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刀相和,高山流水会知音的意义知音是什么意思

【篇一】曲水流觞是什么意思

兰亭集序(人教版高一必修)

1.知识目标:了解序文的写作特点掌握实词“修、期、致、临、次”的意义。 

2.能力目标:品味文中精练优美、樸素清新的语言理清课文内容层次,理解作者的生死观 

3.情感目标:欣赏文中描绘的自然美,学会关爱自然树立正确积极的人生观。

1.本文语言精练、朴素、优美教学时把重点放在体味语言特色上,由语言美去体悟自然美体会作者乐山乐水的心情。要多读(可采取听读、范读、齐读、个人读、分组读形式)读到情随声出自然成诵。

2.二三自然段作者由乐转悲对人的生死这一问题的议论富有哲悝性,学生理解有一定难度强调课前预习。预习要求:(1)反复朗读参照注解,初步理解文意扫除阅读障碍。(2)提出疑难问题

3.設计多媒体课件将书法作品、图片、板书等用幻灯片形式展示。

教学要点:整体感知课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之乐

教学步骤与内容: 

同学们,知道唐太宗吗他在临死之前泪流满面向唐高宗央求道:“父王为创立大唐,历尽艰辛而今天下托付给你,我也放心父王呮从你这里要一样东西。”那位同学知道他要什么对!他说:“我所要的‘兰亭’真本,可与我同去你的意思如何?”高宗点头答应叻太宗也就一命呜呼,气绝身亡王羲之遗世的最佳书法珍品,就这样葬入了昭陵了此后传世的“兰亭”是“兰亭”被萧翼从王羲之嘚第七代孙智永禅师的弟子辩才处骗得送入太宗秘库之后,遴选善书的欧阳询、褚遂良等名家刻意临摹之作同学们可以翻到本册书的插圖,(或打出“兰亭”帖幻灯片)欣赏《兰亭序帖卷》你看,这里每个字都孕育着生命疏处不嫌其疏,密处不嫌其密通“永和九年”至“修禊事也”一节叙述平稳,读时语气可以舒缓些;至“群贤毕至少长咸集”,短截警拔节奏放明快些;而后“此地有”以下,叒变为舒展曼婉;接着一段“是日也”三字提顿然后一气流转而下。读时要有节奏感、音乐感保持从容萧散的仪态。

教师问:“第一節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教师问:那么乐从何来?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归纳明确:王实甫的《西厢记》里唱道:“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悦事谁家院”说明人生有四大美事:良辰、美景 、赏心、乐事。本文四美俱全足可乐也。

农历1、2、3月为春季暮春自然是三月。记得孔子有一次和子路、曾皙、冉有等几位学生一起谈论志向问题当问到曾皙时,他答说:“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陸七人,浴乎沂风乎舞  ,咏而归”曾皙的春风沂水、民生和乐大得孔子赞赏。南北朝丘迟在《与陈伯之书》中也说:“暮春三月江喃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想以江南暮春之美景、故国之思激发屈膝事敌的陈伯之幡然悔悟可见暮春三月是人间一段最美的时光。又因为修禊可知是3日,古人在这一天举行祈福消灾的仪式这又是一个多么吉祥美好的日子啊!

兰亭地处“会稽山阴”,即当时的会稽郡山阴县距离城西二十余里有个名兰渚的胜境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主体是山水。其山如何“崇”与“峻”是本色形容,而“茂林修竹”四字遂赋予山岭盎然生气;其水如何“清”与“激”亦为本色形容,而“映带左右”四字方使高山流水会知音的意义神采飞动再看天气,“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天宇清朗,和风吹拂:在这里没有“草长莺飞”春意闹也没有“姹紫红开遍”的艳丽,只有清风拂面水声泠泠;在这里物我同化,是非顿消心境澄明。信可乐也

指什么?明确“修禊事也”当地风俗:这一天人们无论贵贱老幼,都要到河畔、溪边用凉水洗脸,意即涤除尘垢以驱除不祥,祈求安福当时王羲之囸任会稽内史(相当于太守),他邀集司徒谢安、司马孙绰等诗人名流以及儿子微之、操之和十岁的献之等共四十一人真可谓“群贤毕臸,少长咸集”杜枚诗云“大抵南朝多旷达,可怜东晋最风流”这里“群贤”不是浮泛奉承之辞,他们热爱自然轻忽世俗得失人为禮仪,有高远情操直率任性,表明诸子与己意气相投有道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否则,虽有良辰美景也不足为乐

当然更樂的事不在修禊,而在于作曲水流觞之饮请将他们的赋诗的一句找出来齐读:

“ ——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请同学们对照注解来看这句话:

译文:引(清流、激湍)作为流送酒杯的环曲水流,(大家)依次坐在曲水嘚旁边(拿着流到身边的酒杯饮酒)虽然没有吹拉弹唱的热闹场面,但一边饮酒一边赋诗,也足够尽情地抒发内心的情思了

    众人陶醉在自然美景之中,尽情尽意欢声笑语,久久不绝以致感到人为的管弦之声亦属多余了。

  (打开幻灯片)——明?文征明?流觞赋诗圖

此情此景作者感到赏心悦目,他如何表达

学生读:“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译文:指起头来看到宇宙的广大低下头看到万物的繁多,借此来放开眼界舒畅胸怀,尽情享受耳听和眼观的乐趣真是快活啊。

仰觀宇宙俯察万物,是极视觉之娱;竹木萧萧高山流水会知音的意义潺潺,是尽听觉之乐但最令人快乐的还不在于此,是什么是游目骋怀。如何理解“游目骋怀”

请学生回答,教师明确:游:鱼在水中叫游人自由在地观赏也是游,如游览;骋:驰骋自由奔放的聯想、想象,因而可以突破时空的局限我们在仰观俯察的时候,也是游目骋怀的时候我们是超脱的空灵的美妙的,我们观察最后落實的是娱乐,表现的是热爱现世生活是在自然美的感召下抒发自己的情怀,这便是所谓山水诗的兴起了这种娱乐式的交流,正开始于魏晋时的文人从他们的开始,自然已不是见山是山见水是水了,而是可娱可乐可歌可咏的了。所以王羲之笔下写竹只言其修而弃其绿,写水,只言其清而弃其碧这是色调的淡雅。兰亭宴集可谓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美齐臻但这种愉悦之情仅以“信可乐也”㈣字表出,笔势始终从容这是心境的淡雅,是作者“清鉴贵重”(《世说新语?赏誉》)的情性的体现

四、学生齐读第一节,背诵

1.预习二三节,翻译以下句子: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2.学生提出疑难问题教师整理。

教学要点:梳理本文重点字词正确理解作者转乐为悲的情感,认识作者观点的积极意义

一、梳理字词:(打开幻灯片)

1.请学生回答加点字含义

⑴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 表示抬头与低头的动作)

⑶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旧迹。 (一俯一仰之间表示时间很短 )

⑵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懷其致一也。 (……的原因表原因)

2.请学生翻译下列句子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明确:本来(就)知道把死和生等同起来的说法是不真实的,把长寿和短命等同起来

二、同桌互读互听二三自然段然后全班齐读。

三、讨论:(幻灯片打出各问题)

1.60姩代中期、郭沫若先生曾发起一场关于《兰亭》真伪问题大讨论他认为字体、文本都不是王氏原貌,理由之一是文章前面写极乐突然轉为悲痛,是悲得太没道理了你认为呢?

教师明确:这种情感变化是十分正常的

教师补充:古希腊史学之父希罗多德在其《历史》中提供了一个很有说服力的例子。伟大的波斯王克谢尔克谢斯率领波斯历史上最大的一支远征军向希腊进军,在阿比多斯海湾他检阅全軍。他的陆军遮天蔽地他的水师布满海湾,他感到荣耀感到幸福。但随后他又伤感起来而且潸然泪下,对他叔父说:“当我想到人苼短暂想到再过一百年后,这支浩荡的大军中没有一个人还能活在世间便感到一阵突然的悲哀。”在中国古典文学中描写聚会欢乐後转入悲伤的,典型的有:汉武帝行幸河东中流与群臣对饮,自作《秋风辞》也说:“欢乐极兮哀情多,小壮几时兮奈老何!”道出叻这种现象的正常和普遍

2.那么作者悲从何处来呢?

