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有什么书关于写李白的书山水?

  那山,那水,构成一幅色彩分明的画。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李白的山水诗完整版,欢迎来参考!  卷一:《之广陵宿常二南郭幽居》  绿水接柴门,有如桃花源。忘忧或假草,满院罗丛萱。  暝色湖上来,微雨飞南轩。故人宿茅宇,夕鸟栖杨园。  还惜诗酒别,深为江海言。明朝广陵道,独忆此倾樽。  卷二:《下途归石门旧居》  吴山高,越水清,握手无言伤别情。将欲辞君挂帆去,  离魂不散烟郊树。此心郁怅谁能论,有愧叨承国士恩。  云物共倾三月酒,岁时同饯五侯门。羡君素书尝满案,  含丹照白霞色烂。余尝学道穷冥筌,梦中往往游仙山。  何当脱屣谢时去,壶中别有日月天。俯仰人间易凋朽,  钟峰五云在轩牖。惜别愁窥玉女窗,归来笑把洪崖手。  隐居寺,隐居山,陶公炼液栖其间。灵神闭气昔登攀,  恬然但觉心绪闲。数人不知几甲子,昨夜犹带冰霜颜。  我离虽则岁物改,如今了然失所在。别君莫道不尽欢,  悬知乐客遥相待。石门流水遍桃花,我亦曾到秦人家。  不知何处得鸡豕,就中仍见繁桑麻。?然远与世事间,  装鸾驾鹤又复远。何必长从七贵游,劳生徒聚万金产。  挹君去,长相思,云游雨散从此辞。欲知怅别心易苦,  卷三:《奔亡道》  苏武天山上,田横海岛边。万重关塞断,何日是归年。  亭伯去安在,李陵降未归。愁容变海色,短服改胡衣。  谈笑三军却,交游七贵疏。仍留一只箭,未射鲁连书。  函谷如玉关,几时可生还。洛阳为易水,嵩岳是燕山。  俗变羌胡语,人多沙塞颜。申包惟恸哭,七日鬓毛斑。  淼淼望湖水,青青芦叶齐。归心落何处,日没大江西。  歇马傍春草,欲行远道迷。谁忍子规鸟,连声向我啼。  卷四:《荆门浮舟望蜀江》  春水月峡来,浮舟望安极。正是桃花流,依然锦江色。  江色绿且明,茫茫与天平。逶迤巴山尽,摇曳楚云行。  雪照聚沙雁,花飞出谷莺。芳洲却已转,碧树森森迎。  流目浦烟夕,扬帆海月生。江陵识遥火,应到渚宫城。  卷五:《自巴东舟行经瞿唐峡,登巫山最高峰,晚还题壁》  江行几千里,海月十五圆。始经瞿塘峡,遂步巫山巅。  巫山高不穷,巴国尽所历。日边攀垂萝,霞外倚穹石。  飞步凌绝顶,极目无纤烟。却顾失丹壑,仰观临青天。  青天若可扪,银汉去安在。望云知苍梧,记水辨瀛海。  周游孤光晚,历览幽意多。积雪照空谷,悲风鸣森柯。  归途行欲曛,佳趣尚未歇。江寒早啼猿,松暝已吐月。  月色何悠悠,清猿响啾啾。辞山不忍听,挥策还孤舟。  卷六:《宿?湖》  鸡鸣发黄山,暝投?湖宿。白雨映寒山,森森似银竹。  提携采铅客,结荷水边沐。半夜四天开,星河烂人目。  明晨大楼去,冈陇多屈伏。当与持斧翁,前溪伐云木。  卷七:《过四皓墓》  我行至商洛,幽独访神仙。园绮复安在,云萝尚宛然。  荒凉千古迹,芜没四坟连。伊昔炼金鼎,何年闭玉泉。  陇寒惟有月,松古渐无烟。木魅风号去,山精雨啸旋。  紫芝高咏罢,青史旧名传。今日并如此,哀哉信可怜。  卷八:《宿巫山下》  昨夜巫山下,猿声梦里长。桃花飞绿水,三月下瞿塘。  雨色风吹去,南行拂楚王。高丘怀宋玉,访古一沾裳。  卷九:《姑孰十咏 天门山》  迥出江山上,双峰自相对。岸映松色寒,石分浪花碎。  参差远天际,缥缈晴霞外。落日舟去遥,回首沉青霭。  卷十:《春归终南山松龛旧隐》  我来南山阳,事事不异昔。却寻溪中水,还望岩下石。  蔷薇缘东窗,女萝绕北壁。别来能几日,草木长数尺。  且复命酒樽,独酌陶永夕。  卷十一:《春日归山,寄孟浩然》  朱绂遗尘境,青山谒梵筵。金绳开觉路,宝筏度迷川。  岭树攒飞?恚?岩花覆谷泉。塔形标海月,楼势出江烟。  香气三天下,钟声万壑连。荷秋珠已满,松密盖初圆。  鸟聚疑闻法,龙参若护禅。愧非流水韵,叨入伯牙弦。  卷十二:《大堤曲》  汉水临襄阳,花开大堤暖。佳期大堤下,泪向南云满。  春风无复情,吹我梦魂散。不见眼中人,天长音信断。  