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往的生活许知远坐村口的背景音乐?

人生就是一个从不接受到接受的过程。

李雪琴和许知远,都是北大的。

本是"同根生",本该惺惺相惜。

不料,前者却成为后者的"俎上肉"。

今年 2 月,《吐槽大会》中,许知远调侃完李诞、张大大、金星等人后,又将目光移向李雪琴。

他觉得,李雪琴当网红,没什么不好。

"我们北大的学生,就应该去占领这些地儿,至少比清华学生占领好吧。"

嘉宾席上的李雪琴,尴尬地笑了笑。

随后,他接着说:"北大的教育,真是大不如前了。我真想站在北大门口,说一声:李雪琴你好,我是许知远,你看北大的门槛,多低。"

屏幕内外,观众哄堂大笑。

这段话的后半段,篡改了李雪琴的成名话术。

以己之矛,攻己之盾,实在是高!

节目播出后,网友纷纷评论,"知识分子骂人,果然更过瘾"、"文化人吐槽,刀刀见血!"

几年前,许知远很抵触上综艺节目。

然而,当他站上《吐槽大会》的舞台后,竟妙语连珠,"笑"果惊人。

"啊,就这么点事,居然上热搜了,为什么啊?"

把时光之钟拨回二十年前。

那时的许知远,整日沉浸在书海里。

在他眼里,看综艺,是浪费生命。

1995 年秋,许知远满怀憧憬,走进北大校门。

几个月后,他却发现,今日的北大,早已不是从前的北大。

校园的告示栏里,贴满花花绿绿的广告。

哪怕是未名湖畔,都能嗅到铜臭味。

好在,北大还有一个图书馆。

图书馆经常卖各种旧杂志。

旧的《时代周刊》,三五块钱,能买一厚摞。

他一边读,一边写。大二时,许知远创办校刊《微光》。名扬北大。

但该杂志因屡屡批判教育现象,只发行了四期,就被迫停刊。

为表示抗议,许知远愤而休学一年。

那一年,他不上课,笔却没停。

他经常为《三联生活周刊》《21 世纪经济报道》《新周刊》等报刊撰稿。

他的文章观点独到,笔锋犀利,广受读者欢迎。

甚至还有个读者,专门坐火车来北京看他。

一年后,许知远重返校园,继续学业。

复学后,他仍在读,也在写。

2001 年 4 月,《经济观察报》创刊。许知远成为该报主笔。

同年,他出版《那些忧伤的年轻人》,柔情与才华并存,成为无数人的枕边书。

2019 年,许知远完成《青年变革者:梁启超 》。

他希望,这部作品能"复活时代的细节与情绪,展现出几代人的焦灼与渴望、勇气与怯懦。"

但他想要的,不止于此。

后来,许知远接触到了出版业。

他想,反正要读书,那何不自己开一家书店呢。

2006 年,许知远开了一家书店。

取自本雅明的代表作《单向街》。

在许知远心里,单向街是知识分子的精神家园,他想通过它,构建一个大众文化交流空间。

然而,经营一家书店,可比写一部书,难多了!

为了能差异化竞争,单向街推出文化沙龙"单读"。

许知远认为,城市里一定要有文化沙龙。

通过沙龙,年轻人可以接触文学、哲学、艺术,从而积淀自己的人文素养。

2006 年至今,单向街已经办过几百场文化沙龙。

莫言、阎连科、严歌苓等文化名人,都曾来这里演讲过。

渐渐地,单向街成为文艺青年的向往之地。

尴尬的是,书店却长期处于亏损状态。

书店自从开张后,营收一直不好。

他们从租金昂贵的圆明圆东门,一步步搬离。

2020 年,新冠疫情来袭,单向街雪上加霜,竟不得不向社会众筹求援。

单向空间旗下的 4 间门店陆续闭店。

只有北京朝阳大悦城店一家营业,但书店平均每天只卖出 15 本书。

"对这个本来就利润微薄的行业来说,这意味着绝境。"

这犹如当头一棒,打醒了许知远。

他痛定思痛后,想明白了一件事:开书店,不能光靠情怀,一定要在商业上获得成功。

"这样才能让我们的理想更坚固"。

可一个不关心市场、缺乏商业逻辑的人,能做什么呢?

