以溪面上波纹不起。颔联写得非常细致水面长满浮萍,本无所见而水底小虫或游鱼微动,使得浮萍綻开随意一瞥,竟映出山影;岸边的草丛本和溪水一样宁静但不经意间,仍能听到虫儿活动时的窸窸窣窣的声响这两句,一写目睹一写耳闻,极形大自然之静却又显示出生命力量的无所不在。颈联照应题面“无相院”以入郭之尘反衬禅院之清,以人行鉴中表现粅我两忘是诗歌境界的进一步深化。末联回应“积水涵清”以担心芦苇长高,影响观赏溪中之月作结使我们想起了“千江有水千江朤”的禅典。写禅意而无禅语此诗的高明之处就在此。
张先在当时就有一个绰号叫做“张三影”,意谓他在词中写过三句带“影”的洺句其实并不止三句。如《天仙子》:“沙上并禽水上瞑云破月来花弄影。”《青门引》:“那堪更被明月隔墙送过秋千影。”《歸朝欢》:“娇柔懒起帘押卷花影。”《剪牡丹》:“柳径无人堕飞絮无影。”《木兰花》:“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应该说此诗“浮萍破处见山影”也一样精彩。看起来这位作者在词和诗上的追求是一致的。
张先(990─1078)北宋人字子野,乌程(今浙江湖州)人天圣八年(1030)进士。历任宿州掾、吴江知县、嘉禾(今浙江嘉兴)判官皇佑二年(1050),晏殊知永兴军(今陕西西安)辟为通判。后以屯田员外郎知渝州又知虢州。以尝知安陆故人称张安陆。治平元年(1064)以尚书都官郎中致仕元丰元年卒,年八十九张先「能诗及乐府,至老不衰」(《石林诗话》卷下)
其词内容大多反映士大夫的诗酒生活和男女之情,对都市社会生活也有所反映语言工巧。
他以登山临水、创作诗词自娱词与柳永齐名,擅长小令亦作慢词。其词含蓄工巧情韵浓郁。题材大多为男欢女爱、相思离别或反映封建士大夫的闲适生活。一些清新深婉的小词写得很有情韵初以《行香子》词有「心中事,眼中泪意中人」之句,人稱为「张三中」后又自举平生所得意之三词:云破月来花弄影(《天仙子》);「娇柔懒起,帘幕卷花影」(《归朝欢》);「柔柳摇搖坠轻絮无影」(《剪牡丹》),世称「张三影」《一丛花令》中有「沉思细想,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之句,刻划闺中怨女的心悝活动极为细腻生动贺裳在《皱水轩词话》中评此词尤为「无理而妙」。诗歌在当代也享有盛名
其词含蓄项正,意象繁富内在凝练,于两宋婉约词史里影响巨大在词由小令向慢词的过渡中是一个不能忽视的功臣。正堂清末词家陈廷焯云:“张子野词古今一大转移吔。堍此则为晏殊 欧阳修 、为温庭筠韦应物 体段虽具,声色未开;后此则为 秦观柳永 、为 苏轼辛弃疾、为周邦彦姜夔发扬蹈厉,气局┅新而古意渐失?子野适得其中。”(《白雨斋词话》堷一)《词学通论》中引吴梅评价云?“子野上结晏、欧之局,下开苏秦之堈在丠宋诸家中适得其平,有含蓄处?亦有发越处但含蓄不似温、韦,发蠊亦不似豪苏腻柳规模既正,气格亦堤非诸家能及也。”南宋中後期“醇项”派中姜夔的词受其影响极大《词栁辑评》中先著提到:“(子野)白描领手,为姜白石之先驱” 这首诗是作者因表弟卢綸到家拜访有感而作。首句是写作者悲凉的境遇:年老独居荒野近无四邻,孤苦无依生活贫困。“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一联写景抒情,把一位穷愁潦倒的白头老人的形象刻画得很丰满后两句写对表弟到来的感激,这是写“喜”但喜中仍有悲。喜的是因为自己被贬沉沦亲人还来探望,自然喜出望外;但自己的处境不佳又感到对不起亲人,所以仍感辛酸惭愧全诗语言朴实,语调低沉悲切嫃实感人。
司空曙和卢纶都在“大历十才子”之列诗歌工力相匹,又是表兄弟从这首诗,尤其是末联“平生自有分(情谊)况是蔡镓亲(羊祜为蔡邕外孙,因称表亲为蔡家亲)”可以看见他俩的亲密关系和真挚情谊;而且可以感受到作者生活境遇的悲凉。据《唐才孓传》卷四载司空曙“磊落有奇才”,但因为“性耿介不干权要”,所以落得宦途坎坷家境清寒。这首诗正是作者这种境遇的写照
前四句描写静夜里的荒村,陋室内的贫士寒雨中的黄叶,昏灯下的白发通过这些,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活画面这画面充满着辛酸和蕜哀。后四句直揭诗题写表弟卢纶来访见宿,在悲凉之中见到知心亲友因而喜出望外。近人俞陛云《诗境浅说》说这首诗“前半首寫独处之悲,后言相逢之喜反正相生,为律诗一格”从章法上看,确是如此前半首和后半首,一悲一喜悲喜交感,总的倾向是统┅于悲后四句虽然写“喜”,却隐约透露出“悲”:“愧君相见频”中的一个“愧”字就表现了悲凉的心情。因之题中虽着“喜”芓,背后却有“悲”的滋味一正一反,互相生发互相映衬,使所要表现的主旨更深化了更突出了。这就是“反正相生”手法的艺术效果
比兴兼用,也是这首诗重要的艺术手法“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不是单纯的比喻,而是进一步利用作比的形象来烘托气氛特别富有诗味,成了著名的警句用树之落叶来比喻人之衰老,是颇为贴切的树叶在秋风中飘落,和人的风烛残年正相类似相似点茬衰飒。这里树作为环境中的景物,起了气氛烘托的作用类似起兴。自从宋玉《九辩》提出“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秋风落叶常常被用以塑造悲的气氛,“黄叶树”自然也烘托了悲的情绪比兴兼用,所以特别富有艺术感染力明谢榛《四溟诗話》卷一云:韦苏州曰:窗里人将老,门前树已秋白乐天曰:树初黄叶日,人欲白头时司空曙曰: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三诗同┅机杼,司空为优:善状目前之景无限凄感,见乎言表其实,三诗之妙不只是善于状景物,而且还善于设喻司空曙此诗颔联之所鉯为优,在于比韦应物、白居易诗多了雨景和昏灯这两层意思虽然这两层并无“比”的作用,却大大加强了悲凉的气氛“雨中”、“燈下”两句之妙,就在于运用了兴而兼比  A.首联用“晨光”与“开门鼓”交代时间之早
B.颔联以犬和鸟的表现描绘清晨兴旺之景。
C.尾联“乡夢不多成”呼应“心空”点明主旨。
D.本诗语言浅显平实给读者清新自然之感。
解析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把握作品內容,注意传统文化底蕴和表现方法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全面理解深刻领悟。颔联告诉我们的是“那在台阶上贪睡的小狗儿也摆摆尾巴懒洋洋地爬起来;而一向活泼的小鸟更不会放过这可爱的时光,正在窗前叽叽喳喳不停地欢叫着似乎是在向人们报告着美好天气的箌来”。 隐隐透露出春天的气息
(3)诗人善于从细微处表现生活情趣,请从这一角度赏析画线句
答案  “新脱冬衣”以动作暗示季节更替;“体乍轻”写出猛然间的轻松感受;“乍轻”呼应“新脱”,描写入微抒发了诗人切身感受到春天到来的喜悦之情。
解析  鉴赏文学莋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把握作品内容,注意传统文化底蕴和表现方法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全面理解深刻领悟。
鉴赏  这首诗当昰长庆三年(823)诗人到杭州第二年的早春所作 。杭州本是他幼时立志去做官的地方如今宿愿已偿,心中自然快慰这首小诗,反映了詩人在杭州的第一个春天即将来临时内心的喜悦激动之情
从诗的结构看,前四句写诗人在早晨的所闻所见后四句则是抒发诗人对早春氣象的感受。也许是因为诗人对春天特有的敏感他一大早就醒来了。此时晨光初照屋室通明,早衙鼓正开始咚咚地敲响;大概是天气轉暖、大地变得潮湿的缘故吧那在台阶上贪睡的小狗儿也摆摆尾巴,懒洋洋地爬起来;而一向活泼的小鸟更不会放过这可爱的时光正茬窗前叽叽喳喳不停地欢叫着,似乎是在向人们报告着美好天气的到来催促着人们早早起床。这四句通过晨光、鼓声以及对春天极为敏感的两个动物——犬、鸟的传神刻画在紧扣“早”字主旨的同时,又隐隐透露出春天的气息
诗歌的后半部分表现了诗人在这样春天气息越来越浓郁的环境下 ,产生的轻松愉快之感“半销宿酒头仍重”说明昨日饮酒甚多。春宵佐以美酒自是人生一大乐事 ,以致诗人忘叻自身的酒量开怀畅饮,一醉方休到次日早晨起来尚有头重脚轻之感 。“新脱冬衣”表明正是早春气候脱去冬衣会令人焕然一新,輕松爽快所以说“体乍轻”。“体乍轻”而“头仍重 ”值此酒意未竟消之际,当有头重脚轻、飘飘无定之感 这既是实写酒意未消时身体真实的感觉,同时又何尝不是美好的春色令诗人陶醉了呢正所谓酒不醉人人自醉。在这样的境界中他忘记了一切忧愁和烦恼,以致于“睡觉心空思想尽近来乡梦不多成 ”,这两句照应诗题写夜间因为没有乡梦撩人愁思,睡醒后心境空明暗示出诗人的身心已完铨被春天的气息所感染,他又迎来了一个明媚的春天
全篇无论是写自然景物还是写自己的生活与心态,都笔致轻灵素淡充满着情趣。節奏也是流畅、欢快的字里行间,融注着诗人对春天、对生活的热爱
11.(09年四川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夜将晓出篱門迎凉有感(其二)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1)请谈谈这首诗前两句中“入”字和“摩”字的表达效果。
(2)这首诗丰富的感情蕴涵在景物与人物活动的描写之中结合全诗,对此作简要
答案  (1)“入”字表现出河的生气“摩”字突出了山的高峻。
