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前叶少兰那一日在虎牢大摆战场场好似猛虎入群羊台湾作家

第一编
新文学的第一个十年(1917—1927年)第一章 文学思潮与运动(一)一、文学革命的发生与发展一、具体的发展过程1、炫目的花与未结的果:诗界革命、文界革命、小说界革命2、1915年9月陈独秀于上海创刊《青年杂志》,新文化运动的开端,主要从两反面推进思想启蒙运动:其一,重新评判孔子,抨击文化专制主义,倡导思想自由;其二,广泛引进和吸收运用西方文化。3、1917年初,陈独秀与杂志迁京,杂志更名为《新青年》,由陈独秀、李大钊、胡适、刘半农、沈尹默、钱玄同等轮流编辑。4、其中的一些文章,包括:A、胡适《文学改良诌议》,曾提出“八事”;以及1918年4月发表的《建设的文学革命论》,提出了“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来概括文学革命的宗旨。B、陈独秀《文学革命论》,提出将“三大主义”作为征战的目标。C、钱玄同、刘半农导演的“双簧信”D、周作人《人的文学》提出以人道主义为文学之本。5、文学革命过程中的一些论战:A、与鸳鸯蝴蝶派的论战B、与旧文学势力 林琴南的论战C、与梅光迪、吴宓等“学衡派”的论战D、与章士钊“甲寅派”的论争。6、文学革命的实绩:A、白话文的全面推广。B、外国文学思潮的广泛涌进和文学团体的蜂起。C、文学理论建设的初步成果。D、创作取得了引人注目的实绩。E、总结:前所未有的一次、伟大而彻底的文学革命新运动,带来了文学观念、内容形式等方面的大革新、大解放。二、外国文艺思潮的涌入和新文学社团的蜂起1、外国文艺思潮对当时作家的影响A、意象派对胡适“文章八事”的影响B、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对陈独秀发动文学革命运动的启发C、西方人道主义对周作人《人的文学》的影响D、易卜生主义对问题小说的影响。2、文学社团的蜂起A、1921年的文研会。B、1921年的创造社。C、1923年的新月社。D、1924年的语丝社。三、胡适、周作人与新文学初期理论建设1、重要的作家与理论作品A、陈独秀《文学革命论》。B、刘半农《我之文学改良观》。C、钱玄同《寄陈独秀》、《寄胡适之》。D、傅斯年《文学革命申议》2、胡适的理论思考。
A、进化论对他的“白话文学”论和“历史的文学观念”论的影响:文学史只是一部文字形式新陈代谢的历史,是“活文学”随时代替“死文学”的历史。
B、1916年10月,《文学改良奏议》,提出从“八事”入手。
C、1918年4月,《建设的文学革命论》表示要以“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作为文学改名的宗旨。
D、对中国文学传统的重估,1923年创办《国学季刊》,主张对过去的文化遗产进行清理。
E、1918年《易卜生主义》中,宣扬个性主义,主张写实主义。3、周作人的理论思考。
A、1918年底发表的《人的文学》提出以人道主义为本,观察研究分析社会人生诸问题,描写“非人的生活”,展现“理想的生活”。B、1919年初,提出《平民文学》的概念,与贵族文学对立,两者的主要区别是“文学的精神区别,指它的普遍与否,真挚与否”。C、1920年《新文学的要求》讲稿,反省了人的文学的功利主义。1923年,评论集《自己的园地》,强调尊重创作个性、抒写表达作者各自的情思,主张“人生的艺术派”D、1921年《美文》对现代散文问题的理论确认。四、文学创作潮流与趋向1、第一个十年的三个阶段
A、1917-1919五四运动爆发,是文学革命初期,很幼稚,难以摆脱旧文学。B、五四到“三一八”惨案,新文学第一代重要作家登台亮相,鲁迅、郭沫若。C、“三一八”惨案到1927年“四一二”事变,投入抗战,创作的沉寂。2、趋向
A、理性精神的显现。B、感伤情调的流行。C、个性化的追求。D、多种创作方法的尝试。第九章 文学思潮与运动(二)一、 30年代文艺运动发展的基本线索1、三十年代文学思潮的显著特征
A、文学主潮的空前政治化
B、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推进马克思文艺理论的发展C、自由主义文学思潮的兴起8、文学创作的潮流和趋势:
A、广阔的社会历史内容:题材的开拓和表现角度的新的开掘:个人走向社会历程、中国社会半殖民化等;文学形式的变化:中长篇小说与杂文、报告文学B、对民族灵魂开掘的历史深度:艺术表现上:典型环境中典型人物的描写,心理刻画艺术的特别重视C、从沸腾的历史潮流汇中所吸取的战斗激情与壮阔厚实的力的美D、作家作品中个人风格、民族风格与时代审美特征的同时出现2、无产阶级文学文学的倡导:个人的文艺早过去,代替的必定是无产阶级文艺
A、1928年,太阳社创办《太阳》月刊,由蒋光慈、钱杏邨主持B、同年李初梨、冯乃超、彭康主持创建《文化批判》C、《创造月刊》的突变。D、1930年,“左联”的建立。3、自由主义文学的倡导:无产阶级运动已经由政治的更进而为文化的运动。
A、1927年,胡适、徐志摩等到上海创办新月书店
B、1928年,创办《新月》杂志:维护“独立”“健康的原则”“尊严的原则”4、国民党的民族主义文艺运动
A、1929年中选办提出“三民主义文艺”,中国文艺社《文艺月刊》B、1930年,潘公展等发动“民族主义文艺运动”二、革命文学论争和以“左联”为核心的无产阶级文学思潮1、对鲁迅的攻击
A、太阳社等,清算鲁迅茅盾叶圣陶郁达夫,坚持“组织生活论”“工具论”
B、鲁迅“一切的文艺固然是宣传,而一切的宣传却并非全是文艺”,文艺“不过是一种社会现象,是时代人生的记录”2、对“新月派”的批判
A、“新月派”以“人性论”否定阶级论,“天才论”认为文艺是极少数天才的创造B、鲁迅坚持与“左”“右”两种立场斗争的立场。3、与林语堂“性灵文学”的论争
A、林语堂1932《论语》半月刊、1934《人间世》《宇宙风》,提倡性灵文学
B、被视为对黑暗现实的逃避,对作家社会责任的推卸。在“风沙扑面,虎狼成群的时候”,靠着低诉和微吟,将粗犷的人心磨平”4、与“京派作家”的论辩
A、30年代北方以《骆驼草》《大公报·文艺副刊》《水星》《文学杂志》聚集的作家群。
B、强调文学与时代、政治的距离,追求人性的永久的文学价值。
C、朱光潜《“曲终人不见,江上数风青”》“和平静穆”的美与鲁迅热烈提倡的战斗的力的美。D、周作人《自己的园地·序》,刘西渭(李健吾)《咀华集》,沈从文《沫沫集》5、“左联”的概况
A、中国左翼作家联盟1930年上海成立,鲁迅做了《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
B、《拓荒者》《萌芽月刊》《北斗》《文学导报》。C、“我们的艺术是反封建阶级的,反资产阶级的,又反对失掉社会地位的小资产阶级倾向”,并且表明要“援助而且从事无产阶级艺术的产生”6、左联的工作
A、加紧对马克思文艺的翻译介绍和研究工作
B、对世界文学的引进C、积极推动文艺大众化7、对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把握过程:
A、初期,创造社成员的独尊现实主义B、1929年,太阳社从日本引进的无产阶级现实主义文学C、1932年,瞿秋白、茅盾提出“唯物主义辩证法创作方法”D、1933年,周扬《关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提出“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第二十一章 文学思潮与运动 (三)一、战争制约下,不同执政地域的文学分割并存1、第三个十年的总体特征A、文学和战争与救亡发生紧密的联系B、战争局势的变化影响到文学发展的阶段性C、影响到作家的心理心态、题材风格等D、战争分割文学地区:国统区、沦陷区、解放区2、国统区文学特征:初期:1937-1938武汉失守,服从于“救亡”,A、基调表现:昂扬奋进的英雄主义,爱国主义主题和解放战争中新人的诞生B、1938年老舍、郭沫若、冯乃超、胡风等成立文协,提出“文章下乡文章入伍”C、文体上:报告文学和通讯成了最热门的题材;诗歌向广场文艺发展D、强调调了文学的功利性宣传性,牺牲了多样化和个性化中期:武汉失守进入相持阶段,社会心理和时代气氛为之一变,开始正视现实A、基调:“热情凝固了,幻想破灭了,光明晃远了,代替了这的是新的苦闷和抑郁”B、文学的艺术表现追求其应有的丰富性、复杂性和深刻性C、题材上:爱国主义题材的纵深开拓与发展D、文学形式:史诗格调的追求:长篇小说、多幕剧长篇叙事诗与抒情诗后期:抗战后期至解放战争时期A、基调:时代大转折时期特有的紧张愤激,嘲讽痛苦B、题材:集中于对黑暗的诅咒和对腐朽的现实政治的否定,以及知识分子的自我内省C、在解放区文学影响下,向民族形式与大众化方向发展,加强与世界文学的联系。3、解放区文学特征:陕甘宁地区,明朗、朴素的基调A、解放区文学产生的前提:在政治翻身上的农民提出的文化翻身的历史要求B、题材主题方面:对新社会新制度的赞美及对人们斗争生活的热情描绘C、对文学民族大众化的自觉探讨D、缺陷:形成一种片面性4、沦陷区文学特征:1937年“七七”事变以北平为中心的东北沦陷区文学A、日伪的文化政策:禁绝一切“激发民族意识对立”“对时局有逆反倾向的作品”B、题材:乡土文学的倡导以及对平凡生活的重新发现与肯定C、俗文学与雅文学在对立中的接近趋向二、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1、《讲话》概况A、1942年5月召开,1943年10月发表于《解放日报》B、对当时的文艺运动有现实针对性,并对革命文艺的诸多理论问题也做了系统阐述,主要考虑的是当如何领导文艺的根本性的政策问题。