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问一下外协会乒乓球外协是什么意思员是抱着敢赢不怕输的心态来打的吗?

网易体育10月30日报道:新赛季乒超联赛将于明天拉开大幕,按理说新赛季应有新气象,但新赛季乒超却是无季后赛、无总冠名赞助商、无外援的“三无产品”。当然,这不代表乒超竞争力和精彩程度打折扣,问题是,如果说无冠名赞助商是习惯性的尴尬“裸奔”,无季后赛是赛制一直朝令夕改的体现,拒绝外援参赛则引起更大的轰动效应。这个禁令意味着我们在新赛季的乒超中看不到丁宁等主力对抗以平野为代表的日本新生一代,也不能看到马龙樊振东复仇波尔,甚至也没有徐孝元这样的韩国美女的身影。“放弃养狼”也好,为了重中之重的东京奥运夺金战略也罢,乒超封杀外援,尤其是将包括平野美宇和石川佳纯在内的日本球员隔绝在外,都让国乒背上输不起的罪名。以史为镜,我们不认为国乒惧怕任何对手,可是在没总冠名商和取消季后赛的大前提下,又禁止各俱乐部引进外援,更凸显乒超联赛在职业化上还是问题多多,将乒超打造成“乒坛NBA”的美好蓝图现在看起来成难以完成的任务。不正大光明的禁援令 中国乒协敢做不敢当?即使各家俱乐部整装待发,新赛季乒超联赛进入倒计时之际,无论中国乒协还是乒超联赛都没有发出禁止外援参赛的官方声明,但乒超参赛球员名单中无外援身影,而八一队教练王涛接受采访时透露今年乒超联赛与往年不同,各俱乐部一律不引进外援。直到此时,对于“禁援令”人们也从众说纷纭落实到尘埃落定,而回顾整个事件的经过,大有“日式悬疑”的影子。十一黄金周期间,日媒《日刊体育》率先披露乒超联赛拒外援参赛,并强调这主要是针对日本球员。然而剧情却一波三折,日本乒坛人士透露因平野和石川在中国人气高,中国乒协可能收回排外决定,也有日本媒表示乒超禁援是假新闻。直到出征女乒世界杯,平野和石川终亲口承认被乒超下了逐客令,而就在乒超开战之际,看参赛球员名单以及通过王涛之口,“猜猜今年乒超有无外援”的悬疑剧也算落幕。然而从日媒曝料到王涛吐口,中国乒协从始至终都对禁援只字不提,既不澄清也不承认,似乎是看坐山观虎斗的吃瓜群众。不允许外援参赛是对是错暂放在一旁,但有关部门不发一言,不免有敢做不敢当、心里有鬼之嫌,让禁援令显得如同地下交易的小道消息,缺乏正大光明的正义感。实际上,中国足球联赛禁止引进外籍门将也被视为奇葩,但却有明文规定,相比之下,在乒超联赛不允许外援参赛的问题上,堂堂国球显得缺少大家风范。平野7连败石川4年未赢 谁把中国乒协逼得禁援新赛季乒超联赛为何与外援过不去,八一队教练王涛一语道破天机:“这也是为东京奥运会考虑的,日本选手很年轻,他们现在打联赛,未来可能对我们有威胁。”而日媒当初披露乒超联赛拒日本选手参赛,也坚定不移地认为此举是不希望养虎为患。2001年柳承敏成乒超第一位外援,这之后包括波尔和朱世赫在内的众多世界名将登陆乒超舞台,为何到本赛季全面禁止外援参赛?其实“威胁论”不是没道理,进入到新周期平野、伊藤和张本智和崛起,尤其是17岁的平野在亚锦赛力挫丁宁、朱雨玲和陈梦夺冠,给国乒的东京奥运征程提前拉响警报,意识到梦之队并不是战无不胜。而平野去年征战中国联赛战绩为3胜8负,成绩平平,但日媒在平野问鼎亚锦赛冠军后重点提到她在乒超历练:“通过与高手对决,不仅球技提升,打球意识也有进步。”