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喜欢读书的人后来怎么样了?

点击关注不假装出版社  置顶星标公众号

上个月写过的虎扑女神"冰淇淋"大家还记得吗?

这位童颜巨乳的冰淇淋连高圆圆、刘亦菲都打败了

一度惹的虎扑直男尽折腰

天天哭着喊着叫"老婆"

后来有网友偶遇到了冰淇淋

然后在路人视角下,她长这样

穿同一件衣服的对比图看起来更为惨烈

不能说是完全不像,但也可以说是毫不相关了

后来,有技术的网友还搞了高清修复图

一度让当初喊"老婆"的直男们...直接把心碎成饺子馅...

这就是虎扑直男们的崩溃历程

不过风水轮流转,江山代有才人出

这几天,知乎直男们也崩溃了

因为传说中的知乎女神"施子怡"也陷入了"美貌诈骗"

照片里这位甜甜Wink的美少女网名叫"施子怡"

年纪很小,据说是00后,今年才20岁

但在知乎上已经火了好几年了

究其原因——首先是长得好看!

总体上是偏幼齿类的长相

看起来乖巧可爱并且笑起来很清爽、不油腻

哪怕用拍立得直接拍也好看

安静甜美可以、机灵鬼马也可以

动态的gif图里,脸和表情也没崩

还有扑面而来的元气少女感

次——年纪小,但身材非常好

不是普通好,是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好

整体非常匀称,该大的大,该瘦的瘦

不得不说,我一个女生看了都想流口水

不过,知乎和虎扑不一样

光是凭借美貌和身材,施子怡或许不能那么火

但是她偏偏还是个有才华的"文艺美少女"

施子怡以"00后、单眼皮、双性恋"的标签在知乎上回答了不少问题

逐渐积累起一个不小的粉丝圈

她对人对事有相对来说比较独特的见解

简单一个恋爱问题,她可以联想到"底层男性的欲望和情感需求"

明星公关问题也能答得出来

你看,薛之谦当初要是上了知乎,会不会公关的更好?

高二时就可以看透"社会的真相"

讲述自己的亲身经历就为顺畅自然

非常细腻幼齿的描述了高中暗恋同性的过往

还能够看穿卖蠢网红的聪明的内心

成语诗词都"如数家珍"

偶尔也秀秀身材,全方位吸粉

设身处地回答身材问题时

还做到了"跨平台吸粉"

其实,长得好看的美女不少

长得好看也有胸有腿的美女不少

但长得好看、有胸有腿还能跟你侃侃而谈塞尔维亚和波斯尼亚的雨的美女就不多了

凭借漂亮的脸蛋、与众不同的经历、善于分享的性格

施子怡不仅精准的戳中了知乎文艺青年们的小心脏

微博也吸了130多万的粉丝

这些粉丝里,爱她才华的人忠诚无比

爱她容貌的人也对她清新自然的氛围非常沉迷

甚至还有素未谋面、却把她初高中照片珍藏至今的粉丝

施子怡的人生关键词应该都是这样令人艳羡的词汇:

"年轻貌美、胸大腿长、00后网红"

"知乎女神、粉丝死忠、前途无量"

这位知乎女神和虎扑女神一样,几乎是猝不及防的就翻车了

施子怡就开始为自己的淘宝首次直播预热

因为这是女神第一次和大家面对面交流

结果谁也没想到,直播镜头前的施子怡是这样的...

这几张图都是粉丝当场截的

还不是故意截的黑图、丑照、就随手一截

可是谁看了能忍住不问一句"这是谁啊?"

对比一下之前女神的照片

"不能说是完全不像,但也可以说是毫不相关了"

这张照片里又纯又欲的脸是你吗?

不仅脸不一样,连牙都不一样?

看完直播现场镜头,粉丝崩溃的感觉几乎是排山倒海之势...