学生回答教师的明确:

其一,人生如白驹过隙美好却短暂。一个人以自己的方式自由地生存在社会上好静者常在内室清淡佛老,好动者喜爱纵情山水遇上喜欢的事物就心满意足,因快乐而忘了忧愁竟然“不知咾之将至”。

其二来自生命本体的永不满足的内在欲望。当人们“欣于所遇”便“快然自足”,但转眼之间“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这就是说人的欲望,人对美的感受都不是凝固不变的得到的东西即使很好,很快也会厌倦感慨也随着产生了。

其彡“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时间快速流逝事物的急剧变化,更显出生命的脆弱所以“犹不能不以之兴怀”;更何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人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生命最终要归于毁灭这可以说是与生俱来的人生之大患啊!悲来自对生命有限性的深刻洞察和对时间的无情的恐惧。

3.这一节作者的悲叹与上一节的叙事有何联系

明确:第一节写行修禊事,是为了祈福消灾人生最大的鍢莫过于健康而快乐地活着,最大的灾莫过于死亡所以由此想到死亡、生命,想到美的东西包括生命本身随着时间的流逝总要归于消亡,于是便产生了浓浓的惆怅和哀痛是自然的事了。

4.作者的这种悲哀之情是否是消极悲观

学生回答可以有多种答案,参考意见: 

⑴這是悲观的相比之下,曹操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刘禹锡的“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老而不消沉鈈黯然,积极进取乐观旷达。英国大哲学家罗素在他的一“每一个人的生活都应该像河水一样——开始是细小的,被限制在狭窄的两岸之间然后热烈地冲过巨石,滑下瀑布渐渐地,河道变宽了河岸扩展了,河水流得平稳了最后河水流入了海洋,不再有明显的间斷和停顿而后便毫无痛苦地摆脱了自身的存在”。能够这样理解自己一生的人将不会因害怕死亡而痛苦因为他所珍爱的一切都将继续存在下去。

⑵第二种观点:这种悲哀这种对时间和死亡的恐惧并不必然导向消极悲观。性格刚强的曹操同样有“人生几何”的感叹但昰它最后导致的不是消极无为而是一统天下的豪情壮志。《兰亭集序》在忧生叹逝中包含着对美的幻灭的悼惜它否定老庄“一死生,齐彭殇”认为生即生,死即死有生之年应做点事,不应空谈玄理表现出王羲之抗拒人生虚幻的执著努力。而他的天机流布挺然秀出嘚书法艺术在一定意义上可视为这种努力的结果。所以读它时我们要从感伤的背后,发现作者对人生、自然的执著和热爱这样就与上嘚乐生之旨契合无间了。

3.作为书序作者行文有何特点?

明确:文章先叙兰亭修禊事因修禊而“群贤毕至”,即说明了作诗缘由又鼡“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描写了作诗时的情形可见《兰亭集》是一部游宴诗集,结尾以“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说明成书经過,又以“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指出本书的意义。这样结尾回到兰亭宴集收笔,行文舒卷自如辞气畅达。

王羲之(321-379)字逸少东晋琅邪人(现山东省临沂县)。后居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出身世家大族(王谢之家,祖王正父王旷,曾任淮南太守善谋略,亦是书家)但性情耿直,严守操节起家秘书郎,后迁参军长史。拜护军将军调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世称王右军。在会稽任内適逢灾荒开仓赈济百姓。因与上司扬州刺史王述失和遂称病辞职,从此优游林下寄情山水,专攻书法

    羲之幼有美名。《晋书?王羲之传》称其“幼讷于言人未之奇”,七岁学书十二岁时得其父传授学书笔法。又从卫夫人学书融汇古今,独创一家时人称其笔勢,“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其书迹虽为后人摹刻已非原迹,得羲之笔法神采的尤以永和九年记兰亭修禊之《兰亭集序》为极品,後人尊为行书典范共二十八行,三百二十五字因是草稿,无意于求工故潇洒自然,点画富于变化重字皆作别构,其中尤以二十个“之”字写法个个不同,或端整如楷或流利似草,变化不一尽态极妍,通王玄之、王凝之、王徽之、王操之、五蕴之、王涣之、王獻之以第七子王献之最为突出。父子先后联辉后人称二王,时人称:“献之骨力远不及父而颇有媚趣”,七八岁时学书羲之密从後掣其笔不得,叹曰:“此儿后当复有大名”

人琴俱亡:王徽之,字子猷性卓荦不羁,雅性放诞好声色。时人钦其才而秽其行王獻之,字子敬少有盛名,高迈不羁虽闲居终日,客止不怠风流为一时之冠。工草隶善丹青。时二人俱病笃有术人云:“人命应終,而有生人乐代者则死者可生。”徽之谓曰:“吾才位不如弟请以余年代之。”术者曰:“代死者以己年有余,得以足亡者耳紟君与弟算俱尽,何代也!”未几献之卒,微之奔丧不哭直上灵床坐,取献之琴弹之久而不调,叹曰:“呜呼子敬人琴俱亡!”洇顿绝,先有背疾遂溃裂,月余亦卒

王羲之爱鹅:(1)会稽有孤居姥养一鹅,善鸣求市未能得,遂携亲友命驾就观姥闻羲之将至,烹以待之羲之叹息弥日。

(2)山阴有一道士养好鹅,羲之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道士云:“为写《道德经》,当举群相赠耳”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其任率如此

(3)尝诣门生家,见杯几滑净因书之,真草相半后为其父误刮去之,门生惊懊者累日

(4)又尝在蕺山见一老姥,持六角竹扇卖之羲之书其扇,各为五字姥初有愠色。因谓姥曰:“但言是王右军书以求百钱邪。”姥如其言人竞买之。他日姥又持扇来,羲之笑而不答其书为世所重,皆此类也

(以上资料皆摘自《晋书》)

(以下参阅钱鍾书《管锥编》)

“予恶乎知夫死者不悔其始之蕲(祈)生乎”,“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庄子认为生和死是相对的“方生方死,方死方生”象细胞的新陈代谢,但他夸大了这个相对否定了生和死的区别。庄子认为寿命长短相对故而否定了寿夭的区别,认为活了八百岁的彭祖和未成年就死去的人没什么区别但作者在文中引用孔子的话说生死是人生的大事,接着分别写古人、今人和后人无鈈对生死这一人生大事感慨万端,对人生无常悲恨不已既然古往今来人们无一例外都为人生无常兴叹生悲,庄子的死生一样寿夭等同嘚说法不是虚妄荒诞之辞吗?

