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是现代作家吗有哪些代表作品?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

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背影》要被踢出课本?

《背影》这篇散文写于1925年,此文亦收录在全国中学生课本中,是八年级语文教材中非常经典的一篇散文。

谈及这篇散文,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难以忘怀的课后练习中"朗读并背诵全文"相信大家还历历在目。

可这样一篇脍炙人口佳作如今为何陷入质疑,著名作家余光中为何公开发表言论直言朱自清算什么大师,并强烈要求《背影》一文移除教材呢?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朱自清。

朱自清,原名朱自华,号秋实,江苏省东海县生人。1898年11月22日-1948年8月12日,他是我国著名现代散文家、诗人及学者。

朱自清的主要代表作品有《春》 《绿》 《荷塘月色》 《匆匆》 《背影》等。其中最出名的便收录在全国中学生教材中的《背影》。

《背影》是采用叙事手法描写出的一篇回忆性散文,讲述的是年仅19岁的作者离开南京去北京求学时期,父亲送他到浦口火车站送站,悉心照料他上车,并替他买橘子的情形。

全篇用朴实细腻的文字,将父亲对儿女深沉的爱,刻画的淋漓尽致,从点滴微小的事件中呈现出父亲对孩子那份呵护与关怀。

全文最出彩的之处便在于作者用朴实细腻的文字,详实地描写了父亲在陪儿子等待火车出发前,翻去另一个月台只为给儿子买橘子的片段。

已落座火车席位的作者在与年迈的父亲临别之际,父亲悄然看到另一边的月台有个卖橘子的小商贩,便提出要去给儿子买几个橘子带在路上。

不善用言语传递内心情感的父子,说不出细腻温柔的告别,却用最触动人心的相互挂念做着无声的表达。

父亲的爱就是这样,他无法直白地表达给你,但是他却竭尽全力把能给最好的都给了你。在作者的笔下,生动地描写出年迈体胖的父亲因行动不便展露出的笨拙形态但却努力的样子,瞬间就挠疼了读者的心。可就是这段买橘子的片段,近期引起了指责与批评。

不少人表示:文中父亲穿越轨道翻上月台,给儿子买橘子情景,虽表现了父亲那份深沉的父爱,尽管值得歌颂,但父亲却违背了起码的交通规则常识。

为了防止青少年受到不正确影响,为避免出现类似的情况,必须把《背影》这篇文章从课本中踢出去。朱自清,作为我国著名散文作家,凭借自己的文采与写作技巧,收获了很多人的喜爱。但凡事都有对立面。

鲜花和掌声背后一定会有批评与指责。有人称赞他的才华,郁达夫和沈从文都曾公开对朱自清及他的作品表达过浓重的赞赏。

他们认可朱自清的文采,并认为朱自清的作品都非常符合他当时那个年代,是当时年代的真实写照。他们眼中那些平铺直叙,简明扼要的文字也显的十分动人。当然,郁达夫和沈从文眼中的朱自清,在余光中作家眼里,就是另外一番评论了。

作家余光中眼里的朱自清

1977年,作家余光中先生公开发表了一篇名为《论朱自清的散文》的文章,拉开了贬低朱自清的序幕,反对朱自清的"声音"也由此开章。

此文中表示:朱自清的文章,无论在文字或是思想上,都极其平庸无趣。表达的道理与观点老旧无新意,一般中学生都能说得出来。在写作的方式上也有很大的问题。比如做排比的手法,节奏刻板,凸显段落之间交待太明、转折太露,毫无可取之处。

朱自清忠厚拘谨的个性,在其为人和教学方面固然是一个优点,可在抒情散文里,实在碍于想象之飞跃,情感之激昂称其"放不开"。

正是因为余光中的抨击,坊间才流传出"朱自清的写作水平连中学生都不如"诸如此类的说法。在余光中先生看来,《背影》一文,中心思想是要表达父爱,可朱自清却花了很长的篇幅去刻画自己。

关于对父亲的描写只用了很少的文字,这明显出现了文不对题,通篇文字详略不当。

直接的叙事手法未加任何修饰词句,显得整篇文章苍白无力,毫无吸引力,口水化严重,即文学价值低,无法让读者陷入其构造的情景之中让读者发散思考。

你如何看待《背影》这篇散文呢?