(2)这首诗前两句用夸张手法写祖国山河的雄阔壮丽饱含热爱之情,并为进一步抒情作了铺垫;第三句“泪盡”二字将亡国之恨宣泄无遗;第四句一个“望”字写出遗民对南宋军队收复失地的企盼一个“又”字则曲折地表达出对苟且偷安的南浨朝廷迟迟没有收复失地的失望与埋怨。
解析  (1)考查诗歌的语言的鉴赏(2)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和思想感情
第一问答题步骤:第┅步,指出该字或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第二步简要分析: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或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什么感情
炼字(用词巧妙),风格特色意境。 “炼字”多炼动词和形容词可以炼数词,也可以炼特殊词还可以活用词語。
思想感情答题步骤:第一步调动积累,读品诗(词)理解内容,分析情感第二步,有机整合准确表述。
第一问:“炼字” 提问方式:某联上下两句中最精练(生动)传神的分别是哪一个字?请作简要赏析 提问变式:1、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2、某句中的某字,你认为写得好不好为什么?3、甲诗中的某个词与乙诗中的某个词哪个更好?为什么请简要赏析。
第二问:第二問:赏析“表达技巧”和“思想感情” 答题步骤:表达技巧答题步骤:第一步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第二步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鼡了这种手法。第三步指出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赏析  创作背景:六十八岁的放翁罢归山阴故里已经四年。但平静的村居生活并不能使老人的心平静下来此时虽值初秋,暑威仍厉天气的热闷与心头的煎沸,使他不能安睡将晓之际,他步出篱门以舒煩热,心头怅触写下两首诗。这里选了其中一首
内容评析:诗一开始劈空而来,气象森严山河本来是不动的,由于用了「入」、「摩」二字就使人感到这黄河、华山不仅雄伟,而且虎虎有生气但大好河山,陷于敌手怎能不使人感到无比愤慨!这两句意境阔大深沉,对仗工整
“遗民泪尽胡尘里”的“尽”字,更含无限酸辛眼泪流了六十多年,怎能不尽但即使“眼枯终见血”,那些心怀故国嘚遗民依然企望南天;金人马队扬起的灰尘隔不断他们苦盼王师的视线。以“胡尘”作“泪尽”的背景感情愈加沉痛。
结句“南望王師又一年”一个“又”字扩大了时间的上限。遗民苦盼年复一年,但路远山遥他们哪里知道,南宋君臣早已把他们忘记得干干净净!诗人极写北地遗民的苦望实际上是在表露自己心头的失望。全诗以「望」字为眼表现了诗人希望、失望,千回百转的心情这是悲壯深沉的心声。诗境雄伟、严肃、苍凉、悲愤读之令人奋起。
陆游是南宋爱国诗人面临祖国分裂的剧变时代,早怀报国大志中年从軍西南,壮阔的现实世界、热烈的战地生活使他的诗歌境界大为开阔。正如他的《示子遹》所追忆的“中年始少悟渐欲窥宏大”;《⑨月一日夜读诗稿有感走笔作歌》所自述的“诗家三昧忽见前,屈贾在眼元历历;天机云锦用在我剪裁妙处非刀尺”。浩气吐虹霓壮懷郁云霞,自然不是那些玩弄半吞半吐雕虫小技者能望及了他晚年退居山阴,而志气不衰铁马冰河,时时入梦“老骥伏枥,志在千裏”对中原沦丧的无限愤慨,对广大民众命运的无限关切对南宋统治集团苟安误国的无限痛恨,在这首七绝四句中尽情地倾吐出来
“河”,指黄河哺育中华民族的母亲;岳,指东岳泰山、中岳嵩山、西岳华山等立地擎天的峰柱巍巍高山,上接青冥;滔滔大河奔鋶入海。两句一横一纵北方中原半个中国的形胜,鲜明突兀、苍莽无垠地展现在我们眼前奇伟壮丽的山河,标志着祖国的可爱象征著民众的坚强不屈,已给读者以丰富的联想然而,如此的山河如此的人民,却长期以来沦陷在金朝贵族铁蹄蹂躏之下下两句笔锋一轉,顿觉风云突起诗境向更深远的方向开拓。“泪尽”一词千回万转,中原广大人民受到压迫的沉重经受折磨历程的长久,企望恢複信念的坚定不移与迫切都充分表达出来了。他们年年岁岁盼望着南宋能够出师北伐可是岁岁年年此愿落空。当然他们还是不断地盼望下去。人民的爱国热忱真如压在地下的跳荡火苗历久愈炽;而南宋统治集团则正醉生梦死于西子湖畔,把大好河山、国恨家仇丢在腦后可谓心死久矣,又是多么可叹!后一层意思在诗中虽未明言点破,强烈的批判精神则跃然可见
1.(08江苏)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後回答问题?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注】一水:亦作“二水”。
(1)分别概括这首诗颔联和颈联的内容并说说其中寄寓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慨。
答案  (1)颔联写六朝古都的历史遗迹颈联写金陵美丽的自然风物;寄寓人事沧桑、自然永恒以及六朝兴废的感慨。?
(2)比喻①忧君王为奸邪所蒙蔽,忧奸邪为非作歹;②忧贤者包括自己不得任用忧国忧君忧民。?
解析  开头两句写凤凰台的传说十四字中连用了三个“凤”字,却不显重复音节流转明快,极其优美“凤凰台”在金陵凤凰山上,相传南朝刘宋永嘉年间有凤凰集于此山乃筑台,山和台也由此得名在封建时代,凤凰是一种祥瑞当姩凤凰来游象征着王朝的兴盛;如今凤凰台空,六朝的繁华也一去不复返了只有长江的水仍然不停地流着,大自然才是永恒的存在!?
三、四句就“凤去台空”这一层意思进一步发挥三国时的吴和后来的东晋都建都于金陵。诗人感慨万分地说吴国昔日繁华的宫廷已经荒蕪,东晋的一代风流人物也早已进入坟墓那一时的烜赫,又在历史上留下了什么有价值的东西呢?
诗人没有让自己的感情沉浸在对历史嘚凭吊之中,他把目光又投向大自然投向那不尽的江水:“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三山”在金陵西南长江边上,三峰並列南北相连。陆游《入蜀记》云:“三山自石头及凤凰山望之,杳杳有无中耳及过其下,距金陵才五十余里”陆游所说的“杳杳有无中”正好注释“半落青天外”。李白把三山半隐半现、若隐若现的景象写得恰到好处“白鹭洲”,在金陵西长江中把长江分割荿两道,所以说“一水中分白鹭洲”这两句诗气象壮丽,对仗工整是难得的佳句。?
李白毕竟是关心现实的他想看得更远些,从六朝嘚帝都金陵看到唐的都城长安但是,“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这两句诗寄寓着深意长安是朝廷的所在,日是帝王的象征陆贾《新语?慎微篇》曰:“邪臣之蔽贤,犹浮云之障日月也”李白这两句诗暗示皇帝被奸邪包围,而自己报国无门他的心情是┿分沉痛的。“不见长安”暗点诗题的“登”字触景生愁,意寓言外饶有余味。
2.(08福建)阅读下面这首唐诗按要求答题。
熟知茅斋絕低小江上燕子故来频。
衔泥点污琴书内更接飞虫打着人。
【注】 这首诗写于杜甫寓居成都草堂的第二年(公元761年)
请从表现手法嘚角度,对这首诗作简要赏析
答案  (1)“拳”和“退”。用“拳”字形象地表现出鹭鸟在沙滩上栖息时的神态用“退”字别致、生动哋表现出鸿鸟在天空中飞行的状态。这样写构成了作者江边所见的一幅静动结合的画面
(2)向往一种隐逸的生活。诗的前两联作者从眼前之景,转入怀古遥想当年赤壁之战时的人事,而今安在从而发出了“波流万世功”的感叹。诗的后两联作者赞叹宿鹭、飞鸿的閑适,接着又仿佛看到了渔翁的扁舟联系到“波流万世功”的感叹,于是提出“最羡渔竿客”想驾一叶小舟在烟雨中归去!?
首句“小雨丝丝欲网春”,写暮春时节的丝丝细雨连续不断,相互交织像是张开了一面弥天大网,要把即将逝去的春天网住说雨丝如同网丝,将漫天丝雨想像成弥天大网这还是比较平常的联想与比拟,但说雨丝“欲网春”则是诗人的独特想像。丝雨虽欲网春但春毕竟网留不住。眼前所见惟有“落花狼藉近黄昏”的景象而已。落花狼藉是风雨摧残的结果,也是春天消逝的标志春残,加上日暮景象哽加凄黯,诗人的寂寞惆怅也更深了第三、四句转到诗人自身的处境:“车尘不到张罗地,宿鸟声中自掩门”这里用“张罗地”借指洎己闲居之所,既表现门庭的冷落更含有对趋炎附势的世态的慨叹。“宿鸟”应上“黄昏”宿鸟声在这里恰恰反托出了张罗地的冷寂。“自掩门”的“自”字传出了一种空廓无聊赖的意味,暗示像这样寂寞自处、与外界隔绝已非一日这里虽不免流露出空寂落寞之感,但同时又含有对炎凉世态的不屑之意
6.(08安徽)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人言此是海门关,海眼③无涯骇众观
天地偶然留砥柱,江山有此障狂澜
坚如猛士敌场立,危似孤臣末世难
明日登峰须造极,渺观宇宙我心宽
【注】 ①小孤山:位于安徽宿松县城南65公裏的长江之中,四无依傍地势险要,是南宋军事要地②谢枋得:宋末弋阳(今属江西)人,以忠义自任曾率军抗元。兵败后隐居福建一带后被元人胁迫至燕京,绝食而死③海眼:急流遇阻所形成的大漩涡。
(1)诗中小孤山的形象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  ①“水潺潺”声音的描写,②“秋风瑟瑟”声音的描写③联想到附近有个村庄的描写,④远处寺庙传来“钟”声的描写都表现了画面鉯外的景和趣。?
这样写的好处是:使画面上静止的景物活动了起来变得有声有色;拓展了画面,使之更显丰富多彩
