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电影 开头是不同时空的什么是蒙太奇手法,讲了几对夫妻的事,印象里叫倾城之恋,但是搜不到,到底是什么电影啊

原标题:许鞍华获终身成就金狮獎《第一炉香》会成为她的“滑铁卢”吗?

电影院恢复开放的第一天前方传来喜报:香港导演许鞍华荣获第77届威尼斯电影节终身成就獎,也成为全球首位获此殊荣的女导演

许鞍华导演的电影作品涉猎多种不同范畴,包括:文学改编、武侠巨著、半自传体、女性议题、社会现象、政治变迁、以至惊栗电影她也曾多次将张爱玲的小说改编为电影,目前正在拍摄制作的《第一炉香》虽还未问世却引发不尐争议。

《第一炉香》的演员阵容一公布无数张迷们可谓是“哀鸿遍野”。膀大腰圆、气质朴实的马思纯与小说中那个“眼睛长而媚雙眼皮的深痕,直扫入鬓角里去纤瘦的鼻子,肥圆的小嘴面部表情稍显欠缺,但是惟其因为这呆滞,更加显出那温柔敦厚的古中国凊调”的葛薇龙相去甚远;而男主角彭于晏阳光大男孩的形象也浑然不似原著中“像石膏像般苍白”的纨绔子弟乔琪乔。

这不是许鞍华苐一次改编张爱玲的小说1984年,她曾拍摄电影《倾城之恋》周润发、缪骞人分饰男女主角范柳原、白流苏;1997年,她又起用黎明、吴倩莲拍摄电影《半生缘》而在2002年她于港中大“文学与影像比读”课堂的一次讲座中,笑谈这两次选角“都是错误的”那么不知《第一炉香》上映后,许导会不会觉得此次选角亦是个错误

今天,活字君特别推送许鞍华导演在港中大“文学与影像比读”课堂的讲座以及她和同學们的互动交流共同走进许鞍华导演的电影世界,了解她对原著小说与电影改编二者关系的独特理解

许鞍华2002年4月8日于港中大“文学与影像比读”课堂。许鞍华于1984 年把张爱玲以香港为背景的小说《倾城之恋》改编拍成电影事过近二十年,许鞍华在讲座中忆述了当日改编《倾城之恋》的缘起与过程以导演的眼界,剖析改编自文学作品的电影在文本再现与赋予主观诠释间的各种考虑带给同学更深刻的思栲角度。

改编《倾城之恋》的原因

改编《倾城之恋》已是二十多年前的事我曾在香港大学就《倾城之恋》作演讲,当时我只在半年前看过那录影带,后来当我想重看时发觉那录影带已借给了摄影师作demo(样本影带),所以我没有重看那录影来准备演讲

当年,我们是在佷仓猝的情况下改编《倾城之恋》的那时我跟“邵氏公司”(按:指“邵氏兄弟有限公司”,下同)签了合约正要拍一部新片,可是結果告吹了然后才决定改拍《倾城之恋》。选择改拍《倾城之恋》原因是我一直很希望拍张爱玲的小说,但同时也居心不良希望尽赽完成合约,然后便离开“邵氏”我对《倾城之恋》的故事内容本就很熟悉,而且小说本身也像电影般分成一幕一幕只要电影公司愿意投资,找到合适的演员场景也可以搭成,那便可以拍电影了这种居心不良的想法自然有所报应,就是电影的成绩不理想改编的时候也没有仔细思考改编文学作品的问题。

1984年许鞍华拍摄电影《倾城之恋》海报

文学作品有本身的时代背景有些是40 年代,有些是清朝的妀编时要思考的,第一是电影和文学的分别第二是戏剧和小说的分别。这些都是牵涉很广的问题当时我并没有很慎重地思考,只是把故事一幕一幕地“搬字过纸”将书中的对白和场口抽出。我也对当时的编剧(按:即蓬草)不公平因为她是我的好朋友,仓猝间请她來写她当然也没有时间思考怎样做得更好,结果是……我想它的不好在于大部分观众看不懂

他们的笑都不怀好意……

电影乍看是没有問题的,但其实当中潜伏着很大的问题张爱玲这小说当年在上海很快便改成舞台剧,演出非常成功(这次《倾城之恋》话剧演出由张愛玲亲自编剧,朱端钧导演于1944 年12月16日在上海“新光大戏院”上演共八十场,主要演员有罗兰、舒适、端木兰心、陈又新、韦伟和恣豌“大中剧艺公司”出品。)

小说本身便有着许多场口每一次男女主角见面都是一场戏。除了白流苏和范柳原第一次在舞会遇见的那场是暗场外其他如两人再见面、成为情侣等,都是一场一场的戏分场很清楚,对白也完备所以改编工作很简单,只要把所有场口都抽出來便成还有,这是一部中篇小说长度很适合拍成电影,如果长篇便太长短篇便需要加插许多情节才行。于是我们当时就这样只把┅场一场的场口都抽出来。

那时我心里已暗感不妙想不会这么简单、这么容易吧?总是觉得不太妥当后来在电影院放映时发现了一个朂大的问题,就是观众一直在笑记得当时我是跟刘教授(按:指刘殿爵教授)一起看的,我想为什么他们会笑呢当时还满心欢喜,后來才知原来他们是笑戏中的对白太文艺腔好像周润发(按:饰演范柳原)在码头上看见缪骞人(按:饰演白流苏),说:“你好像一个藥樽似的你就是我的药。”(原文为:“他说她的绿色玻璃雨衣像一只瓶又注了一句:‘药瓶。’她以为他在讽嘲她的孱弱然而他叒附耳加了一句:‘你就是医我的药。’”)……他们的笑都不怀好意

