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提出氧化损伤概念的美国人德罕哈门.赫曼教授最终活了多少岁

 当代国学名家叶曼先生(1914——2017)于美国当地时间2月15日上午十点(北京时间16日凌晨2:00)在洛杉矶家中辞世,享寿103岁。这位馨雅智慧,内心柔软的百岁老人终究还是离开了我们。先生往生时身无病痛,安详自在,身前诸事悉皆安排妥当。祈愿先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乘愿再来!

记得叶曼先生曾说:“唯有有智慧地度此一生,方才不辜负来人间走了一遭。”纵观先生此生经历,应当得起“不负此生”一说。

叶曼女士是当今世界极少将儒、道、佛文化融会贯通的国学大师之一。其父是世家子,与王云五、韩德清是结拜兄弟。叶曼从小就聪慧过人,幼承庭训,六岁以左传开蒙。一九三五年由时任北京大学文学院院长胡适之(胡适)先生亲点,就读于北大法学院经济系。在北京大学就读期间,叶曼选修胡适之「中国哲学史」、陶希圣「中国古代社会史」、钱穆「通史」,闻一多「楚辞」和 叶公超「英语正音」,这些大师级学者的授课,为她日后得以用深入浅出的方式,在世界各地介绍中国文化的精髓,打下深厚基础。

大学毕业后,叶曼与同年考入北京大学的同学,当年的全科状元田宝岱结为伉俪。后随身为外交官的夫婿,作为大使夫人辗转于美国、日本、菲律宾、澳大利亚、沙特阿拉伯等地驻外总计二十五年,后旅居美国洛杉矶。叶曼接触过基督教、伊斯兰教等不同西方宗教,后并研学佛教、道家、儒家多年,对东方和西方文化、哲学与宗教有独到的见解。中年为明了生死而学佛,先后师侍南怀瑾先生、陈健民上师等大德,屡有所得。

六十年代,叶曼为传播中国儒、道、佛三大文化在台湾成立“文贤学会”。七十年代,在美国洛杉矶位于哈冈的家中成立“文贤书院”,每周六免费开讲《四书》、《道德经》、佛教的故事等课程,身体力行,为海外侨胞讲说中国文化,期能带动更多修心向学的风气。

八十年代中,叶曼曾代表中华佛教居士学会(台湾),当选世界佛教友谊会副会长,期间与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戏剧性的相识,让他们成为挚友。后经朴老邀请到北京拜访北京云居寺时,发现云居寺已在日本侵华时被毁损,当即发下宏愿,要重建云居寺。一九九○年,叶曼来往香港、美国、新加坡等地,共筹得三十二万美金善款。其中三十万美金捐赠用于重建云居寺,受到了时任北京市副市长何鲁丽以及十世班禅大师的接待,朴老也特意作一条幅赞其功德。其余二万美金捐作云南以及贵州兴办希望小学,迄今为止,已建成十三所文贤希望小学。一九九二年,叶曼获得世界佛教协会及二十七国代表参加的佛教大会赠予的金奖。

叶曼曾任辅仁大学哲学系副教授,妇女杂志主编,并以叶曼信箱为读者所称颂。其丰富的东方与西方人生经历、通达的处世态度与洞察人性的智慧,在家庭、爱情、婚姻、信仰等人生目标与问题的抉择上,为现代人传道解惑。蔼蔼学者的风范和对国学的了解,更让她成为无数海内外朋友的精神导师。叶曼传承国学各类经典课程数千讲,并著有多项著作文集,在海内外享有极高的声誉。

二零零六年末,凤凰卫视《文化大观园》对叶曼进行了专题访问,十一月应北京大学邀请在北京大学世纪大讲堂为莘莘学子进行了题为“中国一定强”的演讲,同月,应长江商学院邀请为商界精英从科学的角度讲解“一命二运三风水”。二零零七年四月,应中国国家宗教事务局局长叶小文之邀,参加西安举办的“国际道德经论坛”。二零零七年六月三十日,应邀前往北京市广华寺作《佛法在中国》的演讲,并多次在北京朝阳区望京街道的”中国城市论坛-望京奥运大讲坛”向观众教授以历史、儒家以及道家为主要题材的传统文化。