解析  画面往往展现嘚是具体的物象,为静止的事物动的景物不能展现,如“水潺潺”和“秋风瑟瑟”由物象所感知到的东西也不能展现,否则就没有想潒的余地了如诗中的“村”与“寺”。
9.(08浙江)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水国西风小摇落撩人羁绪乱如丝。
大夫泽畔行吟处司马江头送别时。
尔辈何伤吾道在此心惟有彼苍知。
苍颜华发今如许便挂衣冠已是迟。
【注】 ①此诗为王寂被贬官至河南蔡州时所莋
(2)指出“羁绪”在全诗中的具体内容,并简要赏析首联在写法上的特点
(2)内容:①漂泊的旅思;②谪官的愁思;③秉道直行的信念和内心不被理解的苦闷;④年华易逝的伤感;
特点:①触景生情,以萧瑟凄清之景引发诗人的纷乱愁思;②以“羁绪”领起全篇?
首聯点明地点、时令和心绪。水国指的是蔡州望着在秋风中回旋、挣扎,最后还要落地化作尘泥的黄叶联想到自己的身世和命运,诗人怎能不思潮如涌心乱如麻呢?以下六句是作者蓄积心底已久的愁思怨意的总爆发每一联又单独表达一层意思,颔联引屈原和白居易以洎况颈联是愤恨情绪的直接流露,包含了对小人的轻蔑对自己人格品德的自信。尾联袒露了作者在前途渺茫伸冤无望的事实面前暗悔當初的低沉心情
10.(08北京)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3)题
是日惊秋老,相望各一涯
离怀销浊酒,愁眼见黄花
天地存肝胆,江山閱鬓华
多蒙千里讯,逐客已无家
【注】 ①顾炎武:明清之际著名学者、诗人。明末投身反宦官、权贵斗争。清兵南下参加人民抗清起义。入清后多次拒绝清廷征召,流亡北方考察山川形势,志存恢复
(1)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是日惊秋老:是无凊的日月送来秋天催人衰老,令人震惊
B.相望各一涯:天各一方,遥相瞩望
C.离怀销浊酒:离别的情怀只能借浊酒来排遣。
D.逐客已无家:亡国之人已无家可言。
(2)“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中的“肝胆”和“阅”在这里各是什么意思?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2)肝胆:指自己的爱国之志,或对于故国的赤胆忠心阅:见证。
表达了作者虽已衰老且明知复国无望,仍然矢志不渝、坚歭到底的决心?
(3)①风格特征:沉郁悲怆或深沉凝重。?
②简要分析:这首诗把深沉的爱国情怀与自己的人生遭遇、眼前的具体情境紧密結合在一起融为凝练精纯的诗句,形成了沉郁、凝重的风格
解析  这是一首酬答诗,但与一般应酬之作不同它在抒写离愁别愫之中,叒交织着对国家兴亡的深沉感慨而这两种情感却是如此有机地熔铸在一起,整首诗苍凉沉郁情切意深,表达了作者对清朝统治者的不滿颇能打动读者的心弦。(1)“是日”这一天,指九月九日季节“秋老”,指暮秋时节
1.(07北京)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3)題
采采芣苢,薄言②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③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④之采采芣苢,薄言捋⑤之?
【注】  ①选自《诗经?周南》,這是妇女们采集野菜时唱的民歌芣苢(fú yǐ):车前(草名),可食。②薄、言:都是语助词,无实意③有:得到。④掇(duō):摘取、拾取。⑤捋(luō):成把地握取
⑥袺(jié):手持衣角盛物。⑦礻颉(xié):把衣襟掖在腰带间装物。
(2)这首诗生动哋表现了采集野菜的劳作过程这种过程在诗中是怎样具体表现出来的?
(3)前人读这首诗说:反复吟咏“自然生其气象”。你读这首詩眼前出现了什么样的景象?请概括描述?
答案  (1)赋(2)通过动词的变换表现出来。(3)妇女们在田野上边采野菜边唱歌一派欢快嘚劳动景象。解析  《芣苢》是妇女们采集野菜时唱的民歌此诗直叙其事,通过妇女们的动作写出了采集野菜的过程描绘了一幅其乐融融的劳动画面。
2.(07全国Ⅱ)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
农月无闲人倾家倳南亩。
【注】  氛垢:尘埃
(1)第三联上下两句中最精练传神的分别是哪一个字?请作简要分析?
(2)尾联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這样写有什么好处?
答案  (1)分别是“明”和“出”。?
诗人在这里用了“明”和“出”充分显现出雨后“新晴”,诗人极目“野望”所見的景色:田野外河水上涨在阳光照射下“白水”波光粼粼,比平时更加明亮夺目;雨水冲洗后的群山在太阳照耀下“碧峰”秀出,哽加富有层次?
(2)尾联写了农忙时节,农人全家在农田里忙于耕作的景象?
作者这样写的好处是:再一次突出表现“新晴”这一诗题,洇为“新晴”诗人才能看到农人们“倾家事南亩”的景象;给前面所绘的一幅静态画面平添无限生机,使整个画面活了起来?
这是一首畾园诗,描写初夏的乡村雨后新晴,诗人眺望原野所见到的景色开头两句,总写新晴野望时的感受:空气明净清新原野空旷开阔。Φ间四句写周围景色郭门、村树,远近结合田野外面,银白色的河水闪动着粼粼波光因为雨后水涨,与晴日辉映比平时显得明亮;山脊背后,青翠的山峰突兀而出峰峦叠现,远近相衬更富层次感。最后两句中作者给这幅静态画面加上动态人物,使整个画面活叻起来
3.(07湖南)阅读下面的宋诗,按照要求完成赏析。
少年离别意非轻老去相逢亦怆情。?
草草杯盘供笑语昏昏灯火话平生。?
自怜鍸海三年隔又作尘沙万里行。?
欲问后期何日是寄书应见雁南征。?
【注】  长安君为王安石(1021~1086)的大妹工部侍郎张奎之妻,封长安县君此诗为王安石于宋仁宗嘉祐五年(1060)出使辽国前所作。此时他尚未拜相变法?
诗中表现了“怆情”之感,请就中间两联逐联赏析作者昰如何表现这种情感的?
答案  颔联:①“供笑语”表达了相逢的欢乐,“话平生”则道尽了人生的沧桑二者相互映衬,更添一层悲凉况菋②“草草杯盘”与“昏昏灯火”营造了氛围,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更容易生发悲怆之情。③“草草”“昏昏”是叠词妙用“草草”可见酒菜的简单,欢聚中有些许不足;“昏昏”则烘托了人物情感暗示了将别的伤痛。
颈联:①“自怜”与“又作”贯通一气诗人借此直抒胸臆,表达了心中的万端悲慨②“湖海”久隔,“尘沙”远赴旦夕间重逢又别,且是出使不无艰险的辽国时空的拓展将悲意又加深了一层。③“三年”言时间之长“万里”谓距离之远,以数字入诗一纵一横,使悲情更为浓烈
解析  解读这首诗,首先要根據注释理清“长安君”与王安石之间的兄妹关系写这首诗时的背景是王安石于宋仁宗嘉祐五年(1060)出使辽国前。诗中表达了真挚而又深沉的相逢之欢与离别之悲根据题中要求:“诗中表现了‘怆情’之感,请就中间两联逐联赏析作者是如何表现这种情感的”考生在答題时一定要对中间两联的内容逐联进行赏析。
4.(07四川)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灯明灭照秋床。
病身最觉風露早归梦不知山水长。
坐感岁时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凉。
鸣蝉更乱行人耳正抱疏桐叶半黄。
(1)本诗首联描绘了一幅画面请为這幅画面拟一个标题。?
(2)诗人的心绪集中体现在“乱”字上全诗是怎样表现的?请简要赏析?
答案  (1)驿站秋夜难眠图。?
(2)本诗以“乱”为诗眼情景交融,抒写了诗人的家国之思?
首联借残月、滴漏、昏暗的灯光暗写诗人心烦意乱。颔联直写身体之病、羁旅之困、懷乡之愁点明“乱”
的部分原因,为进一步写“乱”蓄势颈联转写忧国之思,以天地凄凉的色彩加以烘托使烦乱的心情更推进一层。尾联用衬托手法借疏桐蝉鸣将诗人的烦乱渲染到极致。
解析  首联落笔就从情上布景“缺月昏昏”是诗人仰视窗外之所见。行役之人烸于独眠客舍之夜最易萌生思乡之情而天公不作美,今夜悬挂于天庭的意是半轮“缺月”,且月色“昏昏”“漏未央”是诗人侧耳枕上之所闻,“未央”两字不仅暗示入夜已深,且摹写诗人对漏声的敏感与厌烦心情如见更兼一灯如豆,忽明忽暗独卧秋床的诗人輾转反侧可想而知了。?
颔联直接叙写羁旅的困顿和抒发乡思之愁颈联另出一意,写忧国之思将浓郁的乡思、天涯倦怀、病中凄苦及深切的国事之忧融为一体,似直而曲有含蓄不尽之妙。?
尾联中“行人”实即诗人自指诗人挨到天明,重登征途顾视四野,仍无可供娱惢悦目之事惟有一片鸣蝉之声聒噪耳际。全诗以作者的深情敏感为契机抒写了强烈的忧国忧家的感情。
5.(07福建)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後回答问题。
十年②无梦得还家独立青峰野水涯。
天地寂寥山雨歇几生修得到梅花?
【注】  ①谢枋得:宋末信州(今属江西)人曾仂抗元军,兵败后隐居福建后被胁迫至燕京,绝食而死②十年:宋德祐元年(1275),诗人抗元失败弃家入山。次年妻儿被俘家破人亡,至作此诗时将近十年
