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电视台工作需要什么专业怎么样 从事电视媒体行业的优缺点分析?

谢邀
传统的客厅电视有很多局限性,一天只有24小时,要照顾各个年龄段安排节目,还要创收安排广告,所谓众口难调,随着时间的推移问题会越来越多。传统领域媒体人应该把自己定位为内容生产者,面对新旧媒体,应该看到是渠道的特征,哪个渠道能发挥内容的最大价值就选择哪个渠道,不要害怕改变,应该更多的拥抱变化。传统电台这种媒体渠道因为局限性可能会被时代慢慢淘汰,但其上的媒体内容不会,目前电视上的节目大致可以分为3类:电影电视剧、综艺节目、新闻资讯。第一类电影电视剧很适合投放到点播平台(优酷土豆、爱奇艺等),观众随时随地可以播放观看,有回放的需求,媒体内容重度依赖后期制作。第二三类综艺节目和新闻资讯比较适合放到直播平台。直播平台作为新兴媒体渠道,有几个特点:实时、互动、强变现。这些都是非常优质的媒体渠道特征。直播的实时性带来了互动性,观众可以参与到实时内容生产过程中来,相比传统电台的什么『发短信参与场外互动』体验好太多了,现在的直播平台互动形式非常多样,文本弹幕、语音弹幕、礼物打赏、投票、抢红包、小游戏、连麦、点歌、主播PK...这些互动行为都是传统电台很难扩展的点,曾经看过某平台主播直播养狗,把用户打赏的礼物和逗狗喂狗的设备连接在一起,送礼物可以直播喂小狗,把内容制作和观众互动融合在一起形成节目,这种形式非常新颖。因为打赏这种消费模式,使得直播平台具有很强的变现能力,所以很多传统综艺节目,尤其是选秀类的,搬到直播平台之后变现过程非常简单,2016年直播元年之后,国内催生了很多很多主播经纪公司,成为产业生态上的重要一环。直播产品去年刚刚火过,很多人觉得『冷了』,然而按我对行业的观察,感觉去年一年其实只是经历了一个『移动化』的小爆发而已,设备和技术的成熟,使得开播门槛更低,再加上这么强的变现能力,导致很多人扎堆做这个领域,但正如提问者看到的,内容其实还是很low,这也是直播的实时性导致的——在完全没有后期的情况下,如何制作出优质的直播内容,并且充分结合互动的特点,这是直播行业媒体人要思考的问题。PO主作为媒体人,应该更多的关注渠道特征,当你看到直播平台的优点,却还有这么多low逼的内容的时候,有没有想过这其实不应该是行业常态,说不定正是直播行业的下一个风口呢?目前直播平台的主流内容是游戏和美女秀场,前者是大流量高留存的内容,后者是强变现的内容,其次是一些新兴的内容,比如户外直播(徒步穿行、海外旅游、惊悚探险)。一些非直播行业也在尝试集成直播功能,比如沪江的在线教育,大智慧的股票分析(似乎已被叫停)。从去年开始,就不断有媒体方基于直播的特征探索新型的媒体内容形式,作为平台开发者,我想我和我的技术团队也在朝着这个目标努力,只不过是从大山的另一边开凿隧道,用技术手段降低优质内容的制作成本,最终与有才华的新媒体制作人顺利会师,迎接直播行业的下一个爆发点。最简单的一句话表述,就是“采编”和“经营”都要比原来做得更专业、而不是更全能。原来从事采编工作的员工大部分确实有新闻传播的从业经验和专业基础,他们的转型有两个方向:一是在新闻专业上继续锤炼进步,走更彻底的新闻专业主义道路,走“事业型”道路。为什么要“更彻底”?因为,以前你只要会写就行,传统媒体垄断了传播渠道,“即使是一条狗,在中央电视台也能够出名(白岩松语)”,而现在,所有人都可以通过公开传播渠道发声,你面对的是社会各行各业的高手,好多人的见识比你高得多,好多人的文笔比你好得多,想要“透彻说明”和“深入分析”,难度远高过以前,必须更加努力学习提高,水平高了,待遇和身价才可能提高。二是转型改做专职传播服务专业人才,走“经营型”道路,赚钱。这事也不容易,与新闻采编转型一样,现在遇到的竞争同行,服务水平可能更高更专业了,一般性的写写软文搞搞活动,已经很难满足各种政府机构和企业的胃口,必须在服务方面做得更专业,才有可能形成有竞争力的商业模式。值得欣慰的是,从事过采编工作的人有传播基础,只要善于学习,只要善用传统媒体的公信品牌,“钱途”还是大大的。而既然是经营服务类的工作,多劳多得的激励机制,也可能给予经营型人才更好的薪酬激励。当然,如果你能写大稿又能做出炫人的H5,能经营策划又能拉来广告,恭喜你!你就是马云所喜欢的996和669人杰。但是,想成为这种又红又专的综合性人才,其实也是蛮难的,我们都是凡身肉胎,在一个社会平均薪酬工作机制,可能还是专业的分工与合理的薪酬更能够持久。以我的从业经验来看,我做不到996也没有669的本事,最关键的一点是:人只有一个脑袋一个心脏,两种不同的心态其实是蛮难在一个人身上兼容的,当记者必须有点“冷“:冷静超脱观察,要“静静”,而做经营则越“热”越好:热情谦恭随叫随到,一条龙服务,要“动”。现在想来,以前新闻界所强调的专业分工、采编要与经营分开的,其实是有其深刻规律和道理的。
电视台实习总结15篇  总结是事后对某一阶段的学习、工作或其完成情况加以回顾和分析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在我们的学习、工作中起到呈上启下的作用,因此我们需要回头归纳,写一份总结了。我们该怎么写总结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电视台实习总结,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电视台实习总结1  提笔间,我真的是百感交集,感触万千。说实话,在电视台学习、工作的这些日子里,学到了不少在学校从未接触过的东西,不仅增长了自己的生活阅历,也学到了许多生活、社会经历:怎样做人、怎样工作、怎样与人相处等等;但最让自己钦佩和受用的是那种吃苦耐劳、不畏艰难、团结协作的精神。  第一天踏进株洲电视台《触点》栏目办公室的门时,我对这个节目还一无所知,从何学起都不知道。也由于一些手续上的问题,原本打算学编辑的我因进不去编辑房而在办公室足足坐了一天。然后接下来的一星期,每天按时来电视台却学不到任何东西,这对怀着信心来求知的我打击很。有时像上课点名似的在办公室打了个转就回家,人际关系也得不到很好的处理。  后来,通过心情的调整,觉得自己不能把实习当做好玩,这毕竟关系到以后的前途问题,于是主动找栏目的记者说话,希望能带自己出去采。既然不能做后期,就先做好前期吧。然后,有了第一次外出采的经历。之后的一星期就跟着记者出去采了。每天积极地行动是十分重要的.,不要仅仅是记者出去采你就跟出去一下、看一下,而是在去采之前,尽量了解采事件的信息,构思接下来的采与拍摄,采回来后,要写稿,跟着记者去编片,这里的每一项行动都要求你自己积极争取,因为对于记者而言,每天的工作都很忙很紧,你要胆争取参与这里面的每一个过程,只有这样你才能全面地锻炼到采、编、写能力。  后期制作绝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我到了栏目的编辑室,因为里面只有一套设备供编辑使用,所以我只能认真观察他的操作流程,遇到不懂的问题就问。果然专业的老师就是不同,对镜头的运用有自己特的想法。在剪辑技巧上,画面剪得流畅,专题片艺术性强,蒙太奇用得巧。在操机水平上,速度快,非常熟练。以前在学校花两天时间编一个十分钟的片子,我就自鸣得意。在这呆了一个星期后,我才知道自己是多么渺小和  无知。我还领悟到编辑人员不仅仅要技术过硬,而且个人修养上也要过关。一是要细心和耐心,把时间精确到帧;二是心态要好,避急躁,能够应对稿件的突然调整。  在整个的实习过程中,我深深的感觉到自己所学知识的贫乏和在实际运用中的困难。刚开始的一段时间里,我对一些采工作感到无从下手,这让我感到非常的难过。在学校,自己学的本来就不是很多,现在一旦接触到实际,才发现自己知道的是多么少,所以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将付出自己更的努力去学习、去历练,为自己的人生创造更丰富的色彩。电视台实习总结2  今年暑假七月下旬的两周时间里,我在海门广播电视台电视专题部进行了社会实践实习,在这里我收获了一小段快乐而珍贵的时光。在行文开始前,我要衷心地感谢台领导为我提供了这次宝贵的实习机会,同时我还要衷心地感谢电视专题部里老师们的辛勤栽培,谢谢你们为我传道、解惑,我从老师们身上学到了太多的东西。在海门广电实习的这一小段幸福时光值得珍藏,实习过程中点点滴滴的真实和刻骨铭心也让我经历了一个逐渐成熟的心路历程,这将是我一生的财富。  连续一周的采访经历让我变得成熟和稳重,让我的内心更加的丰富,所以我很感激这段时光带给我的采访经验。  顶着酷暑去采访  七月末八月初,这样的日子是最炎热不过的。在采访的过程中,我接触到了社会上的人群,在与他们打交道的同时,自己也学到了以前所没有学到过的东西,那就是交流,沟通。这两个词看似简单,而且人人都会,重要的是如何交流如何沟通。作为编导,要善于把电视专题背后的故事挖掘出来,要让被采访对象能够把真实的话向你表达,这样才能使一部专题能够丰满起来,而不至于只是个骨架没有内容。除了要善于交流沟通外,还要对别人真诚,只要你拿出真诚对待他人,尊重别人,别人也会配合你。我实习的第一天就跟着黄老师去了三阳做了一个“葡萄工厂”的专题。黄老师很快就能与被采访者熟络起来,被采访者也特别配合我们的采访工作。那次的前期采集工作仅花了2个小时就完成了。  这次实习,我参与了节目的许多环节,选题策划、配音、采片,后期剪辑等,对领域内的各个过程都有所了解,对电视专题工作也有了更具体、更直接、更深刻的认识。  专业态度铸造职业辉煌  两周的实习时间里,我强烈地感受到了电视工作者的辛苦和压力,同时,我见证了节目组老师们的敬业精神,感受到了什么是专业态度铸造职业辉煌。不管气候条件如何,只要有任务,记者就得出发,无论是暴晒的晴天还是潮湿的雨天里。加班赶稿更是家常便饭,就拿五六分钟的《农情快递》来说,稿子审定后,要将文字和影像以最完美的'方式组合起来,其中要注意远、中、近景的搭配, 光线强弱的组合,镜头要保持稳定不颤抖,画面的角度和历时,景别的运用等等,镜头需要不停的修改,继而还要编辑音乐、配音、上字幕,编辑们在电脑前一坐就是好久,就为了让几个镜头更精彩,他们一遍又一遍地精心修改。我在他们身上学到的不仅仅是专业知识,更有作为一个电视工作者的专注的,充满激情的工作态度和敬业精神,我感受到他们对工作的热爱,我也真切地感到,唯有勤奋才能做一个称职的电视人。  后期剪辑需耐心、仔细  在各行各业中,耐心和仔细都应该是必备的素质。在电视后期剪辑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这两大品质的重要性。每次前期采集完都得回来第一时间导入,随后就是录入同期声。同期声很重要,因为录完同期声编导们才会根据同期声去赶稿子。这次实习,我做了好几次同期声,被采访者大多是用方言说话,虽说我是本地人,但由于自己的原因,部分听起来相当吃力,总是反复反复再反复,直到大意听明白为止。其次就是专业名词,很多专业名词用方言说起来根本无法听懂,这也要求我们电视工作者的知识面需要相当广泛,汲取各个领域的知识。同期声的工作有些琐碎,是需要耐心才能高效率的完成。整部片子最关键的部分还是在于剪辑,剪辑者必须要有剪辑思维。专题片一般是先完成配音继而完成剪辑。最令我惊叹的还是前辈的剪辑速度,这样的速度还是基于时间上的。话说孰能生巧,一点也不假。在剪辑的过程中,根据配音和主题的凸显上,是需要特别把握细节,这要求剪辑师需要特别的细心。  行文的最后,我要再次衷心地感谢电视专题部的领导和老师,很感激这两周的时光,它带给我的社会经验和见识都是无价之宝!  实习结束了,今天总结其中的得失不免有些回味无穷,不仅收获了知识,更结实了一群出色的电视工作者。我会带着这份成果和收获回到学校,做自己该做的事,为自己的将来加大马力!电视台实习总结3  时间真的不等人,转眼间,大学四年,我一觉还没睡醒就有人跟我说现在是20xx年,突然发现,我就要毕业了,真的有些感慨,往事历历在目。在大学四级这一年,给我感触最深的那就是第一次去工作,步入社会,真正感受到人生的酸甜苦辣。也许对多数人来说这只是一个平淡的实习体验。起初,大家都认为这一次的实习只不过是随便找个单位盖章然后应付交差。但是,我不想让这个锻炼自己的机会平淡过去,我想通过这次实习了解社会,真正学到一些东西。我于11月25日在怀柔电视台陆续的实习了近3个多月,成为了一名实习记者。记得有句颇富有哲理的话,如果想知道梨的味道,就要亲自去尝一尝。这三个多月的实习经历就是从不知梨味到体味其中酸甜苦辣的过程。除了体验到记者这个"无冕之王"职业所带来的乐趣与成就感之外,更多的是学到了一种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与人沟通的能力和获得了一份宝贵的人生经历。  首先说说在电视台的工作心得。在新闻部三个多月的工作生活,我感触最深的就是,这里是我的第二个家,新闻工作可以在快乐中完成。新闻部的老师对我们这些新人亲切有加,在工作之余,以朋友的姿态经常和我们一起唱歌,坦怀聊天,非但不摆领导的架子,而且还以关爱之心在引导我们做好新闻工作,对我们这些新人投以真挚友情的目光,在工作中,只要你需要,他们随时给予热情地指导。工作之余,大家开怀谈笑,不分彼此。正因为如此,在新闻部的工作,让我体会了在愉快中完成工作的欢欣。  我在工作上的收获主要有:  1、基本了解使用和维护摄影机;  2、基本掌握了社会新闻和会议新闻的采写与区别;  3、基本了解编辑新闻摄像带的大致流程;  4、基本学会电视新闻稿的一些写作方法和技巧等。在这期间我不仅可以较好地配合各位师兄师姐一同出去采访拍摄工作,还可以自己独立外出采写完成具体的新闻作品。当然在这期间,工作上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主要有:1、新闻的采写比较古板,缺乏新意;2、新闻的敏感性相对较差,特别是对与会议新闻相关联的社会性新闻把握不足等。  刚来的日子基本上都在接热线电话,帮助老师收集新闻线索。开始觉得有些枯燥,没意思。但后来发现,这些电话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要写出一篇好新闻,就要先找到线索。通过电话,我们就能在最快的时间内发现新闻,赶到新闻现场。当我看到所记录的新闻线索变为一篇篇新闻播出,更加感到新闻线索的重要性了,对接电话这样的简单工作更是不敢马虎。也不再小瞧。每一个打进来的电话都会认真记录。以方便之后的采访工作。老师告诉我们,在接电话的时候,我们需要问清楚事情大概的情况,对事情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并且时间久了之后,你会慢慢发现哪些事情是有新闻价值的,从而做出一篇完整的新闻。  第一次的采访显得有些紧张,对自己也没有信心,害怕犯错误。怕漏掉了一些环节对报道会有影响。这时,老师总是很耐心的指导我,告诉我哪些是很重要的部分,要询问清楚的,要仔细记录下来的。虽然第一次的采访,自己的表现有些慌乱,但毕竟已经跨出了一大步,从学校的.书本课堂,走到了真实的新闻采访。第一次采访的是关于“农村建设发展”的新闻,由于怀柔属于郊区,因此有很多山区,这也是我第一次去怀柔的偏远山区,路途遥远,而且在寒风凛冽的冬天还要徒步上山。老师带着我在现场拍摄了一些画面。接着我们采访了村民,进一步了解农村发展的情况。接着我们有采访了村书记等。采访结束后,已过了大半天,我们回到了台里接着写稿子,剪带子,打字幕听录音。完成后,交给后期制作进行编排。就这样一篇完完整整的电视新闻“出炉”了。通过第一次的采访也让我了解到电视新闻采访的整个流程以及后期制作的步骤,同时也感受到作为一名记者的艰辛。  从前都只是在电视上看新闻,对于新闻的画面并没有太多的了解而现在因为实习的缘故可以亲身体验如何来做新闻。