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有的外协乒乓球外协是什么意思员说自己以一颗平常心对待输赢,这句话是不是扯淡?

非常感谢大家对本篇文章的喜欢,不怎么写知乎,最近太忙就没有再关注消息提示。竟然有几千个赞了。想想还有点小激动呢。更为激动的是,今天我微博收到考研同学的私信才发现,这篇文章竟然神奇的击中了今年心理学312研究生考试的两道简答题。还是连着的两道简答题。312心理考研第76题“什么是认知失调,减少认知失调的方法”312心理考研第77题“自我决定理论关于外部动机内化的观点”当时我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是结合前段时间的咨询为引子,有感而发,想要科普一下关于认知失调和学习的内部动机。所以对这种歪打正着感到即意外又惊喜。其实,心理学魅力无穷的地方就在于,你可以在这门学科的学习过程中,联结应用、产生共鸣、验证经验、了解人性、指导生活。心理学的学习和考试都可以是有趣可爱的。这也是为什么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学习心理学,这也是我这个心理老师最为幸福的感受。以下是2018年9月份写的原答案。前段时间接待了一个初中生厌学孩子的家长,这个初三的孩子在下半个学期突然“无缘无故”的极度厌学,就待在家里玩手机玩电脑,说什么都不去学校。而期间并没有发生过任何应激事件,父母和孩子经历了几场家庭混战之后,父亲无奈的找到了我,想来咨询一下,为什么孩子会突然变成这样。这个父亲一脸沧桑的做在沙发上,叹唉声叹气的开始了交谈,慢慢的从无头绪的抒发中平静下来,开始详细讲起从小对孩子的教育方式。这个父亲是一个成功的商人,力行雷厉风行的风格,坚信奖惩分明的组织管理原则,对孩子的教育也是如此。从小孩子的成绩是与物质奖励挂钩的。例如考到80分以上,奖励新款手机,考到90分以上,奖励新款电脑,总分考到前10名,暑假欧洲旅行,这些奖励很诱人是不是。那考的不好呢,或者管不住自己总想玩怎么办?惩罚力度同样强大。没收你最喜欢的东西,停发零用钱,甚至连穿着饮食条件也会降低。父亲一心想让孩子树立一种信念:这个世界没有免费午餐,想得到好东西就要付出,不努力就什么都没有。听到这里,我似乎明白了孩子当前汹涌的厌学情结是怎么来的了。“赏罚分明,力度到位” 这种管理方式是高效的,并且迁移到教育上看起来也没有错,还是很多家长乐于奉行的原则。而心理学上早早给出了答案:关于奖惩,你所认同的一切,可能全都是错的。先看一下两个关于奖励和惩罚的经典研究:奖励是怎么改变态度:在Festinger和Carlsmith(1959)的研究中,要求你做一件非常无聊的事情,缠一个小时的毛线。没错,一个小时不要停,什么也不做的就只缠毛线。缠完之后要求你出门告诉其他等候实验的人:这是一个非常非常有趣的任务哦。然后分两种奖励情况,一种是高奖励(200块奉上),一种是低奖励(10块打发走)。那么问题来了,请问你回去睡了一觉,第二天,在哪种奖励情况下,你对缠毛线的态度发生了质的变化,也就是你发自肺腑的认为你爱上了缠毛线这种好有趣的工作(好神奇的一夜)。答案是低奖励组,有没有出乎你的意料。结果发现,获得高奖励的人,事后并没有改变自己内心的初衷,虽然嘴上告诉别人这很有趣,但是内心依然觉得这任务无聊透顶。而那些获得低奖励的人,反而改变了最初的态度,开始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的认为这确实是一个有趣的活动。惩罚是怎么改变态度:Aronson和Carlsmith(1963)在研究中,给儿童一堆玩具,其中一个玩具是不允许他们玩的,如果孩子玩了就会受到惩罚,惩罚分为重和轻两种情况。那么问题来了,请问接受哪种程度惩罚的孩子,会改变对玩具的喜欢程度,并且不再违背大人意愿去玩这个玩具了。答案是低惩罚组,有没有出乎你的意料。结果发现,受到较重惩罚的孩子并不改变对玩具的喜欢程度,反而如果有机会的话他们还会再玩这些玩具。