毕竟谁也没想到,女神竟然当初连护照照片都P了

还有,同学大合照也P了

并且只P白白嫩嫩的自己,不P同学

(我给同学们打码了,原图没码)

(但观感对比实在太惨烈,好比富家小姐身边围绕着一群贫穷长工)

看到这里的时候,我甚至感觉很疑惑

——女神到底是怎么做到把照片P的和自己完全不一样

但是每张照片却都神奇的长得一样的呢?

不过女神的确热爱P图没错了

因为之前有爱她的粉丝送了她一幅画

结果她把画里的自己也给P了

缩小了鼻子和嘴,看起来立刻精致不少

粉丝们没有研究出来女神的P图法门

但对于这种 "美貌诈骗"明显是无力接受的

可还没等他们消化完这件事,更"塌房"的内容马上就来了

"施子怡不仅美貌诈骗,之前还骗过钱呢!"

我去了解了一下骗钱的故事

一次是横跨6个月的"骗美瞳事件"

她收了商家寄来的美瞳,但是非说商家寄错了款式

然后她把美瞳弄丢了,没推广没寄回,直接玩失踪

然后还有一次是"骗衣服事件"

她接了衣服广告、收了商家的5000块钱和3件衣服

但打的广告是非常暗的暗广,完全没有介绍,几乎看不出来是广告...

推广不明显导致广告效果奇差无比

商家没法接受,几番讨说法也不回消息

最后施子怡删了那条微博、退了一半的钱

但自己把衣服觅下了、没有寄回给商家

这两条骗钱的黑历史被大家发现之后

更多的黑历史就滚滚而来了

这些黑料都不是别人看她直播翻车才爆出来的

而是很久之前就有人说过,这次才被大家翻出来

我看了那些所谓的"黑料"

其实很大一部分并不能说是十足十的"黑历史"

只能说...的确让人看了感觉有点迷惑

却在小号说自己看不上中国传媒大学

明明之前就说过自己去电影院都只是睡觉

在小号强调过很多次很多次"自己真心热爱戏曲"

做梦都想去"中央戏曲学院"

但不能学戏,因为"要吃饭"

你这么热爱戏曲,怎么会不知道根本没有"中央戏曲学院"这么个地方

国内只有"中国戏曲学院"和"中央戏剧学院啊

此外,还有一个"随口说谎话"的问题

"我无法和没有读过书的男人做爱"

其实,假设施子怡没有参加这场直播

或许她是真的可以一直"女神"下去的

毕竟之前的gif动图也没有露馅

而且凭借高人气和号召力,她这个"网红"过的也不错

而且从有意识的营销自己开始

她的流量就在不断增长,在此期间也接了不少推广、赚了钱

微博晒过N次品牌方免费送她的东西

从吃的、穿的到用的,满满当当

前几天的那次直播,品牌方把她放上了推荐页

毫无疑问是相信她的有影响力和带货量

8月份的那场欧莱雅直播,宣传图上她还站了C位

不过,为什么那次直播没崩呢?

可能是欧莱雅的滤镜打得好,或者那天看的人不多

如果施子怡不参加这次直播,她就能一直当"才华与美貌并重"的00后知乎女神

——难道她真的不知道自己长啥样吗?为啥还敢接"直播"的通告呢?

一方面是——P图后遗症

这个问题很多女孩都有,P图P久了就跟催眠一样

另一方面的答案就比较有意思了

这个小女孩脑袋里是有点东西的

如果不是这样,她一开始就根本无法靠知乎回答问题吸粉

一直都把「文艺美少女」的人设营造的很好:

"我双性恋、我支持LGBT"

"我很真实、我很特别、我做自己"

"我饱读诗书,我能看透很多真相,我有超乎年龄的深沉与成熟"

现在的小孩都太清楚张爱玲那句"出名要趁早"了

所以她多多少少就沾点"急于表现"的迫不及待

"诗词歌赋、马尔克斯和加缪,反正这些我都熟"

大家年少的中二时期,差不多都经历过那个时刻

"啊我这一辈子经历过好多,写出来就是本书"

"我3岁的时候我太姥姥就死了"

