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铃花》蓝莲花歌曲原唱的章法是什么?

美丽就在眼前……丢掉幻想,学习英雄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向死而生,那永恒的谷神,以前所未有的意志品质,此在都引我们前进。

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过去。

所有过去的,都成泡影;

那不美满的,都在充盈;

一切不可言喻的,都在运行;

那永恒的谷神,都引我们前进。

纪录东方《艺和色》爱普世,我知道

一切过去的,统统都全部化成了泡影;

一切不美满的,此刻都在静静地充盈;

所有不可言喻的,此时都动之徐生;

只有永恒的谷神,此在都引着我们前进。

艺和色:豪情万丈,激情澎湃,自然天成。

——题记 刘先银 北京 2021年3月20日

刘先银校订编注《道德经》译文精简版

谷神不死(生命的化生永不停歇),

是谓玄牝(这就是微妙的母性)。

玄牝之门(微妙的母性的门户),

是谓天地根(是天地的根源)。

绵绵若存(延绵不绝地永存着),

用之不勤(作用无穷无尽)。

当然,自从有了这些来自世界顶级的精华:我在每一天里重新诞生,每天都是我新生命的开始。江汉曾为客,相逢每醉还。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千山同一月,万户尽皆春。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一切都是命运 ,一切都是烟云,一切都是没有结局的开始,一切都是稍纵即逝的追寻,一切欢乐都没有微笑,所有的结局,都是新的开始。

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都将成为美好的回忆。真理从不急于表白,更不辩解,也不道破。她只是略带羞赧地融于生活的河流,或许就是你行进中撩起的一朵浪花,看似自生自灭,其实已留下了花开的痕迹。有所察觉、或略有所思——那都是对原生态的一种临摹或复制,充其量算真理的影子。道德经说的就是:人可以去发现和运用道的变化规律,而人永远不可能去创造一个道本身没有的全新的规律。这样,“蔽而新成”指人在道所蔽下,通过发现和运用道的规律“新成”;“蔽不新成”指人在道所蔽下,人本身不可能“新成”。两者是一个意思。

刘先银经典点说《道德经》所有的结局,都是新的开始

39部经典著作的结尾:刘先银经典点说《道德经》所有的结局,都是新的开始,《易经》第64卦火水未济卦预示什么?

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过去。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浑兮,其若浊。孰能浊以止,静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敝不新成。

“蔽”旧东西“保护得很好的旧东西”,有个成语“敝帚自珍”不就是这个意思?这个定语一加,“蔽”就带有“原来的样子”之意,这不就是“自然”的含义之一吗?“不新成”不人为的去增生,即使吐故纳新都应该是顺其自然。在这种理解下,得到的启示能少吗?这就是“道法自然”。回到15章的尾句,老子应该是说,只有“不盈”,才可以保留自己原来的样子,才可以不“人为”的为自己戴上新的枷锁。这种理解完全符合老子“道法自然”的主题,同时也解释了本章开始时所写的得道者“深不可识”的原因。

一切过去的,统统都全部化成了泡影

所有不美满的,此刻都在静静地充盈

一切不可言喻的,此时动之徐生

只有永恒的谷神此在都引着我们前进。

—— 题记 2021 北京 刘先银

刘先银经典点说《道德经》所有的结局,都是新的开始

刘先银经典点说《道德经》所有的结局,都是新的开始

刘先银经典点说《道德经》所有的结局,都是新的开始

我在那温和的天空下面,在这三块墓碑前留连。瞅着飞蛾在石南丛和蓝铃花中飞舞,听着柔风在草间吹动,我纳闷有谁会想象得到那平静的土地下面的长眠者竟会有并不平静的睡眠。

36《诗经》陟彼景山,松伯丸丸。是断是迁,方斫是虔。松桷有梴,旅楹有闲,寝成孔安。

登上那座景山山巅,松树柏树挺拔参天。把它砍断把它远搬,削枝刨皮加工完善。长长松木制成方椽,楹柱排列粗壮溜圆。寝庙落成神灵安恬。

37《圣经》结语:启22:18 我向一切听见这书上预言的作见证,若有人在这预言上加添什么,神必将写在这书上的灾祸加在他身上;

启22:19 这书上的预言,若有人删去什么,神必从这书上所写的生命树和圣城删去他的分。

启22:20 证明这事的说:「是了,我必快来。阿们。主耶稣啊,我愿你来。

启22:21 愿主耶稣的恩惠常与众圣徒同在。阿们。

《百年孤独》的《圣经》的开头:“多年以后,面对行刑队,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将会回想起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那时的马孔多是一个二十户人家的村落,泥巴和芦苇盖成的屋子沿河岸排开,湍急的河水清澈见底,河床里卵石洁白光滑宛如史前巨蛋。世界新生伊始,许多事物还没有名字,提到的时候尚需用手指指点点。”——《百年孤独》《百年孤独》中,这段《圣经》般的开头,是读者比较熟悉的一段。它预示了一群人远走他乡,重建家园。而在一定程度上,《百年孤独》也被认为是拉丁美洲的《圣经》。

除了有《圣经》的开头,《百年孤独》还有着预言式的结尾。马尔克斯在《百年孤独》结尾处写到:“他没等最后一行便已明白,自己不会再走出这个房间,因为可以预料这座镜子之城将会在奥雷里亚诺·巴比伦全部译出羊皮卷之时,被飓风抹去,从世人记忆中根除。羊皮卷上所载的一切,自永远到永远,不会再重复。因为注定经受百年孤独的家族不会有第二次机会在大地上出现。”从马孔多这个小镇的创造开始,直到小镇的消失结束。这部描写了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传奇故事的巨著,其实写得是整个人类的故事。