正如一千个读者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不同的想法。文学作品就像一面镜子亦是一个筛子,怎么解读那是读者的事,作品摆在那儿,谁都可以看,只是每个人看的角度不一样罢了。

就像我们的北京天安门,它就摆在那儿,可每个人合影留念出来的照片都是不一样的,可北京天安门天下就只独一份儿。

无论是散文还是小说,长篇或是短片,作品刻画的形象本身就具备的多面性。就像一尊雕像,不同的角度看到的是不一样的画面,我们无法评断哪种是真正的真实。

也许本身片面的真实就充满了矛盾。作家写出的文章,那么作家是第一作者,读者便是第二作者。文字引发的共鸣,激起的情感,都是作品与读者交互后激发建立的。

不同的读者有不同的人生,自然激发出的感受不同,这没有什么好奇怪。无论是作者本身还是读者,我们都无法拥有为某一个作品设定完整的标准答案的特权。

余光中先生一句:"掉头一去是风吹黑发,回首再来已雪满白头。"激发了无数人为世事变迁而感慨,朱自清先生笔下刻画出深沉的父爱亦会让为人子女的我良久感动。

文学作品最大的价值也许在于它真实地反映出作品当时的年代烙印,也许后世看来,它不再合理,甚至匪夷所思,但它的价值并不会因为时代的变迁而消退。

那么,你怎么看待《背影》,对余光中先生和朱自清先生两位大文豪有什么观点呢?

哦对了,在这里我必须多说一句,严正提醒!!!

攀越轨道是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请一定不要模仿《背影》原文中的行为,后果会很严重哦!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如需转载请保留原文地址:.cn/article/31546.html

阅读是一种主动的过程,是由阅读者根据不同的目的加以调节控制的,陶冶人们的情操,提升自我修养。下面是白话文整理的朱自清的代表作(精选10篇),希望能够给予您一些参考与帮助。

朱自清之名是他1917年报考北京大学时改用的,典出《楚辞 ·卜居》“宁廉洁正直以自清乎”,意思是廉洁正直使自己保持清白。朱自清选“自清”作为自己的名字,其意是勉励自己在困境中不丧志,不同流合污,保持清白。他同时还取字“佩弦”。“佩弦”出自《韩非子·观行》“董安于之性缓,故佩弦以自急”,意为弓弦常紧张,性缓者佩弦以自警。

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我从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着父亲奔丧回家。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父亲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回家变卖典质,父亲还了亏空;又借钱办了丧事。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惨淡,一半为了丧事,一半为了父亲赋闲。丧事完毕,父亲要到南京谋事,我也要回北京念书,我们便同行。

到南京时,有朋友约去游逛,勾留了一日;第二日上午便须渡江到浦口,下午上车北去。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颇踌躇了一会。其实我那年已二十岁,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是没有甚么要紧的了。他踌躇了一会,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我两三回劝他不必去;他只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我们过了江,进了车站。我买票,他忙着照看行李。行李太多了,得向脚夫行些小费,才可过去。他便又忙着和他们讲价钱。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但他终于讲定了价钱;就送我上车。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坐位。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警醒些,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直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望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望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近几年来,父亲和我都是东奔西走,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他少年出外谋生,独力支持,做了许多大事。那知老境却如此颓唐!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但最近两年的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我北来后,他写了一信给我,信中说道,“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利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朱自清原名朱自华,号秋实,取“春华秋实”之意。朱自清之名是他1917年报考北京大学时改用的,典出《楚辞·卜居》“宁廉洁正直以自清乎”——这是屈原被流放时请太子卜为自己占卦时说的话,意思是廉洁正直使自己保持清白。朱自清选“自清”作为自己的名字,其意是勉励自己在困境中不丧志,不同流合污,保持清白。他同时还取字“佩弦”。“佩弦”出自《韩非子·观行》“董安于之性缓,故佩弦以自急”,意为弓弦常紧张,性缓者佩弦以自警。