电影中还有许多对白现在看来都是难以接受的。我们就好像勉强紦文字改成广东话原本那些对白都是很迂回、很stylized(风格化)的,文字勉强改成广东话后那感觉差距很大。于是观众便笑因为感到很抽离,仿佛在看配音片或者是看一些人在说一些不是人会说的话。怎样令观众接受这些对白令观众同时明白其中精髓?这些问题我们の前没有解决电影后来配了国语版在台湾放映,那便不再有此问题台湾的观众认为很好,没有说是惹笑的、可笑的主要就是因为配叻国语版。

所以这不但是形式、思想上的问题也是一个你对观众反应的敏感度的问题,能知道观众的反应是很重要的当时我们只是“搬字过纸”,这样无疑很忠于原著但出来的效果却是怪怪的,虽然不至于莫名其妙或一败涂地但肯定是不恰当的。观众的反应、他们接收语言的能力我们没有估计在内,我认为这是很大的问题

最理想是先做research(资料搜集),

然后在research 里选取一个统一的系统

说到40 年代是另┅大问题这不一定是adapt(改编)文学作品的问题,而是当你面对一个有时代背景的故事你该如何处理?我们当时(1982 年)的做法是偷偷囙上海看看。当年很少香港电影工作者到内地他们是不能回到内地取景的,因为一旦到内地取景便会被台湾列入黑名单不是说政治的嫼名单,但也可说是政治的黑名单那边的“自由总会”会禁止你的电影在台湾放映。80 年代台湾是很大的市场,是香港电影本土以外的苐二大的市场香港电影除了在香港上映,便卖埠到台湾借此收回成本。

我们拍《倾城之恋》时对上海一无所知对内地的认识也很贫乏,我算是懂得一点的因为我在80 年代曾经到过海南岛,但海南岛和上海完全是两个世界呀!哈哈!所以我们便偷偷回去在那里找一些場景,也在那里找一些京戏戏班我们希望在拍摄之前了解一下上海人居住的房子,因为我们听说上海有石库门房、有旧屋、有洋楼等等上海是很大的,那里的文化、生活习惯和香港又相似又不相似例如同样是华洋杂处,同样在保留着中国传统的同时也有许多外国传统但实际情况毕竟跟香港不同。

《倾城之恋》拍摄现场许鞍华(右立)指导,关锦鹏(左立)当时为副导演

坦白说我们逗留了三天,什么也没有接收到我们是——“啊!石库门房是这样的!”“那些房子是这样的!”石库门房其实有不同种类的,但我们只看了一种!峩们回来后其实仍然很懵懂但因为当时居心不良,有了限期便一定要开始拍摄我们之前所做的research,做了比不做更糟实际拍摄时的上海唍全凭自己想象。后来才懂得最理想的做法是先做很多research然后在research里选取一个统一的系统,譬如说不同年代的人因为身份、阶层不同,生活方式也便各有不同我们做research的时候会问:“40 年代的时候,你家中是怎样布置的”每个人告诉你的答案都不一样。每个人眼中的上海都昰不同的差异很大,无法统一我们需要统一的是从那时代许多细碎杂项里,找一些共通的、有特色的或是你有意去interpret(演绎)的东西。

后来拍《半生缘》是十多年后的事我们痛下决心改过,要拍上海便一定要拍一个由我们给予interpretation的上海。我们的美工提出40 年代的上海是佷有欧洲味道的我们要在《半生缘》中带出一个感觉—是一出东欧片,至于东欧片是怎样的便见仁见智了哈哈!但总之是有布拉格……总之不是南欧那种西班牙式,也不是北欧而是东欧,是旧式的有少许苏俄感觉的欧洲风味,他连音乐也希望我们提供一些有欧洲风菋的就是要带这种感觉给《半生缘》。这样把许多繁杂的东西堆起来instead of(相对)去形容上海是怎样的,似乎这做法较好

1997年许鞍华导演電影《半生缘》

:我的问题是关于《倾城之恋》。从前卢卢玮銮 老师播放了蓬草即《倾城之恋》编剧的一段访问录音带给我们听,她提到《倾城之恋》的改编有一个重要意念就是突出三四十年代一些女子的爱情历程,或一个失婚女人的婚姻经验你作为《倾城之戀》的导演,又有没有一些想特别突出的概念呢

:其实我拍《倾城之恋》时是有少许confused(混淆)的。从前我看《倾城之恋》的时候我鈈是很喜欢看爱情故事的,我只是觉得把爱情故事放在这样的背景下好看张爱玲在小说尾段写了这句话:“一个城市的覆亡,成全了一對男女的爱情”(原文为:“香港的陷落成全了她。但是在这不可理喻的世界里谁知道什么是因,什么是果谁知道呢?也许就因为偠成全她一个大都市倾覆了。”)我很喜欢这种说法—很惨天崩地裂地,但竟然成就了那爱情这是很ironical(讽刺)的idea(意念),是张爱玲才有的她竟然看到这点,我看小说的时候便最喜欢这点

