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一部比较老的电影?

青岛的电影历史悠久,随着年代久远、旧城改造、社会发展等各种原因,大部分老电影院已经拆除,有的装修另做它用。那些熟悉的老电影院,是过往岁月里不可或缺的亮点,它们承载了几代青岛人的青春与美好回忆。虽然现在的影院影城设施设备愈来愈高档,但好像再也找不回老电影院的感觉了……当年那些与电影相关的记忆,是否还深藏于你的脑海?

在青岛,你最熟悉的影院是哪一家?

留下你故事和回忆的又是哪一家?

那些年,我们记忆里的老电影院。


青岛市永安大戏院入场券


永安大戏院,位于平度路22号,建于1924年。原名新舞台,曾用名大舞台、新新大舞台等,是解放前青岛最大的戏院,当年有华北第一大剧场之称。在全国也仅次于上海的天蟾大舞台。那时的梨园界就流传,没到青岛永安大戏院唱过,就不算名角,京剧界的著名演员来青岛时都在此演出。


1948年,红圈标注即为“永安大戏院”(网友“涧中细流”提供)。


拆除前的永安大戏院旧影


青岛市永安大戏院入场券


上世纪六十年代,永安大戏院曾更名为“延安剧院”,直到八十年代末才恢复原名。永安大戏院建筑面积为2445平方米,砖木结构,有座位1214个(楼上424个、楼下790个),舞台设备齐全。可惜于1994年被拆除重建,现为青岛市群众艺术馆。



华乐大戏院,始建于1903年,在今中山路北端,现在的青岛工艺美术的原址处,它曾是青岛最早的大戏院。1914年,日本第一次侵占青岛,霸占了戏院,成了日本人的产业,改为电影院,取名为"乐乐座",主要放映日本电影。直到1930年才重归国人之手,更名为"青岛大戏院"。


1929年5月22日,青岛接收专员公署发布训令,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的功绩,将本市的山东路改名为中山路。当年秋,中山路开始大规模改造和建设,戏院经过装修后,更名为"国民大戏院"。1935年,又更名为"中和戏院",以演出京剧为主。抗战胜利后,1946年,改名为"华乐大戏院"。青岛解放时,华乐大戏院楼下有观众座席500个,楼上有座席200个。


华乐大戏院旧址,如今的工艺美术大楼

1953年,戏院因成为危房而被拆除,原址处建成了青岛手工业生产合作社联合社产品展览推销服务部。1958年,成为后来的工艺美术品公司大楼。


曾位于南村路22号的“天成戏院”,最初只是一个由小席棚逐渐发展起来的剧场。以卖唱为主的艺人现场演出。后来建起砖木结构的剧场,称作“中原戏院”。1930年戏院扩建更名为“五福大戏院”,1934年称作“群英大戏院”,1938年起改名为“金城大戏院”,后因与湖北路上的“金城电影院”重名,1944年又改称”天成戏院”,直至青岛解放。


1968年,“天成戏院”又更名为“人民剧场”。1981年因年久失修,戏院停业。1984年,改造大修后成为文化局招待所。不久因成为危楼被拆除。“天成戏院”的旧址,前些年成为一家商务宾馆所在地。近日再次寻踪,宾馆仍在,只是那座“西大森”的标志性老戏院永远消失了。


中苏友好馆电影馆入场券


中山路1号国际俱乐部旧影

中山路1号,1910年5月兴建,次年10月竣工,是德国上层人士的社交场所。1922年中国政府收回青岛后改作会员制的国际俱乐部(亦称青岛总会)。1949年后俱乐部停办,改称为“中苏友好协会”。



中苏友好馆后院的房子,就是用来放电影的电影馆不过规模较小条件较差,但它的院子较大,晚上经常放映露天电影。夏季晚上,人们一边乘凉,一边看电影,也很惬意,再加上票价便宜,颇受人们喜爱。


中苏交恶后,这里又变成了青岛市科学技术协会的办公室。对许多周边的老青岛来说,在那里看电影的记忆至今也是一段愉快的享受。2009年,原办公单位迁出,后来这里成了一家高档西餐厅在经营。


青岛水兵俱乐部旧址位于湖北路17号,中山路和湖北路交界处。如今,它以“1907光影俱乐部”的新名称重回人们视野,作为一个集影像、文化、餐饮、娱乐为一体的综合俱乐部焕发出新的光彩。