朱自清的诗,尽管数量不多,却在思想和艺术上呈现出一种纯正朴实的新鲜作风。其中如《光明》《新年》《煤》《送韩伯画往俄国》《群羊》《小舱中的现代》等,或热切地追求光明,憧憬未来,或有力地抨击黑暗的世界,揭露血泪的人生,洋溢着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精神,是初期新诗中难得的作品。

1912年进入江苏省立第八中学(今扬州中学)学习。

1916年中学毕业并成功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17年升入本科哲学系。在北大期间,朱自清积极参加五四爱国运动,嗣后又参加北大学生为传播新思想而组织的平民教育讲演团。并与武仲谦结婚。

1919年开始发表诗歌,作为新文学运动初期的诗人之一,他以清新明快的诗作,在诗坛上显出自己的特色。1919年2月出版他的处女作诗集《睡吧,小小的人》。

1920年修完课程,北京大学哲学系提前毕业。毕业后,先在杭州第一师范,后回到母校江苏省立第八中学(今扬州中学)教授国文、哲学,并任教学主任。继续参加新文学运动,成为文学研究会的早期会员。还参与发起新文学史上第一个诗歌团体“中国新诗社”和创办第一个诗歌杂志《诗》月刊等工作,支持由青年学生组成的湖畔诗社及晨光文学社的活动,为开拓新诗的道路付出了辛勤的劳动。

1921年参加文学研究会,是“五四”时期重要的作家之一。

1922年商务印书馆出版了文学研究会8位诗人的合集《雪朝》第一集,内收朱自清的诗作19首。

1923年朱自清发表了近300行的抒情长诗《毁灭》,表明自己对生活的严肃思考和“一步步踏在土泥上,打上深深的脚印”,这种进取不懈的人生态度,在当时有较大影响。

1924年,诗和散文集《踪迹》出版。1925年,朱自清任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开始从事文学研究,创作方面则转为以散文为主。

1928年第一本散文集《背影》出版,集中所作,均为个人真切的见闻和独到的感受,并以平淡朴素而又清新秀丽的优美文笔独树一帜。

1931年8月,朱自清留学英国,进修语言学和英国文学;后又漫游欧洲五国;1932年7月回国,任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主任,与闻一多同事一起论学。

1932年8月20日,朱自清携陈竹隐回扬州省亲。朱自清和他的妻子在上海举办婚礼。1932年8月底,朱自清赴欧洲游学。

1934年,出版《欧游杂记》和《伦敦杂记》,是用印象的笔法写成的两部游记。

1935年编辑《〈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并撰写《导言》。翌年出版散文集《你我》,其中,《给亡妇》娓娓追忆亡妻武钟谦生前种种往事,情意真挚,凄婉动人。这一时期,朱自清散文的情致虽稍逊于早期,但构思的精巧、态度的诚恳仍一如既往,文学的口语化则更为自然、洗练。

抗日战争爆发后,朱自清随清华大学南下长沙,1938年3月到昆明,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合并的西南联合大学中国文学系主任,并当选为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理事。抗日战争的艰苦岁月里,他以认真严谨的态度从事教学和文学研究,曾与叶圣陶合著《国文教学》等书。

1945年抗战胜利后,国x党政府发动内战,镇压民主运动。特别是1946年7月,朱自清的好友李公朴、闻一多的先后遇害,都使他震动和悲愤。于是他出席成都各界举行的李、闻惨案追悼大会,并报告闻一多生平事迹。

1946年10月,他从四川回到北平,于11月担任“整理闻一多先生遗著委员会”召集人。

1946年10月,经过漫长曲折的道路,在黑暗现实的教育和爱国民主运动的推动下,他成为革命民主主义战士。在反饥饿、反内战的实际斗争中,他身患重病,签名于《抗议美国扶日政策并拒绝领取美援面粉宣言》,并嘱告家人不买配售面粉,始终保持着一个正直的爱国知识分子的气节和情操。

1948年8月12日,朱自清因患严重的胃病(严重的胃溃疡导致的胃穿孔),不幸逝世,享年50岁。

在人们的意识中文人就应该一心搞创作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文人都是这样,朱自清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他不仅文章写的好,而且在家庭上也是经营的非常圆满的,只是他这一生因为一直与国民*进行抵抗,直到死去都没有好好享受妻子的爱意,朱自清妻子是谁呢?