2017年2月15日,叶曼先生于美国洛杉矶家中安详辞世,享寿103岁。

  入庐山不识庐山真面目

叶曼的父母都是很虔诚的佛教徒,但是她小时候却对佛教非常反感,认为它只是士大夫阶级的另外一种消遣品。8岁那一年,叶曼开始吃素,她之所以吃素是因为怜惜那些被宰杀的动物,从此下决心不再吃有生命的东西,所以她吃的并不是佛家素。这样的食素,她一坚持就是15年,直到“抗战”开始,离家出外的她才停止食素。

对于周遭事物存在的原因和人生的来处与去向,叶曼从小就有许多疑问。但是列强入侵,国难当头,她不可能花更多的时间在一些超现实的问题上。上大学后,受到北京大学思想自由氛围的薰习,叶曼慢慢地又开始注意到超自然的问题。她开始试着用逻辑的方式,借助归纳法和演绎法,推论人生是什么、人应该怎么活的问题。但她并没有从中找到答案,于是逐渐回归到了东方思想,进而靠近宗教范围。

  对先生影响最大的人

谈起对自己影响最大的人,叶曼先生称是少时的私塾老师和南怀瑾。“父母重男轻女,安排家里的哥哥都去上学,惟独不让我去,只让我跟着家里请来的私塾老师学习。我在老先生的指导下阅读了大量古典书籍,如《论语》《左传》《易经》《四书》等。我是读着《左传》开蒙的。”叶曼居士认为,早年打下的坚实基础,为她走到今天起着很大作用,那位身影渐淡的私塾老师功不可没。

南怀瑾结缘是后来的事。有一段时间,叶曼先生被“生从何处来,死向何处去”这个问题困惑不已。“道家有一句话说‘生者寄也,死者归也’,活着只是借住在这世界上而已,死就是回去了。这是稍微进一步的答案了。不过为什么要‘寄’,又要‘回’到哪里呢?”30年前,在一位朋友的引见下,叶曼居士与南怀瑾见面了。在南怀瑾的引领下,叶曼居士开始读《楞严经》,“自从一见《楞严经》,我就不读世间糟粕书了。它基本解决了困惑我的难题。”

有一次,正在国外的叶曼听到南怀瑾将在农历春节打禅七的消息,就在农历除夕当晚,不顾即将临盆女儿的身体状况和先生的期盼,离开家人,专程搭飞机回台北打禅七。

在禅七的前5天,叶曼投入了整个身心,只想知道自己从小到大,一直到以后的问题该怎么解决,可是始终得不到她想要的答案。第5天晚课的时候,南怀瑾把叶曼叫到一边说:“还有两天就要结束了,你究竟想要什么东西?”叶曼说:“还是那个老问题。”“你这样闹下去是找不到答案的。”“那要怎么办呢?”“万念放下!”于是,叶曼就试着放下万念,忽然之间,叶曼有了一种“我心如秋月,寒潭清皎洁;无物堪比拟,教我如何说”的感觉,以往的疑问,似乎一下子都得到了解决。而南老师却突然喝一声“错了!”南老师继续说:“太冷了,应该是:我心如灯笼,点火内外红;有物可比拟,明朝日出东。”叶曼自叹原来在这三年中都是错的,应该是点火使内外红,而不只是寒潭清皎洁。

2006年11月,叶曼先生曾接受凤凰卫视《文化大观园》节目专访,回顾自己早年求学、中年向佛的经历,并说曾有大师预言自己能活到103岁,希望能把预言中的后十年过好,努力工作成就心愿。叶曼先生在访谈中谈到:

“我现在就跟人说,我说我随时随地准备死,但是我每一分每一秒钟我不浪费,尽量利用它,时时可死,步步求生。人只能自己去努力寻找自己生命的答案,否则无论是国学也好还是佛法也罢,再好的东西如果它是它,我是我,那么也与我们无干,与人生无用。”

《世间情》这本书是我在编妇女杂志的一个专栏。也就是叶曼信箱。这个东西一直到我离开,都还继续写。所以一共25年没有停止过。这不过是其中的一部分而已。多得很,她们是真来信,问的各式各样不同的花样,不过主要还是男女问题。

世间最强烈的情是男女的情。但是最不可靠的情也是男女的情,最容易变化的情也是男女的情。所以,女人有时候要寻短见,想不开,我说活这一辈子多不容易,下辈子还不知道是什么情况。我说你过几天先去看看,三天以后再来自杀,跟我谈谈你要怎么自杀,我帮帮你的忙。差不多三天以后她们来了,这事就没有了。有时候常常是一个冲动。如果缓和下来,事情就简单了。

世间没有一样不变的,永远在变,变得最快、最多的就是男女之情。世事无常,这是一个铁定的定律。只有一个东西不变的就是永远在变。所以我说,你只要把这些想开,天底下不是只有你一个人不幸,世界上多数人同样遭遇,问题是看你怎么看这个人生,你真正有情发生的时候,人假设完全没有情感,这个人活着真没意思。但是有情感的时候,不可能不变,要能维持不变很累的,的确非常累。世界上有很多可以让我们学习的,让我们要尽义务的,我们这一辈子对不住所有的人,不耕而食不织而衣,我们只是读过书,所以我们要求很高,享受也很高。我说这是很不公平的事。我们已经有知识了,我们已经得了国家社会这么多了。我们不能说我们得的越多,要求的报酬越大。我觉得应该想想,想想我们自己应该做点什么。至于这个世界上,人生真的短得很,犯不着把很短的人生浪费在烦恼中。等到死的那天回头想想自己,就跟我们现在想小孩时候为了一个橡皮、一个铅笔跟同学争得不得了,现在想起来很可笑,等到死的时候看明白了。就跟我们现在看争橡皮、争铅笔一样很可笑,没有什么可争的。

遗传学中的首个诺奖获得者——摩尔根

(四川省特级教师,业余科学史研究者)

 摩尔根(T.H.Morgan18661945)是第一位以遗传学成就而荣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科学家,也是细胞遗传学的主要创始人。在孟德尔遗传学向分子遗传学发展的过程中,摩尔根发挥了“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作用。

   摩尔根的科学生涯经历了对孟德尔遗传学从拥护反对继承并发展3个阶段。这种转变,来自于他对白眼雄果蝇的发现与研究。

1.白眼果蝇的发现与基因定位

 19105月,摩尔根从他的蝇室果蝇饲养瓶中观察到一种奇怪的变异。他发现了在野生型红眼果蝇群体里,有一只长有白眼而不是正常红眼的雄果蝇。 白眼突变雄果蝇的发现,使摩尔根立刻认识到这只白眼雄果蝇的巨大价值。从此,他将研究的兴趣从进化转移到遗传的研究中。

 摩尔根利用这只白眼雄果蝇与红眼雌果蝇进行了杂交实验。通过杂交实验所进行的眼色遗传分析表明,白眼雄蝇与红眼果蝇杂交,子一代全是红眼果蝇。子一代自交,子二代的结果呈现孟德尔式的性状分离,其中红眼果蝇2688只,白眼果蝇728只,两者比率约为34:1。但在子二代,约占1/4的白眼果蝇则全是雄性个性。正是这后一结果(白眼果蝇全是雄性),引起了他的思考。他认为:如果假定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而Y染色体上不带控制眼色的等位基因,那么实验结果就能得到完满的解释。红眼基因(+)是显性,带有红眼基因的X染色体用X+表示;白眼基因(w)是隐性,带有白眼基因的X染色体用Xw表示。基因型为XwY的雄果蝇,由于Y染色体上没有控制眼色的基因,隐性基因得以表现,所以是白眼果蝇。当白眼雄果蝇与野生型雌果蝇X+X+杂交,子一代的基因型是X+XwX+Y,即雌雄果蝇都为红色复眼,且雌果蝇是杂合体。子一代个体相互交配,结果是在子二代中有3/4是红眼果蝇,1/4是白眼果蝇。雌果蝇全为红色复眼,但其中有一半是纯合体,另一半为杂合体。雄果蝇则红眼、白眼各占一半。

