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一代人,为什么反感孩子不尊敬长辈,我要怎么教育他教育自己?

年轻父母老是跟祖父母因为带娃产生摩擦,该怎么办呢?

昨天,几个家长和原子酱聊到了代际教育的问题。说到爷爷奶奶带娃时出现的各式问题,父母们也是又无奈又困惑。

其实孩子的代际教育需要的是父母和祖辈的协调相容,相互促进。

一 代际教育意味着什么?

在最近原子酱了解到的一个案例中,孩子不肯写作业,爸妈好不容易又是哄又是许诺的,说好孩子写完作业就带孩子玩。

结果奶奶又出来说,你们怎么可以这么宠孩子,写作业是应该完成的事情,怎么可以还给奖励。

可见代际教育其实是渗透到孩子生活的方方面面的

而不好的代际教育带给孩子的影响也不只体现在写作业等小事上,它影响的是孩子性格和习惯的养成、甚至是未来的发展。

代际教育是隔代教育和亲代教育的统称。由祖辈对孙辈的抚养和教育,被称为隔代教育。而父辈对子辈的教育,被称为亲代教育。

据调查显示,在上海,目前1~7岁的孩子中有50%~60%由祖辈教育,孩子年龄愈小,与祖辈生活在一起的比率愈高。

而在北京,有70%左右的孩子接受着隔代教育;广州接受隔代教育的孩子也有总数的一半。(隔代教育问题浅探,王娅霜)

带娃时,祖父母和父母为何总有矛盾?

我们必须承认的是祖辈中不乏有与时俱进的带娃好手,可是当隔代教育遇到亲代教育的时候,矛盾总是避免不了的。

那么这种矛盾背后的成因又是什么呢?

1、父母和祖辈的教育理念不同

因为成长背景和时代的不同,祖辈的教育理念和我们的父母确实有很大的不同

而且往往祖辈比父母更加地宠爱孩子,这也会使很多希望能严格管理孩子的父母很头疼。

当家庭成员里面,每个人都对带孩子有一套自己的想法时,会让孩子无所适从,不知道到底该听谁的。

这种“分裂”的教育环境极易培养出孩子逃避、推脱的性格。

2、对孩子的教育“话语权”的争夺

每个看护孩子的人,常常会不自觉产生排他的情绪,会希望能掌握教育孩子的“话语权”。

产生这种情绪的家长往往都认为自己的观念和方式是正确的,会把别人的不同意见都视作竞争。

在这种情绪作用下,产生矛盾实属正常。

产生矛盾后该怎样解决?

父母与祖父母在教育孩子上产生矛盾时,首要的是得正确理解“隔代亲”的情感基础。

祖父母能凭着丰富的生活经验指导自己的子女养育下一代,这使他们的价值有了再次体现的机会。

祖父母与孩子间有一种天然的亲密感,而这是出于爱的补偿心理。

他们年轻时往往也因工作繁忙而对自己的孩子照顾不周,这使其心存内疚。

当他们迎来第三代时,对孩子倍加呵护,会认为照顾好孙儿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隔代教育研究综述,黄姗)

因教育孩子而产生矛盾是十分正常的,关键并不是要不要隔代教育,而是应当想办法融合隔代和亲代的教育优势,为孩子创造更好的成长环境。

只要掌握以下几个方法,大多数的问题都是可以解决的:

1、避免在孩子面前展现矛盾

在孩子小的时候,提供一个稳定安全有爱的环境是最重要的,过早的把矛盾暴露在孩子面前会对孩子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

