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什么针对准大一新生的推荐书单?

如今,近百年时光已逝,中国高等教育无论从整体规模还是单一高校规模,早已不是民国时期所能比拟,过分强调校长与学生的面对面交流似乎也不现实。于是,赠送一本好的图书,是否也能在某种程度上弥补这样的遗憾呢?

不久,我们就将进入金秋九月,这也是很多高校新学期开学的日子。经历了高考鏖战的莘莘学子将迈入他们人生中另一个崭新阶段。

当这些学生第一次徜徉于大学校园时,在他们中很多人的背包里,都会有一本书。这本书曾和录取通知书一起来到他们的身边,也伴随着他们度过暑假,乃至于最初的大学生活,并将长久地存留于他们的记忆中。

从“面对面”到“书传情”

不久前,清华大学迎来了本科新生报到的日子。今年进入清华园就读的大一新生,都得到了一本由该校校长邱勇赠送的《万古江河》,在致新生的信中,邱勇希望新生能通过这本书,“从历史文化中汲取力量”。

这已经是清华大学连续第五年向本科新生赠书了。2015年,一本《平凡的世界》成为当年清华新生收到的第一份“校长礼物”。由此,国内高校也兴起了一场校长为新生(以及毕业生)赠书的潮流,直到今天,该潮流也没有减退的迹象。

事实上,就在2015年,除了清华向新生赠书外,时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陈雨露也将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费孝通所著《乡土中国》和《千人百村调查手记》赠送给大一新生。

如果我们将时间向前推移,早在1999年,华中科技大学原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叔子便开始每年选择60名贫困学生和60名优秀学生代表,向其赠送新书。这一传统,杨叔子已经坚持了十几年。

从这个角度上说,清华向新生赠书之举,虽然开高校风气之先,但并非“原创”。那么,中国大学校长“赠书”行为的起点应在何时呢?

提到“赠书”,很多“80后”脑中首先想到的,或许是那篇由现代文学家阿累创作、曾被收入中学课本的散文《一面》。文中,鲁迅先生将一本自己所著的《毁灭》,赠送给了当时只是一名卖票员的作者。

这件事发生在1932年,是时,鲁迅先生的行为之所以能令作者感动不已,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当时的书籍还算是昂贵的物品。也正是因为如此,当时大学校长很少能赠书给学生,他们往往采用一种更“廉价”,同时也更加“可贵”的方式——与学生面对面交流。

据西南交通大学图书馆副研究馆员、交通大学校史研究专家杨永琪回忆,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任交通大学校长时,曾在每学期开学后的一个月,和新生进行面对面谈话,并对学生的学业、生活乃至未来发展提出建议。

“比如,数学家徐立志曾在1940年进入交通大学就读,他本人十分喜爱理科,但当时的交通大学只有工科。入学一个月后,他便找到了茅老。茅老感觉他的确有数学天赋,便亲自为他写推荐信,将其推荐到西南联大。最终,徐立志在数学领域学有所成。”杨永琪说,由此可见,当时的大学校长更善于与学生直接沟通。

如今,近百年时光已逝,中国高等教育无论从整体规模还是单一高校的办学规模,早已不是民国时期所能比拟,过分强调校长与学生的面对面交流似乎也不现实。于是,赠送一本好的图书,是否也能在某种程度上弥补这样的遗憾?

据统计,我国近年来年均出版图书超过50万种,其中新书超过25万种。要在如此浩繁的书海中,找到一本值得赠送给学生的书,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这些最终被千挑万选出的图书,也几乎无一例外地将视角对准了学生成长的不同层面。

以清华大学为例,自2015年起,清华大学连续5年赠送给新生5本图书。对此,曾有人做过如下概括:《平凡的世界》引导新生关注时代的责任和使命,《瓦尔登湖》启发新生感受内心宁静的巨大力量,《艺术的故事》鼓励新生在生活中感受美、发现美、创造美,《从一到无穷大》勉励新生在实践中不断提升科学素养,《万古江河》则倡导新生了解中华民族历史积淀。

