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岁女子常年戴耳机大音量听歌 患突发性耳聋

原标题:长时间戴高分贝音量耳机损害听力

专家建议:佩戴耳机音量不应超过60分贝,持续时间不应超过1小时

3月3日是全国爱耳日。如今,戴上耳机,调大音量,听着自己喜欢的音乐,已经成为许多年轻人的惯性动作。然而,这一看似习以为常的做法,却隐藏着不可小觑的健康隐患。日前,世界卫生组织发布消息称,目前全球有约11亿年轻人(12岁至35岁之间)正面临无法逆转的听力损失风险,个人音频设备音量过大(例如用手机听音乐)是造成风险的重要原因。

记者走访深圳多家医院获悉,近年来,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出现听力受损的症状,原因大多与长期佩戴高分贝音量耳机有关。专家建议,年轻人不应长时间佩戴耳机,耳机分贝不应超过60分贝,且持续时间不应超过1个小时。当出现轻微听力受损时,需尽快就医,早诊断早治疗。

23岁年轻人听力如老人

在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23岁的张小颜(化名)刚检查完耳朵,对着就诊报告上的“突发性耳聋”几个字,她感到很郁闷。医生给她做的听力测试显示,其听力损失达到50分贝,日常交流可能听不清对方讲什么,听力如老人,相当于中等程度的听力损失。据医生诊断,这与她常年持续性高分贝戴耳机有直接关系。

张小颜坦言,自己平常上班戴着耳机听歌,下班戴着耳机追剧是日常动作。晚上听音乐不小心睡着了,导致手机播放到没电自动关机,也是偶有发生的事。对于她而言,一天下来,累计戴耳机的时间达到六七个小时。最近,她时常觉得自己耳朵嗡嗡作响,耳朵发胀,便来医院就诊。

事实上,像张小颜这样年纪尚轻就有听力损失的现象并不少见。2月12日,世界卫生组织发布消息称,目前全球有约11亿年轻人(12岁至35岁之间)正面临无法逆转的听力损失风险,个人音频设备音量过大(例如用手机听音乐)是造成风险的重要原因。

每10个病人超3个是年轻人

2月28日,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候诊走廊,有不少等待检查听力的年轻人。“近年来,年轻人出现听力受损的情况多了起来。”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副主任、主任医师苗北平告诉记者,在他就诊的患者群体中,年轻人占据的比例明显增高。以前10个患者中,可能只有两三位是年轻人,现在10个中可能有四五个。生活压力过大、耳朵持续处于高分贝环境、不注意用耳卫生等都是患病原因。其中,因个人音频设备音量过大导致听力下降,占据较高比例。

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耳鼻喉科副主任医师王永生从医23年,从日常的出诊情况看,也发觉如今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出现了听力受损的情况。“每天看10个病人的话,有3个或以上的病人都是年轻人。”王永生说。他强调,年轻人长时间高分贝戴耳机听音乐,以及经常熬夜是导致听力受损的两大主要原因。

记者观察到,在公交、地铁、商场等人流量较多的公共场所,年轻人佩戴耳机是一个普遍现象。苗北平表示,当外界环境过于喧闹时,许多人会自觉将听力设备音量调高,浑然不知声音分贝已经达到可以破坏神经细胞的程度。此外,还有不少患者有睡前听音乐的习惯,有时候人睡着了,音乐还在播放,导致耳朵长时间暴露于高分贝环境中。“研究表明耳朵暴露于60分贝的环境中,持续1个小时以上,就有可能造成永久性听力损害。”他说。

苗北平建议,要想避免听力受损的情况,年轻人应尽量减少佩戴耳机的时间,并且音量不应超过60分贝,持续时间不应超过1个小时,尽量避免在嘈杂环境中戴耳机。

在休息方面,王永生建议,应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切勿经常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若是长时间处于机器轰鸣、车间喧闹等嘈杂环境中的人群,应在3到6个月便检查一下听力,确保听力无受损情况。还要避免使用应用耳毒性药物。此外,需尽量避免用耳勺等硬物经常掏挖耳朵。(记者王宇实习生林咪玲)

长江日报融媒体7月12日讯  最近,音乐发烧友王先生感觉听力明显下降,即便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也有耳鸣症状,严重影响睡眠,去医院进行听力检查后被诊断为突发性耳聋。

25岁的王先生特别喜欢音乐,走路、工作甚至在晚上睡觉时,他都习惯戴着耳机听音乐,而且通常把声音调到最大。王先生解释:“音量放到最大,感觉身在演唱会,特别过瘾。”最近听力下降,他以为是因为没有休息好,直到耳鸣症状越来越严重,才去就诊。经过治疗,王先生的听力已基本恢复正常。

“现在声音污染非常严重,很多人在不知不觉中丢了听力。”汉口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刘艳介绍,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在所有的致聋病因中,噪声仅次于衰老,排在第二,约占37%。常见噪声包括工业噪声、交通噪声、生活噪声等,听耳机是影响年轻人听力的重要原因,噪声性耳聋一旦形成,治愈难度较高。

刘艳说,经常听耳机的人应掌握“60-60”原则,也就是听音乐时注意音量不超过最大音量的60%,连续听的时间不超过60分钟。耳机最好选用头戴式的,在室内听音乐时尽量不用耳机。在机场、建筑工地等高噪声环境下工作时,应配戴防护式耳塞以阻隔噪声。

她提醒,吸烟喝酒等不良生活习惯也会导致耳疾,尼古丁及酒精会损害听细胞及听觉神经中枢,诱发脑血管的舒缩紊乱,造成耳内的供血不足,导致听力下降。耳鸣是人体内血液循环差的第一报警信号,说明人体最细的末梢神经出了问题,一旦有耳鸣、耳发闷、头晕等听力受损的早期症状,应到医院做听力检查,及时治疗。由噪声引起的听力损伤在一周内就诊,大多可以治愈。(记者刘晨玮 通讯员丁锋 实习生尹佳 侯雅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不戴助听器会越来越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