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基金怎么赚钱的之歌盈利吗?


2023-06-07 14:23
来源:
向善财经发布于:河南省
文:向善财经 作者:刘能
2022年12月15日,美国公众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PCAOB)宣称,历史首次完成对中概股底稿审查。也就是说,此前被列入退市清单的中概股未来或将消除退市风险。
不到一周的时间,量子之歌成为新阶段美股的“探路者”,火速提交招股书,冲刺纳斯达克。据天眼查APP显示,量子之歌在今年1月25日IPO上市,成为2023年首家登陆美股的中国公司。
显然,作为成人学习领域的企业,量子之歌也在尽可能通过资本市场的动作,为投资者展示自身的“财商”。就像近期量子之歌发布的2023财年第三季度财报,也成为了投资者洞察量子之歌“财商”水平的重要途径。
净利润难扭亏,商业模式的“锅”?
从股价变化情况来看,在发布财报之后的时间,投资者对量子之歌的表现并不满意。
在发布财报之后的第二天,量子之歌收盘下跌9.74%,报价9.08美元,市值5亿美元,盘中股价一度大跌14%触及8.65美元。这意味着,投资者似乎并不认可量子之歌这份财报,原因何在?
据财报数据显示,量子之歌2023财年第三季度收入为人民币8.07亿元(合1.175亿美元),较截至2023年6月30日的财年第二季度(“2023财年第二季度”)增长2.6%,较截至2022年6月30日的财年第三季度(“2022财年第三季度”)增长16.8%。
营收来看,虽然环比增长不到3%,但量子之歌仍然保持着增长态势。不过从净利润来看,量子之歌却难掩颓势。在2023财年第三季度,量子之歌净亏损2270万元,相较于2023财年第二季度的4140万元人民币的净亏损,收窄了45.3%。
而在2022财年第三季度,量子之歌的净利润为10万元人民币,同比来看,仍未扭亏。2023年作为疫情结束之后的复苏伊始,量子之歌的表现却没有达到投资者期望中的复苏程度,这或许是其股价大跌的最重要原因。
在向善财经看来,量子之歌净利润之所以表现较差,原因在于受到了销售费用的拖累。
量子之歌的营业成本并不高,在2023财年第三季度仅为1.01亿,同比2022财年第三季度甚至下降了11.55%。量子之歌在财报中表示,这主要是由于公司优化运营实现了更好的成本管理,导致劳动力外包成本下降980万元人民币(合140万美元),员工成本下降880万元人民币(合130万美元)。
这让量子之歌具备令人羡慕的高毛利特征。数据显示,量子之歌在2023财年第一季度、2023财年第二季度、2023财年第三季度的毛利率分别为88.62%、87.38%、87.48%。
如果从费用来看,量子之歌的营销、行政、研发三项主要费用都面临一定程度的增长,并且成为了量子之歌净利润转正的重大阻碍。数据显示,在2023财年第三季度,量子之歌的营销费用为6.31亿元,同比2022财年第三季度4.93亿元的销售和营销费用,增长高达28.16%;一般及行政费用为4831万,同比增长37.43%;研发费用为4960万,同比增长4.86%。
可以发现,量子之歌的费用主要集中于营销领域,一般及行政费用虽然增长幅度同样不小,但基数较小,营销也较小。如果营销费用同比没有较大增长幅度的情况下,量子之歌的净利润将有很大可能扭亏为盈。
当然,营销费用的投入并非一点用处也没有,在线学习的行业特征决定了该赛道必须投入大量的营销费用保证获客,这在曾经的K12教育上早已得到了证明。
数据显示,量子之歌在2023财年第三季度的注册用户总数从2022年3月31日的4890万增加到约8630万,增长了76.5%。付费学习者从上一财年同期的约20万增加到2023财年第三季度的约40万。
财商教育是“好生意”吗?
情商、智商都为大众所熟知,而财商在国内绝对是一个新鲜事物。谁能想到,培养财商、做理财教育也能成为一门赚钱的好生意,让“送水人”一脚跨过资本市场的大门。但财商教育赛道一定就是个好行业吗?
