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看过林曦《元气满满的一天下一句生活》这本书吗?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此念(ID:cinian16)
学艺术,为了什么?
艺术带来的好处在于欣赏和学习中,
尤其是学习实际的操作中,
那种心、眼、手合一的把控和确定性,
是令人神往的时刻。
水墨画家林曦:
为什么艺术创作能带来内心的安定?
如何可以不焦虑?
林曦
水墨画家
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
创办书画美学教育的「暄桐教室」
主理独立设计品牌「山林曦照」
开设美育和文化工作室「林曦的小世界」
著有《花与童》《书法课》《只生欢喜不生愁》
《与书法相伴的生活》、《元气满满的生活》
01
创作带来了
内心的安定
林曦:我们现在处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充满了焦虑的情绪,但是焦虑的前提是先获得信息,然后在信息下一比较,大家的情况很不一样,自然就开始焦虑。
对峙焦虑最好的办法肯定就是回到当下,就像虽然我们当下在说焦虑,但此刻我们还是非常踏实、开心地在这里聊天,所以起码这一刻我们都是不焦虑的。
因为焦虑一定是来自于过去和未来,对过去的后悔,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性。
焦虑的本质还是对不确定、不可控,负面的东西夸大心理上的倾向。大多数人谈到艺术会觉得是用一些美的东西,开心的东西来转移注意力。
但是仔细想想,当你真正焦虑的时候,是不是饭都吃不好?
▲ 图片来源:林曦水墨
主持人:没有心情。
林曦:所以艺术带来的好处是在欣赏和学习中,尤其是学习实际的操作中,那种心、眼、手的把控性和确定性。
在生活中,你总是需要找到一些可控的、游刃有余的东西,这其实就带来更多的安定。
02
实践是理性与
现实间的桥梁
林曦:当焦虑产生的时候,铺开一张纸,认认真真地临个帖或者画两笔画的时候,心就自然而然地安宁了。
这就是所谓的扯脱,长在自己手上的确定性带来的安慰,以及它带来心流的状态。
心流状态就是完完全全地沉浸在当下,不存在生存乃至于安全,甚至是各种生活品质下降的危机。
▲ 图片来源:林曦水墨
主持人:其实不是我焦虑了再开始,我们平时就需要经常做一些练习。
林曦:其实人对心智,感受的把控,真的不是想不想的问题,而是能不能的问题。
人在焦虑的时候,就好像是在过山车上,是没有焦点、没有中心,一片混乱的。
就是觉得要抓到什么出点气或者表达一下,给情绪一个出口,其实大多数情况不就是这样吗?
我的体会是,如果我有一次能够让这样慌乱的状态在短时间内回到平静,我下一次就会更有信心。
还有就是尝试不带情绪地沟通,有时候我们的情绪只是一个需求,把情绪先放下,然后比较理性地、温柔地、温和地去沟通,就会发现只要成功了一次,下一次做到的可能性就挺大的。
教育孩子也是这样,就是让他在任何事情上成功一次,他尝到就是自己的主动性得以实现的喜悦,他第二次实现起来就一定会容易一些。
所以我总说我们要把自己当个宝宝,就是要给自己一次一次挫败、尝试、反复的机会,任何东西从种子到发芽到长出果实,是需要一个过程的。
▲ 图片来源:林曦水墨
主持人:现代人太忙,大部分都在头脑层面思考,可能很少有机会安定下来,就需要有一个抓手。
林曦:我们反复谈到抓手这个词,其实就是需要一个落实处。
我总是说自己是一个手艺人,主要因为手艺人这件事情听上去和天分无关,就和动不动手有关,这是我自己的一个信念。
因为人能成名成家,有天时地利人和很多别的因素,但是你能不能沉浸在自己的手艺上,能不能完全地享受这件事情,不断地精进它、打磨它、优化它,这完全是自己的事情。