38.《道德经》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利而不害,就是心存善念,给身边的人,甚至其它生命更多的温暖和关爱,而不是损害他们、伤害他们,这样做,不是马上就可以获得利益或者得到好处,但是,正如老子所说:天道好还。你向外发送什么,天道就回馈你什么。《老子》:“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

做到利而不害,天道会回馈你更多的正能量,这些正能量会在无形之中,潜移默化地改变你的生命轨迹,一步一步引导你走向更光明的未来,你向外发送的是爱和温暖,周围的能量场“境随心转”,最后呈现的局面,往往是你想看到的,来到你身边的,也一定是你想要得到的。

为而不争,就是做好自己该做的,坚守原则,遵循规律,不要强求什么,淡定从容地面对一切结果,这样做,天道不会让你失去所有,只会让你得到更多。

做最好的自己,而不去强求完美结局,不把自己的主观想法强加于客观事物,因为客观事物都有其自身的存在方式和发展规律,强加干预只会适得其反。

为而不争,就是安静提升自己,努力做好自己,同时保持冷静和从容,不起争斗心,争辩心,争执心。不争,磁场就平静祥和,同时因为你做到位,客观事物自然有条不紊的运行,因为符合规律,结局自然圆满。

而一旦争了,磁场就乱了,麻烦就多了,同时呢,因为你急功近利,难免就利令智昏,情急之下往往做出不该做的事,说出不该说的话,你可能出于维护的目的,但是你发送的是负能量,老子说,天道好还,任何向外发送的能量,最终都会加倍还回来,作用于自己身上,正能量会感召正能量,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负能量只会感召更多的负能量,局面就向着不利的方向发展,结果必然事与愿违,甚至做得越多,错的越多。

为而不争,并非消极畏缩,恰恰相反,这是道家为人处世的最高智慧,体现的是专注于当下积极正确的做人做事,而对于一切结果,都会以一种豁达超然的心态去面对,不逃避也并不轻易放弃,实际上,我们只管做自己该做的事,其它的,万事随缘就好,这和佛家所谓“因上努力,果上随缘”是相同的境界。如果自己没有做到位,争又有什么意义呢?争就可以得到吗?

为而不争。凡是发生的,是一定会发生的,所以既成事实的,就没必要耿耿于怀,各有前因不同,难免后果迥异,对于不遂人愿之事,也是因缘和合的必然结果,平常心看待就好。而对于干扰自己的事物,不予不取,不拒不迎,冷静地面对就可以,心里面不起波澜,就不会受到不利影响,反之,起心动念去驱赶或者追回,都会让自己受到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打击,无休无止。

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做人遵循天道,做事符合法则,就可以利而不害,为而不争,一句话,就是让我们不去和万物对抗争夺,而是努力做最好的自己。

39.《易经》第64卦火水未济卦预示什么?

天象垂示:上火下水,火水分离则不能互节互补,只能各显一时之能,谁也没有能力去成就长远大事。未济卦通过借用狐兽过河、扳拉车轮、渡涉大河、合作伐敌、君王树立形象、有功饮酒等事例中所寓含的事理,揭示出:一个人或一个国家组织,不能成就长远大事的主要原因有哪些,没有大能力的情况下应该注意哪些,以及欲想将来能够有能力成就长远大事应注意哪些呢?

此卦卦名为未济。未济就是没有渡过河的意思。其引申义为未完成、还没有终止。《序卦传》中说:“物不可穷也,故受之以未济。终焉。”这句话的意思是,各种事物不可能在终点完结,还会有新的开始,所以既济卦的后面是未既。到了未济卦,代表万事万物运行变化规律的六十四卦演算周期才算完备而终结(当然,另一个新的周期运行又开始了)。人们常常用“时运不济”来形容人的运气不佳,其实这“不济”指的便是《 周易 》的最后一卦——未济。可是未济卦只是重新开始新的轮回的过渡阶段,又何必悲伤呢?

刘先银题写书名《黄帝内经》

刘先银题写书名《道德经》

道是無“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夹谷盟会》“欲行文事,武事备之”

老子得出的结论其出弥远者,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原文:不出户,知天下;不窥(从小孔隙里看)牖(窗户),见天道(日月星辰运行的自然规律)。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明天道),不为(无为、妄为)而成。

译文:不出大门,就能知国事;不望窗外(的天空),就可以认识日月星辰运行的自然规律。走得越远,他所知道“道”的东西的就越少。所以,有“道”的圣人不出行就能够推知事理,不窥见就能明了“天道”,不妄为就会有所成就。

“不出户,知天下”。听起来比较玄,怎么足不出户,就能知天下事呢?所以好事者又给老子戴上彻头彻尾的唯心主义的一顶大帽子。诸葛亮不是不出户,就知天下事了吗?事实上这恰恰是“得道者”的真实写照。陈鼓应先生在《老子注释及评介》第249页中说:“老子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依循着某种规律运行着,掌握着这种规律(或原则),当可洞察事物的真情实况。他认为心灵的深处是透明的,好像一面镜子,这种本明的智慧,上面蒙着一层如灰尘般的情欲(情欲活动受到外界的诱发就会趋于频繁)。老子认为我们应透过自我修养的功夫,作内观返照,净化欲念,清除心灵的蔽障,以本明的智慧,虚静的心境,去览照外物,去了解外物和外物运行的规律。”。

这正是“得道者”心无杂念、心如止水,他们和大自然合二为一、融为一体所致,这恰恰是《道德经》的奥妙所在!