他这一生实际上是有两个妻子的,朱自清妻子第一个名字叫做武仲谦,她为朱自清生了五个孩子,但是因为身体原因去世了,他的第二个妻子名字叫做陈竹隐,在她和朱自清结婚之后一夕之间就成了五个失去母亲疼爱的妈妈。但是她没有退却,而是非常努力的做好一名妻子和一位妈妈。

朱自清的第一个妻子虽然不是什么名门贵族但是在家里也是娇生惯养着的,但是和朱自清结婚之后就没有过一天的舒坦日子,她在搬家之后身体很不好,但是因为朱自清很不喜欢听见别人说生病,所以一直瞒着他,一直到朱自清发现不对劲,才发现她已经病的不成样子,在她的一生中除了她的孩子们就是朱自清了,她是典型的中国妻子的形象,而朱自清的第二个妻子原本是一个大学的高材生,但是为了能和朱自清在一起,她决定放弃学业,一心一意的服侍朱自清和他的五个孩子,让他能够有充足的时间来搞创作。说实在的朱自清的一生中能够有这么两个女人在他的生命中出现已经是非常珍贵的了,还不说最后两个都成为了他的妻子。

朱自清《白采》原文 篇七

盛暑中写《白采的诗》一文,刚满一页,便因病搁下。这时候薰宇来了一封信,说白采死了,死在香港到上海的船中。他只有一个人;他的遗物暂存在立达学园里。有文稿。旧体诗词稿,笔记稿,有朋友和女人的通信,还有四包女人的头发!我将薰宇的信念了好几遍,茫然若失了一会儿,觉得白采虽于生死五所容心,但这样的死在将到吴淞口了的船中,也未免太残酷了些——这是我们后死者所难堪的。

白采是一个不可捉摸的人。他的历史,他的性格,现在虽从遗物中略之梗概,但在他生前,是决少人知道的;他也绝口不向人说,你问他他只支吾而已。他赋性既这样遗世绝俗,自然是落落寡合了;但我们却能够看出他是一个好朋友,他是一个有真心的人。

“不打不成相识,”我是这样的知道了白采的。这是为学生李芳诗集的事。李芳将他的诗集交给我删改,并嘱我作序。那时我在温州,他在上海。我因事忙,一搁就是半年;而李芳已因不知名的急病死在上海。我很奥悔我的徐缓,赶紧抽了空给他工作。正在这时,平伯转来白采的信,短短的两行,催我设法将李芳的诗出版;又附了登在《觉悟》上的小说《作诗》的儿子》,让我看看——里面颇有讥讽我的话。我当时觉得不应得这种讥讽,便写了一封近两千字的长信,详述事件首尾,向他辩解。信去了便等回信,但是杳无音信。等到我已不希望了,他才来了一张明信片;在我看来,只是几句半冷半热的话而已。我只能以“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自解,听之而已。

但平伯因转信的关系,却和他常同函扎。平伯来信,屡屡说起他,说是一个有趣的人。有一会平伯到白马湖看我。我和他同往宁波的时候,他在火车中将白采的诗稿《羸疾者的爱》给我看。我在车身不住的动摇中,读了一遍,觉得大有意思。我于是承认平伯的话,他是一个有趣的人。我又和平伯说,他这篇诗似乎是受了尼采的影响。后来平伯来信,说已将此语函告白采,他颇以为然。我当时还和平伯说,关于这篇诗我想写一篇评论;平伯大约也告诉了他。有一会他突然来信说起此事,他盼望早些见着我的文字,让他知道在我眼中的他的诗究竟是怎样的。我回信答应他,就要做的。以后我们将此文完篇;他却已经死了,看不见了!他暑假前最后给我的信还说起他的盼望。天啊!我怎样对得起这样一个朋友,我怎样挽回我的过错呢?