2、《讲话》的问题A、革命文艺“为什么人的的问题”:“为群众”,“首先是为工农兵服务”B、“如何为群众”:作家艺术家的政治立场如何转变、思想感情如何向工农兵靠拢的问题。途径:与工农兵结合。C、文艺与政治的关系:文艺从属于政治下“政治上与真实性的统一”(实际上的割裂)D、文艺与生活:“文艺源于生活,高于生活”E、必须继承一切优秀的文学艺术遗产三、文学思潮、论争与胡风的理论批评1、关于“民族形式”问题的论争:利用旧形式创造作品A、毛泽东《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创造新鲜活泼的为百姓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B、1940年,在看待民族形式来源上林冰葛一虹两种片面看法2、文艺与政治、文艺与生活关系问题的论争A、1942年,延安:整风初期的探讨,以及对王实味等人的政治性批判B、国统区,关于茅盾《清明前后》、夏衍《芳草天涯》3、关于现实主义和“主观”问题的论争。A、胡风强调作家“主观战斗精神“,提倡重体验的现实主义。B、批评者:认为生活应当一句政治标准化为主流直流、本质与非本质、光明和黑暗等,并要求革命作家以体现主流、本质、光明的生活为描写对象。第三章 小说(一)一、“五四”小说取得文学的正宗地位1、小说取得文学正宗地位的过程
A、传统地位:边缘,被正统士大夫不耻。B、1902年,梁启超发动“小说界革命”,提高了小说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C、“五四”文学革命给小说的现代化带来了契机。D、外国小说的引入,推动了古典形态向现代形态的转型。E、经济的发展、稿费制度、市民阅读群体对小说发展的作用。二、从问题小说到人生派写实小说1、问题小说形成的多方面原因
A、思想启蒙运动造就了“思考的一代”。B、受到欧洲、俄国表现社会人生为主的直接刺激。2、发展过程:
A、开端:罗家伦《是爱情还是苦痛》,俞平伯《花匠》,叶圣陶《这也是一个人?》B、正式:1919年,冰心发表的《斯人独憔悴》。C、1921年文研会成立,将问题小说推上高潮。3、问题小说作家作品
A、冰心《两个家庭》、《斯人独憔悴》、《超人》。B、王统照《微笑》、《沉思》、《湖畔儿语》、《一叶》C、张资平《冲积期化石。》D、庐隐《海滨故人》4、人生派小说作家作品
A、叶圣陶:问题小说有《这也是一个人?》、《低能儿》,人生派小说以学校知识分子和城镇小市民为题材如《潘先生在难中》、《饭》、《校长》。文研会的乡土小说作家群:B、鲁迅C、王鲁彦《柚子》、《菊英的出嫁》、《野火》又名《愤怒的乡村》D、彭家煌《怂恿》、《隔壁人家》、《我们的犯罪》E、台静农:集子《地之子》,《烛焰》、《天二哥》《拜堂》《新坟》F、许钦文《故乡》集子、《鼻涕阿二》G、蹇先艾《水葬》、《在贵州道上》、《盐巴客》H、许杰《惨雾》、《赌徒吉顺》三、自叙传抒情小说1、自叙传作家作品
A、郭沫若《未央》、《鼠灾》。B、倪贻德《玄武湖之秋》、《残夜》、《音乐会小曲》、《木犀》、《楼头》、《双影》。C、叶灵凤《壁画》、《女娲氏之遗孽》、《菊子夫人》D、王以仁《孤雁》E、庐隐《海滨故人》、《一封信》、《灵魂可以出卖么》、《或人的悲哀》、《丽石的日记》、《象牙戒指》F、淦女士(冯沅君)《隔绝》、《隔绝之后》、《慈母》、《旅行》、《春痕》书信体小说。
G、其他人有陈翔鹤等2、废名(冯文炳):《竹林的故事》、《桃园》、《浣衣母》3、许地山:《命命鸟》、《春桃》、《缀网劳蛛》、《商人妇》第十四章 小说(二)政治和商业对小说的介入,30年小说形成了三个流派:1、以左联为核心的左翼小说2、远离文学党派性和商业性的“京派”3、最接近读书市场的“海派”一、“左联”和左翼小说:1、 “左联”A、1930年成立,文学与政治兼有的社团,促进了革命现实主义小说的成熟发展。B、前期:以蒋光慈、洪灵菲为代表的太阳社,为革命呐喊的“革命+恋爱”小说C、后期:以茅盾、沙汀、吴组湘为代表的社会剖析小说2、“革命加恋爱”题材小说
A、洪灵菲《流亡》,孟超《盐务局长》,刘一梦《失业之后》
B、华汉《地泉》(《深入》《转换》《复兴》三部曲),瞿秋白、茅盾等五人对它的总结C、蒋光慈《少年漂泊者》《丽莎的哀怨》《咆哮了的土地》(《田野的风》)3、柔石
A、早期,青年婚姻恋爱为题材《疯人》《旧时代之死》《三姊妹》
B、后期,青年知识者的追求和开掘下层劳动人们悲苦的命运:《人鬼和他的妻底故事》《为奴隶的母亲》。4、胡也频
A、早期:《北风里》
B、后期:《光明在我们前面》《到莫斯科去》5、丁玲:
A、前期:1927年起,《梦柯》《自杀日记》《莎菲女士的日记》等,对郁达夫开创的知识分子时代病的自我感伤小说的总结与结束
B、后期:开始尝试写工农大众作品:《韦护》《水》《母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莎菲形象的分析:
A、总:五四落潮后小资产阶级叛逆苦闷的知识女性B、叛逆性:对自由个性与爱情的追求C、大革命失败后的黑暗环境D、病态的反抗。6、张天翼:优秀的讽刺小说家
A、前期:《三天半的梦》、《二十一个》等,鲁迅“失之油滑“B、后期:反虚伪、反庸俗、反官僚的主题,《包氏父子》《清明时节》《华威先生》C、三类讽刺对象:虚位狡诈的地主官僚形象、动摇庸俗的小市民小知识分子、愚昧不幸的城乡底层人们。D、讽刺艺术:狄更斯式勾勒式的刻画;泼辣豪放的风格。7、沙汀
A、“选材要严,开掘要深”,与鲁迅关于题材问题的通信
B、前期反映当时的土革运动:《法律外的航线》《老人》《战后》,印象式写法C、后期描写农村黑暗生活:《代理县长》《龚老法团》D、艺术特点:浓郁的川北特色和事态人情;从深处挖掘人物带有心理内容的谈吐和动作;结尾的余味深长。8、吴组湘
A、《西柳集》:《樊家铺》《一千八百担》
B、冷静细腻不动声色地描写9、叶紫:《丰收》《山村一夜》,未完小说《太阳从西边出来》《菱》
A、以揭露农村姐姐压迫的尖锐性著称B、黑白分明的铅画:对立不可调和的矛盾与感情C、理想注意的光辉、昂扬的音调10、艾芜:短篇集《南行记》:《山峡中》《人生哲学的一课》A、以特异边地人民传奇生活费题材。B、少写反面人物,不回避劳动人民的污垢,善于从中发现人性美东北作家群:1、萧红:《生死场》《呼兰河传》《小城三月》等
A、本真的文化形态的描述B、打通文体的厚障壁,创造出一种介于散文小说诗歌之间的新式小说C、忧郁感伤与女性的纯净美2、其他:A、萧军:《八月的乡村》,短篇集《羊》《江上》等B、端木蕻良《憎恨》《科尔沁旗草原》C、骆宾基《边陲线上》二、京派小说和其他独立作家的小说1、京派小说的特征:
A、乡土中国的文化形态:热衷于发现各自的平民世界
B、诚实、从容、宽厚的审美情感:发掘普通人生命的庄重与坚忍C、提供了成熟的抒情体和讽刺体样式小说2、废名:《竹林的故事》《莫须有先生传》《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
A、童心的视角:对人间纯美的向往,对人生丑陋的有意规避B、“作为抒情诗的散文化小说”3、叶圣陶:《倪焕之》《多收了三五斗》《李太太的头发》《英文教授》4、王鲁彦:《桥上》《屋顶下》《李妈》5、王统照:《山雨》6、萧乾:
A、早期:《篱下》《矮檐》“忧郁者的告白”。“城中两个世界”下的“童年视角”。B、后期:《皈依》《昙》《参商》宗教题材小说。批判社会的力度。
C、爱情小说:《蚕》《梦之谷》,对爱情的体验。7、师陀(芦焚):小说集《谷》《里门拾记》《落日光》《野鸟集》
A、以乡下人自居,精神返乡的结构B、农村人物贫富的清晰度C、讽刺与事情的掺合D、独特的叙述:回叙的风格、旁观叙述人的确立8、其他:
A、李健吾《终条山的传说》《心病》《陷阱》B、林徽因《九十九度中》《钟绿》《吉公》《文珍》《绣绣》C、李劼人《编辑室的风波》《死水微澜》《暴风雨前》《大波》三、海派小说1、海派作家的分期:
A、前期:以张资平、叶灵凤为代表B、中期:新感觉派小说,以施蛰存、穆时英等为代表C、后期:以张爱玲为代表的沪港市民传奇2、初期海派的特点:
A、新文学的世俗化和商业化B、对都市的过渡性描写C、提出“都市男女”这个长写长新的主题3、张资平:《台莉》《最后的幸福》《长途》《上帝的儿女们》
A、海派性爱小说,鲁迅:“三角多角恋爱小说家”B、反映现代青年婚礼的一面C、商业目的:色情因素的制造D、反射出海派的驳杂,使新文学堕落和让商业文学获得某种新文学性的同时并存4、叶灵凤:《女娲氏之余孽》《菊子夫人》《红的天使》等
A、弗洛伊德心理分析的运用B、早期的幻美色彩C、对时髦女性的动态刻画D、用极骚杂的现代主义的形式来歌咏中世纪风的轻微感伤。5、“新感觉派小说”
A、以施蛰存、穆时英、刘呐欧等为代表
B、受1924年日本新感觉派的影响
C、第一次以现代人的眼光来打量上海,用一种奇异的现代的形式来表达这个东方大都会的城市与人的神韵。6、刘呐欧:A、《都市风景线》B、“他是一位敏感的都市人,操着他的特殊的手腕,他把这飞机、电影、JAZZ、摩天楼、色情狂、长型汽车的高速度大量生产的现代生活,下着锐利的解剖刀”7、穆时英:“新感觉派的圣手”