“不窥,见天道”是“不出户,知天下”的推理和深化。

“天道”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观“天道”不能用肉眼、用肉眼是绝对看不到的,只能用心灵来观照:用虚静的心境、没有被情欲污染的无为的心灵才能洞悉“天道”。所以“不窥,见天道”是“得道者”回归自然、回归质朴无欲的心灵所致,是“无为”的结果,也是比较高“道”的层次!

“其出弥远,其知弥少”!从现实和世俗的角度看是十分矛盾得,矛盾得令人捧腹大笑。现在不是说读万卷书、走万里路、尽知天下事吗?这一点老子早有预见,他在四十一章里说:“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意思是说下士听了道的理论,(认为空洞)横加嘲笑。不被嘲笑,那就不足以成其为“道”了;他们没有理解“其出弥远,其知弥少”这句话的真意,是因为他们不懂“道”!

那么怎样理解老子的“其出弥远,其知弥少”这句话的深意呢?

走得越远知识越丰富、见解越多;走得越远感觉经验越多,而感觉经验是靠不住的;走得越远,知道得越“杂”对没有“得道”的人来说,欲望就会越强烈,这样他们的心灵就被越来越多的“非道”的东西所包围,从而他们知道“道”的东西就越来越少。因此走得越远是“有为和硬为”的表现,是和“道”逆向而行的;所以从“道”的角度看,他所知道“的就越少了!这句话奥妙就在这里。

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明天道),不为(无为、妄为)而成。

“是以”,因此的意思。老子从上述得出这样的结论: “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不行而知”和“不见而明”这两点我们刚论证过我们不重复了;老子在此基础上做深入推理,把它们推理到政治的层面,那就是“不为(无为、妄为)而成”。

研究老子,研究《道德经》,应当以“道”为立足点,只有站在“道”的高度上抓住精髓才能深入体会其中蕴含着的真实观点,望文生义不可取,片面理解不可取,断章取义更不可取;否则《道德经》就被肢解得面目全非。 这一章主要谈的是哲学上的认识论。这里的基本观点是:在认识上纯任感觉经验是靠不住的。因为这样做无法深入事物的内部,不能认识事物的全体,而且还会扰乱人的心灵。那么,要认识事物就只有靠内在的自省,下功夫自我修养,才能领悟“天道”,知晓天下万物的变化发展规律。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老子的自然哲学思想总纲:道是無,道是有。“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無与有是世界产生过程的两个阶段。常無与常有。本质与现象。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照这句话的字面意思,是说可以说出来的东西,就不是恒常的,是人之道,恒常的就是天之道;可以用名去称谓,非恒常名,就是暂时的名。道和名都是指称谓、言说或指称。这是道、名的第一层意思。

【三宝章第六十七】天下皆謂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細也夫!

1.天下人都对我说道神通广大无边,不像具体的东西。世人都说我的道太大,简直难以想像为何物。

2.正是因为内涵丰富到了极处,所以就无法描述、无法表达、无法设想,好象没有形象一样。正因为他大,才不具体像什么。若具体像什么,他早就藐小了。如果有具体的形象,就一定可以被人实实在在地掌握,那它早就变得微不足道了。这个道也就不成其为道了。这就是老子第一章讲的“道可道,非常道”。老子说讲的道是无边的,是万物之所奥。所以它不同于一般的事物。如果它同于一般的事物它就不足以称为道。若肖,久矣其細也夫!

一般的,我们总认为文明是进步的,社会一定要发展,可道可名的东西都是好的。但是老子偏偏在这里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老子要我们反省,人门社会的种种真的是属於常道、常名吗?当你自以为做了一件很了不起的事,当你提出一项很了不起的学说、观点,老子却冷冷地说,道可道,非道;名可名,非常名。你的所谓事业,你的所谓成就是否真的是常道常名?很显然,老子说这句话,是要我们时时反省,当你以为一件事很重要的时候,那件事真的就那麼重要吗?当你以为一件事不很重要的时候,难道它就真的不那麼重要吗?当你以为你很有成就的时候,那些成就真的就是成就吗?当你认为自己没有成就的时候,难道你就真的一点成就也没有吗?当我们的社会迅速发展,科技无远弗届的时候,难道这些真的表示我们进步了吗?可是,另一方面,难道不也是表示我们确是进步了吗?……《尚书·大禹谟》“惟德动天,无远弗届,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翻开《道德经》劈头就来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老子并不是要否定我们所做的一切活动,而是要让世人有所警醒:一切可道可名都不是真正恒久存在的。在这可道可名之外,还有一层不可道不可名但真正恒久存在的大道。老子要提醒我们注意这真正恒久存在的大道,不要被你眼前的可道可名所蒙蔽。那麼这不可道不可名的常道是什麼呢?在整本《道德经》内,老子至始至终都没有告诉我们,因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是人之道而已,这是暂存的啊。如果老子也把这真正的大道说出来,那就不是真正的常道了,“若肖,久矣其細也夫!”。即使用“道”这个名称,老子也只是说这是勉强为之(强字之曰道),请大家不要太 执着於“道”这个名称。既然老子没有告诉我们道是什麼,那麼《道德经》5235言都说了些什麼呢?其实,老子一方面有所言,另一方面所言之外,在言与不言不间,老子就将那恒常不变的大道向我们透露了出来。我们通过 “尊道贵德”来体悟。

