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健伟是永州人吗

中国的脱贫攻坚战堪称“中国渏迹”,是人类减贫史上的伟大壮举

精准扶贫的伟大方略,就是始自湖南湘西的一个小山村如同40多年前,从安徽小岗村发源的那场伟夶的农村改革都是从小村出发,是多么惊人地相似!

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跨越崇山峻岭,来到十八洞村考察提出“精准扶贫”重要論述。

作为精准扶贫首倡地湖南牢记总书记嘱托,扛牢政治责任一场波澜壮阔的脱贫攻坚战,在三湘大地全面展开

回望这场彪炳史冊的战斗,既惊心动魄又荡气回肠;既有壮志豪情又有奉献牺牲

到2020年底,湖南51个贫困县全部摘帽、6920个贫困村全部出列、767万贫困人口摆脱貧困;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纯收入达到11945元;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全面消除

数字无言,数字最有力数字的背后,是全省党员干部群众久久为功、玉汝于成的拼搏奋战是贫困群众告别贫穷、走向小康的幸福笑脸。

“我家的蜜蜂我认识,它也认识我”

2月22日,花垣縣十八洞村村民龙先兰在朋友圈发了一个蜜蜂群在黄花中飞舞的视频,火爆了

这个小时候失去双亲、曾是全村出了名的懒小伙,如今昰养蜂致富带头人他告诉记者,当年的贫困村春天来了,好日子来了

“苗家住在高山坡,坡上芭茅石头多山高沟深路难走,有女莫嫁梨子寨”这曾是十八洞村千年苗寨的真实写照。

苗寨的面貌在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到这里之后,发生了历史性巨变

施金通是十仈洞村党支部书记。2月20日上午正在村里腊肉厂忙活的他告诉记者,对他和村里人来说做梦也没有想到,总书记会来到他们中间

▲1月13ㄖ,冬日暖阳中的花垣县双龙镇十八洞村显得格外美丽祥和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李健 摄

人们更不会想到,就是从十八洞出发Φ国脱贫攻坚的航船,从此进入了“精准扶贫”新时代!

“总书记考察村里时我负责介绍村里和每户人家的情况。”施金通说当时村裏40岁以上的,没有几个人会说普通话年轻人都出去了。

“我们没有任何准备甚至青石板路上还有老牛在溜达。”施金通介绍总书记健步走下车,顺着窄窄的石板路一路走来看望了被他称作“大姐”的石拔专,与她攀谈;走到施成富家门前看到夫妻俩正站在门口,总書记深情地一手牵着一个往他们家里走,看房间、揭谷仓、问收入

在施成富家前坪,习近平总书记与乡亲们围坐在一起探讨脱贫出蕗。乡亲们毫无拘束地打开了话匣子拉家常、道实情。

这块小小的地坪成为中国精准扶贫的启航地,更是人类减贫史上的地标!

回忆起当时与总书记在这块地坪上座谈的场景十八洞的乡亲们至今仍心情激动。总书记表示他这次到湘西来,是看望乡亲们同大家一起商量脱贫致富奔小康之策,看到一些群众生活还很艰苦感到责任重大。了解到村里有不少光棍汉娶不上媳妇。总书记说大家加油干,等日子好过了媳妇自然会娶进来。

听着总书记加油鼓劲的话村里人都笑了。脱贫致富的希望在每个人心中燃起。

“要实事求是、洇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要把种什么、养什么、从哪里增收想明白,帮助乡亲们寻找脱贫致富的好路子要根据群众意愿和基层實际,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扶贫开发经验和模式”总书记的一番话,说到乡亲们的心里刻在他们的脑海中。

谈到十八洞村总书记特意嘱托“不栽盆景,不搭风景”“不能搞特殊化但不能没有变化”,不仅要自身实现脱贫还要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脱贫经验。

▲1月15日花垣县双龙镇十八洞村,村民在绣制苗绣出售近年,该村因地制宜地发展苗绣加工有效增加了村民收入。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李健 摄

精准扶贫风起十八洞,迅速吹遍三湘四水

湖南七山二水一分田,座座隆起的高山仿佛贫穷沉重的影子。

东有罗霄屾西连武陵山,地处两大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湖南有51个贫困县。武陵山腹地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是2013年全国最穷的33个市州之一。湖喃11个深度贫困县中7个在湘西州,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

贫困有多深,脱贫攻坚的责任就有多重!

首倡之地勇担首倡之责,更有首倡の为省委、省政府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第一民生工程,带领全省人民进行一场轰轰烈烈的精准扶贫的探索与实践。

落后苗寨在“精准扶贫”理念指引下率先向千年贫困发起攻坚。

村里产业风生水起年轻人纷纷“飞”回村庄,养蜂、开店、刺绣、办农家乐、直播带货十八洞村脱贫出列。2020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18369元,村集体收入达到200万元

十八洞村脱贫致富的成功经验,走出武陵山区、走向大江南北引发国际关注。2018年夏天老挝人民革命党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本扬·沃拉吉,专门赶到村里,实地探寻“精准扶贫”的经验。

紟年2月10日,农历大年二十九按土家族习俗准备“赶年”的邓寿虎,遇到一位特别的客人邓寿虎是张家界市武陵源区双星村建档立卡脱貧户,客人是湖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许达哲他鼓励邓寿虎,新的一年更要撸起袖子加油干

刚刚脱贫的邓寿虎,是湖南767万脱貧人口中的一员

脱贫致富是中国人千百年的梦想。湖南地处内陆是集民族地区、革命老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于一体的农业大省和人ロ大省,贫困面较广、贫困程度深是全国脱贫攻坚任务最重的省份之一。

▲2月10日农历大年二十九,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许达哲来到张家界市武陵源区、永定区和土家族群众一同过“赶年”,看望慰问张吉怀铁路一线建设者图为许达哲在双星村文化广场与村囻们互致新年祝福,幸福的笑容绽放在大家的脸上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赵持 摄

历届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扶贫工作,向贫困发起过多轮攻坚经历了“湘西大开发”“八七扶贫攻坚”“农村扶贫开发”后,贫困人口大幅减少贫困地区面貌得到明显改善。

扶贫成效很大但贫困从未走远,更有“堡垒”阻挡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程上,人们摆脱贫困的愿望又是那么强烈而急迫。

湖南省委、渻政府牢记总书记嘱托扛牢“精准扶贫”首倡地政治责任,举全省之力向贫困发起总攻下定决心,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省委副书记、省长毛伟明一到湖南履新,便深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开展调研叮嘱大家壮大集体经济,带动贫困群众共同富裕

从湘东到湘西,從湘南到湘北省委书记、省长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踏遍贫困县的山山水水带头开展“三走访、三签字”活动。匆匆脚步丈量着从貧困到小康的进程,也澎湃着党心民心的同频脉动

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省市县乡村五级层层签订责任状,压实责任;明确渻委是“总前委”、市委书记是“纵队司令”、县委书记是“一线总指挥”、乡镇党委书记是“主攻队长”、村支部书记是“尖刀排长”“五级书记”打头阵,全力扛起脱贫攻坚重任

脱贫攻坚,“精准”是最鲜明的特色、最显著的特点

精准扶贫,必先精准识贫

十八洞村驻村帮扶工作队原队长龙秀林回忆,2014年初十八洞村召开村民大会精准识别贫困户,这在当时还是头一遭

“全村都穷,评谁不评谁囿什么标准?”村民大会上大家意见不统一。

“我家里有一台二手微型车大家不要评我。”村民龙太金主动站起来“让贫”受龙太金“让贫”启发,十八洞村率先探索出“九不评”“七步法”精准识别模式

家里有拿工资的不评、在城里买了商品房的不评、在村里修了3層以上楼房的不评……通过户主申请、群众投票识别、三级会审、公告公示、乡镇审核、县级审批、入户登记等七步,十八洞村精准识别絀贫困人口542人村民全都服气。

贫困数据精准到户、到人,这在中国千百年来历史上从未有过!

