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d上行到什么形成全音哪形成变化全音

基本乐理是一门音乐基础课,无论你是想学习吉他、古筝、钢琴、电子琴等,这是一门绕不过的理论学科。下面带大家看一下基本乐理知识有哪些。

一首歌曲谱呈现几出个重要部分:调号、拍号、曲谱、歌词。当你弄明白了歌谱中各个部分的名称后,就要从基本学起,先要明白音的性质即:音高、音值、音量、音色。在不同的乐器和人声都在这四种性质之内,通过这四项的不同变化产生我们喜欢的音乐和歌曲。

什么是音名?音乐名是乐音体系中各音级各自的名称。现在通用音名为:CDEFGAB。除了音乐名还有do、re、mi、fa、sol、la、si这些音名多用于歌唱,所以叫唱名。除了音名和唱名以外,还有全音和半音,音高关系的最小计量单位,叫做“半音”,两个半音叫“全音”。

什么是音组?音组在乐音体系中有八十多个音,为了区分音名相同而音高不同的音,便采用分组的方式,分为小字组、大字组。

什么是标准音和中央c?c1即小字一组的c,因为在位于乐音体系中央,故被称为中央c。a1即小字一组的a,这就是标准音。

音乐乐理基础知识有哪些?下面一一向大家介绍:

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音有高低、强弱、长短、音色等四种性质。

(1)音的高低是由于物体在一定时间内的振动次数(频率)而决定的。振动次数多,音则高;振动次数少,音则低。

(2)音的长短是由于音的延续时间的不同而决定的。音的延续时间长,音则长;音的延续时间短,音则短。

(3)音的强弱是由于振幅(音的振动范围的幅度)的大小而决定的。振幅大,音则强;振幅小,音则弱。

(4)音色则由于发音体的性质、形状及其泛音的多少等而不同。

由于音的振动状态的规则与不规则,音被分为乐音与噪音两类。音乐中所使用的主要是乐音,但噪音也是音乐表现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1)在音乐中使用的、有固定音高的音的总和,叫做乐音体系。

(2)乐音体系中的音,按照上行或下行次序排列起来,叫做音列。

(3)乐音体系中的各音叫做音级。音级有基本音级和变化音级。

(4)乐音体系中,七个具有独立名称的音级叫做基本音级。

基本音级的名称是用字母和唱名两种方式来标记的。

钢琴上白键所发出的音是与基本音级相符合的。钢琴上五十二个白键循环重复地使用七个基本音级名称。两个相邻的具有同样名称的音叫做八度。

升高或降低基本音级而得来的音,叫做变化音级。将基本音级升高半音用“升”或“#”来标明。降低半音用“降”或“b”来标明。升高全音用“重升”或“×”来标明。降低全音用“重降”或“bb”来标明。

为了区分音名相同而音高不同的各音,我们将音列分成许多个“组”。

在音列中央的一组叫做小字一组。它的音级标记用小写字母并在右上方加数字1来表示。

比小字一组高的组顺次定名为:小字二组、小字三组、小字四组、小字五组。

小字二组的标记用小写字母并在右上方加数字2来表示。

比小字一组低的组,依次定名为小字组、大字组、大字一组及大字二组。

小字组各音的标记用不带数字的小写字母来表示。

大字组用不带数字的大写字母来标记。

大字一组用大写字母并在右下方加数字1来标明。

大字二组用大写字母并在右下方加数字2来标明。

总的音域是指音列的总范围,即从它的最低音(C2——c5)间的距离而言。

个别的人声或乐器的音域是指在整个音域中所能够达到的那一部分,如钢琴的音域是A2——c5。

音区是音域中的一部分,有高音区、低音区、中音区三种。

在整个音域中,小字组、小字一组和小字二组属于中音区。小字三组、小字四组和小字五组属高音区。大字组、大字一组和大字二组属低音区。

各音区的特性音色在音乐表现中,有着重大的意义。高音区一般具有清脆、嘹亮、尖锐的特性;而低音区则往往给人以浑厚、笨重之感。

乐音体系中各音的绝对准确高度及其相互关系叫做音律。将八度分成十二个均等的部分——半音——的音律叫做十二平均律。

半音是十二平均律组织中最小的音高距离。两音间的距离等于两个半音的叫做全音。八度内包括十二个半音,也就是六个全音。

在音列中的基本音级中间,除了E到F、B到C是半音外,其余相邻两音间的距离都是全音。

根据复合音的第二分音和第三分音的纯五度关系,即由某一音开始向上推一纯五度,产生次一律,再由次一律向上推一纯五度,产生再次一律,如此继续相生所定出的音律叫做五度相生律。

