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江电影演警察的老演员may扮演者是谁

1989年香港电影在市场大旺的行情下,又开发出了一个喜剧动作片的亚类型——赌片,随着《赌神》的上映不仅为周润发辉煌银幕生涯增添了一个经典银幕形象赌神高进,也让一直处于二线的导演王晶迅速成为了市场的新宠儿;周润发在相隔两年之后凭借和王晶合作的《赌神》、杜琪峯执导的《阿郎的故事》以及最佳搭档吴宇森执导的《喋血双雄》和徐克《英雄本色3》,又一次站到商业和艺术的巅峰,不仅取得一时无两的票房成绩(上述四部作品都冲进了年度票房十强),更以《阿郎的故事》中阿郎一角赢得了第九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主角,这是周润发第三次获得该殊荣(也是至今最后一次),周润发在香港的电影事业达到了巅峰,一代传奇终铸成。而在80年代之初称霸香港影坛的新艺城公司在内部分崩离析之后,七人小组迸发出了各自光彩,黄百鸣携手曾经的喜剧王者许冠文拍摄《合家欢》、提携尚在TVB的杜琪峯拍的《阿郎的故事》,光头麦嘉联手邵氏老将刘家良重拾新艺城招牌拍摄的《新最佳拍档》,徐克执导的《英雄本色3》,吴宇森执导的《喋血双雄》占据年度票房十强的半壁江山,新艺城的创作能力之强可见一斑,但人心已散,新艺城在1991年最终还是结业了。周润发和新艺城一脉在1989年兴盛一时,但像王晶、杜琪峯这些位居二线的导演已开始冒头,而以港姐入行的张曼玉在这一年以《不脱袜的人》中的出色演出首次拿到了香港电影金像最佳女主角,电视出身的梁朝伟也以《杀手蝴蝶梦》中小弟阿祥一角第二次拿到最佳男配角,不久之后张、梁事业突飞猛进成了香港电影的新招牌,生生不息的香江电影,精彩。奇迹——成龙的新追求告别师兄弟洪金宝、元彪之后,成龙已然成了嘉禾的绝对领军人物,老板的器重以及在以往作品的成功让他有了更多创作主动性。1989年他只拍了一部作品《奇迹》,影片改编自西片《一日贵妇》,典型的文艺轻喜剧,他甚至打算放弃打斗动作制作一部纯文艺片。成龙作品没动作场面?这让老板邹文怀不得不直接提出影片必须得加入成龙式打斗,投资方如此重压之下成龙还选择了妥协,但他做到了动作场面求质不讲量,以剧情带动动作场面,全片重头动作戏仅有两场——茶楼讲数的混战和绳带货仓与周比利的恶斗,但经过成家班的设计,仅寥寥两场动作戏却依然如此精巧和惊险,本片击败了一众强手拿到了金像奖最佳动作设计奖,成家班的能力可谓冠绝一时。成龙为证明自己不只会动作片,在拍摄过程中任性了一把,为了还原民国时代的怀旧背景,投入了大把的真金白银,几处布景如茶楼、夜总会、码头接送船等,以及演员的服化道,甚至为片中女演员的首饰成龙还亲自去澳洲跑一趟,借回来了一批价格不菲的首饰,整部片制作下来费用超过了六千万,足足花九个月才完成,在当时创下了港产片制作的空前纪录,成龙的执念可见一斑。《奇迹》是成龙作品里的另类,不过一样精彩成片出来,成人童话的色彩、轻松愉快的氛围、强大的明星阵容加上精彩的打斗场面都让观众很受用,香港本地票房拿下年度第二,收入3400多万,加上在台湾地区和东南亚的大卖,票房可谓成功,但相对于影片6000多万的制作费,成龙这棵嘉禾的摇钱树首次让东家尝到了投资失败的滋味。可多年以后成龙接受媒体访问时却说他本人最喜欢和看重的作品还是《奇迹》。《奇迹》,一部成龙大哥任性之作,但却是最接近他个人艺术追求的影片,绝对值得一观。帅、酷、鬼马,哪个才是真正的周润发?