在这方面,江苏大学校长颜晓红的用意似乎更加“明显”,因为今年,颜晓红赠送给新生的书籍就叫做《终身成长》。

《终身成长》的作者为美国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作为大学的第一份特殊礼物,颜晓红在解释赠送此书的用意时直言,希望2019级新生通过阅读,能更好地转变思维模式,在大学里改变自己、超越自己,朝自己的梦想奋斗拼搏,最终达成人生和职业目标。

有意思的是,或许是一种巧合,抑或是某些著作在某一特定领域的确具有着独特的意义,总结近年来各高校校长所赠图书,会发现其中具有很多相似性。

比如,2018年,清华大学赠送给新生的图书是科普名著《从一到无穷大》,这本书在今年又成了浙江工商大学的校长赠书;《平凡的世界》曾在2015年和2016年分别成为清华大学和北京印刷学院的校长赠书;2018年,《中国哲学简史》被北京外国语大学选为校长赠书,而在一年前,这本书已经成为清华的校长赠书,只不过此次赠书的对象变成了应届毕业生……

或许这也在另一个角度上,证明了经典的独特魅力。

打开网络,在搜索引擎中输入“大学校长赠书”字条,就会发现在网络上流传着一份“大学校长推荐书目”的名单,几乎每年,这份名单都会以不同面目出现,有时是“10所大学校长”,有时是“14所大学校长”,有时则增至“27所大学校长”。出现时间几乎遍布从2014年至今的各个年份,堪称一个微型的“文化现象”。

对于这份名单的真实性,我们已经无从查证,但其每年都会出现的频率,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大学校长群体作为高等教育领军者,对于公众阅读倾向的影响。

如果我们将这份“校长推荐书单”稍加整理,就会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大部分大学校长(无论是综合类高校还是行业类高校)所推荐的书目,均为人文社科以及历史类的名著,如《五千年犹太文明史》《论中国》等。其中,只有时任香港科技大学校长陈繁昌与众不同,他将金庸武侠名著《神雕侠侣》选为推荐书目,这也是所有校长推荐书目中唯一的一本通俗类文学作品。

这一现象似乎反映出当前国内大学生缺乏人文素养的现实,但过于明确的指向性,可能会引起某些学生的抵触情绪。

事实上,的确曾有人对此提出过异议。

依然以清华大学为例,2017年,该校校长邱勇为新生赠送了《艺术的故事》一书。对此,曾有评论将其与此前两年清华所赠图书作了类比,表示该书较之此前的《平凡的世界》以及《瓦尔登湖》更适合送给学生。原因就在于前两年的图书倾向性太强。透过书籍,学生可以很明确地了解到学校希望他们变成什么样的人,而《艺术的故事》则更倾向于通识教育和艺术素养的培养,并无太多的说教性可言。

在此,我们可以对比一下国外知名高校向学生推荐的图书——美国康奈尔大学曾将经典科幻作品《五号屠场》列为推荐书目;杜克大学的推荐书目《快乐之家:一个家庭悲喜剧》主要讲述的是家庭关系;美国西北大学推荐给学生的是一本名为《不方便的印第安人:美国北部土著居民的有趣记事》的书;哥伦比亚大学的推荐书籍则是荷马史诗名著《伊利亚特》……

两相对比,不难发现,美国高校的推荐书目范围更加广泛、题材更加多样;更重要的是,这些作品似乎更加“接地气”,更加关注作品本身的可读性,而这也能给国内大学校长推荐书目时带来启发。

无论如何,当每年暑期,快递到高考考生手中的除了录取通知书,还有一本崭新的名著时;当大学校长在给新生致词时,总不忘叮嘱几句多读好书时。无论对于学生个体成长还是大学文化的形成,都是一件善莫大焉之事。2019年暑期已近尾声,明年大学校长们又将为莘莘学子们带来哪些好书呢?