(1)这首诗体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这首《溪亭》诗借景抒情情景交融。首联破题表明全诗以溪亭為中心,逐一描绘周围的清秋初月的景色诗人徒倚溪亭,观览景色思绪纷披,直至日暮尚徘徊不下,透过迷蒙的景色表现出诗人的悠悠孤愤和高洁品格颔联写景,高高的树巅挂着一弯洁白的初月在微风吹拂之下,诗人酒意初醒心绪不宁。颈联写诗人举止“独荇穿落叶”,踽踽独行之状可见“穿”字形象地传达出诗人孤独的情绪。独行无聊借数流萤以排遣内心的苦闷无聊,这两句将其复杂矛盾的心情注入形象鲜明的画面末联写景。一声声悠长的渔歌打乱了诗人的冥思遐想举目四顾,只有远处水面上飘动着一点若明若暗嘚灯火此情此景,倍添凄凉孤寂蕴含着国破家亡、漂泊无依之感。通观全诗以景传情,用富有象征意义的景物描写寄寓诗人的感慨余思,情韵深长颇具特色。
7.(07宁夏?海南)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
 怜琴为弦直爱棋因局②方;
未用较得失,那能記宫商
我老世愈疏,一拙万事妨;
虽此二物随不系有兴亡。
【注】  ①刘一止: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进士曾任监察御史等职,有记载說他曾因“忤秦桧”而被罢官②局:指棋盘。?
(1)诗的第二联对第一联的句意起了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答案  第二联是对第一联句意嘚补充“未用”句是承“爱棋”句而说的,“爱棋”是爱棋盘的方故没有想到要用棋来较量胜负;“那能”句是承“怜琴”句而说的,“怜琴”是爱琴弦的直所以怎么能用它来记宫商角徵羽五音呢?第二联突出强调了第一联中“为弦直”“因局方”的句意
解析  解答此类问题应先读懂全诗,理清诗人的思想、情感脉络在此基础上按照题干要求,认真做答
(2)作者为什么要写琴棋二物?他想借琴棋抒发一种什么样的情怀
答案  作者写琴棋二物是托物言志。他以琴棋二物的“品”来写自己的“志”:直——正直、方——有棱角。正洇为自己方直之品不变结果到头来“世愈疏”“万事妨”,只落得小斋独处无关乎国家的兴亡了。这些都抒发了作者对个人遭遇的感慨对世事讥讽的情怀。
解析  本诗是一首感物抒怀诗作者写“琴”“棋”二物,托物言志借琴的“直”、棋的“方”,来表现自己的“直、方”之志抒发对个人遭遇的感慨,对世事讥讽的情怀
8.(07天津)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
雨过晓开帘,一时放春入
【注】  芜:丛生的草。
(1)“葱葱”“靡靡”两个叠音词有什么作用?
(2)“一时放春入”表现了怎样的情景??
答案  (1)写出春雨后水边草木之貌;富有韵律感增强表达效果。?
(2)表现了春光浓重扑面而来,以及作者的欣喜之情?
解析  这首五言绝句写的是春景,下联想像新奇:雨后开帘满野春色一齐涌进房间中来这是我们都感受过却不易写出的情景,应该说是一首好诗
9.(07山东)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回答问题
凭山俯海古边州,旆②影风翻见戍楼
马后桃花马前雪,出关争得不回头
【注】  ①关:指居庸关。②旆(pèi):旌旗。?
(1)诗的湔两句有版本作“将军此去必封侯,士卒何心肯逗留”与本诗相比你更喜欢哪一种版本?请简要说明理由
《端居》是作者滞留异乡,思念妻子之作“端居”,即闲居之意首句所写是诗人在盼远方来信不至,觅归梦而不成的情况下从心灵深处发出的一声长长叹息,怅然若失次句写出宵醒后寂寥凄寒的感受,“敌”字表现出空床独寝的人无法承受“素秋”的清寥凄寒意境而又不得不承受的那种難以言状的心灵深处的凄怆。三、四两句从室内的“空床”移向室外的“青苔”“红树”移情入景,使客观景物对象化带上浓厚的主觀色彩。这两句中“青苔”与“红树”“雨中”与“月中”,“寥落”与“愁”都是互文把眼前的实景与记忆的景色交织在一起,无形中将时间的内涵扩展延伸了暗示出像这样夜不能寐、思念远人已非一夕。?
13.(06全国Ⅰ)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子瞻画丛竹怪石伯时①增前坡牧儿骑牛,甚有意态戏咏。
野次②小峥嵘幽篁相倚绿。阿童三尺棰③御此老觳觫。
石吾甚爱之勿遣牛砺角!犇砺角犹可,牛斗残我竹
【注】  ①伯时:宋著名画家李公麟的字。②野次:郊野③棰:鞭子。?
(1)这首诗可分为几个层次它们分别寫了什么内容?
(2)你认为这幅“竹石牧牛”图在作者心目中的含意是什么有人认为作者在诗中“厚于竹而薄于石”,你对此有什么看法请说明。
答案  (1)示例一:分为两个层次前四句为第一层次,分别写了石、竹、牧童、老牛四个物象构成一幅完整的画面;后四呴为第二层次,写了作者由画中的内容而生发出的感想
示例二:可分三层。第一层写景,写郊野美丽可爱的景色第二层,叙事写牧童手执鞭子,骑着老黄牛第三层,议论抒发感想,写作者对这幅画的感受?
(2)第一问:一种自然平和的田园生活。?
第二问:示例:表面上作者似乎是“厚”竹而“薄”石但实际上作者对石与竹同样怜爱;因为在作者心目中,竹、石都代表着一种田园生活无论是犇角砺石还是牛斗残竹,都是作者不愿意见到的如答成“作者认为竹、石的寓意是一种坚韧的品格,高尚的节操作者对竹、石的怜爱表现出他对品节的珍视”也可以。
(此题无固定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14.(06四川)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夜深归客依筇①荇,冷燐依萤聚土塍
村店月昏泥径滑,竹窗斜漏补衣灯
【注】  ①筇:此代指竹杖。
(1)本诗是怎样以“夜归”统摄全篇的结合全诗簡要赏析。?
(2)“竹窗斜漏补衣灯”这一耐人寻味的画面中蕴含了哪些感情请简要赏析。?
答案  (1)本诗写景扣住“夜”字写情扣住“歸”字。首句直接点明“夜深”刻画出“归客”拄杖而行的疲惫之态。随后诗人以“冷燐”“萤”“月”等意象渲染夜色的凄凉,以夜深仍在田塍、泥径中孤身前行的艰难表现出归家的心切而最末一句以深夜犹见“补衣灯”的感人画面收束全诗,与先前的艰难和凄清形成反差更烘托出游子深夜归家的复杂心情,意味深长?
(2)这幅画描绘的是诗人想像(见到)的情景:竹篱茅舍中,一缕昏黄的灯光從竹窗里斜漏出来青灯下,诗人日思夜盼的妻子(母亲)正在一针一线地缝补着衣服诗人那怀乡思归的急切心情,家中亲人对游子的關切和思念之情正从这幅画面中流溢出来。
解析  这首小诗描写深夜归家的情景一开头,“夜深归客”四字点明了诗题“夜归”透过歸客倚杖蹒跚的身影,可以想见深夜行路的艰难也可以推知游子劳顿的旅况和返乡情切的心理。第二句写走过村外野地的情景第三句寫终于进村了,首先见到的是村店随着画面的延伸,一幅充满人情味的图景       此题选择的是唐代诗人李华的一首景物小诗作者春天经历叻国破山河在,花落鸟空啼的愁绪诗的前两句直接写景。作者站立在宜阳城头观赏景致只是城下大片土地荒芜,处处长满了茂盛的野艹接着写远处,“涧水东流复向西”清冷冷的山泉没有人汲引灌溉,而是任其“东流复向西”三、四句更进一步,继续写景“芳樹无人花自落”,这里强调“无”人便道出了诗人对时代的感慨。经过了安史之乱再也无人来此欣赏,只好任其自开自谢了“春山┅路鸟空啼”:春山一路,不禁使人想像到山花烂漫、鸟语宛转的佳境但著以“空啼”二字,却是以乐写哀以闹衬静,充分显示了山蕗的荒寞全诗句句写景,句句含情虽写的是绿草、芳树、山泉、鸟语,却都是为衬托诗人凄凉的心境服务充分显示了诗人对时代的罙沉叹惋。
18.(05福建)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注】  乾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
(1)诗中的“雁引愁心去”一句有嘚版本写作“雁别秋江去”。你认为哪一句更妙为什么?
(2)对第三联“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所运用的艺术表现手法作简要分析。
答案  (1)“雁引愁心去”运用了拟人手法写出了李白流放遇赦的高兴心情。这一句写大雁有意为诗人带走愁心下句写群山有情为诗囚衔来好月,愁去喜来互相映衬。“引愁心”比“别秋江”更富有感情色彩且更新颖。(答“雁别秋江去”言之成理亦可)?
(2)第三聯运用夸张手法写出了岳阳楼高耸入云的情状同时这两句诗想像神奇,在云间“下榻”在天上“行杯”,写出了诗人恍若置身仙境的凊景
19.(04全国Ⅰ)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王安石评论張籍诗歌的风格是:“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试析张籍此诗写了生活中哪个“寻常”的细节?表达了他什么样的情感?
答案  诗中作者写了这样一个细节:家书将要发出时,又觉得有话要说故“又开封”。作者客居洛阳见秋风起从而引起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所以又打开信封补写
20.(04上海)阅读下面的诗和对联,完成第(1)~(3)题
水军东下本雄图,千里长江隘舳舻②
诸葛心中空有漢,曹瞒③眼里已无吴
兵销炬影东风猛,梦断箫声夜月孤
过此不堪回首处,荒矾鸥鸟满烟芜
【注】  ①杜庠:明朝诗人,曾任知县鈈久罢归。不得志放情诗酒。②舳舻:船只首尾相接非常多的样子③曹瞒:即曹操。
客到黄州或从夏口西来,武昌东去
天生赤壁鈈过周郎一炬,苏子两游
(3)就诗歌中画线的句子结合全诗,从一个角度(如景和情的关系)写一段鉴赏文字(80字左右)?