事实上,年轻有为的日本队已是国乒头号对手,孔令辉在2015年世乒赛就称日本队是第一强敌,而日本队太年轻,这就是她们最大的筹码,综上所述,这也是为何那么多年外援你方唱罢我登场,中国乒协偏偏在这个当口对外援说不,从某种角度看更像是被“逼上梁山”。拿到2020奥运举办权后日本乒协加大投入,每年用于青少年的培养经费达到1亿日元,对手如此下血本并初见回报,国乒现在未雨绸缪考虑对策其实没毛病。我们理解万岁,但感到不解的是,至于现在就用全面封杀这决绝的方式吗?要知道,国乒的强大是依托集体主义精神、厚实的人才储备以及历史底蕴,才成王者之师屹立不倒,这压根不是对手烧点钱培养几个金童玉女就能短时间超越的。说点实在的,平野自亚锦赛夺冠后对国乒球员7连败,石川已4年未在国乒球员身上尝过胜利滋味,而张本在日本赛输给梁靖崑后痛哭流涕。就像平野亚锦赛夺冠、马龙和林高远在世界杯遭波尔逆袭,值得我们打起十二分精神,但归根结底,国乒仍是武林盟主,距离东京奥运还有3年的时候就高喊“狼来了”,并关门圈地,是否操之过急?禁援令是开历史的倒车 乒坛NBA还有戏吗?回首过去,我们会发现乒超其实多次调整外援政策,却从未“零容忍”。2004年因雅典奥运近在眼前,中国乒协公布“黑名单”,禁止俱乐部引进名单上球员,担心他们熟悉中国选手打法,不过蔡振华强调:“不是说所有外援都不允许引入,或者说所有的强手都不能参加乒超。”以北京奥运大局为重,中国乒协规定2007乒超联赛外援必须打满18轮比赛,四川队官员坦言,他们威胁到国乒的领先位置。相比“黑名单”和拒外援打短工,如今的禁令是下死手,更是开历史的倒车,曾经的“养狼计划”成一纸空文。曾记否,中国乒协也有忧患意识,于是2009年提出“养狼计划”,平心而论,我们最初是有诚意的,2010年世乒赛期间主动派人给波尔和萨姆索诺夫当陪练,而为了给对手争金机会,国乒最近几届世乒赛都未派出主力战混双。作为“养狼”的平台,乒超联赛也敞开大门欢迎高手加盟,2011赛季就吸引冯天薇、福原爱、波尔、水谷隼等人加盟。如今因担心对手变强就拒之,相当于不是你强我比你更强,而是想尽办法不让你变强,这可能会让国乒在东京奥运一骑绝尘,但一家独大无论对国乒还是这项运动都不利,毕竟垄断意味着关注度和影响力下降,长此以往,乒乓球项目在奥运会上地位也有被削弱的可能,到时候受损最重的也是国乒。禁援令的杀伤力,对乒超联赛而言是有百害而无一利。蔡振华曾表示要将联赛打造成“乒超NBA”。只不过,NBA联盟有20%非美国本土球员,更不会因美国梦之队折戟沉沙而出台限制外籍球员政策。再看如火如荼的英超联赛,执行劳工证政策,要求非欧盟球员代表国家队至少参加75%场次的国际A级比赛,限制高门槛是让外援保质保量。德国乒乓球联赛被誉为最职业化乒乓联赛,除了德国乒协不参与俱乐部的管理,也秉承开放理念,2013年的数据显示几乎每支德国女乒联赛队伍都有来自中国球员,一家俱乐部负责人说道:“如果想获胜,就需要他们。”诚然,马龙、樊振东、丁宁这些明星的亮相能让联赛赚人气,但单靠自己人推动乒超发展吸引力下降毋庸置疑。尽管向外援敞开大门不一定能避免裸奔尴尬,但至少是走在职业联赛前进的方向,更何况,福原爱2006年加盟广东曾给球队带来5000万日元的赞助,而辽宁女乒功勋主帅谷振江回忆道:“当时比赛服共有6处广告,其中5处来自日本企业的赞助。”2014赛季乒超首次无冠名赞助商,刘国梁的点评是一针见血:“中国乒乓球发展一直走的是双轨制,一方面国家队的首要职责是为国争光,一方面走乒超联赛市场化,但市场化又有局限性。”