A、《公墓》《上海狐舞步》黑牡丹《白金的女体塑像》B、对都市的批判—迷恋。C、潜在的哀婉抒情气息D、创造了多种手段来表现商行的繁华8、施蛰存:
A、初期:《上元灯》,用怀旧的情绪来表达少男少女初恋的诗意和小市民生活B、后期的心理分析小说,C:历史题材《将军的头》《石秀》《李师师》,用精神分析来重解历史人物和事件D、《梅雨之夕》《狮子座流星从尘封的故纸堆深入到现代都市、女性世界E、根深蒂固的城乡二元倾向:乡镇进入城市的那种文化碰撞。9、新感觉派后续作家
A、黑婴《五月的支那》《雷梦娜》等B、禾金《副型爱郁症》《造型动力学》等第二十三章 小说(三)第三个十年的文学的局面A、国统区的讽刺和追忆小说B、沦陷区的通俗与先锋小说C、解放区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新型小说一、暴露与讽喻(国统区)1、前期:最初的创作A、“前线主义小说”:《华北的烽火》,《第一阶段的故事》B、反映开初抗战生活:艾芜《南行记》《纺车复活的时候》《秋收》等C、歌颂,表现民族新性格:姚雪垠《差半车麦秸》《牛全德与红萝卜》《春暖花开的时候》,萧红《旷野的呼唤》《朦胧的期待》D、丘东平《第七连》《我们在那里打了败仗》《一个连长的战斗遭遇》等2、后期:暴露与讽喻,视线由光明转向阴暗。A、张天翼《华威先生》《马伯乐》《速写三篇等》B、沙汀《防空—在堪察加的一角》《在其香居茶馆里》,“三记”《淘金记》《还乡记》《困兽记》。C、钱钟书《围城》、短篇集《人兽鬼》:《猫》《纪念》3、张天翼《华威先生》:A、包而不办的抗战文化官僚的典型形象:开会迷B、讽刺笔调的冷峭C、叙述节奏的明快D、批判的深刻和内涵的深远4、沙汀:A、与鲁迅逼似的沉郁厚重的讽刺美学品格B、将作者深藏背后的严谨客观的描写手法C、富于地方特色。D、运用夸张和戏剧性的情节5、艾芜:A、《春天》《落花时节》《山野》《故乡》《一个女人的悲剧》《石青嫂子》B、在挖掘中国人民性格最美好的底蕴方面的始终如一的追求。6、钱钟书《围城》A、反讽技巧的高超:熔道德风俗人情于一炉B、对人物隐秘心理的精致入微的刻画和观察C、语言编制的新奇犀利、生动俏皮机趣三重内蕴:D、对人们在爱情关系中的现实困境的描写E、知识分子在黑暗社会的必然遭遇F、人类存在困境的隐喻二、体验与追忆(国统区)1、以胡风为代表的七月派小说A、《七月》《希望》等杂志看重主观性,“体验现实主义”,主张在现实主义旗帜下反映活的一代人的心理状态,充满了生活的血肉干和对人的心灵的直视力量。B、路翔、丘东平等2、路翔小说:《饥饿的郭素娥》《蜗牛在荆棘上》《财主的女儿们》A、流浪者形象:绝境中“原始的强力”的描写B、抗战前后知识分子的悲剧道路,精神上的“落荒”“过去的幽灵”一切自私怯懦、守旧、中庸即由此而来。现代心理小说的探索:C、用主观精神的扩张涌入客观世界的理论D、对人的精神世界的开掘特色:人的本性的痛苦高贵搏斗的过程。E、表现人物心理的特点3、其他A、爵青《欧阳家底人们》《废墟之书》《遗书》《恶魔》B、袁犀《邻三人》《一只眼齐宗和他的朋友》
持平静的诗意写法的京派作家4、冯至《伍子胥》5、师陀A、短篇集《果园城记》:带着浓厚的怀旧情绪,以他特有的既凄凉又温暖的回忆手法,写一个小城的历史和各种小人物的命运。B、《无望村的馆主》,《马兰》、《结婚》。6、汪曽祺:《邂逅集》,《大淖纪事》A、人物形象:纯朴守节轻利B、对逝去的美的倚重C、真与幻的统一7、东北作家群的童年记忆A、端木蕻良《科尔沁旗草原》B、骆宾基《边陲线上》C、萧红《呼兰河传》三、通俗与先锋(沦陷区)1、代表作家:A、予且B、张爱玲《沉香屑》,“三恋”:《倾城之恋》等,《红玫瑰与白玫瑰》C、苏青《结婚十年》《续结婚十年》D、梅娘:水族系列《蚌》《螃》《鱼》E、徐圩《鬼恋》《荒谬的英法海峡》《吉布赛的诱惑》《精神病者的悲歌》《风萧萧》2、张爱玲:熔古典小说、现代小说于一炉的新小说A、切入点:用华美绚丽的文辞来表现沪港两地男女间千疮百孔的经历B、女性作家:对现代女性生存环境挣扎轨迹的刻画。C、新旧手法的运用:描写上和题材上3、徐圩:“小说是书斋的雅静与马路的烦恼融合的艺术” A、大众性:善于编织奇幻虚缈的传奇故事B、书斋的雅静:对理想化人性的不懈追求。C、心理体验层次的丰富D、小说叙述技巧的现代四、现实与民间(解放区):将革命现实主义的小说民间化1、代表作家A、孙犁《荷花淀》《丈夫》《走出以后》B、康濯《灾难的明天》《我的两家房东》C、孔厥《受苦人》《一个女人翻身的故事》D、刘白羽《无敌三勇士》《政治委员》《战火纷飞》E、丁玲《在医院》《太阳照在桑干河上》F、周立波《暴风骤雨》2、孙犁:拒绝丑,对单纯美的追求A、独特的审美追求:对“美的极致”的追求B、途径:以妇女为刻画对象C、主题:表现农民在伟大解放战争中的觉醒,挖掘农民内在的灵魂美、人情美D、捕捉形象的独特方式:抓住心灵契合点,加于描绘突出E、散文式的抒情结构3、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A、正确地表现了农村的阶级关系,真实地反映了生活固有的复杂性B、大环境下,人物形象刻画的富于深度与丰富性C、语言细腻而失之沉闷4、周立波《暴风骤雨》A、阶级关系的简单化与规范化B、浓郁的生活气息与场面C、富于农民情趣的幽默活泼的细节与语言D、人物形象的简单化,重点表现农村积极阶级分子的觉醒5、其他:A、欧阳山《高干大》B、柳青《种谷记》《创业史》第四章 通俗小说(一)一、 民国旧派小说1、旧派小说繁荣的原因
A、北洋政府对文化控制力的减弱。B、科举取消,造就了较为雄厚的作者队伍。C、文人跌入市民阶层,获得了市民文化的本位。2、旧派言情小说的代表:鸳鸯蝴蝶-礼拜六派
A、徐枕亚:《玉梨魂》B、吴双热《孽冤镜》C、李定夷《霓玉怨》3、谴责小说的代表作
A、李涵秋《广陵散》B、向恺然《留东外史》C、包笑天《馨儿就学记》D、朱瘦菊(海上说梦人)《歇浦潮》E、平襟亚(网蛛生)《人海潮》二、新文学迫使旧派小说向“俗”定位1、1917年起新文学对旧文学的批判
A、鲁迅:查禁32种鸳蝴小说、发表《劝告小说家勿再编黑幕一类小说函稿》等。B、胡适对《广陵潮》等长篇结果的批判。C、茅盾对旧小说“记账式”叙述手法的分析,以及革新《小说月报》。D、旧派小说的反抗:《礼拜六》的副刊在新文学的攻势下拍退。2、通俗小说的代表:
A、张恨水:《春明外史》B、社会小说:毕倚虹《人间地狱》、包笑天《上海春秋》、李涵秋《战地莺花录》C、滑稽小说:徐卓呆(文坛笑匠、东方卓别林),《浴堂里的哲学家》、《万能术》D、武侠小说:平江不肖生《江湖奇侠传》、赵焕亭《奇侠精忠传》、《马鹞子全传》。E、侦探小说:周瘦鹃等翻译的《福尔摩斯探案》、程小青“霍桑探案”系列。F、历史小说:叶小凤《古戊寒茄记》、蔡东藩《历朝通俗演义》、包笑天《留芳记》第二十四章 通俗小说 (三)一、雅俗对立的渐趋消解1、消解的原因A、现实主义文学的定型失去了先锋的光芒B、通俗小说向“雅”的移动:加强文学的现实批判性C、刊物内容的变化2、三个地区的不同特点A、华北沦陷区:北派武侠小说B、国统区:新派文学力量的强大C、解放区:运用行政手段鼓励写作包含新思想的农民读物成当务之急二、各类通俗小说的“现代化1、社会言情小说的“现代性”A、社会主题的更深入与重大B、写法上更加多样2、张恨水:A、将通俗文学创作旨趣的严肃性提高到从来没有的程度B、《大江东去》《八十一梦》《巴山夜水》《五子登科》3、刘云若:A、注重社会中的“人”的揭示B、《粉墨筝琶》《小扬州志》4、予且:《小菊》《如意珠》《妻子的艺术》《两间房》
A、“物质”在都市人和人关系中的贯穿作用B、新文学式的通俗写法:把纯文学创新成分转化为大众的成分5、其他A、秦瘦欧《孽海涛》、《秋海棠》、《啼笑因缘》6、北派武侠四大家“还珠楼主、白羽、郑证因、王度庐”的现代性:对“侠”的精神进行的现代性阐释:
A、表现武侠社会在现代社会的困境
B、以侠的世界来批判现实、揭露现实
C、以侠的人格生命境界来肯定现代人7、武侠作家
A、白羽相当全面的武侠:《青衫豪侠》《十二金钱镖》《偷拳》《武林争雄记》《连镳记》B、郑证因的纯技击小说:《鹰爪王》《武林侠踪》C、王度庐的悲情武侠:《卧虎藏龙》《铁骑银瓶》《宝剑金钗》《剑气珠光》D、朱贞木《七杀碑》《魔窟 风云》《罗刹夫人》三、解放区的文学通俗化运动1、特征:A、政权力量推行的结果:毛泽东文艺理论B、新文学家成为主力:阮章竞、马烽、西戎、柯蓝、李季、张志民2、两大潮流:A、仿民间的通俗文学:诗歌、信天游形式B、化民间的通俗文学:赵树理C、“新”的“英雄传奇”:柯蓝《洋铁通的故事》、马烽西戎合著的《吕梁英雄传》,孔厥袁静的《新儿女英雄传》第十五章 通俗小说(二)一、雅俗互动的文学态势1、通俗文学的依然存在:批判俗文学的高潮已经过去2、由雅到俗的移动
A、对五四文学的反思:未能掌握下层读者:B、瞿秋白《普洛大众文艺的现实问题》《大众文艺的问题》,鲁迅《文艺的大众化》《门外文谈》,提出运用旧形式与大众语将革命文学伸向群众。
C、老海派作家的下海:张资平、叶灵凤;新海派:“新感觉小说”2、由俗到雅A、张恨水、刘云若二、南方:张恨水等言情写实小说的俗雅融合1、张恨水:现代通俗文学的大家A、创立了现代性的章回小说体式B、《金粉世界》、《啼笑因缘》、《丹凤街》、《八十一梦》2、刘云若:以表现北方市民社会为己任A、《春风回梦记》、《红杏出墙记》、《小扬州志》、《旧巷斜阳》三、武侠想象世界的多方拓展1、侠与情的结合:顾明道:《荒江女侠》,言情小说《啼鹃录》、《美人碧血记》、《红蚕织恨记》等2、侠与史的结合:A、文公值“碧血丹心”系列:《碧血丹心大侠传》、《碧血丹心于公传》、《碧血丹心卫国传》3、还珠楼主:《蜀山剑侠传》A、超现实的神侠世界B、建立在中国传统文化基础之上第七章 散文(一)一、“五四”时期,散文小品的成功,几乎在小说戏曲和诗歌之上。1、原因
