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的名义爱哭的毛毛虫是谁演的?

继上回那篇《为什么在湖南台首播而非央视?》之后,我又来为这部剧的刷屏添砖加瓦了。

没办法,谁叫它是最近避不开的热点呢?剧是真火,全民追剧,全民热议。

据说,在最近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民主生活会上,党员们的个人发言还包含了对《人民的名义》的交流与研讨。领导们也都很喜欢看。

但是随着电视剧热播,这部剧也浮现出一些瑕疵与问题,有些是真问题,有些则不是。

《人民的名义》抹黑警察?

对《人民的名义》,警察群体颇有微词。热播至今,该剧中出现的公安干警形象,似乎少有正面。

汉东省公安厅厅长祁同伟,在政治势力间四处逢迎,汲汲于升官发财,连他老婆都嘲他“太会算计”。

大风厂拆迁,一个企业的拆迁队竟然出动了警车开道。拆迁队头目是光明区公安分局局长程度的表弟,张扬跋扈。

程度因为表弟被逮,为泄私愤,滥用公权力传唤羁押了大风厂工会主席郑西坡。

被李达康勒令清除出警察队伍的程度,携着手里李达康的“把柄”向祁同伟投诚,调任省公安厅办公室副主任。

反观剧中以侯亮平为首的检察官,则多为正面、高大形象,清正廉洁,刚正不阿。

网上有声音认为,这部由最高人民检察院影视中心组织创作的反腐电视剧,疑似存在“刻意拔高检察院、抹黑警察”的创作倾向,称“请不要打着人民的名义来诋毁警察”。

这种不利于团结的舆论观点,引起了各方重视。

编剧周梅森郑重声明,“从主观上,我以及导演李路,从来没有想过要去刻意拔高谁、刻意贬低谁。从来没有。”

导演李路称,“反腐是一个大概念,剧中公检法各家都有贪腐分子,也都有正面典型,” 绝不会因为是最高检出品,就把公安、法院方面的人物设定为坏人,把检察官都设定成好人,“不要过度去解读,或者片面解读。”

也有观众发声,“作为一部反腐剧,必然涉及到腐败对象,如果每个行业都持一颗忌讳的玻璃心,反腐宣传将无法持续”。

我认为,所谓“《人民的名义》抹黑警察论”,根本站不住脚。

首先,电视剧的主创方明确作了回应,不存抹黑的主观动机,一定程度上破除了一些阴谋论的猜想。

再者,实际生活中常称“公检法系统”,三者是政法机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如今反腐工作中互相配合、密不可分的重要兄弟单位。这样一部反腐大剧,难道会傻到去拔高踩低,去诋毁系统内的兄弟单位?去破坏反腐事业的团结大局?

最重要的是,持“抹黑警察论”观点的人,其实不懂文艺创作的规律。在文艺创作中,不存在哪个群体的“负面豁免权”。有好有坏、有正有反,人物才有血肉骨骼,文艺作品才立得起来。

反腐剧,都是正面人物怎么拍?公检法,各个系统中都可能存在腐败。55集的电视剧才播了一小半,各色人物还在粉墨登场中,不必操之过急。再说了,在《人民的名义》中,有多少人喜欢永远正大光明的侯亮平?我反倒觉得苦孩子出身的祁同伟更有血有肉呢。

“抹黑警察论”这种声音,希望还是能少一些,否则文艺创作人人自危,要避开要忌讳的东西太多,哪还有自由创造的生命力可言?

欲讨好年轻人却根本不懂年轻人?

《人民的名义》中,有关年轻人日常生活的戏份,是观众们最想快进跳过的。

比如郑西坡儿子郑胜利,就很讨观众的嫌。有几集,郑胜利和他老爸叨叨叨的戏份特别多,介绍他的阿尔法公司他的删帖业务他的水军事业。镜头来回剪,那边厢政治交锋正酣,这边一切到郑胜利或林华华的戏份,用薛之谦的话说,节奏就“整段垮掉”,于主线剧情丝毫无益。

其实,周梅森《人民的名义》原作小说中,没有这么多年轻人的生活戏,这些都是后来电视剧新加的。据导演说,是为了吸引更多年轻观众。

我们来看看导演心中的“年轻人的情感戏”:

再看看导演心中的时尚元素:

侯亮平花了半个月私房钱买回来的、老婆放购物车里一直不舍得买的漂亮裙子

摸着良心问,真的好看吗?导演,你的良心不会痛吗?