老子虽然没有向我们解释“道”是什麼,他提出“无”和“有”,要我们从“无”、“有”去体会道。首先,老子把我们注意力引到了天地万物。他说,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有”是对万物的总称(母),这个“有”是人之有,是“人知道”“人之道”是现象,是暂存物。“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天地能够化生万物,成就万物,就在於“无”。因为“无”,故有无穷的妙用。但是这无穷的妙用还要具体落实到万物。一落实到具体的物,则物物皆有各自之特性,此即“徼”,我们就是通过“有”来观照每一物的特性,这个特性就是现象。

这句话落实到具体的人生修养,就是说我们 不得不自己限定自己, 我们只从自己的观点去观看他人,观看万物,用自我的信息对照万物。我们修行首先就是明白“ 我们只从自己的观点去观看他人,观看万物,用自我的信息对照万物。”,观其徼就是“ 我们只从自己的观点去观看他人,观看万物,用自我的信息对照万物。”。

“【偏用章第四十三】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天下最具柔善之心,可以驰骋天下最坚强的意志。没有实体的,进入没有空隙的。我由此便知道无为的益处。这种无言教化的力量,无为境界的益处,天下很少有人能得著啊。無,将以观其妙也。

然后第二句指出道的特点,即道通过“无”“有”化生万物。

【去用章第四十】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於有,有生於无。

【注释】“反”通于返,为往复来回之义,道之变化便是往复来回之变化,天地之万物不在乎一阴一阳,一聚一散,一阖一辟,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自然而然却又在往返来回变化着,“用”者,象桶之形,可盛水之水,上善若水,故道用弱以为盛器,谓之人之生也柔弱,死也坚强,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唯时时而弱,方可时时变强,若已为之强,强之又强,必积弱而死,故弱者道之用。又解之:天下之万物,自有而来,有自无而来,故处无能生有,一阴一阳之道也。

第三句则是落实到人的修养层面来讲。此两者,是指“无”和“有”,“同出而异名”,名称虽不相同,但都是从道而来,也就是说都是属於“道”,道既是“无”,是“天之道”,道也是“有”,是“人之道”。道之“无”产生万物,道之“有”成就万物。从道的观点看,万物都是玄同混一,根本没有分别,这就是道的奥妙深远。只是我们能体会到道的奥妙幽远,也就是进入了众妙之门,即进入了一无边广大的天地。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一门深入,长时熏修……

1.道,可以授予之道,不是恒久之道;

2.名,可以假借之名,不是恒久之名。

3.无,名隐天地形成的开始;

4.有,名显衍生万物的母体。

6.常返永恒的无中,可以捕获道之奥妙;

7.常往暂存的有中,可以把控道之范畴。

8.若两者同出无碍,万物名虽各异但道相通。

9.坚持不懈的玄修,是打开一切奥妙的法门。

【导读】指出所要讨论的主旨为宇宙的起源,其目的是去寻找万物的“始”和“母”。为了达到目的,老子划定了不同的范畴:常道,非常道;常名,非常名;常無(﹦无),常有(﹦有);無(天地始),有(萬物母);玄(玄1),又玄(玄2);妙,徼;等。老子认为,通过这些范畴的种种关系就能最终了解造成宇宙源起的最微小因素“众妙”。

道之有(可道),是现象,道之無(不可道),是本质。域中有四大,人居其一。人同样是现象“有”与本质“無”组成的整体。身体是人的可见的现象,灵魂是人不可见的本质。想要了解你自己这个人就是要透过你的身体体悟生命的本质特征的灵魂。现象+本质特征的灵魂=您自己这个完整的人。

“道”和“德”的区别?

《韩非子解老》“德者,内也,德者,道之功。”王弼《老子》讲,道具有形而上的超越性,有形之物得道了“道”,就谓之“德”,也可以讲是“道”内在于天地万物就是“德”,“道”因“德”而体现和作用。可以看出,“道”和“德”是本质和现象的关系,或者讲是“本体论和现象论”的关系。

“道”的精华和“德”的精华:

“道”作为本体,形而上的意义来讲精华,就是“独立不改,周行不殆”和“道法自然”,反映了“道”的特性。

“德”作为“道”的作用的表现形式,精华就是“恍惚、有无、玄德、玄同和不道。”也就是认识“道”的作用实质、作用周期、作用方式、作用方法和作用现象。

读《夹谷盟会》有感金玉良言“欲行文事,武事备之”。

《夹谷盟会》是齐鲁两国的一次著名的会盟,盟会上孔子屈强国、正典仪的凛然大义,被称为是“圣人之大司”。会盟后,齐人为孔子的大义凛然所折服,归还了郓(在今山东郓城东)、讙(今山东宁阳北)、龟阴(龟山之阴,在今山东新汶东南境)等汶阳之田。

夏,公会齐侯于祝其(1),实夹谷。孔丘相(2)。犁弥言于齐侯曰(3):“孔丘知礼而无勇,若使莱人以兵劫鲁侯(4),必得志焉。”齐侯从之。孔丘以公退,曰:“士兵之(5)!两君和好,而裔夷之俘以兵乱之(6),非齐君所以命诸侯也。裔不谋夏,夷不乱华,俘不干盟,兵不逼好。于神为不祥,于德为愆义(7),于人为失礼,君必不然。”齐侯闻之,遽辟之(8)。

将盟,齐人加于载书曰(9):“齐师出竟而不以甲车三百乘从我者(10),有加此盟!”孔丘使兹无还揖(11),对曰:“而不反我汶阳之田、吾以共命者(12),亦如之!”