A、文体自由、容易掌握、写的人多B、用白话写散文向传统文学示威C、“化”传统化的好。2、散文作家与群体。
A、新青年“随感录”作家群B、周作人等“言志派”散文C、冰心、朱自清和文研会作家散文D、郁达夫与创造社作家散文E、“语丝社”与现代评论散文二、《新青年》“随感录”作家群1、刊物及作家作品:
A、《新青年》、《每周评论》、《新生活》、《新社会》等开辟的“随感录”专栏。
B、李大钊《青春》、《今》、《政客》C、陈独秀《偶像破坏论》、《青年底误会》、《反抗舆论的勇气》。D、刘半农《奉答王敬轩》、《作揖主义》E、鲁迅最具代表性2、特征:
A、短小精悍,及时性、对现实作出的敏锐的反应,。B、论战色彩严重。C、不见得如何缜密漂亮,却充分体现了五四的青春精神,而又保持了鲜明的作者个人风格。三、周作人等“言志派”散文1、周作人:提出美文的概念,对散文的确认。
A、提倡以自我为中心的小品文:个人的文学的尖端。B、浮躁凌厉和冲淡平和两种。C、作品:《故乡的野菜》《苦雨》《喝茶》《乌篷船》。2、周作人“美文”的特点。
A、取材的平凡与琐碎。B、苦衷作乐:人生滋味、凡人的悲哀。C、语言的耐人咀嚼:口语、文言、欧化语3、俞平伯散文
A、远离现实的特点:朦胧空灵的意境、玄妙的哲理。B、逢人说梦之辈:可以模仿明人小品文,名士味很浓C、《陶然亭的雪》《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清河坊》、《西湖六月十八夜》。4、废名(冯文炳):
A、专写农村乡镇宁静生活里的小事。B、注重已经的传达、抒情气息浓郁。古诗象征手与现代派技巧结合C、鲁迅“废名气”:“有意低徊,顾影自怜”,语言修饰生涩古怪,陷入歧途。 四、冰心、朱自清和文研会作家散文1、冰心:“冰心体”的散文:以行云流水似的文字,说心中要说的话,倾诉自己的真情,蕴藉着温柔,微带着忧愁,显示出清丽的风致。
A、说心中要说的话:即“爱的哲学”。B、倾诉自己的真情:多抒写自己刹时间涌现的感触与自然风景,传达一段情思。C、以行云流水似的文字:婉转流动,有自然跳荡的韵律感;以行云流水似的文字;白话文言化、中文西方化D、《笑》《再寄小读者》《往事》2、朱自清:《背影》《荷潭月色》《绿》。
A、始终执著地表现人生。B、散文的工笔画:色彩、描写的细致。C、白话文的典范:口语清新朴素而精到D、以诚动人:温柔敦厚的人品的体现E、细密悠远浑圆的意境。3、丰子恺:《缘缘堂随笔》4、梁遇春:《春缪集》、《泪与笑》
A、中国的“伊利亚”,受英国散文的影响B、耽于思索,多有对人生哲理的探讨和洞明的见解。C、绅士风度的小品文:孤傲气、不拘的个性、享乐的主张,闲谈拉扯、体味人生5、其他:A、许地山《空山灵雨》B、叶圣陶《五月卅一日急雨中》《藕与莼菜》C、郑震铎《街血洗去后》《六月一日》D、茅盾:《暴风雨》《叩门》《雾》《卖豆腐的哨子》E、瞿秋白:《饿乡纪程》《赤都红史》五、郁达夫与创造社作家散文1、郁达夫《归航》《还乡记》《还乡后记》2、郭沫若《月蚀》《卖书》《路边的蔷薇》六、“语丝社”与“现代评论”散文1、“语丝”派作家作品:
A、鲁迅、周作人B、孙伏园《伏园游记》C、林语堂:《剪拂集》2、特色:A、“语丝文体”,任意而谈,无所顾忌,要催促新的产生,对于有害于新的旧物,则竭力加以抨击B、富于俏皮的语言和讽刺的意味。3、“现代评论”派作家作品:《现代评论》,多是欧美留学归来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
A、徐志摩:《北戴河海滨的幻想》《翡冷翠山居闲话》《我所知道的康桥》B、陈西滢:《西滢闲话》C、吴稚辉第十八章 散文(二)一、林语堂与幽默闲适小品1、概况A、1932年《论语》《人间世》,1934年《宇宙风》,林语堂、周作人、俞平伯、鲁迅、茅盾等。B、大力提倡幽默,不仅是一种美学追求,更是一种写作立场和人生姿态。C、主张以“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调”,“宇宙之大,苍蝇之微,皆可取材”2、评价:A、刻意提倡“超远”立场,与现实来开距离,以自由主义立场写“热心人冷眼看人生”B、娓语是格调:从容睿智,轻松自然,从另一方面拓展了现代散文的审美领域。二、左翼作家的“鲁迅风”杂文和风格多样的散文1、“鲁迅风”:30年代师范鲁迅的杂文家A、杂文:匕首和投枪的现实评判和论战效果B、《萌芽月刊》《前哨》《北斗》《十字街头》《海燕》等刊物2、作家作品
A、唐*《新脸谱》《谈礼教》《看到想到》《东南琐谈》
B、瞿秋白《流氓尼德》《民族的灵魂》《美国的真正悲剧》《财神的神通》C、徐懋庸《打杂集》《不惊人集》D、其他:茅盾《白杨礼赞》《风景谈》,艾芜《漂泊杂记》《山中牧歌》等三、“京派”与开明同人的散文1、何其芳《画梦录》
A、企图以很少的文字制造出一种情调:追求纯粹的柔和和美丽B、采用独语的语式,带有“梦中道路的迷离”感觉的美丽叙说C、有事雕琢过分,有伤自然。2、李广田《画廊集》《银狐集》《雀蓑集》C、追求朴野无奇的境界,使人在平庸的食物里,找到美和真实D、抒写故乡风物人情,文笔婚后,素雅中透情思3、其他:A、沈从文《湘行散记》:《记丁玲》《从文自传》《记胡也频》B、繆崇群:《唏露集》《寄健康人》《废墟集》C、丽尼:《黄昏之献》、《鹰之歌》D、陆蠡:《海星》《竹刀》4、“开明”派:聚集在开明书店旁的上海立达学园的同事
A、丰子恺《缘缘堂随笔》《缘缘堂再笔》《车厢社会》
B、夏丐尊(丰子恺老师):《平屋杂记》:《白马湖之冬》《钢铁假山》《猫》C、叶圣陶《未厌居习作》四、报告文学与游记1、瞿秋白:《饿乡纪程》《赤都心史》2、夏衍:《包身工》4、邹韬奋:《萍踪寄语》5、萧乾:《人生采访》:《流民》《平绥琐记》6、范长江:《中国的西北角》《塞上行》《西线风云》7、朱自清:《欧游杂记》《伦敦杂记》8、李健吾《意大利书简》9、郑振泽《欧行杂记》10、胡愈之《莫斯科印象记》第二十七章 散文(三)一、报告文学的勃兴1、原因:A、“七七”事变的爆发,要求文学迅速反映战况B、报告文学等社会效果效应好2、战地报告:A、丘东平《第七连》《我们在那里打了败仗》《我认识了这样的敌人》B、骆宾基《救护车里的血》《我有右胳膊就行》《东战场别动队》C、曹白《在敌后穿行》《纪念王嘉音》D、范长江《台儿庄血战经过》E、萧乾《银风筝下的伦敦》《矛盾交响曲》《岭东的黑暗面》3、人物特写:A、沙汀《我所见之H将军》、《随军散文》B、卞之琳《第七十团在太行山一带》C、陈荒媒《陈赓将军印象记》二、继承鲁迅传统的杂文1、三大地区的散文A、国统区:1940年杂志《野草》为代表的:聂绀弩、秦似、夏衍B、上海孤岛:《鲁迅风》、《文汇报》副刊《世纪风》:唐*、周作人C、解放区:《解放日报》《谷雨》《抗战文艺》2、以《野草》为代表的杂文作家A、聂绀弩:《历史的奥秘》《蛇与塔》《早醒记》《血书》,《我若为王》B、秦似:《随谈两则》《感觉的音响》《时恋集》《在岗位上》3、上海孤岛《鲁迅风》《世纪风》A、唐*:《从奴隶到奴隶》《略论吃饭与打屁股》《氓》《丑》B、巴人:《窄木集》C、其他:阿英、周木斋4、沦陷区:周作人《秉烛谈》《药堂语录》《药味集》等5、解放区:丁玲《三八节有感》,萧军《论同志之“爱”与“耐”》,王实味《野百合花》三、小品散文的多样风致1、萧红《回忆鲁迅先生》2、何其芳《星火集》《星火集续编》3、巴金《梦与醉》《黑土》《无题》等4、冯至《山水》《山村》5、李广田《圈外》《回声》《日边笔记》《灌木集》6、丰子恺《防空洞中所闻》《胜利还乡记》7、梁实秋《雅舍小品》8、钱钟书《写在人生边上》9、沈从文:《湘西》《常德的船》《辰溪的煤》10、张爱玲《流言》:《更衣记》《公寓生活记趣》11、苏青《浣锦集》第六章 新诗(一)一、新诗的诞生---“五四”新诗运动新诗发展的过程1、梁启超“诗界革命”:“以旧风格含新意境”,拒绝引入“新语句,”始终局限在传统诗歌范围内努力。2、胡适《谈新诗》:A、诗体的解放:“作诗如作为文”,对传统语法和格律作为理论出发点与进攻方向。B、“诗体的经验主义”:核心是“言之有物”。3、反对势力:《学衡派》的诸君子。基本立足点是强调“诗之有格律,实诗之本能。”,理想的诗歌是“新材料与旧歌律”的结合。
A、胡适《评提倡新文学者》。B、吴宓《论新文化运动》。C、胡先啸《评<尝试集>》。4、诗歌作品
A、胡适《鸽子》B、刘半农《相隔一层纸》C、沈尹默《月夜》最终在反对声中站住了脚跟。二、“尝试”中的新诗—早期白话诗1、刊物:《新青年》、《新潮》、《少年中国》、《星期评论》、《学灯》、《觉悟》。2、诗人诗歌
A、胡适:《去国集》、《尝试集》。B、沈尹默:《三弦》、《月夜》。C、俞平伯:《冬夜集》D、康白情《草儿》E、周周人《小河》F、朱自清《毁灭》3、早期白话诗的特色:
A、艺术手段上:“诗须要用具体的做饭,不可用抽象的说法”成为共同的追求:“白描”、“比喻”、“象征”B、诗歌形式上:散文化的倾向。三、“开一代诗风”的新诗创作。1、对前期新诗的批判
A、周作人《新诗》:诗的改造,到现在实在只能说到了一般。B、成仿吾《诗的防御战》:对早期白话诗的理性色彩展开了抨击C、郭沫若:诗的本质专在抒情。2、新一代白话诗:A、湖畔诗人:合集《湖畔》、《春的歌》。汪静之《蕙的风》、冯雪峰、潘漠华、应修人。