这些,并不能说都是为了"为赋新词强说愁"

毕竟不够成熟也有不够成熟的可爱

但有些"不够成熟"彰显出来的是些许"刻意和浮躁"

我不知道这部分"才华"对她来说是不是好事

因为出名之后的这部分经历,的确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

她14岁就发了擦边的"福利照"

她不够真实,有时候会随口说谎

说完可能忘了,结果又前后矛盾

她没高考就休学了,去Gap

Gap Year的释义是中断学业去学一门手艺、艺术研究、志愿工作、旅行、实习、运动等等,什么都包含

然后她Gap回来就一个人去了北京发展

结果就...同龄人至少都要上大三了 ,她大一还没上

但是自述没考上心仪的专业,决定再战一年

有不少粉丝觉得她浪费了年华

还有人怀疑她是文化课分不够才不去念制片

毕竟艺考就算考下了合格证,也不代表就能百分百上这所大学

也有忠实粉丝觉得她就算不念大学也没什么

因为"施施即使不上大学也已经很有竞争力了!"

我不知道施子怡接下来的路会怎么走

因为她从直播之后就没发过微博了

或许过些日子她会再出来

我想,到时候如果她转换一下人设

——接地气的教大家P图,可能还会吸一波女粉

没准也可以劝颜粉转换一下思路,继续爱她的脑子和身材

其实像施子怡这样19岁一个人跑到北京当网红的魄力

小小年纪就懂得赚钱和吸粉,也是她自己的"能力"

年少时期挖到的宝藏并不能坐吃山空一辈子

年轻人还是应该要多读书才能拓宽自己的眼界和价值观

18岁的时候你对"加缪"侃侃而谈,动不动带出一句"加缪"怎么怎么样

可是等28岁、38岁的时候呢?

要是还只能说出个加缪,那就没什么意思了

点赞+在看,你也会P图大法

“天下之患,莫大于中枢之失驭(吕思勉语)”。东汉末年黄巾之乱后,中央完全丧失了驾驭地方的能力,一度造成连年征战的局面。西晋虽然有过短暂的统一,那也不过是“统一政府的回光返照”,等到北方少数民族独立之后,晋室不得不避祸江南,偏安一隅。来到江南地区的还有北方的世家大族,他们一批一批的南渡,打着拥护晋室的名义,各自圈地盖起了属于自己的庄园,封山禁泽,恢复了往日的贵族生活。刚刚来到江南的时候,这些北方的世家大族“不免有新亭对泣”之感,等到家计有了着落,便“直把杭州作汴州”,无意恢复故土,也不去想北方还有自己的“家”。

众人皆醉之时,总会有清醒者,祖逖就是最早提出北伐并且付诸行动的人。祖逖字士稚,范阳遒县人(今河北保定涞水县北),“世吏二千石,为北州旧姓”。他性情豁达而放荡不羁,少年时期既不学习礼仪,也不爱读书,但性情豪爽,经常打着他兄长的名义对那些贫穷的乡亲父老予以资助,所以周围人对他都很尊重。随着年龄的增长,他感到读书的重要性,开始博览群书,无书不读,一下子声名鹊起,见到他的人都称赞他有济世之才。二十四岁那年,他和一个名字叫刘琨的人一起在司州当主薄,夜半之时传来荒野之中鸡的鸣叫声,他就对刘琨说“此非恶声也”,他将鸡鸣作为唤醒他斗志的一种声音,接着顺势起床开始舞剑,让自己保持一颗积极向上的雄心。

洛阳沦陷之后,即将崩溃的中央政权没有办法为百姓提供稳定的环境,在那个混乱的年代,百姓们的要求很简单——活下去。于是他们组成不同性质的集团,或者依附于有声威的个人。祖逖的声望让很多流民开始依附他,“逖率亲党数百家避地淮泗,以所乘车马载同行老疾, 躬自徒步,药物衣粮与众共之,又多权略,是以少长咸宗之”,他还被推为行长,成为流民的头领。当时流民为了安全,选择的路线都几乎一致:取道泗水、淮水沿中渎水方向南下,接着经广陵到京口。这条路线的好处在于可以尽快远离战乱,而且可以得到东晋政权的保护。祖逖选择的也是这一路线,等到他来到泗口的时候,晋元帝司马睿将他任命为徐州刺史,把他迁居到京口居住。

