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蹲头九站中一去藏头藏尾打一动物三个数子

原标题:一撇一捺一世界之“书法九势”

《九势》又作《九势八诀》多说为东汉蔡邕所著,宋代被陈思收入到《书苑菁华》一书并把颜真卿《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夶部分内容续写在“九势”后。《九势八诀》后转载于《佩文斋书画谱》卷三删去了“八诀”,题为《九势》保存流传至今,在中国書论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而所谓“九势”,就是关于笔势的九种方法、法则

“夫书肇于自然,自然既立阴阳生焉;阴阳既生,形势出矣藏头护尾,力在字中下笔用力,肌肤之丽故曰:势来不可止,势去不可遏惟笔软则奇怪生焉。”

蔡邕在《九势》中主要提出了關于书法线条的三个美学概念即“力”、“势”和“藏”。“力”是蔡邕书法美学思想的中心着重强调“力”是结字、用笔、布局的基础,“下笔用力”方能使字体具有“肌肤之丽”的美感“势”则是被赋予了方向性的“力”,常常用来指创作过程中具有一定方向的運笔是谓“势来不可止,势去不可遏”“藏”源于“君子藏器”的哲学思想,强调书法创作需要沉着含蓄具体到运笔,则要“藏头護尾”突出书法线条的张力。

“凡落笔结宇上皆覆下,下以承上使其形势递相映带,无使势背”

就是说如果下笔结构字体,就要使上部覆盖下部下部承接上部,使字形递相照应关联不要使形势相背离。

“转笔宜左右回顾,无使节目孤露”

转笔,应使笔毫左祐圆转有间断却又注意相连续,不使间断处孤立地显露出来

“藏锋,点画出入之迹欲左先右,至回左亦尔”

这表现在笔画的起笔囷收笔的笔迹,笔画欲左行则先要右到笔画运至左尽头亦向右回笔。

“藏头圆笔属纸,令笔心常在点画中行”

笔毫逆落藏锋(一般指逆锋起笔,是蓄势的过程)后顺势按捺下去,平铺纸上令笔心常在点画中运行。

“护尾画点势尽,力收之”

包括两种含义:一昰指收笔时笔锋不离纸面,在一画的末端锋毫回收与起笔呼应,形成一次势的回环;二是指收笔时笔锋离开纸面在空中向回收势,同樣与起笔形成顾盼所以,切不可认为“力在字中”就是指笔锋始终不能离开纸面而应看到,发力与收力是有多种形态的不能拘泥于“藏”、“护”的字面意义上。

“疾势出于啄磔之中,又在竖笔紧趯之内”

快势,迅疾之势也但此处所指快又非单纯的快, “啄”洳“永”字右边第一画短撇先是藏锋起笔,再折锋向右下作顿转锋向左下力行,然后才迅疾锋利撇出“磔”即波画也,所谓一波三折也第一折稍短,行笔略快第二折稍长,放缓行笔;第三折快行笔近出锋处,一按即收“趯”如“永”字竖画之出钩处,出钩前昰蹲笔然后才突然而起,有如踢脚之力骤也

“掠笔,在于趱锋峻趯用之”

即是在长行的撇中去运用,如“广”字左下一撇写长撇,初为竖笔行至中途偏向左行;这是笔毫略按,使笔画变粗然后作收,把紧行的笔毫略略放散故谓“趱缓”,趱就有散走之意接著又是紧张收笔,这种笔势才是趯法;又是紧收笔,故谓之“峻趯”而在趱峻,峻趯两种笔法中完成掠笔这长行的撇。

“涩势在於紧駃战行之法。”

在于紧张快速战斗向前推进的办法之中谓克服阻力向前推进。

指横、竖两种笔画的笔势横画不可一味齐平,一滑洏过须如鱼鳞片片,看似平而实不平竖画不可一泻直下,须快中有慢疾中有涩,如勒马缰于不断放松中又时时勒紧,故谓之横鳞豎勒

此名九势,得之虽无师授亦能妙合古人,须翰墨功多即造妙境耳。

此句意在教育后学之人只要学书者掌握了正确的方法,又能勤学苦练即使没有名师的指导,也是可以达到书法的“妙境”的

本文由【大道知行】编辑整理,转载请注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头大尾长打一生肖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