对于投资人来说,好行业必须符合两个标准:第一,市场需求是否足够大;第二,市场需求能否爆发。
有报告数据显示,预估中国成人财商教育市场规模将会在2021年达到381.80亿元人民币。在理财产品不断丰富、投资门槛逐渐降低、投资者教育稳步推动的背景下,中国成人财商教育行业预计将在2025年达到615.55亿元人民币规模。
从市场需求规模来看,财商教育的百亿市场并不算小,但是对比整体成人教育市场的规模,则显得有些“微不足道”。根据《2021成人教育行业趋势洞察报告》显示,2020年成人教育市场规模突破了1.1万亿大关,在2022年就已经达到1.3万亿元,万亿市场与百亿市场之间的差距还是较大的。
从成人教育的市场增速来看,财商教育赛道的增速还算不错,但在接下来不确定性较强的大环境下,量子之歌仍然存在增速受阻的风险。财报显示,量子之歌2023财年第三季度的金融知识课程收入减少将近5,400万元人民币。
首先,理财本身就存在风险,尤其是在当下大环境,投资面临的不确定性更高,投资需谨慎而为。因此,消费者的理财意愿大都有所减弱。
其次,量子之歌主要通过9.9元等低价理财课对理财小白进行获客转化,这意味着其付费用户主要来源于下沉市场。当前就业压力较大,下沉市场用户提升自身的需求,也必须放在生存需求之后。
最后,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对理财知识、理财教育的普及也起到了推动作用。
据了解,ChatGPT已经可以通过分析国内外金融市场动态和行业趋势等各项数据源,为用户提供理财建议和投资指导。此外,ChatGPT还可以根据用户的收入、支出、储蓄和投资状况,制定财务规划和理财计划。当然,目前这仍然存在一定风险性。
实际上,成人教育单细分赛道天花板不高已成为共识,很难支撑头部成人教育企业的持续扩张。因此,业内玩家大多选择跨赛道发展。即便是中小型企业,也往往选择进入各种细分赛道多线发展。
也就是说,虽然量子之歌从理财教育切入,但是“一条腿”走路终究难以长久。从量子之歌的动作来看,显然也意识到了自身的不足,成立了启牛学堂、千尺学堂、讲真等多个平台。
其中,启牛学堂提供的是从小白到进阶的一站式理财知识课程;千尺学堂主打艺术培养、兴趣学习等,课程包括钢琴、美术、国画培训,主打中老年市场;讲真标榜个人价值提升平台,目前课程主要帮助用户提升短视频变现能力。不过各个细分赛道间差距较大,其他细分领域短时间内仍难以成长起来,而且会产生高昂的成本负担。
需要注意的是,从收入构成来看,量子之歌甚至开始面向B端提供服务,但同样还未崛起。
量子之歌的收入分为个人在线学习服务收入、企业服务收入、其他服务收入三类。据2023财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量子之歌的收入个人在线学习服务收入、企业服务收入、其他服务收入分别为7.25亿元、8110万元、140万元。
在向善财经看来,成人教育分为两大类,量子之歌可以有选择性的深耕。
其中一类是刚性成人教育。如考公、考教师资格证等,用户对自身规划、未来发展有着确定目标,学习更具备刚性,付费更具确定性;另一类是非刚性成人教育,如理财知识、音乐绘画等素养类课程,用户学习选择具有较大随机性,中途放弃学习的概率也更高。
因此,量子之歌在发展非刚性成人教育的同时,也可以选择性关注一些刚性成人教育细分赛道,从而提升自身在成人教育领域的发展潜力以及抗风险能力。
当然,我们也不能否认量子之歌在理财知识普及上所做出的贡献。在基础财商课程下,用户可以学到不少之前没有接触过的理财小知识,这些对于用户来说起到了普及金融知识的作用,性价比高,也比较实用。也希望量子之歌能够在未来为国内财商教育贡献更多力量。
免责声明:本文基于公司法定披露内容和已公开的资料信息,展开评论,但作者不保证该信息资料的完整性、及时性。另: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文章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与否须自行甄别。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文:向善财经 作者:刘能2月27日,主打财商课的成人在线教育企业量子之歌(QSG)发布了2023财年第二季度财报。财报显示,量子之歌2023年Q2营收7.864亿元,环比增长19.3%,同比下降2.2%。2023财年第二季度净亏损为4140万元(600万美元),较2023财年第一季度的9730万元收窄57.4%。