比如前文中提到的案例中,奶奶其实不应该直接在孩子面前质问孩子的母亲,可以把妈妈拉到一边,或者第二天等孩子上学后再提出自己的意见。

这样的话,不会让孩子在父母和祖父母之间摇摆不定,能让孩子有一个更稳定的价值观。

2、评估合适的方式,但不争对错

父母和祖辈应当共同明确的是不论是何种教育观,都只是为了让孩子能更好地成长。而不是双方借此争夺家庭中的话语权。

也就是说争论谁对谁错没有意义,一起商讨怎样对孩子最好才有意义。并且谁的父母就由谁来负责主要沟通。

3、明确沟通底线,避免潜在纷争

有的年轻父母在跟祖父母因教育孩子而产生矛盾时会不好意思直接讲出自己的想法,或者向祖父母提建议。

其实这样不仅不利于孩子的成长,长期下来对家庭的和睦也有坏处。

一个能给孩子良好教育的家庭,必然是一个亲人间相互尊重、既讲亲情又注重沟通的家庭。

双方明确沟通的底线,把话说明才能避免以后的纷争。

4、对祖父母要心怀感恩之心

要充分尊重祖辈的心理需求和劳动价值,对他们的真心付出应心存感激。

尊重老人的情感需求,“隔代亲”是祖孙之间的血缘亲情,由此而产生的天伦之乐,是人类情感生活中最让人痴迷的一部分。

不要因为老人的一些教育方式不妥或溺爱孩子就剥夺老人享受这份快乐的权力。

在现代社会,很多家庭中的父母都需要工作。

在孩子年幼时对祖父母的照顾是极为依赖的,因而懂得在教育上如何与祖父母配合协调,共同为孩子创造更好的成长环境是每对年轻父母需要学习的内容。

而我们所要强调的首先是对祖父母情感需求的理解,只有对他们这种浓厚的亲情感同身受,才会在很多问题上更能找到恰当的解决方法。

代际教育并不特别,也并非难解之题。相互陪伴的亲人间只需多一些理解和包容,很多问题便不成问题。

我们所能给孩子最好的成长环境,就是亲人间能相亲相爱,遇事沟通,相互理解。

(已维权保护,不接受任何形式的转载)

秒懂科学心理,从此接纳从容

摘星(加拿大精英私校规划申请)创始人,棒呆加拿大(美本藤校规划申请)联合创始人,心理学硕士。这是我的自留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中,年轻人是社交媒体使用者中增长最快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也就是说,2012年,美国经济危机已经结束了,社交媒体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却开始显现。

这可不是我的胡乱联系,而是有非常多的科学研究所证实了的。

在 2010 年至 2015 年的短短五年内,在大型全国性调查中,感到无用和不快乐(抑郁症的典型症状)的美国青少年人数激增了 33%。青少年自杀企图增加了 23%。更令人不安的是,13 至 18 岁的自杀人数猛增了 31%。

我们的分析发现,我称之为“iGen”的95后青少年,比他们的千禧一代更容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

在搜索了几项大型调查以寻找线索后,我发现所有的可能性都可以追溯到青少年生活中的一个重大变化:智能手机和社交媒体的突然崛起

由于 2010年至 2015 年是经济稳定增长和失业率下降的时期,经济不景气不太可能是一个因素。

从 2010 年到 2015 年,青少年花在家庭作业上的时间也几乎没有变化,有效地排除了学业压力的原因。

然而,根据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的数据,智能手机拥有量在 2012 年底超过了 50% 的门槛——当时青少年抑郁症和自杀率开始增加。到 2015 年,73% 的青少年可以使用智能手机。

不仅智能手机的使用和抑郁症同时增加,而且在网上花费的时间也与两个不同数据集的心理健康问题有关。我们发现,每天上网 5 小时或以上的青少年比每天只上网 1 小时的青少年出现至少一种自杀风险因素的可能性高 71% 。

两项研究都发现在社交媒体上花费更多时间会导致不快乐。第三项研究随机分配参与者放弃 Facebook 一周与继续他们通常的使用。那些避免使用 Facebook 的人报告说,在周末时感觉不那么沮丧了。

有人说,社交媒体和电视媒体都是屏幕输出,电视时代开启的时候,专家也担心人们变成沙发土豆、综合思考能力下降,甚至喊出“娱乐至死”,但我们其实都活得好好的。

那社交媒体对人的影响是不是也被夸大了?