卷十三:《登峨眉山》  蜀国多仙山,峨眉邈难匹。周流试登览,绝怪安可息。  青冥倚天开,彩错疑画出。泠然紫霞赏,果得锦囊术。  云间吟琼箫,石上弄宝瑟。平生有微尚,欢笑自此毕。  烟容如在颜,尘累忽相失。倘逢骑羊子,携手凌白日。  卷十四:《登庐山五老峰》  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  九江秀色可揽结,吾将此地巢云松。  卷十五:《登太白峰》  西上太白峰,夕阳穷登攀。太白与我语,为我开天关。  愿乘泠风去,直出浮云间。举手可近月,前行若无山。  一别武功去,何时复见还。  扩展:  李白的故事:李白跳月的故事  南京夫子庙前,有一座文德桥。听老辈人说,每逢冬月十五月亮当头的时候,站在桥头朝水上看,倒映在水里的`月影子刚好分成两半:桥这边半个,桥那边半个。然后圆圆的月亮影子,为什么会分成两半呢?这里有段故事。  传说唐朝大诗人李白,有一次到金陵(即今南京)来,在文德桥旁边的一座酒楼上歇脚。然后这天碰巧是冬月十五,到了晚上,他就独自坐在酒楼上赏月,一边喝酒,然后一边吟诗作赋。李白生平最喜爱月亮,说月亮又干净又好看。这天晚上,他抬头看见天上的月亮洁白滚圆,心里非常高兴,就多喝了几杯。到了半夜,李白趁着酒兴,下楼走到文德桥上。然后他刚走上桥,一低头,忽然看见月亮掉在水里了,河水一动,洁白的月影上就添了几条黑纹。  李白这时喝得醉醺醺的,只当是月亮给河水弄脏了。他靴子也顾不得脱,然后张开双手就跳下桥去捞月亮。谁知这一跳,月亮没捞着,却把水里的月亮震破了,然后顿时分成了两半儿。故事就这样传下来了。后来人们在文德桥旁边修了个“得月台”,据说那里就是当年大诗人李白赏月的地方。  李白的故事:少年李白的故事  李白的父亲是位商人,做生意赚了不少钱,相当富裕。相传,李白小时候在四川象耳山读书。有一天逃学下山,经过一条小山涧,见到一位老奶奶在山洞旁磨铁棒。李白觉得很奇怪,走上前询问,老奶奶回答说要用铁棒磨针。一根粗铁棒要磨成一根细小的针谈何容易,但老奶奶信心十足,她说:“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从此以后李白就打消逃学念头,下功夫读书了。他既学文又习武,专门学习剑术。决心要做一个满腔侠义的“游侠”。  李白幼年时候记忆力特别好。诸子百家,佛经道书,无不过目成诵。然后据说他五岁就会诵写“六甲”,十岁能读诸子百家的书,懂得了不少天文、地理、历史、文学等各方面的知识。此外,他还学会了弹琴,唱歌,舞蹈。  一天,李白家中来了一位客人,风流儒雅,气概不凡,是当时很有名气的文人,这次是到蜀中来做官的。在长安,他早就听说李白的诗名,这次来到蜀中还未上任就前来拜访了。家人带他来到一条河边的柳树荫下,只见一个年幼的书生,头戴纶巾,佩一把宝剑,正在吟诗,然后同样是风流倜傥,卓越不群,诗人对这少年的喜欢之情油然而生。他又看了看少年李白的诗稿,先是吃惊,后是赞叹,最后竟是击节拊掌了,他说:“小家伙的文辞简直可以和司马相如平分秋色啊!好好写吧,中国第二个屈原就要横空出世了。”  李白自小志趣远大,禀性高洁。当时的读书人要想求取功名,都去参加进士考试。李白想,大丈夫在世,要做就做个国家栋梁,否则就一辈子只当一个平民百姓。他常常自比谢安,相信总有一天会“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的山水诗完整版】相关文章:李白《将进酒》赏析(完整版)11-18王维的山水诗集11-22王维诗的山水诗07-13王维的山水诗集锦11-22有关山水诗句11-04关于王维山水诗12-10王维山水诗解析12-07王维孟浩然山水诗人01-21王维的山水诗合集五首07-14张九龄的山水诗05-26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关于写李白的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