原来做好一条新闻,除了要找到有新闻价值的新闻线索,以及进行现场的采访,还有一点非常重要的就是,新闻的后期制作,正因为有了后期的编排才使得一条新闻更加生动,整条新闻也更加丰富。由于我缺乏后期制作的专业知识,因此在做非编的时候常常会遇到难题,另外做非编也需要非常的仔细小心,因为所做出的新闻节目会是面向成千上万的电视机前的观众,任何一个小错误都是不允许的,因此我这个新手总是格外小心,总是反复尝试,功夫不负有心人,现在我已经能做一些简单的编辑工作,也能帮上老师的忙,不用再向刚来的时候傻傻地不知道能做什么。要做好一篇新闻和以上任何一个环节都是分不开的,线索,采访,编辑每一个步骤都不能忽视。在这里的两个月时间里收益颇多,对新闻也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也更清楚的认识了自己。在实习的过程中,常常会觉得自己所学的东西还是不够,视野也不够开阔,还缺少很多东西。真的就是临到考试的时候才发现所学的东西实在是太少了。因此还需要不断的补充自己的所学,更加应该对自己严格要求,精益求精。正是因为这次宝贵的实习经验,才让我对许多事情豁然开朗,对于将来也有了新的规划,更加明确了以后所要走的路。  大学校园,远离社会喧嚣,莘莘学子很少真正接触到社会现实,理论知识与实践运用之间或多或少的存在着脱节,这些使得我们大学生在刚走出象牙塔后显得无所适从。如果说在校园里的生活就像一个梦,那么实习更像一个闹钟,把大学生从梦中敲醒。  现在我的实习期已经结束了,真的很不舍得。而我也一直为自己能留在电视台实习感到幸运。当我在写实习报告的时候,回忆里的每一个片段都不舍得丢弃,这一切都将是我人生的一笔宝贵财富。我衷心的感谢那些曾经帮助过,指导过我的老师们,真的很谢谢你们一直以来的关照。也感谢培育我,栽培我的学校和老师,我会更加努力,完善自己。电视台实习总结4  首先说说在百姓连线的工作心得。在编辑部二个月的工作生活,我感触最深的就是,这里是我的第二个家,新闻工作可以在快乐中完成。编辑部的老师对我们这些新人亲切有加,在工作之余,以朋友的姿态经常和我们一起唱歌,坦怀聊天,非但不摆领导的架子,而且还以关爱之心在引导我们做好新闻工作,对我们这些新人投以真挚友情的目光,在工作中,只要你需要,他们随时给予热情地指导;工作之余,大家开怀谈笑,不分彼此。正因为如此,在编辑部的工作,让我体会了在愉快中完成工作的欢欣。  我在工作上的收获主要有:  1、基本了解使用和维护摄影机;  2、基本掌握了社会新闻的采写和区别;  3、基本了解编辑新闻摄像带的大致流程;  4、基本学会电视新闻稿的一些写作方法和技巧等。在这期间我不仅可以较好地配合各位师兄一同出去采访拍摄工作,还可以自己独立外出采写完成具体的新闻作品。一个月的时间,我配合各位师兄一起完成新闻采写近18篇,自己独立完成的采写作品1篇。老师每次安排的采访任务都可以顺利完成。  刚来的日子基本上都在接,帮助老师收集新闻线索。开始觉得有些枯燥,没意思。但后来发现,这些电话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要写出一篇好新闻,就要先找到线索。通过电话,我们就能在最快的时间内发现新闻,赶到新闻现场。  当我看到所记录的新闻线索变为一篇篇新闻播出,更加感到新闻线索的重要性了,对接电话这样的简单工作更是不敢马虎。也不再小瞧。每一个打进来的电话都会认真记录。以方便之后的采访工作。  老师告诉我们,在接电话的时候,我们需要问清楚事情大概的情况,对事情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并且时间久了之后,你会慢慢发现哪些事情是有新闻价值的,从而做出一篇完整的新闻。  第一次的采访显得有些紧张,对自己也没有信心,害怕犯错误。怕漏掉了一些环节对报道会有影响。这时,老师总是很耐心的指导我,告诉我哪些是很重要的部分,要询问清楚的,要仔细记录下来的。虽然第一次的采访,自己的表现有些慌乱,但毕竟已经跨出了一大步,从学校的书本课堂,走到了真实的新闻采访。  第一次采访的是关于《机动车走非机动车道》,一位观众打来电话向我们反映,汉口唐家墩路石桥站那一段公交车都行驶到非机动车道上与行人一起抢道,极不安全。希望我们能帮忙反映。于是,老师和我赶到了现场,并看到在还不到400米的非机动车道上,每过十秒钟就会有一辆公交车通过,给行人造成不便,也造成了路面的严重破损。首先,老师在现场拍摄了一些画面。接着我们采访了附近的市民,进一步了解了情况。然后老师告诉我这种情况属于武汉市交管局管理范围。于是,为了解决问题,我们采访了市交管局新闻发言人姚先生。采访结束后,我们回到了台里接着写稿子,剪带子,打字幕听录音。完成后,交给后期制作进行编排。就这样一篇完完整整的电视新闻“出炉”了。通过第一次的采访也让我了解到电视新闻采访的整个流程以及后期制作的步骤。  从前都只是在电视上看新闻,对于新闻的画面并没有太多的了解而现在因为实习的缘故可以亲身体验如何来做新闻。原来做好一条新闻,除了要找到有新闻价值的新闻线索,以及进行现场的采访,还有一点非常重要的就是,新闻的后期制作,正因为有了后期的编排才使得一条新闻更加生动,整条新闻也更加丰富。  对于新闻的制作,之前在学校里也没有接触过这样的内容,对我而言是完全陌生的一页,只能从头学起,还好老师总是很有耐心,总是细心提醒。新闻制作并非想象中的简单,首先开始剪辑,从拍回来的内容中选择可用的片段,使得新闻画面和新闻的文字稿相配合,相互呼应。然后就要处理声音的部分,我们需要听清当事人所说的话,并且记录下来,因为最后我们需要给新闻加上字幕,使得新闻更加完整,也可以帮助观众更仔细的观看新闻。有的时候我们还会给新闻配上音乐,使得新闻更加生动,也更加吸引人。  由于我还缺乏后期制作的专业知识,因此在做非编的时候常常会遇到难题,另外做非编也需要非常的仔细小心,因为所做出的新闻节目会是面向成千上万的电视机前的观众,任何一个小错误都是不允许的,因此我这个新手总是格外小心,总是反复尝试,功夫不负有心人,现在我已经能做一些简单的编辑工作,也能帮上老师的忙,不用再向刚来的时候傻傻地不知道能做什么。  要做好一篇新闻和以上任何一个环节都是分不开的,线索,采访,编辑每一个步骤都不能忽视。在这里的两个月时间里收益颇多,对新闻也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也更清楚的认识了自己。  在实习的过程中,常常会觉得自己所学的东西还是不够的,视野也不够开阔,还缺少很多东西。真的就是临到考试的时候才发现所学的东西实在是太少了。因此还需要不断的补充自己的所学,更加应该对自己严格要求,精益求精。正是因为这次宝贵的实习经验,才让我对许多事情豁然开朗,对于将来也有了新的规划,更加明确了以后所要走的路。  是的。大学校园,远离社会喧嚣,莘莘学子很少真正接触到社会现实,理论知识与实践运用之间或多或少的存在着脱节,这些使得我们大学生在刚走出象牙塔后显得无所适从。如果说在校园里的生活就像一个梦,那么实习更像一个闹钟,把大学生从梦中敲醒。  现在我的实习期已经结束了,真的很不舍得。而我也一直为自己能留在《百姓连线》栏目组实习感到幸运。当我在写实习报告 的时候,回忆里的每一个片段都不舍得丢弃,这一切都将是我人生的一笔宝贵财富。  我衷心的感谢那些曾经帮助过,指导过我的老师们,真的很谢谢你们一直以来的关照。也感谢培育我,栽培我的学校和老师,我会更加努力,完善自己。  实习生活并没有因为自己的无限留恋而停滞,当我要离开那里时,我有太多的感触涌上心头。实习生活的点点滴滴如电影在脑海闪现。我想这段实习经历将是我人生中的一次不同寻常的经历,它不仅使我的专业理论得到了实践,更重要的是我在为人处事、人际交往方面有了进一步提高。而这一切恰恰是书本上不能给予的。 九月初,我来到了美丽的巴蜀之交、风景秀丽、气候宜人的宁强县。开始了我大学生活中另一段重要的经历——专业实习。宁强县虽说是山区,但它的远程教育走在了兄弟县的前列,如“教学光盘播放点,卫星教学收视点,计算机网络教室”这三种现代化教学模式都已具备。因为年轻,也因为自己对电化教育专业无比的痴狂,我的热情很高,因为我相信一个人的态度决定他的高度。  初来乍到的那点不适应很快被领导同事的热情所淡化,而且自己跟随有十几年新闻采编经验的`老师学习,他的工作态度、做事方法都令我佩服,这激起了我大干一场的热情。我很快就掌握了这一操作流程。如节目从前期采集到后期制作配音及合成播出,也了解了宁强电教站制作的文教10分钟节目,不仅每周在宁强电视台播出,优秀作品还曾在汉中电视台、陕西卫视、中央电视台教育频道等多家媒体播出。短短几十天实习中我参与了许多教育类新闻片、专题片的拍摄与制作,有几件至今让我记忆犹新。  实习的第一天,我就被派去下乡拍摄宁强县人民武装部为石嘴子小学的捐助。赶到会场时人武部已经将捐赠的桌椅、幻灯机、油印机等发放给学校,正在给贫困小学生每人发放100元的资助。宁强人武部的这一善举深深的打动了在坐的每一位老师、学生、乡亲。我将这感人的一幕定格在脑海中,并下定决心,在这短暂的一个多月中,能尽自己微薄之力为山区的教育事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在第21个教师节到来之时,我前往县电影院拍摄报道有关优秀教师节表彰及捐赠图书的活动。第一次面对两千多人拍摄,刚开始我有点紧张,手有些发抖,我不停的做心理暗示,我告诉自己,你一定行,两千人和二十人的拍摄是一样的,很快我就将自己调整到最好状态。经过我仔细观察,精心选择拍摄角度,及那恰如其分的几个特写镜头,成为了此次拍摄的亮点,这次大会拍摄给人的视觉冲击只有一句话——独特的视角!其中几个颁奖镜头成为以后专题片中珍贵的资料。这次成功拍摄也让我更有信心,对以后的拍摄也更游刃有余。这次表彰大会及图书捐赠仪式的拍摄后,我做了一些总结,即拍摄一定要注意技巧。首先是选择好的角度,即视角要好,角度不同那么效果也会大相径庭;其次抓闪光点、亮点,如果一个新闻,整篇都没有亮点的话,那么就不叫新闻了;再此报道视角也要满足受众的要求,时刻想怎样的报道角度才能更容易让平常老百姓所接受;最后拍摄时一定要稳、准、匀,然后加上自己的创新意识,一定会拍出一些好的作品来。这次参与拍摄是我真正与自己的专业亲密接触,所以很有感触,我想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要象朱军的那本书名《时刻准备着》中说到,抓住机遇,而且心态一定要好,不怯场,也许这次是对自己的一次考验,更是一次挑战,人有时最大的敌人是自己,战胜自己就会超越自己。  在实习过程中,有一次我前往县南街小学安装调试远程教育设备,可算是要求精度极高,稍有差错,将会前功尽弃,工作需极为认真。我和电教站的张老师一起工作,对仰角、偏角的测量精确到分后一位,在张老师的热心知道下完成了任务,收视正常、效果良好,得到了南街小学老师领导的赞扬。  在我们实习期间,恰逢陕西省“两基”工作汇报会在宁强举行,宁强县委、县政府组织人力、物力拍摄编辑专题片《风景这边独好》来宣传宁强几年来在远程教育上的发展成就。我有幸参与其中,对我是一次严峻的考验。下乡经常是徒步行走几小时,爬山到一座中小学来拍摄镜头,这不仅对我身体素质是一个挑战,也是对我户外拍摄的锻炼。我曾下乡到杨森中学、铁锁关中学、大安中学、胡家坝中学、二郎坝中学等地进行实地取景、采访,获得大量珍贵音频、视频、图片等资料。由于各个中学的外景到校园环境需要爬上山坡选取角度,使得我的拍摄视角的选择上有了很大的提高,不拘泥与某一点、线、面,视野更加开阔,镜头更加灵活多样。电视台实习总结5  从今年2月份开始毕业实习,到现在也已经有一段时间了,这期间在县台做过新闻,现在在江西电视台一个栏目见习。虽然时间不是很长,但真的是学到很多东西。实习是一个过程,在这样的过程中,我觉得自己在成长。  我认为实习就是学校知识的实践化,是考验学校知识是否掌握的良好途径。也是对自己的一次充电。在实习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的困难和挑战,并从中得到经验,这些都是书本上学不来的。  记得第一次发稿的时候,被主编修改了好多次;记得第一次出镜时,摄像无奈的表情;记得第一次.访的时候,语言不通的尴尬等等。都让我明白了做一名记者、媒体工作者的不容易。  实习期间也真的怀疑自己是否适合做媒体,但是我觉得要对的起自己的专业,要加倍努力。  还记得有一次自己去医院做.访,那个医院就是不让我拍摄图象,他们不相信我是电视台的,而且我作为实习生也没有什么可以证明自己的证件,这真的让我非常难堪,最后只好当面给新闻中心的主任打电话,才化解了这样的情况。现在想想也真的比较搞笑。但是最后.访还是完成了,所以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都会把工作做好的。  在学校里学的大多都是理论的知识,但是实习真的让我有了一定的实践能力,知道了做新闻的具体流程,知道了新闻语言跟常规语言的差别,明白了作为一名记者的定位,以及这份工作的责任。  实习中也会有人否定你,但是我一直认为越是批评的话,才越能让自己成长。因为虽然听起来很不好听,但是仔细想下如果真的是自己的问题,那就真的应该马上改正。  实习中我坚持做到一定要守时。第一次出去.访的时候,毫不夸张的说,我是提前一个小时到达的目的'地,我就是怕迟到,早到总比迟到好。每次.访,我总是提前半个小时左右到达,找个地方坐下,把今天的.访任务好好想想,.清思路。唯一的一次迟到是因为联系员告诉错了地方,打车赶到的时候迟到5分钟,感觉特别不好,打那以后,我更加谨慎了。  还记得有一次,新闻中心的主任问了我一个问题,但是我说了一个大概的数据,主任说确定吗?我就不确定了,做新闻不能想当然,任何即将变成铅字的事情都要进行证实,必须严谨。  每次写完稿一定要读,不要有硬伤。新闻的“硬伤”,是指一篇作品中,存在致命的、关键的、明显的错误,或者是不该发生的常识性的毛病。常见的硬伤有政治性硬伤、政策性硬伤、导向性硬伤、违反宣传纪律的硬伤、片面性造成的硬伤、常识性错误和技术性的硬伤。要想做到没有新闻硬伤,也是件不太容易的事。我就有过稿子因为“硬伤”问题而被退回的情况。发第一篇稿的时候高兴的不得了,说实话,后来再发稿占大多数的心理是害怕和紧张,怕又被退回来。  实习让我更加了解了电视媒体,并参与其中,带着实践的经验,我要更好地学习理论知识,为以后成为真正的媒体人做好充足的准备。我参与其中,我乐在其中,我仍然充满了斗志。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向媒体的前辈们看齐,积累更多的经验,多涉及各个方面的知识,当个“杂家”,不求为中国的新闻事业立下汗马功劳,只求尽自己的一份力,做到最好的自己!电视台实习总结6  早上赶到电视台已经是8点半了,领我们进去的主编先是给我们介绍了生活频道的大概情况。生活频道有六个栏目,分别是《一帮到底》、《生活帮》、《做客》、《八点听书》、《新闻快线》、《就你不知道》。除了就你不知道是周播节目以外其它栏目都是日播。前一天晚上我就在网上大概了解了下生活频道各个栏目的信息。之前在公共频道《新故事客栈》实习过,《新故事客栈》每天播出的主要是一些汇编故事,我对那种每天窝在办公室的工作方式很是反感。所以我就一颗心坚定要去《生活帮》跑新闻。年轻人,总想多出去跑跑丰富自己的人生阅历,追求新鲜感。当主编询问我们都打算去哪个栏目实习的时候我毫不犹豫选择了《生活帮》,之后几天工作也的确证实了我的选择是正确的。  第一天我就跟随师傅出去跑新闻。师傅是一个对工作充满激情,对任何事情都一丝不苟严格要求自己的`一个人。我亲切的称呼师傅为勇哥。在我印象中,勇哥永远都是用小跑代替走路,以至于每次我跟着勇哥都很吃力。后来我才渐渐明白,勇哥这样做是抓紧时间赶新闻做片子。  生活帮给我们实习生感觉就是压力很大,在这里,师傅会很快教会我们最基本简单的工作并把这些工作放给我们。例如敲唱词。记得勇哥跟我说过,每一个实习生的第一个工作任务就是帮助师傅把做好的片子唱词并高质量的敲出来。