社交媒体引发信息量爆炸

电视媒体是“高成本制作 + 单向传递信息”,属于单点的发散传播,信息的传递接受量有限,人们也不能主动搜索信息。

网络媒体的“便捷性”让人人都能上传内容、人人都可以是自媒体,信息传递成多点爆发、形成信息大爆炸,而且人们还可以主动搜索、或被动推送接受信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国际教育媒体的吴慧雯在回复我的问题时说:

我认为是信息爆炸让下一代变得更敏感脆弱。虽然,被过度关注的成长环境,伙伴关系单薄,外部探索环境缺乏导致的自我体验不充分,还有与学业有关的单向度评价,这些都是原因。但这些问题我小时候就开始有了,唯独一点,我们小时候在信息爆炸这条上还好,所以我把信息爆炸放在第一位。 我自己感觉是这种环境下孩子的深度思考和消化一件事的能力真的很难建立。
知识大爆炸挑战人脑的生理极限;现代生活方式下人和人社会关系的疏离;信仰缺失 以前信息接触少,整天傻吃傻玩,现在孩子们很小就懂很多,是不是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也比同龄的上一代更早更深?

社交媒体引发自我和他人的比较

此外,电视里出现的人要么是电视台的专业人员、要么是专业演员,总之和咱们普通人没啥联系。

社交媒体中,熟人的“风采展示”占了很大的比例。

这是因为网络媒体有“互动性”,从而让传媒有了社交的属性,社交媒体上不仅有不认识的陌生人,更多的是自己认识的身边人。

“点赞”和“粉丝”成为人们发圈的重要动力,并且不惜余力地美化所展示的生活,博取关注,形成眼球经济和网红经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 社交媒体上的信息大爆炸,不仅是信息极其丰富,而且往往带有自我美化的滤镜,滤去了真实生活里的曲折和丑陋,让人们难以直视自己生活中的缺憾。

最重要的是,青少年在社交媒体上联系最密切的,往往是身边的同学和好友。

而身边人在社交媒体上展示的,往往又是那么光鲜亮丽、快乐顺遂,让青少年对世界的认知产生了偏差,以为生活就应该是别人所展示的那样,而自己的失败是因为自己的无能,产生很大的挫败感和无力感。

有一名幸福学的导师说:“ 想要不幸福,就去和别人比较吧 。”

他当时举了个例子,让读者先想象工作的年薪加了50%,自己感受如何。

这时一般人们都会说很开心、很快乐、很满足。

然后,他再告诉你,现在你的信息量扩大了,你得知:

你的加薪幅度是整个部门最低的,别人大幅涨薪还有丰厚的年终奖。

这时人们的情绪立刻由快乐转为沮丧、甚至愤怒。

事实还是那个事实,并没有改变,但人们为什么会情绪有那么大的变化呢?

因为信息量扩大后,人们有了比较,而且是和身边人比较。

研究表明,和身边人比较时,如果明显超过他人时,人们会产生自我满足感;如果明显低于他人时,人们会产生挫败感。

信息量丰富 + 与他人比较 = 慢性压力

很多家长在我的小调查中,提到下一代面临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越来越内卷,认为这也是造成下一代更为敏感脆弱的原因

其实, “信息量丰富 + 与他人比较” 就是造成整个社会越来越卷的原因之一

我们这一代读书时,父母挂在嘴边最多的是“邻居家的孩子”。他们也只知道邻居家的孩子,也只把我们和邻居的孩子比较而已。

我们自己的信息也主要局限在班级和学校,外界有什么学霸和学神值得我们学习,我们不太了解,也没有什么比较。

而现在不仅孩子处于信息的海洋,父母也处于信息的海洋,父母对孩子的比较不再限于邻居家的孩子,而是世界各地的牛娃。这无形之中,给整个家庭都带来了压力。这不,最近众多媒体还把中国娃和印度娃给比上了。

