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救助站站长长许帅?

原标题:为民甘做孺子牛

许帅为流浪儿童过生日。李杉摄

许帅接受助人员回站里。李杉摄

我会牢牢记住我是一名中国人,是一名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我会在工作中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个人利益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克己奉公,多作贡献,以我的实际行动来报效祖国。

――摘自许帅入党志愿书

6月30日上午,安阳市韩陵山脚下,哀乐低回,素花环绕,泪飞如雨,气氛凝重。阳光照射在安阳天寿园墓地,一方特别的墓碑分外耀眼。

碑上没有墓志铭,只印有5张墓主生前照片;碑旁栽有一棵玉兰,满树翠绿;碑前,一尊石雕“孺子牛”静静卧着,似其主人精神化身。

墓碑主人,名叫许帅,生前为安阳市救助管理站站长,6月27日被中共中央追授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

这天,许帅回“家”了。

献身医学研究590天,今年4月,许帅遗体在郑州火化,父母将其骨灰安放在这里。年轻而帅气的许站长将长眠于此。

犹记得2013年初夏,他在风华正茂之时,毅然走进安阳市救助管理站,埋头俯身,心甘情愿做流浪乞讨者的依靠。

任职短短三年间,他像一头不知疲倦的“孺子牛”,围绕“救助”主轴,把受助人员当亲人,将一位位流浪乞讨者送上回家的路,直到36岁的生命戛然而止。

生为难者解困扰,死为他人送光明。一生虽短,但许帅谱写了无比壮丽的人生诗篇,树起一座不朽的丰碑。

“我愿意把受助人员当作亲人,把救助工作作为我毕生的事业。”

2002年秋,大学毕业的许帅,走进民政队伍。本来他在科室工作,环境舒适。

2008年,汶川大地震,许帅作为志愿者,赶赴抗震救灾第一线。回单位之后,他立刻找到领导,执意要调动到救助站工作。

很多人不理解:别人都想坐办公室,他为何非要下基层。面对质疑,许帅的回答是:在汶川,我亲身感受到救助别人的意义。

“我愿意把受助人员当作亲人,把救助工作作为我毕生的事业。”第一天到救助站上班,许帅就许下诺言。

许多人对救助站并不十分了解。这里的服务对象多是癫痫、智障患者,救助时不仅困难多,还面临被感染传染病的风险,因此被公认为是件“苦差事”。

受人员、设施等因素限制,当时的安阳救助站也和全国大多数救助站一样,将滞留的智障类特殊救助对象交由站外代养机构照料。

2013年5月,经过竞争上岗,许帅被聘为安阳市救助管理站站长。

上任后,他就到托养机构查访。那里条件简陋、环境污浊,他当即决定:把40多名在外托养人员统统接回。

站里意见不统一。因为这些人员长期在外乞讨流浪,存在疾病传染、死亡赔偿等诸多社会问题。一旦出了事,恐怕会“吃不了兜着走”!

许帅则说,这些人生活在社会底层,如果连救助站都不去关心,又有谁会来管?“出了事我一人承担。”

一天都没多等。为确保救助对象得到妥善照料,许帅几乎跑遍安阳市内所有医院、养老院、托老机构,实地体验,反复比较。

2014年,安阳市救助管理站在全国率先设立医疗安置区。他们以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引进一家专业护理机构,走出一条“医养结合”新路。

有了专业护理机构后,进站的受助人员先进行体检和传染病筛查,接受分级护理,得到精准救助。不少受助人员经过精心照料和治疗,恢复正常,重返社会。

自医疗安置区设立以来,安阳救助管理站仅在许帅任职期间,就收治智障、癫痫等特殊受助人员200余人,其中有138人病情得到缓解和好转,128人被顺利护送回家。

护理机构负责人吴青山清楚地记得,许帅迎接第一批30多名救助对象回站时的情形。有位下肢瘫痪的救助对象,被工作人员抬上车时,懵懵懂懂地问许帅:“这是去哪儿呀?”许帅拉着他的手说:“回家!”对方疑惑地问:“家?”许帅微笑答:“对!回咱家!”那一天,许帅开心得像个孩子。

2013年8月,为进一步改善救助环境,许帅又瞄准了一个新目标――创建国家级救助管理机构。

在近一年的创建过程中,许帅每天吃住在站里,不分工作日和节假日,饿了吃泡面,困了睡沙发,从各项制度修订到站容站貌施工改造,他都坐镇指挥,单是整理的创建资料文件就有半米多高……