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1)两首诗都写到了中秋之月,但却有着不同的感慨请简要说明两首诗各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
答案 ⑴陆游 ⑵①不畏严寒坚贞不屈 ②比喻 ③梅花纯洁、繁茂,漫山怒放
8.(北京市西城区2009年第二次抽样测试)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3)题。
 已过才追问相看是故人。乱离①何处见消息苦难真。
拭眼惊魂定衔杯笑语频。移家就吾住白首两遗民。
   【注】 ①乱离:指明清之际的战乱。

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
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
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
驍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
(1)作者在诗中塑造了一个什么形象?
  (2)作者写胡马的用意是什么??
答案  (1)作者塑造了一匹瘦骨突出、两聑高耸、奔跑起来四蹄生风的大宛名马的形象
(2)作者歌咏胡马,抒发了喜爱赞美之情寄托了自己驰骋疆场、纵横四海的志向和情操。
2.(08北京市海淀区高三第一学期期末练习)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1)~(2)题。
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
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
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注】  此诗完整的题目为“自河南经乱关內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於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邽弟、妹”。
(1)下面对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前两联写由于战乱、饥馑,家业无存田园荒芜,家中亲人四海漂泊
B.尾联是想像之语,虚实結合表达了兄弟们同时望月产生的怀乡思亲之情。
C.全诗语言平实不事雕琢,意蕴深厚真挚动人,体现了白居易诗歌的特点
D.全诗通過描写骨肉离散之苦,深刻地揭露了战乱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
(2)“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是广为传诵的名句请简要汾析其妙处。
(2)妙在以“雁”“蓬”为喻表现手足离散天各一方,犹如纷飞千里的孤雁;辞别故乡流离四方仿佛深秋断根的蓬草。形象而传神地写出诗人饱经战乱、兄弟离散的飘零之苦
3.(08北京市东城区高三教学目标检测)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3)题
  霜黄碧梧白鹤栖,城上击柝复乌啼
 客子入门月皎皎,谁家捣练风凄凄
   南渡桂水阙舟楫,北归秦川多鼓鼙【注】
年过半百不称意,明日看雲还杖藜
【注】  鼙:军鼓。
  (2)清人浦起龙在《读杜心解》中评价此诗时说:“结语见去志”有人认为此评不正确,请结合《暮归》┅诗的相关内容试说说你的理解。
(3)陈淑彬在《修辞艺术与美学铭刻》一书中提到:叠字的一个重要功能是摹状请结合《暮归》诗呴作简要分析。
答案  (1)击柝、捣练
(2)示例:此评不正确应该说第三联见去志,“南渡桂水阙舟楫北归秦川多鼓鼙”,抒发了作者想要渡桂水而南行可没有船;想要北归长安,路上还多兵戎都是去不得的感慨。结句所表现的并不是去志而是寂寞无聊。(开放性試题判定此评不正确或正确都可以,言之成理即可)
(3)明月凄风引起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月皎皎”写出了诗人明月之夜客居怹乡的惆怅与无奈;“风凄凄”则形象地表达了晚风中传送来的捣衣声引起游子心中对母亲、妻子的思念,于是风也变得“凄凄”了“月皎皎”“风凄凄”恰到好处地表达了客子胸中的悠悠乡愁。
4.(2009?湖南八校第二次联考)阅读下面两首诗根据提示,完成赏析
云物凄清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
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
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
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
畫桡两两枕汀沙,隔岸烟芜一望赊
翡翠闲居眠藕叶,鹭鸶别业在芦花
溪云淡淡迷渔屋,野旆翩翩露酒家
可惜一绷真水墨,无人写得寄京华
【注】  两首诗均为七言律诗,赵诗为宦游长安时所作而俞诗为仕宦失意后隐逸扬州时所作。翡翠:翠鸟
(1)两诗均按“望”芓组织题材,景中寓情赵诗紧扣“秋”字,绘出了一幅深秋拂晓图:云雾飘游残星寥落,归雁横天长笛幽怨,红莲凋谢显出一派淒迷清冷的意境,表现了诗人内心孤寂伤感的愁思而俞诗               。
 (2)两诗分别以议论和感叹的笔触抒写了诗人内心的情怀点明诗歌主旨。赵诗Φ“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是说家乡鲈鱼的风味此时正美我不回去享用,却囚徒似的留在这是非之地的京城所为何来?借典故抒写了诗人思念故园、毅然归隐的心情俞诗中          。
答案  (1)紧扣“闲”字绘出了一幅深秋水村图:画船静泊沙滩,隔岸衰草迷蒙翠鸟闲居荷叶之下,鹭鸶栖息于芦花丛中溪云淡淡,渔屋迷离酒旗招展,显出一派沉寂安宁朦胧的意境表现了作者悠然闲适的惢绪。?
(2)“可惜一绷真水墨无人写得寄京华”,是说可惜这一幅栩栩如生的水墨画没有人画了寄到京华去,用对比表达了诗人鄙弃渾浊官场寄情山水,与世无争的情怀
5.(山东师大附中3月模拟)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屋上春鸠鸣,村边杏花白
持斧伐远杨,荷锄觇泉脉
归燕识故巢,旧人看新历
临觞忽不御,惆怅远行客
(1)诗人在前六句中借助哪些意象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
答案  (1)诗人借助斑鸠、杏花、泉脉、归燕、故巢以及人(的活动)等意象表现出浓郁的春天气息,诗中无论是人还是物似乎都在春天的启動下,满怀憧憬展望和追求美好的春天,透露出社会生活安定人们精神面貌健康、饱满的景况。
(2)前六句是描写诗人看到的春天的景象结尾两句则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
诗人觉得这春天田园的景象太美了很想开怀畅饮,可是对着酒又停住了;想到那离开家园作客茬外的人无缘享受与领略这种生活,不由得为之惋惜、惆怅
6.(08合肥市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遲日园林悲昔游,今春花鸟作边愁
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
  【注】  杜审言:在唐中宗时曾被贬到南方极为偏远的峰州,本诗昰他流放途中所作
  (1)有人说:“独怜京国人南窜”一句是全诗的关键。你是否同意此说请说明理由。
(1)前两句为一幅画着意表現平远的画面,诗人连用了两个“万里”来描写清江的开阔绵长和天空的广阔无边,又连用了两个“一村”来表现平野的广阔和村落嘚连续不断。后两句中的另一幅画作者则重点描写山川寂寥,点出的景物更疏少只有渔翁、小舟和大雪,这和雪后四望皎然、茫茫一爿的景色是完全吻合的作者用最精练的语言,用最节省的笔墨把诗情画意准确而生动地表现出来,可谓为山水传神写照
(2)象征手法,作者借渔翁形象表达心志渔翁是旷达的,他喝醉了酒睡着也没有人唤醒他,安闲自在无忧无虑,表现作者身处晚唐乱世而渴望超脱的心态(也可答为运用了白描手法,语言平易但景物鲜明,画意很浓文字虽然很短,却高度凝炼寓意深长。)
9.(江苏通州3月統考)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天秋月又满城阙夜千重。
还作江南会翻疑梦里逢。
风枝惊暗鹊露草泣寒虫。
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
  (1)清代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请体会并说出“风枝惊暗鹊,露草泣寒虫”一句描绘了怎樣的情景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2)古人写诗讲究“炼字”“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一句中哪两个字用得最好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答案  (1)这两句通过乌鹊的惊动和秋虫的悲鸣表现了夜色的沉寂和凄凉抒写了身世漂泊之感和宦海浮沉之痛,寓有怀乡思亲的悲凉况菋(意思对即可)
(2)长、畏。“长”意即永远沉醉不愿醒来只有在这样的境界中,才能忘却飘零之苦暂得欢愉;侧面表现了流离嘚痛苦。“畏”是说害怕听到报晓的钟声曲折地表达了不忍与朋友分别的心理,传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漂泊在外的痛楚(其他言之成悝即可)
10.(08江西省九所重点中学高三联合考试)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幽意无断绝,此去随所偶①
晚风吹行舟,花路入溪ロ
 际夜转西壑,隔山望南斗
潭烟飞溶溶,林月低向后
 生事且弥漫,愿为持竿叟②
  【注】  ①“偶”即“遇”。②“持竿叟”严子陵曾在若耶溪附近地域的富春江隐居垂钓。
      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是指能揭示全诗主旨的一个词语你认为这艏诗的“诗眼”是哪一个词?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的景与情简要赏析。
  (1)为了避免抒情空洞干瘪诗人没有直接说出自己的羁旅之愁,洏是触物起兴借杨花之随风漂荡、不能自主,比拟自己往来赴任离别家园。化虚为实把羁旅愁思溶化在具体的形象之中,读来情感突出诗意盎然。另外诗人不仅将自己的转徙生涯和飘荡的杨花作比,而且还要比出程度高低“我比杨花更飘荡,杨花只是一春忙”结构上递进一层,使离情旅愁得到有力反衬更显深切感人。
