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芳华片尾曲主题曲是什么名字?

2018-01-06 13:18
来源:
文旅湖南
电影《芳华》正在全国热映,自影片上映以来,好评如潮。电影里一段段熟悉的红歌谱曲成宏伟的交响乐,有力地衬托起时代的氛围,喷薄而出的情感也令观众激昂高亢。影片中的配乐也是做到了极致,运用了许多当时的军歌还有古典音乐等。今天,“文化湖南”特为您盘点一下《芳华》中的歌曲、舞蹈。
《洗衣歌》
歌曲《洗衣歌》出现在文工团日常排练的画面中。该作品创作于1964年,由李俊琛作词,罗念一作曲,是舞蹈《洗衣歌》的主题歌。
“你们是信仰平凡即伟大的一代人,平凡就是功劳,就是精英,好几十年平凡的美滋滋的。原谅我不愿让你们看到我们老去的样子,就让荧幕,留住我们芬芳的年华吧”。
《草原女民兵》
这首《草原女民兵》出现在电影开头部分,是文工团女兵们在排练舞蹈时的音乐。女兵在排练舞蹈时的音乐,距今已经40年了,舞蹈旋律优美、激情回荡,草原风格丰富,经久耐看、经久耐听。
《沂蒙颂》
舞台上,《沂蒙颂》的音乐响起,台下的何小萍彷佛从疯癫状态被唤醒。她独自走向侧门,在空旷的草地上独舞。她跳起了熟悉的《沂蒙颂》,舞蹈是美的,却又是那么孤独、那么讽刺。
《送别》
男主角刘峰在团里被称为“活雷锋”,同事有难,他帮忙;脏活累活,他顶上。然而,这样一个善良的人设最终却“被垮塌”了。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他向心仪的对象林丁丁表白,并把她搂在了怀里。那一刻,偏偏又被文工团的“战友”撞见了……
《驼铃》
文工团要解散了,他们举着茶缸,盛满白酒,满眼含泪,唱起这首歌!“革命生涯常分手,一样分别两样情”………战友分别,难舍的情绪可想而知。歌曲《驼铃》由著名作曲家王立平创作,原为电影《戴手铐的旅客》的主题曲。
《英雄赞歌》
《英雄赞歌》是电影《英雄儿女》中的插曲,也是一首真正“上过战场”的歌曲。当年,多位著名的歌唱家,赴前线慰问演出,都曾在战火硝烟中演唱《英雄赞歌》。而电影中,女兵在慰问演出时也演唱了这首歌。“人民战士驱虎豹,舍生忘死保和平”,在其中担任配唱的是著名歌唱家雷佳。
《浓情万缕》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革命歌曲是人们精神生活的主要食粮。像邓丽君的歌曲,那绝对是不受认可的“靡靡之音”。甚至,听邓丽君的作品,是要遭处分的。然而,一切的禁令都禁不住文工团里这群年轻人青春律动的心。
《绒花》
“世上有朵美丽的花,那是青春吐芳华,铮铮硬骨绽花开,漓漓鲜血染红它……”电影《芳华》选用了韩红版的《绒花》作为电影片尾曲。作为一首经典歌曲,《绒花》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它由刘国富、田农作词,王酩作曲,李谷一原唱,曾是电影《小花》的主题曲。
本文来源:综合民歌中国、荷花舞韵等
编辑/杨忠云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提交成功是否继续回答问题?
手机回答更方便,互动更有趣,下载APP
展开全部《绒花》。歌曲《绒花》是电影《芳华》片尾曲。影片不仅深受年青观众的喜爱,更是把中老年人带进了影院,开辟了电影市场的“新大陆”。影片的巨大成功,片尾曲《绒花》功不可没。每当片尾曲《绒花》的旋律响起时,我的眼泪不由自主地向外涌出,再看看周围的不少观众都热泪盈眶,不停地擦眼泪,可见这首歌曲给电影《芳华》增加了无穷的魅力,触动了观众敏感的神经,产生了强烈的共鸣。特点说明音乐是情感的催化剂,《绒花》将电影《芳华》哀而不伤的悲剧感升华。这首抒情歌曲韵律婉转、优美、流畅,节奏舒缓,适于表现人们细腻的情感。它的有效运用,给观众带来视听合一的巨大震撼,为男女主人公的塑造、为影片的成功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曲作家王酩曾自我点评道:“我在创作这首插曲时,加入了山歌风味,使它更生活化,同时还运用了调式的变化,丰富了音乐形象。”《绒花》无论出现在《小花》,还是《芳华》中,都能够在人的内心深处形成震撼,起到一种用言语所无法表达的艺术效果,对推动故事情节和揭示人物情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极富感染力,不愧是一首名曲。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扫描二维码下载
×个人、企业类侵权投诉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类别色情低俗
涉嫌违法犯罪
时政信息不实
垃圾广告
低质灌水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说明
做任务开宝箱累计完成0
个任务
10任务
50任务
100任务
200任务
任务列表加载中...

