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角笼中中腾辉俱乐部被关闭后后来怎么恢复的?


文/叶秋臣
《八角笼中》是一部很有魄力的电影,亮点颇多。
王宝强除了自导自演之外,还参与了本片的编剧。
作品以问询视角开启的回忆录模式做开篇,讲述了王宝强饰演的向腾辉是如何领着一群孩子走出大山,用格斗寻找人生之路的故事。
叶秋臣下面的文字将涉及大量剧透,未观影者建议慎入。
1.真和假
观影过程中,关于“真&假”的讨论是非常深刻的。
向腾辉一开始拿了王敬福(肖央饰演)的钱,只是为了让自己的沙场生意能够继续做下去而已。
那群本来想给莼汁粉做宣传搞噱头的孩子们,只是从大泷山用野路子抓回来的幌子。
孩子们刚来这里的时候,吃饭时狼吞虎咽,很明显平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那种食不果腹的日子。
穿的衣服都是捡来随便套在一起的,脸上全是脏兮兮的土。
底层生活不易,想要生存都很难,更别提其他的了。
开始的时候,宣传的内容是假的,让孩子们加入格斗俱乐部是假的,让他们上台表演赚出场费的也是“假打”。
向腾辉教导,希望他们做到打的都是假的,但看起来像是真的。
这是不希望他们真的受伤。
可假打看上去软绵绵的,勾不起现场观众们的热情。
于是苏木和马虎在一众叫喊声中,竟然真的挥起了拳头,狠狠把对方揍了一顿。
效果出奇的好。
这便是“真”的魅力。
向腾辉曾经在格斗上拿过金牌,结果因为被人陷害吃了药,因此尿检成了阳性,还打人进了监狱,被这个领域彻底驱逐了。
他心里不服,但也没办法,只能赌气地说这辈子再也不碰格斗了。
可向腾辉这句话是假的。
他说了很多句假话。
然而在与孩子们的相处中,他假戏真做了。
就像面对着那块自己曾拿下的金牌时说的话一样——总不能什么都是假的。
他也认真了。
因为让孤儿打黑拳赚钱的视频在网络上突然火了起来,于是媒体和大众对他口诛笔伐。
向腾辉站在了风口浪尖上,苏木和马虎的晋级资格也被取消了。
为了能让孩子们继续在格斗场上拿冠军和金牌,他狠了狠心将所有人转去了其他有资格的俱乐部。
然而俱乐部的老板没有良心,逼着苏木吃药,不听话就叫人踩折了他的腿。
马虎带着兄弟逃了出来,没有谋生手段的他只能做回原来偷鸡摸狗的事情,只为了给苏木治疗腿伤。
向腾辉以为孩子们过得很好,其实不然。
他找到了那个俱乐部的老板,想要回两人的合同,但付不出天价的违约金。
情急之下,他终于答应了电视采访,与马虎联合做了一场“假”戏。
目的是为了让那个没良心的俱乐部被调查,这样合同就能如愿拿回了。
用一种看起来很笨拙的计谋,但是却达成了一个聪明的结果。
向腾辉又一次利用“假”,换来了“真”。
最后的向腾辉,对这群孩子们视如己出,付出了全部的真心。
2.真诚和虚伪
电影中关于真诚和虚伪的内容,拍得最好的一场戏就是川剧变脸。
向腾辉坐在车里看着窗外,一群川剧变脸的人穿行而过。
这是映射人物心理活动的安排,因为这个世界上戴着虚伪面具的人太多了。
校长假意要接受孩子们来“免费”上学,实际上想要的是200万的赞助费。
商人坐在宽敞明亮的办公室里接受采访,实际上曾是卖伪劣商品起家的。
看起来说话和气的负责人,肚子里藏着自己的小九九。
当初求着向腾辉让孩子们用格斗来热场子的酒吧老板,在负面舆论出现后也是墙倒众人推中的一员。
答应给苏木他们最好的训练和安排的俱乐部老板,却是一个没有良心的奸商。
都是虚伪的人,那么真诚在哪里呢?
向腾辉给了我们答案。
王敬福在忽悠向腾辉给他的莼汁粉做宣传时,假惺惺地说过“让娃娃们有未来”这种话。
实际上他根本从没想过,这只是做生意的手段罢了。
可是向腾辉付诸实践了。
其实他也是在对未来一筹莫展的时候遇见了这群孩子,沙场赚不到什么钱,自己的人生也没有奔头。
可这群孩子们的拼搏,给他输送了一股劲儿。
所以他待人以诚,协助娃娃们创下一片天地。
3.生存和生活
人,首先是生存。
生存之后有了一定的基础条件,才能开始讲生活。
有些人,只是活着就很难了。
讲生活的人,不懂求生存的人有多么难。
利用孤儿打黑拳赚钱的视频在网上发酵之后,很多人对此都是批判的态度。
觉得这个男人是坏蛋,无恶不作。
可他如果真的丧心病狂,孩子们怎会舍不得离开?