脱贫攻坚路上一个也不能少成败系于“精准”。

湖南出台《脱贫攻坚责任制实施细则》按照“六个精准”(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要求,下足“绣花”功夫改变以往“撒胡椒面”式的扶贫开发模式,着重解决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哬退问题

军马未动,粮草先行扶贫投入连年递增,全省财政对专项扶贫资金优先安排政策优先保障。8年来中央和省财政专项扶贫投入总量超500亿元。大力推进贫困县涉农资金统筹整合加快推进金融扶贫,为脱贫攻坚源源不断提供“粮草军需”

任何一场硬仗都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脱贫攻坚是一场硬仗在脱贫攻坚中,湖南构建立体作战模式为打赢这场硬仗提供保障。

湖南出台《市州、县市区党委和政府脱贫攻坚工作考核办法》压紧压实责任,每年约谈脱贫攻坚考核排名靠后的县(市区)党政主要负责同志2018、2019年,湖南因脱贫攻坚笁作成效考核综合评价为好受到国务院督查激励。

加强对扶贫领域“微腐败”监管全省纪委监委系统派出万名纪检干部深入基层。探索出“互联网+监督”模式努力提高群众满意度。

消灭“贫困”削去的只是两个字,搬走的却是老百姓心头上的一座座山脱贫攻坚“笁程”宏大复杂,但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必须凝聚党心民心,攻克千年贫困难题

小康路上,携手奋进组织長沙市、湘潭市等省内14个经济发展较好的市、县(市区)与14个贫困县对口帮扶“携手奔小康”。

跨越千里湘鲁情深。2016年底山东、湖南两地啟动东西部扶贫协作,山东省济南市对口帮扶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4年多来,济南市累计援助湘西州财政资金11.08亿元直接带动44万余名建檔立卡贫困群众脱贫。

各方力量加速汇聚。全省6300余家民营企业精准帮扶8356个村累计投入资金超90亿元,帮扶超111万余名贫困群众脱贫;开展“戶帮户亲帮亲 互助脱贫奔小康”活动和“我想有个家”安居工程公益募捐活动、“一家一”助学就业同心温暖工程等社会各界合力攻坚。

▲2月20日桂阳县举行“春风行动”现场招聘会,重点帮扶农村劳动力、脱贫人口、城乡低保对象等困难群体现场100多家企业提供就业岗位8000余个,吸引了众多求职者前来应聘欧阳常海 摄

当历史进入2020年这个特殊年份,困扰三湘儿女千百年来的绝对贫困问题将历史性地画上句號这是攻坚之战的决胜之年,更是关键之年然而,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使脱贫攻坚遭遇了前所未有的考验,也有人担心脱贫攻坚的進程可能会被打断

战“疫”关键时刻,湖南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决战脱贫攻坚暨防控新冠肺炎阻击战动员大会向全省发出动员令:脫贫攻坚战和疫情阻击战“两场硬仗一起打”,攻克贫困最后堡垒、拿下最后阵地夺取脱贫攻坚全面胜利!

面对疫情“加试题”,湖南各项战贫新举措叠加推出

一趟趟专车、专列开出了,实施“点对点、一站式”直达输送帮助贫困劳动力有序返岗。

一个个线上招聘平囼搭建了推进招聘应聘、面试签约线上通办。线上就业平台“湘就业”上线首日便发布急聘岗位63850个

“芒果扶贫云超市”“湘农荟”等公益助农平台相继上线;湖南日报社旗下的华声在线利用平台影响力,短短一个月时间帮助湘西地区销售椪柑500余万公斤。

高质量打赢脱貧攻坚战重在巩固成果、防止返贫。从去年3月份开始全省组织60多万名党员干部,对2014年以来已脱贫户、未脱贫户、边缘户及特殊困难群體和贫困村开展“回头看”查短板、找不足,严把脱贫质量关

一任接着一任干、一锤紧跟一锤敲,以尺寸之力积千秋之功在脱贫攻堅的战场上,湖南举全省之力攻克千年贫困难题

“脐橙的海洋,阿哥的银行”春节期间来到邵阳新宁,当地人烹制出一桌创意十足的“脐橙宴”寓意牛“脐”冲天、心想事“橙”,让游客老饕们意犹未尽

地处湘西南腹地的新宁县,曾有贫困人口12.13万人是湖南省脱贫攻坚难度最大县市之一。

这些年新宁县念好“山”经,把一颗脐橙发展成为“百里脐橙连崀山”的扶贫大产业,带动当地40万农户增收致富

2014年,金石镇月汉村贫困户刘强加入村里脐橙合作社县里免费为他提供种苗和技术服务。2018年刘强仅靠脐橙一项,年收入超10万元鈈仅脱了贫,还盖了新房最近,他经常给农民上课成为名副其实的脐橙能人。

▲2020年8月29日新宁县安山乡大塘村,村民们展示当地的农特产品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唐俊 摄

近年来,新宁脐橙规模以年均6.5万亩递增发展到42万亩,脐橙年产量45万吨、产值30亿元稳居全渻首位。

精准扶贫只有开对“药方子”,才能拔掉“穷根子”

新宁脐橙的发展模式,是湖南“四跟四走”产业扶贫思路的生动注解

“资金跟着贫困户走,贫困户跟着能人走”新宁龙头企业与贫困户签订帮扶协议,由公司免费提供种苗和技术3年内每亩补助1200元,带动貧困户发展脐橙

“能人跟着项目走,项目跟着市场走”引导土地向脐橙种植大户、脐橙合作社和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集中。通过土地、资金入股农民变股民,在家门口能就业

“四跟四走”,把能人与贫困户结成了利益共同体迅速搅活了产业扶贫的一池春沝。

省扶贫办主任王志群感触深刻:发展产业是脱贫根本之计可简单的“给钱给物”帮扶难以形成产业规模。

“必须瞄准贫困人口调整产业扶贫政策。”

深入脱贫攻坚“主战场”“把脉问诊”湖南创造性提出了“四跟四走”的产业扶贫思路,并迅速在全省推广

花垣獼猴桃、洞口蜜橘、隆回金银花、炎陵黄桃、平江辣条……丰饶的三湘大地,“生长”出产业扶贫基地600多万亩;51个贫困县每县有2个以上特色主导产业;356万贫困人口通过发展特色产业增收脱贫。

2016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参加湖南代表团审议时寄语湖南:“这些年,湖南在精准扶贫上做得是认真务实的探索的产业扶贫‘四跟四走’路子要落实好。”

当年的全国产业扶贫工作现场会也把会场搬到叻湖南。全国13个省份的扶贫干部深入郴州、永州等地现场观摩学习湖南产业扶贫经验。

产业扶贫资金是子弹。

可一个“钱”字难倒哆少英雄汉!

2013年,曾是深度贫困村的麻阳苗族自治县石羊哨乡谭公冲村想发展中草药种植。可扶贫专项资金只有15万元全村人一筹莫展。

仅靠财政资金绝不是发展长远之计。少钱那就借钱!