爱哭的毛毛虫和他女友的非主流造型

导演,你是不是对现在年轻人的时尚品味有什么误解?

难怪网友们在官微下呐喊:“我宁可你给我官场开会100集,也不看这样年轻人的桥段,太尴尬了。”

其实我挺理解导演,戏剧作品讲究有张有弛,在紧张的政治交锋戏中,穿插一些轻松活泼的生活戏,有利于减轻观众的观剧疲劳。但是很明显,政治戏在水准之上,生活戏却在水准之下。

究其原因,剧组想讨好年轻受众,却根本不了解年轻人。

是直男癌眼里的女性形象,

还是现实中的女性处境?

《人民的名义》虽好,却称不上“神剧”,我认为最大的败笔,是其对女性角色的塑造。

从海报就可看出,这部剧侧重男人戏,但里面也有几个关键的女性角色。达康书记固然招人喜爱,赵徳汉、祁同伟这样的也都有血有肉。与男性角色不同,女性角色却个个单薄、扁平,令人不喜。

山水集团董事长高小琴是美女蛇的代表。

高小琴甫出场,一身红衣,在断瓦残垣的拆迁现场,置身于一干深色着装的男性干部中,格外亮眼。

关于她的背景传说很多,有传她是高育良书记的侄女,因此能空手套白狼,白手起家,建立起了一个数十亿资产的大集团,还低价拿到了大风厂的黄金宝地。

当后面高小琴出现在祁同伟身边时,我们不意外地知道,她背后的男人开始浮出冰山一角。

这就是电视剧对一位女性企业家形象的想象和塑造。她是酒桌上的交际花,是男人堆里的解语花,是其他女人眼中的美女蛇。

英语里,有一个词叫a self-made man,意即白手起家的人、自我造就的人。在我国语境里,这个词中的man似乎没法被替换成woman。一个女企业家,总得依附一些有政治资源的男人,总之,不可能“自我造就”。

京州市城市银行副行长欧阳菁是另一类女性形象。她们情感脆弱,任性妄为,是给丈夫拖后腿的老婆。

用一个词来形容欧阳菁,那就是“不懂事”。她身居高位,生活无忧,是沾了丈夫李达康市委书记的光;然而她不仅不支持丈夫工作,反而尽拖后腿,与外逃贪官丁义珍往来密切,因被举报而祸起萧墙。

粉丝们有多爱达康书记,大概就有多讨厌欧阳菁吧。

剧中几位官员的夫人,存在感都低得如背景板,即使一个个身份不凡,或官阶高或学识高,但都是全心全意为丈夫的事业服务,默默当好丈夫背后的女人。

检察院反贪局一处处长陆亦可则是“剩女”代表,身边所有人都想给她介绍对象,没有人关心她工作干得怎么样、她的个人意愿是如何。

除了呆板、让人不快的女性形象,剧里的男性角色,也很有直男癌的风采。

外甥女夸侯亮平做的饭好吃,想让他以后多做,侯亮平不屑道:“那我不成家庭煮夫了。”

为什么女的做饭就天经地义?为什么女性不耻于做“家庭煮妇”呢?

从下文来看,家里几乎都是钟小艾在做饭。她的级别比侯亮平还要高,可以想见平时工作也很忙,可做饭却是她一个人的义务?

陈海出事后,组织上要调侯亮平去汉东接替陈海的位置,妻子钟小艾十分担心侯亮平的安危,可侯亮平满不当回事,反而觉得女人就是胆小。

你以为买条购物车里的裙子给老婆就是真正爱她吗?爱她,首先是要在精神上尊重她,感激她的照顾和关怀啊!

再看侯亮平的发小陈海,给陆亦可张罗相亲对象。陆亦可在他眼里,已然成了一个严重滞销品。

王大路借教训欧阳菁之口,发了一通对当代女人的感慨。

女企业家是靠依附攀援做情妇上位的;

妻子在工作之余,还要心甘情愿地承担下所有家务;

年轻女性,在职场中常被当作花瓶,有领导来,就挑几个去作陪;

《人民的名义》对女性的认识和处理,无疑是失败的。

一方面,它固化了对女性的刻板印象(如家庭中的奉献者和职场花瓶形象),反映出一种极其过时的女性观。

另一方面,它内在同意并实际展示了现实生活中男性官员(或有话语权的男性)对待女性的一些理所当然的态度和做法,作为一部影响较大的电视剧,这种正当化显然是极不合适的。

影视作品要光照现实,在光照女性方面,《人民的名义》做得很差。

  其实,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这样的人阿,不管是网络喷子还是水军,只要一有事情他们肯定出现在第一位!除了“爱哭的毛毛虫”爱搞事情,《人民的名义》还展现了几个中国当下的传媒生态的场景。

  剧里面刻画事件被发到网上直播。

  《人民的名义》中郑胜利这个角色的重要性,你看懂了吗?