辛勤耕耘迎来收获。2014年5月,经民政部验收,安阳市救助管理站顺利晋级为“国家二级救助管理机构”。

这一年,一名怀孕的受助女子在救助站里产下女婴,之后救助站通过采集DNA血样帮孕妇找到家人。这是我省首例通过DNA血样比对寻亲成功的案例。

此后,许帅安排工作人员把母女二人送回广西玉林,与亲人团聚。意外的是,时常神志不清的母亲,竟清晰地向乡亲们介绍护送她们的工作人员:“这是安阳救助站的,他们都是好人……”

许帅主动与警方对接,开通“救助专线”,为受助人员采集DNA血样,及时输入公安部门“走失人口库和人口信息管理系统”,进行DNA血样比对。他任职期间,共有114名受助人员的DAN血样信息,被推送到全国救助寻亲网。

“我相信只要我们共同努力,他们的人生就能改变。”

诗人惠特曼有句名言:“没有信仰,就没有名副其实的品行和生命;没有信仰,就没有名副其实的国土。”

早在大学期间,许帅就埋下信仰的种子,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2016年5月,安阳市电视台录制“两学一做”教育节目,要求许帅宣读入党誓词。读完之后,他饱含真情地加上一句:“我为我是一名中国共产党员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同年7月,许帅被授予民政部最高荣誉――“孺子牛”奖。

俯首甘为孺子牛,终其一生为人民。

这是共产党人的信仰,更是许帅孜孜以求的目标。在他身上,我们看到了信仰的力量。

医疗安置区成立后,许帅对受助人员康复训练特别关心,时常躺在治疗床上体验,带上治疗仪试试。他对医生说:“他们和正常人不太一样,所以治疗时,你们要随时注意病人的反应,及时调整方案!”

他把“换位思考”做到极致:救助站所有床头改为无棱角床头,所有可拆卸床铺被固定,所有风扇装上保护网,所有电源开关移到工作人员控制室,所有暖气片改成地暖,就连拆除铁窗时留下的钢筋茬子,也全都被打磨平整……

一次,许帅和采购科科长董鸿军一起检查刚购置的牙刷。许帅拿出两支,问:“你发现这两个样品有啥区别没?”董鸿军观察半天,也没看出哪儿不同。

许帅用牙刷往自己脸上扎了扎,说:“你看,这两个牙刷柄,一个是圆头的,一个是尖头的。对救助对象来说,尖头牙刷是不是不安全?”

董鸿军恍然大悟。从此,他采购物品的标准多了安全考量。

经过一年多努力,许帅带领同事们把救助站从原来戒备森严的收容遣送站,改造成卫生整洁,有地暖和热水器等生活设施,有大型投影仪等文教娱乐设施,有图书室、电脑室、活动室等19个功能区的“家庭式”救助站。

许帅还把救助站打造成流浪儿童的家。2014年5月,救助站救助了14岁聋哑流浪儿童小宫。许帅帮他联系了安阳市特殊教育学校,希望他能和其他孩子一样接受教育。

没想到,入学不到一周,校长打来电话,要求小宫退学。因为小宫在社会上流浪久了,一些习惯严重影响其他同学。

许帅第一时间赶到学校,央求校长再给孩子一些适应时间。

校长被许帅的诚恳打动:“你这样心疼流浪孩子,太难得了!”

许帅说:“如果我们不帮他,他的一生可能就毁了。我相信只要我们一起努力,他以后的人生就能改变!”后来,小宫与同学相处越来越融洽。在他的入学登记表里,“家庭住址”一栏写的是救助站,家长是许帅。

“就算我的生命只剩一分钟,我也得回救助站。”

就在许帅的救助事业风生水起时,病魔却开始悄悄“侵蚀”他。由于长期超负荷工作和不规律生活,2014年开始,许帅出现腹痛、便血等症状。

后来病情越发严重,不得不住进医院,医生检查后建议他转入北京协和医院做进一步检查。很快,诊断结果出来――胃癌四期,医生说可能只有3至6个月的生命。

拿到诊断书,许帅双手捂脸,泪流不止。他对父亲说:“爸爸,我要回去,回去后可以边工作边治疗。”

