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德八种最好的记笔记方法可以做什么?

因为之前写的南大备考记录贴篇幅有些太长,所以真题和笔记的整理方法就另开了这篇文章来梳理。本文纯粹是我个人对自己学习方法的一点小总结,不具有普适性,仅供参考~【此外,南大艺术文化学专业相关的各类信息(参考书目、院校网址、往届分数线、复试流程等等)在原回答中写得比较详细,就不重复赘述了,见下方卡片链接吧:下面直接进入正题——1.真题整理——按题型进行分类,按题目关联性和逻辑性进行排序专业课真题买到手时都是一年一年分开来的,但我感觉按年份来做题会有点乱,思路不连贯,于是就把每一年的题目都给拆散开来,同一个题型的题目全整理在一起;此外,每种题型再按中国和西方区分开来。比如这就是我整的真题答案,差不多每个题型单独做了一个word(1)名词解释题、简答题名词解释和简答题都属于重复率较高的基础题,经常同一个问题今年出简答,明年就变名解。所以这两种放在一起讲。先整理名解,它是基础中的基础。直接上例子,我的665名词解释,最终整完的答案目录是这样的:665名词解释目录——中国部分665名词解释目录——西方部分主要有以下几个点:【1】 题目的排列顺序,并不是按照真题的年份来的,而是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中国的放一起,西方的放一起;时代相近的放一起;关联性较高的放一起……(比如得意忘象、观物取象、立象以尽意就属于关联性很高的。柏拉图的模仿说、灵感说(迷狂说),亚里士多德的模仿说也同理)这样做的好处是,背题时思路很连贯,而且你的知识体系会比较凝实,不会东一榔头西一棒的很零散。考试时看到一个知识点,脑子里会马上跳出无数相关的知识点。【2】整理名词解释时,重复考的题目,在标题中把考过的年份都标出来。如果后续整理简答时发现和名解有重复,同样在名解的标题里补充上。类似这样:气韵生动在2015、2018、2020都出过名解,且2013年出过简答这种方法可以帮助你快速判断这道题是否是重点,后续背基础题时,重复多的题需格外关注,回归到参考书目原文中仔细捋捋答题思路。因为它们很可能就是你上考场时会遇到的原题。【3】鉴于这两种题型经常会互换着考,所以建议不管名解简答一律按照简答来整理。(2)鉴赏题还是直接上例子,我的鉴赏题是这样整理的:因为665、940的鉴赏题重合率较高,所以放一块了。先简单做个分年份的汇总然后大致按照年代顺序or相关性顺序进行排列我当时花了小半个月的时间,每天做一道鉴赏题,这样整理完之后就会发现其实很多语料都是通用的。比如,写完了展子虔的游春图、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那么你脑海中就应该形成一套青绿山水画的答题思路;再比如,写完了溪山行旅图、寒林骑驴图等,就应当要掌握北宋三大家的画风、宋代书画的整体风格,宋代画家的修养理论等等。总之,做题时需保持发散的思维,从一幅画拓展开去,而不要就局限于那孤零零的一个作品。另外,不要把鉴赏题写成枯燥的画面分析。可以讲构图、色彩、用笔,但除此之外,尽量站在艺术批评的立场上去思考这个作品,可以结合一些艺术批评家的理论去阐述。(3)论述题因为论述题涉及的知识比较综合,很难分类,所以我还是按年份整理了。论述题题干较长,直接把题干设置为标题格式,生成目录会很乱,所以有几道题是我自己总结题干后概括出来的小标题。(下图中带括号的那些题就是)论述题我自己摸出来的整理方法是:合并同类项。什么的题叫“同类项”呢?举个例子——(2016年665论述题)美国分析哲学家阿瑟丹托认为“艺术无所谓美丑,美不再是内在于艺术品的本质属性了。”如何在现代美学体系中理解这句话的意思?请结合印象派以来的现代艺术实践,加以论述。要求:史论结合、紧扣主题、言简意赅(2013年649论述题)英国艺术史家赫尔伯特·里德在《艺术的真谛》中强调:“艺术与美无关。无论我们是从历史角度(艺术的历史沿革),还是从社会学角度(目前世界各地现存的艺术形态)来看待这个问题,我们都将会发现艺术无论在过去还是在现在,常常是一件不美的东西。”美国艺术哲学家阿瑟·丹托也不无感喟地说:“美几乎在20世纪从艺术现实里消失了,好像吸引力是某种污名,它含有粗俗的商业用意。”你认可上述观点吗?请结合具体艺术现象,谈谈艺术与美之间的关系。要求:紧扣材料、史论结合、简明扼要(2017年665论述题)结合以下材料,论述艺术与美的关系:材料1: 美学作为自由艺术的理论、低级认识论、美的思维的艺术及其与理性类似的思维的艺术,是感性认识的科学。——鲍姆嘉通的《美学》/// 材料2: 美与快适、善的判断不同,快适使人快乐,善使人珍视和赞许,美则使人满意,因为美的欣赏是唯一无利害关系的、自由的愉悦。