《中国科学报》 ( 第6版 人文)

下面的10本,为选读书目。

41.艺术概论/王朝闻.—中央美术学院出版社
王朝闻是我国著名的文艺理论家、雕塑家、美术家。创作实践经验和理论素养相结合,使他的文艺评论富有独创性,说理详细透彻。

42.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傅雷著.—三联书店,1997.10—2版
本书中作者凭借各种美术名作讲解了西欧二十多个著名艺术家的事迹,旨在告诉中国美术工作者和知识分子,如要对西方的文化、艺术有所借鉴,首先必须立足于理解。

43.中国雕塑史/梁思成著.—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2
该书根据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1929—1930年的大学讲课提纲,配以图片,编辑而成。我们可把此书作为关于雕塑的文化及艺术的史书来读。

44.希腊艺术鉴赏/(意)弗拉维奥.孔蒂著;陈卫平译;曦钟校.—北京大学出版社.——世界艺术鉴赏译丛
理性和对美的热爱是古希腊崇高的理想,古希腊艺术作品—神庙、剧场、雕塑和举世无双的陶瓶画,首先体现出这一理想。本书运用一系列彩色插图和有关图解,对古典时代的希腊、希腊艺术的应用、希腊文明的观念与灵感,作一简练而全面的论述。

45.鬼斧神工:中外雕塑艺术鉴赏/高友德主编;杨成寅,黄幼钧著.—广西人民出版社,1990.7
本书是一本论述有关雕塑史的图书,在阐述理论的同时提供了许多有代表性的雕塑品的照片,图文并茂,是帮助青少年读者理解和欣赏雕塑艺术的通俗读物。

46.中外服饰的演化/ 华梅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1.——服装文化与审美丛书
本书内容从形态上对古今中外的服饰沿革作了系统的考察,指出了服饰和着装方式是随地理气候状态、历史文化及生产的发展而变化的。

47.惟有园林/陈从周著.—百花文艺出版社,1997.12.—艺术美散文丛书
通读本书,你会感受到中国园林如画如诗,是集建筑、书画、园艺等艺术之精华,是很巧妙的艺术。

48.巧夺天工—中外工艺艺术鉴赏/黄友钧著.—山西人民出版社,1994,—青年艺术鉴赏丛书
本书抓住对中外工艺美术的演变和发展至关重要的几个专题,通俗易懂地概括论述了工艺美术的审美本质和独特的社会功能,是一本优秀的工艺美术欣赏的普及读物,可使青少年读后对工艺美术有一个大体的认识,并获得这方面的知识。

49.音乐欣赏讲话/钱仁康编.—上海音乐出版社,1982.6
本书以体裁为纲,介绍了各种题材、各种风格和各种形式的音乐作品。阅读此书,可扩大艺术视野,提高自己的音乐欣赏水平。

50.摄影思维与艺术/赵增铠,林承武著.——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9
本书跳出了以往论说摄影的框架,深入浅出又图文并茂地用随笔形式讲解了摄影知识、摄影思维、摄影艺术以及摄影的技巧。

本回答由北京鼎匠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提供


· TA获得超过1.3万个赞

《大学第一年》,肖恩·赫夫龙 著 唐梦佳 译著,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有时大学第一年的生活会让你无所适从,就像一场丛林探险,不知路在何方。美国有34%的大一新生因无法适应大学生活而在一年后选择离开。主要原因是:对就读的学校没有归属感、思乡成疾、经济困难、学业成绩不理想、社交不愉快。其实这些问题大多数都可以避免。该书作者多年来一直在大学做学生工作,主要负责大一新生转型和大学第一年体验。该书以“看图说话”的形式帮助大一新生为大学第一年做好准备,从社交、学业、情感挑战等几个方面对大一学生进行指导,并指出了取得成功所需要的资源。

《大学,你得好好读》,梁钦 著,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该书作者是上海交通大学优秀辅导员、专栏作家梁钦,这是她陪伴学生成长、为学生答疑解惑而撰写的辅导员周记的精华。该书针对当代大学生校园生活中遇到的烦恼与困惑,紧紧围绕如何真正地迈入大学、如何度过大学、如何规划大学之后的人生这三个核心问题展开探讨,具体编辑成大学适应篇、学习规划篇、人际交往篇、心理情感篇、理想信念篇五个板块。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学校长推荐书单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