我的人生理想也是常常被笑,我说我想当一个“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人,这个听上去好像有点奇怪,但事实上我们现代人的烦恼,真的九成九都来自于头脑太发达,四肢太简单。
我们所有的焦虑和苦恼,其实都是在大脑的内心戏里完成的,但凡一件事情你动手做,它就会带来一种非常如实的态度。
我有一次看一个朋友做饭,我说你这样不行,因为我天天做饭。他说你放心我都读了好几本菜谱了。
这件事给了我一个很大的启示,为什么读一个菜谱,他觉得这事就可以了。这就是现代人觉得大脑知道了,手应该是无缝链接地跟上的,事实上当天他就把厨房给烧了。
他就很沮丧地问我,为什么菜谱我都读了,菜做不出来,我说从读菜谱到能比较稳定地把菜做出来,中间得做十到二十遍左右,才能够了熟于心。
▲ 林曦老师做的饭
我们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总结失败的经验,很多失败不一定能够累积出成功,但是成功之前一定有挺多失败的经验。
所以我们往往是通过一次次地失败与优化,最后达到我们期望的那个东西,所以理想和现实之间就变成了一道鸿沟,其实焦虑和苦恼就是从这里来的,所以人一旦真正地投入实践,就平静了。
03
生活中求精进
细品人生至味
林曦:由于我自己从事的所有事情,都带有这种纯手艺的性质,所以随着年纪的增长,人是越来越踏实平静的。
因为在反复地实践中,自己大概是什么水平,有多少斤两,需要多长时间才能掌握一件事情,其实心里是有数的。
所以人生历练带来的比较从容自在的状态,是在大量实践中出来的。
▲ 林曦老师在画画
主持人:在生活中,不论做饭、画画、写字,找一个热爱的事,只要开始做就可以了?
林曦:第一是要开始做,第二是一定要有难度的追求。
比如和父母就学过三道菜,番茄炒鸡蛋,有可能很多人就止于这辈子就做这三道菜吃,但是另外一些对自己的手艺有要求的人,他就会不满足于这三道菜,他就会去探索。
有好奇心,再跟上实践,它会由一个比较实际的需求变成一个爱好,更往上就可以成为一门艺术。
我觉得艺术更多是一个标准,做每件事情,哪怕擦地板,也可以上升到艺术的层面。
当你心手相应,把一片地板擦得像镜面一样光亮,这是有方法的,干毛巾,湿毛巾要搭配进行,还要选择毛巾的质地,比如用一块不带毛絮的丝质毛巾。
你会发现任何一件小事,只要深入其中,都有提升的可能,都有上升到艺术层面的可能,进一步还有上升到“道”的层面的可能,这会让你明白人生的一些非常基本的、通达的道理。
所以艺术不是一个固化的东西,一个艺术气质,有艺术修养的人,他不是没事拿着一本艺术书看,那个太表面了。
就像蚕吃了桑叶吐出来的不是桑叶,我们都需要一个消化的过程,你所有艺术学习的长进,都是在生活的细节中能看到的。
▲ 图片来源:林曦水墨
04
过好今天才会
比较容易过好明天
林曦:我觉得生死是艺术的前提,因为如果生命是一段无限的时间,那其实艺术缺少了最本质的主题。
因为我们的生命就像一朵花,会开会谢,如果它一直只开不谢,它就是一朵塑料花,短暂的时间,是美感张力比较本质的来源。
就像孩子怎么看待生死,是对生命非常基本的关照,也往往来自于父母的生命观。
从我的角度,如果不谈论生死,不谈论人生就是这么一段时间,那价值观无从谈起。
▲ 图片来源:林曦水墨
因为价值是一个比较体系,当我们太看重身外之物的时候,可能忽略了这些东西都是要拿时间去交换的,而时间是不可再生的资源。
所以在我儿子大概九到十岁的时候,我就开始定期给他画一个进度条,给他看看现在已经过了第一个十年了,他会很吃惊。
我还会假设像科幻小说里一样,地球会毁灭或者不知道明天会怎样,我问他,你后不后悔你是如何度过今天的?