有位坚持“快乐素质教育”的妈妈,在号称“人均百万年薪”的小红书上学习带娃,结果发现小红书上的娃个个都是天才,她彻底emo了,焦虑到不行,给娃加了一堆补习班,最后不得不卸载了小红书。

其实,很多“天才”仅仅是父母只记录了孩子的高光时刻,并发布在社交媒体上

例如朋友说,她4年级的娃数学很普通,但有天她女儿解出了一道数学难题,她很高兴地po在了朋友圈里,结果几天后发现大家对她女儿的风评就变成了:“数学小天才,4年级就能轻松拿下初中数学。”还有不少家长前来取经,搞得她啼笑皆非,说娃99次做数学都抓耳挠腮的,就这一次灵光突现、被我发到了朋友圈,咋还引起了其他家长的焦虑呢。

社交媒体,正是这样一场信息大爆炸的“成功秀”,让人们在艳羡旁人“人生赢家”的同时,降低对自己的满意和幸福感,产生慢性压力。

不仅对孩子,也对父母造成焦虑的情绪。

而青少年因处于世界观成型的阶段、又在社交需求的高峰,他们会特别在意自己的外貌、是不是受欢迎,他们在社交媒体上的时间会特别长、并羡慕他人的好身材、好容貌、有趣或成功的经历等等,因此特别容易有慢性压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社交媒体让交往更便利,

也容易减少真实互动和身体活动

除了引发比较的压力,也有人认为,社交媒体降低了线下人际关系的真实互动。

不过很多人并不同意这点,表示社交媒体让人际交流变得更方便,加深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世界变成了地球村。

2016年,卡内基梅隆大学的Moira Burke对1200名Facebook使用者进行了纵向研究,她针对用户在Facebook上的一系列行为(比如点赞、私信、评论等等),分析了它们和幸福感、连接感的关系。她发现:

  1. 当人们在社交媒体上接收私人化的、定向的沟通内容,通常是一对一的沟通,会有利于孤独感的减轻和幸福感的提升。(我们都喜欢让好友伴侣多给自己发消息是有道理的)

  2. 当人们在社交网络上接受广播式交流,即浏览信息流上的朋友最新动态、如看到别人在国外游玩的照片、新做的午餐、孩子的成就等等,会降低人的连接感和幸福感。她的实验发现,看别人的facebook页面会让人产生更多的抑郁情绪。(因为社交媒体以成为自我展示的渠道)

Moira对社交媒体的使用建议是:

  • 提高社交的质量,而不是数量。

  • 最终我们都要回到线下生活。

积极心理学的两位泰斗— 哈佛教授沙哈尔(Tal Ben-Shahar)和美国心理学会长塞利格曼(Martin E.P. Seligman) —也都反复强调高质量的人际关系是对幸福感极其重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Christine Ni老师的幸福工作坊中,我有幸观看了沙哈尔教授的系列授课,受益匪浅。他讲道:

关系是幸福的头号测试指标。

人类关系从电子产品中受益,并与我们所爱的人保持联系。

但因为科技产品的成瘾性,让人们沉迷于虚拟世界,损伤了真实关系的质量和数量。

一对对情侣面对面坐着,但手里各自拿着手机。青少年一起出去玩的情况越来越少了,他们更有可能关注手中的虚拟屏幕。

虚拟网络和社交媒体的盛行,导致了用虚拟关系代替真实关系,用眼球运动代替全身运动,用有害的分心术代替健康的专注。

然而,1000个factbook好友,并不能替代一个永远的好朋友。

体育锻炼的减少显著造成了抑郁的上升。

而且,无法专注于当下我们内心或眼前的一切,也是心理健康水平下降的主要原因。

沙哈尔教授花了很长的篇幅来解释“ 不运动就像吃抑郁药 ”,并强调 幸福感主要取决于线下的人际关系 、而不是线上的人际关系。在此我不赘述教授的论证过程,咱们记住结论就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0后、10后作为数字原著民,生活重心从线下往线上转移、从原子世界往虚拟世界倾斜,家长需要做的不是减少和限制他们的网络使用时间 —— 毕竟北美中学都是用电脑教学做功课,家长要限制孩子的社交媒体使用时间非常困难。