第一次敲唱词的时候由于不熟悉操作方式很是吃力,尤其是遇到很难听懂的方言同期声要来回听很多遍才能敲出来。可慢慢发现,自己敲唱词的速度越来越快,快捷键也越来越熟悉,再难听懂的同期声也不是问题了。我想啊,这或许就是熟能生巧吧。  类似于敲唱词这样的简单工作还有很多,例如上载、送配音、剪同期、举话筒、发关键图、打印。可这些看似简单的工作在整个工作流程中缺一不可,少了其中任何一项这个片子都无法完成。我抱着工作当中无小事的态度去努力完成这些一个个看似简单的小事情。我心想,我要一步步的脚踏实地向前走,去学会更多的小工作,以至于有一天我能够把所有这些小工作串联起来,做出属于自己的片子。电视台实习总结7  暑假在漫长的炎热里算是过去了,期间有幸到家乡地方电视台做了一个月的实习生。在记者部实习的日子,可以就八个字来总结这段难得的实习经历:时间虽短,收获不少。在行文开始前,我要衷心地感谢贵台领导为我提供了这次宝贵的实习机会,同时我还要衷心地感谢台里老师们的辛勤栽培,谢谢您们为我传道、解惑,让我获益良多。在这一个月里,我在这里收获了一段快乐而难忘的时光。 一个月来,跟着老师在沿河县走南闯北,报道乡镇情况,报道政府机关情况,让我从一个从未接触过消息采编的普通人到切身体会了作为一个消息工作者的艰辛,并不是行外人所说的拍几个镜头,写个稿子那么的简单。我们只是信息采集者,而最终要形成电视节目、形成新闻,是需要经过极严格的训练和极耐心的学习的。  一、摄影  就自身方面来讲,首先,实习不是被动的学习,一定要主动向老师请教,在实习岗位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并且一定要动手去操作。就拿拍摄来说吧,原本我把拍摄想得很简单,认为只要会使用摄像机就行了,还单一的认为镜头的好坏仅仅与一个摄像师的技术水平有关。其实不然,拍摄效果的好坏当然与一个摄像师的技术水平有关,但画面所交代的内容不仅需要摄像师具有较好的拍摄水平,更重要的是要具备现场构思画面和捕捉镜头的能力。并且,在拍摄过程中要注意远、中、近景的搭配,光线强弱的组合,镜头要保持稳定不颤抖,尽量减少推拉运动,保持画面的流畅,每个画面的时间控制在8秒钟左右方便后期剪辑,画面的角度和景别的运用等都要能够巧妙的应用。  截至目前,我已学会了合理科学地使用专业摄像机,能进行基本画面的拍摄。当然,也存在诸多不足和问题,就是练习太少,拍摄水平不高。  二、采访  作电视媒体这一行,只是会拍摄是远远不够的。得学会最实在的东西——采访。之前就听说过电视台工作的辛苦和劳累,经过自己的亲身体会果真如此。为找素材,八月的天气,要顶着骄阳、冒着酷暑去拍外景。即使在这样的条件下,我们忙碌并快乐着!记得我曾经跟着我们记者下乡镇,到思渠镇去采访一专业养殖户,那是一家养鸡的,一进养殖场,我就差点被里面的气味熏倒,但为了能找到好的角度进行拍摄,也还是在里面坚持到了最后。  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必须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深入生活,才会写出具有深远意义的新闻作品。“渋浅水者得鱼虾,渋深水者得蛟龙”,就是这个道理。所以,这段时间以来,我要求自己做到“三多”、“两不怕”,即“多看、多听、多想”和“不怕苦,不怕累”。为获取好的素材而努力。  为尽快成长为一个成熟的新闻工作者,我力求做到虚心向同事请教,勤向领导请示,得到了领导和同事的很多关心和帮助,使自己能够很快地掌握新闻采访技巧和为人处事方式。  三、撰稿  自然了,作为记者最基本的就是得会写新闻稿。新闻稿必须具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必须详细清楚,交待起因过程结果未来形势。作为实习生,为一篇新闻稿在电脑边一坐就是几小时,也是常有的事,但我没有退缩,继续在学习。现在,我学会了电视节目撰稿的`基本模式,还学会了如何把得到的素材去粗取精,从素材中提出有深度的报道。现在写稿子轻松多了,这不由得让我想起刚开始写新闻稿的艰辛。  还记得第一次写新闻报道时,笔记本、文件资料摆在眼前,却不知如何着手。当时心里真是急死了。后来根据平时看报总结的规律和同事的讲解,摸索了半天终于把初稿写出来了,我满以为我好不容易写出来的稿子应该还不错的,结果在改稿的过程中,发现不仅存在结构的混乱、内容的缺失、报道的深度等问题,还有很多句子和语言的基本性错误。在老师的精心指导下,我把稿子又全方位的重新整理了一遍、两遍这才体会到把报道写好真是不容易,从这件事上我迫切的感觉到距离一个专业的新闻工作者的差距还很大。所以,加强学习,成了我重中之重的任务。  同时,新闻也是有分类的,新闻的类型不一样,当然写报道时的条条框框也有所不同,这就要求新闻记者掌握好各类新闻的侧重点。时政新闻一般只有领导参加才是新闻,大领导参加,就是大新闻;社会新闻主要也经过一个过程,一般只要有社会案件就有社会新闻,反映了比较突出的社会不良现象。这类新闻得首先由当地政府联系电视台办公室,再由电视台商定派出记者,然后记者了解情况,报道当地改革,如农村民主选举,老人的养老抚恤金发放,独生子女和独女户享受的优惠等;或者由行政执法机关联系派出记者拍摄其执法过程,如打击小商小贩的过程,汽车占道,盖房建筑材料乱堆乱放等。  总的来讲,再多的甚至再简单的体会也都要在实践中反复体会、巩固。这段时间的实习,虽然是个小小的锻炼,却也锻炼了我的能力,提高了我对语言的运用能力。在实习期间,我的生活很充实,自己感觉很快乐。由衷的感谢电视台里老师们的指导,让我从每个老师身上学到的很多东西。实习过程中点点滴滴的真实和刻骨铭心让我经历了一个逐渐成熟的心路历程,这会是我一生的财富。不仅于此,暑期实习带给我最强烈的震撼还是角色的转变——从学生到工作者,这需要的是承担责任的勇气和能力。当成为社会中的一员时,已经没有机会让我偷懒和任性了,面对指导老师和领导的时候,我必须要拿出稿件说话,否则就是工作的未完成。突然的转变的确让我有些措手不及,但我明白这同样是我人生不可或缺的一堂必修课。夏日的骄阳,让我们在热情与灿烂中继续学习、成长。电视台实习总结8  20xx年的夏天,我作为一名实习生,在某某日报社政务新闻部,开始了为期一个月的暑期实习。  彼时正值某某地区(包括某某所辖县市即京山、钟祥和沙洋)遭受自98年以来的第一次强大洪涝灾害,很多地方的农业、畜牧业和水产大量减产甚至绝收,人民生活陷入困难境地。接到的第一项采访任务,就是跟随记者下乡了解民生民情,为党的社会事业作好舆论宣传工作。  我们的首站是遭洪涝灾害严重的某某某某镇。七月十三日,某某镇陡降暴雨,降雨时间持续十二个多小时,雨量达三百二十六毫米,是湖北京山县有资料记载以来最高值,为近五十年来最大一次强降雨,导致该镇二十个村、部分厂矿企业及集镇受灾严重。由于某某至京山路途遥远且多为山路、坑洼不平之路,经过两三个小时的车程,颠簸到目的地的时候,几位文字和摄影记者已经头昏眼花,恶心呕吐了,但是责任在身,良知在心。面对人民的财产甚至生命受到威胁的情况,几位记者没有丝毫犹豫和懈怠,拿起他们手中的笔和照相机,开始了积极的采访和拍照。  作为一名文字记者,就要做到眼疾手快,精确、深入而生动的了解情况,及时报道。我们先后走访了几个居民区、养鸡场和灾民集中安置点,了解基本的受灾情况和生产自救情况。由于第一次进行单独采访,我在对一养鸡农户进行受灾情况采访时,漏掉了很多细节,例如何时开始养殖、每年收入多少、今年的损失多少、如何进行生产自救等,虽然很多细节在新闻稿中并不会用到,但由此可以认识到,记者这种职业,不仅要求我们具有强大的责任心和悲悯众生的慈悲胸怀,更要细致入微,做到严谨和敬业。  在单独做一则深度报道的题材时,遇到的困难前所未料。首先是选题和切入的.问题,针对全国范围内的物价上涨情况和全国、省的"菜篮子"工作会议的召开,凭两年的专业学习和一个月的全面实习所培养的新闻敏感,我觉察到关于"菜篮子"价格上涨的问题,必定会在继洪涝灾害后,在某某引起新一轮的议题。  于是我把肉类、蔬菜类的上涨作为切入点,集中调查某某市的具体情况和面对物价上涨,政府以及各相关部门采取的宏观调控措施。这个题材得到了主任的肯定,并鼓励我进行积极的专业探索。  在列好大致的提纲后,我开始了采访,大量搜集材料和数据的工作。八月的某某,刚刚告别梅雨季节,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开始进入炎热的夏季,这对于出门跑新闻,着实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烈日当头,在相继走访几个大型菜场和超市之后,我已经汗流浃背双腿酸软。  当时就想放弃采访任务,直接回到报社胡编乱造几个实例,再根据市里发布的文件,改写得成一则深度报道。但是想到当时选择新闻专业时的坚决和将来工作的道路,强大的心理动力要求我,一定要坚持下来,不论有多远有多苦。  在采访超市负责人的时候,遇到了闭门羹。由于超市新入驻肉类品牌如双汇、雨润等,可以有效调节某某市的肉源紧张情况,抑制肉类的物价过高上涨,所以采访任务格外重要。当时所有的超市人员都在开会,门卫要求我等待,并向我索要记者证。但由于所在的某某日报并没有给我办理临时记者证,我便掏出学生证证明身份,当场遭到拒绝,并抛出冷言说学生哪有资格采访。当时就知道等待采访是不可能了,得想点办法,死磨硬缠随机应变。电视台实习总结9  作为一名合格的大学生,不仅要在学校里努力学习与专业相关的理论知识,完成应有的专业水平,更要将所学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有机结合,在实践中体会真理、检验自我。带着这份热情与执着,我来到了我的实习地——周口电视台。  **电视台于**年10月正式建台,
由四套节目组成:一套为新闻综合频道(发射功率15KW);二套为经济生活频道(发射功率10KW);三套为电视剧频道(发射功率10KW);四套为“商务信息频道”,信号实行有线传播,全天24小时不间断播出。四套节目全部进入周口有线电视网,实现了有线、无线的交叉覆盖。一、二、三套无线信号覆盖周口和周边。如**等**城市以及皖、**部临近地区,收视人群达两千万以上。  其节目设置有:新闻综合频道,该频道下设有《应届毕业生网新闻联播》﹑《应届毕业生网》栏目,经济生活频道,包活《民生报道》﹑《经济与生活》﹑《乡村服务社》﹑《视点》栏目,还有电视剧频道,主要包含《应届毕业生网商务资讯》﹑《应届毕业生网互动点播》﹑《应届毕业生网幽默剧场》﹑《应届毕业生网电视剧场》﹑《应届毕业生网晚间影院》等节目。  从20xx年1月10日到3月10日,我在周口电视台实习了整整两个月。在实习期间,我学会了如何将专业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掌握和了解了在学校里学不到的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这次实习,大大提高了我的交际能力,增加了社会经验。  我所在的栏目组是《应届毕业生网报道》,在电视台我主要学习了后期制作,后期制作就是将采集到的素材或已保存好的素材进行重新整合,编辑并制作出符合要求的影视节目,()但通过两个月的见习,学习思考编辑老师们的后期制作,觉得后期制作还是不容易的,主要还是要看编辑的技术功底是否深厚。值得高兴的是,我在学校所学的后期制作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能够自如地运用到节目制作中去,也因此,我得到了编辑老师的.夸赞。  除了学习了一些编辑制作技巧,学习到了如何制作出优秀的电视节目和后期编辑节目的流程,我也了解到了完成一档节目需要的工作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每个优秀节目的诞生,需要每个部门的密切配合和协作。  实习内容  周口电视台编辑部所用的软件是北京中科大洋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的编辑软件,我们从事的主要是后期制作,制作后期是制作后的各种整理工作,
在实习过程中,作为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我对电视制作有了新的认识。现在,我只是一名大四的学生,掌握的电视技术还很浅,想要成为一名合格的电视制作必须要掌握各种制作编辑的手段和技巧,在实习过程中,我目睹了后期编辑的过程,实在感叹,原来要掌握一门技术,决非易事:后期编辑是一项涉及众多内容的、复杂而细致的工作。有三个阶段:  1、准备阶段(熟悉素材、编辑提纲):  在编辑过程中,准备阶段是一个很重要的阶段。准备工作作得越充分,编辑时越省时省力、得心应手。  熟悉素材是对拍摄到的原始图像和原始声音素材进行了解和鉴别,并对照脚本内容,在素材的基础上建立形象系统。  编辑提纲是编辑工作最主要的环节,也是画面组接的基本依据。根据脚本的内容和素材情况,编辑提纲要对内容、结构、每部分内容的大致时间有较精确的设计和表述。编辑提纲细致、周到,可以给编辑工作带来方便:其一,可以使结构完整、匀称、各部分内容比例得当;其二,可以保证选用最好的镜头;其三,可以提高效率,并保证节目时间精确无误。  2、编辑阶段(整理素材、选择画面、剪辑):  编辑阶段是编辑工作的最主要阶段,主要包括以下几项工作:  选择素材。是在众多的素材中选择和确定可用的镜头,然后根据编辑题纲所提示的内容进行剪切,把剪切下来的画面粘贴到导视模板上制作成节目导视,并配上字幕,就可制作成节目导视。  编辑素材。就是将已经拍摄好的新闻中画面不清晰的或者是比较冗余的镜头剪切掉,配上字幕,按照编辑提纲的要求将新闻进行组接。就是按提纲要求的顺序将一个个新闻组合在一起,用来表达创作者的思想和意图。有时,还有在节目中间插播广告。只需在剪切点之间吧广告模板复制到声频和音频的轨道上就可以了。为了达到更好的效果,剪辑又被分为粗编和精编两个阶段。  3、检查阶段(意义表达、声音、画面):  检查阶段是在画面组接完成的基础上进行的。它主要涉及这样几方面:
首先是检查意义表述是否有问题,这一工作主要判断:叙事是否符合真实性的原则;是否符合生活逻辑;是否条理清晰,顺畅连贯;结构是否完整匀称;内容之间的联系是否合理自然;各种结构因素的比例是否得当;意义表达是否有问题;组接点的选择是否恰当;有无技术失误;运动的把握是否流畅;场面过渡是否自然等。  其次是检查声音是否有问题:声音质量是否符合技术标准,声音是否连贯、完整,声画同步是否准确等等。电视台实习总结10  实习单位:  xx日报社  实习时间:  20xx年x月x日至x月x日  实习基本内容:  在报社,我主要是新闻的采访与写作。同时由于是经济部主要做经济新闻的采访和写作。  实习真的很快,现在回想起来好像昨天还在报社里。还记得我第一天去的样子,所有东西对我来说都是新的,而且第一天实习的时候超紧张,在报社都没敢去吃饭。不过这可以说是我第一次真正的进入社会,当我走进办公室的时候真的很紧张。大家都做自己的事情,当我进去的时候只是礼貌性得看我一眼,好一点的给我一个微笑。我不尴不尬得走到老师面前等候发落。不出意外得第一天的任务就是看报纸。后来我有了自己的办公桌,虽然不大,但是我还是挺满足的。  实习就这么开始了,可是实习似乎并不是很忙,一连几天我都是在无所事事中度过的,偶尔老师给我一个任务,哪怕是很小的任务我都大动干戈,搞的发生什么重大事件一样。实习了两天后,到7月19号,我有了一篇新闻稿件在报纸上发表了,那个其实我也没做很多,多数都是老师做的。  在报社,主要是看报纸,各种类型的报纸,由于被分在经济新闻部,我会主要看一些经济类的新闻。了解一些经济的专业知识,在写作中体现。其实看报纸是一件很考验耐心的事情,需要静心看报纸。  第一个星期真的如噩梦一般。在办公室里你会感觉自己完全是多余的,没有人会理你。而且老师们在你面前侃侃而谈,但是任是没有你插嘴的份,第一个星期就在这么浑浑噩噩中度过,当时我的想法就是:完了!完了!这个暑假完了,难道每天在这里做空气。那还不如回家。说真的,我真的有想过不干了,回家算了。就当我完全对实习失去希望的时候,在第二个星期,我迎来了我的第一次采访,接着的几天采访任务很多,每天的采访时间很长。在这些采访后,我必须做的就是写稿子。  老师每天都会让我写一些消息,模仿报纸新闻,看报纸写消息。他让我在平时可以将一些通讯改写成消息,模仿报纸新闻的格式,套路的写作新闻。然后老师说,自己平时可以写一些散文,老师还让我跟着他一起写一些言论类的报道。这次实习总共有十几次采访,写作方面,尤其是对消息的写作得到了很多的锻炼。  老师会经常让我写一写消息随着实习的不断推进,我做的工作也越来越多,写新闻方面也由消息的写作逐渐向写新闻时评过度,学习到很多新闻消息和其它题材新闻的写作。实习中,我觉得我被锻炼最多的还是新闻采访方面。在实习中,我去采访了施工现场,采访过农作物的收成,采访过政府机关会议,采访过街道办。各个类别的人都有接触,在新闻采访中也接触了很多类型的人。  这次实习我收益良多。实习中我了解到其实写稿子也是从模仿开始的.,多看报纸也是练习、学习写作新闻的一种方式,必须要先从会读开始,才能在报道中模仿精髓写出好的报道。再者,看报纸我知道了一些和书本上学到的差不多的东西,当然,在报纸的写作上也有很多和我们学到的不同的地方,比如,在写作的语言上,一定要避开有争议的字眼,争取不带来矛盾等等。  写稿中我知道了写作新闻要把握好新闻写作的基础知识,同时还要适合报纸的整体风格,要和报纸的性质相符合,了解报纸的主要受众,迎合受众的要求。在消息的写作中要把主要的事件写进题目里;写作消息要把重要的东西写在前面,背景之类的可以写在后面,也可穿插其中;语言方面要注意所要发表的报纸的性质,避免矛盾词汇,说话要灵活圆润。在写稿子之前要对事件有准确的把握,真实准确的说出事件的全部。把报道呈现给读者,让读者获得这一消息。写稿子的时候遇到自己不确定的信息不可以自己臆想,一定要想有关人员进行确认后方可下笔定稿,这个很重要。不管写消息还是写其他任何类型的新闻都要真实准确,用词巧妙。对于新闻的写作方面要处理好语言,应该用好语言,不能有激化矛盾的词汇语句出现。注意报纸的性质以及这份报纸的受众的喜好。这样才会写出大家都喜欢的报道而又不是水准,同时还能把事实呈现给读者,真实可信。  采访让我知道了采访以一种聊天的方式更能使得双方放开坦诚相待,这样就会采访得到更多更有用的消息,真心挺好的。采访还让我知道了,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在采访的时候一定要把对方所说的话记下来,这样在写稿子的时候才不会因为忘记信息而写不出重点,找不到好的角度。在会议采访中,观察最为重要,随时做好会议笔记,整理会议的过程。对于会议的走向要有个深度的把握,对于会议的高潮要准确把握,对于会议中的突发事件要及时关注。  作为一个记者要上至领导下至劳动者都要进行深入体会,要承担好自己的职责,不怕苦不怕累,将最新的消息及时准确的反馈给人民。作为一个记者,强壮的体魄是必备的。要做好政府工作的宣传,让人民了解政府的工作。记者的职业道德和综合素质很重要。了解一些专业知识是采访中必不可少的。所以平时一定要多看书,多了解各种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在采访中有话可说,让受采访者敞开心扉。记者要成为一个通才,必须要多看书,了解更多的知识。  这次实习报社老师给我的是优秀,但是我觉得还是有很多不懂和不足的东西。实习中总共有包括xx等共x篇作品,发表于xx多期的多个版面上。主要是A版和B版。  最后与大家分享一点最新体会:  我一直告诫自己要努力在平淡的工作中保持斗志,我现在发现思考总结是保持斗志一个非常好的方法,时常用文字梳理自己思想一步步成熟深刻的过程,能很好的起到自我激励的效果,从而保持斗志!电视台实习总结11  实习目的:  为了能够更好把课本知识和通过自己的社会实践结合起来,更明白、更理解自己所学的专业,这样才可以为以后的工作做更好的铺垫,同时也为了能够把自己的专业学得更好,还可以进一步的了解社会,这对我们将来步入社会是非常有帮助的。  实习时间:  20xx年x月x日至20xx年x月x日  实习内容:  根据学校安排,我在xx人民广播电台开始为期一个月的暑期实践,被分到新闻广播采访部。在实习期间,或亲身体验、或静观其变,在一些细微之处,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受到了很多启发,同时,也发现了自身的不足之处。一个月的实习时间虽然很短,要学的东西很多,但直接接触媒体行业并参与第一线的工作就像一本活的教科书,期间经历、学习的事情都使我终身受益。以下是我本次实习的总结。  我的指导老师是xx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广播采访部的x老师,主要为负责党校、农业、消防、人大和部队等。由于选择在广播电台实习,不同于平面纸质媒体,所以前期主要学习了录音笔的使用、音频文件的编辑和电话采访的录音等相关技术,并初步了解了电台新闻的播放流程。  作为一名实习生,去现场、参与新闻采访是我们的心愿。在实习第二天,我就正式开始跟随老师跑新闻。实习期间,由于老师跑口的缘故,大多参与的都是一些会议新闻的采访工作。虽然比较简单,但对于一个初学者来说,却是了解采访流程和学习会议新闻写作的重要机会。此外,还在老师的指导下参加了几次活动的采访,学习了现场活动的新闻写作方法。不仅如此,能够独立前往省人大、省政府、省军区等单位也成为我非常难得的经历。由于大一暑假曾经在xx实习,两次不同媒体的锻炼使得本次实习有较大收获。  首先就是对不同级媒体新闻写作的体会。  大一时在市级都市报的实习,老师非常注重新闻报道可读性要求,要尽量还原现场,用细节增加生动性。而这次在省广播电台的实习,老师专门提醒我注意语言的正式和一些政治上的常识。比如一次我独自参加省人大的主任会议,回来在写稿时,老师叮嘱我要注意领导的出场顺序,并交我写一些此类会议新闻的固定格式、固定用语等内容。  其次是学习到广播新闻与平面新闻写作的差异。  因为广播新闻借助人们的听觉传播,所以在写作时语句不可过长,尽量使用短句;不可过多使用数字,否则反而不易让听众捕捉信息;尽量使用口语化、简洁易懂的词语,避免生僻词的使用。此外,为突出广播媒介特性,非常注重音响原声的.使用,尤其是对于现场活动的报道。比如我在实习第二天采访的xx,那是一项为丰富小学生假期生活举办的活动,现场有不少前来参观的小朋友。在采访时,老师就告诉我要注意对小朋友的采访,并录下现场活动的背景音乐。通过后期制作,让这篇普通的活动报道从口播新闻变为音响报道,大大增强了新闻的现场感和可听性。  再次是学会了音频文件的剪辑技术。  因为广播新闻最后的新闻成品是以声音的形式让广大受众接收到的,所以音频文件的剪辑就成为广播新闻的基本编辑手段。由于之前从未接触过相关内容,老师简单地指导一番后,确实花了我不少功夫练习那个专业软件的使用。老师为了让我深刻体会到广电媒体对于技术参数的严格要求,还专门多次让我到录音棚去学习、比较不同格式下音频文件的效果差异。当我听到录音棚的老师对于拿来制作的稿件要求在秒以后的单位时,才深刻体会到广电系统对于技术的要求是多么苛刻。  最后就是独立采访和采写深度报道的经历。  大一时虽然也已经有机会体验独立采访,但回到报社后的稿件都是一些小“豆腐块”消息,只是一种初级采写的锻炼。而这次在省电台的实习,采访部正好在做一组关于初高中乱收费的深度报道。在老师的指导下,我独立采访了当地一所名校乱收费的情况。采访前,老师教我如何在闲话家常中渗透敏感问题的提出,既减少采访对象的警惕性、又增强了所需信息的真实性。采访结束后,加上老师给我的其他学校的采访资料,就开始准备乱收费问题的一组深度报道。刚开始写作的时候,就有点迷失在大堆信息之中,老师就告诉我要对所有信息进行分类整理,使得杂乱的采访资料可以共同形成几个主题,分析几个主题之间的逻辑关系后列出采访提纲。在老师的建议下,我又搜了一些网上有关教育乱收费问题的范文,用了整整一个下午才写完了这组报道的初稿。虽然写作的过程很辛苦,但能从采访到写稿完整地了解深度报道的采写过程,对于我这样的初学者来说,确实是非常难得的机会。  实习总结:  暑期实习非常短暂,但留给我的确是弥足珍贵的经验。新闻学科不同于其他专业,具有非常强烈的实践特征,这是我在学校课堂上无法培养和锻炼的技能。而实习期间,我不仅得以把平日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得以实践运用,而且还了解到新闻产品的生产流程,感受到非常鲜活的新闻工作第一线的感觉,并加深了对于新闻价值、新闻时效性、真实性等新闻理论知识的认识。不仅于此,暑期实习带给我烈的震撼还是心理角色的转变——从学生到工作者,需要的是承担责任的勇气和能力。当成为社会中的一员时,已经没有机会让我任性、偷懒,面对指导老师和主编的时候,我必须要拿出稿件说话,否则就是工作的未完成。突然的转变的确让我有些措手不及,但我明白这同样是我人生不可缺少的一堂必修课,我必须快快适应。通过这次短暂的假期实践经历,为我大三下学期正式实习储备了经验,也为我今后进一步在新闻学道路上前行打下了基础。电视台实习总结12  20xx年冬春之交,我国南方遭遇了罕见雪灾。我实习的时候,正巧赶在雪灾泛滥之前的冻雨阶段。实习的那些日子,自己的的确确后悔选择了这么寒冷的寒假,可是当我不顾一切从灾区返乡后,看着新闻我更后悔——在这场全民族抗战雪灾的战役中缺席,将是我的一种缺憾。现在想想实习的日子,实习的经历仍然有很多感慨要表达,在那里只要做个有心人,就会学到和可以借鉴到很多东西。  我在江西教育台的节目部实习,是第一次在电视台实习。以前总觉得电视台的人都眼睛长在头顶上,现在看来也不尽然。节目部是比较不紧张的部门,办公室里的氛围很好,从主任到主持人和记者都对我这个实习生很照顾,虽然我没有像其他实习的同学一样频繁的跟着老师出去采访,但是我很知足了。实习部门的领导很亲和  我第一天去实习的时候,李海英主任就大体向我介绍了他们部门负责的节目,主要是关于高招就业方面的,重头戏就是《决战20xx高考》、互动和资讯方面的节目。她从来都很亲善,浑身透着一种女人的温柔,但是她又很端庄。作为一个部门主任,她给我的印象是,她的亲善可以让部门里的人都很喜欢她,她的`认真和镇定又让周围的人都带有几分敬意,就是她减少了我的惴惴不安和不知所措,我暗暗佩服这种领导艺术。在她的部门每一个人都很友善,不像新闻部或者专题部,他们的办公室里的空调老化了,冷冰冰的,人也都是脸上挂霜,一副拒绝人千里之外的表情。循循善诱的师兄  办公室里有位是我们财大的师兄,他让我感到,出门在外,我们就像一家人。师兄是XX年毕业的,我则在这年入校,代沟也割不断我们之间的这份“亲情”。他现在是江西教育电视台的栏目编导,从他身上,我渐渐搞清楚了一个编导的职责和工作性质,他告诉我一个很受用的道理:以后联系采访要找就直接找这个单位的最高领导,这样是最有效的。我觉得即使将来我不做新闻这行,他的话是对的,不必惧怕或者担忧人家大领导会不会理你,因为他没有什么值得你去惧怕、自卑的。因为职业是不同的,但是人都是平等的。并且就在他告诉我这事之前,我就因为这个畏首畏尾的,吃了不少苦。这次教训很深刻  那是我进台实习的第二天,正好碰上江西省报考艺术类专业的学生联考,我跟着台里一位老师去江西师大拍几个镜头。与我一起来教育台实习的同班同学丁丁(她在新闻部实习)也要去采访,所以,我们就一起去了。 采访时,省里的领导要在师大的会议室开座谈会,由于现场人太多,会议室里放不下那么多人,我和丁丁觉得自己是小实习生,就自动和一些老师留在了外面,可是当我们去洗手间回来的时候发现剩下的人也都进去了,在里面站着,就剩下我们两个在外面了,怎么办?进去还是回去?在那个走廊特别的冷,不敢进去怕惊扰领导讲话,回去?可是没有告知老师之前要是走了是不是不好,于是就只剩下等待了……那么冷的天气,我们两个冻得一直在打哆嗦 。更可恶的是师大那个负责招待的人竟然厉声轰我们两个离开,无奈,我们只好躲到角落去。可是不想他一会过来又看到了我们,又开始赶我们走,当时我真觉得他可笑,拿根鸡毛当令箭,领导来这里又不是他是领导,他嚣张什么!丁丁忍不住对他讲,我们是教育台的实习记者,在等我们的老师,结果他听了就不理我们了。我气结,受气还是吞吧。丁丁冻得也受不了,提议要进会议室,可是我觉得礼貌上不妥,就阻止她,就这样我们两个在争执和寒冷中终于等到了散会。两个老师出来看到我们很惊讶,他们以为我们已经回去了,我们把经历告诉了他们,他们两个摇头:别说自己是实习的,就是江西教育台的记者,以后别穿得这么学生气来实习,别提包,就是遇到有人拦也要理直气壮,不要理会他们。  我想,以后我不会这么犹豫,瞻前顾后了,做事不能考虑太多,尤其想要做记者出去采访,那样自己就永远得不到好新闻,记者就两个字:拼、抢。领导固然是领导,但是要采访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有时候就要“厚脸皮”。那天领导讲话的内容都不知道,我肯定完不成任务。但是我内心还是比较疑问:领导在讲话的时候,进出会议室是不是对的?但是如果我真做了记者,为了新闻那肯定是要进的,这点我坚信。美女主持该做啥?  在实习的日子里,我觉得办公室里的三个美女主持人工作很轻松,她们只需要找几条资讯消息,然后就是录口播或配音。对于这个职业我想主持本人还是要加强自己的内涵,形成自己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不是说只要你有一张可以的脸蛋一张普通话证书就可以长久的做下去,就我自己的观察,如果这样会很容易被别人替代,现在的社会竞争这么厉害,不保说就有新人来把你顶替了。  江西教育台的《家事无常》是我在实习的时候看过最多的节目,它是买进湖南台《情动八点》的节目,同样的故事内容我更喜欢《情动八点》,就是因为它的主持人选的好,在讲述故事的时候声情并茂。但是经过台里改造以后,我觉得它失去了一种魅力,主持人没有特色,两个主持人轮班主持,但是都没有给我一种深入入的感觉,始终感觉主持人在讲述这些故事的时候就把自己纯粹的当成故事的讲述人,很机械,没有把自己融入其中。  我想做好一个节目首先要选好主持人,主持人是否真的适合这种类型的节目,再次主持人要去认真研究自己将要主持的节目的特性,它需要主持人具有什么特质,这样才会成为观众喜欢的主持人。电视台实习总结13  回顾过去,实习难忘,充实。短短一个月的实习,让我从一个从未接触过新闻采编的普通人,明白了做记者的艰辛,也让我对记者有了新的认识。这不仅增加了我的社会经验,拓宽了我的新闻实践,也提高了我的新闻采集和编辑能力,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了电视新闻的写作和制作。  “北票”生活艰难而充实,这片异乡“Charge ”这次经历成了四个学生心中难忘的回忆。这次实习让他们对广播这个相对陌生的新闻媒体有了新的认识,拓宽了新闻实践。在提高大家新闻采编能力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了广播节目的写作和制作。  如果你是做社会新闻,政治新闻或者经济新闻,不要一到报社就盯着娱乐体育版,那是浪费时间。看看你昨天对老师的.采访,看看当天报纸上的稿子,看看编辑做了哪些改动,问问老师为什么要从这个角度写,仔细对比一下其他报纸上的相同话题的新闻,看看有什么启示。  要知道,天底下没有什么新鲜事,这些东西迟早要用的。电视台实习总结14  你正在浏览的实习报告是在电视台实习的报告总结
在湖南娱乐频道实习已经有好几个月了,回过头来总结一下,收获良多。虽然,没有一开始想象中那样,自己的所学,自己引以为豪的知识和技能能够“真枪实弹”得到一番实践,但所见所闻让我有所思,增长了见识,对电视台这个行业的基层有了客观实在的认识。