“你都病成这样了,咋还想着工作?”父亲许宏刚又急又气。

为这事儿,父子俩在病房里争执了一上午。最终,许宏刚拗不过儿子,只得同意他回家。

在安阳市肿瘤医院,病人许帅的“不听话”一度让医生护士头疼不已。

“上午输完液,下午就不见了人。起初,医护人员不了解情况,还以为病人不配合,都很生气。”许帅的主治医生王俊生说,后来才知道他是“溜”回单位上班了。这让他们十分震惊。随后院方不得不按照许帅的工作时间,专门“订制”了一套治疗流程表。

那年冬至,许帅输完液,就和站里职工一起去给街上的流浪乞讨人员送饺子。每到一处,他都亲手把保温桶里的饺子舀出来,盛在碗里,双手递给受助人员。

冽冽寒风中,许帅手捂腹部,咬牙坚持。同事问他为啥不留在北京治疗,他说:“年底有很多受助人员需要送回家,我放心不下。就算我的生命只剩一分钟,我也得回救助站。”

随着化疗次数增多,许帅身体日益衰弱,开始小便失禁。为此,他每天穿纸尿裤去上班。

由于药物副作用大,他的血压急速升高,导致手脚满是裂口,脚疼得不能着地。他只得拄双拐去上班,晚上下班回家就瘫倒在床上,被血浸透的袜子粘在脚上脱不下来。

病情再次加重,许帅腹腔内产生大量积液,导流管每天要引出10余斤液体,他就插着管子、带着药盒上班。

恨不得一分钟掰成八瓣儿用的“拼命许郎”,将自己“燃烧”到极限。身高1.76米、原本体重80公斤的他,瘦到不足百斤,昏倒的频率也更高了。同事劝他赶紧回医院,他总以“我能顶住,忙完就去”推脱……

“每周一早上开例会,他从不缺席。有时开会肚子疼,他就一边揉一边开……”救助站副站长杨瑞红说。

在许帅参加的最后一次会议纪要上,详细记录着其后的工作安排:成立救助站青年志愿服务队;救助科做好“夏日送清凉”专项活动准备;未成年人保护中心提前一个月部署“蓝精灵”志愿服务队开展活动;总务科负责购买蚊帐等用品……

杨瑞红记得,那天是2015年6月13日。两天后,许帅再次昏倒,从此再也没能离开病房。

病床上的他,只要意识清醒,就会叮嘱同事一定要把救助站医疗安置区二期规划落实好,装上顶棚,让受助人员在恶劣天气里也能锻炼身体……

“我是从事救助工作的,这是我救助道路上的最后一站,希望你们能够理解我、成全我。”

“死亡并不可怕,人不能延长生命的长度,但可以拓展生命的宽度。”这是许帅生前反复劝慰父母的一句话。

弥留之际,许帅口不能言。在和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用纸条交流中,被问及“愿意捐献眼角膜和所有器官吗?”许帅歪歪扭扭写下“是,不仅如此”,落笔之时甚至连句号都没能点上。

2015年7月,许帅病情接连恶化,他瞒着家人向红十字会和国家遗体捐献中心申请登记,自愿在去世后将器官捐献他人。许宏刚得知后,近乎崩溃。许帅恳求父亲:“我是从事救助工作的,这是我救助道路上的最后一站,希望你们能够理解我、成全我。”

2016年6月30日上午,许帅陷入昏迷,已无法完成遗体捐献申请登记手续。在安阳市中医院肿瘤科病室,许宏刚用颤抖的右手在《志愿捐献遗体申请登记表》上签字。泪水打湿了纸张,但他仍坚强地替儿子按下手印。许帅的母亲痛哭着瘫倒在桌前,迟迟不忍签字,她悲呼着:“这是我的孩子,我不能签字,不能签字啊……”

“儿子想要把自己的一切奉献出来,作为父母,我们应尊重他的选择。他是一名党员,他把党的事业看得比生命还重,我们完成他的心愿吧。”在许宏刚的劝说下,许帅的母亲忍痛签字。