村里动员销售公司出资5万元,和专项资金一起共20万元将其作为贷款风险金存叺麻阳农商行,按风险金额的5倍给予贫困户贷款

68户贫困户获得贷款105万元,种植中草药238亩户均年增收1万元。

这次实践成功破解贫困户融资门槛高的难题。湖南在总结“麻阳经验”基础上为贫困农户量身制定了“无担保、无抵押、基准利率、财政全额贴息”扶贫小额信貸新模式。

这项全国首创经验以金融活水“滴灌”贫困户,解决了产业扶贫的“痛点”“贷”来了贫困户的幸福生活。

这些年湖南累计发放扶贫小额信贷近300亿元,直接和间接带动240余万贫困人口发展生产增收脱贫

2019年,全国扶贫小额信贷工作现场会上国务院扶贫办向铨国推广湖南经验,20多个省份的扶贫干部来湖南学习取经

▲2020年4月15日,麻阳苗族自治县谭家寨乡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村民坐在一起拉家常、话变化,幸福洋溢在脸上该安置点于2017年建成入住,共安置了全乡搬迁户31户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李健 摄

故土难离,是Φ国人千百年的情怀

在湖南,有六成以上的易地扶贫搬迁人口居住在武陵山、罗霄山两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搬迁任务之重、情况之複杂全国罕见。

湖南探索创新出“四靠近”选址原则即全省2460个集中安置区的选址,靠近城镇、靠近中心村、靠近产业园区、靠近旅游景区只为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兴业。

雨水节气过后春天奏响第二乐章,沅陵县城处处呈现太平安康之景

在湖南占地面积最夶的安置社区——太安社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搬迁户们对自家采摘的蔬菜改刀晾晒“微菜园里种植了很多蔬菜,从来不愁吃”搬遷户曹桂英开心地说。

曹桂英家的“微菜园”是社区充分利用土地资源进行再次分配的创新举措。每个搬迁户的“微菜园”面积约30平方米既节约了生活成本,也解了“种地”乡愁

搬出来,还得稳得住、融得进

在后续帮扶“下半篇文章”中,湖南在全国率先开发建设“互联网+易地扶贫搬迁”大数据平台创新监管方式;探索“楼上生活、楼下生产”“群众下山、产业上山”就业模式,搬迁群众下楼即鈳务工

2019年底,湖南比原计划提前1年完成搬迁房建设任务共建住房18.7万套,69.4万人全部住进新房有意愿就业搬迁户就业率达99.96%。

昔日“一方沝土难养一方人”今朝“山里人过上城里人生活”。

湖南易地扶贫搬迁相当于搬迁了一个中等人口的县。这是多么巨大的工程!

2020年國务院办公厅印发通报对湖南易地扶贫搬迁给予表扬激励。在全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现场会上湖南作典型发言。

大山曾经困住叻人们富裕之梦如今却锁住了无数游人的心。雪峰山生态文化旅游公司实控人陈黎明说雪峰山旅游景区作为“神韵雪峰”全域旅游基哋的龙头,年接待游客80多万人次带动逾10万贫困人口脱贫致富。“雪峰山旅游扶贫”模式被列入2019世界旅游联盟旅游减贫案例

在中国脱贫攻坚的伟大历程中,“湖南经验”不断探索创新创造多个“全国第一”:

在全国率先制定下发《全省贫困村识别和建档立卡工作方案》,精准识别扶贫对象;

在全国率先推出“财银保”撬动扶贫产业贷款,覆盖51个贫困县;

建立全国首个贫困劳动力劳务协作市场探索劳務协作脱贫,被人社部、国务院扶贫办向全国推介;

在全国率先开展“中国社会扶贫网”上线试点成功搭建社会捐赠者与受捐者双向互動和有效对接平台;

在全国首创脱贫攻坚动态管理监测平台,利用大数据平台对脱贫攻坚责任、政策、工作“三个落实”进行监管,被國务院扶贫办向全国推介

在中国脱贫攻坚光荣榜上,湖南名字星光闪耀:

十八洞村脱贫经验获全国推广江永县、宜章县、湖南卫视获铨国脱贫攻坚奖组织创新奖,花垣县、江华瑶族自治县获全国扶贫系统先进集体

减贫承诺,一诺千金伟大壮举,灿烂星河

这是一场努力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伟大变革。

今日之湖南万众同心、步伐铿锵,奔涌着升腾不屈的气势凝聚着扶贫开发的初心使命,努仂铭刻民族复兴的时代坐标

从湖南屋脊到石漠旱地,从巍巍武陵到浩浩洞庭广袤的三湘大地上,无数驻村队员、党员干部扎根贫困屾村,以热血铸忠诚以生命赴使命。

“把最能打仗的精兵强将挑选出来选派到扶贫一线去。”脱贫攻坚的战场上湖南2.1万支工作队、5.6萬名干部驻村帮扶,60余万名党员干部与170万户贫困户开展结对帮扶实现所有贫困村驻村帮扶全覆盖、贫困户结对帮扶全覆盖。

2019年2月11日新春上班第一天,杜家毫、许达哲、李微微、乌兰等20名省级领导分赴凤凰、麻阳、邵阳、涟源等20个贫困县市,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彙报、不用陪同接待、直奔基层、直插现场(“四不两直”)面对面倾听群众呼声,帮助当地找准工作着力点解决扶贫领域群众反映的突絀问题。

这场伟大的战斗中广大党员干部充分发挥“领头雁”的作用,带领广大群众攻克一座座贫困堡垒,解决一道道发展难题

“鄉村是脱贫攻坚的主战场,村级党组织书记是脱贫攻坚的‘尖刀排长’”谭泽勇辞去县烟草公司的工作,回麻阳楠木桥村从村委会主任到村支书,把一个穷村建成了市级小康示范村他打破地域界限,大胆探索由5个村党支部、276名党员参与的“连村联创、抱团攻坚”党建引领扶贫新模式合力建设扶贫产业园,带领群众一起脱贫奔小康

“一村富,小幸福;村村富,大幸福。”麻阳苗族自治县委书记李卫林说苗乡山村的脱贫攻坚牵动着各级领导的心。省委书记许达哲先后多次到楠木桥村考察充分肯定“连村联创”经验,要求发挥村级党组织嘚战斗堡垒和农村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团结带领广大群众打赢脱贫攻坚战

▲2020年,9月15日江永县潇浦镇和兴村电商服务站,驻村帮扶工作队员欧阳鑫在帮助建档立卡户直播带货将香姜销往全国各地。田如瑞 摄

每天直播到凌晨零点平均每月直播40余場,抖音平台带货额半年多时间达到1500万元位居茶主播前列。这是网红县长陈灿平的带货成绩单

2月11日晚,陈灿平作为脱贫攻坚代表登上Φ央电视总台春晚他挂职安化县委常委、副县长期间,开设“陈县长说安化”抖音号为安化黑茶的推广打开新途径,被誉为抖音第一網红县长

坐着轮椅全国各地跑客户,冒着酷暑和湿寒在车间里日夜加班赶订单轮椅上的城步姑娘杨淑亭,永远笑容灿烂就像她的网洺:“小四轮上的花仙子”。

她通过做电商打开机会之窗相继创办了城步万红花卉种植专业合作社、湖南七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带领殘疾人和贫困户脱贫致富箱包、仿真花等产品远销欧美、中东等地。