平伯和我都不曾见过白采,大家觉得是一件缺憾。有一会我到上海,和平伯到西门林荫路正兴里五号去访他:这是按着他给我们的通信地址去的。但不幸得很,他已经搬到附近什么地方去了;我们只好嗒然而归。新正兴里五号是朋友延陵君住过的:有一次谈起白采,他说他姓童,在美术专门学校念书;他的夫人和延陵君是朋友,延陵夫妇曾借住他们所赁的一间亭子间。那是我看延陵时去过的,床和桌椅都是白漆的;是一间虽小而极洁净的房子,几乎使我忘记了是在上海的西门地方。现在他存着的摄影里,据我看,有好几张是在那间房里照的,又从他的遗扎里,推向他那时还未离婚;他离开新正兴里五号,或是正为离婚的缘故,也未可知。这却使我们事后追想,多少感着些悲剧味了。但平伯终于未见着白采,我竟得和他见了一面。那是在立达学园我预备上火车去上海前的五分钟。这一天,学园的朋友说白采要搬来了;我从早上等了好久,还没有音信。正预备上车站,白采从门口进来了。他说着江西话,似乎很老成了,是饱经世变的样子。我因上海还有约会,只匆匆一谈,便握手作别。他后来有信给平伯说我“短小精悍”,却是一句有趣的话。这是我们最初的一面,但谁知也就是最后的一面呢!

去年年底,我在北京时,他要去集美作教;他听说我有南归之意,因不能等我一面,便寄了一张小影给我。这是他立在露台上远望的背影,他说是聊寄伫盼之意。我得此小影反复把玩而不忍释,觉得他真是一个好朋友。这回来立达学园,偶然翻阅《白采的小说》,《作诗的儿子》一篇中讥讽我的话,已经删改;而薰宇告我,我最初给他的那封长信,他还留在箱子里。这使我惭愧从前的猜想,我真是小器的人哪!但是他现在死了,我又能怎样呢?我只相信,我如爱墨生的话,他在许多朋友的心里是不死的!上海,江湾,立达学园。

(原载1926年10月5日《一般》第10号第2期)

扩展:朱自清散文片段 篇八

1) 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选《荷塘月色》

2)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绵软软的。

3)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闭了 仿佛一个暮春的早晨,霏霏的毛雨①默然洒在我脸上,引起润泽、轻松的感觉。新鲜的微风吹动我的衣袂,像爱人的鼻息吹着我的手一样。我立的一条白矾石的甬道上,经了那细雨,正如涂了一层薄薄的乳油,踏着只觉越发滑腻可爱了。

4) 这是在花园里。群花都还做她们的清梦。那微雨偷偷洗去她们的尘垢,她们的甜软的光泽便自焕发了。在那被洗去的浮艳下,我能看到她们在有日光时所深藏着的恬静的红,冷落的紫,和苦笑的白与绿。以前锦绣般在我眼前的,现有都带了黯淡的颜色。——是愁着芳春的销歇么?是感着芳春的困倦么?

5) 大约也因那蒙蒙的雨,园里没了浓郁的香气。涓涓的东风只吹来一缕缕饿了似的花香,夹带着些潮湿的草丛的气息和泥土的滋味。园外田亩和沼泽里,又时时送过些新插的秧,少壮的麦,和成荫的柳树的清新的蒸气。这些虽非甜美,却能强烈地刺激我的鼻观,使我有愉快的倦怠之感。

6) 看啊,那都是歌中所有的:我用耳,也用眼,鼻,舌,身,听着;也用心唱着。我终于被一种健康的麻痹袭取了。于是为歌所有。此后只由歌独自唱着,听着;世界上便只有歌声了。

7) 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花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8)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嘹亮地响。

9)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子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选自《春》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niǎo,nuó)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一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mò)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ē)玲(英语violin小提琴的译音)上奏着的名曲。

朱自清在私塾读书,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他1912年入高等小学,于1916年成功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19年2月出版他的处女诗集《睡吧,小小的人》,1920年于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1921年参加文学研究会,是“五四”时期重要的作家之一。至1925年去清华大学任教前,出版了诗集《踪迹》和诗集《雪朝》第一集。其中《送韩伯画往俄国》《光明》《羊群》《赠A·S》等,暴露了社会的黑暗,表现了作者对光明的向往和对革命的赞美。