正是社稷将倾之时,祖逖常怀恢复故土的志向,他请求晋元帝司马睿将北伐的任务交给他,他对晋元帝说:晋室之乱,非上无道而下怨叛也。由籓王争权,自相诛灭,遂使戎狄乘隙,毒流中原。今遗黎既被残酷,人有奋击之志。大王诚能发威命将,使若逖等为之统主,则郡国豪杰必因风向赴,沈弱之士欣于来苏,庶几国耻可雪,愿大王图之。这个时期的晋元帝正在巩固自己在江南的统治地位,无暇顾及北伐,听了祖逖的话之后,任命他为豫州刺史,“给千人禀,布三千匹,不给铠仗,使自招募”。根据王仲荦先生的数据,此时东晋国库“有布二十万匹,绢数万匹”,北伐当是国之要务,举国之力尚且前途未卜,何况仅仅给了一点象征性的支持。但是祖逖并没有因此退缩,他带领着当初跟随他的流民读过长江,并在渡江的时候立下誓言: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

他一语成谶,他的一切甚至生命都留在了他想要恢复的那片土地上。渡江之后,他屯兵江阴,自己招募士兵,自己打造武器,并且在整顿好军队之后,开始向北进发。祖逖并非意气用事之人,但并不缺少行伍之人的气质,他能够北伐,和他敏锐而长远的眼光是分不开的。当司马睿在江南之地稳定自己政权的时候,北方已经陷入了一片兵燹之中。匈奴刘聪灭亡了西晋之后,逐渐控制了晋南、豫北和关中一代,并一度成为中原地区的实际控制者;石勒南取江汉失败,以襄国为根据地,向河北扩张;李雄占据巴蜀之地,继续开疆拓土。未曾东渡的北方人,舍不得自己的故乡,很多人聚集在一起,形成了多股势力,无形中成为南方晋室的屏障。祖逖早年好友刘琨据并州屯兵晋阳,多次挫败刘聪;平阳人李矩率领乡人守土自任坞主,屯兵新郑;东郡东阿人魏浚率领流民对抗刘曜,他死后,家族子侄重新整理他留下的势力,继续对抗前赵刘曜;河南郭默、乞活帅陈午、魏郡邵续,各自与石勒周旋。这些人虽然势单力孤,但是手下英勇善战,多次以少胜多,为北方汉人争取了生存空间。除了上述流民帅或者坞主,很多胡族也遥尊江南的晋室为正朔,比如辽东、辽西和代郡的鲜卑部族就配合流民帅和坞主对抗前赵和后赵。

如此有利的形势,祖逖岂能放过?祖逖北伐的第一项工作就是将北方各自为政的流民帅和坞主联合在一起,以前这些流民帅或者坞主虽然同为北方汉人,但是向来不和,祖逖来了之后,很多人都原意受祖逖的指挥。但是也有例外,蓬陂坞主陈川因为自己部下投奔祖逖,感到地位受到威胁,就投靠了石勒。祖逖知道消息后,马上提大军攻打陈川,石勒派石虎帅军五万给陈川解围,祖逖设计击败石虎。石虎不甘心,收拾残兵抢掠豫州,带着陈川回到了襄国,并且留下桃豹守卫陈川故地,桃豹守哪里是祖逖的对手,随后连夜退兵东燕城。祖逖乘胜进军,派冯铁占据二台,自己镇守雍丘,并屡次派兵截击石勒军队,石勒军队慢慢的都归附了祖逖。祖逖不仅善于用兵,屡次出奇制胜,而且内政方面也是一流人才。祖逖因为少年时期的游侠气质,即便后来通读了诗书,依旧没能改掉性情豁达的性情,这种性情在一定程度上为他整理内政平添了很多好处。