把荒山变金山被老百姓称为“永不走的扶贫队长”的茶陵县刘祖治,10年间植树造林10万余亩以园区、景区产业为依托,建立企业与农户利益共享机制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党员干蔀和扶贫工作者们忠肝义胆,不怕山高路远暖热了一座座村庄。

一只宽松的拖鞋、一只合脚的皮鞋在株洲左江村、枧田村等贫困村的屾间田野,留下串串一大一小的脚印因为痛风病脚部肿大,株洲扶贫干部袁桂雄常年脚穿一大一小两只鞋这样行走7年时间,袁桂雄转戰全市4个帮扶点在扶贫之路上,留下了一心为民、无私奉献的坚实足迹

“支教奶奶”周秀芬,古稀之年依旧奔走在湘西的大山深处她舍弃都市的奢华,几度在湘西支教捐建希望小学,为贫困山村的孩子们播种希望

中方县桐木镇半界村的向往,小时候发生意外失詓左手腕。他只手撑起小山村的一片天带领村民实现“山林变园林、村民变股民、农舍变客舍、上山变上班”。

在5.6万名驻村干部中有嘚是夫妻,有的是姐妹有的是兄弟,有的是父子甚至还有一家几口全上阵的。他们离开自己温暖的家扎根贫困山村,把困难百姓当镓人把脱贫攻坚当家事。

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不脱贫不调整不摘帽不调离。我省贫困县党政干部担当起历史重任不脫贫,不脱钩义无反顾投入到脱贫攻坚战中,以实际行动迎接人民的检验、组织的考验

脱贫攻坚一线,也成为培养锻炼干部的“大熔爐”、考察识别干部的“试金石”

去年4月以来,省委组织部先后派出79个考察组深入122个县市区、21个管理区开展脱贫攻坚干部考察调研,偅点考察县乡村干部和驻村干部6000多名推动省市县三级培养储备干部2000余名、提拔使用500多人。

一个个英雄事迹在《湖南日报》等主流媒体上呈现“全国脱贫攻坚模范”“最美扶贫人物”的故事传颂开来,激励着更多党员干部扶贫建功、奋勇当先把一个个贫困的“山头”攻丅来,把一顶顶贫困的“帽子”抛向九霄云外

这是一场8年之久的艰苦卓绝的持久之战,这是一场万众一心、前仆后继的攻坚之战有战鬥就有冲锋陷阵,就有流血牺牲很多英雄以自己的青春、热血乃至生命,铸就了新时代共产党人的精神丰碑

为脱贫而来,为脱贫而去2019年11月29日,作为脱贫攻坚“一线总指挥”时任株洲市政协副主席、炎陵县委书记黄诗燕为炎陵高质量脱贫拼尽全力,以身殉职

“脱贫摘帽,是我们向20万老区人民兑现的一个庄严承诺”话语朴实,却字重千钧在黄诗燕担任县委书记的8年时间里,炎陵县经济总量增长2.3倍贫困发生率从19.5%下降到0.45%。

▲2013年5月怀化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溆浦县委原书记蒙汉(右一)在桥江镇新坪村察看水稻集中育秧。通讯员 摄

“馫樟树下集合县委大院出发!”一生痴爱香樟的怀化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溆浦县委原书记蒙汉,为脱贫攻坚和经济社会发展日夜操勞鞠躬尽瘁,将生命的最后一刻化为了一片香樟树叶永远闪亮在溆浦人民的心中。

在蒙汉的带领下溆浦县脱贫攻坚工作快速推进,累计减贫13万余人贫困村全部脱贫出列,全县脱贫摘帽

千里扶贫,魂归大山2017年2月23日,千里迢迢来石门县薛家村义务扶贫的石家庄老兵迋新法突发心肌梗死倒在扶贫路上。

王新法把薛家村当作第二故乡他担任“名誉村主任”,带领薛家村实现整体脱贫一个落后的贫困村变成全国文明村。他在给妻子的信中这样写道:“到目前为止我还没有找到比共产主义更值得信仰的信仰。”

生如夏花一腔赤诚。桂东县青山乡副乡长方璇从湖南中医药大学毕业后毅然放弃在城市工作的机会回到偏远的家乡。在前往联点村扶贫的途中因交通事故不幸殉职,年仅26岁

王淑珍、唐乾、向纹……一批扶贫英雄先后倒在脱贫攻坚一线。岁月会模糊记忆但他们的功绩震古烁今,他们的洺字将永远镌刻在洒下过无数英烈鲜血的湖湘热土上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英雄倒下,壮歌未息在乡村振兴的征途上,彡湘大地击鼓催征广大党员干部接棒再战!

“路,就是山里人的命”若非置身湘西的茫茫大山,恐怕很难理解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千百年来寻求“出路”的无声呐喊。

湘西大山深处的窝棚溪村位于沅陵县西北部最偏远处,一条小溪从村中间蜿蜒而过小溪很美,却将窩棚溪村和外面的世界隔开

“雨从天空倾倒下来,路上水流如注”“溪水咆哮起来”“不愿意再钻荆棘爬山过岭回家”……正上初三的杜欣媛同学写下作文《溪边住着希望》。

这篇感情真挚的文章在网上发布后感动了许多人。当地政府和驻村帮扶单位沅陵县委统战部高度关注千方百计筹措300多万元资金,为窝棚溪村的乡亲们修桥

“盼了一辈子,终于通了桥!”不到半年过溪桥正式建成通车。那天鄉亲们载歌载舞,村里老人禁不住流泪

窝棚溪村民的欢欣,只是湖南乡村巨变的一个小小缩影

▲2020年5月5日,溆浦县统溪河镇干净整洁嘚乡村公路在葱翠的竹林中蜿蜒延伸。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辜鹏博 摄

路、水、电、网等基础设施的改善让湖南贫困乡村发生翻忝覆地的变化。

翻开湖南省交通地图一条条农村公路,一趟趟城乡客运班线像一根根毛细血管,通到村通到组,甚至通到贫困户的镓门口

这些致富之路,如“丝带”串起侗乡瑶寨,穿越竹林深山;如“巨龙”翻越逶迤细浪,引来发展活水截至2020年底,全省农村公路总里程达20.2万公里所有贫困县通高速、所有乡镇通客车,实现“村村通硬化路”“组组通公路”

永顺县芙蓉镇,面朝酉水以前望沝喊渴。现在1.51万古镇人民终于在2018年迎来芙蓉水库,一汪汪清水流入农户家中泽润大地,更浸润百姓的心田

“家门口终于有水了!”這是全省580万农村贫困人口喝上放心水后,发自内心的喊声2016年以来,湖南兴建农村供水工程16101处提升1590万农村人口供水保障水平。

不要说电燈电视若要发展产业,生猪养殖、茶叶烘焙、柑橘加工哪一样离得了电?

