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其明红旗颂简介独唱原唱

监利县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

主办单位:中共监利县委

承办单位:中共监利县委宣传部

届时,监利县融媒体中心

将在“监利发布”、“监利电视台

微信公众号平台进行直播,

“国庆交响音乐会”即可观看

二、女声独唱《我爱你中国》

三、管弦乐《我的祖国》

四、男声独唱《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

五、小提琴协奏曲《化蝶》《梁祝》选曲

六、男女声二重唱《共和国之恋》

七、男声独唱《跟你走》

八、管弦乐《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九、京剧清唱《学你爹心红胆壮志如钢》(京剧《红灯记》选段)

十、管弦乐《瑶族舞曲》

十一、男声独唱《唱不尽监利我的歌》

十二、管弦乐 《红色娘子军组曲》

1.序曲;2.黎族少女舞;

3.快乐的女战士;4.斗笠舞

作曲:吴祖强 杜鸣心等

十三、女声独唱《绒花》

演唱:宋春磊(监利) 胡向东

朱莉莉 李喜俊 唐 薇

十五、结束曲《拉德斯基进行曲》

  央视网讯:由上海文广演艺集团主办、上海爱乐乐团承办的《把心交给祖国--吕其明作品专场音乐会》将于2016年3月7日19:30在北京国家大剧院举行,以此庆祝全国“两会”胜利召开,并为建党95周年献礼!

  上海爱乐乐团前身之一是成立于1956年的上海电影乐团,曾创作和录配了一千多部经典影视音乐。作为上影乐团的老团长,吕其明先生创作了著名的管弦乐序曲《红旗颂》等交响乐作品,并为《红日》、《城南旧事》、《铁道游击队》、《焦裕禄》等六十多部电影创作了经典音乐。吕老一直认为:“为祖国和人民写作不是口号,而是神圣的使命!”因此,为了表达一个老党员对于中国共产党的忠诚和信念,吕老在八十二岁高龄时与陈新光一起全力以赴创作了交响组曲《使命》——这部全国唯一为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而进行专题创作的大型管弦乐作品,也是继《红旗颂》之后的又一部精品力作,其修订版被列入2016年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重大项目。

  本场音乐会是吕其明先生六十多年创作生涯中首次在北京举行的专场,音乐会指挥由列入上海青年艺术家培养计划的上海爱乐乐团副团长张亮担任,著名主持人曹可凡受邀担任主持工作。除了吕其明、陈新光新创的交响组曲《使命》外,吕老创作的多部“有正能量、有感染力,能够温润心灵、启迪心智,传得开、留得下,为人民群众所喜爱”的优秀经典作品也将于本场音乐会作一次集中呈现。既有管弦乐序曲《红旗颂》、《城南旧事》、《焦裕禄》,又有男生四重唱《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女声独唱《谁不说俺家乡好》、《啊,故乡》等。来自上海的巴洛克男声四重唱、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政治部文工团青年歌唱家王喆,著名二胡演奏家段皑皑以及唢呐演奏家左翼伟都将亮相演出。本场演出将充分展现吕其明先生矢志不渝为人民创作的坚定方向和赤子之心,也体现了上海文艺界努力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的精神风貌。

  ——吕其明作品专场音乐会

  一、管弦乐序曲《红旗颂》(1965年)

  1.《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 故事影片《铁道游击队》插曲

  芦芒、何彬词(1956年)

  2.《快乐的单身汉》 故事影片《快乐的单身汉》主题歌

  梁星明、史俊词(1983年)

  演唱:上海巴洛克男声四重唱

  李再耀(第一男高音)、丁红岩(第二男高音)周小雷(男中音)、岳彩富(男低音)

  手风琴伴奏:姜伯龙

  三、管弦乐序曲(第3号)《城南旧事》(1982年)

  (歌曲《送别》J.P.奥德威作曲,李叔同填词)

  1.《啊,故乡》 故事影片《庐山恋》插曲,周威词(1980年)

  2.《谁不说俺家乡好》故事影片《红日》插曲

  吕其明、杨庶正、肖珩词曲(1962年)

  五、管弦乐序曲(第5号)《焦裕禄》插曲《大实话》,王冀邢词(1990年)

  演唱:上海巴洛克男声四重唱

  六、交响组曲《使命》吕其明、陈新光作曲(2012年创作,2015年定稿)

  交响组曲《使命》为庆祝党的十八大而作,是作曲家对中国革命历程的一往情深和深切的感受。

  乐曲凝重而深沉,描写中华民族从沉睡中觉醒、呐喊;

  在苦难的岁月里,人民在倾诉,在抗争;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人民的力量由小到大,由弱到强,不断发展壮大,迎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征程曲折,艰难前行;

  号角响了,乐曲展现人们奋发图强,建设伟大祖国的信心和决心;

  在欢腾的节日里,人们以无比喜悦的心情,庆贺改革开放取得的伟大成就;