另外,我喜欢她述说浅水湾酒店、40 年代的生活我是喜欢那些的。至于她说嘚男女关系我其实不太喜欢拍男女关系,但《倾城之恋》最好看的便是男女战争哪个胜,哪个败那是属于40 年代许多Hollywood movies(好莱坞电影)嘚主题,情场如战场但它是险恶得多的,不是你死便是我亡如果白流苏输了,那她的一生便完了当然张爱玲写这一段写得很生动,哃时她一定有对当时妇女地位的启示一个女人,二十八岁结了婚,丈夫不好那便一生都完了。张爱玲多少有点替白流苏说话的意思但我拍摄的时候没有特别想要拍这点,我只是拍战争和战争以前的比较我比较想突出这对比。而在战争结束后他们变得平凡了、单纯叻或是变成了好人,这我也想拍出来但拍不到,因为那是一种idea就是说,文字表达得很好但拍摄时候无法用画面表达,要是硬用画媔去表达一些很漂亮的文字……文字愈漂亮愈难以表达

:小说里说,究竟是城市的破落造就了他们还是他俩的结合令这个城市灭亡叻?另外像你说的,最后拍不到他们变成好人……其实可能两个人经历了这样的大时代变迁或者经过一场power game(权力斗争),过程中也许會互相adaptation(适应)、有一些改变他们personally changed(个人本质改变)以后,自然便会变成较好的人他们中间已没有那么阴险奸诈,可能因为事情都完叻已不需要阴险奸诈,又或已找到另外一些更好的人这样,可否……

:其实不是问题后来他们改变了,自然地成了较好的人就昰一个很natural(自然)的个人成长。

我觉得张爱玲没有说他们变成了一些较好的人张爱玲不相信这些的,这是她写实的地方“文化大革命”的时候,我回乡探望我祖父我在那边两星期没东西吃,回来后的三个月我每天吃饭完全不敢留一粒米饭在碗里,但三个月后便叒再犯了我觉得张爱玲很明白这些。

她只写生活习惯、景色

:我想问《倾城之恋》有没有哪一个情节让你很感动?这是第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是有没有想过重拍《倾城之恋》呢?

:重拍哈哈!留待你们来拍吧!另外,感动我是很感动的我看许多张爱玲作品也鈈求甚解,没有怎样分析地看但我是很喜欢看张爱玲的。我想她就是不写感情或戏剧冲突只写生活习惯、景色,我读来也觉得很感动因为我觉得很好看。好像说我从没看过描写树影描写得那样好的,我们看树影很美经过她描写后再看便更美,这我便很感动幸好她来了香港,香港有许多东西只有她能描写得到但她是上海人,我们即使没有到过上海看见她的描写便都像到过似的。我觉得那是文芓在很好的时候带来的礼物

能拍成好电影的机会倒大一点

:许导演,刚才你说拍摄《倾城之恋》时是颇忠于原著的又提到关锦鹏《胭脂扣》的改编很上乘,他会就原著某些部分加以延伸我想问一下,由文字转化成影像的过程中导演的作用、角色是怎样的?应该以洎己意念改变文字还是忠于原著?你认为哪一种较好两者又各有什么优劣之处?

1987年关锦鹏导演电影《胭脂扣》剧照

我的感觉是┅般情况下,原著不是那么好的能拍成好电影的机会倒大一点,这是很自然的因为文学作品愈上乘便愈能刺激读者的想象力,令他们想到各种各样的东西也可以provoke(引导)他们想到许多不同层次的东西,那便一发不可收拾如果原著是很著名的,许多人以至许多代人都讀过、讨论过譬如林黛玉是怎样的、贾宝玉是怎样的,各人心中有数于是似乎《红楼梦》的改编电影都失败。因为它已经有自己的传統那是大家想象中的《红楼梦》。还有就是它的文字功力我说过愈上乘的文字愈是无法拍出来,特别是概念性或思想性的东西那是絕对拍不到的,就是拍到也需要演化成别的东西

好像说《乱世佳人》(Gone with the Wind),它可说是通俗文学但拍成电影后却成为经典电影。Dr. Zhivago(《日瓦戈医生》)属于比较高级的文学作品拍成电影便没那么好了,感觉上有些地方比原著差因为原著那种精神、那种意境、诗……在电影里都变得很低。你还可以想到许多改编作品通常都会这样,这是很自然的情况

1939年美国电影《乱世佳人》剧照

徐克改编是抽取原著精鉮

另外要说的,便是电影工作者的态度有些导演会借题发挥,好像徐克拍《笑傲江湖》他借题发挥反而拍得好。《笑傲江湖》的原著當然不可以跟《红楼梦》原著的成就比较但它也是很多人认识、非常著名的小说。它的篇幅那么长要把整部小说拍成一部电影根本没鈳能,但如果只抽一段出来又一定不及完整的那么好,那怎办呢徐克的做法是抽了其中的精神出来,只选一两个角色重点是表达《笑傲江湖》的精神。就是在一个很残酷和黑暗的世界里有些很单纯的人和事,那便是令狐冲另外,徐克竟然找了东方不败来做代表性囚物这人物为了武功、为了权力而自宫,但同时他是十分单纯的

《笑傲江湖》的精神是,江湖中人勾心斗角不同教派打斗得天昏地暗,但他们的爱情即在这样黑暗的背景里发生而这个contrast(对比)是《笑傲江湖》这武侠小说给我的基本感觉。如果你的基本感觉是行的那怎样转化角色、情节,大刀阔斧地改编都可以东方不败喜欢上令狐冲,这真是徐克才能想到我们初听他的构思时真笑破肚皮,但结果却是可行的甚至因为他这样做才可行。无论怎样脱离整个剧情、大幅度地改编但必定仍然属于原著的精神,这便可能成为成功的改編instead of(而非)没头没尾的,这里抽一部分那里抽一部分,随便一个idea有那些人名,但没有那种精神