1902年建成不久的德国水兵俱乐部

青岛水兵俱乐部,又称水师饭店、海员之家、海员会馆,是青岛早期德国建筑之一,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建筑。该建筑设计始于1899年,建设完成于1902年。



1907光影俱乐部礼堂现貌

经专家多方考证,这是中国境内现存最早、保存比较完整、用于商业电影放映的历史建筑。2006年6月3日,“中国现存最早的电影院”新闻发布会在这里举行,会议肯定了青岛市此前所进行的一系列保护修复措施,对保护电影文化遗产、复原原始建筑场景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的文化意义,在中国电影传播史上留下了精彩的一笔。






金星电影院位于安徽路6号,先后由德商、美商、英商经营过,曾叫做明星大影戏院、银星大戏院、明星电影院、青光电影院、青年剧院、银星剧院。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银星大戏院曾与福禄寿大戏院展开过多年的激烈竞争,最终福禄寿成为其附属影院。



根据新老照片对比,可以看出原建筑已不在了,文革时它曾更名为红卫兵影院,八十年代初改为金星电影院。1983年停业,原场地被邮电局租用。




金星电影院的旁边就是青岛电影发行公司,安徽路8号。前些年还经常在那里放映一些新上映的影片,后期只保留了一处小门头,其它大部分场地已是挪为他用了。


青岛市工人文化宫入场券


青岛市工人文化宫始于1950年2月17日成立的“青岛市工人俱乐部”。在此基础上,1952年1月26日,成立青岛市工人文化宫,当年“五一”国际劳动节正式开放。


工人文化宫工人剧场旧影


工人文化宫位于市北区上海路6号,座落在第三公园东北角的高台之上。该建筑由工人剧场和俱乐部两部分组成。有座椅1064个,现在依然高高耸立在那里。



铁路文化宫二七剧场入场券



青岛铁路分局工人文化宫,建于1950年,位于广东路37号,原为铁路工人俱乐部。1976年11月改建后称二七剧场。剧场建筑面积1764平方米,座席1264个(楼上412个、楼下852个),舞台设备齐全,电影放映设备完善。1983年,剧场部分扩建成一座活动楼,使用面积2000平方米,分四层,设有舞厅、展厅、游艺厅等。1986年6月剧场改造,减少部分坐席,使座席更加宽敞舒适。



海员剧场旧影(逄淑才收藏老照片)

海员剧场,位于新疆路10号,1958年建,1979年扩建,建筑面积3683平方米。有座位1342个(楼上432个、楼下910个),舞台设备齐全,电影放映设备完善。2000年后这里重新改造,原来的海员俱乐部拆除,旧址上建起中联自由港湾大厦。


青岛市少年宫红领巾剧场入场券


青岛市少年宫红领巾剧场,位于市北区少年宫路2号甲(原贮水山路2号甲), 说起贮水山儿童公园的青岛市少年宫,或许现在的青岛孩子已经没有几个知道的。这里曾经承载过许多青岛市民少年时的记忆,许多70、80后儿时都在这里的红领巾剧场看过电影,欣赏过话剧。老剧场经过六十多年的运营,因破损严重,已在原址上重建。


纺织工人水清口俱乐部入场券


1958年的水清沟工人俱乐部

水清沟工人俱乐部位于四流南路、开平路路口,也叫“二宫”。1954年7月1日建成,苏式设计,三层楼,倚山而建,非常漂亮。有着2000平方米的室内文化活动场地和容纳780人的影剧场,原名纺织工人水清沟俱乐部,1967年改名为水清沟工人俱乐部。南边是甲级电影院,冬有暖气,夏有风扇,这在当时是非常奢华的。


曾经的第二工人文化宫旧影

上世纪七十年代后,电影院经常放几部老片子,平台下面买电影票的会排起很长的队。九十年代开始,电影院变成证券市场,“二宫”的楼下改为大酒店,楼上成为健身俱乐部。


改造后的第二工人文化宫

因建筑陈旧,赶不上时代要求,2006年7月拆除旧楼,建成有地下停车场的新文化宫向市民重新开放。



青岛纺机俱乐部电影优待券



青岛纺机俱乐部,1979年6月建成,位于四流南路22号。是青岛纺织机械厂对社会开放的综合性俱乐部。1980年1月1日对社会开放。建筑面积为5621平方米。其中,有面积1440平方米、座席2208位的剧场一个。