相比于1988年一心拍喜剧片捞钱,1989年的周润发又一次迎来了丰收年,艺术、商业两开花,之于香港影坛来说这又是一个周润发之年。产量高(6部)、质量优(4部进入年度票房前十强,以赌神高进、阿郎两角入选金像奖最佳男主角提名,并以阿郎获奖),还成就了王晶、杜琪峯,让两人由二线直接跃升到一线当红导演位置,几乎以一已之力影响了香港电影业格局发展趋势,这样的盛况也只有90年代的周星驰才可匹敌。6部作品里我个人认为起码有3部足以在香港电影史留下浓重的一笔,这三部作品就是《阿郎的故事》、《喋血双雄》、《赌神》。《阿郎的故事》是当时还在TVB还没成为黑帮片大佬的杜琪峯执导的,还是由新艺城出品。周润发以精湛的演技演活了一个为了儿子浪子回头甚至付出生命的父亲形象,那种舐犊之情体现得淋漓尽致,影片结尾阿郎在罗大佑那沧桑、悲情的“你的样子”歌声里驾着摩托冲进火海的片段成了万千影迷心目中永远的经典场面,英雄末路的悲怆赚足了观者的眼泪,阿郎也成为百年港片中的一个经典形象。关于影片的创意很有意思,杜琪峯说是他看韩国片《最亲爱的你》受到的启发,他只是将片中的母子情改成了父子情,而周润发却回忆是他参考了西片《赤子情》。毋论两种说法哪个才是实情,重点是该片最后票房大卖3000多万排在了年度本土票房第四名,还在第九届香港电影金像奖上获得了最佳男主角奖项以及最佳导演提名,不仅让周润发第三次斩获了最佳男主角的殊荣,也让还在新艺城喜剧套路里兜兜转转的二线导演杜琪峯得到了业界的瞩目,也为他以后出走TVB创立影响香港影坛深远的银河映像打下了基础。周润发塑造了可爱的浪子形象拍完《阿郎的故事》后周润发终于再次携手最佳拍档吴宇森,共同打造了吴导个人暴力美学风格集大成之作的里程碑式作品《喋血双雄》,该片让吴宇森真正受到了西方电影界的重视,这也成为了他日后进军好莱坞的真正契机。吴宇森其实在拍完《英雄本色2》后就开始构思《喋血双雄》剧本,最初讲的是两个警察之间的故事,但剧本遭到新艺城高层的否决,同样也没有得到挚友徐克的支持,因为徐克想开拍《英雄本色3》。而且剧本创作之初吴宇森就是为周润发量身定做的,而发哥正当红,根本无法空出档期,当时的吴宇森相当沮丧。发哥得知吴宇森窘境后,为老帮老友义不容辞,亲自去找新艺高层及徐克表示要先接演这部电影,历经磨难《喋血双雄》终于还是开机了。此时的新艺城已经分崩离析,1989年,麦嘉建立新艺都娱乐,石天建立新艺城娱乐,新艺城影业名存实亡,母公司金公主对此现状相当无奈,只能撇开新艺城独立出品电影。所以《喋血双雄》是由金公主出品,由徐克的电影工作室和李修贤的万能影业联合制作,徐克监制、吴宇森导演。吴宇森和徐克这对共同打造《英雄本色》神话的最佳拍档却在拍摄本片过程矛盾不断。其实从1987年合作《英雄本色2》开始,吴宇森和徐克的创作理念就已经有了很大分歧,到《喋血双雄》之时,二人的矛盾已经到了难以调和的地步。虽然吴宇森对徐克一向充满敬意,不仅将其视为兄弟,更是当作恩人。但在那一刻,他还是觉得二人已经到了挥泪分手、各自精彩的时候了。徐克、吴宇森二人的矛盾,个人认为肯定不是私人恩怨,也绝非创作理念差异那么表面,本质上是监制主导创作和导演创作自由的矛盾。多年后吴宇森回忆:如果我们两个一起拍一部电影,内耗太大。如果我们两个分开拍,其实对大家其实都有好处,观众也可以看到我们各自不同风格的作品。古典浪漫主义的《喋血双雄》最终徐克选择了妥协,所以影片完整地体现了吴宇森的个人艺术追求,后来吴导电影中标志性慢动作手法和暴力美学,都在这部影片中形成。