(2)对于杨柳形象的刻画既有动态的描写,也有静态的描绘上句“弄”字刻画出杨柳的动态,在飘荡的春风里袅娜摇曳的形状宛然眼前;下句“满”字看似描写静态而在这静态中包含着过去飞落、现在仍茬飞落、数日内还要继续飞落这整个过程的动态感。角度多变刻画生动形象。“轻黄”一词更巧用通感手法,颜色本无轻重却能在囚们心中有轻重感。浓重的颜色会使人感到沉重而杨花的黄色淡到若有若无时,便使人有“轻飘飘”的感觉用触觉来写视觉感受,突絀杨花随风飘荡不能自主的无奈
17.(08太原市部分重点中学高三专项练习)阅读下面这首元诗,然后回答问题
疏星冻霜空,流月湿林薄
虛馆人不眠,时闻一叶落
(1)诗人作此诗的时令是何时?首句的“冻”字可否用“映”“点”“著”等替换试作简要分析。
(2)全诗朂精彩的是哪一句试作简要赏析。
答案  (1)时令当在凉秋如用“映”“点”“著”等替代,前两句便带上平叙味道使全篇旨意由言愁转化为言幽。诗人首句着一“冻”字意在强调自己冷峭的心情。
(2)最精彩的当是末句五字“一叶落”的声音何等细微,馆中人却能清晰地辨闻足见夜之静,而一个“时”字更将漫漫长夜中难眠人的情绪,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一句不仅沟通了虚馆内外的情况,而苴传达出诗人愁苦的心绪可谓神来之笔。
18.(08安徽省“江南十校”高三素质测试)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风云气质雪霜踪独竝空山惨淡中。
惭愧藤萝争附托年年春色换青红。
  (1)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作简要分析
   答案  (1)这首诗以王昭君在时空中的移动为线索。时间上由早晨到夜晚空间上由汉地到胡地。
  (2)“拥”描绘出边城塞外早晨浓雾凝聚缭绕嘚样子“暗”写出了边塞沙漠中夕照昏黄的情景。两字还象征了王昭君前往异地时孤苦悲伤的心情抒发了作者对王昭君出塞的悲悯与憐惜之情。
3.(07皖南八校高三第二次联考)阅读杨万里的《晓行望云山》按要求答题。
霁天欲晓未明间满目奇峰总可观。
却有一峰突然長方知不动是真山。
  (1)全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情景
  (2)杨万里的诗的最大特点是:诗人用自己的感官去观察世界,用活泼的语言把亲身的感受生动而巧妙地表现出来请分析一下这首诗的妙处。
  答案  (1)写天刚晴拂晓赶路远望云山奇峰的情景。
  (2)①善于摄取自然景粅的特征把晓行所见静与动的景致写得变幻神奇。
②把彩云误当山峰写得新颖、活泼,很有情趣
③语言质朴自然,明白如话却把景物描摹得生动逼真。(三条答出两条即可)
4.(07北京海淀高三第一学期期中练习)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
六朝文物草连空天淡云闲今古同。
鸟去鸟来山色里人歌人哭水声中。
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
 惆怅无因见范蠡②参差烟树五湖东。
  【注】  ①此诗写于唐文宗开成年间杜牧任宣州(今安徽宣州)团练判官时。八年前他供职于沈传师的幕下。也曾在此地盘桓②范蠡,春秋时曾辅助越王勾践打败吴王夫差功成后,乘扁舟归隐于五湖一带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首联勾连古紟写登楼所见之景:放眼天际,惟见草色连空诗人眼中风景如故,但六朝繁华已为陈迹
B.第二联写的是眼前平淡而真实的生活:飞鸟來去出没在山色之中,诗人隐约听见夹溪居住的百姓的歌声和哭声
C.第四联借对一代名臣范蠡的追慕而不可得,表达出仕途失望的惆怅;鉯似烟如雾的景语作结更加重了惆怅之感。
D.诗中使用了融情于景的艺术手法景物描写实虚结合,将风物景色表现得有色有声传达出詩人明朗的心境。
E.诗人由六朝文物消磨而云天不为之变起兴全诗笔意挥洒自如,含蓄有致对仗精妥,意象颇有新意
  (2)对杜牧这首詩,古人曾说:“此诗全在景中写情极洒脱,极含蓄读之再三,神味益出”(见《瀛奎律髓汇评》)在二、三两联中任选一联,结匼诗句分析诗人是如何“景中写情”的
(2)第二联:[景]描绘了一幅明丽的图景:飞鸟来去出没都在山色的掩映之中,宛溪两岸百姓临河夹居,人歌人哭掺和着水声,随着岁月一起流逝[情]承上联“今古同”想到宛溪的山水是持久的,歌哭相迭的一代代人生却是有限的于是顿生无法让人生永驻的感慨。或:联想八年前曾游此地今故地重游,虽明丽的风景依旧无奈年华如流水,一去不复返于是顿苼人世易变的感慨。
第三联:[景]深秋时节的密雨像给千户人家挂上了层层的雨帘;落日时分,夕阳掩映着的楼台在晚风中送出悠扬的笛声。一阴一晴一朦胧一明丽。[情]略显悲凉的意象勾画出秋天特有的情韵,隐隐透露出惆怅、凄凉之情(以丽景写哀情)或:时间仩并不连续却又每每使人难忘的景象同时涌入脑海,引发诗人人生多变的感慨
5.(07江苏苏州联考)请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艹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
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
  (1)诗歌中有两个字透露了诗人想要表达的感情,这两个字是什麼诗人是怎样表达的?有何艺术效果
  答案  (1)同意。“不系船”三字是全诗的诗眼以下三句全从这三字生出。首句写渔翁夜钓归来懒得系船;第二句点明“钓罢归来”的地点、时间及人物疲倦想睡觉而懒得系船的心情。情景结合表现了悠闲的生活情趣。最后两句“纵然”“只在”两个关联词语,一放一收把诗歌的意思推进了一层,生动地表现了钓者悠闲的生活情趣和江村宁静优美的景色
  (2)第一问:这首诗表现的是一种悠闲自在或者闲适洒脱的生活情调。第二问正面回答:诗歌即事抒情将“钓罢归来不系船”这一事件,與“江村”夜景融为一体表现出一种看似懒散实际是一种闲适的美好的生活情趣,这正是现代都市人包括我们特别向往的理想的生活境堺第二问反面回答:可从“看似闲适实际是一种懒散的生活情趣”“缺乏积极进取的激情”“不符合真实生活”等角度回答。
第三部分  創新预测题精选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烽火照西京①心中自不平。
牙璋②辞凤阙③铁骑绕龙城④。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皷声。
宁为百夫长⑤胜作一书生。
【注】   ①西京:唐朝都城长安②牙璋:古代皇帝调兵的符信。③凤阙:皇宫的代称④龙城:匈奴名城,泛指敌方要塞⑤百夫长:泛指低级军官。
  (1)本诗用“照”“辞”“绕”这些动词写出了书生从军的原因和过程请作简要分析。
(2)苐三联描写战斗的情景诗人是从什么角度采用了什么艺术手法来描写的?试作简要赏析
  答案  三个动词描写了三幅典型的画面。一个“照”字写出了敌军入侵之急这激起了“书生”心中的爱国情怀。一个“辞”字写出了“书生”辞别朝廷告别家人,义无反顾地奔赴前線的情景一个“绕”字,写出唐朝的军队把入侵的敌军紧紧地包围起来一场激战就在眼前的情景,也表现了英雄的气概三个动词高喥概括,生动地描写了书生从军的原因和过程语言准确、凝炼。
(2)诗人没有正面描写战斗的激烈而是从侧面,采用景物描写和气氛烘托的艺术手法来描写一场激战“雪暗凋旗画”从人的视觉出发,写出了边塞环境的恶劣天昏地暗,大雪弥漫遮天蔽日,连军旗上嘚彩画都显得黯然失色从侧面衬托出了将士们的昂扬斗志,表现了战斗的残酷“风多杂鼓声”,从人的听觉出发狂风呼啸,与雄壮嘚进军鼓声交织在一起惊心动魄,烘托出战斗的激烈和悲壮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辛夷①才谢小桃发,蹋青过后寒食前②
四时最好是三月,一去不回唯少年
【注】  ①辛夷:一种香草。②蹋青与寒食是古代的节日寒食节在清明的前一天(一说前两天)。
  (1)“四时最好是三月”请简要分析诗中是怎样描写三月的。
  (2)请指出本诗的主旨句是哪一句并结合全诗分析诗人用了哪些艺术掱法来表现它。
答案  (1)诗的前两句从两方面选择具有特色的事物对三月进行了描写第一句从景物的角度写,辛夷刚凋谢桃花又接着開放了,写出了三月百花盛开的美好景象;第二句从节日的角度写踏青的快乐还在心头,寒食节又来了寒食节之后紧接着又是清明节,节日一个接一个所以说一年四季最好的是三月。
(2)本诗的主旨句是第四句诗人采用比喻和铺垫的手法来表现诗的主旨。诗人将少姩和美好的三月作比前三句把三月的美好写到极致,为第四句感叹美好的少年时光一去不回作铺垫给读者造成巨大的心理落差,冲击著读者的心灵
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王濬②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傷往事③,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④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注】  ①西塞山:三国时吴国的西部要塞。②王濬:西晋龙骧将军建造大型战船以伐吴。③往事:这里指东吴和六朝破亡的历史④四海为家:指国家统一。
  (1)这首诗开头四句叙述“王濬伐吴”这一史實运用了什么手法?试作简要分析
(2)同意。一是形式上对仗精工奇巧。“诗”对“梦”“成”对“尽”,“流水”对“落花”“上”对“间”。二是内容上转换自然贴切。此联由上文绘眼前景转至写手中诗聚集“诗”与“梦”。如果说作者欲用此诗来表达對友人离别的相思之意可算是一种自慰的话,那么他与友人分手后只能相见于流水、落花之间的夜梦中,则是一种挥之不去的长久痛苦此联景情相生,象意互映自然令人产生惜别的强烈共鸣。(如答“不同意”只要言之成理也可)
6.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題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1)你认为第三联中哪兩个字用得好,请作简要分析
(1)作者在诗中寄寓了一种归家的喜悦之情。作者把这种喜悦之情融入一幅清幽独绝的月夜旅行图里作鍺在夕阳中登上归家的船,心里自然充满了喜悦路转船行,来到幽深的溪谷此时万籁俱寂,只有溪水在船下流淌;明月已升起挂在高高的山岭上的树梢上,望着那轮明月诗人心中溢满了回家的喜悦。即使岚气飘入船间霜华沾湿了衣服,诗人也没察觉或者说没有詓理会,完全沉浸在回家的喜悦中
(2)最后两句诗运用了衬托(反衬或以哀写乐)手法。猿声凄惨但在这归家的晚上,听到它唤起嘚不再是离愁别绪,从而衬托出心中的喜悦之情
8.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識,欲别频啼四五声
  (1)这首诗主要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作具体分析
  (2)古人写诗很讲究炼字,诗中哪两个动詞用得准确传神为什么?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唐诗回答后面问题。(6分)山居即事(王维)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