越来越多的普通投资者正进入理财市场,但普通投资者作为资本市场的小白,没有足够的金融知识,缺乏基础的判断能力,需要提升自身的财商素养,具备一定的金融风险的识别能力,财商教育已成为潜在刚需。作为主打财商课的成人在线教育企业,量子之歌这份财报发出了怎样的信号?首份财报发出的“信号”据天眼查专业版APP显示,量子之歌今年1月25日在美国纳斯达克挂牌上市,发行价为12.50美元/ADS(美国存托股票),共计发行325万股ADS,募资总额4063万美元。因此,这相当于量子之歌上市后发布的第一份财报.,意义重大。值得高兴的是,2023财年第二季度量子之歌收入为7.864亿元人民币(1.14亿美元),较截至2023年6月30日的财年第一季度(“2023财年第一季度”)增长19.3%。但同比2022财年二季度的收入则下降2.2%,可见量子之歌的收入增长有些乏力。同时,2023财年第二季度量子之歌虽然净亏损为4140万元人民币(600万美元),但相较2023财年第一季度的9730万元人民币,实际上收窄了57.4%,不过仍未达到2022财年第二季度4610万元的净利润水平。量子之歌2023财年第二季度经调整后净利润由负转正,为2180万元(320万美元),而2023财年第一季度调整后净亏损为5090万元,2022财年第二季度调整后净利润为7760万元。量子之歌的经营稳定性仍有待提高。从收入构成来看,量子之歌的营收主要由个人在线学习服务、企业服务、其他服务三部分组成,在2023财年第二季度,量子之歌的个人在线学习服务、企业服务、其他服务营收分别为7.04亿元人民币(1.021亿美元)、8230万元人民币(1190万美元)、10万元人民币(合0.01万美元)。从收入占比来看,这三部分中个人在线学习服务收入又是重中之重。对比上财年,量子之歌的个人在线学习服务的收入同比增长4.7%。主要原因是个人在线学习服务收入中的金融素养课程和其他服务的收入减少。由于其他个人兴趣课程的收入增加了1.708亿元人民币(2480万美元),部分抵消了金融素养课程收入减少的1.393亿元人民币(2020万美元)。如今我们已经进入一个全金融时代:从个人生活到就业创业,从财富管理到养老保障,金融已经渗透到每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说金融知识能力的缺乏已成为金融理财意识复苏的一大障碍,而财商教育则成为了突破口。但让人疑惑的是,量子之歌的金融素养课程不知为何反而变得“不香”了?在向善财经看来,量子之歌的金融素养课程让越来越多人意识到了理财的重要性,但并没有让这些投资小白意识到自己的“韭菜属性”,在初入投资市场试水之后,他们还需要亲身认知到投资中存在的风险属性,这将劝退相当一部分人,毕竟每个人对风险的接受程度都是不一样的。至于量子之歌的企业服务收入,实现同比增长68.2%,主要原因是公司向北京百川保险经纪有限公司提供的营销服务收入增加了3800万元人民币(550万美元),该公司自2022年3月将其出售给其关联公司以来已成为公司的关联方。其他服务收入从2022财年第二季度的8,260万元人民币下降至2023财年第二季度的10万元人民币(合0.01万美元),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主要原因是保险经纪服务收入减少。2022年初,公司停止了此类业务,并将其出售给一家关联公司。长期发展可持续性仍有待检验据财报披露,截至2022年12月31日,量子之歌总注册用户从2021年12月31日的3720万增加到约7780万,增长了109.1%。付费学习者在2023财年第二季度同比增长33.3%,达到约40万人。注册用户以及付费用户实现增长可喜可贺,但付费用户的转化率却有些堪忧,注册用户增长了109.1%,付费用户却只增长33.3%。可见量子之歌的付费用户转化率进一步降低。对比7780万的注册用户和约40万的付费用户,其付费用户转化率已不到1%,长期发展可持续性仍有待检验。至于量子之歌的营收成本,从2022财年第二季度的1.09亿元下降至2023财年第二季度的9930万元(1440万美元),同比下降1.6%,主要是由于劳务外包成本减少了1710万元(250万美元),部分被员工成本增加了1160万元(170万美元)所抵消(包括基于股份的薪酬增加了420万元(60万美元)。此前,据量子之歌招股书显示,截至2022年11月30日,公司已有2269名全职员工,此外还有超过1300名兼职员工。其劳务外包成本减少或许是由于兼职员工减少所致。我们再来看量子之歌的费用情况。