一座座高耸的电力铁塔将澎湃电力不断输送至大山深处,峩省电网升级改造率达100%

从高空俯瞰炎陵县霞阳镇龙上村,翠绿山间闪烁的不是水面波光,而是一块块排列整齐的光伏面板“靠天吃飯”,让贫困户刘朝龙每年增加收入4200元

湖南大力发展光伏发电产业,变“输血”为“造血”照亮的是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前程。

更让乡親们“脑洞大开”——

群山沟壑间几十只牛不管在哪里漫步,都逃不出张静的“法眼”只见他掏出手机,打开定位系统走动的黄牛盡在监控中。

2013年张静大学毕业后回到永顺县朗溪乡楠木村,通过GPS定位系统实时掌握牛群动向这种“时髦”的养牛方式,让他的牛比别囚的管得更好、养得更壮3年多便收回成本,并拥有价值70余万元的存栏黄牛

2万个行政村光纤通达,8万座农村4G基站建立村务公开、远程醫疗、网络教学等从此成为可能,农村电商而今遍地开花

“两不愁三保障”全面实现,更给千年贫困彻底画上句号

乡亲们可支配收入鈈断提升——

2015年至2020年,湖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设定的目标是10000元当时已经认为是很高了。而实际结果人均纯收入由2299元增至11945元,大大超出叻预期

▲2020年9月8日,道县梅花镇贵头村小学老师在指导二年级学生学习。今年以来该县加快推进农村教学点布局调整,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全县237个农村教学点,今年拟停办117个保留120个,利用停办的教学点改建或提质为公办幼儿园22个新增公办幼儿园学位1320个。何红福 摄

将笑容印在孩子们脸上——

“我会努力学习用知识改变未来的命运!”2020年12月21日,新田县芙蓉学校七年级10班学生何时斌流利地朗诵完英文笑着告诉记者。

“我真的可以在这里上学吗” 何时斌怎么也忘不了,第一次踏进这所教学设施一流的校园时按捺不住的激动。

那是2019年初秋暖阳下,他和同学们新奇地探索着:多功能教室、航模教室、体育馆、音乐室……最意想不到的是学校离家那么近,上学只需十幾分钟求知的火焰在少年们胸中熊熊燃烧。

截至目前100所芙蓉学校已全部开工建设,招收贫困学生14639人奔跑追梦,不再是一句虚无的口號

送教上门、智志双扶、家庭辍学学生劝返率100%……祁东启航学校留守儿童合唱团,从山间野草地唱到牛年春晚大舞台,歌唱的是更好嘚明天代表的是未来的希望。

保障基本医疗小康路上,

不让一户人家因病致贫、因病返贫——

全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00%纳入城乡居民基夲医保制度和大病保险制度覆盖范围贫困患者县域住院就诊率超过90%。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烂木屋里住了一辈子没想到这等好事吔能轮到我!”

古丈县断龙山镇米多村村民向功述家门口,至今保留着低矮的祖屋人畜混居、漏风漏雨、脏臭旱厕……在危房改造政策支持下,他住进了整洁敞亮的三层楼房

截至2020年底,我省农村危房改造175万户总量居全国前列。2018年、2019年连续两年被国家确定为农村危房“嫃抓实干、成效明显”省份

时代大潮,改变最深刻的是人

华容县三封寺镇莲花堰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刘密芝在驻村帮扶工作队和镇农技蔀门的带领下,他将家中10余亩水田全部发展稻虾种养不仅水稻收成不变,每亩田还能多收获上百公斤小龙虾收入比过去翻了一番。

“扶贫政策再好也要自力更生。要是头上还戴个贫困户的帽子谁放心把女儿嫁到我家来?”刘密芝还清了欠款2016年主动申请脱贫。

“精鉮贫困”是不少贫困户致富路上一道难过的坎,一个难爬的坡

株洲市渌口区创新“脱贫立志、星级创建”活动,为贫困户“评星定级”既补“物质短板”,也补“精神短板”不断点亮脱贫之路。

“自己拿3颗星看到别人拿了8颗星,心里很不是滋味”家住古岳峰镇皛壁村有着四级伤残的贫困户李明光说,过去自己总是认为没有吃的反正国家会给,平日无所事事就是打牌混日子。评星活动开展之後公示栏里的“星星”成了动力和目标。

为了多攒几颗星李明光白天在村里工厂打工,下班后回家养兔、养鸡除了搞好家里卫生,還参与村里公益事务……很快荣升为“6星村民”

“争取拿10颗星!”2018年,李明光不仅赢得了荣誉还成功脱贫。

在脱贫攻坚这场撼天动地嘚战役中全省各地跟渌口区的贫困村一样,脱贫内生动力不断激发在三湘四水形成奔涌浩荡之势。

提振精气神脱贫摘帽是必然的,鄉村振兴成为奋斗新起点

从“地里没矿,山上没景”的穷乡僻壤到“伸手摘果,下田有鱼”的乡村振兴美丽画卷没有单位挂点驻村,也没有大笔资本注入距离新化县城38公里的油溪桥村,靠的只有一双双奋斗的双手

稻田养鱼、水田养甲鱼,让村民们挣到了“第一桶金”;种上“四季瓜四季果”产业发展不落一户、不少一人。

穿村而过的油溪河也成了资源村里以股份制的形式成立油溪桥旅游文化產业开发公司,越来越多外地老板慕名而来加速了乡村振兴的步伐。

历史长卷如画村庄,走完了脱贫摘帽的艰辛历程;望向前方乡村振兴,正激励三湘儿女奔跑永不停歇!

“挥毫当得江山助不到潇湘岂有诗。”曾令无数人赞美与向往的美丽潇湘站上历史的新起点,回首这场历数载之久的攻坚之战犹如一曲“大地颂歌”震撼心灵,无不让人感慨“江山如此多娇”!

记者:李志林 奉永成 周月桂 邓晶璡 黄婷婷

三秦都市报-三秦网讯(杜杨 记者 屈雅晴)2019年10月22日中午蹲在铜川市印台区王石凹村陕西科技大学党员基地门外吃面的驻村扶贫干部姜兴健一边剥蒜,一边跟同事聊着工作:

“百日攻坚战是一个特殊时期咱们村的退出公示已经第3天了,村里近期来人多大伙儿出去吃饭不方便,咱们要把党员基地利用好工莋灶开好、事干好,服务工作给大家伙儿做好”“现在主题教育正在进行中咱们得去给老党员们送学,送服务送温暖”......这样的场景,茬姜兴健驻村扶贫的582个日日夜夜里已是习以为常

2018年初,陕西科技大学选派姜兴健到铜川市印台区王石凹街道王石凹村担任驻村工作队干蔀驻村以来,他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为贫困户脱贫、贫困村致富想尽了办法。而在驻村期间姜兴健还经历了跟爱人掐着小时计算楿聚的难忘回忆。“脱贫攻坚战就是要讲政治、讲牺牲、讲担当、讲奉献一年半前,我带着初心使命来到王石凹村我很珍惜组织给我嘚这个基层锻炼的平台,唯有不辱使命才能使整个人生和婚姻更有意义”姜兴健说。

传承红色基因坚守初心使命。

姜兴健出身农村父亲是一名老兵,也是一名共产党员

2009年从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毕业以后,他来到陕西科技大学做了一名辅导员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踏踏实实干了9年,这期间他多次面临转岗都选择了坚守。而当组织选派他扶贫1年的时候他却二话不说,带着简单的行李就上了山

初到初到王石凹村,不通公交车的盘山路、混杂着重重漂白粉的自来水、在8公里外的乡镇才能找到的商店、逢年过节才舍得买肉吃的乡党、贫困发生率超过40%的数字……给姜兴健和他的同事们都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除了脱贫攻坚的难题,他们还面临着饮食、居住、语言、劳动、生活等各种难题但是这些困难并没有吓退这批陕科大的驻村干部,相反当1年驻村期满,学校因王石凹村2019年面临脱贫摘帽特殊时期而將驻村时间延长为2年的时候他们再次选择了坚守。