纺织工人四方俱乐部入场券


四方机厂职工俱乐部入场券


四方区工人俱乐部,1951年11月25日成立,位于杭州路41号,原名为纺织工人四方俱乐部。时为青岛市总工会将原四方寻常小学南面的部分成立了四方纺织工人俱乐部,设有一座七百多座的影剧院,可以演出文艺节目、舞台剧,放映院线电影。


杭州路41号四方工人俱乐部旧址(徐明臣提供)


如今的四方工人俱乐部旧址

1981年,老建筑拆除后建成高六层的活动大楼。内设录像放映室、舞厅、游艺室、招待所等。后长期作为宾馆经营,前些时日再次路过,又已改换了门庭。




青岛市四方大剧院入场券


上世纪五十年代末的四方剧场

四方剧院,位于人民二路6号,始建于上世纪50年代,始初时称为“黎明大戏院”,文革时改称“井冈山剧场”,文革后变更为“四方剧场”,2002年定名为“四方大剧院”。它曾经是周边居民听戏、看电影的唯一娱乐场所,也是老四方一段抹不掉的印迹,留给了市民无数美好的回忆。


文革期间,四方剧场改称井冈山影剧院,它一直是四方区的文化中心。


2012年四方剧院改造后

进入2000年后,由于设施老化和年久失修,已不能满足较高水平演出要求。四方剧院的改造项目也被列入了2011年市政府为民办十二件实事之一。除了建筑楼体框架保留外,四方剧院的绝大部分旧有设施和构造建筑被拆除改造。2012年1月,老剧院改造项目竣工,2012年春节后迎来首场演出。


已改为“永安大戏院”的“四方剧院”

2020年,青岛演艺集团专门立项,“四方剧院”经改造后更名为“永安大戏院”。1994年,平度路永安大戏院的消失,至今仍令许多老青岛遗憾不已。二十多年后,“永安大戏院”从市南跨区来到新市北区的老四方,它的再次恢复名称,也让老四方的一处特殊记忆所在,“四方剧院”的名字随之消失。



沧口剧院的门牌号是永定路7号,坐落在当年的沧口广场东侧,对面是体育馆,东与游泳馆、北与永定路市场和永宁路小学为邻。初建时期的沧口剧院是私营性质的,1956年改为公私合营。1958年后,沧口剧院转为国营。


沧口剧院有座位1100个。1982年,剧院重修,增设了楼上放映厅和影剧宣传栏。舞台设施、电影放映设备趋于完备。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沧口剧院开始日渐冷落。1999年,沧口广场进行改造,因为要规划建设沧口维客广场(一期),沧口剧院与田径场、体育馆等相继被拆除。


说起老沧口剧院,1955年到1999年就在现沧口维客广场的位置,据说当时的剧院效益一直很好,后来在1999年因为要规划建设沧口维客广场(一期),沧口剧院被政府拆迁到了现在的四流中路41号,因为场地太小远远不能满足逐渐增长的大众需求,没有多少时间就没有了什么业务,后来就停止营业了。


沧口区工人俱乐部入场券


沧口区工人俱乐部 ,位于沧台路197号,1951年“五一”国际劳动节成立,原名沧口纺织工人俱乐部,1977年改名为沧口区工人俱乐部。1978年组建沧口地区职工业余艺术团。常年举办文艺学习班和摄影、书法、美术等展览。电影队除完成放映任务外,还为各工厂企业培训放映员。



1984年楼山影剧院开业典礼

1984年12月1日,青岛市建国以来第一座,最大的专业现代化戏剧、电影多功能文化娱乐场所,楼山影剧院建成开业。


李沧剧院初期名称“楼山影剧院”,因地域西侧为青岛市十大山头之一的楼山,故称“楼山影剧院”。剧院位于兴城路39号,建于1984年,同年12月1日对外开放。1985年“楼山影剧院”更名为“楼山剧院”,2013年6月14日,经改造再次开业并变更为李沧剧院。

在这时代的变迁里,那些年的老电影院,已陆续成为老青岛几代人的记忆!停留在脑海中那回不去的旧时光里!

更多老青岛熟悉的老电影院,请明日继续关注《满满的回忆!那些青岛人熟悉的老电影院(下篇)》

文中图片感谢华龙、张冠英、逄淑才、杜祯彬、迟守卫、王纪民、徐明臣、网友”白刺根约翰“等资料图片提供,其他源自各收藏网站。

青岛城市档案论坛公众号、青岛城市记忆头条号编辑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 “扫黄打非”办公室举报电话12390

    本司运营游戏类产品适合18岁以上

  • 直播服务备案号:沪ILS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给我找一部好看的电影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