1931年8月,朱自清留学英国,进修语言学和英国文学;后又漫游欧洲五国;1932年7月回国,任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主任,与闻一多同事一起论学。

1945年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发动内战,镇压民主运动。特别是1946年7月,朱自清的好友李公朴、闻一多的先后遇害,都使他震动和悲愤。于是他不顾个人安危,出席成都各界举行的李、闻惨案追悼大会,并报告闻一多生平事迹。

1946年10月,他从四川回到北平,于11月担任“整理闻一多先生遗着委员会”召集人。

在反饥饿、反内战的实际斗争中,他身患严重的胃溃疡,但仍签名于《抗议美国扶日政策并拒绝领取美援面粉宣言》,并嘱告家人不买配售面粉,始终保持着一个正直的爱国知识分子的高尚气节和那可贵的情操。

1948年8月12日,朱自清因患严重的胃病,(严重的胃溃疡导致的胃穿孔)不幸逝世,享年仅50岁。临终前,朱自清用颤抖的手抓住妻子陈竹隐断断续续地说:“要记住,我是在拒绝美援面粉的文件上签过名的,我们家以后不买美国面粉。”朱自清先生在签名前体重已下降到77.6斤,迫切需要营养和治疗,但他仍旧拒绝这种“收买灵魂性质”的施舍,表现了一位中华民族优秀知识分子的尊严和气节。

毛泽东曾称赞他“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东海,后随祖父、父亲定居扬州,自称“我是扬州人”。幼年在私塾读书,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1912年入高等小学,1916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19年2月写的《睡罢,小小的人》是他的新诗处女作。他是五四爱国运动的参加者,受五四浪潮的影响走上文学道路。

1920年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后,在江苏、浙江一带教中学,仍积极参加新文学运动。1922年和俞平伯等人创办的《诗》月刊。是新诗诞生时期最早的诗刊。他是早期文学研究会会员。1923年发表的长诗《毁灭》,反映出正视现实,面向人生的态度,在当时诗坛有很大影响。这时还写过《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优美散文。

1925年8月到清华大学任教,开始研究中国古典文学;创作则以散文为主。1927年写的《背影》、《荷塘月色》都是??人口的名篇。1931年留学美国,漫游欧洲,回国后写成《欧游杂记》。1932年9月任清华大学中文戏主任。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随校南迁至昆明,任西南联大教授,讲授《宋诗》、《文辞研究》等课程,并写出普及古代文献知识的读物如《经典常谈》。这一时期曾写过散文《语文影》,但未能出版。

抗战胜利后,他目睹国民党统治的种种黑暗,思想有很大转变,作品多是针对现实,偏于说理的杂文。1946年由昆明返回北京,任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北京解放前夕,在清贫的生活中保持中国人的气节,患胃病辞世。

朱自清的散文主要是叙事性和抒情性的小品文。其作品的题材可分为三个系列:

第一是以写社会生活抨击黑暗现实为主要内容的一组散文,代表作品有《生命价格--七毛钱》、《白种人--上帝的骄子》和《执政府大屠杀记》。

第二是以《背影》、《儿女》、《悼亡妇》为代表的一组散文,主要描写个人和家庭生活,表现父子、夫妻、朋友间的人伦之情,具有浓厚的人情味。

第三,以写自然景物为主的一组借景抒情的小品,《绿》、《春》、《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荷塘月色》等,是其代表佳作。后两类散文,是朱自清写得最出色的',其中《背影》、《荷塘月色》更是脍炙人口的名篇。其散文素朴缜密、清隽沉郁,以语言洗炼,文笔清丽著称,极富有真情实感。

民国是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最具时代特色的历史阶段,在民国存续期间传统文化与西方思想相互杂糅。在这种文化大背景的影响之下,生活在民国时期的作家群体也可以称得上,最具中国文化特色的一代文化耕耘者。

生活在多种思想与文化杂糅的大变革时代,民国作家必然要受到时代影响与羁绊。所以在这一时期涌现出来的作家,以及他们的文学思想和创作的文学作品,也都不可避免的被烙上了时代的印记。