祖逖颇有战国信陵君之遗风,史记中描写信陵君“为人仁而下士,士无贤不肖皆谦而礼交之,不敢以其富贵骄士”,祖逖也是平易近人,对人毫无架子,晋书中写他“爱人下士,虽疏交贱隶,皆恩礼遇之”,不仅如此,对于那些有功之人,不论大小,都会加以赏赐,而且不会拖延赏赐的时间。尽管祖逖兵权在手,但是自己不蓄私产,不为自己谋求财富;他以身作则,勤劳节俭,亲自督促农民务农,让子弟带头发展生产;战争不断,暴尸荒野是常有的事情,但是祖逖看到荒野之中的白骨,便会好生安葬。祖逖做的这一切,赢得了百姓的支持,“吾等老矣!更得父母,死将何恨!”百姓中的长者曾经流泪这样说。祖逖是个懂得变通之人,他虽然与石勒处于战争状态,但是明白贸易带来的好处,他不仅可以在贸易之中收税供给军队,还能让百姓通过贸易极大地丰富物质生活,提高生活条件,所以当石勒请求“互市”的时候,祖逖没有拒绝,任凭自由贸易,于是“公私丰赡,士马日滋”,可是一旦得到石勒有军事行动的消息,他马上集结军队严阵以待。

正当祖逖踌躇满志,想要一举收复北方的时候,东晋朝廷派遣戴若思坐镇合肥节制他,祖逖不是贪恋权势之人,但是戴若思虽有才望,却缺少战略眼光,而且自己目前已经收复了大片土地,依然得不到朝廷的信任,心中甚是不快。祖逖当然明白戴若思此来的另外目的:防备王敦。东晋虽然稳定了江南局势,暂时让江南百姓心悦诚服,可是东晋朝廷之上权臣王敦和宠臣刘隗对立,内乱随时都会爆发,而内乱一起,必然会让自己的北伐功业化为泡影北伐难成。双重打击让祖逖忧郁而生病。尽管有病在身,他依旧没有放弃收复北方的计划,“营缮武牢城,城北临黄河,西接成皋”,“恐南无坚垒,必为贼所袭······率众筑垒”,每一处都安排得当,并且步步为营,可惜天不假年,“筑垒”尚未完成,祖逖便在雍丘病逝,时年五十六岁。《世说新语·》之中曾记载一段趣事:王大将军始欲下都更分树置,先遣参军告朝廷,讽旨时贤。祖车骑(祖逖)尚未镇寿春,瞋目厉声语使人曰:“卿语阿黑(王敦的小名):何敢不逊!摧摄回去,须臾不尔,我将三千兵,槊脚令上!”王闻之而止。祖逖死后,不仅他收复的土地又落入石勒之手,王敦自认为没有了对手,便发动了叛乱。

八百多年之后,一个和祖逖同样志在北伐的人出生了,他就是辛弃疾,祖逖虽然功败垂成,但确实已经尽力,可辛弃疾胸中沸腾的一腔热血却只有一个结果:被无情的扑灭。辛弃疾多次以东晋皇室来暗喻偏安的南宋王朝,指责那些肉食者,1198年,年届花甲的辛弃疾满怀悲愤写下了一首《贺新郎》:甚矣吾衰矣。怅平生、交游零落,只今余几!白发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间万事。问何物、能令公喜?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一尊搔首东窗里。想渊明、停云诗就,此时风味。江左沉酣求名者,岂识浊醪妙理。回首叫、云飞风起。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知我者,二三子。“江左沉酣求名者”表面不正是指除了主张北伐的祖逖等人以外的那些江左豪族吗?“知我者,二三子”,在这为数不多二三子里面,大概有祖逖吧

在看今天的文章之前,想问大家一个问题:迄今为止,你做的最久的一件事情是什么?