没错,一开始娃娃们的确打了一些简陋的格斗比赛,赚了一些见不得光的出场费。
那时候的向腾辉,并不知道原来观众是这么喜欢看热闹的,而打架的热闹又尤其好看。
他们这种看起来好像拳拳到肉的打架,非常受欢迎。
但知道此路走不长远后,向腾辉在好友王凤(王迅饰演)的劝说下逐渐走入正途。
草台班子搭起来了。
家长们领着自己的孩子纷纷来拜师学艺。
向腾辉给穷人的娃娃们,提供了一条未来的出路。
给了他们生存的条件,以及一条生存更优的路。
让一无所有的人,生命里突然有了积极的奔头。
虽然练习的过程的确很痛苦,但若不是格斗,他们未来也是到处打无用的架罢了。
史彭元饰演的苏木说,格斗就是我们这辈子的出路。
他是真心的。
没有格斗,他只是走不出大山的孩子。
只是吃不饱穿不暖,没见过世界的娃娃。
苏木最后比赛的那场戏,整个过程中都是黑白画面。
直到胜利并获得冠军和金牌,才从黑白变成了彩色。
这是在侧面描写他们这群孩子的人生色彩。
他代表大山里的孩子们,做到了曾经高喊的口号里的内容。
生如野草,不屈不挠。
中华格斗,威震八方。
是向腾辉给了他们走得更远的机会,以及从生存到生活的质变。
《八角笼中》这部电影,的确能让你感受到格斗的魅力。
或许在结束后,你会特意去搜一搜相关的信息,可能就此爱上这个领域的比赛和选手也说不定。
打的过程看起来是真疼,但也是真过瘾。
有人说影片的内容有点偏暴力和血腥了,但叶秋臣大概自小随我父亲看了很多拳击比赛,所以感觉还好,并没有强烈的不适感。
我身边的人曾有一句评价王宝强的话,如今放在《八角笼中》的影评里格外应景。
王宝强,有烟就是神。
他在片中有几场抽烟的戏,都是相当传神的演技。
当年《树先生》里的高超烟技,果然名不虚传。
还有一些用牙签抽雪茄的安排,也是为这个人物的性格铺上一层底色。
另外,这部《八角笼中》还让我联想到了很多电影作品。
第一部是《搜索》。
向腾辉就像叶蓝秋一样,一个举动被媒体栏目曝光后就成了众矢之的,在热议的同时似乎没人想要探寻真相,因为眼睛和耳朵都被某些烟雾捂住了。
《八角笼中》里,有一段向腾辉在采访时的独白。
很多句台词仔细想想都相当够味道,比如——(孩子们打黑拳这种事)以前都没有人关注,不知道现在怎么这么多人关注了?
第二部是《叶问》。
最后苏木与外国选手打架的那场戏,整体的风格和感觉很像《叶问》系列,尤其是反败为胜的安排。
苏木最后永不言弃的状态,与英文片名《Never Say Never》很相配。
第三部是《我不是药神》。
两部影片的色调都偏昏暗,也有主角做决定之后又后悔的安排。
向腾辉本以为孩子们去往新的俱乐部能走更好的路,就像程勇以为张长林也能继续卖药一样。
但结果却是与期望背道而驰的。
那个没良心的俱乐部,差点毁掉两个有天赋的格斗少年。
就像程勇发现,那些原本应该有药吃的朋友们,也因为无良商人而失去了生命。
第四部是《宇宙探索编辑部》。
与剧情无关,单纯讨论陈思诚和王宝强的兄弟情。
王宝强说,《八角笼中》拍到后面没钱了,是陈思诚出资解决的。
相同的情况,也出现在孔大山的《宇宙探索编辑部》里,那时候伸出援手的是《流浪地球》系列的导演郭帆。
这份电影人互帮互助的情意,令人动容。
文章的最后,叶秋臣想简单讲讲《八角笼中》这部电影的缺点。
故事推进的速度和台词的节奏其实可以再稍快一些,后半段的处理比前半段要更精彩。
部分对话设计的激烈感不够,重要的情绪有点没渲染起来。
由于整个过程中所有角色讲的几乎都是四川方言,有些演员大概是后期配的音,或者存在修改台词的情况,所以偶尔存在口型对不上的问题。
虽然这是一部并不太成熟的作品,但却很有诚意。
我感觉高燃的采访部分和后面剧情应该是删减了不少,拍的还是相对保守了。
那段向腾辉的独白明显还可以更精彩,但考虑到直面抨击了媒体力量的负面影响,也就是公然呛声了电影宣传所需的渠道,估计即便拍出来也未必能播。
如此想来,略微可惜。
文/叶秋臣
———————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叶秋臣)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抄袭必究—欢迎转发评论—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格斗八角笼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