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电视剧画面马赛克模糊是什么意思?

点击数:2610|回复数:12

人人影视上面的美剧,下载的是MKV格式,
用intel的核显看,时不时出现严重的马赛克,一般持续2秒钟消失,非常影响观看,
用7850看,偶尔出现马赛克,次数少,马赛克面积小,持续0.5秒消失,
由上排除是片源的问题,

《想见你》是一部很有魔力的剧集,一部很难讲清楚的爱情剧。 相信绝大多数的人都跟我的观感一样,最初是嫌弃与鄙夷,第4集才开始看进去,然后被深深吸引、质疑自己智商、惊叹、感动、欢喜、泪奔,百感交集,直到结局。

剧集大致的背景信息是,2019年,27岁的黄雨萱依旧深爱着空难去世的男友王诠胜,时时刻刻想再见到他。 1998年,17岁的高中生陈韵如(与黄雨萱长相一样)、李子维(与王诠胜长相一样)、莫俊杰,三人是朋友亦是三角恋关系。

到了第4集,故事突然变得明朗有趣起来,开始了第一次灵魂穿越。 2019年27岁的黄雨萱,穿越到了1998年的17岁的陈韵如身上。 从这里,剧情开始让人欲罢不能起来。 最初我们以为是青春爱情剧,之后以为是奇幻穿越剧,再后面变成了悬疑推理剧。

高中教室里的一个班长,吓得弹幕集体要求把他打上马赛克。

而后面当我们从厌恶陈韵如,变成理解她,为她哭时,一切感触又都不同了。 《想见你》是用青春偶像剧的包装,通过科幻悬疑的手段,最终达到人文关怀的目的。

剧集最大的挑战性在于叙事结构,这也是这部剧最大的创新性所在。

在《想见你》过去与现在之间的时空切换中,有三个灵魂穿越的叙事视角,一是黄雨萱,一是李子维,一是谢医生。 观众看的剧情不是顺着时间走,而是全部打乱的。 不仅仅是上一集的结尾与下一集的开头完全断开关系,而且往往在一场戏的前后也不是保持同一个叙事时空和相同的人物关系的。

在影像上,时空的暗示被细腻地融入到画面里。

什么时间、什么空间、谁跟谁在干嘛? 这些问题,有时候让观众一上来就明确。 而有时候需要迷惑观众,引人思考时间线与人物关系。 比如校园的空间,黄雨萱、李子维与莫俊杰在雨中奔跑的场景,吃夜宵的亭子,都是属于1998年的,但场景中的人却并不都属于1998。

学校的场景比较值得一说,很多楼道、天台、拐角的场景选择,都制造出一种窥视感。 1998年左右的校园时期,经常设计一些“她窥视他,他窥视她”的情形。

最感人的,应该是莫俊杰对陈韵如的情感。 几乎没几句台词,单纯依赖影像,就把莫俊杰和陈韵如同频共振的“边缘感”,表达得很动人。

除了对妆发、场景、美术陈设的设计,对于人物的代表性动作的设计也暗藏心机。 比如雨中奔跑时,黄雨萱摆手臂的画面,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影像线索。

各种道具的利用也非常有效。 比如陈韵如房间里的镜子,用来展现她穿越回来的眼神状态,让她的身份不言自明。

《想见你》最先让观众惊叹的,便是细节。 处处是留白,是呼应,是线索,草蛇灰线伏脉千里。

比如开篇王诠胜留下来的抛锚旧车,成就了黄雨萱的第四次穿越。

比如李子维通过字迹的不同,发现了陈韵如不是黄雨萱的秘密。

而黄雨萱第一次在1998年的医院醒来,和李子维对话时,病床隔离随风飘动的帘子,暗示了谢医生躲在后面偷听。 当再回到这个时间节点,再重回这个场景时,镜头一摇就揭示出来了。

另外第13集中,当陈韵如被困在“灵魂小黑屋”时,她嘟嘟囔囔,亦步亦趋地模仿着黄雨萱与李子维的聊天对话,这就为后来陈韵如夺回自己本体后,不想失去李子维的爱而假装成黄雨萱埋下了伏笔。

重回本体的陈韵如,当她假扮黄雨萱时,她的服装细节,做了非常有意思的设计。 不同睡衣上写的英文分别是,freedom、let my hair down、me me,仿佛显示着自己的主权。

不得不提,饰演黄雨萱的柯佳嬿,演技实在精湛。

她同时扮演着27岁的黄雨萱、17岁的陈韵如、假装黄雨萱的陈韵如、大学期间的黄雨萱。 四种身份,四种差别。 四个角色,身份相斥、相融的复杂情绪转化都表达出来了。 我们会超级讨厌陈韵如,但又巨喜欢黄雨萱,可以说很分裂了。