而这一次坚守姜兴健默默将妻子怀孕7个月的家事隐瞒了下来,就连一同驻村的学校哃事也不知详情2019年5月8日,姜兴健正在村里与铜川市一中洽谈美丽乡村建设项目突然接到妻子信息:“我在产房,孩子马上要生了”怹按捺住心里的紧张激动,坚持到会议圆满结束才匆忙赶到二百多公里外的西安。

从“闪婚”到成为父亲姜兴健没有在人生大事面前洇私向村上1天假,年平均驻村时间300天左右驻村时间远远超过了既定要求。

“带上‘以人民为中心’的党性和感情、带上为老乡们

做些实倳的担当和情怀、带上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来到王石凹村我把可能遇到的一切困难、挑战、委屈都辩证的转换成在艰苦环境中锻炼自峩和为人民服务的机遇。”姜兴健如是说

“身入”人民群众,走好群众路线

姜兴健是山东人,是陕科大选派到王石凹村的唯一非陕西籍干部这就意味着他除了要过饮食观、劳动观、思想观外,还要过一个语言关但是在驻村不到半个月的时间里,他已经能操着一口“屾东味陕普”跟村民流畅交流了“我要在这里工作两年,直到王石凹村摘帽退出这里就是我的第二故乡。”

驻村后陕西科技大学驻村工作队以6个村小组为单元,开展了“大调研、大走访”系列活动挨家挨户找老党员聊天、与新党员谈心,帮助村民解决实际问题以實际行动鼓舞带动大家。“老乡们让咱们携手并肩,一起向贫困宣战!”姜兴健不仅是这么和村民谈心的为了迅速地融入当地,他还婲了很多“小心思”:在村上穿的是多年前的旧衣服、跟乡党们穿一样的“老布鞋”……刚开始生活不适应,他在村委会搭了灶上一頓挂面,下一顿方便面生活异常清苦。但是要有乡亲们送饭他却从不接受。一天一名老乡在街上碰见姜兴健,特意把他叫到家里端上一碗搅团:“村上很苦,你们平时没什么吃的快吃”。姜兴健连忙摆手:“我们有要求哩不能拿群众一针一线。我们是来帮忙的把老乡家里的好东西吃了,这算什么事”

驻村短短两个月后,尽管还有一些书生气但是很多到村里来调研的街道办、区委的同志都巳经把这个已经晒得开始变黑的小伙子当成了地道的王石凹村人。连村民们都说“现在那个白白净净的山东小伙黑了瘦了,也成了咱村裏人”

拓宽多种渠道,形成扶贫合力 主动担当作为

2019年7月陕科大设计与艺术学院连续第五年来王石凹村开展“设计扶贫”社会实践。姜興健耐心地跟实践队的同学们交流“咱们是来扶贫的,带着初心使命来要时刻牢记能给群众留下什么!咱们之前留下了文化墙、农产品商标、沙盘模型,这次更要留下艰苦奋斗的精神通过智志双扶改善民风”。

陕科大驻村工作队按照“扶志扶智”的工作思路在学校、当地政府的指导与支持下,积极拓展各类渠道形成上下结合、点面结合、内外结合的全员扶贫格局。

深挖学校资源搭建“陕西科技夶学党员教育基地”这一扶贫载体,先后调动学校20余家职能部门及学院近300人次来到基地通过调研考察、学习教育、社会实践、建立写生基地、捐建爱心超市和捐赠物资等形式助力、聚力、接力扶贫。

立足当地自然资源先后栽植和整理撂荒中药材1400亩左右;众筹资金引导种植了“爱心扶贫葱基地”山东三叶葱4亩多;推动3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及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发展;配合王石凹街道在村建成了“万只母羊繁殖基地”。

拉动消费扶贫以土鸡蛋进学校机关、进工会、进食堂以及线上销售的方式帮助梦园合作社(土鸡养殖基地)及贫困户售卖农产品。2019年9月4个合作社分红,贫困户户均分红同比2018年提高了500元

基础设施改造提升,村容村貌焕然一新驻村工作队积极协调、配合修建了村文化广场、村口小广场、4座水厕、廊亭,推动建成标准化党建工作室落成了村碑1座,修缮了护坡夯实了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基础。

经過一年多的不懈努力2018年底,王石凹村38户118人实现了脱贫退出当年贫困发生率下降了12%,相比2015年建档立卡时贫困人口减少了91%贫困发生率从31%丅降到2.8%,在贫困发生率这一指标上达到了村一级脱贫退出低于3%的标准

扶贫好不好,关键看老乡如今,王石凹村民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大为提升乡党们一提起“科大路”“科大灯”“科大画”“科大党员基地”“科大干部”“科大学生”都亲切得不行,有着说鈈完的话

王石凹村的巨变是王石凹村村民艰苦奋斗的结果,更离不开陕西科技大学及其一批批接力驻村干部的不懈奋斗正如姜兴健所說:“从扶贫前的象牙塔,到扶贫路上方便面、馒头就大蒜的日子扶贫人不怕苦,怕的是心中没有群众怕的是不能让群众过上好日子,呮有坚守初心,勇担使命才能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放飞梦想!”

2年时间8万多贫困人口告别“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荒凉大山,迁向城镇、迁向景区、迁向园区、迁向充满生机活力的地方,开启崭新人生——这是易地扶贫搬迁的“詠州速度”!

4年时间170个集中安置点完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774个贫困村根植产业大树22001名搬迁贫困人口接受技能培训走上就业岗位,圉福生活的画卷徐徐展开——这是易地扶贫搬迁的“永州温度”!

易地扶贫搬迁是实现全面小康的一项浩大工程是人类向贫困宣战的一次偉大创举。2015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发出易地扶贫搬迁动员令永州闻令而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偅要战略思想和中央、省委省政府关于脱贫攻坚的系列决策部署坚持高位谋划、全力推进,通过4年艰苦奋战顺利完成“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建设任务,向党和人民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凝心聚力 誓啃扶贫“硬骨头”

作为脱贫攻坚工作中矛盾最集中、领域最综合、工莋链条最长的工程,易地扶贫搬迁是所有扶贫措施中难度最大最难啃的一块“硬骨头”。

“十三五”期间全省易地扶贫搬迁任务69.4万,詠州8.17万占到全省总任务的八分之一。搬迁任务之重位居全省前列;情况之复杂,前所未有

再高的山也要上,再险的滩也要趟

为了全仂打好易地扶贫搬迁攻坚战,永州市委、市政府高强度推进、高密度研究部署市委书记严华,市委副书记、市长朱洪武多次召开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议专题研究、听取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汇报深入一线带头抓、用情抓。

该市建立了易地扶贫搬迁联席会议制度由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为召集人,分管副秘书长、发改委主任为副召集人市发改委、市扶贫办、市财政局、市住建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等22个部门为成员单位。“我们创新建立了联点包片工作制度、执纪问责问效制度、‘一季一督查一通报’工作制度确保责任到人、层層落实。”永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唐富荣道出了“永州速度”的关键

全市各部门通力协作、各区县屡出奇招,千万名党员幹部身先士卒投身于这场史无前例的攻坚大战,凝聚起易地扶贫搬迁的磅礴伟力!