2016年9月1日1时16分,因抢救无效,年仅36岁的许帅静静离世,神态安详。

第二天,河南新郑17岁少年朱新蕴重新见到光明;随后,郑州一家眼科医院里,39岁的驻马店人张华,也通过眼角膜移植手术睁开眼睛。

许帅遗体随即被送到郑州大学,用于科研教学及研究病源。

“不仅如此”,许多人都在揣摩这四个字的含义。

有人认为,这是许帅在病入膏肓之际,希望死后将自己身体有用的部分全部捐献。

也有人解读,他希望捐献遗体不仅是一个人的事情,希望更多人把这种爱、这种精神传递下去,让这个社会更加温暖,更充满力量。

他的爱在默默传递,精神在静静流淌。在许帅追悼会上,一位70多岁的老人泣不成声。她说,此前她一直有捐赠遗体的心愿,只因家属不同意而搁置,当她将许帅的故事讲给子女听后,终获理解。

安阳县一位民营企业老板毅然签下“遗体捐赠书”,他说,是许帅让他坚定了死后捐献遗体的决心。

斯人已逝,追思犹存――

6月30日,记者来到安阳市救助管理站,大院正中“温情救助大爱无疆”八个大字在阳光下依旧醒目;医疗安置区外的南墙下,许帅生前和同事们一起栽种的一排桃树枝繁叶茂;安置区内,覆有乳白色薄膜的钢结构顶棚遮住了正午阳光的炽热,受助者们在广场上自由活动,神情怡然。

不说再见,许帅没走,同事们耳边不时响起他熟悉的声音。“工作中要有公心、爱心和善心,得了解受助对象的内心。”杨瑞红、吴青山、董鸿军……他们常常站在医疗安置区入口,仿佛在等待他归来。

不说再见,许帅没走,他的精神传遍中华大地。6月27日,中共中央追授许帅等7名同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此前,安阳市组成“许帅同志先进事迹报告团”,在全国进行了为期9个月以上、覆盖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38场、直接观众达5万余人的巡回宣讲。全国多地纷纷举办他的先进事迹报告会,学许帅精神、做为民先锋的热潮久久不熄……

我们相信,这世间,必将有千千万万个像许帅一样的生命热烈绽放。(记者任国战 通讯员杨之甜)

近日,“时代楷模”许帅的先进事迹播发后,在全社会引发热烈反响。广大干部群众表示,要以“时代楷模”为榜样,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继承和发扬孺子牛精神,在工作岗位上作出更大贡献。

37岁的河南省安阳市救助站站长许帅,在工作中兢兢业业、勇于创新,他组织开展“医养结合”模式,并实现DNA血样对比寻亲,使无数流浪乞讨者感受到家的温暖。患重病后,他仍以坚强的毅力、乐观的心态边治疗边工作。逝世后,他将遗体和眼角膜捐献,为两名眼疾患者送去光明,为医学研究贡献最后一份力。

广大读者、网民看了许帅的先进事迹后,被他的言行和精神感动,认为许帅将自己的一切都奉献给了社会,是新时代青年的楷模。

“许帅能够把青春毫无保留地奉献在岗位上,源于他内心的大爱、共产党员坚定的理想信念以及对事业极强烈的责任心。作为同龄人,我应该学习他爱岗敬业、敢于创新的精神,学习他立足岗位、追求卓越的态度,学习他一心为民、以奉献为乐的情怀。”郑州市绿城社工服务站站长陈骋说。

河南省许昌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河街乡监管所干部牛宇杰说,我们要向许帅学习,用实际行动践行孺子牛精神。我们肩负着保卫群众健康的职责,所以一定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一丝不苟的态度。

河南郑州市二中教师徐建伟说:“我觉得可以用‘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来形容许帅,我们要学习他无私奉献的精神,在平凡的岗位上奉献自己的光和热,不仅将知识教给学生,更要用自己的敬业奉献来感染学生。”

一些网民也转发和评论了许帅的先进事迹,“榜样”、“致敬”、“精神永存”等成为高频词汇。网民“张二毛”说:他是我们民政系统的榜样,俯首甘为孺子牛,像蜡烛一样为困难群体燃烧了自己的光和热,为他点赞。(新华社郑州10月28日电 记者刘金辉)

——“全国优秀共产党员”事迹简介

  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事业需要榜样引领。日前,中共中央决定追授东北师范大学原副校长郑德荣等7位同志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他们坚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其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鲜明昭示了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继承和发扬了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生动彰显了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把理想信念时时处处体现为行动力量的政治品格和先锋形象。光明日报今天集中刊发7位同志的事迹简介,以期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引领示范作用,激发全体共产党员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毕生追求马克思主义真理之光