齐侯将享公。孔丘谓梁丘据曰(13):“齐、鲁之故(14),吾之何不闻焉?事即成矣,而又享之,是勤执事也。且牺、象不出门(15),嘉乐不野合(16)。飨而既具(17),是弃礼也;若其不具,用秕稗也(18)。用秕稗,君辱;弃礼,名恶。子盍图之!夫享,所以昭得也(19)。不昭,不如其已也。”乃不果享(20)。

齐人来归郓、讙、龟阴之田(21)。

(1)公:指鲁定公。齐侯:指齐景公。祝其:即夹谷山,地名,在今赣榆县夹山乡与枣庄市中区西北近郊齐村镇交界处

(2)相:担任傧相,负责主持会议仪节。

(3)犁弥:齐国大夫。

(4)莱:诸侯国名,姜姓,在今山东黄县,被齐国灭掉。

(5)士兵之:命令士兵们拿起武器冲上去。

(6)裔夷:华夏地域以外的民族。

(7)逼:同“逼”。逼好:逼迫友好。愆:伤害。

(8)遽(ju):迅速,紧急。辟:同“避”。

(10)竟:同“境”。出竟:指出境作战。

(11)兹无还:鲁国的大夫。

(12)共:同:“供”。共命:供给齐国之命。

(13)梁求据:齐景公的宠臣。

(14)故:从前的典章制度。

(15)牺、象:即牺尊、象尊,都是古时的酒器,外形像兽形。不出门:意思是只在朝会和庙堂使用。

(16)嘉乐:指钟、磬等乐器。

(18)秕(bi):不饱满的谷物。稗(bai):像禾的杂草。

(19)昭:发扬光大。

(21)郓(yun)、讙(huan)、龟阴:都是鲁国的邑名,全在汶水的北岸,即“汶阳之田”。

刘先银题写书名《君子有九思》

“欲行文事,武事备之。”

1.“如果你无法改变这个世界,你就要学会改变自己的内心。”

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为政者,力戒急功近利、急于求成。”

4.“为官者,每日当外正衣冠、内正品德心灵。”

5.“大象无形,大音稀声。”

6.“欲取之,必先予之。”

7.“吾未见好德有如好色者。”

8.“人们很容易理解夫子的艰辛痛苦,却很少有人能理解先生这痛苦背后的内心至高境界。”

9.“欲行文事,武事备之。”

10.“无为而治。有所为,而有所不为。”

鲁定公十年春天,鲁国同齐国讲和。

夏天,鲁定公和齐景公在祝其会见,祝其实际上就是夹谷。孔子担任傧相。齐国大夫犁弥对齐景公说:“孔丘懂得礼仪,但是没有勇气,如果派莱人用武力劫持鲁侯,一定能够如愿。”齐景公听从了犁弥的话。孔子带着鲁定公往后退,并说:“士兵们快拿起武器冲上去!两国国君友好会见,而华夏之地以外的夷人俘虏却用武力来捣乱,这不是齐国国君命令诸侯会合的本意。华夏以外的人不得图谋中原,夷人不得触犯盟会,武力不能逼迫友好。这样做对神灵是不吉祥的,对德行也是伤害,对人却是丧失礼仪,国君一定不会这样做。”齐景公听了这番话后,急忙叫莱人避开。

即将举行盟誓时,齐国人在盟书上加上了这样的话:“一旦齐国军队出境作战,鲁国如果不派三百辆兵车跟随我们,就按此盟誓惩罚。”孔子让兹作揖回答说:“如果你们不归还我们汶水北岸的土地,却要让我们供给齐国的所需,也要按盟约惩罚。”

齐景公准备设享礼款待鲁定公。孔子对梁丘据说:“齐国和鲁国从前的典礼制度,您怎么没听说过呢?盟会的事已经结束了,而又没有设享礼款待,这是让办事人辛苦了。再说牺尊和象尊不出国门,钟磬不能野外合奏设享礼而全部具备牺象钟磬,这是抛弃了礼仪;如果这些东西不备齐,那就像用秕稗来款待,是国君的耻辱;抛弃礼仪则名声不好。您为什么不好好考虑一下呢?享礼是用来发扬光大德行的。不能发扬光大,还不如不举行。”结果齐景公没有举行享礼。

冬天,齐国人向鲁国归还了郓邑、瓘邑和龟阴邑的土地。

〖 四十三、夹谷会齐 〗

鲁定公十年春(前500年),齐国邀约鲁君到齐鲁边境的夹谷举行盟会,意在使鲁国成为齐国的属国。当时,孔子任鲁国代理国相,也是这次盟会主持仪式的司礼官。由于孔子认为“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预先设军防范,使齐景公想用武力劫持鲁国君臣的阴谋未能得逞。

献酬后,齐国演奏四方之乐,孔子以两君相会,不能用夷狄之乐,迫使齐景公撤走乐舞。齐国又演奏宫中之乐,孔子以匹夫惑乱诸侯,迫使齐景公处罚乐人,使鲁国在外交上取得了一次胜利。

刘先银题写书名《君子有九思》

孔子仕鲁的时候,有这样一句准确的概括:在鲁君臣既有起用孔子之意,孔子亦翩然而出。虽然开始只是一个中都宰,一个不大的县长,但是孔子的喜悦心情是真实的,“翩然而出”,正是五十一岁的孔子出仕时心情的写照。但是一个中都宰就让五十一岁的孔子如此“翩然”,也从另一个侧面透出了孔子悒郁不得志的悲凉。从三十而立到五十而知天命,二十年的时间里,孔子没有遇到一次真正能够出仕的机会。他的设教授徒,既是一种积极的进取,也有一种面对乱世的无奈。

终于可以有一个地方,可以去具体实施自己的理想了,他怎能不“翩然而出”呢?

