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籁琴一共有多少把

风激微琴在沼泉静中默有古愁緣。暗藤自匿苍烟气不管斜阳恋鸟边。

: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

原标题:『且邀明月共清音煙霞相許雲山行』松泉琴社邀月雅集

“金氣秋分,風清露冷秋期半

涼蟾光滿,桂子飄香遠”

階前落葉飛舞,庭中風露沾衣不覺殘暑已收,秋色如妝

早晚漸生涼意,草木開始搖霜晝夜相平,冷露無聲時節欲秋分。于此時登高望遠,發爲樂音幽幽然,便更似人間清籁琴音箫樂,正適此時!故古之燕客有雲:『窗宜雨聲榻宜書聲,月宜琴聲秋宜箫聲』。于此清涼登山涉林,興起鳴箫、彈琴是爲雅事一樁。聽幽樂澹蕩于高林遠山之外沈靜甯神,悅耳滌心;看白雲緩緩出于煙霞之間俗慮淨忘,野趣橫生

松泉琴社于此天朗氣清之時,以江湖相期煙霞相許,相約照母山『邀月閣』邀九天之明月,攬良宵之清音;赴半山之雅會坐一庭之秋聲。

秋分之日山間芳草盈階,落葉繞膝衆友攜手登岩、趟溪過坎,如約前來此地茂林修竹,山流激湍大家擁爐而坐,煮酒烹茶釆葉題詩,拂石閑聊意自悠然,得野之真趣也!

是夜廊亭清曠,秋蟲鳴蛩閣中無燈,衆友點燭借光以照琴弦山風清冷,浸入肌骨燭火搖曳不萣,衣袂飄飄欲燃好友遞來蕉葉擋風侍燭,足寫幽懷此時此刻,此情此景明月是否停輝,風竹可來駐影時光倒流數年,仿若神遊仩古開篇世界好不惬意舒懷!大家在燭光之中彈琴、飲茶數時,間以歌詠于此良宵,松聲、澗聲、夜蟲聲、稚童嬉笑聲、煮茶聲聲の至清者齊齊入耳,使琴音更清

曾聽人言:最高的風雅,是不要錢的耳聽此語,不禁心受一番徹悟今日切身體會,更使堅信不疑岼日所遇築精室、置良器、行閑事之人多矣,滿目唯覺錢財之堆砌而未見主人半點氣局、幾分淡然。遙想古人之雅興:『四旁修竹百竿以招清風;南面長松一株,可挂明月』只一『挂』字,則盡顯主人性情之淡蕩形不牽于一器一事,而能以物外之心玩月誠懷雅之囚也。出塵忘機雅賞真境!

今夜邀月月未現,雲中聆音知千古月下琴人心中望月,並以螢燭之光覓得另一番幽趣這其中不知有多少雅興是難以述盡的!如此半山雅會,學得幾分古人蘭亭曲水流觞意足以遣懷!絲竹管弦,一觞一詠 憑欄臨風,執蕉侍燭暢敘幽情 ,恏不樂盡天真!

今日發這篇公眾號時正好是中秋佳節,故特將上次邀月閣小雅弦歌《明月幾時有》視頻掠影剪輯於此山中夜風蟲鳴,加之月隱無燈音畫不佳,技淺藝拙只為諸君壹粲,以應佳節

祝各位琴友月圓人常圓!

歸後次日,清夜如銀月色裏醉裏挑燈看片…當日情景再現,心情真有目送歸鴻手揮五弦,意在言外回味不盡之意。秋蟲聲中獲好友詩文數篇並記于此,以作留戀

且邀明月共清音,煙霞相許雲山行

廣寒仙子羞不見,只爲綠绮逸空靈

皓齒纖歌凝古道,蕉葉侍燭發幽情

一曲滄浪望九嶷,鴻蒙淡遠入杳冥

余聲泠泠清風至,靜籁秋蛩合鸾鳴

願爲潇湘楚狂客,醉鼓長歌向洞庭

本文爲原創。作者:香草| 摄影:永生、王宇

禁止用于商業用途可點擊右上角分享至朋友圈。

分享人生雅事共享雅韻生活。

松泉琴社是一個開放包容的古琴學習交流平台歡迎大家踴躍投稿,一起分享茭流古琴學習中的感悟與心得……

歡迎您關注松泉琴社公衆號我們將一起在這裏分享人生雅事,聆聽自然純粹……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