  身在北京的侯亮平一家人也看了。

  网上删帖删不过来,传到境外网站,更删不了了。

  电视剧里有一句“有图有真相”的对话,所指颇多。

  《纽约时报》等外媒,也参与了这一场新闻发布会。

  《人民的名义》中郑胜利这个角色的重要性,你看懂了吗?

近日热播的《人民的名义》中,第4集和第5集展现了汉东省京州市大风服装厂强拆事件。涵盖了暴力拆迁、数十人烧伤、警方鸣枪清场等舆情要素,事件发生过程被同步“网上直播”,一时成为全国性舆情事件。省委书记沙瑞金要求权威媒体发声,并制作政情简报以供决策参考。

舆情信息工作是有计划、有组织地收集、整理和反映社情民意的专门活动,政情简报是舆情信息工作的一个子项。舆情信息的收集报送做得是否到位,辅助决策是否有力,衡量标准就是舆情报告能不能抓住社会经济发展的重点、热点和难点。舆情分析报告是个专业活,要想使舆情信息有时效、有价值,更好地服务大局、服务决策,就要踩准“领导想知道”和“领导应知道”的关注点。

       舆情报告的行文大致分为:事件简述、传播态势、网民意见、媒体观点、趋势研判这五大板块,视情况还可在最后加上应对点评或对策建议板块。从方法论的角度来看,主要是对网络言论进行挖掘收集、概括剖析、抽样统计、报告写作、走势预测、提出应对建议等。


       那么,如何提交一篇沙书记满意的政情简报呢?本文结合人民网舆情监测室2017年4月12日创作的《汉东省京州市大风服装厂拆迁事件舆情简报》略述己见。


一、传播态势——有温度

       目前,社会的全面转型和市场经济的构建,使社会的价值观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移动互联时代的到来,使得新媒体拥有强大的聚合民意、 组织和分配资源能力,这也导致目标事件舆情在互联网上的分布状况、演绎路径、传播节点、事件烈度日趋复杂。因此,在传播态势这个环节,专题性的舆情报告既要厘清舆情传播路径,又要通过图表、数据等形式对舆情烈度进行直观呈现,便于领导感知目标舆情事件的热度值和情感值。

比如:2016年1月16日晚,汉东省京州市大风服装厂遭遇身着警察制服人员强行拆迁,现场火灾事故,致数十人烧伤。事后,当地政府对烧伤人员进行了积极抢救,警察现场抓获实施拆迁人员数十人。之后,当地政府组织部分人员继续实施拆迁,遇阻后停止。市委书记李达康于16日晚事发后到达现场,并持续指挥处置工作至次日上午。17日早上,李达康书记组织政府人员为现场工人送上了早餐。

       1月16日晚20:17,@爱哭的毛毛虫 发布第一条微博信息,以图文形式展示了拆迁现场假警察持盾牌强攻护厂队“防线”。

       1月16日晚20:20,大火燃起后网上开始出现大量现场图片,大多应为围观群众所发布。同时,各大直播平台陆续有人发起视频直播,引发大量关注。

       1月16日晚20:27,京州市本地知名微信公众号“京州民生”发布带有现场视频和图片的微信文章。

       1月16日晚21:18,长期关注中国的外媒达尔文日报中文网刊文称中国京州市发生拆迁大案。

       该事件已引发国内外舆论的高度关注,根据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相关数据,截至目前网络新闻报道已达272条,微信公众号文章531条,微博2512条,APP推送25条,此外,各类网络直播、短视频消息、知乎问答、境外媒体等对事件现场信息进行了大量传播。