  ——郑德荣同志事迹简介

  郑德荣,男,汉族,吉林延吉人,1926年1月出生,1952年11月参加工作,1953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东北师范大学原副校长、荣誉教授、博士生导师。2018年5月3日,因病医治无效去世,享年92岁。

  图为郑德荣与同事在研讨业务,左二为郑德荣同志

  郑德荣把一生献给了马克思主义研究和宣传事业,把传扬红色理论作为责任和使命,出版学术著作和教材5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260余篇。在全国率先主持建立毛泽东思想研究所,主编的《毛泽东思想史稿》开创毛泽东思想史科学体系的先河。他发表的多篇论文匡正了传统学术观点,有些则开拓了新领域或提出了独到见解。在生命最后几年,即便一直受结肠癌病痛折磨也不放弃任何一次传扬理论的机会。“要不忘初心。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这是他唯一的遗嘱。他把传承红色基因贯穿立德树人全过程,把党的创新理论贯穿学术研究全过程。他给博士生上的第一课不是讲授专业知识,而是明确政治标准,要求学生首先在政治上、道德上成为共产主义战士。他致力于培养学生独立的科研能力,实行“读书、思考、讨论、答疑、交流”开放式教学模式,引导学生掌握前沿、开阔视野、活跃学术思想,打好坚实专业基础,培养的49名博士,多人成为业界的领军人才。他始终将研究创新融入生命,立时代之潮头、发思想之先声,在党的重大纪念活动均著文参会,正面发声。党的十八大以来,他年届九旬仍信念弥坚,将研究方向拓展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领域,承担国家级项目1项,出版学术专著4部,发表学术论文21篇。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召开前夕,他多次拔掉氧气管,在病榻上向学生口述反复修改论文并入选理论研讨会,把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事业坚持到了生命最后一刻。

  执纪坚如铁 担当铸忠诚

  ——李泉新同志简要事迹

  李泉新,男,汉族,江西丰城人,1958年2月出生,1976年2月参加工作,1985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江西省委第三巡视组原组长。2016年5月31日因病医治无效去世,年仅58岁。

  2015年3月,李泉新率领巡视组在对南昌市西湖区开展巡视时,收到群众反映原区委书记周某的信访件。刚开始,各种阻力就接踵而至,家属受到匿名恐吓短信。压力面前,他义正辞严:“一查到底,出了问题我负责!”在他的感召和组织下,深入了解印证周某违纪违法问题线索,并及时移交省纪委。他结合深化政治巡视,积极探索巡视工作规律,依纪依规创新“挖老矿法”“捅天花板法”等多种发现问题线索的方式。每轮巡视工作结束,他都要组织召开务虚会,总结规律,集思广益。每轮巡视他都反复告诫组员,“巡视组是监督别人的,千万不能让别人在背后戳脊梁骨!”2015年,在对县(市、区)巡视“回头看”期间,所巡视地方的一名区委书记被人举报。通过调查了解,这名区委书记在干部群众中口碑较好,个人没有涉嫌贪腐问题。对此,李泉新既肯定他的成绩,又一针见血指出其他问题,还结合自身实际,教方法、传经验。几年来,他为多名党员领导干部澄清了问题,保护了他们干事创业的积极性。2016年3月,李泉新住院第二天就强烈要求出院,不顾医生反对和家人劝说,拔掉针头,坐4个多小时的长途车连夜赶到被巡视单位。接连3天,他一边打点滴,一边布置工作、调阅材料、找人谈话,天天忙到凌晨。就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还一边输着液,一边叮嘱同事:“问题线索要了解印证清楚……你们要张弛有度,注意休息……病好后,我还要和你们一起战斗!”