   这样,摩尔根第一次把一个具体的基因(白眼基因)定位于一个特定的染色体(X染色体)上,开辟了一条遗传学和细胞学紧密结合的研究道路。

2.孟德尔定律的例外”──连锁和互换遗传现象的阐释

   摩尔根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但一种生物的基因数目远远多于染色体的数目,因而一条染色体上存在着多个基因,就成为一个必然的推论。

   早在1906年,遗传学的早期倡导者、英国遗传学家贝特森(W.Batesen)和他的学生庞尼特(R.C.Punnett)在用香豌豆进行的杂交实验中,就发现了生物性状的连锁遗传现象,但当时他们对这种“例外”遗传学现象没有做出正确的解释。

 1912年,摩尔根和他的学生在果蝇的白眼和红眼、黄体和褐体这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研究中,发现了与贝特森在香豌豆杂交实验中同样的连锁遗传现象。到1912年底时,他们一共发现了40种用肉眼可见的异常的果蝇突变。每当发现一个突变体后,立即让其交配,制造出大批带有研究者需要的基因的果蝇。摩尔根把培养的带有白眼基因的雌蝇作为 1号染色体(X染色体)的标记,用带班点的果蝇标记2号染色体,体色为橄榄色的标记3号染色体,弯翅果蝇标记4号染色体。以后,用这些雌蝇与新发现的突变雄蝇交配,摩尔根即可看出雄蝇的新发现的基因同哪个标记基因连锁在一起遗传了。比方说,要是同弯翅基因一起,那么,这个新的突变基因显然是在4号染色体上。摩尔根把所发现的几十个突变性状归纳为4,4组性状(基因)与果蝇的4对大染色体是对应的。基因的遗传可分为若干组;同组的基因一道遗传,而基因组的数目与染色体数相同,这就意味着基因很可能是染色体的一部分。

 摩尔根在对连锁现象的进一步研究中,发现另一个事实:小翅和白眼基因都位于性染色体上,是连锁基因。但其后代中仅有白眼小翅的雄蝇,而且还生出一些白眼正常翅或正常眼小翅的后代。这似乎与刚得出的连锁遗传相矛盾。于是,他根据自己的实验结果创造出了互换的术语,即指染色体之间交换基因的过程。这种交换当两个连锁基因相隔相近时就不容易发生,当相隔较远时就容易发生。

 摩尔根与他的学生还进一步提出了一种独到见解:断裂发生在两个特定基因之间的机会,将随两基因间距离的增加而增加。于是,两个遗传特性之间的距离,可以根据它们的连锁遗传被重组分离的机会来估计。也就是说,既然基因之间的交换与其间的距离密切相关。那么,我们就可以通过实验结果中交换发生的情况,反过来估计出基因间的距离,并由此可以制作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排列图。他的学生斯特蒂文特(AHSturtevant)曾回忆道:“1911年下半年……我突然想到,连锁紧密程度的差异也许可以用来测量染色体上呈直线分布的基因的顺序。我回到家里,顾不上做我大学课程的作业,花了大半夜时间画出了第一张染色体图,其中包括伴性基因y(黄体色)、w(白眼)、v(硃砂眼)、m(小翅)和r(残翅)。这张图上的基因顺序和后来的标准染色体图一样,它们的相对距离也和标准图大体一致。

