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一下国球是不是只能赢不能输表情?

不是他的能力不够,是其他小将的能力暂时不够,国乒断代了,他一个人承担了大家对荣誉之师的全部期待。举个例子,二王一马时期,谁输了,团战另外两个都能补救一下。张继科输了,有皓龙可以靠;马龙输了,前边有科皓,后边有东可以靠。许昕输了,有科龙,有东。基本上三个人作战,至少有两相对稳定。但是未来小胖输了,靠谁呢?不说未来了,就想想东京,假设樊振东作为一单输两场,我们能赢的机率有多大?这还是有龙的情况下。想当年,刘胖子作为一单输两场时,可是直接让外国人捧走奖杯的。庆幸的是,樊振东外战很稳,他有一个了不起的记录,是二十多年十几位主力都没有的,就是至今三大赛单打团战都不输外战。这可能也是广大球迷暂时宽容小将,没对国乒局势特别悲观的底气。长关注就知大满贯并不容易,男队至今也就四位,孔月半是拿之前就被寄予厚望,另外三个多少都有些状况外,刘胖是天选的运气(没有否认他个人的努力的意思),因他在全运会全锦赛上的颗粒无收,一直被戏称为最走运的大满贯。张继科完全是意外之喜,太突然了来不及期待,马龙是备受质疑,直到拿了还有人觉得是让的。这种离谱的说法侧面说明了对龙的不信任不看好。但是从小胖第一次拿下世界杯,第一次闯入世乒赛决赛,几乎所有人都默认小胖会是下一位大满贯,这最难的台阶似乎在小胖这儿就成了可以轻易突破的。这个默认本身就值得深思。举例龙胖对比的,咱也算一路瞅着小白龙成长过来的,前辈给龙的压力还好,幼龙出来的时候,马王已经过巅峰期了,就剩小王压了一段时间。后边输给队友被弯道超车才是难熬。我曾在现场亲眼看见过他被队友打败后,茫然失落,队友在球迷欢呼中庆祝,他垂着头收拾球拍的样子,很心疼很压抑很难受。后来,这种失落不甘心我在胖的采访里也看见了,这就是成长要交的学费,竞技体育的残酷。龙带给胖的压力,其实是龙经历过的两种角色的综合,前辈和队友。但是在外战方面,龙的压力比胖轻多了。首先形势上,因为当时国乒没做到垄断,对于输外战压力没那么大。马龙三大赛都输过,也不影响教练组对他的信任。再者,龙背后的依靠还是比较稳的,尤其是皓外战很可以。樊振东面临的形势就严峻多了,国乒守擂地位已经形成,外协冲击度有,但其他小将外战就跟前辈没法比了。他必须一直做好决赛打外协的准备。大赛决赛打外协有多难,强大如龙赛前都压力大到吐了。至于内战,马龙作为接班人培养的时候,没教练要求他直通第一。但是樊振东被要求直通一场不输,已经不是要第一的程度,而是一场不输。过去,龙有过直通赛连输八场的情况,刘胖子依然敢坚持用他,还说有信心。如果现在樊振东在直通赛连输八场内战,舆论会如何对他?小胖可是一场外战都没输,只是决赛输给龙就要被刘胖子抹掉功劳,归为同一水平层面了。那些说小胖压力小太顺了,是认真的吗?分析其他人的大满贯之路多是运动员先自我成就,再在团队中稳定大局。而小胖的路,因为现实因素,二者近乎同时进行了,甚至他还没能完成第一步,就不得不保证第二步不出错。而第一步需要的是冲劲儿,第二步需要的是稳定。这两者本身是有些矛盾的,这或许也是前几个大满贯出现单打封神后,团战出问题的原因。个人可以凭着一股儿劲头杀到最后,但是综合能力上暂时做不到稳定。小胖在这个年纪本应该像当初的继科那样,什么都不管不顾猛冲的,但是为了撑起国乒的大局,他越来越多地需要考虑稳定。继科当初大放异彩,某种程度也是因为他没有接班人的压力。继科属于国乒的大意外大惊喜,有接班人龙在,教练组才会允许张不管不顾,用近乎癫狂的自我燃烧的方式冲顶。而小胖子没办法,在国乒后继不稳的局面下,他不仅不能学张继科的快速绚烂,还得尽可能地保证自己的职业生涯够长,长到足以让其他小将长成。两手都抓两手都硬,难上加难。