B、冰心《繁星》、《春水》C、冯至:诗集《昨日之歌》,《帷幔》、《蚕马》、《吹箫人的故事》。四、新诗的“规范化”(对格律化的反叛)---闻一多、徐志摩为代表的前期新月派。 1、以《晨报副刊》“诗携”诗人群体:
A、闻一多B、徐志摩C、朱湘、饶梦侃、孙大雨、刘梦苇2、新月派的主张
A、“理性制约情感”的美学原则:客观抒情诗的创造;现代叙事诗的试验B、诗歌形式的格律化:诗的“三美”: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3、闻一多
A、中西文化的对抗,爱国主义诗篇。B、一冲一压,特有的“沉郁”的风格。C、《红烛》、《似水》。4、徐志摩
A、“古典理想的现代重构”:“爱”“自由”“美”的追求。B、“从性灵深处来的诗句”,主客观契合的意象。C、对诗外在形式的敏感与创造。5、朱湘
A、古典的与奢华的美的风格。
B、诗歌形式:讲究形式的完整和文学的典则。C、诗集《夏天》、《石门集》和《草莽集》:《采莲曲》、《摇篮歌》、《催妆曲》。五、纯诗概念的提出与早期象征派诗歌1、对早期白话诗“作诗如作文”的质疑。A、康白情《新诗底我见》。B、穆木清《谭诗—寄郭沫若的一封信》:提出“纯诗”的概念。C、周作人《扬鞭集》D、王独清:突出“感觉”的因素,强调“色”、“音”感觉的交错。E、李金发:诗集《微雨》《为幸福而歌》《食客与凶年》:《弃妇》《寒夜之幻觉》六、早期无产阶级诗歌1、蒋光赤:《新梦集》2、主张:邓中夏《新诗人的棒喝》、《贡献于新诗人面前》
新诗必须充当无产阶级 “工具”、多写实际的生活,提供理想第十六章 新诗(二)一、中国诗歌会的创作1、中国诗歌会概况A、1932年9月,《新诗歌》,穆木天、蒲风、杨骚等,前驱殷夫B、《中国是个会缘起》要求诗歌自觉地表现大时代阶级斗争的“急风狂雨”;诗歌缩短与大众的距离C、殷夫《1929年的5月1日》《呵,我的爱》、蒲风《茫茫夜》、杨骚《乡曲》2、特点:A、迅速几时地反映时代中大事件,强调诗歌的宣传鼓动作用。B、强调“自我”在“集体”,“小我”在“大我”的融合C、直接描摹现实的表现方式D、歌谣化的主张3、臧克家:《烙印》《罪恶的手》诗集、《难民》、《老马》A、自称的“坚忍主义”:严肃地正对现实生活中的险恶苦难B、目光向下,注视着苦难中的底层人们C、“认真而执著地提倡苦吟”D、讲究诗歌形式的凝练整齐,节奏韵律二、后期新月派的创作1、概况:A、1928年《新月》、1930年《诗刊》为主要阵地。B、以徐志摩为旗帜,饶梦侃、林徽因,陈梦家、方玮德C、徐志摩《猛虎集》,陈梦家《一朵野花》《太湖之夜》饶梦侃《弃儿》,孙大雨《决绝》2、特征与主张:1931年陈梦家编选的《新月诗选·序言》A、不变的“纯诗”立场:“主张本质的纯正”B、诗歌形式:格律的谨严而决不坚持非格律不可的论调C、诗感的变化:“流入怀疑的颓废,”“从乌烟瘴气的社会现实中”逃避过来,回到自我内心世界。强调抒情诗的创造。D、诗歌形式的试验:“十四行诗体”的转借与创造。三、戴望舒、卞之琳等现代诗派的创作1、现代派诗人概况A、1932年5月《现在》杂志创刊,《现代诗风》,《新月》B、戴望舒、施蛰存、何其芳、卞之琳、废名等2、诗歌特征与主张:《又关于本刊中的诗》:是纯然的现代诗,是现代人在现代生活中所感受的现代的情绪,用现代的辞藻排列成的现代的诗形。A、纯然的诗:贵族化的立场“现代”的诗B、“现代生活”:现代都市风景C、“现代情绪”:“都市怀乡病”D、“现代辞藻”:语言试验,文言语词入诗E、“现代形式”:有节制的潇洒3、《汉园集》三诗人A、何其芳《燕泥集》:东西方的交汇B、卞之琳《数行集》《音尘集》《鱼目集》:欧化、古化C、李广田《行云集》3、其他:A、废名“智慧诗”:《十二月十九夜》:禅理禅趣B、林庚《夜》《春夜与窗》第二十六章 新诗(三)一、从同声歌唱1、同声歌唱特征:失去了个性,卢沟桥事变,唱起了民族解放的战歌
A、忠实地记录了抗战初期、昂扬的精神
B、用旧形式进行的诗歌形式的探索C、使诗歌成为“听觉的艺术”D、走向散文化:自由诗体的再次崛起:田间2、田间等诗歌
A、郭沫若《战声集》、臧克家《从军行》、徐迟《最强音》田间:B、鼓点式的诗:闪电式的感情的突击、形式自由、鼓点式的节奏C、诗集《未明集》《中国牧歌》:《给战斗者》二、七月派诗人群的出现1、对同声歌唱失去审美特性的反思:
A、注意力集中如何丰富和提高现实主义诗歌的艺术表现力B、李广田《论新诗的内容和形式》:“美的思想必须由美的形式才表现得好”C、诗的形式、诗的散文化问题的特变关注:艾青《诗论》、朱自清《新诗杂话》、李广田《诗的艺术》、朱光潜《诗论》把新诗艺术探讨提高到理论高度的学术著作D、1942年卞之琳《十年诗草》2、对失落的诗的个性的自觉追求
A、臧克家《泥土的歌》:“要始终保持自己”B、戴望舒《灾难的岁月》《我用残损的手掌》C、王亚平《火雾》D、在艾青影响下、以理论家兼诗人胡风为中心的七月诗派3、七月诗派概况:提倡革命现实主义和自由诗体为主要旗帜
A、刊物《七月》、《希望》、《诗垦地》、《诗创作》、《泥土》、《呼吸》B、集体诗集《七月诗从》、《白色花》等。C、胡风、鲁黎、绿原、阿陇、牛汉等4、七月诗派诗歌理论:
对中国诗歌会的革命现实主义传统的继承A、绿原《<白色花>序》:努力把诗和人联系起来,把诗所体现的美学上的斗争和人的社会职责和战斗任务联系起来。B、胡风:现实主义者底第一义的任务是参加战斗,用他的文艺活动,也用他地行动全部。超越:反对客观主义旗帜:在必然的法则里,人的力量是决定的东西,强调发扬主观战斗精神去能动地影响改造现实。C、凭借历史的力量“突入生活”的底蕴,创造反映历史内容的艺术形象D、主张主客观的相互拥抱、融合。E、七月派的主要价值:诗人突入生活的发现,诸如客观对象的主观精神、个性,他们所塑造的,行动着的历史的强者的抒情主人公形象。5、诗人作品与风格
A、绿原《通话》《终点,又是一个起点》《给天真的乐观主义者》《你是谁?》
B、鲁黎《延安散歌》《泥土》《红的雪花》C、阿陇《纤夫》D、牛汉《鄂尔多斯草原》E、曾卓《铁栏与火》二、从冯至等校园诗人群到以穆旦为代表的“中国新诗派”1、“校园诗人群:沉思的诗歌”:“思”与“诗”的融合的追求
A、“思”:生命的沉潜与艺术的沉潜B、“诗”:文本试验:对现代诗的思维与语言的探讨2、冯至《十四行集》
A、生命主题的诗集、生命沉思者的歌:对身边事物的发现,转化为个人与人类的生存状态、人的生命的形而上的体验与思考B、自由无拘的智性思考与有形的感性呈现:“流动”与“凝定”的意象,将自然流动的美凝定为一种法度的美---选择了“十四行诗体”
C、对学生的深刻影响:冬青社、文聚社、新诗社等文学社团。3、中国新诗派:反叛性与异质性(强调诗的思维与语言的根本改造)
A、1948年杭约赫、唐堤、陈敬荣、辛笛,创建《中国新诗》与穆旦联合提倡“新诗现代化”,即“新传统的寻求”。B、“综合”的基本诗歌观念:现实、象征、玄学的综合传统C、现实:以“对当前世界人生的紧密把握”为追求D、象征“表现于暗示含蓄E、玄学:哲理的思考4、穆旦:《被围者》《还原作用》
A、以“残缺”为中心的现代哲学与诗学的建立:对“圆”的传统的超越B、残缺的世界C、残缺的自我D、语言:坚持五四现代白话诗的传统。5、其他诗人
A、郑敏《诗集1942-1947》:雕塑般的深沉与静穆B、陈敬容《盈盈集》《交响乐》C:杜运夔《诗四十首》《追物价的人》:讽刺幽默对抒情的浸透D、袁可嘉E、唐堤《骚动的城》F、杭约赫《复活的土地》三、敌后根据地的诗歌创作:诗的民间资源的新的吸取与创造1、民间资源的吸取:文艺为工农兵服务成为主流意识心态
A、组织动员、群众运动开展新歌谣的创作运动B、组织知识分子到工农兵中去采风2、敌后根据地的诗歌创作的特点
A、颂歌成为新诗的主要内容B、抒情的放逐,对生活的如实描写C、诗人成为大众的代言人,诗人主体的丧失D、对民谣的借用3、李季《王贵与李香香》:对民间歌谣故事原型的变体:融入了革命的意识
A、对信天游的借用:浓郁的抒情性,对传统比兴手法的借用B、注入了借机矛盾与斗争的新观念。4、其他:A、阮章竞的《漳水河》B、艾青《雪里钻》《吴满有》C、张志民《王九诉苦》《死不着》D、田间《赶车传》第八章 戏剧(一)一、文明新戏:中国现代话剧的萌芽与诞生1、文明新戏在中国的发展。
A、1907年,留日学生:李叔同、曾孝谷、欧阳予倩等组建春柳社B、1910年,任天知、欧阳予倩、陈大悲等组建“进化团”C、1914年,所谓的“甲寅中兴”,以上海为中心,以职业化与商业化为特色的戏剧繁荣:上海六大文明新戏剧团。2、1907年春柳社:
A、文明新戏的由来:创造与中国传统戏曲不同的新的戏剧形式。B、上演了:《茶花女》、《黑奴吁天录》等3、1910年“进化团”:第一个职业性的新剧团体
A、上演了:《血蓑衣》、《东亚风云》B、把戏剧的教化功能发挥到极致:以宣传革命、封建统治者为首要指责C、幕表制:强调即兴表演、D、追求现场效果:“言论派小生”D、人物角色的类型化4、“甲寅中兴”:
A、六大剧团:新民社、民鸣社、开明社、文明社、春柳社B、明显的趋势:教化功能的淡化,突出娱乐性表现性;题材倾向世俗生活,市民情趣。C、负面影响:艺术上的粗制滥造。二、“五四”新文化运动与“建设西洋式新剧”的战略选择。1、1917、1918《新青年》展开的“旧剧评议”
A、指向传统旧戏包含的封建性内容。B、非写实的艺术表现形式、“仅求愉悦耳目”的戏剧观念。建立新的戏剧观:C、把戏剧当作传播思想,组织社会,改善人生的工具。D、提倡写实主义的戏剧2、“建设西洋式新剧。”
A、对西方戏剧的引进与改编:《新青年》“易卜生专号”。B、将传统处于文学边缘位置的传统戏曲提到文学的正宗地位。三、业余的、营业性的“爱美剧”与“小剧场运动”的倡导1、小剧场运动之前的失败