如果人每天都能想清楚,没有明天我今天是不是无憾的、值得的、全然投入的,那人生大多数问题就都解决了。
我们太多的烦恼,太多对未来的焦虑,都是因为未来太长了,以至于我要做很多的打算。
以现在为代价,为未来做额外地牺牲和付出,这是不太容易成立的。
当然我不认为延迟满足是牺牲此刻的,而是为了一个更长久的目标,很好地管理自己的预期,这个感受是不太一样的。
05
懂得珍惜才会
赋予平常生活美感
林曦:本质上我们所有的东西都是租来的,租用的是这段时间的使用权,这样想你就不会把身外之物看得那么实在,会更多地回到自己的内心,去评估此刻当下真实的感受。
我们在此刻还能够讨论生死,讨论如何教育孩子,其实还是因为我们幸运,我们是有未来的,很多人可能没有这样的机会,突然有一天生命就停止了。
每每想到这样的时候,我都会很触动,就像你买了一张去游乐场的票,它是有出来的时间。
主持人:不能赖在里面不走。
林曦:对,你不是可以一直玩下去的,再长的生命都是有限的。所以以前有人问我,每年都开花,为什么每年你都要出去看花,你不累呀?
我说,你仔细想想,一个人一生能看的花,就是两位数的事儿。
▲ 图片来源:林曦水墨
看花真的是看一次少一次,包括吃饭也是,每天做饭花那么多心思,因为这可是我人生中的一顿饭,其实知道结束才懂得珍惜,懂得珍惜才会真的去赋予这些平常的生活以美感。
06
关于生命的话题
真诚平等地沟通
林曦:所有的亲人之间,其实都需要谈一谈生死,遗憾是人为造成的。
出“游乐场”的时间,我们是不知道的,如果是知道的,我觉得你会做很多准备。
去看看那些曾经重病的人,他们一生大概都有那么几件后悔的事情,不是因为各种原因,自我怀疑也好,或者别人说自己不行也好,总之自己没有站在自己这边,没有好好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最后没有勇气成为自己。
还有就是,曾经有一份爱摆在我的面前,有一份非常值得珍惜的情感,我没有勇敢地去追求过,我觉得也就差不多就是这些事。
剩下的可能在我们生活中觉得很重要的一些事情,在生死这个大主题面前,其实突然就变得不那么重要了。
所以为什么我们不从孩子小的时候就告诉他,生命的实情就是这样,未见得死是一件坏的事情。
《阿凡达》的电影我和我儿子一起看过,我和他说,人眼睛一闭,有可能是一个新世界的开始,所以悲观其实是一个情绪化的悲观,一个旅程结束,有可能我们会开始另外一个旅程,但是对于还在这个旅程的人来说,他是一个分别,就是这样。
▲ 图片来源:林曦水墨
而且从另一个角度,有亲人的陪伴,包括有妈妈的存在,有好吃的好玩的,凡事都有人管你,那这个时候你应该想到要自强,要自立,因为这个依靠可能是不稳当的。
所以真的要敢直面这个话题,还是要像两个朋友一样,平等的、有智性的去进行生命之间的沟通对话。
07
美不是追求的原因
而是结果
林曦:当我们假设生命一定要开心,一定要顺利的时候,这一定会带来很多挫败和压力,因为生命不长这样。
而且假设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的蓝图是自己挑选的,勇敢的人才敢于挑战更坎坷,更有成长空间。
所以人生为什么一定要开心?
你会发现越追求开心,比如有些特别的节日,你特别安排,会发现特别失落,这就是道家讲的“反者道之动”,就是你越想要开心的时候,其实越开心不了,因为你所有的焦点都聚焦在开心上。
当你忘记开心这件事情,全然投入一件事情,这样产生的心流状态,自然就是开心的。
所以人生如果不强调开心,不强调一定要快乐,反而比较容易快乐。
▲ 图片来源:林曦水墨
主持人:就是不要给自己设限,不要只在自己设定的框架外面就不开心,对吧?
林曦:对。人生这一段旅程我们需要学到一些东西,生命要得以升华,开心只是一个结果,是一个伴生物。
就像如果人对自己要求很高,说话做事都比较得体,他自然会美,会开心。所以开心不应该是一个追求的原因,它是一个结果。
- END -
欢迎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每天早上6:30不见不散
喜欢请分享,满意点个赞,最后点「在看」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元气满满的一天下一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