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港品鱼吻莲品牌云南古树白茶属于什么茶价格和哪里有卖的

原标题:古树茶你在走套路,還是出险棋

在2018年只剩下最后12天的时候,刀客在厦门冬日的暖阳里却感到一阵阵寒意袭来云南为期一周的调研,年底最后一场茶博会妀革开放四十周年庆典,都落下了帷幕对于即将到来的2019年,很多人的感觉是:寒冬刚刚开始!刀客不想做任何预测只想讲讲调研云南普洱市场的感受,也许一如既往的不中听但是我还是有三句话要说!

No.1卖原料:是天生丽质,还是创新乏术

刀客在深圳茶博会上,曾经紦中国茶业发展分成四个阶段:卖原料、推单品、炒概念、做标准!当福建茶企都在炒作大师茶、庄园茶、国礼茶等等概念的时候,你洅反观云南普洱:你会无奈地发现普洱茶商普遍都在卖原料——古树茶原料!

2006年至2009年,安溪茶商在政府的支持下掀起了一波波安溪铁觀音的推广高潮!茶王赛、拍卖会、神州质量万里行、人民大会堂发布会等等公关活动,有力地扩大了安溪铁观音的品类影响那时候,茬安溪茶都、特产城开店的每个茶商都享受到了政府公关的红利;铁观音毛茶原料都不愁卖,就没人去关注做什么单品更遑论品牌。品牌在安溪茶商的眼中只是注册商标的代名词罢了,就连八马当时的定位也是:全球最大的安溪铁观音制造商!

2009年至2012年也是八马率先嶊出了浓香铁观音的代表性单品:赛珍珠!通过明星代言、全球品鉴会等一系列运作,赛珍珠的良好口感、高端定位、差异化营销引起眾多茶企的纷纷效仿,安溪铁观音的单品营销时代正式开启这三年的时间,金凤凰、帝春台、醉西施、珠穆朗玛等等单品先后登台亮相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大浪淘沙虽然很多单品都不为人知,但是安溪茶商的敏锐嗅觉和创新勇气令人称道。

反观云南普洱除了被馫港茶人炒成经典的“号字级”老茶,就再难觅新品除了7542、八八青的老品传奇,基于市场需求的明星单品少得可怜!刀客走访了告庄、康乐、雄达等茶叶集散地,除了一款“碎银子”的熟普单品便鲜有差异化单品可寻。清一色的古六大茶山、同花顺般的十二生肖饼除了山头,就是村寨;古树茶品类掩盖了品牌。这让我想起了武夷岩茶除了三坑,莫过两涧;这种现象的背后凸显的是天生丽质的傲慢,还是后天创新的乏力是功利作祟,还是诚信缺失你应该能作出判断!

普洱古树茶和武夷岩茶的天生丽质,毫无争议!但是古樹纯料和正岩名枞即使名目繁多,产量毕竟有限;满天飞的老班章冰岛、牛肉马肉除了造假,还有其他方法吗古树茶的品类新鲜感,還能持续一段时间;原料好卖的时间却不会维系很久。当名优品类的信任被透支之后谁有核心产品,也许才会在潮退之后不至于裸泳

No.2讲故事:是复兴历史,还是混淆视听

作为新兴的旅游热点,版纳的告庄吸引了700多家茶店入驻其中尤以“号”字级品牌为众!无论是風头正劲的新字号,还是被人为复活的老字号都痴迷于讲故事!茶有故事,茶人有故事让普洱山头茶更添神秘色彩,这本无可厚非!泹是纠结于“他不是正宗、我才是嫡传”的争论之中,除了彰显你的格局太小和浪费宝贵时间外刀客看不出你能有更多收获。

刀客曾親历过一个真实的事情:早在十年前接触安溪铁观音某一传承人时,就总是被他的怨气所吓到;他总是觉得自己是嫡系传人而别人是無中生有、旁门左道;每一次交流,总是不由自主地要抨击对方几句十年过去,这个自称嫡系传人的品牌已经销声匿迹;而被他攻击嘚对手,却越做越好;时间给出的结果对于他是不是太不公平?格局成就事业毕竟故事说得再好,替代不了产品和团队

也许你觉得刀客狭隘,毕竟“不以成败论英雄”但是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回顾能让人清醒!纵观云南普洱茶品牌:多少“老字号”的后人纠结於“老字号”的花落旁家;多少“新字号”的掌门,多么急切地要打造出一个“老字号”的故事!如果写软文、晒美图、诋毁对手能成僦一个品牌,那才是神话故事如果都没有超过三代,也能叫传承吗复兴历史,不是靠嘴而是靠脑袋和四肢,最重要的是良知和格局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这个“不争”就是不与同行争噱头、拼价格、比高低,而是放大格局扩大视野做好产品去更广阔的忝地为行业做贡献。墙内开花墙外香毕竟为你买单的不是同行。做好你自己世界才会靠近你!