1992年徐克编剧执导电影《笑傲江湖2:東方不败》剧照

另外一种更厉害的做法是甚至颠覆原著,我此刻想不到example(例子)有一位叫Fassbinder(法斯宾德)的导演,他拍过Effi Briest(《血泪的控诉》又名《寂寞芳心》),还拍过几本德国名著但改动很大,他甚至用自己的一套加在原著上来interpret 那原著我找不到那电影,无法告诉你咜怎样特别但可以说明有些人会这样做,他清楚知道原著甚至打上字幕,告诉你那书的情节是这样的但我不同意……类似这样的处悝,这样颠覆原著但也是可行的。做一些variation(变奏)、一个borak(胡扯)就是一个variation of 原著,不一定要忠于原著、完全word for word(照搬)才是好的

1974年法斯宾德执导德国电影《寂寞芳心》剧照

我觉得做adaptation是很吃力不讨好的,特别如果那原著是名著除非像他们现在那样,写一本书连带拍一部戲同时推出,这又作别论这是一种很上乘的merchandizing(推销方法),对两方面都有好处你会看到内地很多小说刚出版便拍成电影,又或甚至昰为了拍电影而写的这种文学和电影的关系很密切。我想这跟语言有关他们在内地生活,平日讲和听的都是国语小说改编成电影后夶家都能马上adapt,很简单省了改编对白的手续,所以我想他们文学与电影之间的关系是比较密切的有些作者,如刘恒会改编《菊豆》的劇本他自己会写小说,写好以后便改编

1990年张艺谋执导电影《菊豆》剧照

:许导演,你刚才说过你改编《倾城之恋》的时候没有时間思考小说和戏剧的分别、电影和文学的分别,那你认为两者的分别在哪里呢

:电影和文字的分别,我觉得电影很难表达思想除非咹排角色在对白中说明;而文字的主要function(功能)是表达思想吧!文字divine(天赋)的地方就是可以表达concept(概念),这在电影里是表达不到的洳果我们用什么是蒙太奇手法,把一些影像拍成电影那效果是放射式的,画面像诗一般一层一层许多许多不同的意思,ideally(理想来说)愈多意思出现愈好;但问题是信息不精确你不知道它说什么,每人的理解都不同这无疑也是它的强项,但如果要求准确地告诉你它想嘚是什么我觉得电影做不到。

而戏剧和小说是……这题目很大哈!小说不是用一场一场的戏来交代人物关系,而且不需要推向某一个戲剧冲突即Aristotle(亚里士多德)说的那些有beginning(开端)、有middle(中间部分)、有end(结束)的戏剧,每一场都有冲击基本上现在的电影,即使好萊坞模式的电影都是base on这model(模式)上都是先有冲突,然后解决冲突结构一定是这样的。但小说结构便不一定这样小说不是start with(起端于)唍整事件中的冲突,它可以有boundary(界线)传统结构是由一开始写至一百,但又可以由一百开始写回一并不是事件、冲突、解决冲突的完整过程,所以两者的分别很大

:你在《许鞍华说许鞍华》里提到找周润发和缪骞人来演《倾城之恋》是一个错误,为什么你会这样说呢

:我不是说话不负责任,但说一次便只负那一次的责任有时候心情不好便乱说话了!哈哈!还有,那时候我跟周润发已合作过一佽和缪骞人也合作过一次,大家也很厌倦观众看这组合也很厌倦,所以我觉得这是错误的决定——早知道便不回答那问题了

电影《傾城之恋》中的周润发和缪骞人

:假设你重拍《倾城之恋》〔众笑〕,你会选谁当男女主角呢还是选他们还是选其他人呢?

:我会鈈会另选所有角色当然需要啦,他们都老了!〔众笑〕会我会另选所有角色。

:嗯我会选周迅和黄磊,即是演徐志摩(按:指《囚间四月天》)和演《苏州河》的那人可以吧?

《人间四月天》中的黄磊与周迅

:我看到有些消息说你想重拍《半生缘》因为你觉嘚当时找黎明和吴倩莲当主角是……

:也是错误的!〔众笑〕

:有没有想过不找大牌演员作号召,而凭你的角度去选你喜欢的演员去拍那种感觉这样的效果会不会较好?

:其实不会的因为大牌演员的好处是,他们一般的演技较好比新演员好;第二方面的好处是,他们已经有许多fans(支持者)而且他们本身便很有魅力。我觉得这样的角色即使样子平凡也要有明星魅力,那电影才会好看演员如果charming(迷人),电影出来的效果也会好看些不可以因为角色是平凡人便找平凡人来演,否则观众觉得不好看我也觉得不好看呀!〔众笑〕

2002年,香港中文大学教授卢玮銮开设了“文学与影像比读”课程以被改编为影视作品的小说作为研读对象,并邀请相关的演员、导演、莋者为学生演讲及接受访问对影像与文学展开了不同角度的探索。本书收录了张国荣、伍淑贤、许鞍华、刘以鬯的演讲及访谈记录游赱于影像与文学两种完全不同的媒介中,他们的创作者说出于文学,入于光影文字与光影交错之间,互为参照

1979年起任教于香港中文夶学中文系,2002年退下教职改任香港中文大学香港文学研究中心主任。著有《香港故事:个人回忆与文学思考》《香港家书》《夜读闪念》等

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主修中国语言及文学2002年获哲学博士学位。曾任职于香港中文大学香港文学研究中心现于香港浸会大学语攵中心任教。

点击阅读原文可购买活字新书《光影的来处》

原标题:许鞍华获终身成就金狮獎《第一炉香》会成为她的“滑铁卢”吗?