  神圣的使命激励我们排除艰险,奋发向前,迈向灿烂的未来。

  二胡:段皑皑   唢呐:左翼伟

  主办方保留更改曲目及演出者的权利

  附件二:把心交给祖国

  ——吕其明作品专场音乐会曲目介绍

  管弦乐序曲《红旗颂》

  《红旗颂》是吕其明怀着赤子之心写下既是一首“把心交给祖国”爱的旋律,也是一幅描绘我们党率领中国人民在伟大历史进程中浴血奋战、顽强开拓、艰难跋涉的壮丽画卷。

  史诗般的《红旗颂》是一首赞美革命红旗的颂歌,作于1965年春,同年5月成为“上海之春”音乐节的开幕曲,由上海交响乐团、上海电影乐团和上海管乐团联合首演,一举获得成功。半个世纪以来,《红旗颂》久演不衰,成为在我国音乐舞台上上演率最高、电视、广播播放次数最多的音乐作品之一,受到听众广泛欢迎和喜爱。由于《红旗颂》问世以来所产生的远大影响,被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评选为20世纪世界华人音乐经典。

  《红旗颂》在曲式上采用单主题贯穿发展的三部结构。乐曲开始是以国歌为素材的辉煌嘹亮而宽广的引子,描写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诞生这一重要时刻激动人心的情景----雄伟的天安门前,五星红旗音乐主题在灿烂的C大调上喷薄而出,尽情表达对胜利的喜悦和对红旗的赞美之情。在之后的连接部中,双簧管奏出如歌行板的抒情优美旋律,仿佛经过了战斗洗礼的人们仰望红旗的澎湃心潮。乐曲中部,连续的三连音音型赋予了节奏以激越的动力。号角声再度响起,迎来一个激动人心的高潮。此时,宽广的颂歌主题一变而为铿锵有力的进行曲,令听者仿佛置身于人群如潮,红旗似海的氛围中,目睹人们在红旗的指引下阔步前进的雄壮步伐,以及高举红旗奋勇前进的豪迈气概。进入再现部后,辉煌的颂歌主题再次表达了亿万人民在这庄严的历史时刻内心的巨大喜悦以及对革命红旗的赞美。在尾声中,号角雄伟嘹亮,气势磅礴,乐曲发展到最高潮,象征着伟大祖国的明天更加灿烂辉煌。

  管弦乐序曲(第2号)《城南旧事》

  吕其明作为一位以电影音乐创作为主的艺术家,所以能十分成熟地驾驭各类题材风格,与他认真研究和娴熟拿捏电影音乐的独特艺术规律是分不开的。他根据不同影片的题材、内容,以及不同导演的艺术风格,来确定自己的创作手法,《城南旧事》就是一个例子。

  《城南旧事》是一部独具一格的影片。影片由三个小故事组成,真实地反映了上世纪20年代中叶(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北京的世态人情。这部悲剧性的影片,通过小英子天真的眼睛直观那特定的生死离别,愁云惨雾的人世,因而尤为凄凉,尤为感人。导演吴贻弓用“淡淡的哀愁,沉沉的相思”10个字作为影片创作的总基调,当然,也是音乐创作的总基调。

  作曲家选用了一支从20年代起就几乎家喻户晓的弄堂乐歌----《送别》,作为全片音乐主题,变奏发展,贯穿到底,给人留下那个时代人的童年生活的音乐记忆。

  影片音乐设计十分独特、巧妙,着墨寥寥,言简意赅,呈现出内在、深沉、纯净、洗练,更加富于意境美和人情味的艺术格调。在激烈评选的竞争中,该片音乐力拔头筹,获第三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音乐奖。

  序曲以《城南旧事》原创音乐为素材,配器方面,有着一种暗淡、凄凉、朦胧的色彩。并以特性乐器的独奏为主,结拂凝炼,一唱三叹。它像是一条缓缓地小溪,潺潺细流,怨而不怒地流入人们的心田;它又象一支简单的乐器,奏起一支单纯古朴的小曲,让你从这朴素中感到了一种典雅的生活音韵以及对往事的回眸。

  管弦乐序曲(第5号)《焦裕禄》

  焦裕禄,一位顶天立地的共产党人,一位不朽的英雄雕像。为了改变兰考人民贫困的命运,受命于危难之际,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防风固沙,风里来、雨里去带领兰考人民治“三害”,兴家园,终因积劳成疾,抱病而终。临终前他托付家人:“我死后只有一个要求,要求党组织把我运回兰考,埋在沙丘上。活着我没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着你们把沙丘治好!”他那种一心想着群众,唯独没有自己,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崇高的共产党人的人格魅力,在人们心目中树起了一座永久的丰碑。兰考人民怀着巨大悲痛,踏着沉重脚步为人民的好书记送行,在心中默默呼唤焦裕禄精神。