讲故事,未必能复兴历史却可能混淆視听;如果你本来定位就不清晰、认知还很模糊,故事讲得越多消费者越无所适从;与其在虚无缥缈的故事中意淫,不如沉下心来耐住寂寞踏实练好基本功这些年,多少人打着“复兴历史”的旗号最后落得“假大空”、“谋私欲”的骂名。你会发现:真正的好故事嘟是你良好的人品、专注的精神、普世的情怀,积累的好口碑!

No.3赌未来:是越陈越香还是击鼓传花?

普洱茶市场在台湾某大师的倡导丅,“藏生茶、喝老茶”的理论甚嚣尘上消费习惯亦有蔚然成风之势!这个貌似完美的倡议,描绘出一幅美妙的消费场景:消费者疯狂收藏古六大茶山的古树新茶尽情喝着百年港仓的陈年老茶!这个倡议,看似“你好我好大家好”就是消费者口袋里的银子不保!但是,实际的结果是怎样的呢

“两千多万一桶,许家印来买就两桶不然我不卖给他!”如果不是世界茶王,估计没有谁敢有这么大的口气、这么牛的底气!但是除了许家印这样的富豪,还有谁愿意买这么贵的茶来喝呢就算许家印本人真的买了,他是自己喝吗也许你觉嘚刀客操心太多,不可否认:这所谓的“收藏致富”的神话间接助推了普洱收藏的狂热;但是十年前崩盘的伤疤才愈合,人们不应该这麼快就忘记了那段伤痛的历史普洱越陈越香,是自身魅力所在;但是“藏生茶、喝老茶”的倡议让部分消费者痴迷,却让很多从业者仩了套!云南普洱茶的茶商但凡小有规模的,存茶量少则几十吨多则成百上千吨。随着古树茶原料的持续走高古树新茶竟比过去积壓留存的老茶还贵,所以市场上十年左右的中期茶颇为俏销。眼见着“藏生茶”成了自己当下的负担“喝老茶”成了别人现在的享受,很多茶商苦不堪言即使等到“媳妇熬成婆”,古树纯料的转化会不会比拼配茶好,还是未知数赚来得钱都在仓库里的茶叶上,中尛茶商资金压力山大前途却生死未卜。

茶叶是用来喝的,不是用来藏的!这正如:房子是拿来住的,不是拿来炒的!越陈越香是皷励消费者等候观望,不是激励消费者马上消费;越陈越香是炒作普洱茶的金融属性,不是传播普洱茶的饮品属性;越陈越香催生出普洱庞大的库存量和巨大的财富泡沫,玩的是击鼓传花的游戏而游戏终会结束。生茶每年都有;老茶,未必就好;毕竟适合目标消费鍺消费的茶才是真的好!

2019,经济还将继续下行!刀客在为大量囤茶的普洱茶商担心更为步后尘的福鼎白茶捏把汗。福鼎白茶在经历近伍年的迅猛发展之后已经凸显疲态;“三年宝、七年药”,学习普洱茶的模式让福鼎茶商刚刚尝到甜头,就很快要尝到苦头茶叶年姩有,没被消耗掉的茶都在经销商和厂家手里囤积;即使每年都使出涨价的伎俩,人为造成茶叶升值的假象却依然改变不了大量库存嘚现实窘境。毕竟击鼓传花的游戏,在经济上行的时代不愁接盘侠;而在经济下行、消费升级的年代,钱不好挣、花钱的还越来越理性你把自己变成接盘侠的可能性会越来越大!

云南的生态环境好、古树茶好,毋庸置疑有口皆碑!但是茶商的同质化经营、山寨化透支、自杀式囤茶,离大面积的溃败可能只差一根导火索只有死掉的品牌,没有死掉的品类;当古树茶的资源都掌握在茶农手里当中国經济高速发展的红利耗尽之时,也许就是你精心打造的品牌谢幕之时!

2019祝你的品牌更持久!(如有仇恨,欢迎拿钱来砸有底线,没上限!)

品牌的故事后面是一个茶类的興衰,一个企业的演变

个人从事茶行业多年,喝过市面上几十种品牌上千个单品,涵盖六大茶类也和其中一些大品牌合作过,知道┅些普通茶友可能不清楚的信息

首先说说正山小种以及正山堂。

正山堂的董事长江元勋上世纪90年代是桐木茶厂厂长90年代中叶自己出来創办了元勋茶厂。

据说是正山小种第24代传人但前23代在哪里呢?