在中都宰的位上,到底做了什么事情,很少有历史记载,司马迁也只是说:“孔子为中都宰,一年,四方皆则之。”才不过一年的工夫,中都县周围的地方都在效法中都的做法。《孔子家语》倒是说了几条孔子定的规矩,如“长幼异食,强弱异任,男女别涂,路无拾遗,器不雕伪。为四寸之棺,五寸之椁。因丘陵为坟,不封不树。”虽然其中不乏进步之处,如按照年龄大小来分配食物,按照体力强弱分配劳动任务等,但是若果仅只限于此,恐怕还不到“四方皆则之”的地步。孔子与他的弟子们,在中都肯定还会做了更多的事情,这从鲁定公的一次接见里就可以体会出来。鲁定公问他:“学子此法,以治鲁国,何如?”就是用治理中都的办法治理鲁国可以吗?孔子回答得相当有信心:“虽天下可以乎!何但鲁国而已哉?”用我的方法治理天下都可以,何况只是一个鲁国呢?

于是,一年之后,他便被另任为司空,再任为大司寇。

鲁国国卿为上大夫,季氏为司徒,叔孙氏为司马,孟孙氏为司空。既然孟孙氏为司空,孔子的司空只能是小司空,即孟孙氏的助手,属于下大夫之职。好在在此职位时间很短,便被任命为司寇。司马迁之所以在“司寇”之前加一个大字,是区别前面所担任的小司空之职。这个大司寇,则已经是与三卿并列的上大夫了。能以一贫贱出身而跻身于上大夫之列,在统治者是相当郑重其事的,我们不妨读一下孔子的任命书:“宋公之子,弗甫何孙,鲁孔丘,命尔为司寇。”(《韩诗外传》)

孔子真正以自己的理想与政治抱负来实施的,是在大司寇的职位上。

他任司寇时,倒是强调教化作用,反对滥施刑罚。比如,有一次在处理父子诉讼案时,面对父亲告儿子不孝、儿子告父亲打人的控告,问清情况的孔子并没有立即判谁的罪,而是把他们监管起来让他们各自反省。等到都想通了并且各自找到了自己的不对之处,孔子竟然把他们全部释放,结果是自此父慈子孝、连个口角也不再发生。但是当政者季桓子对此提出批评,认为孔子是背离以孝治民的道路。但是孔子仍然坚持自己的做法,认为“上失之,下杀之,其可乎?不教其民,而听其颂,杀不辜也。”其中心意思就是强调为政者要做表率,反对不教而诛,主张不杀无辜、不滥施刑罚。还是在孔子的司寇任上,有一次从衙署下班回家,路上听到了自家马厩失火的消息。他首先关心和问及的,是人有没有受伤,而没有问及马匹及财产的损失情况。虽然只是一件不大被人注意的小事,却也反映着孔子内心深处对于人的重视,而且越是这种应急的时候,越是能够看出人的根底的善恶。

我们从《论语·颜渊》中,还可以听到孔子与弟子子贡讨论为政道理的记载。孔子说,如果有充足的粮食,又有充足的军队和武器,政府就可以得到百姓的信任。子贡问得很特别,他说:“如果迫不得已必须要从粮食、军队与武器、百姓的信任三项中去掉一项,那么去掉哪项合适呢?”孔子说去掉军队与武器。子贡说如果还是迫不得已,必须从这剩下的两项中再去掉一项,那该怎样取舍?这时孔子回答得很坚决,也很经典,以至于成为了各色政府共同标榜的原则“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那就去掉粮食。没有粮食不过饿死,自古以来谁都免不了死亡。但是如果人民对政府失去了信心,国家是立不起来的,也就会完了。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我们不是就曾经饿死过数千万人吗?当然是缺粮了,好在人民对于政府的信任还在。但是,如果再出现这样的情况,也许结局就会大不同了。

在为官上,孔子为中国的知识分子带了一个好头,那就是有原则有思想,真做官做好官,而且是认真做官。

作为全权负责公检法的官员,处理案件,审判官司,当然是他的首要任务。在完成这一任务的时候,他一改以往由贵族官吏根据惯例专断判决的习惯,而是从仁的精神出发,将民主的东西引进诉讼。将凡与案件有关人员找来谈话,一一问询他们的意见,然后他再根据大家的意见做出分析,做出正确的判断。“孔子为鲁司寇,断狱讼,皆进众议者而问之曰:‘子以为奚若?某以为何若?’皆曰云云。如是,然后夫子曰:‘当从某子几是’。”(《孔子家语·好生》)

在孔子司寇任上,办得最为漂亮的一件事,要算夹谷会盟的胜利。

夹谷,现在的山东泰安经青石关至淄川、博山一带,道路险隘处即古之夹谷。夹谷会盟发生在公元前五百年的夏天(鲁定公十年),是鲁国国君鲁定公与齐国国君齐景公在夹谷的会盟,相当于现在两国签订和平友好条约。此时,身为司寇的孔子出任鲁君相礼,也就是相当现在的司仪,辅助鲁定公做好盟会期间的一切礼仪之事。那时两国或多国国君相会的相礼,一般都要选上卿担任,如当年鲁昭公至楚国,就是当时鲁国的上卿孟僖子担任相礼。显然此时孔子所担任司寇一职已是上卿之尊。后来有不少人将孔子这次的担任相礼,误以为是“摄相事”,即以为孔子曾经担任过代理宰相一类的职务,其实不是。