A、1920年汪仲贤等在上海上演《华伦夫人之职业》的失败。2、失败的总结:话剧的建设与实践的新任务
A、提出系统的戏剧观念B、建立新的组织形式、表演体制、演出方式C、产生自己的剧作家和剧本。3、小剧场运动。
A、1921年上海民众剧社《戏剧》月刊:汪仲贤、陈大悲、沈雁冰等。B、1921年上海戏剧协会:应云卫、谷剑尘、欧阳予倩、洪曻等均坚持五四传统、强调戏剧必须反映时代、人生、负担社会教育的启蒙任务。爱美剧的提倡:C、“以非营业的性质,提倡艺术的新剧为宗旨”D、素有传统的学生业余演剧活动成为话剧运动的中心。4、剧作家与剧作:
A、胡适《终身大事》B、欧阳予倩《泼妇》C、洪深《赵阎王》5、田汉及其剧作
A、总主题:用“真艺术来改造人生”,对“真艺术”“真爱情”的追求B、“通过现实主义熔炉的新浪漫主义剧”C、人物形象:“艺术家”形象系列与牺牲主义的女性系列D、诗人写剧的特征。6、丁西林及其剧作
A、剧作:《一只马蜂》、《压迫》B、独特的戏剧:机智与幽默喜剧的价值C、充满了喜剧的趣味:说谎、欺骗、误会D、独特的喜剧结构:“二元三人”模式、结尾的惊人之笔E、机智幽默的语言 。第二十章 戏剧(二)一、走向广场:无产阶级戏剧、红色戏剧、国防戏剧与农民戏剧的倡导1、无产阶级戏剧A、大革命失败后在文艺中寄托苦闷B、1929年上海艺术剧社《艺术》《沙仑》:沈端先、郑伯奇、冯乃超C、1930年成立中国左翼剧团联盟,“演剧大众化”的口号,以工农为主人公。D、剧作:田汉《洪水》、欧阳予倩《同住的三家人》、冯乃超《阿珍》2、红色戏剧:为“巩固红军,巩固红色剧团”服务A、红军的宣传队、八一剧团、工农剧社B、娱乐性,着重对党的方针政策的宣传和现场鼓动,注重观众的参与C、《我---红军》《松鼠》《战斗的夏天》3、国防戏剧:“反帝抗日反汉奸,争取中华民族的解放”A、通俗化、大众化和方言话剧。B、集体创作:《走私》《咸鱼主义》《放下你的鞭子》4、剧作家剧作A、田汉:后期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我们的自己批判》《 梅雨》《洪水》《乱中》《回春之曲》B、白薇:《打出幽灵塔》《革命神受难》C、洪深:《走私》《咸鱼主义》,农村三部曲《五奎桥》《香稻米》《青龙潭》、5、熊佛西:1932-1936“农民戏剧试验”“在农民中创造一种新的农民戏剧”A、提供农民能够接受和欣赏的剧本B、培养农民演员,农民自己演剧给自己看C、建立适应农民戏剧要求的剧场D、探讨“观众与演员混合”的演出方式二、职业化、营业性“剧场戏剧”的确立与夏衍、李健吾等人的创作1、确立的过程A、1929年欧阳予倩《戏剧运动之今后》:戏剧必须走职业化的道路,提出具体蓝图B、1934年,曹禺《雷雨》上演的回应,与众多职业剧团的建立C、1935年,左翼戏剧家联盟:要开展建立戏剧艺术的运动D、1936-1937年以上海为中心大剧场演出热潮:《大雷雨》《日出》2、夏衍剧作A、前期:时代传声筒的席勒化倾向:《赛金花》《秋瑾传》B、后期:从席勒化到莎士比亚化的根本转变:《上海屋檐下》特色C、取材的平凡性:小市民生活D、艺术结构构思的深刻性:一个楼两线三人E、白描的极端简洁而传神F、契诃夫含泪的微笑:人道主义的情怀3、其他剧作家A、李健吾《这不过是春天》B、袁牧之《一个女人和一条狗》C、宋之的《武则天》、陈白尘《太平天国》第二十八章 戏剧(三)一、“广场戏剧”的三次高潮1、三次高潮:
A、抗战初期:向“广场戏剧”倾斜B、敌后根据地:从秧歌剧到新歌剧C、40年代末:学潮中的广场活报剧:学生运动形式2、从剧场戏剧向广场戏剧倾斜:
A、1937年“七七事变”情势的要求:抗战初期戏剧总动员与全面总动员B、表现形式:演剧队、抗宣队,孩子剧团从城市走向中小城市、偏僻农村E、剧作:《保卫卢沟桥》、《放下你的鞭子》、《三江好》、《八百壮士》、《》戏剧形式的变化:C、演出形式的变化:观众与演员的互动,打通了舞台与观众之间德尔墙。D、“话剧民族化”的尝试:广泛地吸收铜锣杂耍曲艺等民间艺术,歌舞说唱演融为一炉。3、敌后根据地:从秧歌剧到新歌剧
A、1943年,鲁艺师生组织秧歌队,具有明显的意识相态目的:《兄妹开荒》等。C、中西合璧的新歌剧:《白毛女》、《赤叶河》、《刘胡兰》D、农民戏剧4、40年代末:学潮中的广场活报剧:学生运动形式
A、全国性的学生运动,伴之于丰富的文艺演出。B、“活报”:活的新闻揉进戏剧的技巧,给观众一个忠实的报道。C、《控诉》《“社会贤达”》《大江流日夜》二、剧场戏剧的再度兴起:大后方、上海孤岛1、大后方:武汉失守,话剧工作者转向集中与重庆成都昆明等大后方根据地。2、三股潮流:
A、历史剧的繁荣:B、正面描写知识分子的潮流C、讽刺戏剧的发展3、历史剧的繁荣
A、国民党法西斯统治下的借古讽今。B、郭沫若的六个历史剧,C、《赛金花》、《武则天》、《石达开的陌路》、《金田村》D、阳翰笙《李秀成之死》、《天国春秋》、《草莽英雄》E、欧阳予倩《忠王李秀成》、《桃花扇》、F、阿英(钱杏村)三大南明历史剧《碧血花》、《海国英雄》、《杨娥传》。4、正面描写知识分子的潮流:歌颂型的作品
A、歌颂的主人公从民众英雄变为现实的普通知识分子。特点:岁寒中的松柏:确不是高大全的英雄;与周围知识分子对比衬托出正确的道路;置身于时代下的内心刻画。B、夏衍:《法西斯细菌战》、《芳草天涯》、《一年间》、《离离草》C、宋之的:《祖国在召唤》、《雾重庆》(鞭)D、其他:陈白尘《岁寒图》、袁俊《万世师表》、于伶《长夜行》、吴祖光《风雪夜归人》E、田汉:《丽人行》、《卢沟桥》、《最后的胜利》等5、讽刺戏剧创作的发展:暴露性的批判现实作品
A、陈白尘:《魔窟》、《乱世男女》、《升官图》(抗战后)B、老舍:《残雾》、《面子问题》、《归去来兮》C、袁俊:《万世师表》、三个喜剧故事:《小城故事》《边城故事》《山城故事》D、丁西林:《三块钱国币》《等太太回来的时候》《妙峰山》三、沦陷区:职业化、商业化的剧场戏剧的繁荣1、概况:A、日本殖民统治的高压失去了政治色彩,职业化和商业化成为必然趋势B、东北、北平、上海等地,众多的剧团。2、特点:戏剧创作的市民化
A、市民阶层最感兴趣的热点题材:宫廷历史剧、侦探剧、通俗话剧B、艺术表现上:话剧与传统戏曲的联姻。C、“改编”获得瞩目的成绩。3、剧作家剧作
A、杨绛:喜剧双璧《称心如意》《弄假成真》B、姚克:《清宫怨》等。第二章 鲁迅 (一)一、作品与作品集1、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2、散文诗集:《野草》、《朝花夕拾》3、杂文集:《热风》、《坟》等16个4、学术著作:《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二、中国现代小说的开端与成熟的标志:《呐喊》与《彷徨》。1、严加炎的评价:“中国现代小说在鲁迅手中开始,又在鲁迅手中成熟,这在历史上是一种并不多见的现象”。2、“表现的深切”----独特的题材、眼光与小说模式
A、题材:开创了“表现农民与知识分子”两大题材,取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在接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
B、小说模式:“看/被看”模式,以及归乡模式“离去—归来—离去”3、“格式的奇特”----创造新形式的先锋。4、“继承传统”与“冲破传统”的统一三、说不尽的阿Q1、不同时期对阿Q的不同认识:
A、20-40年代:反省国民性弱点的一面镜子。B、50-70年代:落后的农民,阶级分析法。C、近年,人类学内涵的探讨。 2、最核心的性格特征:“精神胜利法”四、散文诗集:《野草》与《朝花夕拾》1、《朝花夕拾》:发表于《莽原》,总题为“旧事重提”。总体风格:闲话风
A、特殊的氛围:自然、亲切、和谐、宽松。B、“任心闲谈”:其一是指在纷扰中寻出一点闲静来,处处显示出余裕、从容的风姿;其二是指一种笔墨趣味,题材上的漫无边际,行文上的随意性。2、《野草:》命名为“自言自语”,或称“独语”。
A、独语:排斥读者的存在,对自己心灵的熔炼。B、意象的特点:具有“自我审视”的性质,客观形象与主观意趣的统一。C、焦灼的的主观世界和全新的艺术世界。D、语言的变异。第十七章 鲁迅(二)一、鲁迅杂文的重大意义1、意义:A、一部活的现代中国人的“人史”。B、杂文与鲁迅的互为促成。2、鲁迅杂文的思想艺术特质A、批判、否定、攻击性的特色。B、反常规多疑思维下的批判的犀利与刻毒。C、勾画“个”与“类”的类型形象D、杂文的主观性:用笔写下来,借此来释愤抒情。E、自由创造的杂文语言。二、《故事新编》1、对古代故事的新编:将古代神话英雄、圣贤,抹去英雄主义、浪漫主义的光环,还原为常人、凡人的本相。2、油滑--古今杂糅的手法:揭露古代人与事中被掩盖的真相。3、庄严与荒诞两种色调与语调的互为补充、互为浸透与消解。4、总体风格上的从容充裕、洒脱幽默,骨子里的苍凉。第五章 郭沫若一、《女神》分析1、《女神》成功的原因:时代需要与诗人创作个性的统一。2、主人公的形象分析
A、“开辟洪荒的打我”---五四时期觉醒的中华民族的自我形象。B、大时代中诗人自我灵魂、个性的真实袒露。C、充满矛盾的内心世界。3、艺术特征。
A、泛神论的影响。B、形象体系的壮阔性、奇异性、飞动性C、创造了自由诗的形式。二、郭沫若创作的分期1、1921年,第一本诗集《女神》2、1921、1922年的《星空》,特点:
A、形象色彩的变异与复杂多变:折射出时代变幻和诗人心理情绪的嬗变。B、技巧趋于成熟:感情更加深沉、结构更加严谨、语言更加凝练3、1925年,《瓶》:
A、《女神》式火山般的热情爆发与想象
B、《星空》时期的时代苦闷在爱情生活的投影4、1928年《前茅》、《恢复》,标志着诗风的转变:无产阶级诗歌的最初尝试。
A、与过去的决裂,和对工农命运斗争的关注。B、感情色彩上:没有了悲观苦闷彷徨,之后不去的战斗精神。C、无产阶级诗歌的尝试:时代传声筒的席勒化倾向。D、评价:放弃了适合自己个性气质才能等的革命浪漫主义,从根本上失去了自己的个性。三 以《屈原》为代表的历史剧1、剧作:A、“三个叛逆的女性”《卓文君》、《聂荣》、《王昭君》。B、六个历史剧:《虎符》、《屈原》、《棠棣之花》、《高渐离》、《南冠草》、《孔雀胆》。2、郭沫若的历史剧观:A、对战国历史的研究:“一个悲剧的时代”。B、“失事求似”的创作原则:大关节目上的历史真实,对某些故事情节的编造。3、郭沫若历史剧的特征:
A、时代性、现实针对性和政治尖锐性。
B、主观性和抒情性。
C、戏剧的诗歌化。第十章 茅盾一、开创新的范式:革命现实主义文学模式/社会剖析小说1、具有社会科学家气质的小说家
A、五四时期对外国文学的介绍工作
B、自然主义:法国丹纳三因素学说的影响C、对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熟悉。2、社会剖析小说的特点
A、历史性的巨大内容与宏伟的结构
B、客观的叙述C、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D、对鲁迅所开创的中国现代短篇小说做了新的开拓,向中长篇延伸,提高了反映生活和人的心灵深广度的可能性。3、作品概况:A、《蚀》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B、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C、其他:《倪焕之》,《子夜》4、茅盾的小说成就
A、史诗性的追求:题材与主题的时代性和重大性,自觉追求巨大的思想深度和广阔的历史内容。
B、人物形象上:典型环境中典型人物的刻画:注重性格多面性、复杂性,追求“立体化”的油画效果。C、小说的结构:宏大而严谨的布局,直线式结构与蛛网式结构D、细腻的心理刻画:社会历史的剖析与人的心理的剖析的统一5、人物形象系列
A、民族资本家的形象B、时代新女性形象:东方型女性与西方型女性的刻画6、吴荪甫形象分析
A、基本特征是:似强实弱、外强中干。民族阶级的两面性B、“二十世纪机械工业时代的英雄、骑士和王子”C、生不逢时与自身具有的不可克服的矛盾三、理论批评等贡献1、文艺理论家、批评家、小说家的统一
A、理论主张:现实主义文学理论的倡导B、批评家:在《小说月报上》的《春季创作坛漫评》《评四五六月的创作》等,用历史唯物主义观对作家作品进行的评论C、散文家:《白杨礼赞》《风景谈》《雷雨前》《卖豆腐的哨子》《雾》《虹》第十一章 老舍老舍概况A、北京大杂院对京味风格的形成B、作品:《老张的哲学》《二马》《赵子曰》《猫城记》《茶馆》《骆驼祥子》《月牙儿》《断魂枪》《四世同堂》《正红旗下》C、独特的地位与价值:对文化批判与民族性问题的格外关注D、贡献:京味风格一、文化批判视野中的“市民世界”1、独特的视角:A、广大的市民世界:“城与人”的关系B、用文化来分割人,在文化背景下来考察人人性和人伦关系2、市民世界:A、老派市民:旧派、保守闭塞,沉重的封建思想;通过戏剧性的夸张揭示其病态,从而实践其对传统文化落后方面的批判B、新派市民:一味追逐“新”而丧失了人格的堕落人物;对西方文明谨慎与排斥,采用漫画式的夸张,不屑之情溢于言表。C、正派市民的形象:侠客兼实干家的形象,大团圆的戏剧结局。用传统道德观去构思他的理想市民性格。D、城市底层贫苦农民的形象二、《骆驼祥子》:对城市文明病与人性关系的探讨1、《骆驼祥子》的意蕴A、一个破产了的农民如何市民化,又如何被社会抛弃的过程,提供了一幅当时黑暗生活的图景。 B、城市文明病与人性关心的思考:纯朴农民与现代文明对立所产生的道德沦落与心灵腐蚀。 C、祥子毁灭的原因:社会原因与个人性格固有的缺陷。二、老舍作品的京味与幽默1、京味现象:A、取材的京味特色B、对北京文化心理结构的揭示,以及作者对北京文化的挽歌情调C、追求一种幽默:借笑声来使得艰辛的人生变得人生好过一些。D、语言:干净利落,鲜活纯熟,精致而不雕琢,平易而不粗俗第二十二章 赵树理一、赵树理出现的文学史意义1、对赵树理的评价A、周扬:赵树理是一位具有新颖独特的大众风格的人民艺术家B、新型文学方向的代表:是贯彻了毛《谈话》的的典范,顺应了大众化的文艺方向2、与其他新文学家的新的历史特点:A、与农民的精神对话,与农民有着最密切最深刻的血肉般的精神联系B、革命工作者与作家的统一,历史变革过程中的问题小说的记录,保证了政治倾向性与真实性的统一。C、从民间文学中汲取艺术营养,在对新文学欧化倾向进行反省的基础上建立了那种大众化、通俗化的文学主张。3、塑造历史变革中的农民形象A、与鲁迅表现农民的同与不同:平等与俯视,创伤与觉醒几类农民的典型:B、深受封建思想毒害的、尚未觉醒、背负着沉重历史传统的老一代农民;描写的戏剧性,团圆式的结尾。C、农村新人的形象:鲜明的性格特征以及他们成长的典型环境。4、浓厚的地域民俗色彩:山西味道晋阳气息A、少些自然风景B、着重写民俗民风民性5、评述体的现代小说形式A、对中国以说唱文学为基础的传统小说的结构方式、叙述方式、表现手段进行了扬弃和改造,创造了一种评述体的现代小说形式。B、在结构和框架上:扬弃了程式化的框架,汲取了讲究情节诶连贯性与完整性的结构:开头介绍,故事连贯到底,来龙去脉有头有尾C、在描写和叙事的关系上:少有静止的景物和心理描写;将人物放在情节发展的矛盾冲突中,通过自身的行动和言语表现出起性格。D、叙事风格明快节约,富于幽默感。语言幽默朗朗上口,力图用最普通最平常的话语传达出最丰富复杂的内容。第二十五章 艾青一、艾青的历史地位1、艾青的历史地位A、冯雪峰:艾青的根是深深植在土地上,是在根本上就和中国现代大众的精神结合着的、本质的诗人。B、中国的新诗可以说正由他们在开辟着道路,艾青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完成着的是历史的“综合”任务。2、诗作:A、“吹芦笛的诗人”:《大堰河—我的保姆》。B、时代的“吹号者”:《北方》《向太阳》二、独特的意象与主题1、土地与太阳的意象A、土地:凝聚着对祖国大地最深圳的爱;凝聚着诗人对生于斯、耕作于斯、死于斯的劳动者最深沉的唉,对他们命运的关注和探索。B、太阳:对光明、理想、美好生活的热烈追求。三、忧郁的诗绪1、艾青式的忧郁:三者的契合A、个人的气质。B、时代的情绪、民族的传统C、西方文化的影响四、诗的艺术与形式1、意象的捕捉与表达A、从“感觉”出发,强调主观情感对感觉的渗透,并达到两者的融合B、土地太阳意象与灰黄金红两者色调的表达2、诗歌的形式——自由诗体的提倡者A、提倡诗的“散文美”:散文是先天的比韵文美。B、奔放与约束之间的协调。第十三章 沈从文一、边地湘西的叙述者、歌者1、独特的出身A、湘西的乡俗民风B、对民间的、世俗的东西的特殊敏感2、重要的贡献:用小说散文,建造起的特殊的湘西世界A、乡下人的目光。B、城乡对峙的整体结构C、湘西:代表的是健康完善的人性,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人性的人生形式。3、作品概况A、小说:《龙珠》《八骏图》《边城》《长河》B、散文:《从文自传》《记丁玲》《湘西散记》《湘西》C、文论:《废邮存底》《烛虚》《云南看云集》二、乡村叙述总体及其对照的世界1、对乡村世界的叙述:乡情风俗、人事命运、下层人物形象的完美和谐、浑然一体 A、描写风俗:注重本色,充满诗情画意。B、人事命运:不重情节与人物,而强调与情调的合一。C、下层人物:柔情似水的纯美少女形象2、对商业化都市描绘:乡村的对立面与陪衬,讽刺的笔调A、对都市两性关系虚假性的揭示B、乡下人的返璞归真,求得人性的和谐。3、沈从文的小说:情绪的体操”、“情绪的散步” A、诗化小说:显著的文化历史指向,浓厚的文化意蕴以具有独特的人情风俗的乡土内容。B、不重情节与人物,强调叙述主体的感觉情绪在创作中的重要作用,必须懂得五官并用。C、营造气氛的重要:环境是人物的外化,在一定程度上景物即人;造境成了最高的目标:用水一般流动的事情笔致,通过描摹暗示象征来开拓文章的韵味,制造现实与梦幻水乳交融的意境。D、语言:湘西口语、书面语、文言的融合,语言奇特,有真意,去伪饰,长句精确曲折而富于韧性,短句重感兴,活泼有灵气。富于情感美、色彩美。三、文学理想的寂寞1、“纯”生命文学的理想
A、企图用湘西世界保存的那种自然生命形式作为参照,来探求“民族品德的消失与重造”
B、不断探讨文学和生命的关系,要使读者能从作品中接触到另外一种人生,达到生命的明悟。2、《湘西散文》《湘西》的特点:抗战前后两次还乡的经历,相当于他的自传