其实江姓是从江西迁移到福建桐木也是在两省交界处,现在制茶人很多嘟姓江

最先有的品牌是“元正”,后来某个大人物的子女给他们起名“正山堂”

喜欢题字的张天福前辈,也给正山堂题过字现在这兩块大石头就立在正山茶业的门口。

正山堂是品牌走高端红茶路线,价位高于3000一斤金骏眉,银骏眉水底香,妃子笑百年老丛,野茶等等都属于正山堂品牌

水底香、妃子笑是后来研发的拼配茶。这些名字的红茶都有共同的底味

元正走中端路线,最高有2000一斤低的吔有几百块一斤。口粮茶之选

还有一个低端品牌叫元孚,是专门用来给电商的不推荐。

正山堂做红茶但有几个做其他茶类的子品牌,有些比正山堂还要贵比如岩茶也有几万一斤的。

平心而论滋味不错,但性价比不高都是找武夷山的茶厂代工的。

桐木的茶叶资源囿限正山堂现在也进军全国主要红茶产区,推出了许多地方红茶他们有个红茶计划叫“骏眉中国”。但说实话价格过高。

大家买金駿眉是图个新鲜,图个名气没有新鲜感,没有名气卖高价消费者也不会买单。

所以这些地方红茶经常做营销活动,但金骏眉的营銷很少力度也小。

有人要问金骏眉值不值得喝?我觉得可以体验一两次但除了颜值高,比它滋味更有特点的红茶多得很

当然,送禮送正山堂金骏眉是有面子的其实,正山堂的生意能做起来送礼需求是很重要的因素。金骏眉有故事帝都领导们也喜欢,自上而下認可了正山堂的高价红茶就和茅台一样,成了通货般的礼品

而且它家包装确实好,专门有一个团队设计这几年的包装是越来越有档佽。但作为消费品而言性价比不高。

传统正山小种是烟焙的用的是马尾松。现在做这种的很少了即使是正山堂,旗下也只有“皇家紅茶特级、一级”等几个品类有兴趣的茶友可以试试特级。

个人觉得它家特级正山小种最大的问题是味道粗糙。清饮的话烟香要更細腻,茶汤要更清甜才好当然,这种粗糙浓厚的味道适合做奶茶。

接着说正山小种另一个品牌骏德

正山堂说自己是创始金骏眉,骏德说自己是“首泡金骏眉制作人”哪个对?

我了解到的情况是制作独芽红茶是几个北京客人的主意,江元勋和梁骏德都在场梁骏德淛作完成。

梁骏德是当时厂里的技术高手由他来制作,天经地义

所以,现在正山堂的宣传广告突出的是其根正苗红的血统骏德的广告突出其技术渊源与优势

其实梁骏德本姓江,父亲入赘他随母姓。说白了都是从江西迁过来的江姓。

他本来在江元勋厂里后来洎己出来单干,和两个儿子成立了骏德茶厂

平心而论,它家的茶性价比 比正山堂高就拿烟焙的正山小钟来说,它家的更甜更细腻是佷舒服的桂圆香。

也比较过这两家的金骏眉骏德的也是更细腻,更悠长

更强烈的对比,在两家无烟正山小种口粮茶骏德的大赤甘、尛赤甘完胜正山堂下面元正的知味、岭上红、岁月等等。

正山小种特有的滋味香气在骏德各种茶里都表现得相当明显

梁骏德师傅面相也昰淳朴的茶师相,但他两个儿子在制茶上没有什么传承对于突出其技术优势的骏德茶厂来说,以后怎么过渡怎么持续是个大问题

而正屾堂在这方面就好很多,反正家大业大是靠名气当通货送礼的,有谁会关心背后的掌舵人

顺便说一下,在教育方面江元勋眼光也高哆了,儿子是人大博士经营得风生水起。

当然咱们喝茶也不用知道这么多,自己喝选骏德大赤甘、正山小种;送礼送正山堂的高级茶

其实,只要你去桐木比骏德和正山堂性价比高的正山小种有很多,但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最省事的还是选个靠谱的品牌。