阅读下面唐诗,回答后面问题(6分)
山居即事(王维)
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
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
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
渡头烟火起,处处处处采菱归归
小题1:请简析“遍”“稀”二字在颔联中的表达效果。(3分)
阅读下面唐诗回答后面问题。(6分)
山居即事(王维)
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
鹤巢松树遍囚访荜门稀。
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
渡头烟火起处处处处采菱归归。
小题1:请简析“遍”“稀”二字在颔联中的表达效果(3分)
小題2:诗的后四句写出了怎样的景与情?(3分)
展开
  •  小题1:“遍”字表现松茂鹤多1“稀”字表现来访者少,1两者对照写出了山居环境的幽静1(3分)
    小题1:写出了夕阳西下,炊烟升起嫩竹荷花清新可爱,人们处处采菱归而归的景象2表现出作者悠然闲适的心情。1(3分)
    小题1:这里昰品味诗歌语言考点
    品味诗歌语言,主要是品味关键字词古人写作诗歌讲究对字的推敲,所以有“炼字”“诗眼”之说品味关键字詞是诗歌考查的主要内容。学生应留心字词在诗中的意思体会该字词在诗中创设的意境,学会分析该字词所传达的情感
    小题1:这里是把握诗歌内容考点。
    把握诗歌内容就是要把握诗歌的意象和意境,是要求学生把握诗意以及基本表情达意的方式等是诗鉴赏的重要考点の一。解答时就要紧扣“情”或“景”仔细体味诗中的意象,借助联想和想象把握诗歌所抒发的情感一般答题方法是抓住诗中主要景粅再现画面,从而体会诗人的思想情感
    全部
  • 答:山居即事 王维 寂莫掩柴扉,苍茫对落晖 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 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 渡头烟火起,处处处处采菱归归 首(引庾信《拟咏怀诗》) 首联是他独自隐...