自从鲁定公七年之后,齐景公就与晋争夺霸权。鲁与齐国界相接,更是齐争霸时争夺的对象。但因为两国关系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是孔子看到晋国已经衰弱,与强大的齐国结怨于鲁国的安定没有任何好处,这才建议鲁国与齐国签订友好盟约。

夹谷在现在山东省莱芜境内。会盟之前,孔子就建议鲁定公作好一切准备,包括带着相当数量的军队。尤其是在齐强鲁弱的形势下,没有军事作坚强的后盾,也许什么事情都会发生,“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见《左传》),鲁定公欣然采纳了孔子文事武事的理论与建议。

虽然在与子贡讨论为政的时候,孔子曾经说过,在兵、粮、信三者之中,信最为重要,如果只去掉一项的话,那就去掉兵。在这里,孔子是在讲总的大的为政方略。具体到像这次夹谷会盟这样的具体行动,则要具体情况具体对待,要有权变,要因时因地因事制宜。在《子路》篇中,我们不是知道孔子还有过教育百姓和训练军队的意见吗——“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即戎矣”,善为政的人要教导百姓七年之久,就可以叫他们作战了;“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用未经受过训练的百姓去作战,这等于糟蹋生命。

果然,盟会上险情迭出。

齐国前来会盟的意思当然十分清楚,那就是显示力量,压服鲁国(当然也包括拉拢),使鲁国无条件成为自己的附庸国。来会盟之前,齐国的大夫犁弥知道了孔子为鲁定公相礼之后,就向齐景公建议说:孔丘知礼而无勇,如果让莱芜的兵士武装劫持鲁定公,就能轻易达到我们的目的。

先是齐国以奏四方之乐为名,让莱芜当地的兵士全副武装突然登场,刀枪剑戟、鼓噪而至,想在大家惊慌之中劫持鲁国国君。形势骤然紧张,鲁定公更是不知所措。

就在大家慌乱之中,想不到被犁弥称作“知礼而无勇”的孔子突然站起,从容不迫地沿着新筑的盟坛台阶昂然而上。登于坛上,长袖向着打扮狰狞、正在乱舞的莱兵一甩,两眼直视着齐景公,声若洪钟,怒斥道:“这些人是干什么的?我们两国国君在此作友好会盟,却让这些你们当年征服此地时的夷狄之俘来捣乱,你齐君怎么还能号令诸侯?!裔不谋夏,夷不乱华,俘不干盟,兵不逼好,这是大家应当遵守的礼数,不然就是对神的亵渎,就是对德行的罪过,就是对人的失礼。我想你齐景公肯定不会这样做的吧?”大义凛然,又有理有据,尴尬的齐景公已被孔子说得面红耳赤,心知失礼,便挥手把乱舞的兵士斥退,并当场认错:“这是寡人之过啊。”据说这次盟会之后,齐景公想想那个身高威武的孔子,还恼怒地训斥随从人员说:“孔子引导他的国君遵循古人礼仪,你们却引导我学夷狄的陋俗,真是丢人!”

难题并没有结束。就在盟会最后就要缔结盟约的时候,齐国人突然宣布要在盟约中增加一条,意思就是将来齐国出兵作战的时候,鲁国必须出动三百乘兵车助战,否则就是破坏此盟。很明显,这就是要鲁国无条件承认自己是齐国的附庸国。

面对新的僵局,勇而智慧的孔子紧张地进行着权衡。他知道,鲁国与齐国力量对比是那样的悬殊,来订盟约,就是来向齐国求得和平与安全的。但是,如果屈服,不仅会使鲁国失去实际利益,更会使鲁国的声誉受到大的伤害。孔子当机立断,立即提出新的条款,即如果齐国不把前一年阳虎奔齐时侵占的鲁国汶阳地区的郓、讙、龟阴三地归还鲁国,而要让鲁国出兵车,也是破坏此盟。

此时的孔子,温文尔雅,就事论事,不见了刚才坛上的愤怒激昂,却又在软中透着刚硬。这既是牵涉着称霸大事,而且作为因对方叛臣所侵占的地盘,也没有理由不予归还。于是盟约中便增加了这两条新的款项,齐国也于盟会之后归还了所侵占的汶阳之田。

《左传》定公十年,有关夹谷会盟的记述相当精彩,也通俗,不妨录记于下——

夏,公会齐侯于祝其,实夹谷,孔丘相。犁弥言于齐侯曰:“孔丘知礼而无勇,若使莱人以兵劫鲁侯,必得志焉。”齐侯从之。孔丘以公退,曰:“士兵之!两君合好,而裔夷之俘以兵乱之,非齐侯所以命诸侯也。裔不谋夏,夷不乱华,俘不干盟,兵不逼好。于神为不祥,于德为愆义,于人为失礼。君必不然。”齐侯闻之,遽辟之。将盟,齐人加于载书,曰:“齐师出竟,而不以甲车三百乘从我者,有如此盟。”孔子使兹无还揖对,曰:“而不返我汶阳之田,吾以共命者,亦如之。”齐人来归郓讙龟阴之田