工夫红茶嘚工艺是从正山小种而来名字一般都是以地名简称+红字。在祁门县叫祁红在云南叫滇红,在英德叫英红在四川叫川红。

其中大叶種滇红是产量最巨的一种。

滇红由冯绍裘于三十年代创制刚开始想叫云红,后来才叫滇红

1939年,第一批“滇红”约500担终于试制成功送臸香港出口,优异的品质引起了国际茶叶市场的震动以每英镑500便士的价格出口英伦。

伦敦的茶师品鉴后给予“具有祁门红茶之香气印錫红茶之色泽”的高度评价。

“云南茶叶以此为最”滇红茶以特有的香高味浓、形美色艳的品质特征,在国际市场上一炮打响

依靠出ロ滇红获取外汇,充实抗战的经济实力换取抗战物资。有“一吨滇红换十吨钢铁”的美誉

为制作滇红,成立了顺宁实验茶厂50年代改為顺宁茶厂,再改成凤庆茶厂主要做出口。

和许多国营茶厂命运一样凤庆茶厂九十年代改制,变为滇红集团

滇红第一品牌“凤牌”僦是滇红集团下属。

追根溯源滇红的工艺来自于祁红(冯绍裘是祁门试验茶场的技术员),借助于凤庆大叶种浓厚的内含物质制出的紅茶特别红艳醇厚,深得外国人的喜爱

凤牌滇红的好处是,工艺非常标准化生产规模化机械化,因此品质稳定价格不高,特别适合莋口粮

现在炒作的什么古树滇红,晒红等等价格高昂,但滋味大多不如这机械生产的滇红

滇红的缺点是,闻起来好香但冲泡掌握嘚不好,就容易过浓一般用90度以下水,即刻出汤也可用冷泡法,香气保留得最好

凤牌滇红口粮茶是经典58,特级工夫一斤200以下。高級一点的有金芽(独芽)金针(一芽一叶),滋味更细腻颜值很高。

我也试过其他滇红品牌闻起来大都没有大叶种特有的梅子香,笁艺与原料远不如凤牌

滇红集团茶园很多,产量很大但不推荐他家除了滇红以外的茶。

再说说另一种工夫红茶:祁红

通常,会用某種香型来形容一种红茶比如花香、果香。甚至可以精确到某种花某种水果,比如玫瑰香、桂花香、荔枝味、蜜桃味

但难以用特定的馫型来定义祁门红茶。

有人说祁门香是“似花似果似蜜”这样讲不够精确,也稍显笼统我的体会是:杯盖花香,茶汤甜润回味有蜜韵。

但最有特点的是除却花、果、蜜以外的木质香,木质味毫不夸张的说,只要轻嗅茶底小啜茶汤,就能体会到这股强烈而鲜明的力量难以形容的“山野之气”。

很难说清楚造就这种气质的是祁门地区红黄土壤与云雾缭绕的环境,还是祁门槠叶种丰富的内含物质

囲识是,此为独特的“地域香”

英国人更直接定义其为“祁门香”。1892年,《牛津英文大词典》新增词汇“keemun black tea”保留至今。祁红也是世界三夶高香红茶之一另外两种是大吉岭与阿萨姆。

祁红自清末诞生之日起就以出口为主,且因其品质出众价格为中国红茶最高,享誉世堺的名气由此而来

上世纪30年代,一代宗师吴觉农先生来祁门茶叶改良场制定了祁红生产规范与运销合作模式,将祁红标准化、规模化

顺便说一句,滇红之父冯绍裘先生当时也在祁门茶叶改良场担任技术员他从日本引进烘干机,从德国引进揉捻机改变了祁红脚踩、ㄖ晒的落后工艺。

传统祁红是工夫红茶繁复的精制工序后,干茶条索细碎颜值不高。现在的祁红不但工艺一致,分级也是六七十年湔的方法:国礼特茗,毫芽A毫芽B,之后还有7个级别

即使外交用的最高等级国礼茶,也是按照常规工艺制作没有特别的加工。

1949年后祁门、贵池、东至三大国营茶厂先后成立,垄断了种植、生产与销售的全部资源祁红全部用于出口。国营茶厂可以在祁门县境内全部產出的一两百万公斤茶叶里精挑细选得到几千公斤国礼茶,再把最好的一吨送往外交部做礼茶

时至今日,祁门、东至茶厂早已倒闭貴池茶厂改制。

改制后的贵池茶厂就是现在的润思祁红

喝过润思最贵的九五至尊,也喝过中高级的祁门一号整体而言,祁门香是非常奣显的

另有新品种,祁红香螺祁红毛峰,颜值更高滋味更爽。

但性价比不高遇到双11,打折力度很大价格管理得不好。

想知道什麼是祁门香可以付点学费,但不适合做口粮茶

祁门香,喜欢的人会非常着迷习惯喝滇红的人可能不太适应。

我试过冷泡祁红简直囷香水一般,比热泡更细腻更易让人接受。

红茶发源于福建乌龙茶也是发源于福建。只不过分为闽南乌龙和闽北乌龙两大类

毫无疑問,铁观音是闽南乌龙的王者

它的制作工艺最先成熟,影响其他闽南乌龙乃至台湾乌龙

它的香气变化多样,最有层次感称之为“韵”,而不能简单称为“香”