天才小胖是国乒有史以来最年轻的世界冠军,坐火箭进国家队,也是入队后出成绩最快的神童。16岁,第一次参加全运会,就赢了科昕,杀进决赛和当时的世界第一龙厮杀到第7局。因为冒头太快,最能扒八卦的解说最初介绍他的时候,都找不到什么资料。现在都知道他是世界排名第一,但是有多少人知道,2014年,樊振东的世界排名第三了。他时运差点,出道就赶上白龙即将熬出头的准巅峰期,明明是小将却直接被放在老将里做比较。两代王者无缝冲一起了,很少有人会拿胖跟同龄人比的,他的同龄人在奥运限定球迷眼里,可能是马龙张继科。樊振东真的冒头太快了,一下冲过了前边两代人,对他的要求,就不是二号位、三号位,就是一张明牌,全世界都知道这是中国未来的领军人物。而在龙二十多岁时,同伴先冒头了,所以龙这个接班人一时受到争议。但是张是谁都敢赢,谁都敢输的所谓大格局之人,所以,龙仍有他的优势,趁机积累磨练技能。张拿大赛,龙拿小赛,也算联手接下了二王一马的江山。小胖现在呢,面临国乒最青黄不接的局面,但是国乒反而被塑造出最盛世的光环,无人做后盾,他必须独自撑起。从很小被叫少皇,到他低潮走出来之后,越来越多的媒体给他冠用领军人物的称呼。给他的称呼代表着对他的认可,也许代表着无限责任系于他身。最初对他的期待是基于他的能力,他出现地太让大家惊喜了,肉眼可见地快速成长,他一次次刷新了纪录,期待随之一点点被拔高了。他优秀就会希望他更优秀,他天才,就会期待尽快封神,欲壑难填。加上男队形势上的困境,很长一段时间,除了小胖其他小将也无可期待,好不容易内战冒头了几位,送出去比赛那叫一个花样百出。试来试去,可不就只能逮着唯一的独苗薅了。这苗也老实懂事,自觉被薅,管他多大的担子,合不合理,就扛呗。满足被不断拔高的期待是很难的,因为是人就会有疲惫的时候。不管怎样,奥运结束了,告别上一阶段,胖需要总结,不能不在意,也不必太在意。我是希望小胖别太在意别人的期待,想想自己真心想要的,以大赛为目标调整自己的状态,学会取舍,毕竟未来会更加困难,未来对他的苛责也会更多。至于解说,有些是蛮恶心的,连湾湾那些日吹解说都知道体谅胖的难处,偏偏大陆某些歪屁股各种骚操作。打奥恰11:3,都要挑剔不该丢分呢,4:0都要被说侥幸险胜呢,如何能满足这些人的胃口?还有一个原因是,小胖不是按照某些解说喜欢的方式打球的,他过于自信的硬碰硬式打法在解说眼里就是犯傻。这个仁者见仁吧,角度不同,结论就不一样。我个人是比较讨厌解说在工作场合过分夹带个人情绪的,疯狂输出的。也有的就是为捧而捧,印象很深,有一年看八一的决赛,樊振东两单都赢了,好像是邓女士解说的,前边吹一个,后面吹一个,都是吹站胖对面的。关键第二个是梁大胖,你要说不喜欢小胖那种打法,怎么也不该吹梁大胖的打法吧。某些解说对于樊振东双标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受不了的可以看看湾湾版本或者Adam的解说,虽有偏好立场,但不瞎。你喜欢小胖要有胖式大心脏,对他的批评永不会少,还会随着他的关注度大增,越来越多。要接受客观批评,不要像某几家似的盲目护短或只盯长处的饭圈式尬吹。但是在部分偏执恼羞的抱团下,这些年跟风看衰小胖的xnb太多了,要有辨别伪内行的能力,遇到胡搅蛮缠乱踩的不妨拉表格横向纵向分析对比。解说有倾向,粉丝会尬吹,都改变不了比赛结果。竞技体育就是拼实力,粉丝会上头,真球迷和普通观众可不傻,没有比成绩单更好的证明了。多关注赛场,多看比赛自有心数。有兴趣不妨学学技术,胖球真的是很有趣的一项运动,但是不建议小白盲目临摹小胖啦!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国足从来没赢过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