二、网民意见——有广度

从网络获取舆情是民意信息来源的最直接、最真实的渠道。新媒体、自媒体的勃兴,改变舆情传播载体格局,并使舆情传播出现质的跨跃,网络成为热点事件曝光的主要平台和舆论的独立源头。舆情事件出现后,舆情工作者要广撒网、大截面、多切口,既要从民间广为流传的民谣、“顺口溜”以及各种街头巷尾的议论中捕捉舆情点,也要熟练掌握利用新媒体,通过进圈入群敏锐感知网民在情感、态度、行为等方面的变化。在广泛收集网民意见的基础上,提炼舆论场的主要观点,并引例佐证。

       拆迁事件发生的整个过程被当时在场的护厂队员、大风厂员工、围观群众、职业网络主播和推手进行了全程图文视频直播,微博@爱哭的毛毛虫 @张宝宝 @富贵小人物 等15位拥有千万级粉丝的网络大V,以及@财报杂志 @政商报告 @内参快评 等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媒体法人微博进行了大量转发扩散,火灾现场惨状令人震惊。

       微信朋友圈也被此事刷屏,微信公众号大量发布相关图文信息和评论,据不完全统计,截至1月17日上午9点,已有32篇微信文章阅读量超过10w+。此外,境外媒体对该事件的中文报道已达15条,Twitter、Facebook等社交网站上也有大量传播。

       网民对京州市政府的拆迁行为提出多项质疑,主要包括:拆迁队是否有纵火行为,当地警方为何插手该经济纠纷,大风厂员工股权问题为何迟迟未能得到解决,当地政府官员是否涉及贪腐行为,警方现场鸣枪示警是否妥当等。不过,也有观点认为,在事实真相没有搞清前应保持冷静。(附图:网民观点分布抽样300条)

社会公众主动利用网络进行意见表达,已由个案发展成为公民普遍的观念和意识。与此同时,随着舆论暴力的风潮愈演愈烈,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已是舆论场常见生态,意见群体一言不合,“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在这样的舆论环境下,官方声音的权威性、影响力、公信力大打折扣,失去了倡导社会互信共识、传播事实揭示真相的“社会粘合”功能。舆情工作者在撰述舆情报告时,要注意评述主流媒体及自媒体的观点并取样,尤其对那些设置公众议题、诠释主流价值的文章,不仅要截取文章的重要段落,还要关注文章后面新闻跟贴及转评,以此识别网民情绪。

       部分网络媒体、地方电视台和纸媒对该事件进行了报道,主要为客观叙述,关注视角主要为工人被烧伤情况、京州市政府处置情况、当地群众的反应等,也有少量媒体对大风厂事件可能涉及到的腐败问题进行猜测,认为或与近期传闻出逃的副市长丁义珍有关等。

拆迁事件发生后,京州市官方主要媒体尚未作出积极反应。汉东电视台按照播出计划播放了热播电视剧《百里桃花》,京州电视台则连续播放娱乐节目《爷爷去哪》,地方广播电视新闻节目尚未播发相关消息。17日早上出版的京州日报头版刊发市委书记日前在全市群众工作大会上的讲话,题目是《一切为了群众》。截至目前,当地其他官方媒体也尚未发出相关报道。

       在微博上,@京州市委宣传部 昨晚发布微博表示“光明峰项目已取得重大进展”,引发网民嘲讽,认为当地政府过分追求政绩,为了GDP不顾群众利益。目前该条微博已经被删除,但网民仍在网络上大量传播相关截图,并对@京州市委宣传部 进行围攻。整体来看,京州市宣传工作仍嫌滞后。

网络舆情趋势研判,与数据数量、质量和分析模型等密切相关。舆情报告的一项基本工作,就是基于网页主题进行内容抽取,梳理新闻转载关系,从监测与收集到的大量事件信息中提取代表舆情趋势与规律的内容,为下一步的趋势研判提供依据。舆情分析师借助专业系统工具,通过对现有数据建模分析运算,可以识别事件信息之间的多次传播节点,对于理解事件演绎路径,实现精准传播、有效引导以及舆论对冲具有重要意义。

由于目前京州市政府尚未召开新闻发布会,也没有发布调查报告,网络上各种传言大量出现。目前来看,主要的传言包括:警察放火要烧死护厂队员,目前已有50余人被烧死,数百人受伤;相关公司负责人高小琴是省政法委书记高育良的侄女,也有的传言说是女儿或者外甥女;京州市委书记现场指挥警察暴力拆迁,要用铲车压死老检察长陈岩石,等等。舆论对此真伪无从辨别,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心态较为普遍,舆论要求京州市政府尽快公布事件真相,将肇事者绳之以法,对幕后保护伞进行公开处理。