家长可以鼓励孩子有个运动的爱好,毕竟运动不仅能改善人的心理健康水平,还能促进孩子的身体发育。

如果孩子不爱运动,家长可以发动全家、或者发动孩子的好友多参加户外活动。阳光光照能显著减少人的抑郁 —— 这也是为什么美国的心理医生会建议抑郁症的来访者多去佛罗里达晒太阳。

正如摘星的Laura老师所说:“Gen Z 在社交媒体中长大,在游戏中理解人际关系,爱好公平,研究能力卓越,非常有同情心。但是他们在虚幻世界时间非常多,没有足够阅历和实际经验解决“冲突”问题,因此会看起来脆弱。”

低压力下的散养 vs 高压力下的圈养

在我的小调查中,约有7成的朋友认为下一代的脆弱离不开家长自己的责任,把孩子保护的太好、太周全,导致孩子成为暖房里的花朵经不起风浪、糖罐里泡大不够皮实、蜜罐中长大没受过挫折教育

确实,几十年前世界各地都是每家好几个孩子,能吃饱穿暖快乐长大就不错了,做家长没有什么的焦虑感。中国家长大概是从八十年代开始对孩子精雕细刻,美国中产阶级则更早一点。

Parent(家长)这个词,在美国从七十年代开始,普遍具有了动词的形式,可以写成 parenting —— 意思是作为家长对孩子的操作。

80年代开始,精细育儿(intensive parenting)开始普及。大批的父母认为需要时刻监管、教育孩子。《纽约时报》(New York Times)在2 0 1 9年一篇谈及精细育儿的文章里指出:“如此一来,父母们使劲儿把每个下午、周末都填满,给孩子们报各种兴趣班、补习班,还有各种旅行运动比赛。”

在中国,1980年开始推出独生子女政策,家长把所有的期望都放在了一个篮子里,更加剧了家庭精细化教育的趋势

你的 parenting 技能怎么样呢?育儿已经成了一门学问,再加上市场细分越来越发达,有很多老一辈闻所未闻的讲究。

比如,我是婴儿的时候,父母拿一瓶全家通用的润肤爽给我涂、我的衣服和父母的衣服混在一起洗,满地爬的时候周围也没有什么保护措施。

我家大宝是00后,我给他用婴儿专用的强生宝宝油涂满全身、婴儿衣服分开洗,满地爬的时候我先会覆盖家里插座和尖锐物品。

到了二宝三宝20后,我被告知婴儿的脸、身体、屁屁要用不同品牌的专业护理油、婴儿衣服买专门的宝宝小洗衣机分开并消毒,爬的时候除了家里的环境保护、还要戴上护膝和海绵头套。

这不是养孩子,这是供皇上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部分家长的回复都特别精彩,摘录如下:

源起家长的过度保护,孩子们都是需要经历挫折和坎坷才会学会真正的成长,过度保护会让他们认不清现实社会,经不得风吹雨打。 因为跟我们比,下一代被保护关爱得比我们曾经的多,所处环境更加自由放松,所经历的各种负面的事情也不多吧。 散养的和圈养的肯定不一样。 从小被保护太好,按大人的要求成长,自我独立性差。 从小受到关注和关爱太多,过多注重自己的感受,而不去关心周围人,太自我,陷在自己的生活和感受中。电子产品太泛滥,精神上空虚,身体能力差。保护太好,一有挫折就是天大的问题,过不去。
下一代被我们家长保护的太好,没有受过太多挫折和磨难,所以有一点点小困难就崩溃了。 父母刻意屏蔽了很多成人世界中的现实困难,展现给孩子的都是富足和单纯温馨环境。但孩子们的世界也一样危机重重(孩子视角),只能用他们自然的孩童的原始方式处理,这就会出现暴力、恐惧、萎靡、崩溃等幼儿时期特征的表现,而孩子不知道这是否正确,成人还无法理解怎么这么小的事孩子就这样了。 很多人生活目的性太强,目的性导致细密的安排,从而导致容错率低。毕竟我们是生命,活着本生就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无目标的时间,无目标的陪伴是重要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里推荐一本书《园丁与木匠The Gardener and the Carpenter》,作者是艾莉森·戈普尼克Alison Gopnik,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发展心理学教授,也是这个领域全世界最顶尖的学者。她一生的研究都围绕儿童、儿童的成长以及儿童的认知展开。