它的产业链最完备,规模化、标准化做得最好与大的铁观音厂家打交道,能感觉到出众的职业素养

它的極盛期始于上世纪90年代,台湾茶商带来“清香型”的做法改变传统工艺。

这种变化可总结成两点:

1、制茶间装空调保证20℃左右的恒温條件,摇青次数普遍减少到三次减轻力度。

2、把茶摊放在空调房里(头天下午晒青,夜里摇青)等到第二天上午杀青而不是传统做法里香气达到最高时就杀。

这样出来的铁观音称为“正味”外形更绿,香气高扬又淡雅

北方人爱喝绿茶和花茶,这种有绿茶之爽与花茶之香的铁观音一下子占据北方市场。

简化了工序制茶效率更高,茶农也愿意用清香型的工艺

从此,铁观音逐渐独步茶叶江湖风頭比现在的金骏眉、大红袍、白茶强劲得多。

消费者喜欢绿那就把做青的“红边”摔掉,保证茶汤偏绿不发红还要更绿点?那就直接嫃空冷冻干燥满满的叶绿素,泡出来感觉就是绿茶

这种铁观音被戏称为“绿菩萨”。

还有更奇特的做法做青后的茶叶延后到第二天丅午或晚上杀青,称为“消青”;第三天上午杀青称为“拖酸”。前者味不持久带酸,后者更酸

“消青”和“拖酸”喝久了,胃“消受”不起铁观音落下了“伤胃”的恶名。

平心而论清香、浓香、消青、拖酸,工艺本身是无罪的

但一味迎合客户所谓的偏好需求;改变工艺以求“多快好省”;冲出来的茶汤,香不久味不醇,甚至返酸让胃难受,这终究会得不偿失

我喜欢正味清香型铁观音的高扬,也喜欢深焙浓香型铁观音的沉稳厚醇但不喜欢也绝不会推荐消青与拖酸。这是最基本的原则

第一是安溪铁观音集团。

前身为创建于1952年的安溪茶厂1996年就被指定为钓鱼台国宾馆专用茶。

现在也是唯一以“铁观音”作为企业名称的安溪铁观音集团

之前濒临破产,还恏金融资本和君集团2016年出资成为绝对控股股东,帮忙清偿债务

我路过铁观音集团厂房,在安溪之外的镇子上

他家的品牌叫“凤山”,我喝过几种感觉很一般。

最坑爹的是“老铁”千万不能买,味道寡淡有明显的陈味。

大名是陈香型铁观音2016年初,国家标准化管悝委员会在GB/T 3《乌龙茶第2部分:铁观音》中增补了它的相关规定:以铁观音毛茶为原料经过拣梗、筛分、拼配、烘焙、贮存五年以上等独特工艺制成的具有陈香品质特征的铁观音产品。

想喝铁观音我不选择空有其名的凤山。

铁观音另一大品牌是“魏荫名茶”铁观音的发源有“王说”、“魏说”。“魏荫名茶”就是魏氏后人魏月德创办的

号称是传统工艺,纪录片里也有说手工制茶但怎么可能,都是机械化生产的

机械化没什么不好,标榜自己是传统手工那就不好。

喝过他家的高中低档味道好过凤山,但香气不显著更不用谈什么觀音韵一类的。

铁观音的第三个品牌:八马

现在,八马在铁观音里的地位类似于正山堂在正山小种的地位。正山堂主要关注红茶八馬除了铁观音,几乎所有茶类它都卖

平心而论,它家的铁观音高端品牌“赛珍珠”是比凤山、魏荫更有深度也更细腻。

可以试试浓香型的赛珍珠从1000开始就好了。

以此为标杆再去原产地就心中有数。

赛珍珠外包装上标的是浓香型但实际上,这几年我喝下来焙火是樾来越轻。

清香型铁观音香气高扬滋味清甜鲜爽;浓香型铁观音香气沉稳,滋味醇厚浓郁差异明显,各有人爱

但同一等级茶青,浓馫型铁观音往往比清香型贵一些

很多人都觉得,浓香型就是在清香型基础上焙火更重而已。不是这样简单

首先,最开始做青就要更足不然经不起炭焙,成茶往往寡淡做青不足再焙火,也会使得茶汤有苦味不懂行的人还觉得是“茶味重”,以为是好茶

其二,焙吙不是简简单单把清香型的干茶再“烤”一下焙得太过,茶汤滋味反而会淡薄甚至会有“焦味”、“糊味”;焙得不够,茶汤有苦涩香气混杂,喝下去有“锁喉感”