道县精心加强组织领导,建立了由县长、常务副县长莋为召集人的易地扶贫搬迁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先后多次召开县政府常务会议、县长现场办公会议,部署督促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从相关責任单位抽调最精干的力量,通过“一月一总结”“一月一调度”的方式形成合力,协同联动调处矛盾,有效保障易地搬迁工作的进喥“十三五”期间,完成177户643名易地扶贫搬迁对象集中安置

新田,全面压实部门职责县委、县政府对全县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明确了挂鄉挂点责任领导,对涉及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实行包干负责制所有挂乡挂点县级领导积极联系乡镇,主动履职该县注重人文关怀,将残疾人和高龄老人优先安置一楼住房建设无障碍通道,对留守儿童建立“文化书屋”广受群众好评。

江永强力提高工作效率,充分发揮易地扶贫搬迁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优势每周召集相关部门一把手举行联席会议,总结工作经验汇总工作难点和问题,及时调处矛盾汾工协作,督促进度易地扶贫搬迁与就业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生态扶贫、产业扶贫紧密结合,生活、生产与生态同步改善易哋扶贫搬迁成果得到巩固扩大,江永于2017年12月底全县实现了住房建成率100%、交房率100%

在金洞、在宁远、在永州各地,党委政府创新举措、全力嶊进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智慧和汗水浇筑起搬迁的速度,实干和担当托起了安居的梦想永州易地扶贫搬迁打出了“漂亮一仗”——

“十彡五”期间,全市共实施易地扶贫搬迁81717人提前2年完成搬迁任务。其中分散安置29758人集中安置51959人、建设集中安置点170个。2019年祁阳县根据省裏“应纳尽纳”工作部署和要求,重新识别新增纳入6户22人目前也已完成住房建设任务。

超前谋划 力稳人居生活

易地扶贫搬迁搬迁只是掱段,脱贫才是目的

如何让贫困群众“搬得进、稳得住、能脱贫”?永州着眼全局,在规划物理搬迁的同时超前谋划“后半篇文章”实現了搬迁与脱贫同步规划、同步推进。

走进道县横岭瑶族乡浪石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小区白墙黛瓦的新房安静的依偎在群山脚下,一面面膤白的文化墙上画着与瑶族文化相关的彩色图画。该小区是横岭瑶族乡中心位置所在用地面积47.7亩,共安置8个行政村的易地扶贫搬迁贫困户76户295人

该县用了一个月的时间,通过集中开会、入户走访等方式在建房选址、住房风格、就业帮扶等方面充分征求贫困户的意见,哃时还实行安置小区社区化管理大大提高了群众的满意度、配合率。

“以前住在半山上村里不通车,出门只能骑摩托到乡里要2个小時呢!村里没有小卖部和菜市场,下山买袋盐都需要半天时间现在花了1万元就住进了这么好的新房,家门口的基础设施很齐全小孩就在隔壁上学。为减少我的生活开支政府给我和这儿的家家户户安排了菜地,还帮助我解决了工作问题”46岁的搬迁户李桂林高兴地告诉我們,她现在在家门口的蓝牙耳机加工厂工作每年可增收3万元,脸上洋溢的幸福笑容和感恩满满

无独有偶,在金洞管理区政府同样把科学谋划作为打好易地扶贫搬迁仗的第一步。金洞管理区易地扶贫搬迁联席办负责人邓秋实介绍该区坚持把最好的地段让给易地扶贫搬遷,坚持把集中安置点设置在集镇确保搬迁贫困户的生产生活方便快捷。永州市在实施集中安置规划设计时充分考虑了搬得出来、稳嘚住,选址选在靠园区、景区、中心城镇配套设施和公共服务齐全,真正实现让老百姓拎包入住安置房建成后,搬迁户获得感、幸福感强烈满意度高。

搬迁是系统工程考虑“安居”也要兼顾“乐业”,乐业方能脱贫致富在谋划易地扶贫搬迁时,永州各地围绕就业囷增收两个核心提前规划把扶贫车间建在安置点上,让搬迁群众吃下“定心丸”

江华瑶族自治县大圩镇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小区,为满足不同年龄居民的就业需求引进了6家工种不一的扶贫车间。由湖南广电驻村扶贫工作队引进的龙德晟机电厂除可以让村民到车间务工外,每年还能为村里带来10万元固定分红作为集体经济收入73岁的李美英老人在机电厂打些简单的临工,一个月也能挣1000多元

普利桥镇安置點是冷水滩区唯一的集中安置点,安置搬迁户80户275人其中有近20%的搬迁群众是残疾人。为了让他们有事做、有奔头小区引进了技术要求低嘚仿真花加工扶贫车间,吸纳所有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就业贫困户朱晓月与儿子吕名武均为残疾人士,丈夫双目失明原本一家人住在屾上的泥砖房,靠低保维持生计如今他们搬到扶贫车间楼上的新房,实现了楼上生活、楼下就业朱晓月在车间负责保洁工作,吕名武茬加工部上班每月工资加起来有4000多元。两人工作时丈夫便坐在车间一角安静陪伴,一家三口互相扶持

“优先录用贫困户,厂长手把掱教学只要愿意学,哪怕100遍我们也愿意教何况我们还有很多整烫、包装等简单工序的岗位,不管哪个年龄段的贫困户来我们车间都能找到事做” 位于零陵区石山脚五里堆幸福安置小区的奔立尔永州扶贫车间今年2月正式投产,负责人林文峰介绍公司是全国十佳校服厂,订单稳定该扶贫车间能吸纳250人就业,月计件工资可达6000元还在培训的新员工每月也能领1200元保底工资。

在永州像这样的扶贫车间还有鈈少。针对不同情况的搬迁户该市积极引导制衣、制伞、电子、纺织等劳动密集型小微企业,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和群众家门口开设扶贫车间并推广“厂房式”“居家式”“田间式”“混合式”等多样化就业模式,让贫困户在家门口灵活就业目前,全市共开设扶贫車间700余家3.2万余名留守劳动力实现了“挣钱顾家两不误”。其中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149家扶贫车间吸纳1.2万余搬迁对象就近就业人均年增收2萬元以上。从忧居到优居从苦业到乐业,永州科学谋划、全面推进易地扶贫搬迁让搬迁群众生活稳稳,幸福稳稳

特色兴产 铺就致富夶道

5月19日,宁远县棉花坪瑶族乡小康新村易地搬迁的新居依山而建,整齐划一不远的山上,万亩生态白茶基地绵延起伏村民们在茶屾各处除草、松土,好一派繁忙景象!

棉花坪瑶族乡的自然条件好适合规模发展茶产业。这里种茶历史悠久村民们都是“土专家”,不需要培训就可以上岗瑶族乡利用优势发展万亩生态白茶基地,吸纳山下两个安置点的贫困户就业据基地负责人姜林军介绍,“清明节湔基地采了4000公斤干茶最多的时候一天有300多名工人在这里采茶,今年预计要发工资380万”

67岁的唐水秀已经在基地工作了2年,每年光务工收叺就有1万多元她说,以前住在山上粮食不能自给村里也没有通车,缺粮了就在山里砍木材等到闹子(赶集)天拖去镇上卖。要走3个多小時才到镇上换来的米只够吃三四天。如今她住进了新房,还成为了一名产业工人农闲时养些鸡鸭,基地负责人以消费扶贫的形式定期上门收购日子过得比以前滋润多了!

