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宝节目怎么参加有哪些 介绍几档热门的鉴宝类电视节目?

2020-02-16 12:03
来源:
头号收藏
前一段时间有一个很火的鉴宝节目,很多人都将自己的宝物带到节目上去鉴定。很多人都是去抱着一夜暴富的心态去的,然而却由一些人是为了宣扬文化,了解文物背后的历史。有的人收藏文物,只是关心其价格的高低,然而有的人却是看到文物背后的历史,感受历史岁月沉淀的斑驳之美。
话说有一期鉴宝节目,一个中年大叔带着一块品相不佳的玉石给到专家鉴定,当主持人问到男子对玉石的估价时,男子说:我的玉石价值13亿,观众听了哄堂大笑。有人悄声议论,这人是不是想钱想疯了,有人也说这是不是起哄了。主持人见场面难以控制,释义大家安静,听一下专家鉴定的结果。男子递上自己的破旧玉器给到专家。
接下来男子讲起来了自己喜欢“红山文化”,也在全国各地收集了一些玉饰品,钩形佩、黄玉笛萧\猪头面等一套红山玉器。这个文物是他自己到内蒙古红山文化的发祥地找到的玉猪龙,这个物品能代表红山文化的最高成就。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通过几个专家认真研究,发现男子所说不假。虽然这套玉器品相不如和田玉那么光鲜亮丽,里面还有很多细微的纹路。红山文化是母系氏族社会的全盛时期,大约是在公元4000年前。那时候还是原始社会,属于新石器时代文化。这时候的居民主要从事农业,饲养牲畜,会自己制造工具如石刀、石耜、石磨棒和石镞等。
原始时期的玉石硬度比较高,原始的人们一般都是用金刚砂这一类的东西进行切割,在金刚砂的作用下,玉石表面布满细纹,最后鉴定这批玉器真品红山文化玉器。
红山文化:红山文化,发源于内蒙古中南部至东北西部一带,起始于五六千年前,是华夏文明最早的文化痕迹之一。分布范围在东北西部的热河地区,北起内蒙古中南部地区,南至河北北部,东达辽宁西部,辽河流域的西拉木伦河和老哈河、大凌河上游。红山文化遗存最早发现于1921年。1935年对赤峰东郊红山后遗址进行了发掘,1954年提出了红山文化的命名。70年代起,在辽西北昭乌达盟(今赤峰市)及朝阳地区展开了大规模的考古调查,发现了近千处遗址,并对松岭山脉及努鲁尔虎山之中的凌源、喀左东山嘴、建平牛河梁遗址群开展了大规模的发掘。红山文化是与中原仰韶文化同时期分布在西辽河流域的发达文明,在发展中同中原仰韶文化相交汇产生的多元文化,是富有生机和创造力的优秀文化,内涵十分丰富,手工业达到了很高的阶段,形成了极具特色的陶器装饰艺术和高度发展的制玉工艺。
最后专家问到男子,为什么要价十三亿,男子最后答到:因为我们中国有13亿人,每个人都有一个对红山文化的牵挂和敬畏,所以自己估价13亿。观众们听了顿时想起了雷鸣般的掌声,也需是对男子热爱传统文化的赞赏和鼓励,也需是为了之前的嘲笑的歉意,或许是对红山文化的心驰神往。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接上文《收藏见证历史》(5-24)下午回看周日某鉴宝节目,一件典型的,一无是处的,明显低仿的所谓汉代老玉,竟然获得玉雕大师的支持,同时认同的还有作为节目常客的高参,而他们选择的原因竟然是因为这件器物看着四不象,所以就对!这理由实在让人无语!他们对自己祖先的认知就是无知?他们心中的中国传统文化就是如此低档次?!专家老师明显很无奈,随口说了两个问题,否定了这件东西,具有讽刺意味,老师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做工极粗糙!收藏为何乱象,这很典型的体现了其在内的问题。满嘴传统文化的人,很多根本不明白什么是传统文化,只需要穿个长点的袍子,摆出一些僵硬的动作,就成了受人追捧的大师;一些所谓搞文化产业的人,根本不明白文化是什么,只需要混个名头,运作一番,创出名声,就可以信口开河了;很多参与者更是盲目跟风,专注于道听途说,小道秘闻,从不经过大脑,傻傻的支持着骗子们的事业!在这些人共同努力下,收藏品市场终于成了实实在在的金融衍生品市场,收藏品成了虚拟物品,真假哪里重要?每次去古玩市场,总有一种悲哀,在一个最需要知识的场所,知识成了最廉价品,丢弃于角落,无人理睬!在这里,学习似乎成了可耻的行为,部分人出门只带钱包,从不带大脑,固执的支持着别人的假货事业!如果真是豪门大款也就算了,本就是土豪,花十倍甚至百倍的钱买个价值比较低的工艺品,倒也符合自己的身份,挂在身上,别人也不敢笑话,真有人笑话了,拿出一叠钞票砸别人脸上,说“我愿意”,一定还有一帮阿谀奉承的人在旁边鼓掌支持,羡慕嫉妒恨一番。工薪阶层,起早贪黑那点薪水,何必!管住手吧,如果连我文章写的这些普及型知识都不能明白,参与收藏?笑话!真正收藏者收藏的是文化,没有文化,那种行为只是付费搬砖!很巧,下午一个刚开始了解收藏的年轻人和我联系,谈到一个有接近二十年收藏经历的朋友,年轻人很不解,为什么那位老资格的收藏者一件件的买着明显不对的器物,他作为菜鸟都看出来问题了。