   通过这样一个具有创新意义的大胆设想和一系列精密设计的杂交实验,运用染色体理论,摩尔根成功地揭示出了第三个遗传规律──连锁互换律。

3.遗传学的圣经”──《基因论》

 在摩尔根的周围,聚合了一群才华出众的学生,尤以斯特蒂文特(A.Sturtevant)、布里奇斯(C.Bridges)和穆勒(H.J.Muller)最为聪明能干。这个研究集体,既善于独立开展工作,又有合作精神。斯特蒂文特描述蝇室里的情形:我们是一个集体。每人都有他自己的实验要做,但谁对别人正在做什么都了如指掌,对每一项新的结果都自由讨论。我们不大管谁的实验是优先的课题,我们也不大在乎一种新的想法或新的解释是谁最先想到的。

 正是这样的通力合作,摩尔根和他的学生以果蝇为实验材料,取得了遗传学研究中一系列成果。这包括:证实了孟德尔定律的可靠性;揭示了连锁互换律;证明了基因是存在于染色体上实实在在的物质,而且呈直线排列。他们还证明了生物的性别决定于染色体;发现了染色体的重复、缺失、易位、倒位、三体性、三倍性和并连X染色体;发现了位置效应、基因多效性、复等位基因以及受复等位基因影响的单一性状等。

   1926年,摩尔根总结自己20余年来研究果蝇遗传学的成果,出版了集染色体遗传学之大成的名著《基因论》(《The Teory of the Gene》),系统地阐述了遗传学在细胞水平上的基因理论,丰富和发展了孟德尔遗传学说,使遗传学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在这部称为遗传学的圣经中,摩尔根写道:只有当这些理论能帮助我们作出特种数字的和定量的预测时,它们才有存在的价值,这便是基因论同以前许多生物学理论的主要区别。我们仍然很难放弃这个可爱的假设:基因之所以稳定,是因为它具有一个有机的化学实体。

   这些研究成果,为摩尔根赢得了极高的声誉。穆勒说到:摩尔根得出的关于基因互换的证据和他提出的基因相距越远互换频率越高的意见是一声惊雷,比之孟德尔定律的发现毫不逊色,它迎来了滋润我们整个现代遗传学的春雨。

   果蝇研究的成果确立了摩尔根“20世纪的孟德尔的地位。1933年,鉴于对遗传的染色体理论之贡献,摩尔根被授予了诺贝尔生理学奖或医学奖,从而成为遗传学研究领域中第一个诺贝尔奖金获得者。

1.(美)伊恩·夏因、西尔维亚·罗贝尔著,庚镇城译,摩尔根传,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6

2.(美)加兰·艾伦著,梅兵译《遗传学的冒险者──摩尔根》,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果蝇作为培养诺贝尔奖得主的明星昆虫”,已先后有5次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次:1933年,遗传学大师摩尔根(THMorgan)第一个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2次:1946年,美国遗传学家穆勒(HJMuller)证明了X射线能使果蝇的突变率提高150倍,同时,辐射也

3次:1995年,美国生物学家刘易斯(EBLewis)和发育遗传学家维绍斯(EWieschaus)以及德国发

      育遗传学家福尔哈德(C NVolhard)一起分享了当年的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他们发现了果

      蝇中的特定基因,并且表明了果蝇基因在染色体上与人类的相似之处。

4次:2004年,美国科学家理查德·阿克塞尔(RAxel)和琳达·巴克(LBBuck),发现了果蝇在嗅

      觉功能上有个特定的大脑区域,获得当年的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5次:201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在免疫学研究领域先天免疫激活方面的发现的三位科学家。

      其中卢森堡出生的法国科学家霍夫曼()发现了一种称为Toll的基因参与了果蝇胚胎

      发育,同时也在构建果蝇的防御病毒和真菌的先天性免疫中扮演了关键角色。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冯永康科学网博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汉斯霍尔拜因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