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友歌中李香兰是谁原唱是谁?


在上一期的栏目中,我与大家分享了李香兰原唱的《夜来香》的故事,在这周,我继续给大家讲讲这张唱片的另一面,同样是由李香兰所演唱的《海燕》。在民国上海的诸多女声中,李香兰是最为传奇的一个。在我看来,也是声音最为动听的一个,从歌唱技巧来说,李香兰绝对是民国诸多女星中的第一名。无论是的民歌小调,还是流行歌曲,她都能轻松驾驭。而《海燕》这首歌曲,则是一首在当时绝对少见的艺术歌曲。作品采用了四三拍的圆舞曲编曲,旋律婉转动听,并且绝对是李香兰所唱过的所有歌曲中,难度最高的一首,大段的花腔炫技把她的歌喉展现到了极致。与此同时这曲《海燕》,也是我们所能听到的最早的含有传统花腔女高音炫技成分的的中文歌。也许正是因为这首歌演唱难度太高,至今乐坛都很少有人翻唱,这直接阻碍了这首优秀的华语歌曲的传播,使得它在当代并不为太多人所知。能创作出一首能让李香兰展现出其优美音色与高雅的艺术格调的歌曲,这首歌的作者的功劳也应该占下了一大半。唱片中的作曲林枚与作词衡山,其实都是歌曲作者的化名,他们根本就是一个人,他就是创作过《玫瑰玫瑰我爱你》、《夜上海》、等著名歌曲的,民国歌仙陈歌辛。除了陈歌辛与李香兰,仔细看看这张唱片,我们还可以发现两个可能不被人所熟知的名字,也就是歌曲的两个伴唱:黄飞然和黄源尹。如果简单查一下资料就会发现,这二位都是民国时十分重要的音乐家,黄源尹是在中国最早引入美声唱法的音乐家之一。黄飞然今天仍还在世,他最早演唱了那首由王洛宾改变的名曲《青春舞曲》。关于陈歌辛与这些幕后演唱者的故事,以后有机会,再细细给大家说过。其实对于每一张民国出版的老胶木唱片来说,都是一次中国流行音乐殿堂级大师的聚会。这些为了中国流行音乐发展做出了最早奠基的音乐家所处的圈子,其实要比现在小得多。很多时候,一个音乐家要身兼好多个职位,比如,作曲家同时可能是录音师,或者是钢琴伴奏。不仅如此,在那个战乱的年代,他们在做音乐的同时,还不忘了为抗战和民族的复兴贡献出自己的力量,陈歌辛就曾经因为音乐作品宣传抗日思想被捕,我们提过的任光,更是直接牺牲在了战场之上。我们不应该忘记这些名字,其实就像我们不应该忘记这些音乐一样,这些伟大的音乐家,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也更加值得每个音乐人学习。毕竟这个年代,虽然不那么好,也没有当年那么坏。
查看知乎讨论
2018-09-27 22:09
来源:
十点她言
邓丽君是一代人的美好记忆
如随风潜入的夜来花香
骚动了无数人的心
那南风吹来清凉
那夜莺啼声细唱
月下的花儿都入梦
只有那夜来香
吐露着芬芳
邓丽君唱火了《夜来香》
可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
这首歌的原唱
其实是另一位风华绝代的美人
——李香兰
1
对于大多数人来讲
李香兰是个完全陌生的名字
因为她真正风靡歌坛、影坛
是在上世纪四十年代初
她这一生堪称传奇,饱受争议
比电影都要精彩得多
她这一生中拥有
山口淑子、潘淑华、香兰山口 、
大鹰淑子等众多名字
而“李香兰”是她漫长人生中
最难以磨去的印记
是的,她是一名日本人
由于祖父是汉学家
1906年举家迁到东北
1920年她出生于辽宁抚顺
取名山口淑子
“九一八”之后
中日关系空前紧张
1932年,12岁的山口淑子
亲历了“平顶山惨案”
“我从家里冲了出去,
母亲在背后想叫住我,
但我飞快地奔向了广场。
松树根部的地上淌满了鲜血。
追上来的母亲一把抱住我,
我在母亲怀里大声哭了出来。”
山口淑子在自传中回忆道
惨案之后
和中国人过从甚密的父亲
被日本怀疑“通敌”
举家移居沈阳
在那里,她被父亲的
中国义兄李际春收为义女
取名李香兰
李际春是东北亲日派军阀
因”协助满洲建国”有功
而担任沈阳银行总裁
在沈阳
李际春的姨太太
教会了李香兰说北京话
之后她又认伪天津市长
潘毓桂为义父
取名潘淑华
那时候抗日热情高涨
李香兰在北平求学
小心翼翼掩饰自己日本人的身份
在一次声讨日军的集会上
有人问,如果中日开战了
你会站在哪边?