其中销售和营销费用同比增长11.2%,从2022财年第二季度的5.602亿元增长至2023财年第二季度的6.229亿元(9030万美元),主要原因是营销和推广费用增加了7210万元(1040万美元)。研发费用同比增长24.6%,从2022财年第二季度的5160万元增长至2023财年第二季度的6430万元(930万美元),主要原因是基于股份的薪酬费用增加了1080万元(160万美元)。一般及行政费用同比增长15.5%,从2022财年第二季度的3850万元增长至2023财年第二季度的4450万元(650万美元),主要原因是基于股票的薪酬费用增加了1140万元(160万美元)。总体来看,量子之歌的各项费用均呈增长态势,各项费用的增长除部分基于股票的薪酬费用增加外,主要还是由于营销和推广费用的增加,这需要量子之歌更加警惕。从量子之歌如今的发展状况可见,财商教育大致有两个发展方向:首先,企业真正发力财商教育,尽力避免那些新入市的小白变成嗷嗷待“割”的韭菜。随着居民理财意识的不断觉醒,财商教育的整体市场盘子可以说是不断扩大、增长的,财商教育未来也将成为一片亟待挖掘的资本洼地。投资是一把收益与风险并存的双刃剑,其中必然有部分人会被吓退,但也让更多年轻投资者意识到财商知识的重要性,提高了投资者对财商知识的需求。理财是一个必然的长期趋势,财商教育行业存在潜在的长期红利。另外量子之歌也有往入口型产品方向发展的趋势:就是利用财商教育课程高性价比培养用户的信任和粘性,然后帮助企业营销推广,从B端实现盈利,也就是企业服务。随着越来越多人和机构涌入财商课程领域,用户的理财意识初步萌发,但是对财商教育机构还缺乏足够的信任,大概率会接触,但深度认可的却很少。在基础财商课程下,用户可以学到不少之前没有接触过的理财小知识,这些对于用户来说起到了普及金融知识的作用,性价比高,也比较实用。但如今的课程体系还不成熟,仅仅靠这些基础知识想要进入专业的理财投资领域还远远不足,因此从业人员很可能会选择用课程催熟用户,然后帮助企业做营销推广。最后要说的是,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是资本市场亘古不变的真理。即便在财商教育领域,希望投资者也能保持风险意识,避免受骗上当。免责声明:本文基于公司法定披露内容和已公开的资料信息,展开评论,但作者不保证该信息资料的完整性、及时性。另: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文章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与否须自行甄别。
  2月27日,主打财商课的成人在线教育企业量子之歌(QSG)发布了上市后的第一份财报。  2023财年第二季度,量子之歌营收7.86亿元,同比下降2.2%。同期,量子之歌继续延续亏损,净亏损4140万元,上年同期为净利润4610万元;经调整后净利润为2180万元。(量子之歌每个财年为上年7月至当年6月)  1月25日,做财商课培训的量子之歌在纳斯达克挂牌上市,发行价12.5美元,超额配售后共募资4220万美元。  虽然募资规模并不算太大,但由于量子之歌是中概股底稿审查落地后,首家在美股上市的中概股企业,同时也是“双减”政策后,率先上市的在线教育企业之一,其在美股敲钟引起了市场广泛关注。  上市之后,量子之歌股价一直在发行价附近徘徊,截至2月28日收盘,最新股价12.2美元,已经破发,总市值6.7亿美元。  启牛学堂变身  量子之歌前身尔湾科技自2017年推出财商课平台启牛学堂,通过直播、音频等形式提供线上财商教育,并通过低价圈粉和洗脑式广告迅速打开了市场。2022年3月,尔湾科技以品牌升级之名,改名量子之歌。截至2022年末,量子之歌注册用户规模达到7780万。  目前,量子之歌创始人李鹏担任上市公司董事会主席兼CEO,持股30.2%,且通过AB股设置,控制多数投票权,为量子之歌实控人。除此之外,险峰长青、DCM基金、纪源资本等通过参与融资进入到股东名单。  目前,量子之歌旗下包含启牛学堂、千尺学堂、讲真等多个平台。其中,启牛学堂提供的是从小白到进阶的一站式理财知识课程,2021年时已经成为国内最大的成人在线财商课玩家,市场占有率达到36.9%。千尺学堂主打兴趣学习,课程包括电子琴、钢琴、国画培训,以及儿童音乐启蒙,主打中老年及儿童市场。讲真标榜个人价值提升平台,目前课程主要围绕短视频变现,包括免费的“短视频实战训练营”,以及售价5375元的“短视频与直播带货训练营2.0”。  通过上述三个品牌,量子之歌尽可能覆盖各领域各年龄段的所有潜在用户。  2022年起,量子之歌开始做B端业务。先后推出针对金融机构的营销服务、企业人才管理服务等。