  一心只为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姜仕坤同志事迹简介

  姜仕坤,男,苗族,贵州册亨人,1969年12月出生,1990年8月参加工作,1992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贵州省晴隆县委原书记。2016年4月12日在出差期间突发心脏病不幸去世,年仅46岁。

  图为姜仕坤同志在基层调研脱贫攻坚工作,左三为姜仕坤

  姜仕坤同志是贵州大山里成长起来的干部,深知贫困山区群众的疾苦,带领群众脱贫致富是他人生的夙愿。在晴隆县工作6年多时间里,他始终以对党的赤诚之心、对人民的公仆情怀,投入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任劳任怨、恪尽职守,赢得贫困地区群众的信任与爱戴。他经常白天进村入户,在农村访贫问计,到企业调研座谈,足迹遍布所有乡镇、村居,晚上赶回城里开会到深夜,以近乎痴迷的状态,探索晴隆精准脱贫的道路。他说:“脱贫攻坚,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我们等不起、慢不得。”在他主导下,晴隆大力发展山地旅游业,点亮史迪威公路“二十四道拐”这张名片,做活“羊、茶、果、蔬、烟、薏”六大特色产业文章,实现经济、生态、扶贫“三效”同步。面对破旧的县城环境,他带领干部群众攻坚克难,在县城扩容改建中让群众得实惠。在他任职的2010年至2015年,晴隆全县生产总值从20.89亿元增加到55.13亿元,财政总收入从3.4亿元增加到7.63亿元,贫困人口从16.5万人下降到7.91万人。他工作多年来,始终保持艰苦朴素的本色,帆布公文包,用了四五年不舍得换,运动鞋穿到褪色泛白不舍得扔。他一心扑在工作上,社会交往简单,严格要求家属子女,从不干涉建设工程招投标等经济活动。他在贫瘠的土地上破局开路、耕耘坚守,把自己的一切都献给了晴隆脱贫攻坚事业。

  筑梦海天的强军先锋

  ——张超同志事迹简介

  张超,男,汉族,湖南岳阳人,1986年8月出生,2004年9月入伍,2009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海军某舰载航空兵部队原一级飞行员。2016年4月27日,张超同志驾驶歼—15飞机进行陆基模拟着舰训练时,面对突发故障,全力挽救战机,不幸壮烈牺牲,年仅29岁。

  图为张超同志在战斗机上

  张超很小就树立了翱翔蓝天的人生理想,矢志强军报国。入伍12年,他苦练精飞本领,先后飞过8型战机,每次改装都当“领头雁”。在某新型战机改装中,仅用一个月时间啃完2000多页的教材和资料,提前4个月完成改装任务,和战友们一道创造了多项纪录。在舰载机飞行训练期间,考核成绩全部优等,比计划时间缩短2年完成上舰前的几乎全部训练内容。在实战化对抗中,撰写2万余字的训练心得,总结编写歼-15飞机某科目训练教学法,为舰载机形成作战能力贡献了宝贵经验。他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凭着迎难而上的闯劲,顺利完成双机纵队斤斗、海上超低空飞行等高难科目。2011年6月,在气象条件不符合最低起降标准的危机情况下,主动请缨,开辟生命通道,示范引领6架战机穿云破雾,在大雨中安全降落。成功处置飞机空中液压油泄漏、左发动机骤停等突发险情,在应对一次次危险中展示了顽强意志和作风。在海上维权中,先后20多次执行战斗起飞任务,数十次带弹紧急起飞驱离外军飞机。张超孝老爱亲、体贴妻女,在战友眼里,他浑身透着真诚,连续一个月热心帮助住院战友补课,多次登门解答战友请教的技术问题,自己省吃俭用却经常捐钱救助战友,用人格力量昭示着生命大美。

  把爱的种子播撒在祖国雪域高原

  ——钟扬同志事迹简介

  钟扬,男,汉族,湖南邵阳人,1964年5月出生,1984年8月参加工作,1991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复旦大学研究生院原院长、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央组织部选派的第六、七、八批援藏干部。2017年9月25日,在赴内蒙古为民族干部授课途中遭遇车祸不幸去世,年仅53岁。

  钟扬同志坚定执着、不畏艰险,毕生致力于生物多样性研究与保护,每年跋山涉水数万公里盘点西藏高原植物资源,收集上千种植物的4000多万颗种子,历时3年将全世界仅存的3万多棵国家一级保护植物西藏巨柏逐一登记在册,为国家和人类储存下绵延后世的基因宝藏。他攻关10年,在上海成功引种红树林,创造了世界引种最高纬度,为海岸生态打造了新的屏障。他16年如一日把生命最宝贵的时光献给祖国雪域高原,帮助西藏大学成功申请西藏第一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第一个生态学博士点、第一个生物学教育部创新团队,培养了藏族第一位植物学博士,带领西藏大学生态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一流学科名单,填补了西藏高等教育一系列空白,将西藏大学生物多样性研究成果推向世界。他心怀大爱、因材施教,把每个学生都当成宝贵种子,精心呵护帮助学生成长成才,深受学生崇敬和爱戴。他梦想“为每个少数民族培养一位植物学博士”,热心科普教育,培养的少数民族学生遍布西部省份,成为民族地区教育科研的骨干。他淡泊名利、勤勉务实,从不追求职级待遇,担任生命科学学院常务副院长、研究生院院长后,探索推出系列改革举措,受到同行广泛关注和好评。他用逐梦的一生、拼搏的一生、奉献的一生彰显了共产党员的崇高精神和人格力量。