纯律是于五度相生律用以构成的第二分音和第三分音之外,再加入第五分音来作为生律要素,构成和弦形式。

1、自然半音和自然全音变化半音和变化全音

由两个相邻的音级构成的半音叫做自然半音。如;e—f #e—#f #g—a

由相邻的两个音级形成的全音叫做自然全音。如:C—d C—#d ba—bB

由同一音级的两种不同形式所构成的半音,叫做变化半音。如:C—#C D—bD bbB—bB

由同一音级的两种不同形式或隔开一个音级所构成的全音,叫做变化全音。

音高相同而意义和记法不同的音,叫做等音。

  对初学者来说,书本语言也许比较费解,下面我用通俗语言并结合小提琴来讲一些学生应该掌握的乐理知识。欢迎大家学习!

  1.1固调:五线谱要用固调唱法,即无论什么调,在谱上同一音高位置的唱名相同,都唱成C大调的do re mi fa so la xi do。在C大调时mi fa 和 xi do是半音,其他是全音。其他调名是根据调号,有些音需要升或降而已。以一个升号的G大调为例:一个升号只把fa升半音,其他音不变,所以变成#fa so和xi do为半音,音阶为so la xi do remi #fa so,半音的次序与C大调相同,所以旋律是一样的,只是音高不同,也就是调性不同了。

  1.2谱表:小提琴谱用高音谱表,称为G谱表。

  1.3音符长短的命名规则:如果说全音符O是四拍,它可分成两个两拍的音,这个音就是二分音符;同理,分成四个一拍的音就是四分音符;分成八个半拍的音就是八分音符;分成十六个四分之一拍的音就是十六分音符;以此类推。休止符也同理。

  1.4音名:音的唱名可有各种各样,但音名CDEFGAB都有固定的音高,例如,频率440赫兹的音名定为A音。唱名mi fa 和 xi do对应音名EF和BC为半音,其他是全音。在小提琴上手指距离:全音分开,半音并拢。

  1.5小提琴上如何记音名:在AE弦根据以上的半音关系拉出唱名 la xi do re mi fa so la 就是音名ABCDEFGA。在任何一根弦上都可以对应找出音名,例如,G弦音名是G,在G弦拉空弦、1、2、3、4指,唱名是 so la xi do re ,音名就是GABCD,很容易排列出来。

  1.6符号:升号# 升半音,重升号x升全音,降号b降半音,重降号bb降全音,还原号回到不升不降的音,“8”在音符的上面则把这个音升高一个八度。

  注:学小提琴最好是拉五线谱,而且必须要唱谱,根据唱名来找准音,而不是记手指拉琴。刚开始唱固调也许不太习惯,可以找一些熟悉的旋律把唱名当歌词来唱,例如,A大调《闪烁的小星星》可以把唱名“拉拉米米发发米------”作为歌词,训练几次就和唱简谱一样会习惯的。

  2. 音程(两个音之间的高低关系)

  2.1纯一度:两个相同的音

  2.2.大二度:全音(等于两个半音),例如do re ;

  小二度:半音,例如mi fa

  2.3大三度:全音+全音(拉双音时手指是小距离)例如do mi

  小三度:全音+半音(拉双音时手指是大距离)例如re fa

  2.4纯四度:两个全音+半音,例如do fa

  2.5纯五度:三个全音+半音,例如do so

  2.6大六度:四个全音+半音(拉双音时手指分开)例如do la

  小六度:三个全音+两个半音(拉双音时手指并拢),例如mi 高音do

  2.7大七度:五个全音+半音,例如do xi;

  小七度:四个全音+两个半音,例如re 高音do

  2.8纯八度:五个全音+两个半音,例如do 高音do

  2.9两个音的和谐关系:纯一、四、五、八度为完全和谐

  三度、六度为不完全和谐

  二度、七度为完全不和谐

  注:小提琴拉双音就是根据以上的和谐关系来听音准。

  2.10对音程的通俗理解:两个物体之间的距离叫路程,单位是米;两个音之间的距离叫音程,单位是“度”,数一下有几个音就是几度。例如,do re mi 有三个音,do mi就是三度音。