中国民族音乐
2017-12-23 15:50
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电影《芳华》根据严歌苓同名小说改编,以1970至1980年代为背景,讲述了在充满理想和激情的军队文工团,一群正值芳华的青春少年,经历着成长中的爱情萌发与充斥着变数的人生命运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芳华》推广歌曲2首《那些花儿》冯小刚、黄轩、苗苗、钟楚曦、杨采钰、李晓峰、王可如、隋源《想要把你留在这里》想要把你留在这里那些散落的花 还有回不去的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草原女民兵》影片开场以一场文工团排练室内的舞蹈交代了整个故事的时代背景和主要角色。这场五分多钟的舞蹈段落再现的是创作于1976年的舞蹈《草原女民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洗衣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影片中出现的《草原女民兵》《洗衣歌》这两段边疆主题的歌舞,也为影片后半段将故事转向西南边疆战争做了铺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沂蒙颂》这段让何小萍从疯癫状态唤醒的舞蹈,还记得吧?何小萍在空旷大地上的独舞,显得那么孤独、那么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送别》影片有两场离别的戏,第一场是受到处分的刘峰离开文工团,此刻的他只有心灰意冷,昔日的战友都与他划清了界限,唯有集体中始终不被善待的何小萍来为他送行。小号奏出的一曲《送别》在此情此景中,少了几分离别的不舍,而多了几分失望与无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驼铃》文工团要解散了,他们举着茶缸,盛满白酒,满眼含泪,唱起这首歌!“革命生涯常分手,一样分别两样情”……《驼铃》最初是1980年电影《戴手铐的旅客》的主题曲。这首歌曲不仅表达着离别的感伤,寄托着与战友再相逢的期许。严歌苓的原著小说中对于文工团的描述重在反思集体主义生活对于个体的伤害,对情感的压抑,而电影则弱化了集体中的紧张与矛盾,更多地是通过唯美的镜头语言以及青春洋溢的表演致敬与怀念那段美好的岁月。或许只有当离别时,他们才意识到文工团是一个家,大醉一场过后,各奔东西,迎接他们的将是一个崭新的时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英雄赞歌》战场上女兵慰问演出时唱的就是这首歌。“人民战士驱虎豹,舍生忘死保和平”,还记得吗?演出结束,萧穗子被临时派去当通讯员,下面图片就是萧穗子跟战友离别的场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浓情万缕》邓丽君的歌,它作为当时最新潮的音乐传到文工团,文工团的男兵女兵都惊呆了!用刘锋的话,就是“句句往心里钻啊”!听邓丽君的歌要有气氛,用一块红布蒙在灯管上,小时候我们也玩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片尾曲《绒花》《绒花》的旋律在影片片头音乐中便已出现,而片尾的呼应则是由韩红演唱的。这首再熟悉不过的歌曲最初是1979年由刘晓庆、陈冲主演的电影《小花》中的插曲。主角小花与何小萍有着诸多的相似,她们同样出生贫寒,同样经历战争,同样在寻找,小花寻找着哥哥,而小萍则寻找刘峰。不过,《芳华》选择这首《绒花》作为片尾曲,更多地应该是因为歌中开头那句“世上有朵美丽的花,那是青春吐芳华”,而“铮铮硬骨绽花开,漓漓鲜血染红它”则道出有血有泪的青春,方能绽放出生命的光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电影以《绒花》开始,以《绒花》结尾,一路芬芳满山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舞蹈:《沂蒙颂》临近影片结尾时,经历战争与荣誉的何小萍出现了精神障碍,文工团谢幕演出《沂蒙颂》。当动人的音乐响起,舞蹈的肢体记忆唤回何小萍那段芳华的记忆,她独自一人走出剧场,在草坪上翩翩起舞,芳华伊始……看到此处时,很多观众留下了热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每个人都有一段属于自己的芳华,每个人心底都有一段难忘的青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传承民族音乐,请与好友共同分享 』来源:中國民族音乐网综合自网络---------------------------------◇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艺术顾问:乌兰图雅[著名歌手]◇音乐总监:孟 文 豪[著名音乐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点击 阅读原文 ,欣赏更多民族音乐!
特别声明:本文为网易自媒体平台“网易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网易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芳华片尾曲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