湖南娱乐频道注重的是娱乐节目,和我之前所学的新闻专业还是有些出入,一切都得重新开始。刚进频道时,台里正好在筹办开年大戏《牛气逼人》,这是一档大型真人互动游戏节目。在赛事组,事情很多很杂,这就需要自己的细心了。  工作期间我被分在了管理参赛者这一块,在他们参加节目之前,需要我们为他们讲解整个游戏的规则和一些安抚工作。虽是一件小事,却锻炼了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除此之外,我还参与了后期编辑工作,进一步熟悉和巩固了后期制作的相关软件。整体上对录播节目的整个流程有了一定的了解。
《牛气逼人》节目一做完,甄选《丑女无敌》第三季男主角的活动《无敌一号》又开始了。从海选、初选、复选到最后的总决选的工作自己也都有参与。这是一档选秀类的节目,每一场也都是直播,与之前的节目相比,整个活动的构思方面也会更加的完善。直播前的每一次彩排是最关键的,从中学到的东西也很多。作为一名工作人员,整个节目的流程要清楚地知道。一个节目的诞生,会根据节目的性质对导演、主持人等作出选择,从台前到幕后需要各个环节的接应,如制片、服装、美工、化妆、道具等。通过自己的'观察还了解到,每次彩排之前都要确认好前期制作所需要的设备的档次及规模,配备摄像、录音、音响、灯光等特技人员。除了现场的导演指挥之外还需要与转播车内的导播相互沟通,确认好镜头序别、景别、角度和特技的运用。  每一场的直播,现场所有的工作人员都很忙碌,但井然有序,体现的就是良好的团队合作的精神。
通过实习,真正进入到了社会,我才深深地感觉到自己所学知识的贫乏和在实际运用中的困难。在学校,自己学的本来就不是很多,现在一旦接触到实际,才发现自己知道的是多么少,这时才真正领悟到“学无止境”的道理。其实在每一次的活动当中,不管自己负责的是什么,首先要摆正自己的态度,最重要的是认真和细心,要善于观察周围的事物,学会自我总结,及时发现自己工作上的不足以便改正。
亲身体会了才知道,做电视这一行是很辛苦的,通常会加班到深夜,这就更需要我们有不怕吃苦的精神。可以说,实习是综合能力的一次全面考验,除了考察你的专业水平和理论知识以外,还考察了你的处世态度,做人原则以及处事方法,简而言之,就是考察你是否懂得怎样做人。  勤奋是首要的,到得最早走得最晚,通宵达旦这些都应该是家常便饭而不是邀功领赏的资本,因为你是实习生,你是来学习的,主动与老师的交流同样重要,要学会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和建议,要积极努力去配合各个部门的工作,只有这样不断地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我们才会有进步的空间,实习也就有了它真正的意义了。电视台实习总结15  在这实习的期间,使我的生活很充实,自己感觉很快乐。衷心地感谢栏目组里老师们的的指导,让我我从每个老师的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实习过程中点点滴滴的真实和刻骨铭心让我经历了一个逐渐成熟的心路历程,这会是我一生的财富。  一个月的实习经历让我心理更加成熟稳重,对社会对人生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第一次走进办公室,给我的感觉是每个人都那么热情,让我感受到了一个团队的凝聚力向心力。在实习中我强烈地感受到了电视新闻工作者的辛苦和压力,充分了解到什么叫做跟时间赛跑,同时,我见证了节目组老师们的敬业精神,脚踏实地,从一点一滴做起,感受到  了什么是专业态度铸造职业辉煌。  就拿20分钟的电视节目来说,先搜集资料,写出策划,稿子审定后,马上进行拍摄,在拍摄中要注意远、中、近景的搭配,光线强弱的组合,镜头要保持稳定不颤抖,画面的角度和历时,景别的运用等等,把拍回来的一个多小时的资料片,进行精剪、组合,镜头需要不停的修改,进而要上字幕,进行后期的包装编辑,编辑们编辑机前一坐就是一天,就为了编辑出观众满意的节目,他们一遍又一遍地精心修改。我在他们身上学到的不仅仅是专业知识,更有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的专注的,充满激情的工作态度和敬业精神,我感受到他们对工作的热爱,我也真切地感到,唯有勤奋才能做一个称职的记者。  和第一天来报道的'时候一样,当我实习结束的时候,我仍然是一个正在上学的学生,但唯一不同的,是我心间增添的那份对新闻工作的喜爱。或许以前,我更多的是把新闻当成一个专业来学习。从实习的开始到实习的深入,再到实习的结束,我进一步了解了自己,学会了思考,让我更加的现实化,我未来的努力也有了方向,也更加明确了我的下一步该做什么。【电视台实习总结】相关文章:电视台实习总结03-20电视台实习总结11-07电视台实习总结06-14电视台实习总结大全04-09电视台记者实习总结04-04电视台实习总结范文09-24在电视台实习的报告总结11-05在电视台实习的报告总结01-16电视台毕业实习总结09-23暑期电视台实习总结09-18
中央电视台组织结构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cctv组织结构图”。目录第一章研究综述............................................错误!未定义书签。1.1组织结构定义........................................错误!未定义书签。1.2媒体组织结构定义....................................错误!未定义书签。1.3研究对象............................................错误!未定义书签。1.3.1研究对象选择..................................错误!未定义书签。1.3.2研究对象组织结构现状简介......................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章央视历史改革回顾....................................错误!未定义书签。2.1前改革阶段..........................................错误!未定义书签。2.1.1探索时期......................................错误!未定义书签。2.1.2走向栏目化时期................................错误!未定义书签。2.2初步改革阶段........................................错误!未定义书签。2.3全面改革阶段(简介)................................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三章央视组织结构改革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3.1央视组织结构改革背景................................错误!未定义书签。3.2央视组织结构改革概览................................错误!未定义书签。3.3央视组织结构改革结果................................错误!未定义书签。3.4新旧组织结构优缺点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3.4.1中心制优缺点....................................................3.4.2频道制优缺点3.4.3 中心—频道制优缺点3.5组织结构改革进程和结果的评价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四章建议与相关问题探讨..................................错误!未定义书签。目录..................................................................................................................................................1 第一章研究综述...............................................................................................................................21.1组织结构定义.....................................................................................................................2 1.2媒体组织结构定义.............................................................................................................2 1.3研究对象.............................................................................................................................31.3.1研究对象选择与简介..............................................................................................3 1.3.2研究对象组织管理结构现状简介..........................................................................3第二章央视历史改革回顾...............................................................................................................32.1 前改革阶段........................................................................................................................42.1.1探索时期..................................................................................................................4 2.1.2栏目化时期:..........................................................................................................4 2.2初步改革阶段.....................................................................................................................5 2.3 全面改革阶段(简介)....................................................................................................6 第三章央视组织结构改革分析...............................................................................................6 3.1央视组织结构改革背景.....................................................................................................6 3.2组织结构改革概览.............................................................................................................7 3.3新旧组织结构分析.............................................................................................................8 3.4组织结构优缺点分析.......................................................................................................133.4.1中心制的发展及优缺点:....................................................................................13 3.4.2频道制的发展及优缺点:....................................................................................14 3.4.3中心—频道制优缺点............................................................................................16 3.5评价分析:进程与结果...........................................................................................16 第四章建议与相关问题探讨.................................................................................................17参考文献..................................................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一章研究综述1.1组织结构定义组织,又称组织结构,是企业的流程运转、部门设置及职能规划等最基本的结构依据,是指工作任务如何进行分工、分组和协调合作。组织结构是表明组织各部分排列顺序、空间位置、聚散状态、联系方式以及各要素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种模式,是整个管理系统的“框架”。常见的组织结构形式包括中央集权制、分权制、直线式以及矩阵式等。组织结构是组织的全体成员为实现组织目标,在管理工作中进行分工协作,在职务范围、责任、权利方面所形成的结构体系。组织结构是组织在职、责、权方面的动态结构体系,其本质是为实现组织战略目标而采取的一种分工协作体系,组织结构必须随着组织的重大战略调整而调整。1.2媒体组织结构定义媒体组织是指专门从事大众传播活动以满足社会需要的社会单位或群体。传媒机构为实现既定的目标,需要在职能定位、机构设置、岗位责任、人员匹配、队伍建设以及相关的配套措施等方面建立健全组织保障体系。