我对他说:别说二十年,就算他再坚持200年,2000年,他的藏品还是垃圾,走错了路,关键是还不谦虚学习,一条黑路走到底,只会一错再错。买的器物,现在是垃圾,2000年后还是垃圾,真正的收藏艺术品,在被制造出来时,就是艺术品!最后我再次给这个年轻人建议:如果你没能力鉴赏别人的器物,那就管住手,好好学习,一旦随便出手而买错,那绝不是市场上所说的花钱学习,自古没这样的学习方式!而是就此上套,一套再被套!在这个险象环生的市场,如果卖货给你的人根本知识能力不够,观点错误,他自身怎么能获得正确的器物?基本的逻辑!回归文章的主题,西周青铜器,鼎。---(冬戈)方鼎甲,西周早期偏晚周穆王时期,陕西扶风庄白村西周汉墓出土,高27.5公分昭王、穆王、共王三朝,是西周青铜礼器的一个重要时期,前几篇文章鉴赏西周簋时,就介绍到了这个逐步脱离西周早期模式的特殊阶段,鼎在这个时期,从器型到纹饰,都脱离了西周早期类商的风格。这件鼎的器型很有特色,长方形体,腹部倾垂明显;足一改早期的高足,与腹的比例变短,显得更实用。器盖两边有孔,方便鼎的立耳穿过固定;盖中部位有提环,方便移动;四角有转角状扉棱,倒置可以做足,盖子则可以成案!整个器型充分显示实用性,为此而改变传统鼎的形状,这是这个时期明显的特点。纹饰方面则较简,口沿下部一圈图案,每面两只双首S龙,龙尾部与另一面的龙尾成交尾状,这种交尾龙在昭穆时期的玉器上也大量出现,尤其是组玉佩的玉璜上。西周早期的兽面纹被明显淡化,注意看,似乎还有双龙成兽的影子存在,但完全可以忽略这种构图。如我们介绍簋时所说,这个时期,凤、龙成为了主纹饰,代替了兽。此器有铭文65字,叙述了(冬戈)伐淮夷胜利后回朝,王的后妃派内史赏赐其礼服,感恩而制器,用以祭祀亡祖乙公和祖母日戌。有个有趣的现象,西周时期高级贵族的夫人事实上地位很高,后人写史似乎有意回避了,如这篇铭文所记的犒赏功臣,更加明显的是西周墓葬规制,夫人往往是独立墓葬,规制不弱于贵族本身,而玉器陪葬品甚至常有数量、质量高于贵族本人墓葬的现象,并也会有一定数量的青铜礼器陪葬。铭文中另一个现象就是再次提到制器祭祀的是先祖,绝非什么神或者其他!---刖人守门方鼎,西周中器约共王时期,陕西扶风庄白村窖藏出土。此器器形极富特色,而功用应该是作为火锅!上半部分为方鼎,腹部倾垂;很有特色的是四隅各雕一栩栩如生的圆雕双角龙为扉棱;口沿下饰变形兽面纹。下层正面有一扇门,门栓齐全,看门者为一受刖刑砍去一足的奴隶!两侧有窗;背面铸成镂空的兽目交连纹;下层四隅铸立体兽为扉棱;足部为兽足状。下层的设计可使用炭火。此器设计独具匠心,制作精致,是西周中期艺术精品之作。符合这个时期的特点。有些朋友固执的认为鼎上的纹饰是属于被祭祀的形象,受刖刑的奴隶应该非常明确的体现了纹饰形象的含义!事实上商周青铜器礼器的纹饰含义是非常清楚的,那是祭祀的祭品,是贵族和他们先人的奴隶!---师汤夫鼎,周共王时期,台北故宫博物院馆藏,高28.1公分此器制作规整,富有气势。口沿下部及腹部饰长冠凤鸟纹,时代的特点!足部饰兽面纹,足的形状接近兽足。时代特色!铭文有54字,记述周王赏赐师汤夫弓箭,师汤夫制此器,祭祀自己的父亲!事实上,作为商周祭祀礼器的青铜器,铭文显示的祭祀主体都是先人,从无任何神或者天地之类!未完,待续,下一篇继续介绍西周青铜鼎随时收看原创历史文化收藏系列文章,请关注作者“存意”
2020-09-16 10:59
来源:
本溪日报融媒体
9月6日江西卫视“家有收藏”电视栏目组联合天天鉴宝APP、江西省文物商店、吉州窑古陶瓷研究所、景德镇陶瓷大学、青白瓷研究所以及各地市的收藏协会等组织的斗宝大会进入到总决赛时刻,作为“家有收藏”栏目的战略合作伙伴,天天鉴宝APP携手节目组一起为众多宝友揭晓最有收藏价值的十件藏品。
江西首届“斗宝”大会线上的报名时间从6月10日开始,对参赛的藏品范围不限,可以自荐,也可以由各地的收藏机构或者协会推荐。只要藏品的产权清晰、品相完好即可。
通过线上海选后每个地区选出前五十名藏品,再进行线下的筛选,最终每个地区选出十件藏品进行总决赛。
天天鉴宝APP作为江西首届斗宝大会的合作伙伴,是国内首家提供免费直播鉴定文玩的电商平台,平台有数百位的专业鉴定师,免费对藏品的真假进行鉴定和估值,目前鉴定藏品超过亿次。
天天鉴宝APP还是业内最大的宝友兴趣交流平台,专家鉴定师、发烧网友和兴趣爱好者齐聚一堂畅聊。而且在平台上购买各种文玩都是很有保障的,先鉴定后发货再加上七天无理由退换后让大家买的放心和舒心。现在下载天天鉴宝APP还有机会获得1888元的大红包哦!
未来天天鉴宝APP将会参与更多的活动,也会给大家跟多的福利,传递更多的文玩玉石知识和收藏乐趣。而天天鉴宝APP也将继续深化自身的产品和优势,让每一个文玩玉石爱好者敢随时随地的想怎么玩就怎么玩。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鉴宝节目怎么参加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