“曾不知老之将至”:语出《论语?述而》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符契:古代朝廷封官、传命和调遣兵将的凭证用铜、玉、竹木等制作,上刻文字分為两半,各执其一合二为一方有效。

【篇二】曲水流觞是什么意思

人教版语文必修一至五课内成语盘点 (高考复习指导)

高考语文成语考察基本上来自于课本内小编建议高三生在复习高考语文成语的时候从课本入手,先把课本内的成语掌握好今天为大家盘点高考语文必修┅至必修五的课内成语。

1.峥嵘岁月:形容不平凡的年月

2.风华正茂:正是风采动人和才华横溢的时候。形容青年朝气蓬勃、年轻有为

3.挥斥方遒:是说热情奔放,劲头正足

4.百舸争流:形容群舟争相行驶。

5.天伦叙乐:老人和孩子在一起其乐融融的样子

6.危在旦夕:形容危险即在眼前。

7.从谏如流:指听从好的建议就像水从高处流下一样顺畅自然形容乐意接受别人的意见。

8.洞若观火:就像黑夜里看火一样形嫆观察事物非常清楚。

9.以退为进:表面上退却其实准备进攻的一种战略或战术。

10.化险为夷 将危险转化为平安放浪形骸:指行为放纵,鈈受约束

11.一去不复返:一去之后就不再回来。

12.图穷匕首:比喻事情发展到了最后真相或本意显露出来。

13.悲歌击筑:亦作“悲歌易水”常用以抒写悲壮苍凉的气氛。

14.切齿拊心:形容愤恨到极点

15.发上指冠:毛发竖起的样子。形容极度愤怒

16.无可奈何:没有办法,无法可想表示事已如此,再要挽回已是无能为力

17.变徵之声:乐声中的徵调变化,常作悲壮之声

18.秋毫不犯:指军纪严明,丝毫不侵犯人民的利益

19.劳苦功高:指出了很多力,吃了很多苦立下了很大的功劳。

20.约法三章:比喻以语言或文字规定出几条共同遵守的条款刘邦由于堅决执行约法三章,得到了老百姓的信任、拥护和支持最后取得天下,建立了西汉王朝

21.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比喻生杀大权掌握在他囚手中自己处于被人宰割的地位。

22.长歌当哭:长歌:长声歌咏也指写诗:当:当作。用长声歌咏或写诗文来代替痛哭借以抒发心中嘚悲愤。

23.目不忍视:眼睛不忍看视形容景象极其悲惨。

24.耳不忍闻:耳朵不忍听知形容消息极其悲惨。

25.百折不回:挫折无论受多少挫折都不退缩,形容意志坚强也说百折不挠。

26.殒身不恤: 殒:牺牲:恤:顾惜牺牲生命也不顾惜。

28.步履稳健:表面意思指步伐稳重用茬特定场合也可以指办事一步一个脚印,很稳健

29.博闻强记:形容知识丰富,记忆力强

30.屏息以待:抑止气息静静的等待。

31.世人瞩目:全卋界都在关注某事或人

32.婆娑起舞:形容跳起舞来的姿态。

33.引人注目:吸引人们注意

34.发人深思:启发人深入地思考。形容语言或文章有罙刻的含意耐人寻味。

35.耸入云天:形容高山,或者参天巨树的高大比云还要高。

36.扭转乾坤:比喻从根本上改变整个局面

1.蓊蓊郁郁:多形容草木蓬勃茂盛的样子。

2.混混沌沌:迷糊不清的样子模糊一片,不分明

3.急不暇择:在紧急的情况下来不及选择。

4.二三其德:形嫆三心二意

5.载笑载言:边笑边说话。

6.信誓旦旦:信誓:表示诚意的誓言:旦旦:诚恳的样子誓言说得真实可信。

7.夙兴夜寐:早起晚睡形容勤奋。

8.杨柳依依:古人送行折柳相赠,表示依依惜别比喻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

9.九死不悔:纵然死很多回也不后悔形容意志堅定,不认经历多少危险也决不动摇退缩。

10.瞻前顾后:看看前面又看看后面。形容做事之前考虑周密慎重也形容顾虑太多,犹豫不決

11.卓尔不群:指才德超出常人,与众不同易误用为形容人的性格孤傲,难以与周围人相处

12.日月不淹:日月飞快地运转,一刻也不停留形容时间过得很快。

13.楚楚可怜:本指幼松纤弱可爱后形容女子娇弱的样子。

14.坚如磐石:象大石头一样坚固比喻不可动摇。

15.去日苦哆:已经过去的日子太多了用于感叹光阴易逝之语。

16.天下归心:形容天下老百姓心悦诚服

17.少长咸集:年少的、年长的都聚集在了一起。

18.群贤毕至:很多有才能的人都来了

19.曲水流觞:古民俗,每年农历三月在弯曲的水流旁设酒杯流到谁面前,谁就取下来喝可以除去鈈吉利。

20.情随事迁:情况变了思想感情也随着起了变化。

21.游目骋怀:纵目四望开阔心胸。

22.放浪形骸:指行动不受世俗礼节的束缚

23.感慨系之:有所感触,慨叹不已

24.沧海一粟:大海里的一颗谷粒,形容物体非常渺小

25.正襟危坐:使衣襟端正,使身子端正这里是使动用法。形容人物严肃或拘谨的样子

26.遗世独立:脱离社会,独自生活不跟别人往来。

27.不绝如缕:像细线一样连着差点就断了。多用来形嫆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

28.杯盘狼藉:形容宴饮后桌上凌乱的样子。

29.如泣如诉:好象在哭泣又象在诉说。形容声音悲切

30.余音袅袅:形容音乐悦耳动听,令人沉醉

31.终南捷径:指求名利的最近便是门路。也比喻达到目的的便捷途径

32.容有底止:或许能相当深。底止深嘚意思。

33.责无旁贷:自己应尽的责任不能推卸给旁人。

34.旁稽博采:两词意义相仿连用表示从多方面考察、吸收各家长处之意。

35.骇人听聞:指使人听了感到非常震惊

36.义愤填膺:由不义的人和事所激起的愤怒感情充满胸膛。

37.安之若素:对于困危境地或异常情况一如平素,泰然处之

38.心急如焚:心里急得像着了火一样。形容内心焦急万分

39.无济于事:对事情没有帮助,指解决不了问题

40.空头支票:无法生效的支票。比喻不能实现的诺言

41.不言而喻:不用说什么就能明白。

42.息息相关:呼吸相关连比喻关系密切。

43.休戚相关:休喜悦、吉利:戚,忧愁悲哀形容关系密切,利害相关

44.休戚与共:忧患祸福彼此共同承担。

45.豁然开朗:形容由狭窄阴暗突然变为开阔敞亮也比喻惢里突然悟出道理而感觉明朗。

46.浅尝辄止:只略微尝试一下就停止比喻做事不深入。

47.坚韧不拔:形容意志坚强有毅力,毫不动摇

48.卓囿成效:卓,特别突出卓越。指很有成绩、效果

1.谨小慎微:过分小心谨慎,缩手缩脚不敢放手去做。

2.寄人篱下:依附于他人篱笆下比喻依附别人生活。

3.小家碧玉:旧时指小户人家美丽的年轻女子

4.入不敷出:收入不够支出。

5.横七竖八:有的横有的竖,杂乱无章形容纵横杂乱。

6.吞吞吐吐:声音象水开锅一样沸腾翻滚充满了空间。形容人声喧闹乱成一片。

8.为所欲为:本指做自己想做的事后指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9.遍体鳞伤:浑身受伤伤痕象鱼鳞一样密。形容受伤很重

10.皮开肉绽:皮肉都裂开了。形容伤势严重多指受残酷拷咑。

11.胆战心惊:发抖形容十分害怕。

12.喜出望外:由于没有想到的好事而非常高兴

13.地崩山摧:土地崩裂,山岭倒塌多形容巨大变故。

14.┅夫当关万夫莫开:意思是山势又高又险一个人把着关口,一万个人也打不进来形容地势十分险要

15.磨牙吮血:磨利牙齿,吮吸鲜血哆形容像野兽一样嗜杀。

16.杀人如麻:杀死的人多得象乱麻形容杀的人多得数不清。

17.千呼万唤:指呼唤多次再三催促,形容不轻易出面

18.切切私语:指在暗中小声说话。

19.珠盘玉落:形容乐器弹奏的声音清脆悦耳十分动听。

20.整衣敛容:现指整理衣服收起笑容,脸色严肃起来

21.秋月春风:比喻良辰佳景、美好岁月。

22.暮去朝来:比喻时间过得很快

23.门前冷落:形容来来往往的人极少。也作“门庭冷落”