组织结构是传媒企业组织框架的核心,是传媒企业适应环境、实现传媒企业目标的手段,也是传媒企业实现企业经营的重要工具。传媒的组织结构包括传媒企业的内部治理结构和各级管理的组织结构。而传媒集团因为是多个企业或法人的联合体,其组织结构要比单一的传媒企业复杂得多。1.3研究对象1.3.1研究对象选择与简介媒介组织管理结构变革是媒介组织适应组织的内外部环境变化发展的必要过程。在我国,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媒介组织开始走上了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模式的变革之路。与发展更早、也更为成熟的报刊业相比,广播电视产业对环境变化更敏感,资源竞争等更为激烈,因此对组织结构的科学性就有更高的要求。而中国中央电视台在全国的广播电视当中,是较早进行改革探索、试点和完善的传媒组织之一。同时,作为我国唯一国家级电视媒体,央视的传播覆盖面广,影响力大。在组织管理结构改革方面的改革,具有典型性和重要性。因此,选择了研究中央电视台的组织结构变革。在改革的历史沿革上,央视的改革历史可分为三个阶段,前改革阶段(1958—1993年),初步改革阶段(1993—1998年),全面改革阶段(1998—至今)。1958年—1993年央视的改革内容局限在节目制作层面, 称之为前改革阶段。其主要的表现是,电视节目艺术创作的栏目化。在1993年—1998年中,由于市场经济体制的推行,央视的改革在开始制度层面出现。制片人制开始出现, 电视制作以承包的方式,将栏目制作的人、财、物上上的运作权,赋予制片人。1998年至今,央视开始了全面改革,主要体现是对计划经济时代的职能式组织结构的全面改革,在治理方式、组织结构、岗位设定、宣传管理、人员配置、节目生产等方面对频道管理进行了再造。第三阶段的改革,在深度与力度上是前两个改革阶段无法比拟的,也是组织结构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阶段,所以在具体研究阶段的选择上我们选取,央视的第三改革阶段为具体研究对象。1.3.2研究对象组织管理结构现状简介中央电视台现为国家副部级事业单位,内设16个副局级中心(室),包括办公室、总编室、人事办公室、财经办公室、机关党委、新闻节目中心、海外节目中心、社教节目中心、文艺节目中心、广告经济信息中心、体育节目中心、青少节目中心、网络传播中心、技术管理办公室、技术制作中心、播出传送中心。有3个直属处级单位,包括监察室、审计处、中国电视报社;以及新台址建设工程办公室(临时机构)。图第二章央视历史改革回顾央视的改革历史可分为三个阶段,前改革阶段(1958—1993年),初步改革阶段(1993—1998年),全面改革阶段(1998—至今)。三个改革阶段的时代背景,和改革层面与力度各异。再次回顾意在形成对央视历史沿革的整体认识,了解央视发展的整体大致脉络。更加有利于对央视第三个改革阶段的前后变化了解。2.1 前改革阶段1958年—1993年央视的改革内容局限在节目制作层面, 称之为前改革阶段。根据中央电视台的栏目化过程又可将前改革阶段分为探索时期(1958—1982年),和走向栏目化时期(1982—1993年)。2.1.1探索时期伴随着中国电视的诞生,我国第一代电视人开始了对电视节目创作艺术探索。1958年2月,中国第一座电视台——北京电视台(中央电视台的前身)正式开播。虽然当时的美国电视已经产生了震惊是世界的名牌栏目和具有影响力的明星主持人(美国《60分钟》等世界名牌栏目)。但出于封闭状态的电视工作者,在从电影的启蒙和对广播的借鉴中,开始了中国电视创作艺术的探索。中央电视台(原北京电视台)1958年5月节目表:(逢周四、日播送)19:05 第一周:文艺节目第二周:对儿童广播节目19:35 第一周:科技卫生和适应知识节目第二周:政治节目1961年1月(开始试行固定栏目)18:33 儿童节目(星期三、六)文教节目(星期一、四)学校生活(星期一、四)卫生节目(星期一、四)科技节目(星期二、五)19:40 商业节目(星期一)工业节目(星期二)首都建设(星期三)祖国各地(星期四)新人新事新气象(星期四)农业节目(星期五)一周工农业节目综合报答(星期六)由上面的节目单,可以看出创作初期的电视节目虽以栏目相称,但是同类节目的简单汇聚,栏目只是一个躯壳,其内容庞杂,与现代意义上的栏目相差甚远。2.1.2栏目化时期:20世纪80年代,电视节目大量增加,栏目种类齐全,电视大量普及,观众对电视节目播出的准时性的要求。但是由于电视节目的栏目和播出时间没有固定化,栏目本身的时间长度也没有规范化。因此央视率先提出“栏目化”。1984年7月,栏目化播出;1985年,全台栏目化,共80多个专栏。2005年9月2日,CCTV1节目单: 19:00《新闻联播》 19:35 天气预报19:38《焦点访谈》已成为一种固定的编排样式 19:55电视剧:海之门24/45 20:47 电视剧:海之门25/45 21:40 轻松十分:2006-63 22:00 晚间新闻22:39 同一首歌(精华版):2006-33 23:32 电视剧:羊城00:29 电视剧:羊城风暴11/18 01:21 见证:2006-21 01:55讲述:2006-246 02:18 探索·发现:2006-198 02:48 开心辞典:2006-29 03:33 见证:2005-215 04:00 讲述:2006-246 04:28 见证:2006 通过栏目化改革,在电视节目播放上,基本形成了今天我们习以为常的栏目化编排上,初步确立了符合收视节奏的编排结构。同时,在此阶段,央视开始适度推出舆论监督类节目,《观察与思考》等监督类栏目火及一时。大型专题片、纪录片为了领军节目,《话说长江》、《话说运河》以及《望长城》》等,获得广泛关注。电视剧、体育节目也得到一定发展。2.2初步改革阶段市场经济改革的推进,影响也推及到电视行业,央视首先局部地开始进行制度创新, 逐步确立市场意识, 开始激活产业化运作。标准性事件是1993 年, 《东方时空》的诞生。其对于中国电视改革的意义, 一点也不次于小岗村对于中国改革的意义。制片人制开始出现。制片人制, 又叫做电视制作的承包制。制片人在保证栏目总体目标的前提下, 被赋予人、财、物上的运作权, 大批CCTV 外的精英正是在这种体制下, 源源不断地走进央视的大门, 《东方时空》机房的灯火因此彻夜长明。白岩松、崔永元、方宏进、水均益、王志等等, 他们顶着台聘、部聘、组聘等各种名义, 一天天改造着电视的屏幕。可以说, 今天中央台一半左右的精英都是出自灵活的制片人制。除了人才, 制片人制还在策划制、奖惩制、收入级差制、业务研究制等方面全面激活。继《东方时空》之后, 制片人制全面开花;央视后来所有的知名栏目几乎都是制片人制的产物。也正因为此, 央视才在卫星频道的大战中占尽先机屡战屡胜。1995年扩张到8 个频道, 财经、文艺、体育、海外、少儿、电影等专业频道的开播。主持人明星化, 频道CI 形象设计与节目宣传推广, 大型活动的策划与炒作, 新闻播报的口语化与个性化等。在节目上,以《焦点访谈》、《东方时空》、《新闻调查》为代表的监督类节目成为热点。此外, 这一阶段央视的各种节目全面提升, 体育节目基本垄断, 特别是在意甲、德甲、甲、NBA以及网球、围棋等各种比赛的直播量上, 在亚洲已经无出其右。走上了大投入大制作大产出大影响的良性轨道。以新闻评论部的几大主持人和若干综艺主持人为代表的主持人队伍终于露出大牌的气象。同时,无锡影视制作基地为主体的中视传媒股份上市。虽然上市产业只是央视大蛋糕中很小的一块, 但小荷已露尖尖角, 资本运作初显端倪。内外因素,推动了央视的改革, 使得央视扩张规模更加壮大;频道的大规模整合推进, 频道专业化初显端倪;通过竞争刺激了各个栏目的改进, 节目质量大大提高。通过这一系列的改革,央视进而更加巩固了自己的霸主地位。2.3 全面改革阶段(简介)全面改革阶段,是问题研究的重点阶段。在此仅简述,此阶段中央视的大致变化,后文再进行细致探讨。此阶段,央视正从国有事业单位转向国有企业单位, 财政上自负盈亏,人事管理上实行的全员聘用制;除广电总局直接任命的台级干部外, 其余员工取消干部编制, 而实行岗位聘任制, 从而逐步形成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格局。频道规模上,央视再度扩张至12 频道。同时,以频道专业化栏目精品化为宗旨, CCTV 对各频道进行了有效整合, 其中三套、八套、十套面目一新, 一套二套又在筹备新的整合, 前者以新闻为龙头, 后者则致力于建构专业财经频道。同时,推进频道专业化改革,使得央视的频道格局更加清晰, 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在报纸、杂志、出版等平面媒体行业也有所突破,体育音乐、少儿、财经、影视杂志成绩突出;加强央视国际网站的改造, 并涉足宽带互动电视,力图在未来的新媒体产业中分一杯羹。在对外合作上,先后与新闻集团时代华纳、香港TVBS、凤凰卫视等签定战略合作协议, 开始进入国际市场。第三章央视组织结构改革分析 3.1央视组织结构改革背景央视改革的背景:一、国际上形成的包括媒体组织在内的组织改革大趋势。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BBC, NHK,ABC, CNN等国际电视媒体为了提高对外部竞争环境的反应能力和反应速度,不断进行组织模式调整。依据组织战略重心的转移不断进行组织变革已经成为国际电视媒体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基本方式之一。在国内,近来,伴随着向现代企业制度的转变,中国石化、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宝钢集团等大型国有企业都纷纷在确定组织战略、优化组织结构与加强内部管控的基础上,变原来的“多层管理结构”为“扁平治理结构”,实现企业的集约、高效管理。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经济效益目标推动了改革。长时期以来,由于事业单位的性质,央视实行了“台—中心—部(处)—科组(栏目)”四级的管理模式。从组织理论上说,这种组织结构属于直线职能制的管理模式,它是以行政管理为指向,而不是以节目生产为目标的。随着电视台事业的发展,这种管理模式的不适应性越来越明显,迫切需要向一种既能提高组织效率,加强组织创新能力,又能简化组织管理层次、优化组织管理流程的新型组织模式转变。三、央视品牌定位与建设的需要亟需央视组织改革。各地方卫视品牌特色逐渐突出,如湖南卫视的娱乐立台、海南卫视转向旅游专业台、安徽卫视打出电视剧牌等。央视杂而不精的节目内容日益让其失去与其他电视台的竞争优势。四、中心制管理模式开始不适应节目生产节奏。在中心制下,管理幅度窄而管理层级多,中心到栏目之间有4至5个管理层级,信息在频道内部的传递速度慢、沟通成本高、管理效率低。五、央视主打的新闻产品需要单独管理。以栏目为中心的管理模式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频道统筹能力削弱,栏目各自为战、栏目之间相互抢夺或重复利用同一资源都是家常便饭。而且每次直播报批手续烦杂,管理机制本身就不鼓励直播。中心制与新闻规律相违背,如果不改革,最终会造成新闻频道的分崩离析,很难向前发展。六、央视内部大量资源虚掷,造成浪费。央视在人力物力财力的配置上十分雄厚,因此也开发生产出大量节目所需要的资源,而中心制下的部门利益冲突,导致资源虚掷浪费、利用率低。因此央视亟需通过改革来优化资源配置和提高生产力,缩减成本。3.2组织结构改革概览无论是20世纪90年代进行的国务院机构精简,还是其他事业单位机构合并调整,都在努力解决计划经济体制下机构臃肿、冗员过多的问题,通过加强管理来提高经济效益。相对于央视而言,从1998年以来,发生过几次在规模和尺度上都比较的改革。从整体发展趋势来说,频道管理体制改革正逐步取代原先的节目中心制,重视收视、市场反馈和进行栏目管理体制改革是央视改革的重心。1998年,频道制管理开始进入央视组织变革的视线中,频道制改革方案初见雏形。1999年,央视着力推进专业化、栏目个性化、节目精品化”为核心的宣传方式改革。电视的宣传方式、手段和效果发生了较为显著地变化。2000年,央视正式在频道管理方面进行改革,分批试点进行频道制改革。9月25日,随着CCTV-9英语国际频道的开播,一种新的管理体制——频道总监制也在中央电视台应运而生。2001年,原西部频道(CCTV-12)实施频道制管理改革试点。2003年,撤销了经济部、信息部建制,原两部门栏目以“合并同类项原则”组建资讯、财经、服务、专题、特别工作室,淡化了行政级别,构建频道总监、工作室主任、制片人三级组织管理机构,后来又撤销了工作室,由频道直接面对栏目管理。初步在经济频道建立起了频道制的管理框架。2004年9月至今,取扁平结构—撤消节目工作室;建立节目生产公共平台;试行《栏目目标管理系统》,改变中心制下中心—部门—科组—栏目四级管理的低效,实现频道—栏目的两级管理,并且减少了管理成本。2005年,深度推进,以流程重建促进定岗定编。通过几次裁员,目前基本做到人员与岗位的合理匹配。实施完善《栏目目标管理系统》;实行经费、设备使用月报制度;探索业务人员的层级设计。为配合“专业频道品牌化”的战略,从频道制管理的基本原则、治理的基本方式、组织结构、岗位设定、宣传管理、节目生产等方面提出了完善频道制改革的基本框架。2006年,体育频道和少儿频道开始进行频道制改革。2010年8月1日,中央电视台全面施行“频道制”,取消除新闻中心之外原有的所有节目中心,变为相应的独立频道。改革以来,中央视台各频道先后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版,各种新栏目、新活动、新编排涌现。央视频道制改革中,频道制管理实行成本核算,栏目制片人直接对频道总监负责,打破现有的中心——部门——科组——栏目的四级管理,变为“频道—栏目”的二级体制,建立扁平化运行架构。改革后,实行频道总监负责制,使频道成为中央电视台节目运行和管理的基本单位。频道实行总监领导下的总监、副总监分工负责制。每个频道设一个频道总监,负责整体运营,总监下设节目总监、运营总监和行政总监三大职能领导各司其职。对负责的频道总监和副总监则由台长聘任。频道内设频道管理办公室、栏目组两级机构。频道管理办公室将成为频道的管理机构,负责频道的节目生产、经费调剂、人员调配、行政管理、经营创收、发展创新等工作。而栏目组是频道的节目生产单位,按照频道管理办公室的指令组织节目生产。频道中心制的实施标志着央视的组织结构走向事业部组织结构。与此同时,在栏目管理方面,2002年开始实施了较为科学的节目评估体系及末位淘汰制度。节目评价和末位淘汰,是电视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20世纪八九十年代,西方国家的一些主流电视媒体,为整合节目资源、优化频道资源配置、提高节目质量、增强竞争力,推行了节目测评和栏目末位淘汰制度。为了增强市场竞争能力,最大限度地满足观众日益提高的欣赏品位,央视也推行了自己的末位淘汰制。2002年6月,中央电视台总编室出台《节目综合评价体系方案》和《栏目警示及淘汰条例》。2003年末,《地方文艺》、《电视购物》、《音乐再现》、《农业新闻》等10个栏目被末位淘汰;2004年末,13个栏目被末位淘汰;2005年第二季度,《每日一歌》等五个栏目被末位淘汰。这个体系为电视产品的量化比较提供了一把相对客观公正的标尺,也标志着中央电视台电视节目管理由粗放型管理向集约型管理转变,由模糊管理向精确管理转变,由感性管理向理性管理转变。