——康德的《判断力批判》/// 材料3: 一般来说,一件东西一旦变得有用,就不再是美的了;一旦进入实际生活,诗歌就变成了散文,自由就变成了奴役。所有的艺术都是如此。艺术是自由,是奢侈,是繁荣,是灵魂在欢乐中的充分发展。绘画、雕塑、音乐,都绝不为任何目的服务。——戈蒂耶的《《阿贝杜斯》序言》/// 材料4: 艺术除了表现它自身以外,不表现任何东西,它和思想一样,有独立的生命,而且纯粹按照自己的路线发展。——王尔德《谎言的衰朽》/// 材料5: 所有的艺术都具有一定的共性。艺术往往被界定为一种意在创造出具有愉悦性形式的东西,这些形式可以满足我们的美感。而美感是否能够得到满足,则要求我们具备相应的鉴赏力,即一种对存在于诸形式关系中的整一性或和谐的感知能力。——赫尔伯特·里德的《艺术的真谛》(2020年665论述题)论述你对美和艺术的关系的看法以上4道题,我直接将他们合并为一个“同类项”——请谈谈你对美和艺术之间关系的看法。答题思路就可以这样理:①“美”的概念是什么,发展历程是怎样的②“艺术”的概念是什么,发展历程是怎样的③ 两者在古代的关系如何,转至近现代后,关系发展了什么变化。当然,这只是一个非常粗糙的答题框架,在论述这些的过程中,再用你学过的各种艺术理论,结合具体的作品,使你的答案自圆其说,且能够全面地展现你的知识储备。譬如可以这样写:这样写完后来个小总结,比如:“艺术”这个范畴是一个历史性的概念,在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内涵。然后转入对艺术和美的关系的讨论理论讲完,可以举实际的例子,比如一些看起来并不“美”的现代艺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上面两张图只是截了我整理的答案中的小片段,只是讲个思路,具体的建议大家多看看论文,自行整理。(南大从23年开始,940变成892艺术评论与写作了,一定一定要看论文,千万别偷懒。论文找知网的核心期刊就可以)我把所有看过的论文大致分类理了几个文件夹,可以参考下2.关于背书——先背真题,基础题必背,论述和鉴赏靠理解背书的重要程度,真题>你的笔记。word的目录和导航窗格功能非常好用,上述真题整理好后,设置标题格式生成目录,直接照着目录背就行。题目多了可以点黑色小箭头把它收起来,要背哪一块内容就点白色小箭头把它展开,直接跳转。还可以直接在word的导航窗格里单击拖动标题进行排序。940的名解、简答、论述为了背书方便我给放一起了,题目太多,可以在导航窗格折叠小标题方便查找小标题展开后,单击题目直接跳转答案。背书时可以遮住右半边,看着导航窗格的小标题背手机里也可以下载一个WPS,把你的真题word放进去,让内容适合手机窗口,就可以随时随地拿手机背书了。以上方法仅适用于名词解释和简答这样的基础题。鉴赏和论述没必要死记硬背,而且也不可能背得出,即便背出来了,考试也未必一模一样考。其实看过那么多论文,自己亲手写过那么多论述之后,印象就足够深刻了,平时有空没空多回头捋一下你的答题思路,一般来说问题不大。3.辅助记忆法怎样让自己对知识点的掌握更牢固呢?这个就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了。我主要用过以下几种办法:(1)做思维导图仍然直接上例题:(2016年665简答)在康德的《判断力批判》中,崇高与美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正常答题可以这样写背书的时候可以转化成这样的导图再来一道例题,莱辛的诗画界限,这道题考过很多次,所以可以合并同类项:2010年665简答:结合实例论述莱辛在《拉奥孔》中论“诗和画的界限”的主要观点,并谈谈你对艺术门类划分的看法。2016年665简答:莱辛在《拉奥孔》中分析了诗与画的界限,请问二者有哪些异同点?2020年665简答:莱辛《拉奥孔》中提示的诗和画的异同(15分)2013年940论述:结合具体艺术作品,阐述莱辛《拉奥孔》关于诗画比较的基本观点及后世影响莱辛—诗画界限诗画之同(2)学会抓重点,只背关键句。其实每道题,真正需要你死记的就那么几个关键词。背出关键词,用自己的话把它们串起来就行了。举个例子:荆浩的“六要”要背的其实就只有红字和黄色高亮标记的部分。其他地方完全不需要背。(3)一边背书一边手写我背书的时候习惯在草稿纸上飞速手写。不用写得特别工整好看,列出关键词就行,字烂一点排版乱一点都没事,主要是加深印象。大多数写满狂草的草稿纸都被我扔了,留了几张稍微清楚些的。得意忘象风骨手写的记忆深刻程度,和看工整的宋体字的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哪怕它们被我画得很乱,但是一眼扫过去就是觉得比打印出来的资料更让人印象鲜明。