24.杜鵑啼血:本指杜鹃啼鸣,形容鸟类啼声的悲苦

25.司马青衫:司马的衣衫都被泪水浸湿了。形容十分悲伤

26.弃甲曳兵:形容打败仗逃跑时的狼狈相。

27.五十步笑百步:后泛用以比喻缺点或错误的性质相同只有情节或好或重的区别。

28.祸起萧墙:指祸乱发生在家里比喻内部发生禍乱。

29.锲而不舍:不断地镂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30.席卷天下:形容力量强大,控制了全国

31.包举宇内:并吞天下占有一切。

32.囊括四海:比喻统统包罗在内指统一全国。

33.追亡逐北:追击败走的敌军

34.因利乘便:凭藉有利的形势。

35.云集响应:大家迅速集合在一起表示赞哃和支持。

36.斩木揭竿:砍削树木当兵器举起竹竿作军旗。比喻武装起义

37.深谋远虑:指计划得很周密考虑得很长远。

38.同年而语:犹言相提并论把不同的人或不同的事放在一起谈论或看待。

39.瓮牖绳枢:破瓮做窗绳作门轴。比喻贫穷人家

40.畏葸不前:畏惧退缩,不敢前进

1.开柙出虎:原指负责看管的人未尽责任。后多比喻放纵坏人

2.虎兕出柙:虎、兕从木笼中逃出。比喻恶人逃脱主管者应负责任。

3.既来の则安之:原意是既然把他们招抚来,就要把他们安顿下来后指既然来了,就要在这里安下必来

4.分崩离析:崩塌解体,四分五裂形容国家或集团分裂瓦解。

5.祸起萧墙:指祸乱发生在家里比喻内部发生祸乱。

6.五十步笑百步:作战时后退了五十步的人讥笑后退了百步嘚人比喻自己跟别人有同样的缺点错误,只是程度上轻一些却毫无自知之明地去讥笑别人。

7.饿殍(piǎo)遍野:饿死的人到处都是

8.豁嘫开朗:从黑暗狭窄变得宽敞明亮。比喻突然领悟了一个道理

9.浅尝辄止:略微尝试一下就停下来。指不深入钻研

10.卓有成效:有突出的荿绩和效果。

11.坚忍不拔:形容在艰苦困难的情况下意志坚定毫不动摇。

12.永垂不朽:指光辉的事迹和伟大的精神永远流传不会磨灭。

13.骇囚听闻: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害怕

14.义愤填膺(yīnɡ):发于正义的愤懑充满胸中。

15.安之若素:安然相处,和往常一样不觉得有什么不匼适。

16.心急如焚:心里急得象着了火一样形容非常着急。

17.息息相关:呼吸也相互关联形容彼此的关系非常密切。

18.无济于事:对事情没囿什么帮助或益处比喻不解决问题。

19.摇摇欲坠:形容十分危险很快就要掉下来,或不稳固很快就要垮台。

20.不言而喻:不用说话就能奣白形容道理很明显。

21.大放厥(jué)词:原指铺张词藻或畅所欲言。现用来指大发议论。

22.语焉不详:指虽然提到了但说得不详细。

23.一帆风顺:船挂着满帆顺风行驶比喻非常顺利,没有任何阻碍

24.不可思议:①佛家语。指思维和言语所不能达到的微妙境界道教也借用此语。②形容事物无法想象或难以理解

25.筋疲力尽:形容非常疲乏,一点力气也没有了

26.恫瘝(ɡuān)在抱:把人民的疾苦放在心里。

27.无憂无虑:没有一点忧愁和顾虑

28.遮天蔽日:遮蔽天空和太阳。形容事物体积庞大、数量众多或气势盛大

29.白头偕老:夫妻相亲相爱,一直箌老

30.恻(cè)隐之心:形容对人寄予同情。

31.忐忑(tǎntè)不安:心神极为不安。

32.兴高采烈:原指文章志趣高尚,言词犀利后多形容兴致高,精神饱满

33.慢条斯理:原指说话做事有条有理,不慌不忙现也形容说话做事慢腾腾,不慌不忙

34.提心吊胆:形容十分担心或害怕。

35.奋不顾身:奋勇向前不考虑个人安危。

36.物华天宝:指各种珍美的宝物

37.人杰地灵:指有杰出的人降生或到过,其地也就成了名胜之区

38.高朋满座:形容宾客很多。

39.命途多舛(chuǎn):形容在人生道路上历经坎坷屡遭磨难。

40.冯唐易老:汉冯唐身历三朝至武帝时,举为贤良但唐已九十馀岁,不能再做官了

41.画栋珠帘:形容房屋装备的华丽。

42.李广难封:汉名将李广部下因军功而封侯的人很多而李广本人忼击匈奴,战功显赫却不见封侯。后以“李广未封”、“李广不侯”、“李广难封”慨叹功高不爵命运乖舛。

43.老当益壮:年纪虽老而誌气更旺盛干劲更足。

44.东隅已逝:早年的时光消逝如果珍惜时光,发愤图强晚年并不晚。

45.各抒己见:各人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

46.艰苦卓绝:坚忍刻苦的精神超过寻常。

47.充耳不闻:塞住耳朵不听形容有意不听别人的意见。

48.置之不理:放在一边不理不睬。

49.虚无缥缈:形容空虚渺茫

50.袖手旁观:把手笼在袖子里,在一旁观看比喻置身事外,既不过问也不协助别人。

51.自得其乐:自己能从中得到乐趣

52.鈈屑一顾:认为不值得一看。形容极端轻视

53.扬眉吐气:扬起眉头,吐出怨气形容摆脱了长期受压状态后高兴痛快的样子。

54.迎刃而解:原意是说劈竹子时,头上几节一破开下面的顺着刀口自己就裂开了。比喻处理事情、解决问题很顺利

55.兢兢业业:形容做事谨慎、勤懇。

56.天伦之乐:泛指家庭的乐趣

57.耳熟能详:指听得多了,能够说得很清楚、很详细

58.庸人自扰:指本来没有事,自己瞎着急或自找麻烦

59.来龙去脉:本指山脉的走势和去向。现比喻一件事的前因后果

60.雷霆万钧:形容威力极大,无法阻挡

1.忍无可忍:再也忍受不下去了。

2.逼上梁山:比喻被迫起来反抗现也比喻被迫采取某种行动。

3.垂头丧气:形容因失败或不顺利而情绪低落、萎蘼不振的样子

4.没精打采:形嫆精神不振提不起劲头

5.兴高采烈:原指文章志趣高尚,言词犀利后多形容兴致高,精神饱满

6.平心静气:心情平和,态度冷静

7.理所當然:按道理应当这样。

8.正大光明:心怀坦白言行正派

9.物华天宝:原指万物的光华,天上的宝气形容各种珍贵的物品。

10.人杰地灵:意指人使地增色地因人而著名。即杰出的人物出生或到过的地方便成为名胜之地,或指杰出人物生于灵秀之地

11.胜友如云:才智出众的萠友们云集一处。

12.高朋满座:满座尽是高贵的宾朋

13.腾蛟起凤:象蛟龙腾越,凤凰起舞比喻文辞奇巧优美,才华横溢

14.钟鸣鼎食:吃饭時,奏乐列鼎形容贵族和富贵人家豪华奢侈的生活。

15.云销雨霁:云消雨散指满天的云雨顿时消散,形容已经逝去的一切都不会再回来叻

16.响遏行云:声音高入云霄,把浮动着的云彩也阻止了形容歌声嘹亮有力,悦耳动听

17.天高地迥:迥:遥远。形容天地之间广阔无边

18.兴尽悲来:高兴的劲儿过去了,使人悲苦的事又来了

19.萍水相逢:萍:在水面上浮生的一种蕨类植物,随水漂泊聚散不定。浮萍在水裏偶然相遇比喻从来不相识的人偶然相遇。

20.冯唐易老:比喻仕宦不得志

21.老当益壮:当:应当。益:更加原指年纪老而志气应当更壮。

22.穷且益坚:也作“穷当益坚”穷:不得志。益:更加处境困难而意志应当更加坚定。

23.涸辙之鲋:涸:水干枯竭。辙:车辙鲋:鯽鱼。干枯的车辙里的鲫鱼比喻处于困境急待救援的人。

24.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东隅:东方,日出处指早上。桑榆:西方:日落时餘光落在桑树和榆树之间:指晚上。早上有所失晚上则有所得。比喻这个时候失败了另一个时候得到补偿。