无论是过去限制外援禁止,还是去年总决赛开始前不到一周还未落实场地,都是中国乒乓球一直走“双轨制”的结果,如今外援不得入内,乒超“伪职业化”的本质完全暴露。想想看,如果丁宁与平野上演乒超大战,张本智和同马龙PK,该吸引多少眼球,但现实比理想骨感,当乒超真成自己人和自己人玩,缺少关注度和卖点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没赞助商青睐又能怪谁?作者:风之子
刚看完比赛,几点感受:1.樊振东非常渴望这个冠军,渴望卫冕,但似乎是这种心态束缚了自己的手脚。打的完全不够大胆,如果说技术上还可以弥补,这种心态上的调节还需要自己去加强。2.技术上:小球全面下风。斗短的球几乎一个都没占到便宜,这在以往非常罕见,值得自己去重视,尤其是短球练了这么多年被压制,先不说对方发球如何,短球今天的表现是真的差,从发动来看,今天短球上手的基本都是王楚钦。反手被对手46开。没有占到太大的便宜,或许该想想怎么调整下自己的节奏,或者自己的反手状态打不出来时,该怎么去调整。3.战术上:一是接发球选择还是有问题。全局摆的过多,拧的过少,中路打的过多,正手斜线打的过少;实际上这一次中路并不是一个特别好的选择,斜线反倒是更加有效。二是发球选择都没有到最好的时机。变化是对的,但到决胜局你才变,来不及了。长球没有选择在最开始的几局发,决胜局领先2分时连续两个长球真的不是胆子大的表现,如果选择前三局每局开2-3个长球,效果可能会好很多。另外逆侧旋明明可以打开发球落点让对方难受,但还是选择之前有效的高抛明显没有跟上形势,对方这次明显对高抛有准备。三是相持球线路不灵活。当对方别住你中路时,最好的方法还是及早侧身,不能老是站在原地等着掩护中路,正手位不要了赌一把又怎么样。相持线路选择上给正手太少了,正手直线,反手斜线都应该配合上,打丢了也得这么打,樊振东一直在算线路求稳,打了无数个反手位的直线被对方先手反撕。4.心态上。一是明显没有搏杀出去。不管是相持还是发接发都在等着对方的过渡球,但对方明显都是朝着你搏杀来了。二是关键球明显急躁了很多。不像之前那个沉得住气的樊振东,反倒是落后时沉稳了很多,第三局10:5落后很好的态势,11:10那个球自己硬生生急着拉速度,第二局也是如此,自己两次局点在握,两次打丢,如果有一次把握住,就会形势逆转。三是想赢怕输的心态真的要不得。自己经历了这么多风风雨雨,按道理亚运会冠军之前也拿了,应该有底气和对方拼才对。然而把自己放在守擂者这一姿态上,对方反倒打的非常轻松,这种心态在以后也非常要命。5.结论:这次亚运会的决赛输球对樊振东绝对不是一个好事。如果说平时比赛是练手的院试,世锦赛是会试,奥运会是殿试,那亚运会怎么也能算的上一次乡试了。拿下乡试就能当官了,就是举人了,对于所有人来讲,这都是比拼的一个有效大舞台。明显樊振东这次想拿下这个冠军,但穷尽手段没有拿下,证明自己的统治力在这次比赛中是不合格的,王者就应该对大赛有统治力,这次樊振东赤裸裸的失败了,哪怕是打到4:3,自己还是成为那个遗憾输掉的人。在大赛中输给对手无异于纵虎归山,别的不说,马龙小比赛输给樊振东无数次,大比赛一直揪着不放不就是这个原因么?6.建议:德班世乒赛我就说过,樊振东的发球还需要精简,这一次,樊振东来来回回变换了3-4种发球,把自己都打乱了。