网络舆论人声鼎沸,督促政府回应民意关切,有利于民主决策、科学决策;同时,舆论走偏也经常为现实政治运作添堵添乱,加大改革成本,甚至可能对施政产生颠覆性影响。当前,网络舆情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检验地方政府“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标尺。在舆情报告中,舆情分析师站在第三方客观角度对舆情处置得失进行阶段性点评总结,在给涉事主体造成压力的同时,也可以改变其舆论可控的错误认识,走出眼高手低的实务困境,以端正的态度、得当的措施和灵活的方法,迅速调整策略,沉着冷静地应对舆情。

       比如:综合全网舆情信息来看,当前相关舆论已经基本失控,境内外媒体和网民对此事件普遍表示质疑和严厉谴责,高层对此也有关注,舆论压力极大。

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颠覆了之前维权靠上访的方式。网民可以通过QQ、微信、网络直播等工具更便捷的发布信息,争取网络舆论的支持,特别是视频直播传播速度快,冲击力强,难以监控和防范,成为政府部门应对舆情风险的一大考验。在该次事件中,视频直播的威力就得到了充分体现。传统的强硬处置方式已不可行,柔性姿态、信息公开、融媒体发布、借用第三力量等方式具有更好的处置效果。

当前,一些领导干部对传播格局和舆论生态的特点认识不清,不能及时察觉到潜在的舆情风险和公关危机,对网络舆情的蔓延经常听之任之,“脚踩西瓜皮,溜到哪算哪”;还有一些领导面对突发事件和舆情危机缺乏担当,“天塌下来高个子顶着”,采取“封、堵、删”等简单粗暴的方式消极应对。随着时代发展和网络新技术的应用,这些策略和手法已不能满足舆情处置和舆论引导的需要。

舆情报告在对舆论场的各种声音进行筛选、研判、精炼的基础上,通过抽丝剥茧的分析找到目标舆情事件升级蔓延的真实原因,据此形成若干条具有现实指导性的可行性建议,一般包括但不限于:核查事实、风险排查、网民情绪、舆情处置“时效度”、社会矛盾背景、标签群体影响等方面。舆情分析师在这一环节站位要高,重分析、重对策,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来。

       1.组织省市宣传部门立即发动当地主流媒体客观报道事件真相,首先快速报道事件处置进展,向公众报告真实的伤亡数字,火灾发生的真实情况,火灾发生后政府采取的救治措施,对违法拆迁人员的抓捕情况,以及政府对事件公正处置的决心。

       2.省委省政府应督促京州市委市政府,尽快通过官方微博@京州发布 向公众致歉,同时组织新闻发布会,主要就如下问题进行发布:事件经过及进展,政府推进拆迁的真实原因,政府积极维护大风厂职工合法权益所采取的措施和决心,并对拆迁现场着警服人员情况进行调查,对相关谣言要拿出客观证据进行驳斥。

       3.由京州市宣传部门邀请汉东省人民检察院原常务副检察长陈岩石,参加新闻发布会并接受媒体采访,请陈老讲述事发经过,并表达积极协调各方、稳妥处置事件的建议。如有可能,可以开通个人微博或进行视频直播,第一时间回应各方质疑。

       4.尽快发布相关责任人的处置情况,向公众表明绝不姑息的态度,维护政府的公信力。

一份出彩的舆情报告,不仅能够准确地收集人们对“事件”的情绪、意见、要求和思想,还能对网络舆情走势进行预测,及时发现舆情热点和拐点,前瞻性地提出科学合理的应对建议,推动舆情事件的妥处。


       一个出色的舆情分析师,肯定是若干篇舆情报告固本培基,若干场实战经验淬火升华,再加上若干场培训交流开阔视野,才能逐渐驾驭各种险恶舆情。


       当然,只要你潜心研究移动互联时代的传播格局和舆论生态,谙熟社会转型期的矛盾构成,对网络文化地图了然于心,对网民心理、社会反向情绪以及网络语言文化有相当的敏锐感,再掌握一些必备的舆情研判技能和写作知识,“撸起袖子加油干”,你同样可以成长为业内闻名的舆情大咖。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爱哭的毛毛虫网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