比如放白鸽,第一次出现在了该本中,象征了纯洁、和平的白鸽和暴力形成了鲜明对比,让暴力在表现形式上具有了更加复杂的内涵。吴宇森出生于基督徒家庭,小时候也想当牧师,但他却将决斗的场景安排在教堂,一场江湖纷争被装饰得像神圣的宗教祭典,这也成为了吴宇森暴力美学的标配。吴宇森还致敬了对自己影响深远的电影前辈大师,他公开表示《喋血双雄》实际上也是一部向马丁·斯科塞斯和法国名导梅尔维尔致敬的作品。我们还能看到美国西部片对吴宇森的影响,喜好用升格镜头来表现暴力以及快慢镜头反复切换的技巧,都被一股脑抄了过来。当然还有对恩师张彻的继承和发扬,在枪战片中引入武打片特技,将张彻武侠片中的英雄豪迈、侠义恩仇也统统融入了现代警匪片当中,连张彻偏好的男人之间那种惺惺相惜的情感,都成为了吴宇森电影中的重要精神内核。汲取众家之长,吴宇森终于在《喋血双雄》中形成自己独树一帜的吴式暴力美学风格。该片升华了现代警匪片的内涵和格调,饱含英雄浪漫情怀,通过周润发饰演的这个追求传统道义独行杀手小庄和同样固守原则的警察李修贤,提炼了出对正邪善恶的哲学辩思。独特的风格铺就了让吴宇森扬名世界的阳关大道,也加速他和徐克分道扬镳。本片最终赢取了1860万元的年度第八的票房佳绩,也让吴宇森获得了金像奖最佳导演奖。《赌神》是周润发和新艺城结束合约之后的作品,本片的导演王晶当时还在一系列“追女仔”中乐此不疲,擅长商业娱乐片的王晶终于通过向华盛、向华强的永盛公司拿到了周润发的档期开拍《赌神》,其实影片相当老套,讲述了一个赌坛老千高进因奸人算计由高处坠入低谷再奋发崛起的故事。但王晶充分把握住了发哥的特点,颠覆了周润发英雄片的情节设定,让周润发在影片大半时间扮傻子,经过重重困顿之后才恢复了赌神在赌局上的熠熠神威,让观众看到了一个由神到人再次变为神的奇妙观感,那种惊喜、震撼与痛快让观众们如痴如醉。《赌神》并不只有赌,它主要还是讲了一个人由高处跌落谷底仍然坚忍奋斗而后终于重回巅峰的故事,王晶在故事里融汇了亲情,爱情、兄弟情,枪战、动作、被神化了的赌技,失忆症造造成的性格分裂等各种戏剧元素,通过诸如吃巧克力、摸索戒指等细节完整地塑造了赌神高进丰富而立体的形象,而周润发也把赌神的王霸之气和重伤失忆后滑稽可爱的孩子气演得淋漓尽致,在神、人之间无缝切换的高超演技让我们叹为观止。大背头也只有发哥接得住开拍赌片《赌神》。其实《赌神》并不是王晶的第一部赌片,他的电影处女作是《千王斗千霸》(1981),较高的票房收入让王晶正式成功上位。但当时赌片在香港影坛并未形成太大气候,还只属于小众题材。但王晶拍赌片的丰富经验,以及对于周润发本身魅力的充分发挥,让本片一炮而红,3600多万的成绩夺得年度本土票房第一名,更在香港掀起了赌片风潮,此后一系列的赌片应运而生,“赌侠”、“赌圣”“赌霸”跟风而至,在这股风潮中更让昔日的无名小辈周星驰由星仔变成了星爷,可谓引领一时风气,香港赌片由此也成就香港电影的一个时代。1989年的香港电影是周润发真正意义上独霸影坛的最后一年,因为1990年香港影坛终于迎来真正的喜剧之王星爷周星驰,香江电影一个更为辉煌的黄金90年代就将来到了。《漫谈香江电影50年》1987年 只手遮了半边天的周润发《漫谈香江电影50年》1988年 周润发继续发,周星驰终亮相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香港男演员演警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