节目评价的基本方法是根据栏目的综合评价指标来进行评价分析。栏目的综合评价指标简称‘三项指标,一把尺子’。客观评价指标是指以收视率为基础,兼顾频道、时段、节目类别等因素之后获得的栏目收视表现的量化值;主观评价指标是综合专家、领导对栏目评议及观众对栏目的满意度的量化值;成本评价指标是栏目投入产出状况的量化值。综合评价指标是指综合了栏目客观评价、主观评价、成本评价三项指标之和而形成的节目传播效果的综合量化值。2002年底年底,中央电视台共12个频道363个栏目。截止2007年,全台19个开路频道,栏目总数为417个。在此期间,全台累计警示栏目409个(次),淘汰或取消栏目113个。节目综合评价和栏目末尾淘汰制度,在压缩栏目数量,提升节目质量以及控制频道首播节目比例、优化频道结构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除了频道改革与栏目管理改革之外,中央电视台还在人事管理、财务管理、组织协调、技术革新、服务保障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改革。3.3新旧组织结构分析央视在很长的生产经营中采取中心制模式,是一种“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运作模式。这一运作模式是与我国的政治制度分不开的。并且我国的现行政治制度决定了新闻媒介市场不可能完全放开,完全商业化的电视媒体也不可能取得政策上的支持。所以,虽然目前央视维持日常运作的经费已经主要靠在市场上获得,但其隶属于政府的性质,承担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的职能并没因此而减弱。为了保证控制有效、舆论安全,央视在内容生产上一直采取制播合一的运行体制。目前,除了电视剧以外,其他的新闻、社教、综艺节目还都是以由电视台自行制作为主。在有线电视没有全面铺开的时代,专业化频道还没有出现,包括中央电视台在内的国内电视台大多仅拥有一两个无线频道的播出资源,它们基本上采取的是职能式组织结构,节目部制,又可称为中心制。各部门独立性很小,层级较多、信息传递程序缜密,台里实行集中控制和统一指挥。这源自于电视媒体曾经的行政机关属性。在电视节目市场供不应求的时期,职能型结构可以使电视媒体达到必要的规模和效率,同时也有效地保证了电视媒体播出的节目在政治上不出问题。在频道制改革以前,中央电视台掌握频道资源较少,一直采用的是节目部制(职能制)的组织结构。随着电视传输技术的发展,有线电视和卫星电视的发展改变了中国电视产业的竞争格局,电视媒体拥有的电视频道资源大量增加,而受众更加分化,促使电视媒体组织结构也转而采取事业部制,即专业频道制。专业频道制结构表现为电视台以频道资源为单位来设立一个有相当自主权的利润中心,相对独立地进行日常运营,每个频道都是一个职能型的播出机构。这种组织结构形式能够使权责更加相称,节目的设计策划者和制作者能够更加直接面向流程、面向终端顾客,更好地了解受众的需求。央视旧结够与新结构图~~~具体到频道运作上来说,在央视现有的频道制运作管理模式下,在台任命频道总监后,由频道总监重新组阁,重组频道管理架构。各个频道具体播出情况由频道总监(或常务副总监)总体负责。频道制形成了特定的运作方式:频道总监对频道各项工作负全面责任;频道节目总监管理频道节目的生产、播出等方面的工作;频道运营总监负责频道的行政、人事、财务、推广、经营等方面的工作;在频道总监和制片人之间设置工作室,取代原有的中心和部门,并将原来中心领导和部门领导的权力集于一身。工作室主任负责本工作室内各栏目的统一协调与调控。各工作室制片人负责本栏目各项工作的组织与实施。改制后,各节目组不再从属于原中心,而改为播出所在频道管理。如改制前设有体育节目中心、财经办公室和少儿节目中心等,这些中心通过“中心---部门---科组---栏目”的途径多层级由上而下逐级管理,使电视台的工作命令与安排间接传达到具体电视栏目工作组。改制后,各频道下直接对应若干电视栏目组、公共平台和综合部,同时在电视台层面,先后成立了大型节目制作中心和内容采购中心。内容采购中心专门负责节目引进的版权购买等对外活动;大型节目制作中心、公共平台和综合部都直接服务于频道的具体栏目组。尽管内容采购中心和大型节目制作中心直接隶属电视台,但是电视台也并不能借此两中心对栏目在具体内容生产和播出上有所干预。总得来说,频道制改革是把原先电视台各个中心专业化后升级为不同的频道,同时取消部门和科组,新的制度下,频道直接管理栏目。中心制向频道制改革,改变了原有的利益关系。在管理过程的多种关系中,纵向关系是表现为上级与下级部门的领导与被领导、服从与被服从的关系,相对来说比较简单。二横向关系就要复杂得多,各种利益主体在利益重新分配的过程中,通常会以利益最大化作为出发点,导致利益团体对利益空间的争夺、对利益边界的侵占将会空前激烈。关于央视频道制改革前后的利益关系梳理:一、纵向关系。在频道制的格局中,由于实行“台→频道→栏目”三级管理,纵向关系体现为“台→频道”和“频道→栏目”两种垂直关系。1、台与频道的关系。频道将取代原有的节目中心来完成台下达的各项经营宣传指标。由于目标化管理是以分权管理为核心的频道制最佳管理方式,台将经营和宣传的目标下达给频道,在坚持台统一领导的前提下,各频道可以采取灵活的方式进行经营,在频道管理部门的统一部署下,将目标进行二次分解到最小的经营单位——栏目。台根据既定的指标对频道进行包括宣传效果、经营业绩等在内的考核,通过完善的评估指标进行定期评估,确保频道能在台的统一规划中健康发展,实现“分合有度”。在节目质量的控制上,台通过节目的终审权来实现把关,即日常节目由频道自行审查,重大活动或栏目外重点节目上报台里审查,确保台里的终审权。为体现台对国有资产的管理权,节目资料应由台里统一管理,在原有体制下实行的“一码到底”的代码管理制度,证明是一种适应现代媒体管理方式的制度,对于台的宏观管理、资料的二次利用和版权开发大有裨益,应继续保留并不断完善。频道与台的关系还表现在其与宣传管理部门的关系上。宣传管理部门是代台进行职能管理的部门,在现行体制下,宣传职能是当前媒体最为重要的职能之一。在实行频道制后,台对频道的指令基本都要通过宣传管理部门来传达并监督实施,是台行使管理权力的最重要载体。在“简政放权”的大趋势下,宣传管理部门的地位也应上移,站在全台的高度代表台实施管理,通过制定适合媒体管理的各项科学化、规范化的制度来实施管理,对频道的运行进行量化评估,从全局出发对各个频道进行全面协调,加强了央视宣传效果。2、频道与栏目的关系。取消了传统的“中心”“部门”层级,原来的“中心→部门→栏目”的三级管理压缩成两级,管理实现了扁平化,频道的指令可以直接下达到栏目这一生产的基本单位。这种变化不仅体现在管理主体的减少上,更体现在权利关系的转换上。简而言之,就是“权力向两极集中”。与中心制的栏目相比,频道制后的栏目应该具有更大的权力,真正成为一个现代化的节目生产组织,尽量减弱行政色彩,引入民营节目公司的生产机制,以提供高质量节目为目标。频道对栏目的控制体现在对栏目生产效绩的考核上,在一个统一的平台上,通过现在一直在推行并逐步完善的评价体系进行评价,实施末位淘汰,实现频道内栏目的优胜劣汰。二、横向关系。横向关系包含多种关系,既包括频道与其他相关部门的关系,也包括频道与频道之间的关系,还包括频道内部管理层各个岗位之间的关系。1、频道与广告经营部门的关系广告经营作为频道收入的主要来源,是频道制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通过体制的转换提高节目质量,提升节目的影响力和竞争力,从而带来节目广告创收的增加。在具体操作形式上,可以选择广告部门派驻广告人员到频道担任广告总监的方式参与广告经营,根据各个频道的不同特点采取灵活的经营策略,但所有活动都应该纳入全台的统一经营活动中。也就是说,在广告经营活动中,各频道的经营要接受台广告部门的统一指导,但在具体广告经营方式上,频道要有一定的自主权,结合节目实际制订更为合理、有效的广告经营策略,实现广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最大化。2、频道与节目开发、经营部门的关系 频道除了宣传的职能外,经营的比重也越来越大。尤其对一些市场化程度较高的频道来说,经营已经占到相当大的比重,如体育频道、电视剧频道等。在传统的体制下,由于节目经营所得与频道的收益关系不大,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频道的积极性。随着各个频道品牌节目影响力的扩大,频道经营的范围也将日益增多,除了节目本身的销售外,部分节目还将进行包括衍生产品在内的多种增值业务的拓展和开发。一些市场化程度较高的频道必然在产品营销上有多种诉求,这就要求目前代理相关业务的国际电视总公司迅速跟上频道制改革的步伐,更好地融入改革的潮流中,与频道、栏目加强互动合作,在更大的范围内全方位参与节目的经营和开发,建立更紧密的利益共同体。频道作为经营的主体,为实现频道的经营目标,应该安排专人进行整体营销,理顺频道的价值链条,在保证节目这一核心价值链条的基础上,盘活整个价值链,从而保证频道发展的后劲,促进频道价值的全面提升。在共同利益的基础上,频道与节目开发、经营部门实现价值对接,内外互动,优势共享,才能保证宣传和经营两项业务的协调发展。3、频道与频道的关系中心制管理的一大弊端就是缺少对频道开发绩效的科学评估,主管频道的节目中心因为台没有硬性的指标要求,也不必对频道下达经营指标。实行频道制后,台以固定指标对频道进行目标化管理,为达到指定目标,各个频道会想尽各种办法提高收视率、占有收视份额,“越界”行为将不可避免。如果说以前在中心制下按照台里的统一规划还能按部就班地沿着各自方向平稳推进的话,现在由于有量化指标这一指挥棒,各频道都将会把目光转向大众化的节目,前一阶段出现的专业频道一度有多达13个频道播出电视剧就是一个较为极端的例证。而长期以来中央电视台一直致力于实现新闻节目共享、解决无序采访的设想,以前在中心制下实现尚有困难,频道制后由于参与新闻报道主体的增加,频道之间资源的争夺将更加激烈,节目资源壁垒将更加森严,极大削弱中央电视台整体的竞争力,并最终影响每个频道的竞争力。为避免此类现象的发生,央视要求各个频道应严格按照台确定的频道定位来组织生产,并按台里统一制定的互惠措施实现资源共享。对于那些无法共享的节目,频道之间的交易应在内部价格核算体系框架内实行。为从制度上解决无序竞争,宣传管理部门应不断完善频道评估制度,通过评估标准的制订来鼓励共享,遏制恶性竞争。4、频道管理办公室人员的关系 与其他改革相比,人事变动最大、关注程度最高的频道最高管理机构——频道管理办公室是此次改革的核心。形式上它取代了原有的中心和部门,频道管理办公室将原来中心领导和部门领导的权力集于一身,人事上的变动格外敏感。但由于频道制在用人制度上打破了干部终身制,实行适应现代生产方式的全员聘用制,在由台任命频道总监后由频道总监重新组阁,以“新人新办法,老人老办法”这一指导原则来重组频道管理办公室。根据试行频道制频道的经验,由于新机构脱胎于旧体制,副总监的职位设置难免有旧机构的影子,程度不同地存在因人设岗的现象,这使得部分副总监的岗位职责不明确,副总监之间会存在不必要的真空和交叉地带,影响了副总监作用的发挥,影响了频道整体的工作效率和运行效果。现在中央电视台现在已经基本实现了竞聘上岗制,按照岗位需要聘任干部。对特别是频道副总监的任用上,根据频道的实际需要对其责任、权力、利益做出相对明确的限定,最大限度防止由于频道管理机构运作的不流畅影响了整个频道运行现象的发生,避免因人事关系、岗位设置的失误贻误频道发展的时机。3.4组织结构优缺点分析 3.4.1中心制的发展及优缺点:节目中心制从中国广播电视事业诞生至20世纪九十年代末,在电视台的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现在仍然被许多电视台采用。电视台的中心制,其实是从部门制发展变化而来。随着统一管理下的“三台合并”(中央电视台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后,业务总量增加,部门制逐渐演变为中心制,分设制作中心、播出中心、编辑中心、广告中心和技术开发中心等专业化中心部门,并根据各自的职能划分进行节目的生产、购买,再输送到相关频道时段播出。中心制管理作为一种直线职能式组织管理结构,它的建立是以职能专业化的优势为基础的。其优点是:一、整合了节目资源。各频道节目统一策划、统一编排、统一购买、统一评价,节目资源得以共享和充分利用;二、整合了硬件资源。设备统一管理,实行成本核算,提高使用效率,有利于降低硬件投入成本,提高技术质量,实现数字化升级改造;三、整合了人力资源。实行统一的人力资源管理以后,台内便于形成人才流动渠道畅通、配备合理的人力结构;四、整合了广告资源。各频道广告统一经营管理,避免了频道间的相互竞争,便于创新广告营销手段;五、整合了资本资源。可以集中有限财力进行重点项目的投资和运作。如打造品牌频道或栏目,建立影视剧生产基地等等。这样就将同类业务归在一起可以产生规模经济,减少人员和设备的重复配置,并促进专门化资源在同类节目生产之间的共享共用,不仅提高了内部管理沟通效率,同时也提高了财力物力和人力资源的利用效率。总之,中心制更有利于集约化整合媒体资源,进一步挖掘提炼资源本身拥有的竞争力因素,最终凝聚成经营媒体的核心能力。使得组织的整体任务目标明确,有利于集团管理;集约人力物力,使各个中心朝各自专业化方向发展。在频道资源稀缺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心制能够统一调度、统筹管理、集中优势、资源共享。中心制管理结构虽然有任务明确、优势集中等优点,但在实际操作中也存在多头领导、管理层级多、指挥链不统一等问题。计划经济时代沿用下来的中心制管理,在电视产业化进程中逐渐暴露出越来越大的缺陷。一、部门利益至上,责任主体不明。作为独立的中心部门,往往因为追求职能目标而看不到全局的最佳利益,各部门都强调其本位职能是最重要的,不同部门之间沟通不畅,往往因为利益和视野的局限导致矛盾冲突,使其他部门的利益甚至集团利益受损。工作中所需的协调过多,导致协调环节遍布全台。比如,节目生产部门与设备部门、技术部门、节目编排部门、广告部门都需要大量的协调工作,不仅管理负荷大,更重要的是,由于没有明确的责任主体,各部门只关注自身利益,却不对最终结果负责。这样最终损害的是电视台的整体利益。二、部门扩张使得供需脱节,资源大量浪费。在中心制下,组织机构膨胀,大到中心、部门,小到栏目组,都配有办公室和行政、服务人员,管理成本大。随着部门扩张欲望的膨胀,会导致栏目越做越多,而栏目多了,势必大量增加用工人员。中心制下生产出的栏目更多考虑的是部门利益而非频道利益,栏目与市场需求之间存在明显脱节,与专业化的频道定位不相适应。一些部门生产的栏目在某个频道以低收视率甚至零收视率播出一次便收仓入库,资源浪费严重。三、中心频道互不关联,积极性双双受阻。中心制是计划体制下部门管理的产物,节目中心按照“计划”制作节目,它并不负责频道的编排,对于频道或者竞争对手的情况也不如频道更清楚。有些节目根本不行,频道却不能改变播出安排;有的节目非常有潜力,频道也不能将它推出。由于缺乏选择节目的自由,频道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就不足为奇了。四、劳动与分配矛盾。节目中心人员的劳务稿酬是由台里按“计划”发放的,频道收益的好坏与节目中心没有关联,缺乏有效的激励中心制无法保证在最大限度内调动广大员工的生产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在“大财政”的拨款后面,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一方面是编制内人员旱涝保收而导致出工不出力;另一方面是部门扩张产生的大量临时人员成为主力军,报酬却达不到应有水平,临时观念严重。