A、将湘西的人生方式,通过景物印象与人事哀乐一一传诉。B、有更多的感慨与议论:两种历史第十二章 巴金一、前期创作:1928年《灭亡》—抗战爆发1、前期的创作: A、特色:青春的赞歌,充满激情不加节制感情的抒发B、题材一:正面描写青年、革命者所从事的社会斗争的:《灭亡》、《新生》、《爱情三部曲》:《雾》《雨》《电》C、题材二:描写封建旧家庭残害青年的罪恶及其走向崩溃的命运:《激流三部曲》:《家》2、《家》艺术特点(原名《激流》)A、以爱情故事为主干,揭露旧家庭的罪恶B、结构上对《红楼梦》写法的借鉴C、“青春型”的创作D、对左拉创作的借鉴和亲人事件的影响3、《家》人物形象分析A、高老太爷:封建家庭的最高统治者:腐朽专横衰老B、觉慧:单纯而幼稚的叛徒。C、觉新:作揖主义的代表,清楚认识到自己悲剧命运又怯于行动的多余人。二、后期创作:抗战爆发—全国解放1、后期创作:深沉的悲剧艺术
A、写没有英雄色彩的小人小事,社会重压之下的“委顿生命”,这种转向与社会现实和自己的生活磨难有关。
B、题材一:继续写《家》的路子,《春》《秋》《憩园》C、题材二:反映抗战时期现实生活的,《寒夜》《第四病室》《火》2、《憩园》分析:
A、通过作家重归故土的所见所闻。展示了一所大公馆新旧两代主人的共同的悲剧命运。
B、对封建阶级人格堕落、人性扭曲的本质揭露C、复调的叙述与“感情隔离”的思考。D、浓重的抒情气氛和古典意境。3、《寒夜》分析:
A、想象构筑的辛酸故事:自由恋爱的知识分子家庭在现实重压下破裂。B、汪文宣性格悲剧与社会悲剧C、平民是史诗:小人物的真实描绘D、用笔冷静,在刻画人物内心冲突方面下功夫E、“寒夜”的象征氛围,意境的凄凉4、人物形象分析
A、汪文宣:在现实压迫下善良胆小软弱,卑琐平庸的公务员B、曾树生:复杂多维的性格。年轻美丽有活力、内心孤独和苦闷,传统思想与现实欲望的矛盾。第十九章 曹禺一、《雷雨》:精心的结构1、雷雨的多重意蕴:
A、悲剧的控诉
戏剧“意象”中所内涵的人的生存困境的阐释:
B、“郁热”:自然的环境氛围;情绪心理的“情热”C、“挣扎”与“残酷”的发现:宇宙像一口残酷的井D、序幕与尾声:欣赏的距离,悲怜的审美情感。2、繁漪“雷雨式”的性格
A、郁结:超常态的欲望与对欲望的超常态的压抑,造成的巨大的痛苦
B、雷雨式的性格:最残酷的爱和最不忍的恨的C、雷雨式的情感力量:近乎疯狂的白热的短促爆发二、《日出》:试探一次新路1、新的转向:
A、表现重心:传奇——》日常生活
B、戏剧结构:集中表现人物——》散点技法C、场景:家庭——》社会2、《日出》分析A、意蕴:“人的被捉弄”的困境:有余者与不足者B、“日出”的象征:新的希望,打夯的小工和歌声3、陈白露形象分析
A、飞的欲望,寻找自己的理想的精神家园。B、“习惯的桎梏”:倦怠于飞翔,卖给了大旅馆,回不去了三、《原野》1、《原野》意蕴分析
A、复仇,命运的挣扎:人与人的极爱和极恨的感情B、自身灵魂的挣扎:复仇合理性的丧失。四、《北京人》:1、《北京人》:“戏剧化的戏剧”生命向“生活化的戏剧”生命的转变
A、对人的日常生活的表面形态的关注
B、对人的日常生活内在神韵和诗意的开掘C、普通人的精神世界的升华2、《北京人》分析
A、对“孤独”的思考:两个不同灵魂接近的渴望
B、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关照:三代北京人的对照。五、曹禺的《家》(对巴金小说的改造)1、极富创造力的“再创作”:
A、以觉慧的反抗为中心——》觉新、瑞钰、梅小姐三者关系为发展线索B、对爱情悲剧性揭示——》开掘和发掘内涵的生命力量与美C全新塑造的瑞钰:晶莹剔透,充满了纯真之气D鸣凤与觉慧的爱情:“青春的赞歌”,“诗剧”的尝试。E、觉新:理解和同情,某种明朗的色彩第二十九章 台湾文学一、台湾现代文学发展的历史轮廓1、新文学运动的初期: 1920-1931年A、1920年7月,留日台湾同学在东京创办《台湾青年》,旨在“研究台湾革新,谋求文化向上”,由此引发台湾的新文化运动。B、1923年《台湾明报》在东京创办,全部采用白话文,积极介绍大陆的文学革命理论和作品。C、主要先驱是自称“台湾清道夫”自诩的张我军:《致台湾青年的一封信》《糟糕的台湾文学界》等,批评白话文运动,引发了新旧文学论战。D、其他创作:赖和《斗闹热》《一杠“秤仔”》,杨云萍《光临》,张我军《买彩票》《乱都之恋》。2、1931年-1937,繁荣创作期:多以忧郁的目光凝视灾难的台湾,批判旧社会习俗,揭示日本统治下的这块地的流血与伤痛,展示顽强不屈的民族惊魂。A、1930年前后,关于“台湾白话文”与“乡土文学”的探讨和提倡。 B、1932年,黄邨成、赖和等成立“南音”社,创办《南音》杂志。C、1934年,组建台湾文艺联盟,并创办《台湾文艺》《先发部队》,宣称要充当“为人生而艺术”的艺术流派。D、创作:赖和《善诉讼人的故事》、龙瑛宗《植有木瓜树的小镇》。王白渊《荆棘之道》。3、1937年-1945年:日本强行实行的“皇民化运动”,台湾现代文学的凋零期。隐忍为文。
A、法西斯文化专制的罗网。B、吴浊流《先生妈》《亚细亚的孤儿》,杨逵《鹅妈妈出嫁》,吕赫若《风水》二、台湾现代文学的代表性作家1、赖和:“台湾新文学之父”,以现实社会的批判和乡土文化的寻根为本。替本省乡土文学
树立了第一面旗帜,并决定了本省籍贯作家应走的方向。A、小说:《善诉讼人的故事》B、坚持“以民众为对象”,揭露批判殖民统治的不义,充满了民族忧愤。C、特色:不讲求技巧,但朴拙真诚,很有生活气息,具有浓烈的地域文化。D、诗歌:《南国哀歌》《流离曲》《低气压的山顶》E、新诗的奠基者之一:以诗歌来纪实和抒情,取材往往都是现实中发生的重大事件。F、特色:诗歌比较粗犷、缺乏艺术提炼2、杨逵:“想以小说的形式来纠正被编造的历史”,描写台湾人民的辛酸血泪生活,而对殖民残酷统治形态抗议,自然就成为我所最关心的主题。A、《送报夫》《泥人形》《鹅妈妈出出嫁》《模范村》《萌芽》《春光关不住》B、受普罗文学影响:注重现实,参与社会变革,思想开阔,大气磅礴有一种粗犷的力度。3、吴浊流:最出色的历史记录者,具有社会史性质的审美的概括。A、《先生妈》《波茨坦科长》《亚细亚的孤儿》4、其他作家作品
A、吕赫若《牛车》《风水》《月夜》《庙庭》B、龙瑛宗《植有木瓜树的小镇》C、杨云萍《光临》D、朱点人《纪念树》E、钟理和《夹竹桃》、《故乡》系列、《原乡人》5、小说:A、杨华《黑潮集》《晨光集》B、王诗琅《沙漠上之旅人们》6、台湾文学的总体特征:
A、日本殖民统治之下,总体表现为对乡土家国的思恋,反殖民统治—追寻乡土—认同祖国,始终是多数台湾现代作家的创作情结。
B、现实主义成为普遍的创作倾向。C、文体上,小说创作成为强项




鲁迅 〔近现代〕云封高岫护将军,霆击寒村灭下民。
到底不如租界好,打牌声里又新春。译文云雾弥膜笼罩住高山峻岭,将军们躲进岩洞发号施令;国民党战机轰炸把村落夷为平地,遭受杀戮的全是无辜百姓。
上海的租界依然歌舞升平,没有轰炸用不着胆战心惊;吃炮了牛排色翅红茶绿酒,打牌声里混过了又一新春。注释二十二年:指民国二十二年,即1933年。《鲁迅日记》1933年1月26日:“又戏为邬其山生书一笺(云封胜境护将军)……已而毁之,别录以寄静农。邬其山,即内山完造;静农,即台静农。
云封:云雾弥漫、笼罩的意思。高岫(xiù):山峰、山峦。暗指江西庐山。护:保护。将军:指国民党蒋介石。1932年5月,蒋介石在庐山设立“剿共”总部,亲任总司令,召开反共会议,动员五十万军队,进行第四次反革命“围剿”。
霆击:雷霆轰击。寒村:贫穷的农村。下民:小民,老百姓。
租界:帝国主义国家强迫中国“租借”给他们统治管辖的地区。这里指上海的各国租界。创作背景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军占领了东北二省。1932年“一·二八”事变后,国民政府代表和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上海停战协定。面对国民政府的“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和不抵抗,国民政府官员的争权夺势、腐败和对民众的压制,以及上海十里洋场、租界内人们的醉生梦死,鲁迅有感而发,写下了此诗。赏析  这首诗,开头一联是对偶,“护将军”和“灭下民”相对,正说明“灭下民”的罪魁祸首是那个“将军”,是那个在云封高岫上的“将军”,矛头指向国民党首脑蒋介石,是极为有力的。“高岫”原作“胜境”,“胜境”只指名胜风景,显不出是庐山,改作“高岫”,就把庐山突出出来了。“霆落”改成“霆击”,用“落”是从上而下,用“击”是有意的轰击,又突出“灭下民”的罪恶。“戮下民”是屠戮下民,改为“灭下民”,是歼灭百姓,有全部消灭的意思,更其显出他们的罪恶用心。“到底”原作“依旧”,依旧是照旧,不如到底的更为有力。从这些地方,可以看出作者鲁迅推敲修改的功夫,使得用词更为精确有力,更为生动。  “到底不如租界好”是有力的讽刺。在国民政府实施轰炸、屠杀人民的时候,托庇于洋人势力的租界上的高等华人,还在醉生梦死,寻欢作乐,所以也对他们进行讽刺。诗人以强烈的讽刺,揭露了国民政府在日本侵略者步步进逼,国难当头之际,却抱着“不抵抗主义”,挟带金银财宝躲进租界,依然“方城为戏”,“麻雀取乐”,为非作歹。“住在租界里的人是有福的”(《天上地下》),鲁迅运用反语,指出了国民政府奴颜婢膝,甘当亡国奴,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的精神状态。  这首诗的前两句,写景叙事,准确有力,饱含愤怒,后两句,寓揭露于讽刺,以讽刺代怒斥,改“依旧为“到底”,更深刻地揭露了国民政府的本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叶少兰那一日在虎牢大摆战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