可能会有人说 ‘“吃饭” 、“呼吸”...这些我们每天都会做的,关乎我们生理机能所需;也会有答案是“学习”、“读书”...这些我们成长历程中所掌握的不断精进地某些技能。吃饭、呼吸等这些生理需求我们处于一种被动的状态。而那些需要我们不断精进的技能,则让我们处于一种主动的状态,它需要考验我们的毅力与克服困难的能力,我们又能坚持多久呢?


几乎在每年的六月份,很多学校的高三学子会在高考结束后自发开展一场“盛大的”撕书“仪式”,这种行为具有极大的魔性。只需一个学生带头,不消几分钟即可传染至整个高三。对于书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仇恨”?需得举办一场撕书仪式来进行“庆祝”、“发泄”?而且这种心理不是一时的,甚至延续到了大学,只不过是换了一种方式存在。“高考状元被某大学退学”、“曾经的尖子生逃课”、“挂科”等这样的新闻每年都会有。

我们为之惋惜、感叹的同时,不仅会问:为什么都已经寒窗苦读数十载,终于迈进了殿堂的大门之后,努力戛然而止、烟消云散。龟兔赛跑的故事小的时候我们都听说过,乌龟虽然慢,但它始终在前行所以终会到终点。约翰生说过这样一句话:成大事不在于力量的大小,而在于能坚持多久。如“润物细无声”的水,好像“柔弱无骨”但却有着水滴穿石的力量,因为坚持。

2021年2月17日,“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颁奖盛典举行,“#99岁叶嘉莹先生一生只做一件事#:传承古诗词”上了微博热搜。

一生致力于古诗词研究,培养了大批中国传统文化和古典文学人才。先生更是把文化的种子撒向了海外。我国古诗词文化的对外传播,先生也做出了巨大的不可磨灭的贡献。

被誉为“最后一位穿裙子的士”的先生。在承受苦难、空观悲喜之后,仍旧保持对诗词的热爱,享受诗词带给她的乐趣。真正做到了“卅载光阴弹指过,未经磨染是初心”,到达自得其乐的境地。


先生说:我虽然没什么成就,但是我对于读书、研究,真是做到了发愤忘食,而且也确实乐以忘忧,在读书中,自得其乐。同样自得其乐的还有一代书法大家——王羲之。

最为人们所津津乐道广为流传的大概就是“吃墨汁”和“入木三分”背后的故事。

“吃墨汁”——本来馒头应该是蘸着蒜汁的,太过认真练字的王羲之却错蘸了墨汁,并且吃的津津有味。

“入木三分”——王羲之在木板上用毛笔写祝词时,笔锋力度竟渗进木板三分的深度才见底。如果不是自得其乐又怎会达到墨汁与蒜汁不分的境地,如果不是自得其乐又怎能做了一辈子达到入木三分的笔锋力度。


人生之乐有三个境界,其中之一便是自得其乐,在我们的生活、学习工作中发挥着不可忽略的重大作用。我们在文章最开始所讲的——高考后泄愤式地撕书,大学后逃课挂科...缺失的正是这种境界。境界的缺失所带来的是对自己未来的未知、迷茫、焦虑...负面的影响。

处于这种境界中的先生,由于长期的积累沉淀,映射到先生的课堂中,被听课的90后网友评价“这位90岁的老太太讲课有趣”;浸润到先生的书中,被评价“内容不卖关子,娓娓道来,文学知识和历史典故很丰富,两口气便读完了三五百页”。俗话说:家长是孩子最好的领路人。为避免日后出现上述现象,家长不妨平时就对孩子进行这方面有意识的训练熏陶。


经济学家薛兆丰在某档节目中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们每个人都是在为自己的简历打工。

对于尚未踏入社会的孩子们来说,你们的“简历”是由你们的学识构成的。学识可以为我们带来什么?