到临考前几天我基本没再看电子资料,都是抱着一堆乱七八糟的草稿纸在背书,亲测效果不错。4.参考书做笔记的方法——简明扼要,抓考点(1)参考书分类01方向原本八本参考书,23考研开始变成七本,先非常笼统地分个类:中西方美学:朱光潜《西方美学史》,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中西方美术史:傅抱石《中国绘画变迁史纲》,贡布里希《艺术的故事》艺术批评/艺术理论:罗伯特·威廉姆斯《艺术理论—从荷马到鲍德里亚》,文杜里《西方艺术批评史》,李泽厚《美学四讲》除了美学的两本要着重对待之外,后面五本不需要费大力气去做笔记。这三大类建议的学习方法:美学:朱光潜叶朗这两本是重中之重,放在最前面看,在脑海中构建好整体框架后有助于理解其他书目。这两本的重点内容需详细做笔记+背诵笔记做法:①根据真题考频来判断重点,②按照整理真题的方法去做笔记,跳出书本,抓住考点,琐碎的东西请大胆舍弃!(推荐大家参考下面这个链接的整理模式,虽然内容稍显粗糙,但他这个思路挺好的)西方美学史,根据南大的考题简单划了下重点(红线部分)美术史:同样根据真题抓重点,参考真题中的鉴赏题重复率还是挺高的。不需要对每个作品都如数家珍,按时间理清主流画派、主要特征就可以。傅抱石和贡布里希的原著如果看得比较累,可以去图书馆随便借两本美术史教材辅助学习。艺术批评/艺术理论:建议在朱光潜和叶朗的两本看完之后,再看这三本,不然可能一头雾水。这三本的知识比较综合,很可能出论述大题,并且对鉴赏题也会有一点启发。这三本涉及到近现代的部分,因为艺术流派日趋纷杂,艺术批评也是百家争鸣,可能会有点乱。不懂的地方建议找论文看看,非常有效。(比如你看完一篇形式主义相关的论文,那沃尔夫林、克莱夫·贝尔、罗杰·弗莱、柏林伯格等人的思想差不多就能串联起来了。然后可以回头重新去思考一下美术史的部分,尝试用批评家们的思想去阐释具体的作品)(2)做笔记的偷懒法参考书做笔记的方法,和整理真题的方法一脉相通。无非是根据真题考频判断重点、列提纲或者画思维导图。在时间有限的情况下,做朱光潜和叶朗那两本的笔记就够了。诚实地说,其他几本我做的笔记都没怎么用上。比如贡布里希《艺术的故事》、李泽厚《美学四讲》这两本,我当时做了挺详细的笔记(见下图),但做真题的时候真遇到了,我都是直接回去翻参考书看原文,笔记压根不会去看。《美学四讲》笔记《艺术的故事》笔记不是说不能做笔记,而是太过详尽的笔记没有必要。对大多数考研儿来说,备考时间就那么一年,必须得在最短的时间里,抓住最紧要的知识点。所以该偷懒的时候还是要有技巧地偷懒。偷懒法一:pdf截图+图片转文字上面的《艺术的故事》《美学四讲》两份笔记,并不是我逐字逐句手打的,而是从pdf中截图,然后用电脑自带的photo scan直接图片转文字,然后复制粘贴到word。如果文字中有空格,全选后在word里点开始菜单-替换就行。(更好的办法自然是找word或txt版本的参考书,可以直接复制。或者干脆淘宝买一份笔记,朱光潜和叶朗那两本很多学校都考,笔记满天飞,淘宝好像5块钱就可以买到)偷懒法二:直接在书上做标记文杜里《西方艺术批评史》(不舍得直接在原版书上乱画,就淘宝找打印店把pdf打印成书)偷懒法三:按照回答真题的模式去做笔记一边看书,一边思考:这个知识点可能会怎样出题?如果考了这块内容,你该怎样组织语言,用怎样的逻辑去分点作答?这个知识点作为你的知识储备,可以适用于那种类型的鉴赏、论述或写作大题?、与之相关的知识还有哪些?思考完之后,省略不重要的部分,简单罗列一个框架作为笔记。总之,不要把笔记做成正文的缩句,而要把它们整理成某个问题的备选答案,尽量浓缩内容,拎出答题的框架。不要怕笔记太简单不利于后期复习,大不了到时候回头翻书嘛。备考阶段,不需要追求完美的笔记,也不要追求对知识点达到全方位、事无巨细的掌握,这是不现实的,很多时候反而会助长焦虑。傅抱石《中国绘画变迁史纲》手写笔记,南北宗的区别补充书目:周宪《美学是什么》。模仿论和再现论的区别暂时先写这么多,后续有想到的再补充吧。用word整理真题的过程还是比较费时间的,如果对目录和标题的用法不是很熟悉、又有强迫症的同学,不太建议用这种方法,不然很可能学习的重心变成了整理文档,而不是专业课的学习。总之,找到最适合你的方法,把时间用在刀刃上吧。考研儿们的时间都很宝贵,别的废话就不多说啦~祝大家研途顺利!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八种最好的记笔记方法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