3.4.2频道制的发展及优缺点:频道制管理模式是在台或集团一级管理层下,再设置以频道为单位的综合管理层,下面再分设部门栏目、编排、制作、广告经营等一整套频道运作所需的完整机构。它是基于受众市场细分理论和准确定位理论而形成的以频道为单元,对频道内的栏目设置和节目日常管理、人力资源使用、报酬分配等实施管理的现代电视媒体管理模式。它以产品部门化为理论基础,并以节目为核心,由单一节目生产及管理部门对一个频道的所有电视节目进行“承包经营”频道制,属于组织管理中事业部门制模式。其以频道为运营实体有利于各个频道、尤其是专业化之后的频道的利益最大化和竞争力的优化。其主要优势是:一、管理主体明确 原来的中心制下,频道和节目中心都没有整合频道资源的权力,对频道的运行效果也不承担相应责任。实行频道制后,频道得到授权,明确其管理主体地位。以中央电视台频道制改革为例,每个频道设一个频道总监,负责频道的整体运营,总监下分设节目总监、运营总监和行政总监三大职能领导,以频道总监为核心的频道编委会对本频道全面负责。责任主体明确之后,集团一般会给频道下达收视率、收视份额和创收等指标,而频道拥有栏目规划设置、节目播出管理、经费和人员设备的调配使用等权利,对频道的品牌维护、绩效开发负有责任。二、调动积极性较之于中心制,更为重视主体能动性的发挥,更为强调市场竞争中的产业化发展。这种组织结构的业务运作是分权化的,而政策管制是集权化的,它能最大限度发挥各自主经营单元的积极性,并促使经理人专注于经营的业绩与成果。其独有的矩阵结构,就是利用了扁平化来确保彼此之间的关系,频道与频道的关系比中心制体制来得更为密切、有效。每个频道有一个明确的市场定位,频道下属各个单位(栏目)围绕频道定位灵活运作,他们对频道的决策与战略承担更多的执行义务与要求,也更具执行的积极性。一、提高工作效率提高中心制下部门各自为政,沟通不畅。而频道制是频道直接管理栏目,并拥有一套专门服务于频道的技术、设备、办公力量,这样在整个频道范围内,部门界限被打破。频道可以调配整合节目制作力量和生产创作资源,加强栏目间选题和采访报道活动的协调,实现节目资源共享,生产技术人员共用,减少技术设备重复建设,达到降低成本,提高制作效率的目。二、传播效果增强中心制由于责任主体不明,因此无法对频道进行有效考核。频道制把频道作为运作和考核的单位,不仅使频道产生控制成本的动力和需求,更让频道从整体战略思路来对栏目进行管理。中心制下关注的只是个别栏目的绩效,而频道制关注的则是整个频道的绩效,这就促使频道内所有节目都必须与频道相契合,目标一致,形成频道的品牌合力。频道制有利于提高传播效果,拉动收视份额,实现频道整体效益最大化。五、减少管理层级,实现扁平化 机构扁平化,提高组织的专业职能效率。生产组织机构的扁平设置有利于节约管理成本,提高组织运行效益。根据频道制的基本流程,频道化打破因袭下来的科层部门制的束缚,建立和健全责权利到位的节(栏)目管理机制。比如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原文艺中心一个频率有100多人,频率制改革后,撤销了文艺中心和部门,现在的音乐频率人员压缩到30多人。机构精简,人员减少了,但效率却大幅度提高。现阶段,中国大多数电视媒体,缺少对频道开发绩效的科学评估,导致专业频道内容不专业。电视台派生出来的专业频道几乎一模一样,大多以新闻、影视为龙头,以经济、法制、娱乐、生活为辅助,频道名称也不外乎是综合频道、生活频道、影视频道、经济频道、都市频道、娱乐频道、体育频道、科教频道等等。在受众市场还没有分化成熟的现阶段,在电视台下达的目标考核的重压下,各频道为提高收视率、占有收视份额,纷纷把目光投向大众化节目。于是,经济频道播娱乐节目,生活频道播法制故事的情况随处可见。“圈地混战”抢夺着有限的受众资源和广告市场,频道个性的缺失更妨碍了品牌长期健康发展。虽然对于单个频道来说,频道制的确可以提高个体内部的管理效能。但是,对于多频道集团规模的电视台来说,单纯的频道制起弊病也十分明显。一、集团内部无序竞争频道制在强化频道自主权的同时容易弱化集团高层管理,如果设计不周详,容易造成集团内部组织的混乱,影响集团整体发展。在当前专业频道并不成熟的情况下,一个集团内部的诸多频道,一些栏目定位难免有交叉重叠。节目资源在各频道间流通不畅,新闻资源在频道间不能共享,重复制作情况加剧。频道制下小而全的组织方式,比如伴随频道制产生的频道总编室、节目部、广告部、财务部等功用相同的机构,容易诱发频道管理实体回归到“台”的格局。集团内部各频道在电视剧的购买、播放,广告的定价、客户资源等方面容易出现无序竞争。频道制与中心制一样,利益如何分配并不好协调,容易形成“台中台”,不好控制。二、集团产业经营不优化电视产业经营包括节目的生产、供应、传播、广告营销等业务,每项业务涉及多个实体。产业经营要求拆除不同频道之间的围墙,将各个频道相对独立的信息孤岛连接在一起,建立一种跨频道的协作,以此来追求和共享市场机会,做到资源最大限度的开发和利用。产业经营规模化的目标,是将过去相对分离的业务过程集成起来,把各频道的分散计划纳入整个供应链的计划中,实现资源和信息共享,从而增强供应链在大市场环境中的整体优势。但是,在频道制下,频道之间的疏离和角力使集团整体优势难以发挥,集团的产业经营没能实现最优化。三、频道雷同个性缺失近年来,许多电视台都进行了频道改革,频道数量成倍增加。但每个省市电视台派生出来的专业频道几乎一模一样,大多以新闻、影视为龙头,以经济、法制、娱乐、生活为辅助,频道名称也不外乎是综合频道、生活频道、影视频道、经济频道、都市频道、娱乐频道、体育频道、科教频道等等。在受众市场还没有分化成熟的现阶段,在集团下达的目标考核的重压下,各频道为提高收视率、占有收视份额,纷纷把目光投向大众化节目。于是,经济频道播娱乐节目,生活频道播法制故事的情况随处可见。“圈地混战”抢夺着有限的受众资源和广告市场,频道个性的缺失更妨碍了品牌长期健康发展。3.4.3中心—频道制优缺点中心—频道制是,中心制与频道制相结合的一种综合管理模式。中央电视台在2005 年10 月份以前就曾采取节目中心与频道交叉管理的拟矩阵组织结构,其中包括台内的7 个副局级节目制作中心(室)和纵向开办的16 套开路播出的电视节目。各专业频道设立相应的播出和节目编排机构,而节目组则隶属于节目中心。中心与频道会就节目策划、改版、大型节目采制等组成项目小组,从而增加了组织的弹性和横行信息的沟通。但是由于这种双重领导而导致其产生比中心制更加严重的弊端,机构设置臃肿,管理责任不明确,管理成本较大。使得中央电视台目前已经开始向专业频道制的方向转化。3.5评价分析:进程与结果从改革步骤上来说,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策划改革,到如今改革日趋完善,回顾央视的改革过程,可以总结出“计划---试点---评估完善---深化推广”的增量试点改革和“深化推广”到其他中心部门的存量改革并举之路。在将要开播的新频道进行改革探索,人员是采用内外部竞聘的方式,这一方面不触及原本各中心、部门的利益,同时也有利于频道的创新力和生产活力。另一方面,从电视观众角度来说,短期保留原本的节目内容不变,这提供给观众观看习惯改变的适应期,从而也不影响电视台的收视率及收益。另外,通过新频道进行改革来释放信号,也给了电视台其他管理及生产人员压力,促进他们对电视台发展战略的思考以及提升工作效率。而将较为完善的改革方案应用到其他现存频道频道上时,改革面临的阻力减小,方案更具有科学性。从改革内容上来说,央视把中心制变革为频道制,变革内容上是通过参考频道制,大幅度调整中心制中不科学的管理幅度和层级,把电视台节目生产方面权力下放到频道总监。这既能提高组织效率,加强组织创新能力,又能简化组织管理层次、优化组织管理流程、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运行成本。另外在组织模式的选择上,“频道—栏目”两级管理体制是央视作为国家电视台的最佳选择。因为一方面,要保证电视台的国有属性不变,确保国家意志的顺畅实现;另一方面,作为与产业紧密结合的经济运行组织,电视台的组织构架必须遵循市场经济运行规律。频道制凸显了优于中心制的种种好处,但在具体的改革过程中,也暴露出了频道同质化竞争、频道机构叠生复归于“台”的格局等弊端。由于各频道追求自身的经济效益,忽略了电视台打造长期的频道专业化发展战略,在节目内容上都紧跟热点,从而导致频道的趋同。其次是央视的行政色彩遗留还比较浓厚。央视作为我国国家电视台,脱胎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事业单位,其运作模式还有比较浓厚的事业单位或者说是行政机关的色彩。这种模式是不适合市场经济条件下传媒组织的运作的。行政科层制等级森严,不太适合传媒组织这种需要活力以激发创造力的组织,在当前市场经济环境中越来越不利于其目标的实现。另外,在近几年改革中,电视台直接下属部门增多,而且其职能与频道内部门有重合,导致内部权责不清。部门之间职能重叠的问题,导致部门之间分工不清,一个事件,一个电视台能同时去几个部门的人采访,严重浪费了资源,甚至一个电视台的不同部门之间在新闻现场还会为了一个拍摄机位发生激烈冲突。同时部门之间职能重叠也经常出现互相推卸责任、“踢皮球”的情况。另外,岗位的权责不清也是一大问题。有些部门并没有将任务明确分到每个岗位,各个岗位的权责界限不清楚,导致每个岗位的人不能够明确地知道自己该干什么。因此如何有效统分,科学地实施频道专业化,优化频道节目资源、人力资源,激活频道的活力,提升电视台的整体实力,都给人带来长远的思考。第四章建议与相关问题探讨CCTV由中心制向频道制改革是从行政思维向市场思维的转变,是从以业务活动为中心向以产品为中心转变,这是适应当下传媒组织市场化运作日益深入形势的需要的。频道制相比中心制有着显而易见的优势,但真正的问题是:多频道条件下,电视台节目资源如何整合,频道竞争力如何建设的问题。改革的核心在于能否寻找到一种更有利于电视台整体实力上升、频道竞争力增强的管理途径。以下几个方向或将成为频道制改革的突破口。一、统筹管理,统分结合。为避免集团内部各频道间出现无序竞争,增强资源整合的能力,集团必须在掌控整体发展目标的基础上,对各个频道实施统筹管理。集团可成立专门的频道统筹协调部,加强频道之间的联动与合力,实现资源的合理分布。比如,协调节目播出计划、共享信息平台、统一广告折扣、联合服务大客户等。与此同时,保留频道原有的自主权。在集团统一领导的前提下,各频道仍可以采取灵活的方式进行经营。这样才能确保频道在统一规划,统筹管理下健康发展。当然,在实际操作中,“统”和“分”怎样才算适度,还需谨慎把握。二、制播分离,打造专业化频道。现阶段,国内真正的专业化频道虽然只是凤毛麟角,但受众市场细分已成必然之势。媒体必须用专业化的品牌战略促进频道专业化发展。对于绝大多数省市电视台来说,专业化频道所需的大量专业化节目,如果完全依靠自制,不仅耗费大量的财力,节目质量也得不到保证。这就需要媒体在制播改革方面加大力度,促进外部节目与自制节目的交流融合,最终形成自身的专业化特色。三、频道分时段运营。目前,有业界同仁提出 “频道时段管理责任制”的构想,其思路亦可借鉴。这种构想的核心是:频道内以时段为单位进行经营。频道时段责任制是由两个以上的部门对于一个频道中的部分时段共同开展责任运作。一个频道可以分为公共时段,即由集团统抓的时段;分营时段:即由不同栏目来负责的时段。因此频道与集团,制片人与频道就形成了一种系统化的管理责任关系。频道分时段运营,可以避免完全频道制可能导致的集团管理弱化问题,其实也可看作是“统分结合”的另一种方式。四、与时俱进,扩大合作与交流。中国传媒作为时间诶传媒体系的一员,多年来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中央电视台是中国最大的电视台,其发展变化的历程是中国20多年改革开放进程第一个表现和缩影。历经43年的建设,尤其是近10年的迅速发展,中央电视台初步行成了以电视传播为主体,以电影、互联网、报纸、刊物等为补充的传播发展格局,截止去年4月,中央电视台所属的11个频道,日播出量达到220个小时,收视份额占全国电视频道的三分之一,如果加上去年5月开播的第十二套节目,播出份额还将有所增加。五、锐意改革,实现跨越式发展。一方面,走“频道专业化、栏目个性化、节目精品化”的发展战略。在频道专业化方面,近年来通过对频道结构的调整改革,减少频道间内容重叠,栏目交叉的现象,突出各频道自身特色,初步建立了集约型、内涵式发展模式,星辰过了以第一套节目为龙头,各个专业频道门类众多、服务领域宽泛的频道格局。在栏目个性化方面,强化新闻性栏目,办好谈话性栏目,改进综艺性栏目,更加注重内涵式发展。在节目精品化方面,坚持高质量的节目标准,多出精品。另一方面,切实推进“走出去工程”,扩大中央电视台 节目在海外落地范围。六、加强媒体集团化运作,充分发挥电视在集团中的地位和个,增强竞争实力。集团化运作是媒体发展的必由之路。中国广播电影电视集团的成立,更是打造了中国新闻传媒的“航空母舰”和思想文化的坚强阵地。党耀东著 《中国城市广电媒体组织制度研究》 新华出版社 2011.7 李红艳编著 《媒介组织学》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7.1 魏文楷著 《转制改组——中国广播影视产业改革发展的核心》 中国广播电视出报社 2005.2 周鸿铎主编 《没接产业案列分析》 中国纺织出版社 2005.8 李晓枫主编 《中国电视传媒资源整合》 中国电视出版社2007.7 石长顺著 《电视栏目解析》 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2 赵化勇主编 《中央电视台品牌战略》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8.12 赵化勇主编 《中央电视台发展史(1998—2008)》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8.12组织结构项目监理机构的组织形式一、直线制监理组织形式这种组织形式的特点是项目监理机构中任何一个下级只接受唯一上级命令,项目监理机构中不再另设职能部门。这种组织形式适用于能......组织结构[材料]会长会长是本协会的法定代理人,负责协会的当相关事宜,负责主席团的相关工作会长的职责:召集和主持会员代表大会和常务全体会议; 负责对外联络,包括校团委和社联;负责协会工作的正......董事会组织结构第五章董事会组织结构第45条 第一节董事会秘书第46条 第47条 董事会秘书为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由董事长提名,董事会聘任或者解聘。 公司董事或其他高级管理人员(监事除外)可以......公司组织结构公司组织结构公司成立伊始,将采用简洁的直线职能制组织形式。领导人员自上而下实行简单的直线管理,职能部门有市场部、财务部、工程部、技术研发部和人事部等,从而使公司联系简......组织结构扁平化组织结构扁平化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各种各样的组织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而组织的结构就像它所处的社会形态一样,不断地发生着变化,而现在备受组织特别是企业喜爱的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去电视台工作需要什么专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