不过,B端业务还是量子之歌的“小头”,2023财年第二季度,量子之歌的企业服务营收同比增长近七成,但仅有0.82亿元,在总营收中占比10%左右,难以影响大局。  量子之歌手握大规模流量,也试图通过其他渠道变现。2021年5月,量子之歌开始了保险经纪业务。2022年3月,量子之歌将这部分业务从上市体系剥离。  财商课这门生意好不好  国内成人教育特别是财商培训市场需求很大,但目前行业内的玩家都没有明显护城河。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中国成人教育市场在2021年规模约5664亿元,预计到2026年将达到9947亿元。而且,中国只有不到35%的成年人具备金融知识,这一数据明显低于发达国家,市场潜力巨大。  金融知识类教育,也就是常说的财商课,通过向消费者教授金融、理财知识赚取收入。这类教育并非刚需消费,这就导致赛道内的玩家营销费用居高不下。  量子之歌善于为旗下的产品包装。启牛学堂时期,就选用了《武林外传》“邢捕头””范明和《人民的名义》“侯亮平”陆毅代言。这二人虽然并非流量明星,但其演绎的捕头、检察官的角色深入人心,也有给启牛学堂“背书”之意。  量子之歌打出“只要几十块,甚至只要几块钱,就可以学会理财,收入比工资还高”的招牌,靠着在短视频、社交平台等地密集植入广告,用户规模不断壮大。  2022财年,量子之歌核心平台启牛注册用户从上一年的1700万人增加至5970万人,同期付费用户从80万增加至100万。量子之歌当期营销费用22.54亿元,粗略计算,量子之歌2022财年新增单个注册用户的成本约53元,付费用户成本在1.13万元左右。  但是,烧钱换市场的做法,越来越难以奏效。自2022财年开始,量子之歌试课用户与注册用户比、试课用户与付费用户比,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2023财年第二季度,量子之歌新增付费用户40万人。招股书显示,2022年第三季度,量子之歌新增付费用户30万人,且2022年7至11月,量子之歌新增付费用户50万人,以此计算,2022年12月,量子之歌单月新增付费用户20万人。  值得注意的是,在付费用户数目高速增长的同时,量子之歌的营收却没有获得相应的高速增长。造成这一现象的最可能原因是量子之歌付费用户的平均消费并不高。  2022财年,刚刚运营三年的量子之歌已经实现扭亏,当年经调整净利润为5800万元。但进入2023财年后,量子之歌再度亏损,上半财年累计净亏损1.39亿元。  根据量子之歌的预测,2023财年第三季度营收将在7.5亿元至7.8亿元之间,同比增幅在8.6%至12.9%左右。  值得一提的是,相比于K12教育,无论是考公、考证类的成人教育,还是财商课、形体课这种非必须的成人教育,复购率都很低。这很好理解,考上的没有复购需求,考不上的即使“二战”、“三战”也一般不会选择已经尝试过的“老路”。以财商课为例,通过课程赚到钱的,只有很少一部分消费者会觉得自己的财商需要进一步提高,而买了课却没赚钱的,很难有再次消费的冲动。  对于烧钱扩张的量子之歌来说,能否解决复购问题,将是未来发展的关键。  财商课,智商税?  早在启牛学堂时期,量子之歌就充满争议。  财商课平台的受众对象,一般都是月光族、宝妈、退休人员等缺乏理财知识的“小白”。以量子之歌的核心平台启牛为例,前期通过免费的“小白试听课”吸引学员前去学习,在随后的交流中通过“前辈”晒收益、“老师”承诺高收益来诱导学员购买进阶课程。  低价、甚至0元的财商课只是启牛学堂圈人头的方式,接下来的精品课、实战营才是收割利润的关键,而这部分课程一般在数千元以上。而且,这些课程的价格都是不透明的,需要联系卖课老师——也就是代理——来进行。  这些十几块、几十块的财商课真的为用户带来高收益理财吗?黑猫投诉平台上,不少消费者表示,不仅学不到东西,赚不到钱,连退课都很不容易。  2022年初,央视曝光了一批财商教育机构存在非法荐股虚假宣传的行业乱象,启牛学堂被点名。  2021年10月,启牛学堂运营主体之一菲尔莱科技因虚假宣传、捏造授课老师身份被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处罚200万元。彼时,菲尔莱将专科学历的讲师宣传称央财硕士,还为另一讲师讲编造出“MBA工商管理硕士”学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量子基金怎么赚钱的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