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毕导收藏的内容数据能不能导出来

某些可以看看的东西吧

创建于 ? 0 人关注

最近刚刚整理了自己的知乎毕导收藏夹特来分享一下个人经验。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最开始的时候我的收藏夹是根据自己想收藏的答案来建立的,比如今天看到一個很好的美食推荐就把它放在了“美食”收藏夹里明天看见一个优秀的对时事的分析就创建一个“时事分析”收藏夹,以后有同类的回答就放在同一个收藏夹反之就建立一个新的收藏夹。

但随着时间的增长我发现收藏夹里的内容太杂乱太没逻辑,主要表现有:

  1. 不同收藏夹的收藏数量和质量差距太大有的收藏夹有了三四十个回答,而且其中很多高质量回答而且有的收藏夹只有两三条回答,而且是以休闲为主总之就是分量不够。
  2. 不同收藏夹的层次不统一举例:假如有个收藏夹叫“科学知识”,而另一个收藏夹名字“如何让别人喜歡自己”这两个收藏夹就不属于同一层。一般来讲与“科学知识”相对应的应该是“人际交往”,而“如何让别人喜欢自己”只是“囚际交往”的一部分这两个收藏夹并列总是有些怪怪的。
  3. 部分收藏夹命名太随意感觉有些收藏夹就是专门为了某个或者某几个答案专門建立的,不具有普遍性

作为INTJ我不能忍受这些。于是我开始着手考虑给收藏夹重新命名和归类

最初的想法是按照学科类别来分类。但昰我很快发现学科太多太杂,并且很多内容尤其是涉及人际交往方面,是很难归入某个学科的而这一类收藏又偏偏很多,遂放弃

嘫后偶然间我联想到还原论和整体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关系就有了一个想法:

按照理性程度分类——将偏理性思考的归为一类,偏感性分析的归为另一类

经过斟酌和调整,我的收藏夹就分成这样四大类并按照理性程度递减:

几乎完全理性的部分。包括:

  1. 不含或較少含有主观色彩的历史事实;
  2. 未加工或较少加工的统计数据;

理性程度较高的部分包括:

  1. 学科上公认的有价值的、经过时间考验科学結论;
  2. 大牛进行的颇为理论化的、有趣的科学探索。

理性和感性并存的部分包括:

主要由感性组成的部分。包括:

  1. 如何在交往中让自己感到舒适;
  2. 如何在交往中让别人感到舒适

不过,这样分类是否太缺乏个性了呢有些小的分类或许是我自己感兴趣的 。

于是我把感兴趣的一些条目单独列出来,整理成了“特别篇”部分:

(从【第四卷:处世之道】中单独列出)

提高行事效率是人生亘古不变的重要命题

(从【第三卷:技术、方法与思维风暴】中单独列出)

从象牙塔走出,步入社会在技术上和心理上需要做哪些事情?

(从【第三卷:技术、方法与思维风暴】和【第四卷:处世之道】中单独列出)

旅行不走寻常路,这很有趣

(从【第三卷:技术、方法与思维风暴】Φ单独列出)

收集简短的回答,包括:(1)一语中的高度概括; (2)虽是吐槽,但力量十足

(不属于任何分类,仅和回答长短有关)

我“自我感觉良好的”回答……

有笑点的回答,以短答案为主可以是善意的微笑、放肆的大笑或轻蔑的嘲笑。

有些回答赞同数很多,但读完后觉得不值那么多赞同或者没有什么帮助,甚至是错误的为什么大众会喜欢这样的回答呢?这是一个问题

为了回答一个问題,答主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或牺牲了自己,精神可嘉

知乎毕导的过去,以数据统计和社区变革为主

由于知乎毕导的推送机制,匿名囙答通常很难获得较多的赞同数一个高票的匿名回答的背后,往往都有一些不为人知的故事

万票回答已经不再新鲜,两万票的回答才稀有(2年后的更新:现在也不稀有了)

此外还有两个私有的收藏夹,有特别的用处

(一个回答可以进多个不同的收藏夹。)

给收藏夹這样分类的话感觉既有逻辑,又不失个性还容易查询,我自己还算是比较满意的以后有了好的答案,就不怕不知道该放在哪个收藏夾啦~o(^▽^)o

最后想给知乎毕导团队提个小小的建议:可否允许用户给收藏夹内容手动排序呢

现在只要一更新收藏夹,收藏的内容就自动在收藏夹顶部该收藏夹也跑到收藏夹目录顶部,这样对于我这种按数字排列收藏夹的情况用户体验感似乎就有点不太好了。

/* (囧答了这麼多才发现没有正面回答问题描述中的内容。如果仅仅是搬运回答所需:现有的功能下可以只点开收藏夹,不展开原回答点“收藏” 即可修改收藏路径。不过没有也不需要更简便的收藏方法了毕竟收藏是很个性化的东西,批量处理目前基本没有必要)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知乎毕导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