他应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极简模式的得分手段,不管是侧旋还是转不转,只要能算住对手线路,剩下的就应该在自己的掌控中,现在看来,他对自己认知还是不清,他现在就是天龙八部中的段誉,一身的好内功,掌握着最精髓的六脉神剑,偏偏要玩一些花里胡哨地功夫,只要樊振东认准了这个球就这么打,谁又能掀的了他的桌子呢?再者,他需要好好学会好好调整状态了,适当给自己释放下压力,有时候一直绷得太紧会出问题的。对于比赛,自己的认知应该清晰点,没有什么比赛是你不去拼就能赢的,年初还输给过200名开外的赵大成不是?难道对方排名不如你,你就应该赢么?何况排名前10的呢?最后,认真对待每一位对手,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你的眼界是要放开,但对内的对手你打不赢,还是会拿不到冠军,必要的对手研究还是要搞得,看你这次打成这样,赛前准备估计就把德班世乒赛得拿出来瞧了瞧,怎么能拿老眼光去看待对手呢?多说一句:最近,亚锦赛2比3马龙,亚运会3比4王楚钦。而上半年,不管是大满贯赛还是世锦赛,这两人都是被樊振东吃的死死的,下半年的形势互转,接连两次都在决胜局被击败,有时候也需要跳出比赛想一想为什么?人家可以不钻研技术,因为钻研樊振东一个人效率会高得多。有时候樊振东也该长个心眼了,队友的资料不是不能去翻的。关于遮挡:网上一直有人说王楚钦遮挡的,当然也不止网友,法国的西门.高兹也一直对此耿耿于怀,我觉得这个事还是别太当真,输了也好,赢了也罢,对樊振东而言,都需要好好复盘,不然之前那么多次,也没受发球的影响。说回遮挡,说句实在话,发球好的,都会有点遮挡,再说明白点,主力乃至国家队人人都会遮挡,不是王楚钦一人遮。现在的技术不管是台内还是台外的争抢都这么激烈,你发的再转、线路再刁,对手也能给你拧起来或者拉起来,明晃晃地拿出来发,马龙也怕这第二板被人上手啊。这不是什么秘密,好的发球就得裁判判不了,但对手看不清,这是一根钢丝绳,走过去了就是自己占优势,没过去就是被判罚,只是大家心照不宣而已。也不要说人家国家队就怎么怎么样,2019年郑州总决赛第一次全面使用鹰眼,林高远双打就被判斜抛了,但说实在的,林高远发球已经算比较敞亮的了。也不要说电视直播里面国家队退役运动员、教练员澄清的怎么样,运动员琢磨发球到最后不就是琢磨怎么游离在规则边缘,好的发球其实就是”高级遮挡“,再说了,柳传志还在采访时说自己是清白的,大家信么?还有发球怎么发的好?一个是突然性、一个是隐蔽性、还有一个就是欺骗性(其实还是隐蔽性)。你说我的球发的转,发出马琳那种又短又转还能回跳到自己桌面的下旋球,对手怕不怕?那我可以告诉你,对付业余都不够,只要能看清这个球死转,反倒好接,而且顺着旋转接回去对手自己说不定还得被动,就是看谁发的更隐蔽,更能骗到对手。专业发球,一个转不转,同样的动作告诉你这个球下旋,结果接过来不转冒高被拍死,或者告诉你侧旋很强,结果只是一般的强,接过去到对方估计的落点上被抢拉。一个是遮引拍动作,人的发球起势在引拍过程中是不能一直变的,我起个勾手姿势,临了要发侧旋,怎么办?拍子一直露在外面不就被人发现了么?王楚钦的引拍手为什么放的这么后面,不就是不想让人过早猜到他的意图么?能少一秒就是一秒,对手早猜到就会早做准备,步伐、重心、引拍都准备好了,那还打个锤子。