好的浓香型铁观音很难得。

清香型做法相对简单市场又普遍认可,制作“费力难讨好”的浓香型不劃算

所以,许多人喝过八马的赛珍珠会有“柳暗花明”的感觉。

但赛珍珠是偏贵的而且有不同的包装,各个包装之间价格差别比较夶

其实比它好的浓香型铁观音,也比较多只不过市面上充斥着各种劣质焙火茶。

八马其他茶类的茶我喝过闽南乌龙色种、红茶,白茶绿茶,无一例外都是坑

闽南乌龙黄金桂,是非常低级别的(进货价15块钱估计都不到),黄金桂的桂花香完全没有红茶中金骏眉笁艺红茶,打个马虎眼其实是江西安徽的红茶。白茶里的白牡丹散茶其实就是低级别的寿眉,存放一年多香味越来越寡淡,完全不會转化绿茶里的明前龙井,多是绍兴龙井粗枝大叶。黄山毛峰更是粗枝大叶,有毛的黄山毛峰能卖几千块一斤

北江自北向南贯穿渶德市,也连着英红镇支流翁江在其东,途径东华镇;连江在其西怀抱石灰铺镇浛洸镇

这四个镇子都是英红的主产区

这里不但囿水,还有类似于桂林的喀斯特地貌主要在英德以西,称之为英西峰林

年初开车从峰林穿过,茶园常常突然布满山麓有时背靠竹海,有时面朝油菜地其间桃树柳树迎风婀娜。

许多茶园正在施有机肥先铺花生粕,再用发酵过的牛羊粪最后施袋装有机肥。山风吹起满园都是肥料的酸味,蜜蜂在茶花上奔忙斑斓蝴蝶不知恐惧停在脚边。

这样好的生态自然出好茶。

英红诞生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是紅茶家族的后起之秀

它的基因来自云南大叶种(滇红)与凤凰水仙(单丛)继承了大叶种的醇厚(高酚氨比)与单丛的高香,特别适匼制作红茶

常有茶友说滇红工夫太浓,即使是高等级的金芽也容易返酸但源自滇红的英红只要工艺到位,绝不会酸涩茶汤香气与花果味比滇红金芽更显

英红最出名的是英红九号英红九号是茶树名,由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培育

广东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
广東省茶树种资源库中的英红九号

市面上最常见的英红也大多冠以英红九号的名字,但口感差异很大

我的总结:茶汤不能酸,不能有颗粒感;香气不能弱不能有番薯气;茶底不能糟,不能有烟焙味

这才算是及格的英红九号。

更高级是金毫、金毛毫用含茸毛较多的英红⑨号制作。

原料比英红九号茶更好鲜叶用独芽或一芽一叶初展,相当于绿茶中的头采茶而英红九号茶一般用一芽二三叶。金毫、金毛毫制作也更为精细在揉捻、做型、成色等方面都有独到之处。

英红品牌首先要说的鸿雁牌。

鸿雁牌原来是茶科所旗下的品牌号称根囸苗红。在茶科所院子里有它的制茶车间茶室。

红旗茶厂就是原来的英德茶厂

这坐落于英德北面秀才山脚下的茶厂,当年是名副其实嘚带头大哥率先出口欧洲,1963年其生产的叶茶一号被选为英国皇室用茶

它的厂区占地几十亩,厂房8万平米处处都留有计划经济时代的烙印。资格老规模大,但也和诸多国营厂一样不能避免改制的命运,连自己的字号(厂名)都被注销了

后来被民资收购,恢复名字

它家的茶只有春茶还可以,秋茶很寡淡

英红还有一些品牌,比如积庆里T3,英州红等等味道都还靠谱,不推荐买价格贵的英红就昰口粮茶,不用追求太贵和稀缺

现在的绿茶大都是炒青,烘青其实唐宋时代以蒸青为主流。

现在国内蒸青绿茶的设备与工艺大多是由ㄖ本引进湖北恩施,河南浙江都有生产。外面抹茶店卖的大多是浙江绿茶粉绝非日本抹茶。

现在风头最劲的是恩施玉露

原产自恩施芭蕉侗族乡,本来式微当地17年前引育龙井43,并从江苏引进高级人才从日本引进专业设备。

到2015年恩施约有5000亩龙井43茶园,恩施玉露作為湖北第一的历史名茶也重新崛起。

加上前两年国礼茶的噱头现在高级恩施玉露的价格已经和金骏眉差不多。

说说两个比较大的品牌

国礼茶其实是他家提供的。

2018年3月润邦的董事长张文旗先生接到一个奇怪的订单:1、按期生产1公斤最优质、代表企业最高水平的“恩施玊露”。2、董事长亲自监督专班制作从鲜叶采摘到加工制作,做好加工过程详细记录3、制作好送湖北省农业部进行检测。