  3.1首先要记住,在五线谱高音谱号后无升降号是C大调或a小调。

  3.2.1升调号:以C大调为基础,调号每增加一个升号就往上数五度,从六个升号起在音名前加一个“升”。例如:无号是“C”大调、一个升号“G”大调、六个升号“#F”大调,以此类推。(数法举例:两个升号要从一个升号G大调的G数起,GABCD,是D大调)

  3.2.2降调号:以C大调为基础,调号每增加一个降号就往上数四度,从两个降号起在音名前加一个“降”。例如,无号是“C”大调、一个降号“F”大调、两个降号“降B”大调,以此类推。(数法举例:两个降号要从一个降号“F”大调的F数起,FGAB,是“降B”大调)

  3.3大调调名的快速记法:小提琴四根弦是G、D、A、E,分别是一至四个升号的大调调名。在小提琴的第一把位先后在DG弦按下2指和退1指,唱名分别是fa、降xi、降mi、降la,音名分别为F、降B、降E、降A,就是一至四个降号的大调调名。

  3.4调号中该升或降什么音:在小提琴的第一把位先后在DA弦上行拉出唱名fa do so re la mi,在AD弦和DG下行拉出唱名xi mi la re so do,会发现很有规律。请记住:上行就是升调号,即一个升号为升fa,两个升号为升fa、do,以此类推;下行就是降调号,即一个降号为降xi,两个降号为降xi、mi,以此类推。注意以上的次序不要搞错。

  3.5大小调关系:把大调调名弄清后,把大调调名降小三度就是小调调名。例如:三个升号是A大调,A音降小三度升是#F,即#f小调;两个降号是降B大调,“降B”音降小三度是G,即g小调。

  3.6同名大小调:小调比大调少三个升号(或用降号来抵消)。例如,A大调是三个升号,a小调则无号;E大调是四个升号,e小调则是一个升号;G大调是一个升号,g小调则是两个降号;C大调无号,c小调则是三个降号;F大调是一个降号,f小调则是四个降号。

  3.7如何辨别大小调:对大小调曲式的曲子就看结束音。例如,一个升号的曲子到底是G大调还是e小调?如果结束音是G就是G大调,是E就是e小调。此外,用首调唱法(即简谱唱名)结束音是do就是大调,是la就是小调,do降小三度就是la。

  注:大小调结构的曲式才符合这个原理,有的中国乐曲结束在re或so就不是大小调结构。

  4. 音阶(用音和音之间的全音、半音关系来说明)

  4.1大调音阶:第一个音(全音)第二个音(全音)第三个音(半音)第四个音(全音)第五个音(全音)第六个音(全音)第七个音(半音)第八个音。口诀:全全半,全,全全半

  其中第一个和第八个音的音名相同,这个音名是什么就是什么大调。例如:re mi #fa so la xi #do re符合第三至四及第七至八个音是半音的规则,第一个音名是D,所以是D大调音阶。

  注:我通常给学生画一个楼梯台阶,其中第三到四级和第七到第八级画半步,其他为一步,并依次标上do re mi fa so la xi do,这就可直观地理解C大调音阶。如果升fa,就把第四级台阶提高半步,此时#fa so为半步,可直观地理解G大调。

  4.2.1自然小调音阶(口诀):全半全,全半全,全

  4.2.2旋律小调音阶(口诀):全半,全全全,全半

  其中第一个和第八个音的音名相同,这个音名是什么就是什么小调。例如:la xi do re mi fa so la符合第二至三及第五至六个音是半音的规则,第一个音名是A,所以是a自然小调音阶。

  5. 琶音(用音程关系来说明)

  5.1什么是琶音:三个以上的音同时奏出称为和弦,把它们分别奏出称为分解和弦,把分解和弦上行和下行就是琶音。

  5.1三和弦:低(根音)、中(三音)、高(五音)三个音,相邻的音都是三度。小提琴一般拉下面的三和弦。

  5.1.2小三和弦:低音(小三度)中音(大三度)高音

  5.1.3六和弦:低音(三度)中音(四度)高音。六和弦是从三和弦变化而来,即把三和弦的低音升高八度。

  5.1.4四六和弦:低音(四度)中音(三度)高音。四六和弦是从六和弦变化而来,即把六和弦的低音升高八度。

  5.2七和弦:低(根音)、中(三音)、次高(五音)、高(七音)四个音,相邻的音都是三度。小提琴一般拉下面两个七和弦。

  5.2.1减七和弦:相邻的音都是小三度。例如,do、降mi、#fa、la

  5.2.2属七和弦:低音和中音是大三度,其他都是小三度。例如,so、xi、re、fa

  6.1读法:正确的读法应该从上往下读。例如,2/4应读作二四拍,如果读成四二拍不是很内行,但读成四分之二拍那就是很外行了。

  6.2含义:拍号上面的字母表示每小节的拍数,下面的字母表示几分音符为一拍。例如,3/8拍的3表示每小节三拍,8表示八分音符为一拍。

  6.3每小节拍数的强弱关系:两拍(第一拍强、第二拍弱),三拍(强、弱、弱),四拍(强、弱、次强、弱),六拍(强、弱、弱、次强、弱、弱)