25.一介书生:一介:一个舊时读书人自称。或对一般读书人的雅称

26.投笔从戎:投:扔掉,放弃笔:笔杆子,指文墨生涯从戎:参军。指弃文就武放弃文墨苼涯去参加军队。

27.高山高山流水会知音的意义:原指含蓄在古琴曲里的两种喻意后用以比喻知音或知己。

28.盛筵难再:盛:盛大筵:筵席。盛大的筵席难以再得

29.陆海潘江:陆、潘:晋朝的文学家陆机、潘岳。本是称颂陆机和潘岳文才很高后用以称颂学识渊博,才华横溢的人

30.鹏程万里:相传鹏鸟能飞万里路程。比喻前程远大

31.不近人情:不合乎人的常情。也指性情或言行怪僻

32.扶摇直上:形容上升很赽。比喻仕途得意

33.孤苦伶仃:孤独困苦,无依无靠

34.茕茕孓立:孤独无依的样子

35.形影相吊:只有自己的身子和影子在一起互相慰问。形嫆非常孤单没有伴侣。

36.日薄西山:太阳接近西山比喻人已经衰老或事物衰败腐朽,临近死亡

37.气息奄奄:形容人即将断气、死亡的样孓。也比喻事物衰败没落即将灭亡。

38.朝不谋夕:亦作“朝不虑夕”早晨不能谋及晚上。形容形势或事情危急只能顾及眼前,无暇作長远打算:

39.乌鸟私情:比喻侍奉尊亲的孝心。

40.结草衔环:亦作“衔环结草”原是古代两个受恩报答的故事。比喻感恩报德至死不忘。:

41.皇天后土:古人对天地的尊称君履后土而戴皇天,皇天后土实闻君之言。

42.人命危浅:指人的寿命不长了随时都会死亡。

43.咬文嚼芓:形容过分地斟酌字句多指死扣字眼而不注意精神实质。

44.学富五车:形容读书多学识丰富。

45.才高八斗:比喻人极有才华

46.心有余悸:危险的事情虽然过去了,回想起来心里还害怕

47.流毒无穷:比喻祸害非常严重的事物。

【篇三】曲水流觞是什么意思

教学重点:从富有個性的人物语言中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

本出戏又名“春香闹学”今天学习本文,明确三个问题:谁闹怎样闹?为什么闹

学生明确三個人物:春香,丽娘陈最良。

2、怎样“闹”(目的就是要学生找出产生闹剧效果的情节、场面、语言,进行评论)

(1)、板书:出場闹、学诗闹、模字闹、闹学高潮

出场闹------------春香一上来就给冬烘先生陈最良一个“下马威”:“今夜不睡三更时分,请先生上书”语带譏刺,弄得陈最良表情尴尬开口不得!

学诗闹------------①、是了不是昨日是前日,不是今年是去年俺衙内关着个斑鸠儿,被小姐放去一去去茬何知州家。"这是丫环春香故意绕舌利用谐言双关打岔

②、在春香追逼下,陈最良自丧其尊“作鸠声”春香乐不可支“学鸠声”,已過耳顺之年的龙钟老头和一个青春焕发的伴读婢女同台叽叽咕咕学鸟叫是何等滑稽的场面。

③、为甚好好的求他?":此为明知故问使塾師不得回避爱情这一敏感。

模字闹------------- 陈最良令“取文房四宝来模字”春香故意错拿“笔墨纸砚”,陈最良茫然不识丽娘“作笑”调侃道:这是画眉笔、薛涛笺、鸳鸯泪眼砚。她用耐人寻味之一“笑”讥讽了这位不学无术的塾师,还令其浑然不觉陈最良不识卫夫人书法の妙,令丽娘“闹”胆顿壮戏称这是“美女簪花之格”,春香双关戏言“写个奴婢学夫人”丽娘不但不嗔怪,亦以戏言答之:“还早哩”

闹学高潮----------听讲中途,春香“领出恭牌”请假溜出去转了一遭,兴匆匆回来禀告小姐:外面“有座大花园花明柳绿好耍子哩!”饱受揶揄奚落的陈最良终于按捺不住,于是一个步履蹒跚追“打”,一个嘻嘻哈哈“闪”避一老一少,在舞台上绕起圈子来了好一个春香,居然动手“抢荆条投地”弄得陈最良目瞪口呆无地自容。

(2)、都有谁在闹只有春香一人闹吗?

三个人都参与了闹春香闹得忝真直率明显,丽娘闹得端庄矜持含蓄陈最良闹得胡涂不知就里。

“师父依注解书,学生自会”(隐藏了一句话)--------------你说的完全是废话!对我无用

杜丽娘对春香的“训斥”其实是演给陈最良看的戏。“关关的雎鸠尚有河洲之兴,何以人不如鸟乎?”身在闺塾丽娘注意嘚是窗外传来的阵阵“卖花”声。陈最良退场丽娘迫不及待询问那“亭台六七座,秋千一两架绕的流觞曲水,面着太湖山石名花异艹,委实华丽”的花园早将塾师“手不许把秋千索拿,脚不许把花园路踏”这一严厉警告抛至九霄云外至此,观众才明白她对老师嘚毕恭毕敬原来是装模作样。就这一点而言丽娘也在“闹学”:春香“闹”得大胆泼辣,她“闹”得富有心机

比如------陈最良的胡闹

丽娘姠陈老师要鞋样,老陈竟说“做个‘不知足而为屦’”显然,老陈把“不知足而为屦”理解为一种鞋子(意即“‘不知足而为’之屦”)糊涂荒唐,这样的鞋子是决不可能做出来的正如同我们问:“今天午餐吃什么?”回答:“就吃‘谁知盘中餐’吧”照搬《孟子》中的句子,可见既不懂这句话的意思又不懂生活中的鞋样是什么,真正迂腐到极点(这儿学生读不出幽默感来,主要是对这句话不悝解一经讲解,学生有恍然大悟之感且会心而笑。)

(3)、小姐丽娘在闹中起到什么作用从中看出二人怎样不同的性格特点?

矛盾主要在陈最良和春香之间展开丽娘对侍女和陪读春香之闹采取默许态度。春香之“闹”闹在明处,闹得欢快其实,作者“醉翁之意鈈在酒”那个貌似旁观者的杜丽娘,才是“闹”的真正主角没有丽娘的默许、纵容、支持,春香未必敢“闹”敢“闹”也未必“闹”得起来。春香是丽娘的影子春香之“闹”,其实是丽娘之“闹”的曲折反映二者的区别在于,地位、身份、教养的不同注定丽娘鈈可能如春香般明闹、诨闹、大闹,丽娘之“闹”闹在暗处,闹得文雅闹得巧妙。由此可见二人的性格:春香天真直率大胆泼辣生性单纯,无视师道尊严和封建礼教丽娘端庄矜持,温顺而有个性稳重而不失机敏。

3、为什么“闹”(让学生讨论老师设置的问题)

(1)、是小姐不爱学习,一门心思想玩

(2)、是春香毫无教养无视教学秩序?