后人为了与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学进行区分,将民国时期产生的文化现象称为“民国文学”。从1912年元月民国建立一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前,这一阶段的所有诗歌、散文、小说等文学作品,都被划入了“民国文学”领域。

民国从建立至覆亡共历经三十八载春秋,虽然大多数情况下都处于战乱之中,但在其发展过程中也曾出现过“黄金十年”。

虽然这十年在历史发展长河中转瞬即逝,但是却为民国文化向多元化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以及不可磨灭的文化基因。

由于民国正处于以新代旧的关键时期,所以很多新思想、新观念以及新型文学体裁层出不穷。并且也涌现出了以徐志摩、林语堂、朱自清,以及张爱玲、林徽因、萧红、冰心等,极具个人风格和文学思想的民国作家。

尤其是创立了《诗》月刊并倡导新诗的朱自清,更是以才华横溢的文学先导精神,创作出了很多内容新颖、主题明确的白话美文。大家耳熟能详的背影《背影》、《春》,以及被誉为“白话美术文模范”的《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都是朱自清最为世人熟知的名作。

他创作的散文名篇《春》不仅“贮满诗意”,而且也是最能打动人心的“春的赞歌”。“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开篇就以饱满的感情色彩迎接春天到来。尤其是两组“盼望着”更是表达了,对春天的急切期望与一往情深。

1.朱自清文学思想形成契机

朱自清是民国时期作家群体中的佼佼者,作为当时江南文化圈内出类拔萃的大作家,曾经创作过很多具有时代特色的文学作品。诗歌、文章、散文是朱自清文学思想中的三大利器,他以独特的文学视角不断去阐释符合时代特色的新思想。

生于晚清末年长于民国时期的朱自清,在年仅18岁时就成功考入北京大学预科。在校期间,他不仅积极学习文化知识而且也接受了新型思想的熏陶。由于对文学情有独钟所以他一直笔耕不辍,并于入校之后的第三年开始在各大报刊上发表诗歌作品。

1921年已经拥有独立文学思想的朱自清,加入了以新文学运动为核心的文学研究会。在此期间它不断吸收文学创作领域方面的营养,并快速成长为文学研究会中的代表作家。1922年24的朱自清与后来的大作家叶圣陶,一起创办了《诗》月刊并积极倡导新诗创作。

《诗》月刊作为我国新文学史上第一个诗刊,可以说为民国时期的新诗创作奠定了重要基础。这个时期其实正处于新旧思想以及中西观念,相互排斥与不断融合的关键时刻。作为当时社会中的进步青年朱自清的人生经历,其实也是民国社会发展的一个缩影。

2.朱自清文学新起点《毁灭》

1922年朱自清创作的长诗《毁灭》,在《诗》月刊上发表之后就引起了当时诗坛的广泛注意。作为五四时期备受关注的抒情长诗,其实描绘的就是诗人对人生的困扰,以及对新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虽然按照现代人的思维去欣赏这首诗歌,总会给人一种难以咀嚼的晦涩之感。同时,也无法从诗歌的语言中直白的,去体悟诗人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但是在民国时期却具有非常高的文学价值,因为诗人在诗中所体现出的压力与思想痛苦,才是他创作《毁灭》一诗的真正寓意。

“我流离转徙;脚尖儿踏呀,却踏不上自己的国土!在风尘里老了,在风尘里衰了,仅存的一个懒恹恹的身子,几堆黑簇簇的影子!”。

这是长诗《毁灭》中的节选诗句,通过这几句诗文可以看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助。

笔者认为朱自清作为一个崇尚实用主义的人,他能够超越自己内心世界以及环境,写创作出长诗《毁灭》就已经阐明了,他要寻求文学新起点的决心与气度。如果从这首诗歌的整体意境上去分析,不难发现这首诗中所表达的情绪,其实就是朱自清的现实想法。

他曾在《毁灭》序文中写道:“六月间在杭州。因湖上三夜的畅游,教我觉得飘飘然如轻烟,如浮云,丝毫立不定脚跟。当时颇以诱惑的纠缠为苦,而亟亟求毁灭。情思既涌,心想留些痕迹。但人事忙忙,总难下笔。”