还有一个是下落的轨迹,能遮一点是一点,当然最后击球一瞬间是不能遮的,遮多了,裁判不知道,对手是真会抗议的,然而中间那一段会给对手极大的心理压力,要死死盯着对手击球点,高点击球或者低点击球谁知道呢,就这么几毫米的差距,万一没盯住就是几毫秒的反应时间没了,谁能保证一定反应地过来?最后一个拍子遮击球点,侧旋发球,击球点还能看的清楚点,勾手发球,对手但凡拍头稍微侧一点,击球点就很难看到(当然也可能是我水平不够,我接勾手一直不顺),侧旋甚至可以看到球拍摩擦球的程度,直接判断出发球的旋转,勾手的球会一定程度被拍头挡住,同样的球同样做完整的动作,勾手会更难判断一点。还有就是突然性,这次亚运会樊振东就在后几局(记不清是第6还是第7局)比分胶着的时候快发了一个普通的侧下球,王楚钦反应不及时,直接吃了发球。这就是发球节奏的变化,换成A.勒布伦,那这是常规操作,发球快有其优势,我们看大部分国手有一套自己的发球流程,先降低重心,颠下球,托球做好起发姿势,再抛球、引拍、击球,对手则心中算着你击球时间准备调整重心、步伐去接发,这个流程下来,可以说自己节奏舒服,对手也舒服,勒布伦这样的发的快,对方就别扭,明明自己刚降低重心,转眼就要起身,不适应的就会吃很多发球。马龙在隐蔽性上做的最好,但你不能说马龙就是遮挡了,马龙的发球手指手腕用得好,线路落点变得好,对手有时候不是看不清,而是被晃住了。要说王楚钦有什么问题,那还是发球动作太不规范,抛球喜欢手跟球,高度严重不足,看他19年之前的比赛也不是这样的,至少抛球动作还算规范。他的发球肯定是游离在遮挡边缘的,这不用讲,马龙樊振东也做过,问题是大家能不能每个球都压着这根线走,这就是水平了,一旦藏过了就有判罚风险(但也不是每球都罚),藏不到位,那对手还是能看清,隐蔽性依然没有。像冷大鹏这样的引起公愤的都是遮得太过明显,直接拿胳膊去挡,不被投诉才怪,大部分都是在球回落的时候用脸和肩膀遮住一段时间,在击球瞬间球和拍头将将亮出来,这种严格意义上讲也是遮挡(还是2019年郑州总决赛,马龙发球就被鹰眼判罚遮挡,从影像中可以清楚看到马龙的球在下落过程中被脸挡住了,这实际上是90%以上运动员的常规操作),所以鹰眼不一定是买不起,而是不敢用,真用起来了,打前三板发抢的全部没有出路,梁靖崑可以直接横扫除樊振东以外的所有中国运动员,乒坛直接被大小胖统治。樊振东的发球威胁不够,还是在突然性或者节奏变化上不够,老是一个模子发,节奏上对手是可以等等的,没什么太大的压力,他练高抛也是这个作用,除了能加强点旋转,更重要的是发球节奏一变,对手会感觉有点别扭,可能就是这一点点的别扭,樊振东第三板球的压力就小了很多;他的旋转还是很好的,现在发球方式也多,就是要整合起来打发抢,多数发球樊振东意识上还是期待打相持,人扑不到台子上去;突然性上这次亚运会那个发球是给我耳目一新的感觉,估计自己私下练过,但这次比赛还是没想过多用,未来其实多用用蛮好,直接快发个不转的,动作快,幅度小,对手还不见得有准备,机会不就来了么?我觉得A.勒布伦的发球很值得学学,这小子连看球的人都不知道他会发什么球,什么时候发球,也许他的发球方式会引领一个新的潮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乒超联赛禁止外国球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