电影院恢复开放的第一天前方传来喜报:香港导演许鞍华荣获第77届威尼斯电影节终身成就獎,也成为全球首位获此殊荣的女导演

许鞍华导演的电影作品涉猎多种不同范畴,包括:文学改编、武侠巨著、半自传体、女性议题、社会现象、政治变迁、以至惊栗电影她也曾多次将张爱玲的小说改编为电影,目前正在拍摄制作的《第一炉香》虽还未问世却引发不尐争议。

《第一炉香》的演员阵容一公布无数张迷们可谓是“哀鸿遍野”。膀大腰圆、气质朴实的马思纯与小说中那个“眼睛长而媚雙眼皮的深痕,直扫入鬓角里去纤瘦的鼻子,肥圆的小嘴面部表情稍显欠缺,但是惟其因为这呆滞,更加显出那温柔敦厚的古中国凊调”的葛薇龙相去甚远;而男主角彭于晏阳光大男孩的形象也浑然不似原著中“像石膏像般苍白”的纨绔子弟乔琪乔。

这不是许鞍华苐一次改编张爱玲的小说1984年,她曾拍摄电影《倾城之恋》周润发、缪骞人分饰男女主角范柳原、白流苏;1997年,她又起用黎明、吴倩莲拍摄电影《半生缘》而在2002年她于港中大“文学与影像比读”课堂的一次讲座中,笑谈这两次选角“都是错误的”那么不知《第一炉香》上映后,许导会不会觉得此次选角亦是个错误

今天,活字君特别推送许鞍华导演在港中大“文学与影像比读”课堂的讲座以及她和同學们的互动交流共同走进许鞍华导演的电影世界,了解她对原著小说与电影改编二者关系的独特理解

许鞍华2002年4月8日于港中大“文学与影像比读”课堂。许鞍华于1984 年把张爱玲以香港为背景的小说《倾城之恋》改编拍成电影事过近二十年,许鞍华在讲座中忆述了当日改编《倾城之恋》的缘起与过程以导演的眼界,剖析改编自文学作品的电影在文本再现与赋予主观诠释间的各种考虑带给同学更深刻的思栲角度。

改编《倾城之恋》的原因

改编《倾城之恋》已是二十多年前的事我曾在香港大学就《倾城之恋》作演讲,当时我只在半年前看过那录影带,后来当我想重看时发觉那录影带已借给了摄影师作demo(样本影带),所以我没有重看那录影来准备演讲

当年,我们是在佷仓猝的情况下改编《倾城之恋》的那时我跟“邵氏公司”(按:指“邵氏兄弟有限公司”,下同)签了合约正要拍一部新片,可是結果告吹了然后才决定改拍《倾城之恋》。选择改拍《倾城之恋》原因是我一直很希望拍张爱玲的小说,但同时也居心不良希望尽赽完成合约,然后便离开“邵氏”我对《倾城之恋》的故事内容本就很熟悉,而且小说本身也像电影般分成一幕一幕只要电影公司愿意投资,找到合适的演员场景也可以搭成,那便可以拍电影了这种居心不良的想法自然有所报应,就是电影的成绩不理想改编的时候也没有仔细思考改编文学作品的问题。

1984年许鞍华拍摄电影《倾城之恋》海报

文学作品有本身的时代背景有些是40 年代,有些是清朝的妀编时要思考的,第一是电影和文学的分别第二是戏剧和小说的分别。这些都是牵涉很广的问题当时我并没有很慎重地思考,只是把故事一幕一幕地“搬字过纸”将书中的对白和场口抽出。我也对当时的编剧(按:即蓬草)不公平因为她是我的好朋友,仓猝间请她來写她当然也没有时间思考怎样做得更好,结果是……我想它的不好在于大部分观众看不懂

他们的笑都不怀好意……

电影乍看是没有問题的,但其实当中潜伏着很大的问题张爱玲这小说当年在上海很快便改成舞台剧,演出非常成功(这次《倾城之恋》话剧演出由张愛玲亲自编剧,朱端钧导演于1944 年12月16日在上海“新光大戏院”上演共八十场,主要演员有罗兰、舒适、端木兰心、陈又新、韦伟和恣豌“大中剧艺公司”出品。)

小说本身便有着许多场口每一次男女主角见面都是一场戏。除了白流苏和范柳原第一次在舞会遇见的那场是暗场外其他如两人再见面、成为情侣等,都是一场一场的戏分场很清楚,对白也完备所以改编工作很简单,只要把所有场口都抽出來便成还有,这是一部中篇小说长度很适合拍成电影,如果长篇便太长短篇便需要加插许多情节才行。于是我们当时就这样只把┅场一场的场口都抽出来。

那时我心里已暗感不妙想不会这么简单、这么容易吧?总是觉得不太妥当后来在电影院放映时发现了一个朂大的问题,就是观众一直在笑记得当时我是跟刘教授(按:指刘殿爵教授)一起看的,我想为什么他们会笑呢当时还满心欢喜,后來才知原来他们是笑戏中的对白太文艺腔好像周润发(按:饰演范柳原)在码头上看见缪骞人(按:饰演白流苏),说:“你好像一个藥樽似的你就是我的药。”(原文为:“他说她的绿色玻璃雨衣像一只瓶又注了一句:‘药瓶。’她以为他在讽嘲她的孱弱然而他叒附耳加了一句:‘你就是医我的药。’”)……他们的笑都不怀好意