轮到李香兰时
她说:我会站在北京的城墙上
一边是“祖国”
一边是生于斯长于斯的“母国”
她宁愿站在城墙上
被任何一方打死
可是战争
不会因为一个小女孩
而停止前进的铁蹄
2
李香兰的艺术生涯
得益于一个人——柳芭
在一次在抚顺开往沈阳的火车上
她结识了俄罗斯犹太裔少女柳芭
并经柳芭的引荐
结识了白俄著名的歌剧演员
波多列索夫夫人并拜她为师
13岁的李香兰越唱越好
得到在老师的独唱会上热场的机会
当时日本推行“日满亲善”怀柔政策
广播局找到了李香兰
让她演唱了《渔家女》、《昭君怨》
《孟姜女》等曲目
之后,李香兰被连哄带骗地带到“满映”
“满映”即为
“株式会社满洲映画协会”
(也是长春电影制片厂的前身)
制作的电影最大的特色
就是启用中国演员
演出对日本效忠的故事
几乎所有的演员都是中国人
唯一的例外就是李香兰
李香兰与陈云裳
在“满映”,她拍摄了《蜜月快车》
《富贵春梦》等影片
这些电影有着极为套路的剧情
美丽温柔的中国少女
因缘际会间恋上了日本男子
这是日本思想统治的工具
对中国民众却造成了极大的伤害
而她想要中立的决心
也一次次在现实面前发生动摇
进入“满映”第二年
她作为日满亲善使节“访问”日本
她持日本护照
穿着中国旗袍
却听到海关官员对她说
“你一个一等国的国民,
却穿三等国的服装,
不觉得羞耻吗?”
“我的祖国的人们鄙视
生我养我的我的母国,
使我感到非常悲哀,
我对祖国的幻想顿时破灭,
心头开始滴血。
从那时起,我开始讨厌日本。”
1942年
李香兰到上海发展
出演的《木兰从军》与
《流芳百世》轰动一时
更是凭借《卖糖歌》及《戒烟歌》
红遍了整个歌坛
《万世流芳》剧照
1943年
黎锦光为她量身定做了《夜来香》
更是将她的歌唱事业推向了顶峰
同时凭借着翻唱董璇的《何日君再来》
成为与龚秋霞、周璇、姚莉、白光
白虹、吴莺音齐名的
上海滩“七大歌后”之一
(从左至右:白虹、姚莉、周璇、李香兰、白光、吴莺音)
然而
她的代表作《夜来香》虽然很受欢迎
但流行的时间并不长
中国视之为“靡靡之音”
因为不知道她的真实身份
日本军方将之视为
“颓废且挫伤士气的敌国音乐”
日文版和中文版都禁止出售
1943年
因为为自己曾出演
《支那之夜》的行为感到抱歉
她从“满映”辞职,暂别影坛
在之后的回忆录中
李香兰写到
在战争结束40年以后,我再看那些我出演的“国策电影”,使我受到了沉重的打击,夜不能寐。那双亲被日本军人杀害的抗日少女,在受到日本男子殴打时,竟然对这个日本男子产生了爱情,这样的情节对于中国人来说,是多大的侮辱啊!
而那时候
深受煎熬的李香兰
曾数次想公开身份
但因为“满映”的阻挠
也因为不够有勇气
她始终未把握主动坦白的机会
以至于抱憾终身
3
1945年6月日本战败前
李香兰在上海大光明戏院
举行个人演唱会“夜来香幻想曲”
连演三天,盛况空前
这也是她在中国最后的盛放
《夜来香幻想曲》演出照
日本战败后
伪“满洲国”灭亡
“满映”随之解体
李香兰以“汉奸罪”被逮捕
押上了审判台
但因为她日本人的身份
李香兰被“以德报怨”无罪释放
并于1946年2月遣送回日本
回到日本的李香兰
为自己取了艺名“山口香兰”
先后演了《我一生中最光辉的日子》
以及黑泽明的《丑闻》
1950年代,她应邵氏电影公司邀请
拍摄《金瓶梅》、《一夜风流》等电影
李香兰这个名字
又重新回归中国观众视线
1958年,她出演《东京的假日》
后退出演艺界
与外交官大鹰弘结婚
冠夫姓成为大鹰淑子
并成为日本电视台的女记者
深入中东和东南亚战地采访
在巴勒斯坦难民营
1972年
中日重新建交
她写到,这是她这一生
最好的一天
1974年
她开始参政
当选为参议院议员
连任了18年
成为日本国会最资深的参议员之一
并担任参议院外交委员会的委员长
为中日友好做出了很多的贡献
与卓别林
1978年
她作为日本环境访华团团长率团访华
在访问长春电影制片厂时
她情真意切地说:
“我有两个祖国,中国和日本,
中国是养育我的母亲之国,
日本是我的父亲之国。
中国是我的故乡,
所以去中国应该说‘回’中国。”
在她的《自传》中
每当提到中国时
她也都会说“回中国”
提到回日本时
她都会说“去日本”
1978年,在长春电影制片厂
她也多次表示
对那些曾为军国主义服务
歧视中国人的电影而感到内疚
并努力为中日友好
尽一份绵薄之力
2005年
已经85岁高龄的李香兰公开发表一篇长文
劝诫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
不要参拜靖国神社
因为“那会深深伤害中国人的心”
这也是她最后公开发表的文章
好花不常开
好景不常在
愁堆解笑眉
泪染相思带
今宵离别后
何日君再来
……
2014年9月7日
李香兰因因心力衰竭离世
终年94岁
回看李香兰的前半生
左右为难的尴尬挟持着她
从风光的明星沦为舆论唾弃的对象
在中国人眼里,她是中国人
却为日本效忠
在日本人眼里,她是日本人
却着中国装,唱中文歌
正如她在自传中写道
夹在相互争阋的母国中国和祖国日本中间
拼斗的火花溅满全身
被生生撕裂
这也是她的不幸
在她逝世后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称
李香兰女士战后支持和参与中日友好事业
为此作出积极贡献
来自“母国”官方的追悼
对于这位传奇女性挣扎了一辈子的身份纠结
或许是最后,也是最好的慰藉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张学友歌中李香兰是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