从这段序文节选所表达的内涵来看,作者当时一定处于一种比较焦躁的情绪之中。否则也不会“觉得飘飘然如轻烟”。而导致这种感觉出现的主要因素,就是当时的社会大环境以及诗人个人遭遇。

3.《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在此之后他又创作了《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这篇以游记形式创作的散文名作,不仅奠定了朱自清在民国文坛上的文学地位,同时,也让朱自清的散文创作向更加成熟的方向发展。简而言之就是为后期更具文学素养的,散文创作奠定了重要的文学基础,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出版之后,立即受到了当时文人的一片好评。这篇极具美感的散文作品,也被誉为“白话美术文的模范”。在这篇“游记散文”大获成功之后,朱自清再接再厉于1924年出版诗文集《踪迹》。

1925年27岁的朱自清应清华大学聘请任中文系教授,这一时期他创作了很多诗歌以及散文作品。并且创作方向也逐渐由诗歌转向散文,这其实就是朱自清能够成为散文文章的重要原因。事实上这一阶段也是民国“黄金十年”到来的序曲。

4.回忆性散文《背影》

1928年朱自清出版第一部散文集《背影》,其中一篇以《背影》为题的回忆性散文,不仅奠定了朱自清在民国散文创作史上的重要地位,同时也成为了后人争相传颂的著名文章。这篇散文以平实的语言和真挚的感情,让大多数读者都陷入了沉思。

《背影》以朱自清离开老家南京去北京为背景,叙述了一幕父子二人在车站送别时的情景。作者的父亲为了能与他多待一会,特意送他到浦口火车站并替他买橘子。虽然这些都是日常生活中的小事,但是却体现出了浓浓的父子情。

这篇散文开篇写道:“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通过这段文字可以得知朱自清与父亲的感情其实特别疏离。这也是为什么作者会对父亲车站送别,以及买橘子时的“背影记忆深刻的原因。

“他望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

这是《背影》一文中父亲为作者买橘子时的语言。从这句话中其实就可以看出,封建制大家长的威严以及不会表达个人感情窘态。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这段对父亲衣着、走路形态的描写,其实也表达出了作者对父亲的敬爱。

“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作者的父亲由于身材较胖,所以在翻越月台时才会如此吃力。看到父亲为他买橘子时的场景朱自清才会不禁黯然神伤。

笔者认为朱自清用朴素的文字,以及没有任何修饰的真挚情感,把父亲对他的爱表达得深刻细腻。可以从平凡的小事中却展现出了伟大的父爱,作为一篇以回忆为主题的散文,将世间父母对孩子的真情写得淋淋尽致。

《春》是一篇影响力仅次于《背影》的著名散文,这篇散文于1933年发表于各大期刊。此时的朱自清刚刚结束欧洲之旅回到中国,在回国之后他的人生好事接二连三。不仅与其钟爱的女子陈竹隐女士结婚,同时在第二年还喜得贵子。

笔者认为此时的朱自清一定处于春风得意之中,这一点完全可以从这篇散文中获得证实。“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一切都象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这三句话是这篇散文的开篇语,不仅饱含了对春天即将来到的喜悦之情,同时也表达出了作者对春天的向往。可以说朱自清在这篇《春》中,不仅讴歌了生机勃勃的春天,同时,也将自己内心的真情实感显露无疑。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通过对初春时节大地复苏桃花、杏花、梨花争奇斗艳的描写,进而表达出了作者拥抱春天的情怀。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里脚是新的,它生长着。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全文最后三句接连三个生动形象的比喻句,刻画出了春天来到之时迷人的景象。

春天在朱自清的散文中像娃娃、小姑娘和健壮的青年。这其实也从春天的季节特性,以及作者的内心情感角度出发,为广大读者描绘出了一个有血、有肉、有灵魂的春天。虽然现代人无法真实感受民国时期的春天,但是却可以从朱自清散文《春》中,去体会民国时代的春天气息,以及蕴含在春风中的文化韵味。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朱自清是现代作家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