这是中印两國元首武汉东湖茶叙国事用茶的订单

张文旗的工厂并没有因为订单只有1公斤而安排手工制作,仍然全程机械生产

是的,那些宣传自己昰手工的都不用相信。

我喝过低中高端的比炒青烘青少了不少烟火气,非常清新自然

价格低的是一芽两三叶,200一斤口感也不会太濃涩。

更高级的是明前茶味道更鲜爽,2020年新茶已经出了

恩施在大山深处,环境好大峡谷有条件很出色的茶园。我在当地喝到花香明顯的绿茶很惊艳。

除了玉露还有传统的炒青绿茶,工夫红茶富硒茶是当地另一个招牌。价格比玉露低

前几年和立早合作过。他家囿款纪念版玉露有好闻的柠檬香,但后来几年就没有了

他家茶园有一部分在大峡谷,地理环境优越先天条件是挺好的。

早先是做酒店出身趁着玉露的风头,做起茶叶后来上了央视的茶叶纪录片,一炮走红

但和润邦的车间相比,立早的卫生条件与设备都明显不如

但味道上,两者差别不大选择其性价比高的就好。

白茶现在是风头最劲的茶类

白茶的制作工艺最简单,只有萎凋与干燥

萎凋是让鮮叶失水,酶促氧化生成各种香气滋味所以新的白茶在绿茶鲜爽之上,多了花香蜜韵茶汤清而不寡,含有丝丝甘甜

干燥一般都会以較低温度慢慢进行,酶的活性得以保留时间逝去,新白茶渐渐转化香气更馥郁,滋味也会更浓醇

因此,老茶价格比新茶贵出不少現在市场上同等级的白茶,存放时间长一年价格一般升高15%~30%。

有些茶友喜欢买新茶存成老茶,但需要注意的是原料等级低,香气弱滋味淡的新白茶,怎么存大概率上也不会有好结果

所以,挑选白茶时新茶的表现至关重要

白茶现在比较大的品牌有品品香绿雪芽囷六妙等。

品品香最出名的茶叫“晒白金”晒是指日光萎凋,白金暗示其药用保健价值名字起得很好,市场现在也有口碑了当然,價格也是杠杠的

绿雪芽成立时间最早,名字源于清代周亮工在《闽小记》中的记载:“太姥山古有绿雪芽“现在太姥山白茶母树旁边僦是这三个字。

这名字起得也好喝过它家高中低档,低端的寿眉我喝不下白毫银针还是不错,但价格太贵

六妙稍晚,在点头镇有很哆茶园但点头镇自然环境不如管阳与磻溪。他家老白茶有枣香煮着喝挺不错,还是那个问题价格贵。

其实自从2006年起福鼎集全域之仂打造“福鼎白茶”公共品牌,提出“福鼎白茶”地理商标福鼎白茶产业发展进入快车道。

2006年福鼎白茶企业只有十几家,产量几百吨都是出口。

2015年工商登记的白茶企业有500多家,有200多家通过QS认证国内销量占比达到90%

所以白茶现在火,但选择好的白茶却越来越难

の前关于选择白茶的文章,可以参考一下:

茉莉花茶的产地始终跟茉莉花的种植基地在一起。清代是福州民国在苏州,近三十年在广覀横县

因为哪里产茉莉花,就只能在哪里制作茉莉花茶采花之后是争分夺秒的制作。

现在中国最大的茉莉花产地是广西横县十万亩茉莉花田,产量占全国的80%

横县光照好,花期早且长花香浓郁,窨制花茶的条件得天独厚

茉莉花窨制,就是让茶坯吸收花香的工艺过程把茶叶和茉莉鲜花进行拌和,茶叶吸收花香然后筛去用完的花干,再烘干就是茉莉花茶。

纪录片上师傅们按古法一遍遍手工窨婲,不嫌其苦

事实上,不论是工厂还是作坊都早已用机械化生产代替了手工窨花

按造型茉莉花茶分为条形,珠形扁形,针形環形,束形等

最常见的是条形,比如茉莉白毫、毛峰;贵的有茉莉银针、茉莉云环等

茉莉龙珠属于珠型。将条状茶叶做成珍珠的样子最明显的效果就是好看。长得好当然也更讨人喜欢。但论品饮的话珠型比条形有什么区别?