而受到较轻惩罚的儿童却改变了自己对玩具的态度,在有机会的情况下,他们也不再去违背大人的意愿而去玩玩具了。这种情况怎么如此反逻辑反常识,怎么解释呢。这两个实验其实很好的说明了心理学家费斯廷格提出的认知失调理论。费斯廷格认为一般情况下,个体对于事物的态度和行为间是相互协调的(我做我喜欢的事情);当出现不一致时,就会产生认知不和谐的状态,即认知失调(例如违心夸了不喜欢的人),并会导致心里紧张(好虚伪的感觉)。个体为了解除紧张会使用一些方法,比如改变态度(变得喜欢这个人)、改变行为(停止夸奖)或者通过认知合理化(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来重新恢复平衡。第一个奖励实验中,你明明对任务不感兴趣,偏偏要求你宣称很感兴趣,撒谎就带了严重的认知失调,而如果撒谎有了充分的外部动机(我是为了得到200元的被试费啊),就有足够的理由合理化了自己表里不一的行为,这个时候体验到的认知失调就会大大减少了。而低奖励组并没有充足的理由解释撒谎行为(为了10块钱出卖自己的灵魂,不能够啊),严重的认知失调会使他们调整自己的态度,以便做到表里如一的平衡。同样道理:一个孩子本身不爱学习,但又必须坚持去学习,这就是认知失调。如果你给予他高奖励,这种高奖励就维持了孩子一边学习还一边讨厌学习的状态,不爱学习就会越来越根深蒂固。反而低奖励的孩子会因为一直以来持续的学习行为,而改变讨厌学习的态度,逐渐变得对学习感兴趣。第二个惩罚实验中,玩了本不应该玩的玩具,心理会产生认知失调,而高惩罚带了足够的合理化理由(我已经为此付出了代价),换来了心安理得。而低惩罚却没有让你重回心理安宁的理由,于是改变了对玩具的喜欢态度,行为上也尽量避免再次违规。同样道理:一个孩子喜欢打网络游戏,如果浪费了很多时间,其实他内心其实是知道不对的,会有认知失调感。这个时候父母一顿狂风暴雨式的暴击,反而让孩子越来越丧失了内心的自责,越来越心安理得、理直气壮的沉迷游戏。而换做适可而止的提醒或者温和的告诫,反而可以利用孩子的自责心理自我约束。有家长说,我这天天严防死守的打击还不管用呢,就温和的提醒两句他还不得上天啊。当然这应该在最开始的教育里利用孩子是非对错的本心,如果这个孩子已经在你的惩罚奖励中麻木了内疚心,那就摧毁了认知失调的作用原则了。所以说,有些时候一些小的奖励比大奖励更能诱使我们产生对一件事情的积极态度,而有些时候,一些小的惩罚比重的惩罚更能促使我们产生对一件事情的拒绝能力。除了勿用高奖励培养孩子对不喜欢事情的兴趣外,还有一种情况,甚至连小奖励最好也不要有,那就是孩子本身就有很强的内部兴趣的时候,任何的奖励都会破坏它。心理学家马克·兰博(1973)对一群3~5 岁大的孩子做的研究中,让这些孩子自愿参加一项画画活动。对孩子们画画的行为反馈分三种类型 A组孩子只要拿起笔画画,就会得到一条“干得棒”的缎带;B组孩子会不定时地收到同样的奖励; C组孩子则不给奖。那么问题来了,哪组孩子有最高的画画行为。 答案是C组。结果发现,一开始的时候所有的孩子都用画笔自由画画,因为绘画对于学龄前孩子来说是非常受欢迎的活动。然而经过不同的奖励后,每次画画都会得到奖励的A组孩子,明显比其他人画画的行为要少了。而C组的孩子保持了最高的画画行为。怎么解释这种情况?当孩子本身对一件事情有很强的内部动机和兴趣时,期望的奖励这种外部动机就会大大损害内部动机的强度,孩子不再是为了自己喜欢而画了,而是为了奖励。而外部动机带来的效果远远不及内部动机强大。这就是著名的德西效应。关于奖励和惩罚的作用,远没有你想的那么简单,学点心理学,远离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成为更明智的父母。作者:萧宵心理学考研主讲二级心理学咨询师一个专注分析心理学干货的心理老师微信公众号:萧宵谈心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乒乓球外协是什么意思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