2016 年,《十三邀》上线。

这档节目的主持人,正是许知远。

有人问他,为什么要做《十三邀》。

他说:"因为我做了一个不赚钱的书店,所以要做一些其他事来赚钱。"

许知远觉得,每个人,都是带着偏见看世界的。

于是,《十三邀》宗旨就是,"带着偏见看世界。"

节目里,他带着偏见,用笨拙的方式,与不同的嘉宾交流。

随之而来的,是争议和看点。

这档节目,已经播出五季。每一季,豆瓣评分都高于 8 分。

节目中,许知远希望嘉宾能带自己走向"未知之地"。

无论面对哪位嘉宾,他总是试图勾起对方的人文情怀。

但结果常常是,对方不买账,当场噎得他无语。

面对马东时,他问:"你对这个时代不排斥吗?"

马东略带嘲讽地说:"我没那么自恋。"

面对李诞时,他问:"做脱口秀,你不觉得肤浅吗?"

李诞笑着说:"我愿意活得肤浅。"

面对俞飞鸿时,他目不转睛地说了好几次,"你好美啊!"

那期节目上线后,许知远被网友骂惨了。

什么难听的话都有,一夜之间,他成了人形筛子。

不过,对许知远而言,节目带给他的收获,要远大于伤害。

在他看来,做节目,是对世界的一种探索。

《十三邀》让他知道,不同背景的人,看待世界的角度完全不同。

看薇娅为直播卖货不知疲倦地工作 ……

他获得了不同的人生视角。

看完别人的生活后,他不禁开始反思,"自己以前是不是太自以为是了?"

大家都在自己的风景中,寻自己的道。你不必强加,我不必强求。

而对娱乐的看法,他也开始发生变化。

从前,他觉得娱乐至死。

现在,他发现娱乐的价值。

没有娱乐,人就会如同西西弗斯,机械无聊,失去前行的动力。

而人只有经由娱乐,精神放松,才能积蓄能量,创造更大的价值。

2017 年,他做音频直播。

一个来自东莞的年轻人告诉他,"你的节目让我看到了不同的世界,谢谢你。"

这件事,让许知远深受触动。

他觉得,自己做的事,是有意义的。

而且,娱乐和严肃之间,并不冲突。

相反,它能帮助严肃走到地面,看见普通人,也被更多人接纳。

采访完很多人以后,也有记者采访他。

有人问,如果让许知远采访许知远,会怎么样?

他说:"我很想知道,怎么应对自己的虚荣。"

他说他有一种内在的虚荣,就是希望自己能被大众认可,被历史铭记。

一是因为童年的"无根感"。

二是内心有根深蒂固的精英意识。

许知远的童年,是"无根"的。

1976 年,他出生于连云港灌南县的一座小镇。

7 岁那年,父亲调到北京工作,一家人定居北京。

小学六年,换了五所学校。频繁转学的经历,让他觉得自己走到哪里,都是局外人。

从此,他渐渐习惯于当旁观者。

长期的游离感,让他有了一种强烈的愿望——

"走上人生舞台中心,被人们关注和认可。"

而成年以后,因读书多,成为精英文化的代表。难免又自恋又拧巴。

总觉得"世人皆醉我独醒",

可随着年龄增长,他对人生的理解,越来越宽广。

少年时,他总觉得人生有无数条路。

而现在,他才发现,人生其实只有一条路——

"把手上的事做好 "。

时光如白驹过隙。一转眼,许知远已从一个"无根"的孩子,成为一些人的精神之根。

他感叹时代的喧嚣与混乱,但他也相信人的自我重塑能力。

成为什么人,是太多因数的相加、解构和重组。

如果是他这一环,他希望能做到真诚。继续真诚地自恋,也继续真诚地拧巴。

前不久,和朋友谈到他。结果有人疑惑地问:

按身份来讲,他是作家、书店老板、创业者、节目主持、网红。

但按他的自我定位来说,他只是一个不算红的"作家"。

但这个最不红的身份,却是他最看重的。

他说,写作是"爱人",书店是"婚姻",至于做节目,不过是副产品罢了。

走下公共舞台,许知远钻进书房。

那是许知远一个人的桃花源。

没有时尚,没有 KPI,没有流量,没有直播,没有民意裹挟,没有意识形态的撕扯,没有钱。

但他能"在写作中,寻找到有序的、自洽的安宁。"

这种安宁,或许就是存在的意义。

湖南卫视《向往的生活6》,还有多少观众在看?有人说,这一季的节目,虽然从乡村搬到了大海边,嘉宾们的日子,反而变得无趣了起来。特别是在飞行嘉宾的安排上,很少可以满足观众对节目的需求。马丽沈腾离开后,尹昉跟姚安娜、许知远这几位,更是遭受了不少的质疑,特别是许知远。

许知远是个作家,跟娱乐圈的关系好像不大,而且同蘑菇屋的其他的成员,也好像都不是那么熟悉,这一次做客《向往的生活6》,也有很多人一直觉得他的出现,同蘑菇屋的其他人以及风格有点格格不入。

第六期节目更新后,更是有不少观众质疑节目组邀请嘉宾上的用心程度,笔者也一度认为许知远出现在《向往6》这个节目中的意义不大。只是没想到,最新一期节目更新后,许知远却让我对他改了观。

许知远在《向往的生活6》中,其实一直都有自己的想法。他没有刻意在镜头前表现自己,也没有一直待在蘑菇屋跟大家玩闹。确切地说,他真的是把这一次录节目,当做是一趟旅行来对待的。

所以,当大家都在录节目,都在镜头前生活、寒暄的时候,许知远却一个人跑到了村口,跟当地的一些村民聊起了天,画面一下子就变得接地气又日常了起来。

许知远跟大多数人一样,到了一个新的地方,其实都会去逛一逛。录制地点只是个小渔村,没有大商场,也没有什么商业街,有的只是小卖部跟乡村小路,出名门一到晚上,也会在村口吹风、纳凉。

跟其他的嘉宾不太一样的是,许知远面对镜头,完全没有顾忌自己在做什么,而是想要干什么就干什么。拖着村民的椅子,就坐在村口的大榕树下面,手上还拿着一根烤肠,像极了小时候的我们有没有?

对于很多中年人来说,生活是惬意的,大家也很少一直对着电子产品,村口,街头巷尾就成了大家放松的地方。许知远坐在村口,吃着烤肠,这生活,难道不是很多人向往的生活吗?有多少人,想要让自己的脚步慢下来都没机会呢,不是吗?

《向往的生活》其实就是慢节奏的生活,许知远的这个洒脱的镜头,更是让人感受到了这个节目本身存在的意义。平凡的生活其实没有那么多惊喜,也都没有那么多的话题跟饭局,许知远的潇洒,才是生活的常态,才是乡村慢节奏生活的一个缩影。

不得不承认,一开始觉得许知远在节目中的存在感很低的我,也因为这个片段对他有了改观。如今的人们都生活在快节奏的大城市,为了生活而奔波。可以坐在村口吃着烤肠,喝着啤酒,慢悠悠感受夜晚生活的机会,几乎为零。

许知远的状态,其实也让人回想到了小时候,回想到了在乡村时期的那种宁静跟慢生活。虽然没有多少话题,没有很多笑点,也没有多强的综艺感,但是许知远的潇洒,真的让我对他改了观。他的存在,其实也是挺有趣的。

其实,《向往的生活6》并不需要一直欢乐不断,有时候安安静静享受慢生活带来的那份宁静,也是挺好的,许知远的潇洒跟其他的嘉宾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也是看点之一,不是吗?好了,以上就是全文的分享了。你有看最新一期的《向往6》吗?看完之后你觉得许知远这个人如何?欢迎留言评论告诉大家哦!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许巍故乡独白版本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