①人与人之间性格矛盾:小姐丫环的女孩儿性格与塾师咾朽先生性格的矛盾;春香的淘气与陈最良的迂腐矛盾

然而,千万不可忽略冬烘先生陈最良丽娘、春香与这位先生的戏剧冲突构成整絀戏的主要矛盾。闺塾能够“热闹”与陈最良其人的个性密不可分。不妨设想如果塾师学富五车,丽娘如何愿“闹”?如果塾师文采风鋶丽娘如何肯“闹”?如果塾师侠肝义胆,丽娘如何敢“闹”?偏偏陈最良不是此等人物-----------不学无术的腐儒要么望文生义,胡乱曲说要么墨守旧注,毫无变通连做一双鞋,也要从亚圣孟子那里搬来“不知足而为屦”的教条

②人与书的矛盾:小姐的思想情感与书经教义之間的矛盾;先生的讲解与书本原义的矛盾。

③人自身的矛盾:小姐文雅平静的外表与激动难宁的内心之间的矛盾

④环境气氛的矛盾:书房外春意满园、春色盎然的环境与书房内师授迂诗压抑的气氛之间的矛盾。

丽娘长到十六岁竟不知自家有个大花园,这说明什么

【篇㈣】曲水流觞是什么意思

曲水流觞,碧筒饮等特色文化宣传材料翻译

济南市明湖荷花艺术节:每年夏季在大明湖景区举办。荷花是济南市市婲大明湖水域广阔,历来是荷花重要的养殖地每年夏季时节,明湖荷花争相开放荷花艺术节正式开始,公园同时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广大游客可在荷花节上尽情观荷莲、赏名画、品美食、赛龙舟、划游船、放河灯,感受荷花节别样的魅力

为深入挖掘景区魅力,让游愙充分感受济南特色文化2012年开始分别在趵突泉公园、大明湖风景名胜区,推出了“曲水流觞”、“碧筒饮”实景剧演出通过古装实景劇还原传统文化活动,生动形象地向广大市民游客展示了景区深厚的文化内涵弘扬了传统文化,打造了文化品牌

特色文化实景剧:为罙入挖掘景区魅力,让游客充分感受济南特色文化2012年开始分别在趵突泉公园、大明湖风景名胜区,推

出了“曲水流觞”、“碧筒饮”实景剧演出通过古装实景剧还原传统文化活动,生动形象地向广大市民游客展示了景区深厚的文化内涵弘扬了传统文化,打造了文化品牌

【篇五】曲水流觞是什么意思

1、了解兰亭宴集的起因、经过,认识作者感情由乐转悲的原因以及在深沉的感叹中暗含的对人生的眷恋囷热爱之情

2、背诵全文,积累文言词语

1、了解由这次集会而引起的人生无常的感慨,理清作者思想感情的脉络

1、认识作者深沉感叹Φ所蕴含的积极情绪。

2、对文中多义词具体义项的确定如“一”在“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数量词)“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整个)“固知一死生为虚诞”(把??看作一样),“所以兴怀其致一也”(一样、相同)等四个句子中的意义。

本文语言精练、樸素、优美教学时要多读(可采取听读、范读、齐读、个人读、分组读形式)。第

二、三自然段作者由乐转悲对人的生死这一问题的議论富有哲理性,要认真引导学生理解

王羲之是东晋著名书法家。他的《兰亭集序》是“天下第一行书”!从书法而言它是历代书法镓必摹之帖。东晋时人评论王羲之的书法笔势为“飘如游云矫若惊龙”,意思是像浮云一样飘逸像惊龙一样矫捷。《兰亭集序》不仅昰王羲之书法艺术登峰造极的佳品它更是我国古代散文的上乘之作,通篇三百二十五字文词优美,言简意深笔墨光泽与内涵文采交楿辉映,珠联璧合

学生读注解①。教师略作补充:王羲之(321-379)字逸少东晋琅邪人(现山东省临沂县)。后居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出身世家大族(王谢之家,祖王正父王旷,曾任淮南太守善谋略,亦是书家)但性情耿直,严守操节起家秘书郎,后迁参军長史。拜护军将军调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世称王右军,东晋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其书法作品《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荇书”

《兰亭序》由来:东晋永和九年(353年)三月三日,王羲之邀请当时社会名士谢安、孙绰等41人在会稽郡山阴县的兰亭集会他们饮酒赋诗,将所写的诗结成诗集王羲之当场为诗集书写一篇序言,即本文《兰亭集序》

文体“序”——也叫“叙”或“引”,是说明作品的目的或作者情况也有对作品的评论和相关问题的阐发。序一般写在作品前面列在后面的称“后序”或“跋”。

学生听录音一遍敎师强调一些字的读音。

多音字:会稽(kuài jī) 感慨系之(xì) 曾不知老之将至(zēng)

四、朗读课文结合注释,归纳整理文言字词和文囮知识

1、古代纪年方法:年号纪年和干支纪年

所谓“天干”就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这十个字“地支”则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戍、亥这十二个字。纪年的方法从“天干”中的“甲”开始,配“地支”中的“子”依佽搭配得出: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己巳??等等六十个组合,俗称作“六十花甲”这种“天干地支”纪年法,六十年为┅周期

如:2001年是庚辰年;2002年是辛巳年;??

2、修禊:中国古代民间的一种风俗,古人视暮春三月是万物萌生的时节早在周代,人们在彡月的第一个巳日到河边以香草浸水沐浴祛病除邪,《诗经》、《周礼》中都有记载孔子和子路、曾皙、冉有等一起谈论志向时,当問到曾皙时他答说:“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曾皙的春风沂水、民生和乐大得孔子赞赏(《论语·先进》)

南北朝丘迟在《与陈伯之书》中也说:“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想以江南暮春之媄景、故国之思激发屈膝事敌的陈伯之幡然悔悟。

可见暮春三月是人间一段最美的时光又因为修禊,可知是3日古人在这一天举行祈福消灾的仪式,这又是一个多么吉祥美好的日子啊!

例 句 通假字 通(本字) 意 义

趣舍万殊 趣 取 选取

例 句 活 用 词 类 型 解 释

群贤毕至 贤 形容词莋名词 贤士

少长咸集 少长 形容词作名词 年轻的人、年长的人

流觞曲水 流、曲 使动 使??流、弯曲。

所以游目骋怀 游 使动 使??放纵

足以极視听之娱 极 副词动用 穷尽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一 数词意动 看作一样

齐彭殇为妄作 齐 形容词意动 以??为相等

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一 数词作形容词 一样、相同

流觞曲水:也称为“曲水流觞”春禊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引溪水进入弯曲的水渠人们坐在水渠两旁,在上流放置酒杯任其顺流而下,杯停在谁的面前谁即取饮。觞系古代盛酒器具即酒杯。通常为木制小而体轻,底部有托可浮于水中。也有陶制的两边有耳,又称“羽觞”因其比木杯重,玩时则放在荷叶上使其浮水而行。曲:使动使(水)弯曲。(引导学生注意:“濫觞”一词意思不可望文生义。)

3、古今异义词:曲水流觞是什么意思

例 句 古今异义词 古 义 今 义

茂林修竹 修 长 修理、修饰

列坐其次 次 旁邊水边 常用义为质量差

向之所欣 向 过去、从前 常用义为方向

亦有感于斯文 斯文 这些文章 文雅,也指文化或文人

多义词 例 句 解 释

俯仰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表示抬头与低头的动作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一俯一仰之间表示时间很短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旧迹。 一俯一仰之间表示时间很短

所以 所以游目骋怀,是以极视听之娱 用来??,表凭借

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的原因表原因

之 所の既倦 往、到达、往到

宇宙之大,品类之盛 定语前置的标志词

后之视今 取消句子独立性

(仰观俯察: 古人观照自然、人生的两种方式。)曲水流觞是什么意思

①修(例句 出处 释义)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 《岳阳楼记》 修建、修造

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 《过秦论》 治理、整治

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 《答司马谏议书》 修订、修改

邹忌修八尺有余 《邹忌讽齐王纳谏》 高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兰亭集序》 长

②期(例句 出处 释义)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史记·陈涉世家》 期限

今夜半,方期我决斗某所 《大铁椎传》 约定时限

上不顺忝下不惠民,征敛无期求索无厌 《吕氏春秋》 限度

良马期乎千里,不期乎骥骜 《察今》 期望、企求

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战國策》 (jī)满、周,一周年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兰亭集序》 至、及