  7. 需要记住的常用符号

  拨奏:Pizz 用弓拉奏:arco 左手拨弦:+

  人工泛音:◇ 自然泛音(或空弦):o 颤音:tr

  乐理其实并不难,厚厚一本乐理书的主要内容浓缩一下也就这几页纸。其中调名稍复杂些,不过对调名一时搞不懂也没关系,只要在拉琴时注意调号中哪几个音该升或降,把全音和半音关系弄清就行了。只要每拉一首新曲子分析一下升降关系,在四个以内的升号或降号调名不久就会记住了,我认为学小提琴的人根据我讲的方法去分析,很快就会搞懂和记住的。只要搞懂调性、拍号和速度,拉出的小提琴曲子基本上八九不离十了。可以说,对业余小提琴爱好者来说掌握以上基本乐理知识已经够用了,还想深造的话,买些乐理教科书自学也能看得懂了。

  学会放松拉琴是小提琴爱好者的幸运,只有放松才会协调一致,才会发出优美的声音。那么用什么方法拉小提琴才会放松呢?记得我第一次去武汉歌舞剧院王维立老师那里求学时我学琴已经有约四年了,老师看我拉琴后建议我推倒重来。对多年来形成的错误方法当年我改得很痛苦,后来才体会到必须用这样的方法才有可能拉好琴。不过我拉琴所走过的歪路倒成了我日后教学中引以为戒的'一笔宝贵财富。下面就谈谈当年老师让我改的一些常见错误,供小提琴爱好者参考。

  持琴方法正确与否是拉琴能否放松的关键一步。不正确的方法:耸肩;用力夹琴。这样持琴造成肌肉紧张,拉琴累,换把和揉弦都有困难。一处肌肉紧张会连带其他肌肉也紧张。

  正确的方法:老师让我把琴贴住脖子,“向左看齐”,用头的自重夹住琴,并让我左手臂自由甩动,把左手解放出来,当时我生怕琴掉了,老师说“琴摔坏了算我的。”不用任何使肌肉绷紧的力持琴,在拉琴时保持这种放松的感觉,这就是正确的持琴方法。

  不正确的手型:虎口夹住;手心朝向琴颈;用食指根部托住琴;食指歪斜。老师说的一句“你的手型像螃蟹”使我终身难忘。这样的手型势必造成紧张,手指既分不开也并不拢,音无法拉准,又影响拉双音和揉弦等,没有发展前途。

  正确的手型:虎口打开;手腕平;手心朝向脸;拇指内侧靠住琴颈;食指指根超过指板;用舵式动作换弦,即无论按哪根弦都要保持这样的手型;尤其要检查1指靠指根这一节不能歪斜,即使后退1指也是向后倒下,而不是把手指横过来。

  不正确的方法:手指动作是上下按弦,原因没有动指根关节,而是手指的第一、二关节在动作。这样按弦的结果是手指软弱无力,发音不清晰,拉不快。

  正确的方法:老师打开钢琴顶盖让我看音锤的运动原理,要我模仿音锤,保持手指弯曲的形状,只动指根关节,落指前先把手指向后蓄势,然后手指高高的从后向前迅速落下,落指后要放松手指,保持手指按到指板的力就够了。要培养这样一个概念:拉小提琴的手指是前后运动才能分得开、并得拢,而不是像弹钢琴那样左右分开。

  不正确的握弓:拇指关节瘪下去捏住弓杆。这一错误是拉琴最致命的,永远发不出好听的声音,跳弓等许多弓法都无法拉好。

  正确的握弓:手自然下垂,拇指与中指第一个关节握成圆环,拇指只是弓杆的一个支点,这个支点是活动的,所以不要捏住弓杆,靠拇指尖内侧轻轻地托着弓杆就行了。握弓的拇指是关键,至于其他手指的位置由各个门派不同所决定,各种门派都有杰出的提琴家,不能说那种门派最好。