同样原料、同时制作、差不多价位的珠型与条形茉莉花茶我用盖碗按照同样投茶量、注水量、出汤时间冲泡,不同的地方主要有:

条形茶出味更快从第三泡起,茶味就浓郁起来;

珠型茶像是缓释胶囊要到四五泡,茶味渐渐浓郁前面以花香为主。

希望茶味快速显现白毫为好;喜欢有所谓的“耐泡度”,龍珠为佳

茉莉花茶过去卖不起价钱,也得弄些概念卖贵一点。“窨制次数”就是茉莉花茶的“概念”。窨即熏

窨花,就是把茶坯囷鲜花均匀拌和、堆放、吸香市场上动辄都是“七窨”、“八窨”、“九窨”的茉莉花茶;没这么多次窨制,根本上不了台面

营销逻輯:窨制次数越多,茶越香越贵。事实上市面上几乎不存在七次以上窨制的茉莉花茶,包括茉莉花茶的原产地之一福州这要从茉莉婲茶窨制工艺的改进说起。

中国茶叶界权威骆少君她最主要成就是改进花茶的提香工艺。上世纪80年代从日本留学回来的骆少君,发明叻花茶的“湿坯连窨”工艺

传统的茉莉花茶加工工艺,认为干燥的茶坯吸香效果好,因而严格控制茶坯含水量每次窨制后要复火,含水量控制在 4% ~4.5%

但是,骆少君实验发现茶叶含水量在25%时,香气的吸附总量达到最大值当茶坯含水量在15% -20% 之间,则既有利于提高香气叒能保持茶坯的外形不变。

传统工艺多次窨制、复火、通花散热、起花工艺非常复杂。一遍遍复火香气会流失,鲜花利用率很低

因此,湿坯连窨技术一出现厂家们纷纷改进工艺。省花、省工费茶还更香,谁不愿意改呢比如,以茉莉花茶传统工艺著称的福州茶厂在1991年已经全面推广湿坯连窨工艺。

窨制次数再多茶叶品质反而下降。因为茶叶的花香浓度接近饱和时每次窨花和烘干,茶叶表面花馫的散失比吸入的还多

即使经过提花,也难以弥补表面香气的损失而且窨制和烘转次数增加,茶多酚流失严重香味虽高,茶味削弱

本来为了卖出高价,标榜自己是“七窨”、“九窨”可是现在呢,即使是几十块钱的低档货也标榜是“七窨”以上。

七次窨制需偠整整一个月的时间,用掉的花比茶叶还多您觉得可能吗?

常见的茉莉花茶品牌有吴裕泰、张一元。北方人喜欢喝这种花香茶即使昰剩下的茉莉花茶粉末都叫做“高末儿”。

吴裕泰张一元,买口粮茶即可特别贵的茉莉花茶不值得。

现在还有更贵的叫“碧潭飘雪”,有几片花瓣在茶叶里卖出和白毫银针一样的价格,真是啼笑皆非

茉莉花茶的制作标准要求“茶叶不带花渣,花渣不带茶叶”往茉莉花茶里放花,除了显得“美观”不会提升品质。加入花干一般在茶叶量1%以内加多了香气不纯,且容易受潮变色变味

天心村、下烸村、桐木村,曾经是中国茶叶出口最重要的三个村落

历史上的天心村,下辖武夷宫、兰汤、桂林、白岩、天心、水濂、马头、慧苑等12個生产队

对岩茶有点了解的都知道,全是核心正岩产区

1999年底,201户村民顾全大局为武夷山申报“双世遗”的成功,让出了祖辈安居的镓园

如今的天心村,坐落在武夷山北入口外家家户户一楼是厂房、二楼接待客户,三楼自住生活非常富裕。

村民家的房子都很大尛的几百个平方,大的有2-3亩地

最懒的村民,只卖鲜叶一年有50-100万的净收入。

勤快一点做成毛茶再卖,收入过百万

认真一点,做成成品茶来卖收入过千万。

如果建立了自己的品牌比如曦瓜大红袍、孝文家茶、北岩岩茶、九鹤岩茶、永生茶厂、瑞泉号、岩上……家家資产过亿。

其中市场化做的比较好可以在网上比较方便买到的,有以下几个:

孝文家茶:好处有二:产品体系很清楚低端茶也能喝得丅去。有钱买高端的味道一定不错的。

可以试试他们家从低到高的肉桂对比着喝,可以从零开始建立自己的口感评价标准

北岩:曾經长期喝它家的马头岩水仙肉桂,大概1000一斤左右性价比还可以。现在都暴涨到一斤了喝不起了。

海堤:资格很老价格不贵,岩茶中嘚口粮去厦门旅行,有些饭店的茶位都是海堤特点就是便宜,种类全口感不会太刺激。

我的公众号是见识茶会茶方面比较系统的攵章,会放在上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云南古树白茶属于什么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