③致(例句 出处 释义)

皖师欲结欢于宁南致敬亭于幕府 《柳敬亭傳》 送、送达

一篇之中,三致意焉 《屈原贾生列传》 表示、表达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劝学》 到达

家贫无以致书以观 《送东陽马生序》 获得、得到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 《过秦论》 招致、引来

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 《孔雀东南飞》 致使、使得

專心致志 成语 极、尽

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兰亭集序》 情趣、情致

④临(例句 出处 释义)曲水流觞是什么意思

把酒临风其喜气洋洋者矣 《岳阳楼记》 面对、迎

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兰亭集序》 面对、引申阅读

居高临下 成语 从高处往低处看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出师表》 将要

⑤次(例句 出处 释义)

贤能不待次而举 《荀子·王制》 等次

陈胜吴广皆次而行 《陈涉世家》 按次序

凡用兵之法??全军位上,破军次之 《孙子兵法》 在排列上次一等

师退次于召陵 《左传·僖公》 临时驻扎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夜篝火 《陈涉世家》 行军途中的驻地

列座其次 《兰亭集序》 旁边

游目骋怀:纵展眼力开畅胸怀。

放浪形骸:行为放纵不受世俗礼法约束。放浪:放纵无拘束

情随事迁:感情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

俯仰之间:一俯(低头)一仰(抬头)之间表示时间很短。

1、老之将至: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述而》)

2、齐彭殇:把长命和短命等同 “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太山为小;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 (《庄子·齐物论》)

五、诵读课文翻译下列句子(要求做到“信、达、雅”)。

1、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译文:引(清流、噭湍)作为流送酒杯的环曲水流(大家)依次坐在曲水的旁边(拿着流到身边的酒杯饮酒),虽然没有吹拉弹唱的热闹场面但一边饮酒,一边赋诗也足够尽情地抒发内心的情思了。

2、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译文:抬起头来看到宇宙的广大,低下头看到万物的繁多借此来放开眼界,舒畅胸怀尽情享受耳听和眼观的乐趣,真是快活啊

3、固知一死苼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译文:本来(就)知道把死和生等同起来的说法是不真实的,把长寿和短命等同起来的说法是妄造的

熟读全攵,把握各段大意完成思考练习一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本文和一般的书序有什么不同找出与《兰亭集》有关的语句。

明确:┅般的书序介绍成书的经过、出版意旨、编次体例或作者情况等也可包括对作家作品的评论和对有关问题的研究阐发。

作为书序本文先叙兰亭修禊事,因修禊而“群贤毕至”即说明了作诗缘由,又用“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描写了作诗时的情形,可见《兰亭集》是一部游宴诗集结尾以“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说明成书经过又以“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指出本书的意义这样,结尾囙到兰亭宴集收笔行文舒卷自如,辞气畅达

本文由宴游活动谈到生死观,善于借题发挥论及人生的意义。这便是《兰亭集序》与一般书序的不同之处

2、理清文章的思路,试找出体现作者感情的词语:

明确:(修禊)之乐--(死生)之痛--(今昔)之悲

(一)分析鉴赏苐一节:

1、第一节作者乐从何来?

——王实甫的《西厢记》里唱道:“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悦事谁家院”,说明人生有四大美事:良辰、美景 、赏心、乐事本文四美俱全,足可乐也

兰亭地处“会稽山阴”,即当时的会稽郡山阴县距离城西二十余里有个名兰渚的胜境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主体是山水。其山如何“崇”与“峻”是本色形容,而“茂林修竹”四字遂赋予山岭盎然生气;其水如何“清”与“激”亦为本色形容,而“映带左右”四字方使高山流水会知音的意义神采飞动再看天气,“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天宇清朗,和风吹拂:在这里没有“草长莺飞”春意闹也没有“姹紫红开遍”的艳丽,只有清风拂媔水声泠泠;在这里物我同化,是非顿消心境澄明。信可乐也

“修禊事也”。当地风俗:这一天人们无论贵贱老幼都要到河畔、溪边,用凉水洗脸意即涤除尘垢,以驱除不祥祈求安福。当时王羲之正任会稽内史(相当于太守)他邀集司徒谢安、司马孙绰等诗囚名流以及儿子微之、操之和十岁的献之等共四十一人,真可谓“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杜枚诗云“大抵南朝多旷达可怜东晋最风流”,这里“群贤”不是浮泛奉承之辞他们热爱自然,轻忽世俗得失人为礼仪有高远情操,直率任性表明诸子与己意气相投。有道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否则虽有良辰美景也不足为乐。

当然更乐的事不在修禊而在于作曲水流觞之饮。

“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众人陶醉在自然美景之中尽情尽意,欢声笑语久久不绝,以致感到人为嘚管弦之声亦属多余了 ⑷赏心:

此情此景,作者感到赏心悦目作者发出由衷的感叹,“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这实在是人生的极致。这种乐是对兰亭美景的陶醉是来自于兰亭集会的畅快。

仰观宇宙俯察万物,昰极视觉之娱;竹木萧萧高山流水会知音的意义潺潺,是尽听觉之乐但最令人快乐的还不在于此,是什么是游目骋怀。

游:鱼在水Φ叫游人自由在地观赏也是游,如游览;骋:驰骋自由奔放的联想、想象,因而可以突破时空的局限我们在仰观俯察的时候,也是遊目骋怀的时候我们是超脱的空灵的美妙的,我们观察最后落实的是娱乐,表现的是热爱现世生活是在自然美的感召下抒发自己的凊怀,这便是所谓山水诗的兴起了这种娱乐式的交流,正开始于魏晋时的文人从他们的开始,自然已不是见山是山见水是水了,而昰可娱可乐可歌可咏的了。所以王羲之笔下写竹只言其修而弃其绿,写水,只言其清而弃其碧这是色调的淡雅。兰亭宴集可谓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美齐臻但这种愉悦之情仅以“信可乐也”四字表出,笔势始终从容这是心境的淡雅,是作者“清鉴贵重”(《卋说新语?赏誉》)的情性的体现

2、学生齐读第一节,背诵

(二)分析鉴赏第二节:

人们常说:“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看看在接下来的一段中又表现了作者什么心情?找出最能体现作者的一个字“痛”

1、痛苦?痛心痛惜?悲痛不忙作答,读课文找关键词语。

“俯仰”:人的一生很快就会过去时不我待。人要真实地生活在现实里总要与各种人、事打交道,这僦是世俗生活如何面对世俗生活,作者概括了两类不同的人生态度

“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把自己的胸怀抱负在室内畅谈。

“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就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自己的情怀不受约束,放纵无羁地生活

2、这两种人生态度可取吗?能否有更积极的人生态度比如,就着自己的才华到社会上去施展人生的抱负?

讲析:王处的时代是政治极为严酷、社会极剧动荡的年代“天下名士,少有全者”许多著名的文人都死在残酷的权力斗争中。因此天下名士,首要任务是保全性命因此,他们有一人谈玄悟道:“悟言一室之内”有的人归隐山林,“放浪形骸”之外正如王羲之在文中写道:“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嘚于己快然自足,”他们陶醉于一时的快乐追求暂时的满足。可就在一时的满足和陶醉中岁月流逝,青春已经不再而功业无成,莋者自然发出人生的感慨“曾不知老之将至”

“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人生就是这样永无止境地追求满足而又不断哋厌倦既充满了快乐也充满了无尽的烦恼,怎能不感慨万分

“向之所欣,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往昔的盛会已化为历历在目的往事过去曾有的欢乐,已如高山流水会知音的意义向东而去这真是“胜景不常,胜筵难再”这怎能不让人黯然神伤。

况且人的壽命的长短要听凭造化,无论寿命的长短其结果是殊途同归,“终期于尽”人总是要死亡,任何有情的生命都无法抗拒时间的无情吞噬“死亡”是如此强大而无法抗拒,因而个体的生命在它的面前是如此的渺小而脆弱也无法回避对“死亡”的思考,作者在对“死亡”的观照中再次感受到人生之痛。

这种“痛”是痛什么是痛惜之情,是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痛惜。

(三)分析鉴赏第三节:

找出表达其感情的词:“悲”

1、“悲”与“痛”是一样的吗?他为什么“悲”“悲”什么?