以弱胜强,以礼胜兵,原则性与灵活性高度结合,伟大教育家的孔子于此又充分显示出了一个了不起的政治家的风貌。

子曰:“欲行文事,武事备之。”

犁弥以为孔子“知礼而无勇”,实在是大大的看错了人。孔子何许人也?大成至圣先师,岂会像蓬蒿之辈所估量的!孔子的人格和思想的光辉,是人们后来逐渐认识到的他不仅提出了仁、义、礼、智、信的学说,而且自己躬行实践,为子子孙孙树立了典范。这个故事中,孔子大义凛然,与妄自尊大、恃强凌弱的齐国军臣针锋相对,的确让我们肃然起敬,油然而生景仰之情。

俗话说,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孔夫子一介书生,手无缚鸡之力,竟然以言辞喝退夷人他凭的是什么?凭的是君子心中的浩然正气,是心中对道义的坚定的信念。能够如此,死又有什么可怕?即使做了刀下鬼,精神也依然如苍松翠柏,万古长青。正如他老人家所说:“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这不,他在危难之际掩护鲁侯,喝退众夷兵,不是为他自己的言论作了最好的注解吗?

至于动武之外的雕虫小技,就是不在圣人的话下,只需凭三寸不烂之舌,便可一锤定音,使对手低头称服,不敢再有所造次。

孔子对付齐国军臣无礼的事迹,给我们以巨大的启发。那些外表上貌似强大、不可一世、骄横跋扈的人,并没有什么可怕的。他们没有三头六臂,内心很虚弱,只有凭借恐吓、强权、阴谋来获取不义之财。因此对付他们并不太难,最简单最有效得到方法,是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绝不在关键时刻表现出软弱,首先在心理和气势上战胜对手,其他的便是水到渠成了。

但是这也不是闹着玩的儿戏。内心空虚,没有道义、真理的依凭,只有表面上的强硬,那就成了蛮横,内心充实,才会有外部行为上的光辉。孔子的勇气来自哪里?来自他的“知礼”“有勇”是“知礼”的自然和必然的结果,而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所以,切莫忘记了这个教训:知礼而有勇。《道德经》说:慈,故能勇。

刘先银题赠田勇先生,慈,故能勇

刘先银题赠田勇先生,慈,故能勇。慈故能勇关于情感与意志关系的一种观点。意谓慈爱可以产生勇敢。老子明确提出“慈故能勇”(《老子·六十七章》的命题。

在大变动的时代,勇敢驾驭时代!勇敢与意志力,源自一个“无名之朴”的信念:人人以慈爱心与恭敬心对待产品和客户,相互扶助,上下一心,战则必胜,守则必固。老子说:“吾有三宝,持之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一个时代大潮前勇者内心的密码:慈,故能勇。

《齐鲁夹谷之会》选自《春秋左传》

《左传》是儒家经典之一,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公羊传》、《谷梁传》是从政治和思想方面去解释《春秋》,而《左传》则从丰富的历史材料去诠释《春秋》。唐刘知几《史通》评论《左传》时说:“其言简而要,其事详而博。”对研究春秋史和远古史提供了珍贵的史料。

《左传》叙事敢于直书不讳,揭示事情的真实面貌,全书有关战争的文字较多,这些文字翔实生动,如晋楚城濮之战、秦晋郩之战、齐晋鞌之战、晋楚鄢陵之战,都有出色的叙述。善于叙事,讲究谋篇布局,章法严谨,都是《左传》的独到之处。正因为如此,它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

历代注释《左传》的著作颇多,西晋大学者杜预撰《春秋经传集解》,把《春秋》与《左传》合为一编。唐孔颖达遵循杜预注而为疏,成为历史上最有影响的注释之作。清洪亮吉撰《春秋左传诂》、刘文淇撰《春秋左传旧注疏证》都是比较重要的注本。

《左传》相传是春秋末期的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司马迁首先认为《左传》是左丘明所写,自刘向、裴骃、刘歆、桓谭、班固皆以《左传》出于左丘明。唐朝的刘知几《史通·六家》亦称:“左传家者,其先出于左丘明。”

左丘明,姓左丘,名明(一说姓丘,名明,左乃尊称),春秋末期鲁国人。 左丘明知识渊博,品德高尚,孔子言与其同耻。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太史司马迁称其为“鲁之君子 ”。左丘明世代为史官,并与孔子一起“乘如周,观书于周史”,据有鲁国以及其他封侯各国大量的史料,所以依《春秋》著成了中国古代第一部记事详细、议论精辟的编年史《左传》,和现存最早的一部国别史《国语》,成为史家的开山鼻祖。《左传》重记事,《国语》重记言。

孔子 英文:Confucius、Confucious。汉语拼音: Kǒng zǐ ,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农历八月廿七)~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农历二月十一),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省曲阜市南辛镇)人。家中排行第二。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政治家和思想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学名人之一。编撰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

据有关记载,孔子逝世时,享年73岁,葬于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所在地。孔子的言行思想主要载于语录体散文集《论语》及先秦和秦汉保存下来的典籍中。 相传曾修《诗》《书》,订《礼》《乐》,序《周易》,作《春秋》。他一生从事传道,授业,解惑,被中国人尊称“至圣先师,万世师表”。

孔子(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问道于老子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老子》第七十九章亦有类似说法,“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意思是如果用德来对待别人的怨,那又怎么能够行善事呢?这是对现实的一种真实反映,很多人没有那种海纳百川的气魄。可见在对待德怨的问题上,儒、道两家还是有相同之处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兰花草歌词完整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