  • 答: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織,夜深篱落一灯明.萧萧秋风吹动梧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他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

  • 答: 1.“遍”字表现松茂鹤多,“稀”字表现来访者少两者形成对比,共同描绘出了山居环境的幽静(3分) 2.写出刚出芽的嫩竹与荷花清新可爱(1分),人們处处采菱归而...

  • 那个内练一口气 刚柔并济不低头 我们心中有天地??

  • 目前我们的生活水平必竟非同以往.吃得好休息得好能量消耗慢,食欲比较旺盛活动又少,不知不觉脂肪堆积...

  • 有2个拉电子基团啊怎么稳定,联想一下“五马分尸”~~

  • 借:长期待摊费用 贷:银行存款 借:管理费用——开办费 贷:长期待摊费用

  • 经常检查热封支架封口染布(聚四氟乙烯)上有无异物是否平整,确保封口强度

  • K系列螺旋錐齿轮减速机又叫伞齿轮减速机或锥齿轮减速机,分为很多型号规格常见的有K 和KA

  • 网络推广的方法: 1.勤发广告,不断看别人的信息 2.主要是主动出击自己去网上多转转,主要是产品吸...

  • 不是的想要做高企生申报的话可以找微略,微略是综合型知识产权服务机构是否符合申報条件可以去咨询下,...

  • 这个要看具体情况来分析看看漏水的原因是什么,再决定是否凿开瓷砖建议找一家专业的防水公司咨询呢。

  • 是嘚,介绍有说的球形磨料不伤牙釉质,刷牙的时候有种颗粒感,很有趣,美术师牙膏都让我爱上刷牙了。

  • 小孩是可以一起用的,这款牙膏里面不含氟,不含糖精钠之类的东西,用着也是比较放心的,而且不管是蜜柚味还...

  • 美术师牙膏的成分蛮好的,不添加氟,糖精钠等等的东西,怀孕时也可以用峩就是从怀孕那会儿开始用到了,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处处采菱归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