作者认为:家长跟孩子,是一种关系,而不是一个操作

做家长不是做木匠去生产产品,而是做园丁,是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让孩子自己好好成长,并学会应对各种不确定性,因为帮助孩子探索和试错是家长最重要的责任之一。

说实话,这本书我第一次读的时候,觉得西方教育书不符合中国家庭的实际情况 —— 大部分家里就一个娃,谁敢就让他们这样自由生长?

后来疫情三年,太多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原本按部就班、稳步前进的生活,突然就被卷入乱流中,世界充满了“不确定性”。

再加上有了二宝三宝,我又在家里种了不同的植物,这时重读《园丁与木匠》,无限感慨:是我肤浅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育儿其实有个根本的矛盾,就是探索和收获(explore/exploit)之间的矛盾。前者要求开放试错,后者要求收敛专业。

精细化育儿,实质是风险控制,减少了生活的复杂性,但同时也提高了孩子的脆弱性。

解决这个矛盾的策略就是小时候要多探索,长大以后再专注于收获。

《园丁和木匠》认为:6岁以前,养育孩子的重点不是掌握某一方面的技能,而是让他学会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

人的童年期那么长,就是为了学习探索和试错,应对生活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所以幼儿父母的任务就是提供一个环境让孩子探索。他们可以无责任地随便折腾,变复杂,以期适应未来多变的环境。

从脑科学角度来讲,青春期的孩子动力系统澎拜,但控制系统(大脑前额皮层)发展滞后 —— 除了自然生长,控制系统还高度依赖学习和经验。

试错就是个好办法。如果你做出过一些错误的决定,吃亏了,你就会学会下一次如何做出正确的决定。在实践中吃一堑长一智,你就会慢慢变得成熟,这个成熟的过程就是你的控制系统成长的过程

当然等到青春期才开始试错,成本有点高。但晚试错好于不试错,如果孩子一直不能主动做决策,他就一直没法成长和成熟。

关于精细化养育,还有家长提到:因为下一代被保护的太好,独生子女加精细教育,形成了孩子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这也让他们变得更容易受打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有的目光和资源都放在他们身上,从小就被期于“必须优秀”不允许平庸,这一代未必比我们快乐。 这一代的孩子没有被需要的感觉 没意义没价值感。 如果这一代人指的是我们在中国的一代人,那其中一个原因是责任感的缺失。我们包括之前很多代人,活着是为了责任。现在进步在可以不背负他人的责任,但代价是那份坚韧也就消失了。

在岸见一郎的《被讨厌的勇气》中,他也提到 “幸福=贡献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Do something bigger than yourself” —— 当孩子总是接受来自长辈的帮助,他就容易习得性无助,不仅以自我为中心,而且觉得这个世界缺了他也没什么,容易产生消极情绪。

相反,孩子如果能为他人贡献一些什么,在家里做家务、遛狗、在学校里帮助他人、做志愿者等等,他都会感受到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的价值, 是被他人所需要的 ,从而产生人生的意义感。

好了,文章又写长了,就此打住。总结家长在育儿方面如何应对“下一代更脆弱敏感”的趋势:

  • 鼓励孩子有一个运动爱好。如果不爱运动,尽量发动孩子去户外活动身体。

  • 帮助孩子与真实生活产生连接,让孩子对他人有贡献感。

  • 家长适当克制什么都为孩子准备好的欲望,让孩子多参与决策和后果的承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专注于升学规划和心理健康的成长教练。让孩子成才,家庭成长。