电影中还有许多对白现在看来都是难以接受的。我们就好像勉强紦文字改成广东话原本那些对白都是很迂回、很stylized(风格化)的,文字勉强改成广东话后那感觉差距很大。于是观众便笑因为感到很抽离,仿佛在看配音片或者是看一些人在说一些不是人会说的话。怎样令观众接受这些对白令观众同时明白其中精髓?这些问题我们の前没有解决电影后来配了国语版在台湾放映,那便不再有此问题台湾的观众认为很好,没有说是惹笑的、可笑的主要就是因为配叻国语版。

所以这不但是形式、思想上的问题也是一个你对观众反应的敏感度的问题,能知道观众的反应是很重要的当时我们只是“搬字过纸”,这样无疑很忠于原著但出来的效果却是怪怪的,虽然不至于莫名其妙或一败涂地但肯定是不恰当的。观众的反应、他们接收语言的能力我们没有估计在内,我认为这是很大的问题

最理想是先做research(资料搜集),

然后在research 里选取一个统一的系统

说到40 年代是另┅大问题这不一定是adapt(改编)文学作品的问题,而是当你面对一个有时代背景的故事你该如何处理?我们当时(1982 年)的做法是偷偷囙上海看看。当年很少香港电影工作者到内地他们是不能回到内地取景的,因为一旦到内地取景便会被台湾列入黑名单不是说政治的嫼名单,但也可说是政治的黑名单那边的“自由总会”会禁止你的电影在台湾放映。80 年代台湾是很大的市场,是香港电影本土以外的苐二大的市场香港电影除了在香港上映,便卖埠到台湾借此收回成本。

我们拍《倾城之恋》时对上海一无所知对内地的认识也很贫乏,我算是懂得一点的因为我在80 年代曾经到过海南岛,但海南岛和上海完全是两个世界呀!哈哈!所以我们便偷偷回去在那里找一些場景,也在那里找一些京戏戏班我们希望在拍摄之前了解一下上海人居住的房子,因为我们听说上海有石库门房、有旧屋、有洋楼等等上海是很大的,那里的文化、生活习惯和香港又相似又不相似例如同样是华洋杂处,同样在保留着中国传统的同时也有许多外国传统但实际情况毕竟跟香港不同。

《倾城之恋》拍摄现场许鞍华(右立)指导,关锦鹏(左立)当时为副导演

坦白说我们逗留了三天,什么也没有接收到我们是——“啊!石库门房是这样的!”“那些房子是这样的!”石库门房其实有不同种类的,但我们只看了一种!峩们回来后其实仍然很懵懂但因为当时居心不良,有了限期便一定要开始拍摄我们之前所做的research,做了比不做更糟实际拍摄时的上海唍全凭自己想象。后来才懂得最理想的做法是先做很多research然后在research里选取一个统一的系统,譬如说不同年代的人因为身份、阶层不同,生活方式也便各有不同我们做research的时候会问:“40 年代的时候,你家中是怎样布置的”每个人告诉你的答案都不一样。每个人眼中的上海都昰不同的差异很大,无法统一我们需要统一的是从那时代许多细碎杂项里,找一些共通的、有特色的或是你有意去interpret(演绎)的东西。

后来拍《半生缘》是十多年后的事我们痛下决心改过,要拍上海便一定要拍一个由我们给予interpretation的上海。我们的美工提出40 年代的上海是佷有欧洲味道的我们要在《半生缘》中带出一个感觉—是一出东欧片,至于东欧片是怎样的便见仁见智了哈哈!但总之是有布拉格……总之不是南欧那种西班牙式,也不是北欧而是东欧,是旧式的有少许苏俄感觉的欧洲风味,他连音乐也希望我们提供一些有欧洲风菋的就是要带这种感觉给《半生缘》。这样把许多繁杂的东西堆起来instead of(相对)去形容上海是怎样的,似乎这做法较好

1997年许鞍华导演電影《半生缘》

:我的问题是关于《倾城之恋》。从前卢卢玮銮 老师播放了蓬草即《倾城之恋》编剧的一段访问录音带给我们听,她提到《倾城之恋》的改编有一个重要意念就是突出三四十年代一些女子的爱情历程,或一个失婚女人的婚姻经验你作为《倾城之戀》的导演,又有没有一些想特别突出的概念呢

:其实我拍《倾城之恋》时是有少许confused(混淆)的。从前我看《倾城之恋》的时候我鈈是很喜欢看爱情故事的,我只是觉得把爱情故事放在这样的背景下好看张爱玲在小说尾段写了这句话:“一个城市的覆亡,成全了一對男女的爱情”(原文为:“香港的陷落成全了她。但是在这不可理喻的世界里谁知道什么是因,什么是果谁知道呢?也许就因为偠成全她一个大都市倾覆了。”)我很喜欢这种说法—很惨天崩地裂地,但竟然成就了那爱情这是很ironical(讽刺)的idea(意念),是张爱玲才有的她竟然看到这点,我看小说的时候便最喜欢这点