  早在上个世纪60年代,吕老几乎是含着热泪一口气读完《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长篇报道文章。当导演打来长途电话,邀请他为这部影片作曲,他欣然接受。当他捧起分镜头剧本,好书记的形象再度浮现眼前,他压抑不住内心的激动,泪水又一次夺眶而出,并对自己承诺,我要写一部深入人们的精神世界,引起社会共鸣的好作品,不辜负时代的重托。

  写作需要接地气,需要在生活中寻找底蕴,激发灵感。于是,吕老深入实地搜集创作素材,还与焦裕禄的遗孀徐俊雅和她的女儿焦守云交上了朋友,了解到更多的焦裕禄故事和生活细节,从而触摸到英雄的灵魂世界,以激情与热血写出了壮丽的英雄颂歌。

  序曲以故事影片《焦裕禄》原创音乐为素材,写出了具有深沉、凝重、朴实无华,和较浓郁的河南地方音乐风格,并采用中西混合乐队演奏,达到了乐曲情感真挚、纯朴感人的效果,以寄托对人民公仆焦裕禄缅怀、崇敬和赞美之情。

  为纪念中国共产党诞辰八十周年,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央政策研究室、中央文献研究室、人民日报社和中央电视台联合摄制组邀请吕老为大型文献片《使命》作曲,他二话未说,一口答应,并付出了全副的热情和精力。

  影片完成以后,很快在央视播放,收到了普遍赞誉。

  吕老想,《使命》在电视台播出,但不能就此画句号,能不能够写一个独立的交响组曲《使命》搬上舞台来讴歌党的伟大历史征程,向十八大献礼?

  这时离十八大召开只有两个月时间,吕老虽然宝刀未老,但毕竟是80多岁的人了,手开始有一点颤抖,还得打一个问号。但无论如何,这个机遇千载难逢。此刻,他想到了陈新光同志,请他一起合作来完成这部作品,新光同志非常乐意接受吕老的邀请,他们一拍即合。就这样全力以赴,并肩作战,加班加点,用了29天的时间写出了交响曲《使命》初稿,得以在18大召开之际,也就是在2012年11月10日的一个周未晚上,在上海文化广场隆重推出了这部最新重要力作《使命》,引起了热烈反响。

  吕老怀着使命写《使命》,从5年前开始酝酿构思,到18大开幕,这5年光阴,对80有二的吕老来说,完成这一艰辛的创作工程,不能不说,是个毅力和耐力的挑战。同时,他感谢陈新光热情加盟,鼎力相助;感谢青年指挥家张亮和爱乐乐团真诚友谊合作。

  序的部分,乐曲缓缓流淌。大提琴声部奏起深沉而凝重的慢板,将听众思绪带入苦难的年代,描写中华民族从沉睡中觉醒、呐喊。

  第一乐章:黑夜沉沉,苦海茫茫,何处是光明的彼岸?人们在焦虑、在苦思、在倾诉、在抗争。如泣如诉的二胡独奏,对苦难的岁月无尽的哀怨、悲吟。哪里有苦难,哪里就有愤怒;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抗争。乐队的全奏将这种悲愤激昂的情绪推向制高点。

  第二乐章:在共产党的领导下,革命的星火掀起了燎原之势。人民的力量由小到大,由弱到强,不断发展壮大,引来了人民共和国的诞生。主题音乐初次呈现,展现解放了的人民当家作主扬眉吐气喜悦的心情。然而,面前的道路,坎坷曲折,我们的人民必须以顽强的毅力,百折不挠的勇气艰难前行!

  第三乐章:号角响了,乐曲用交响性的手法,展现人们奋发图强,建设幸福美好家园的自信和决心。

  第四乐章:在欢腾的节日里,人民以无比喜悦的心情,庆贺改革开放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胜利。主奏的乐器唢呐和民族打击乐,营造出颇具乡土色彩的欢庆气氛。这个乐章的颂歌主题音乐完整的呈现,将人们无比喜悦澎湃的心潮推向高潮,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宏伟目标展翅腾飞!

  尾声:神圣的使命激励我们的人民,胸怀中国梦,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排除万难,发奋图强,走向未来。颂歌主题一变而成铿锵有力的进行曲。最后,铜管奏出辉煌主导动机,将全曲推向最高潮。

  志存高远,德艺双馨的吕其明,尽管戎马岁月一路走来,奋斗不止,以其独树一帜的创作手法,完成了以电影音乐为主的众多的作品,铸就了彪炳青史的音乐黄钟大吕,对此,他依然看作平淡,他曾多次向媒体坦言;我是一个抗日老兵,一个烈士的后代,一个党培育的文艺战士,理应一如既往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个根本方向,努力写出启迪思想、温润心灵、陶冶人生的好作品,为繁荣文艺创作、推动文艺创新再尽微薄之力。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吕其明红旗颂简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