华为有一个“天才少年计划”,年薪在100万—200多万之间。20万年薪代表的是20万年薪的能力,200万年薪的背后有着200万年薪的实力。他们首先要经过严格的简历筛选。迈过这道门槛后,还有接下来六道关卡——笔试、初次面试、主管面试、若干部长面试、总裁面试、HR面试。

同台竞争的面试者全是优秀的人才。每一个环节更是会淘汰不少优秀的人才。那么如何才能在层层筛选中脱颖而出。


去年成功入选“天才少年计划”的张霁,博士毕业。然而他的起点却是三本民办院校,而且是复读了一年之后的起点。

无论遇到了什么样的环境,无论身处什么样的境地,张霁都有一颗永不熄灭的学习心、一颗永不磨灭的学习心、一颗永不止步的学习心。进入学校后张霁就为自己定好了计划——过英语六级,考研考博。

在别人逛街聚餐K歌的时候,张霁在图书馆;别人在教室里或睡觉或玩手机时,张霁坐在第一排认真听讲做笔记。后来又考取了研究生,华中科技大学的博士生。

博士期间,被派去腾讯公司总部实习。

张霁的研究成果还拿到了腾讯2016、2017年度杰出贡献奖,2019年度最佳卓越运营奖。2019年有幸被邀请去美国排名第一的应用数学研究机构美国纽约大学库朗数学研究所访问。不怕起点低,怕就怕自怨自艾,没有持续进取的心。

乌龟虽然慢,但是它一直在前行,所以它一直走在进步的路上。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则未来可期。今日我们努力的汗水与泪水,明日会见证着我们的荣耀。


同样还有前年入选这一计划的左鹏飞。博士期间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发表了高水平论文10余篇,在计算机操作系统和体系结构领域分别实现了华中科技大学历史上零的突破。关于别人说他是天才,他的回答仿佛现代版的鲁迅———哪里有天才?我只不过是把别人打游戏的时间都用在实验室里了。他每天呆在实验室里纯工作的时间近十个小时,一周七天,接连5年几乎天天如此。作家格拉德威尔在《异类》一书中提出“一万小时定律”—— 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一万小时的锤炼、一万小时的扎根、一万小时的坚持是一个人从平凡走向大师的必要条件。一件事做一时容易,坚持一年呢?坚持一万小时呢?每增加坚持的时间就会淘汰一批人,大浪淘沙之下谁能留存?答:坚持者留存,自得其乐者留存。

中国有句古话: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如果说,读万卷书可以提升思想认识的深度,那么行万里路可以开阔视野广度。行万里路(看世界)的人,走过的路拓宽了眼界,提升了格局,在人群中散发着不一样的气质。因为看世界的过程,丰盈了思想,充盈了灵魂。

他们不再局限于、拘泥于别人对自己的评价,而是会对自己有一个清晰且坚定的认知。看过世界的人: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维度,温和却有力量,谦卑却有内涵。而读书是行万里路的前提和基础。


读书是另一种思想境界上的提升。

不同厚度的书决定了你思想境界的高度。而不同的厚度靠的是积累,积累需要的是时间与坚持。

我们前面所提到的“一万小时定律”,还可以用我们中国的古话来说——十年磨一剑。正所谓一口吃不成胖子,优秀的人也不是一下子就能成为的。我们所能做的就是每天努力一点点,每天进步一点点,“十年”之后,你再来看你自己。其实“十年”是一个概数,不是一个详细数字,每个人根据自身进步的速度不同这个时间也是有多有少的。“十年磨一剑”并不是说让你真的“磨”十年的“剑”。这句话意在告诉我们,想要做成一件事,想要在某个领域有所建树有所成绩,那就急不得,需要我们持之以恒的努力。正所谓‘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在努力的过程中,每天的进步是微乎其微的,甚至有时候我们难以发现。但不要灰心,不要沮丧。


因为斧头虽小,但经过多次劈砍,终能将一颗最坚硬的橡树砍倒。无论是靠自己的学识让自己的前景更光明的张霁和左鹏飞,抑或是叶嘉莹先生、一代大家王羲之。不要忘了他们靠的皆是日复一日的努力与积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读书多的人有什么特点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