  生为难者解困扰 死为他人送光明

  ——许帅同志事迹简介

  许帅,男,汉族,河北磁县人,1979年11月出生,2002年9月参加工作,2005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河南省安阳市救助管理站原站长。2016年9月1日,因病医治无效去世,年仅36岁。

  许帅同志把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人生追求,心里始终装着困难群众。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后,他主动请缨奔赴灾区参加救援工作,不顾自身安危,始终冲在应急救助、发放物资、安置受灾群众的第一线。他放弃了原本稳定的机关工作,主动向组织申请到救助管理站工作。他说:“在地震灾区,我亲身感受到了救助别人的意义。我愿把救助工作作为我毕生的事业。”数九寒天,他带队24小时上街巡逻,劝导露宿街头的流浪乞讨人员来站接受救助,3年救助1.5万人次。他把受助人员当作亲人一样对待,在救助站设立了活动室、康复室等,常把自己设想成受助人员,感受温不温暖、方不方便、安不安全,不断改进站内设施。他敢于担当、锐意进取,提出“医助结合”的工作设想,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引入第三方专业服务机构,在站内设立医疗安置区,毅然将40多名站外托养的智障患者接回照料,为他们营造温馨、舒适的“家”。他积极与公安部门对接,通过DNA血样比对为受助人员寻找亲人,让许多家庭得以团圆、流浪者不再流浪。他乐观豁达、恪尽职守,即使身患癌症,依然顽强地与“病魔”赛跑,生命最后时刻还想着开个班子会,研究救助站二期工程建设。他说:“死亡并不可怕,人不能延长生命的长度,但可以拓展生命的宽度。”他把共产党人的大爱全部奉献给了群众,去世后捐献了遗体和眼角膜,完成了“救助生涯的最后一站”。

  国企“铁汉” 改革“闯将”

  ——张进同志事迹简介

  张进,男,汉族,重庆巴南人,1965年4月出生,1987年7月参加工作,1996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重庆船舶工业公司原副总经理,中船重工(重庆)海装风电设备有限公司原副总经理,重庆前卫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原执行董事、总经理。2016年6月26日,因病医治无效去世,年仅51岁。

  图为张进与同事在讨论工作,中为张进

  2004年张进担任重庆前卫仪表厂厂长以来,把“公司的事当作自己家里的事来干”,把毕生的心血奉献给了国有企业和国防现代化建设。12年来,在他的带领下,前卫公司营业收入增长12倍,利润总额增长20多倍,走出了一条具有前卫特色的多元化发展道路。他秉承“敢打硬仗、善打硬仗”的前卫军工精神,是出了名的“铁汉”。2005年,在接到某重点型号军品紧急订货任务,要求三年完成500套产品后,他向军方立下军令状,最终提前半年完成任务。2009年,为完成国家国防动员委员会下达的演练任务,他连续64天吃住在车间,坚守一线,靠前指挥,践行了一个船舶军工人对党和人民的庄严承诺,为我国海军装备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十多年来,张进通过借力借势、多元合作,将原来产品单一的前卫厂打造成集军品、燃气计量、水务计量、风电控制系统、海洋石油装备、高压电能计量、IT配套的七大产业群,进一步壮大了公司实力。张进对待工作、对待职工温暖如火,但对待自己却近乎苛刻。上任后,他主动向党委递交个人廉政承诺,提出要带头接受大家监督。上下班他带头自己驾乘私车,并要求生产采购等部门“凡是以我亲戚、同学等名义来接洽业务的人员一律不接待。”他在公司推行“阳光分配”,让领导干部的收入由组织人事部门统一管理,不参与本单位任何其他形式的分配。他把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的共产党人精神永远留在国企职工群众心中。

  (图片均由中组部提供)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郑州救助站站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