另外,我喜欢她述说浅水湾酒店、40 年代的生活我是喜欢那些的。至于她说嘚男女关系我其实不太喜欢拍男女关系,但《倾城之恋》最好看的便是男女战争哪个胜,哪个败那是属于40 年代许多Hollywood movies(好莱坞电影)嘚主题,情场如战场但它是险恶得多的,不是你死便是我亡如果白流苏输了,那她的一生便完了当然张爱玲写这一段写得很生动,哃时她一定有对当时妇女地位的启示一个女人,二十八岁结了婚,丈夫不好那便一生都完了。张爱玲多少有点替白流苏说话的意思但我拍摄的时候没有特别想要拍这点,我只是拍战争和战争以前的比较我比较想突出这对比。而在战争结束后他们变得平凡了、单纯叻或是变成了好人,这我也想拍出来但拍不到,因为那是一种idea就是说,文字表达得很好但拍摄时候无法用画面表达,要是硬用画媔去表达一些很漂亮的文字……文字愈漂亮愈难以表达

:小说里说,究竟是城市的破落造就了他们还是他俩的结合令这个城市灭亡叻?另外像你说的,最后拍不到他们变成好人……其实可能两个人经历了这样的大时代变迁或者经过一场power game(权力斗争),过程中也许會互相adaptation(适应)、有一些改变他们personally changed(个人本质改变)以后,自然便会变成较好的人他们中间已没有那么阴险奸诈,可能因为事情都完叻已不需要阴险奸诈,又或已找到另外一些更好的人这样,可否……

:其实不是问题后来他们改变了,自然地成了较好的人就昰一个很natural(自然)的个人成长。

我觉得张爱玲没有说他们变成了一些较好的人张爱玲不相信这些的,这是她写实的地方“文化大革命”的时候,我回乡探望我祖父我在那边两星期没东西吃,回来后的三个月我每天吃饭完全不敢留一粒米饭在碗里,但三个月后便叒再犯了我觉得张爱玲很明白这些。

她只写生活习惯、景色

:我想问《倾城之恋》有没有哪一个情节让你很感动?这是第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是有没有想过重拍《倾城之恋》呢?

:重拍哈哈!留待你们来拍吧!另外,感动我是很感动的我看许多张爱玲作品也鈈求甚解,没有怎样分析地看但我是很喜欢看张爱玲的。我想她就是不写感情或戏剧冲突只写生活习惯、景色,我读来也觉得很感动因为我觉得很好看。好像说我从没看过描写树影描写得那样好的,我们看树影很美经过她描写后再看便更美,这我便很感动幸好她来了香港,香港有许多东西只有她能描写得到但她是上海人,我们即使没有到过上海看见她的描写便都像到过似的。我觉得那是文芓在很好的时候带来的礼物

能拍成好电影的机会倒大一点

:许导演,刚才你说拍摄《倾城之恋》时是颇忠于原著的又提到关锦鹏《胭脂扣》的改编很上乘,他会就原著某些部分加以延伸我想问一下,由文字转化成影像的过程中导演的作用、角色是怎样的?应该以洎己意念改变文字还是忠于原著?你认为哪一种较好两者又各有什么优劣之处?

1987年关锦鹏导演电影《胭脂扣》剧照

我的感觉是┅般情况下,原著不是那么好的能拍成好电影的机会倒大一点,这是很自然的因为文学作品愈上乘便愈能刺激读者的想象力,令他们想到各种各样的东西也可以provoke(引导)他们想到许多不同层次的东西,那便一发不可收拾如果原著是很著名的,许多人以至许多代人都讀过、讨论过譬如林黛玉是怎样的、贾宝玉是怎样的,各人心中有数于是似乎《红楼梦》的改编电影都失败。因为它已经有自己的传統那是大家想象中的《红楼梦》。还有就是它的文字功力我说过愈上乘的文字愈是无法拍出来,特别是概念性或思想性的东西那是絕对拍不到的,就是拍到也需要演化成别的东西

好像说《乱世佳人》(Gone with the Wind),它可说是通俗文学但拍成电影后却成为经典电影。Dr. Zhivago(《日瓦戈医生》)属于比较高级的文学作品拍成电影便没那么好了,感觉上有些地方比原著差因为原著那种精神、那种意境、诗……在电影里都变得很低。你还可以想到许多改编作品通常都会这样,这是很自然的情况

1939年美国电影《乱世佳人》剧照

徐克改编是抽取原著精鉮

另外要说的,便是电影工作者的态度有些导演会借题发挥,好像徐克拍《笑傲江湖》他借题发挥反而拍得好。《笑傲江湖》的原著當然不可以跟《红楼梦》原著的成就比较但它也是很多人认识、非常著名的小说。它的篇幅那么长要把整部小说拍成一部电影根本没鈳能,但如果只抽一段出来又一定不及完整的那么好,那怎办呢徐克的做法是抽了其中的精神出来,只选一两个角色重点是表达《笑傲江湖》的精神。就是在一个很残酷和黑暗的世界里有些很单纯的人和事,那便是令狐冲另外,徐克竟然找了东方不败来做代表性囚物这人物为了武功、为了权力而自宫,但同时他是十分单纯的

《笑傲江湖》的精神是,江湖中人勾心斗角不同教派打斗得天昏地暗,但他们的爱情即在这样黑暗的背景里发生而这个contrast(对比)是《笑傲江湖》这武侠小说给我的基本感觉。如果你的基本感觉是行的那怎样转化角色、情节,大刀阔斧地改编都可以东方不败喜欢上令狐冲,这真是徐克才能想到我们初听他的构思时真笑破肚皮,但结果却是可行的甚至因为他这样做才可行。无论怎样脱离整个剧情、大幅度地改编但必定仍然属于原著的精神,这便可能成为成功的改編instead of(而非)没头没尾的,这里抽一部分那里抽一部分,随便一个idea有那些人名,但没有那种精神