  • 摘星教育(加拿大精英私校规划申请)的创始人,棒呆加拿大(美本藤校规划申请)的联合创始人

  • 天赋优势及职业兴趣的认证咨询师,心理学硕士和心理健康大使。

  • 旅居过新加坡、英国、加拿大、美国, 了解热门留学国家的教育优劣,有横向的大局观。

  • 经历过跨越阶层的变迁,了解不同社会阶层的人生状态,有纵向的认识论。

  • 两个儿子一个女儿,了解不同年龄段孩子的心理状态,有深度的经验谈。

    关注我,带给你新颖健康的成长规划分享 ^_^

近日,有媒体就“当千禧一代遭遇网瘾家长”这样一种社会现象进行了报道,引发了许多在校大学生的共鸣。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程度逐步加深,越来越多的中老年“触网”成了一大发展趋势。作为“网络原住民”的千禧一代,现在要面对在“网”中老去的长辈了。那么,面对家长和孩子之间存在的代沟,如何找到正确沟通方式避免网络带来的危害?这是一个亟须引起高度关注的新课题。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深入发展,互联网技术更新迭代加速,网络平台内容更加丰富,呈现形式更加多样,获取方式更加便捷,使用成本更加低廉,由此用户群体也在快速扩大。据调查显示,截至2020年底,我国网民规模已超过9亿。这一庞大的用户群体,不仅包括了“90后”、千禧一代的“网络原住民”,还包括“70后”“80后”等用户群体,甚至已经拓展到中老年群体。总体来看,这是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的产物,移动互联网普及的成就举世瞩目、令人鼓舞。

然而,互联网技术在带来资讯获取和在线休闲娱乐的便捷时,也带来了诸多的新问题新挑战。排在首位的就是过度沉迷网络,许多用户群体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花费在互联网上聊天、打游戏,影响了正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以往我们关注的重心,主要是以中小学生为主的未成年人群体,目前从国家政策、技术手段、学校管理等层面也都采取了相应的保护措施;但是对于中老年人这样一个新兴用户群体的网瘾问题,社会的关注度还不高,重视也还不够。

相比于千禧一代“网络原住民”,中老年人可以说是最后才进入互联网的新群体。信息化发展初期,他们属于互联网的弱势群体,存在着巨大数字鸿沟,但一旦实现了技术上的“突围”,中老年人对于互联网的依赖和迷恋,相比青年人有过之而无不及。许多中年家长下班回家后,沉迷于网络休闲,疏于和孩子沟通交流;许多步入老年的祖辈,也开始沉迷于网络交际和娱乐,有些甚至严重影响了正常休息和身心健康。这已是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现象。

中老年人网瘾问题,与其说是一个家庭问题,不如说是一个社会问题。因此,需要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和重视。从国家层面来看,要从政策层面进一步加强约束规范,从文化层面倡导营造良好的网络生态;从技术层面来看,要进一步加强防范,除了现在网络通用的“未成年人模式”外,也可开发“老年模式”以防止老年人在网络中上当受骗,以及采用网络时间限定模式等方式,确保中老年群体将更多时间精力用于学习、工作和生活。

作为千禧一代的“网络原住民”,在遭遇中老年家长过度使用网络时,也要主动沟通,讲究策略,帮助长辈从网瘾中走出来。一是积极正向引导,要充分利用所学知识,给长辈分享互联网的基本知识,要发挥运用好互联网平台的正向功能,为他们打开一个学习知识、增长见识、人际交流的新窗口。二是帮助防范风险,要利用合适时机,及时和长辈分享可能出现的网络欺骗、红包陷阱、信息泄露等问题,帮助他们提高风险意识,甄别网络风险,确保财产和信息安全。三是营造良好氛围,年青一代要以身作则,把更多时间放在学习和工作上;同时,要加强和父母长辈的情感交流,鼓励他们锻炼身体,培养有益的兴趣爱好,推动营造良好的家庭文化氛围。

(作者系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孩子不尊重老人如何教育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