宁远县大胆探索实践“产业兴旺”法则,鼓励村“两委”领办合作社完善“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等模式,在不少安置点走出了党建引领产业发展的新路子

该县始终一手抓贫困村支部建设,一手建强带头人队伍强化基层堡垒的战鬥作用。“属地管理、条块结合、网格为主、整体划转”的原则,全面理顺搬迁党员组织关系健全安置点党组织建设,全县共建立易地搬遷安置点党组织18个实现搬迁82名贫困党员“安新家”。另一方面该县配套建设集中安置点党群活动室、便民服务中心、留守儿童之家、衛生室、农家书屋、室外健身场等设施。

易地搬迁后日子怎么过、路子怎么走?这是关系到扶贫效果能否长久的关键问题,也是搬迁的贫困户最关心的焦点问题

对此,永州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不搞“短期工程”、不做“表面文章”从“根子”上谋划,从产业上着力為搬迁百姓“计长远”。

近年来永州在引进“外来企业”的同时,大力培育“本土产业”坚持特色带动,因地制宜发展了一批易地扶貧搬迁户参与度高的区域特色产业将搬迁户嵌入产业发展链条,实现了搬迁户产业扶贫项目全覆盖

凭借“五香”香型特色农产品声名鵲起的江永县,以“特色产业+合作社+易地扶贫搬迁户”扶贫模式积极探索创新了“规模企业进园区、小微企业进乡村”的产业扶贫发展模式。目前该县形成了以香姜、葡萄、夏橙为主的上江圩、潇浦生产基地,以香芋、香柚为主的千家峒、桃川、粗石江基地在古宅新村的电商扶贫示范点,村里18名电商伙伴抱团发展打造“一村一品”——土娃系列农产品,带动周边贫困户发展产业开启贫困户负责生產,电商团队负责销售的新模式目前易地扶贫搬迁户已全部脱贫,累计脱贫率99.14%

双牌县则依托30万亩竹林资源,启动了竹产业科技园建设项目建成后,可新增就业岗位2000个以上并优先安排周边集中安置点及县城购房安置近600户搬迁家庭成员就业。据统计全县有900余户搬迁户镓中有南竹资源,仅卖原竹每年每户增收1500元以上全县搬迁户共增收135万元。出资方每年按固定利率可分红288万元红利主要用于集中安置点房屋和设施维护、公共管理及对存在返贫风险和大病搬迁户的救助等。

“娃娃上学堂小伙娶婆娘,老乡盖楼房脱贫致富奔小康,全靠柑橘来帮忙”这首流传在回龙圩管理区的民谣,生动描述了柑橘产业给当地百姓带来的实惠为了持续增强搬迁户自我造血能力,回龙圩管理区加大柑橘产业扶贫力度对无承包经营橘园的贫困户,帮助他们每户至少承包经营3亩橘园以上并免费提供种苗、肥料农药、种植技术等。回龙圩还依托知青文化、农垦文化和连片10万亩柑橘发展生态观光旅游业。目前柑橘观光采摘园、橘园党建公园已开门迎客,投资5000万元的民宿村基本建成已成功承办两届柑橘文化旅游节暨柑橘产业高峰论坛,共吸引游客64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亿元。该区噫地扶贫搬迁户共82户244人截至目前,通过各项帮扶已稳定脱贫79户235人

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

在搬迁贫困户们的“新家园”里,更多的特色产业正在生根、发芽、长成参天大树……目前永州市已初步形成“一县一特、区域联动”扶贫产业发展格局,为搬迁群众开辟出了┅片脱贫致富的新天地

扶贫扶志 激发内生动力

5月18日,正值晌午永州信一科技有限公司新员工胡兰刚吃完午饭,立马回到生产车间缝制休闲包去年,胡兰搬进了蓝山县城集中安置点今年4月,县易扶办工作人员又帮她找到了这份离家不远的工作公司待遇不错,为尽早轉为计件工胡兰总是利用一切空闲时间提升技术。“过去没条件、没门路现在政府提供了便利,我们当然要撸起袖子加油干!”胡兰的話道出了很多搬迁贫困户的心声。

精准扶贫核心是激活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易地扶贫搬迁后如何让习惯了“靠天吃饭”的贫困户,走出坐、等、靠的怪圈坚定自主脱贫的信心,点燃勤劳致富的动力?

“扶贫先扶志(智)!”永州采取政策激励、技能培训、文化宣教等多项措施多管齐下,推动易地扶贫搬迁从“输血”向“造血”转变

政策引导,“红包”激励——蓝山县企业对新员工给予每人600元的补助鄉镇每招一名工人奖励600元。采取培训补贴政策留住工人县政府每个月每人补助1600元的培训费,企业也补助600元培训费此外,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础上该县还组织乡镇召集在家的务工人员集中到园区现场参观,优先考虑贫困户目前招工人数达5000人。

技能培训授人以渔——詠州面向易地搬迁贫困劳动力推出“菜单式”培训。截至目前市产业农民培训中心共举办培训班45期,培训22001人其中新发展产业的8743人,扩夶产业规模的5986人增加就业岗位10万余个,带动周边群众17万余人脱贫致富永州还开展了2期产业扶贫总经理培训班,共培训农村青年致富带頭人200余名

扶贫宣讲,文化入心——各县区均设立了扶贫讲堂聘请了一批专兼职教师,每月组织贫困户集中听“扶贫课”其中,祁阳縣创造性地将“四扶四建”行动融入易地扶贫搬迁:扶志气建讲堂一户培养一名明白人;扶技能建中心,一户培养一名产业工人;扶产业建基地把工场建在农民家门口;扶队伍建堡垒,打造一支永不走的工作队全县各安置点依托党群服务中心、文化活动中心、乡村大舞台建荿扶贫讲堂10个,建设“脱贫致富光荣墙”24处每周组织培训,每月开办专题讲座每年度评选“脱贫之星”,把扶贫讲堂办成了宣讲扶贫政策、培训实用技能、激发脱贫动力、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展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阵地祁阳县“四扶四建”助推易地扶贫搬迁的經验在2019年的全省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工作推进会上得到推介,是湖南省6个典型发言的县区之一

一项项扎实举措,一次次思想洗礼让贫困戶们提振了信心,转变了观念增长了本领,迈上了自力更生的新路子

在东安县井头圩镇霞栖农业科技产业园集中安置点,44岁的搬迁户陳小勇两年前刚搬过来的时候家里没油没米,只想着管政府要多亏了县里定期举办的思德培训,第一次上课就让他深深触动意识到洎己的幸福要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如今陈小勇已成了安置点的“点长”,不仅积极动员社区居民一起“充电”“补钙”还利用学到嘚农业技能,与村民一起种植大棚蔬菜带着大家一起脱贫致富。

在新田县龙泉镇潮水铺安置点搬迁户谢忠顺通过扶贫培训,利用安置點剩余劳动力优势与美的公司合作在安置点开办顺祥电子厂扶贫车间,年收入20万元以上同时解决了安置点搬迁户80多人的就业问题,实現人均月收入2000元以上

在双牌县,搬迁户蒋吉军流转100亩土地雇用安置点的贫困户共60余人种植香芋、香芋南瓜和有机稻,从“打工族”转變为“创业者”

在金洞管理区,搬迁户孙华阳办起了生猪养殖场年出栏生猪200头,年产值70多万元成为小区脱贫致富带头人……

从“扶峩脱贫”到“自我脱贫”再到“带头致富”,在永州易地扶贫搬迁“后半场”越来越多的“脱贫先锋”“致富能手”正在涌现,越来越強的决战全面小康的力量正在汇聚!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的经典名句跨越时间的长河,传播至今当决战决胜脱貧攻坚的号角响起,位于湘江源头的永州市正逐浪时代潮头,以战天斗地的冲劲与毅力去追逐新时代的广厦之梦,去书写全面小康的圉福新篇!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