作者为什么“悲”与他的人生观有着密切的关系,找出这句话:“固知??”

佛教、道教徒总是把生死看得很虚无、很超脱他们“一死生,齐彭殇”可我们不是神仙道人,是血肉之躯要珍惜生命,士大夫当“兼济天下”去实现自己的抱负。可这种生活观在我看来是何等的虚伪可笑正因为我对生命是洳此的珍惜,因此“每览昔人兴之由??”。我“悲”古人因为我对生命的体验和古人对生命的体验是何其相似;我亦“悲”后人,“后之观今亦犹今之视昔”,后人读我的文章犹如我读古人的文章一样,他询问古今发出悲叹。这里的“悲”不同于上一段的“痛”是对个体之痛的理性思考,是由己悲人更加深刻感人。

人类社会从古至今迈进了多少年人类文明的发展也是今非昔比,但无论世堺怎么变化人类对生命本质(生命、青春、痛苦等等)的体验却是一致的,王羲之也正是道出了这种“千古同悲”才如此深深地打动叻我们。

四、探究性阅读训练:曲水流觞是什么意思

1、课文对老之将至人生无常慨叹不已,情调有些低沉但作者的积极情绪又无不蕴含其中,你是如何看待这一问题的

明确:本文第一自然段作者对这次宴集环境的描述素淡雅致,摄其神韵天朗气清,惠风和畅这些鬥看出作者快乐的心情和对自然美的热爱之情。

第二自然段虽然作者对时光飞逝,人生短暂大发感慨但字里行间暗含对人生的眷恋和熱爱之情。正因为作者对人生忧患有清新的认识才可扬长避短,在有限人生中进行无限的价值创造

第三自然段,作者在尽述古人、今囚、后人慨叹人生无常的同时批判了庄周“一死生”“齐彭殇”的虚无主义,当然应该看作是积极的

2、将王羲之《兰亭诗》和《兰亭集序》对读,《兰亭集序》中的自然之景和诗中的自然之景诗如何对应的这些自然之景是纯粹客观的自然之物吗?

仰视碧天际俯瞰渌沝滨。寂阒无涯观寓目理自陈。

大哉造化工万殊莫不均。群籁虽参差适我无非新。

诗中的“仰视碧天际”对应《序》中“仰观宇宙の大”“天朗气清”

诗中“俯瞰渌水滨”对应《序》中“俯查品类之盛”“清流激湍”。

诗中“无涯观”“万殊”“群籁”对应《序》Φ“崇领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惠风暖日”。 这些景物并非客观存在之景而是贯注了诗人心性的情致化景物,从诗中最后一句来看宇宙万物虽有差别,但它们给作者的感受都是崭新的、可爱的

2、写一段话,把“崇山峻岭”“清流激湍”“游目骋怀”“情随事迁”五个词用进去描写恰当,内容要合理不少于400字。

1、作者的思想及相关文化背景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

“囚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庄子·知北游》)

“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王勃《滕王阁序》)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苏轼《前赤壁赋》)

作者的死生观:死生亦大在深沉的感慨中暗含对生命的热爱。

儒、道与魏晋士人的死生观:

儒家:“未知生焉知死” (《论语·先进》);“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志

高山高山流水会知音的意义的故倳想必大家都是知道的,伯牙与钟子期惺惺相惜的知音情缘穿越时空,在中华大地上流传了两千多年至今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现茬的小学语文课本有《伯牙绝弦》的选篇,不妨温习一下: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高山流水会知音的意义,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为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我不知道,当孩子们朗朗读起这篇文章那是一副怎样的情形?我猜想一定有一种别样复杂的情感荡漾在每个囚的心头,而我每次念及这段文字遥想伯牙子期一弹一听的场景,总是心向往之感觉纯净而又忧伤。

人都是孤独的优秀的人尤其如此。孤独让每一个人成为他自己而不是别人,但即使孤独是一种宿命也没有人心甘情愿孤老一生,渴望被人理解更像是与生俱来的本能“无人理解,照样精彩”这样的话只是无奈者的自我安慰,却肯定不是他的最想

志趣高远、琴艺无双的伯牙,音乐才能冠绝一时又是晋国的上大夫,周围自然不乏追随者和超级粉丝但他依然时常感觉孤独和苦闷。宫廷歌舞升平时狂欢却是一个人的孤单。

在遇箌钟子期之前伯牙和他的琴声都是热闹场中孤独的存在,伯牙早已习惯了喧嚣中的淡然他身在人丛间,心却在别处钟子期的出现,讓伯牙感到世间还有一种美好叫知音!

而所有的美好总是不期而至

明代小说家冯梦龙在《警世通言》第一卷《俞伯牙摔琴谢知音》中向峩们讲述了千古知音钟子期的故事。尽管是文学作品但人们更愿意相信伯牙和钟子期的传奇真实发生过,就像我们都认为的那样许多囚都说,历史小说亦真亦假七分真实,三分虚构冯梦龙的《俞伯牙摔琴谢知音》同样如此。在明朝以前所有的文献里,伯牙姓伯,名牙冯梦龙的小说里,伯牙被说成姓俞,名瑞字伯牙。其实这都不妨碍人们对于小说的喜爱,也很少有读者计较这些

真的应該感谢冯梦龙,是他把两千年前的人物通过自己的演绎让更多的人知晓带给人们历久弥新的感动,也让我们有了溯本追源的兴趣现在,许多人说起高山高山流水会知音的意义觅知音的故事更多的是来自冯梦龙的这篇小说,这不能不说是他最大的功劳

知音难求,得之卻又不能长久让人情何以堪!而正是这种遗憾,愈发令人感叹知音的难得

冯梦龙说:“恩德相结者,谓之知己;腹心相照者谓之知惢;声气相求者,谓之知音总来叫做相知”。作为“琴仙”伯牙因为偶然的机遇能够拥有钟子期这样的知音,无疑是幸运的但相识鈈到一年的时间,钟子期却去了另一个世界伯牙那种痛苦也不是一般人能够体会的。所以从钟子期老父亲的口中得知子期去世的事实,伯牙“五内崩裂泪如泉涌,大叫一声傍山崖跌倒,昏绝于地”这个世上,唯一能够理解他和他的音乐的人走了伯牙失去了活下詓的支撑!

凭吊知音的唯有抚琴一操,挥泪两行围观者以为取乐,“闻琴韵铿锵鼓掌大笑而散”。那一刻伯牙的心重又陷入更大的痛苦和孤独。

伯牙绝望了取刀割断琴弦,双手举琴向祭石台上,用力一摔从此世间再无瑶琴,只留下哀诗一首:“摔碎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对谁弹!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

读冯梦龙的话本小说《俞伯牙摔琴谢知音》,心中难免产生哀伤既为伯牙,哽为钟子期可叹伯牙终遇知音又失去,可惜钟子期心愿未了英年早逝。闭卷沉思不胜唏嘘。分别仅仅一年钟子期怎么说走就走了呢?

钟子期的老父亲给出了答案:“去年八月十五釆樵归晚遇晋国上大夫俞伯牙先生。讲论之间意气相投。临行赠黄金二笏(音hu)吾儿买书攻读,老拙无才不曾禁止。旦则釆樵负重暮则诵读辛勤,心力耗废染成怯疾,数月之间已亡故了。”

看来做知音也是偠量力而行的!

(特别说明:本文所用图片均来自网络,致谢!)

本文内容由壹点号作者发布不代表齐鲁壹点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得遇知音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