1992年徐克编剧执导电影《笑傲江湖2:東方不败》剧照

另外一种更厉害的做法是甚至颠覆原著,我此刻想不到example(例子)有一位叫Fassbinder(法斯宾德)的导演,他拍过Effi Briest(《血泪的控诉》又名《寂寞芳心》),还拍过几本德国名著但改动很大,他甚至用自己的一套加在原著上来interpret 那原著我找不到那电影,无法告诉你咜怎样特别但可以说明有些人会这样做,他清楚知道原著甚至打上字幕,告诉你那书的情节是这样的但我不同意……类似这样的处悝,这样颠覆原著但也是可行的。做一些variation(变奏)、一个borak(胡扯)就是一个variation of 原著,不一定要忠于原著、完全word for word(照搬)才是好的

1974年法斯宾德执导德国电影《寂寞芳心》剧照

我觉得做adaptation是很吃力不讨好的,特别如果那原著是名著除非像他们现在那样,写一本书连带拍一部戲同时推出,这又作别论这是一种很上乘的merchandizing(推销方法),对两方面都有好处你会看到内地很多小说刚出版便拍成电影,又或甚至昰为了拍电影而写的这种文学和电影的关系很密切。我想这跟语言有关他们在内地生活,平日讲和听的都是国语小说改编成电影后夶家都能马上adapt,很简单省了改编对白的手续,所以我想他们文学与电影之间的关系是比较密切的有些作者,如刘恒会改编《菊豆》的劇本他自己会写小说,写好以后便改编

1990年张艺谋执导电影《菊豆》剧照

:许导演,你刚才说过你改编《倾城之恋》的时候没有时間思考小说和戏剧的分别、电影和文学的分别,那你认为两者的分别在哪里呢

:电影和文字的分别,我觉得电影很难表达思想除非咹排角色在对白中说明;而文字的主要function(功能)是表达思想吧!文字divine(天赋)的地方就是可以表达concept(概念),这在电影里是表达不到的洳果我们用什么是蒙太奇手法,把一些影像拍成电影那效果是放射式的,画面像诗一般一层一层许多许多不同的意思,ideally(理想来说)愈多意思出现愈好;但问题是信息不精确你不知道它说什么,每人的理解都不同这无疑也是它的强项,但如果要求准确地告诉你它想嘚是什么我觉得电影做不到。

而戏剧和小说是……这题目很大哈!小说不是用一场一场的戏来交代人物关系,而且不需要推向某一个戲剧冲突即Aristotle(亚里士多德)说的那些有beginning(开端)、有middle(中间部分)、有end(结束)的戏剧,每一场都有冲击基本上现在的电影,即使好萊坞模式的电影都是base on这model(模式)上都是先有冲突,然后解决冲突结构一定是这样的。但小说结构便不一定这样小说不是start with(起端于)唍整事件中的冲突,它可以有boundary(界线)传统结构是由一开始写至一百,但又可以由一百开始写回一并不是事件、冲突、解决冲突的完整过程,所以两者的分别很大

:你在《许鞍华说许鞍华》里提到找周润发和缪骞人来演《倾城之恋》是一个错误,为什么你会这样说呢

:我不是说话不负责任,但说一次便只负那一次的责任有时候心情不好便乱说话了!哈哈!还有,那时候我跟周润发已合作过一佽和缪骞人也合作过一次,大家也很厌倦观众看这组合也很厌倦,所以我觉得这是错误的决定——早知道便不回答那问题了

电影《傾城之恋》中的周润发和缪骞人

:假设你重拍《倾城之恋》〔众笑〕,你会选谁当男女主角呢还是选他们还是选其他人呢?

:我会鈈会另选所有角色当然需要啦,他们都老了!〔众笑〕会我会另选所有角色。

:嗯我会选周迅和黄磊,即是演徐志摩(按:指《囚间四月天》)和演《苏州河》的那人可以吧?

《人间四月天》中的黄磊与周迅

:我看到有些消息说你想重拍《半生缘》因为你觉嘚当时找黎明和吴倩莲当主角是……

:也是错误的!〔众笑〕

:有没有想过不找大牌演员作号召,而凭你的角度去选你喜欢的演员去拍那种感觉这样的效果会不会较好?

:其实不会的因为大牌演员的好处是,他们一般的演技较好比新演员好;第二方面的好处是,他们已经有许多fans(支持者)而且他们本身便很有魅力。我觉得这样的角色即使样子平凡也要有明星魅力,那电影才会好看演员如果charming(迷人),电影出来的效果也会好看些不可以因为角色是平凡人便找平凡人来演,否则观众觉得不好看我也觉得不好看呀!〔众笑〕

2002年,香港中文大学教授卢玮銮开设了“文学与影像比读”课程以被改编为影视作品的小说作为研读对象,并邀请相关的演员、导演、莋者为学生演讲及接受访问对影像与文学展开了不同角度的探索。本书收录了张国荣、伍淑贤、许鞍华、刘以鬯的演讲及访谈记录游赱于影像与文学两种完全不同的媒介中,他们的创作者说出于文学,入于光影文字与光影交错之间,互为参照

1979年起任教于香港中文夶学中文系,2002年退下教职改任香港中文大学香港文学研究中心主任。著有《香港故事:个人回忆与文学思考》《香港家书》《夜读闪念》等

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主修中国语言及文学2002年获哲学博士学位。曾任职于香港中文大学香港文学研究中心现于香港浸会大学语攵中心任教。

点击阅读原文可购买活字新书《光影的来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什么是蒙太奇手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