  不正确的方法:用力压弦;手腕是左右横向运动;换弓时加入过多的手腕和手指动作。

  正确的方法:老师让我把拇指轻轻托住弓杆握弓,在弓的重心段不用任何压力运弓,运全弓时保持这个音量,当时我觉得这样的声音很轻,经过一段时间训练就会体会到这样的声音不仅优美而且声音传得远。老师培养了我一个概念:“音量的大小主要是弓速,而不是压力。”运弓时的手腕动作应该和弓的运动方向一致,换弓时不要人为加入手腕和手指动作。

  年轻时我喜欢拉快速的曲子,但总是拉不清晰,老师认为我的左右手灵活性都很好,问题是左右手没配合好,老师给了我以下训练建议:像拉顿弓一样,每个音都先按好手指,弓勾住弦再拉;快弓慢练,逐步加快。其实无论快慢,都应该是左手引领右手。

  以上几条是拉琴最基本的方法,也是最重要的方法,建议大家在拉琴时对照一下,看看是否做对了,是否放松了,如果不正确,花再多的时间也要改过来,这样做很值得。本人已有三十多年的教学经验,许多转到我门下学琴的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纠偏后进步就很大。如果最基本的方法不正确,那么训练就是在不断地巩固错误,达到一定程度后水平就上不去了。这就像建造大楼一样,如果基础打偏了,大楼建到一定高度后就无法升高了,因为再往上造大楼会倒塌,想继续往上建造就必须对基础纠偏或者干脆拆除重建,而且大楼造得越高纠偏越困难,所以还是先纠偏再往上造效率会更高。我看到大多数业余学小提琴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方法,这些常见错误中只要存在其中一条就会影响小提琴技术的发展。拉琴的习惯往往是先入为主,一旦养成坏习惯要改掉很困难,所以在学小提琴的启蒙阶段就要严格要求姿势和方法的正确性。只要方法正确,即使在启蒙阶段拉琴也不会是“锯木头”。

  当然,拉琴放松是相对的,要有紧有松。我爱好跳摩登舞,用跳舞的正确方法来形容拉琴是恰到好处:挺而不僵,松而不懈。

【小提琴的基础乐理知识】相关文章:

“宫、商、角、徵、羽”(读音为gōng、shāng、 jué、zhǐ、yǔ)是我国五声音阶中五个不同音的名称,类似现在简谱中的1、2、3、5、6。即宫等于1(Do),商等于2(Re),角等于3(Mi),徵等于5(Sol),羽等于6(La),亦称作五音。

最早的“宫商角徵羽”的名称见于距今2600余年的春秋时期,在《管子·地员篇》中,有采用数学运算方法获得“宫、商、角、徵、羽”五个音的科学办法,这就是中国音乐史上著名的“三分损益法”。宫商角徵羽这五音是中国古乐基本音阶,同西方有别。如用西乐的七个音阶对照一下的话,古中乐的“五音”相当于do、re、mi、sol、la少去了半音递升的“fa”和“si”。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几条练声小妙招,记住学唱歌是一件持之以恒的事情。

讲解:这是最简单的两条,两条半音的位置非常相似。需要注意的是第二个半音的位置。

讲解:难度有略微提升。主要体现在第一个半音的位置,上文已详细说明,需提醒。

讲解:这条的难点在于连续三个全音。很多团员会在AB这个全音上败下阵来。

1.找准每条音阶的半音位置

2.唱的时候多感受半音与全音的位置变化

3.建议从易到难的练习

1.找准每条音阶的半音位置

2.多感受相同音阶上行与下行半音与全音的位置变化

3.建议从易到难的练习

讲解:这三个都是大三度+小三度,唱法一样,注意音高的变化。

讲解:和I级的相反,即小三度+大三度,可能很多团员会下意识地把小三度唱成大三度,尤其注意。

讲解:这个最难,小三度+小三度,实际难的是上面的小三度,因为F和B构成了三全音,这个音程对人声非常不友好,要唱准很不容易,要多多练习。

1.找准两个全音/一个全音+一个半音的距离

2.建议从易到难的练习

最后喜欢我们的文章可以通过点赞转发收藏分享的方式为我们打call。

您有想学的声乐技巧吗?您有难以解决的唱歌难题吗?请在评论区各抒己见,本号的更新内容会参考各位的意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d上行到什么形成全音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