穿越来的是陈韵如还是黄雨萱,还是假装黄雨萱的陈韵如? 虽然观众站在上帝视角,但柯佳嬿的表演诠释,有时让我们几乎一看就知道这是谁,有时又给我们来个虚晃一枪,乍看分辨不出,后来又在细节中找到解读的快乐。

细节设计不止体现在穿越部分上,对情感细节的描绘也让人叹服。

其中最大的一个技巧,就是让叙事从主人公的视角出发,让她或他引导观众的认同。 比如,黄雨萱如何一边打电话,一边在转角处发现了点蜡烛独自为她庆生的王诠胜(李子维),在她的主观镜头下,她的感动,观众能强烈共鸣。 《想见你》的制作班底是《我可能不会爱你》的团队,他们对情感细腻的刻画确实信手拈来。

那些被忽视的“陈韵如们”

最初看《想见你》,容易沉迷在挖掘与解读时空穿越、莫比乌斯闭环和反转凶案的剧情上,后来才会开始思考编剧讲述的“被忽视的悲伤”,才被编剧的同理心和立意戳到。

剧中最打动人的一个情节,是陈韵如在跳楼前彻底的爆发。 那段设置,一下子让剧集的高度立起来了。 主题从奇幻穿越、悬疑烧脑,一下子转到更深刻的青少年自我认同问题。

人人都想成为黄雨萱,但现实中大都活成了陈韵如。

黄雨萱是女主角,她阳光开朗,自我认同感高,勇敢有主见,能找到有效的沟通方式,但从不讨好别人。 而陈韵如某种意义上说,像是一个配角的存在,她卑微,懦弱,没有受到足够的家人关爱,不知道怎么与人沟通。

大家为什么会讨厌黑化的陈韵如? 因为她企图扮演黄雨萱,窃取同学们的喜欢,搏一把自己其实不可能得到的李子维的爱。 但仔细想想,每个人都是不同的个体,每个人都值得被爱,而我们却常常用同一套约定俗成的标准来评判每一个人。

当弟弟、女同学都在指责以前的陈韵如,不如黄雨萱“魂穿”后的陈韵如好时,她几乎就要崩溃了。 唯一支持她继续假装自己是黄雨萱的动力,是李子维。 而这个时候,李子维丢给了她一句: 拜托,请你不要用黄雨萱的表情看我。

看完最终回以后会发现,其实理不理清时间线,搞不搞懂莫比乌斯环都不重要。 编剧在需要突出立意的时候,没有再强行烧脑。 围绕陈韵如的故事是讲高中生自我认同的问题,是一个以悲伤为内核的故事。

所以,当“女主”黄雨萱向“女配”陈韵如道歉时,当舅舅说出那句“是我们的错”的时候,我们被感动了,瞬间认同了陈韵如的感受,被编剧的共情能力折服。

成功进行四穿并挽救陈韵如的生命后,雨萱对小黑屋中的韵如说道: “未来,我不会再想着拯救你,而是选择相信你。 也许在你经历这一切的悲伤之后,会发现你那么想要消失在这个世界上,不是因为你对这个世界太过失望,是因为你对这个世界有太多的期望。 ”

这才真正促使陈韵如找到了自我认同,没有1999年小年夜之死,也结束了闭环,后面一系列的惨剧也不再发生。

总之,《想见你》中的校园霸凌问题、番外的LGBT议题,以及陈韵如和莫俊杰的青少年认同问题等,都在这个奇幻烧脑的爱情故事下,以一种非常意想不到的方式得到了诉说,深刻又新鲜。

比如思缘遭遇校园霸凌问题,用古惑仔装扮解决的桥段,拍出来了强烈的喜感。

此外,出彩的配角也是《想见你》成功的助力。

比如小天使莫俊杰,是这部戏最让人疼惜的角色。 爱而不得选择守护、成全,这是他与谢芝齐形象的差别,谢芝齐是偏执、是贪婪。 终极噩梦是谢医生,也是一人分饰两角,精神变态的弟弟,优等生的哥哥,从走路姿势,手部的细节,眼神都能看出差别。

而舅舅、陈母、弟弟思缘的形象,也都做出了性格特征。

舅舅是唯一一个知晓一切秘密的长辈,最初的假装相信,后来的认同、寻找解决办法,整个过程他都是通达的、从容的。 陪酒女职业的陈母,她的自我牺牲,她面对黄雨萱与陈韵如的不同状态,也制造了一些笑点。 弟弟思缘的形象也很有意思,表面欺负姐姐,实际对姐姐极度关心,形成很大的反差。 为了姐姐多被爱一些,自己甘愿装废柴,让人印象深刻。

从《我们与恶的距离》《罪梦者》到《想见你》,这两年的优质台剧作品,都没有符号化的角色,程式化的情节,而是人性浓缩的剧场。 而这恰恰是最值得内地电视剧学习的地方吧。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电脑播放视频出现马赛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