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台湾台湾有名的女演员都有谁是谁?

来自宝岛台湾的笑星hold住姐谢依霖,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女谐星是条不归路,当你选择这条路的时候,你就要放弃成为林志玲。”说的正是外界对女性喜剧演员的刻板印象。/凭借一句“hold住”而一夜爆火的谢依霖想象一下,女神林志玲顶着一张“台湾第一美人”的脸,用萌贱萌贱的神情,在台上当起了给你说段子抖包袱的欢乐喜剧人。这能不违和吗?观众缘能好吗?罢了,喜剧终究是林志玲得不到的事业。那么,一个“正确的”喜剧女演员应该是怎样的呢?可能是像宋丹丹那样,涂黑牙齿,画上老太太妆;可能是像贾玲那样,猛灌啤酒对瓶吹,随时随地表演三秒吃西瓜;又或者是像今天要说到的这位彪悍女汉子那样——既能铁锅炖自己,还能当众手撕小鲜肉内裤。最豁得出去的喜剧女演员“闪光弹!”随着体育记者马小的一声嘶吼,市体育游泳冠军李炳强刚准备起跳,就猝不及防地被马小撕下了内裤,全裸入水。而这震撼人心的“壮举”,同样也被直播镜头外的观众捕捉得一清二楚。看过电影《羞羞的铁拳》的朋友或许并不陌生,这正是电影里的爆笑一幕。马丽饰演的体育记者马小,和艾伦饰演的拳击手艾迪生,在一次意外中灵魂互换。从此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当两人住进一副不属于自己的身体,感觉陌生之余,自然少不了各种出糗。原本是拳击台上的硬汉艾迪生,因为体内马小的灵魂,变得柔软不堪一击,在擂台上频频认怂;而女记者马小,则因为体内艾迪生的灵魂作怪,多了一份糙汉子的粗犷,还有扭捏的娇羞。当众撕泳裤、铁锅炖自己...无非就是他们相互伤害、损坏对方形象的一种方式。电影里,“男一号”马丽贡献了多层次的“精分”表演。有网友说,这是我看过演男人模仿女人的最好的女演员。她时而是马丽本人,面对男友突然来访,瞬间切换回男友心中的娇妻模样;时而是住进马丽身体里的艾伦,发起狠来又虎又飙;时而又是假装是马丽本人的住在马丽身体里的艾伦。第一次迈入女澡堂,内心的雀跃早已按捺不住,准备在“一饱眼福”的边缘大鹏展翅;有趣的是,这并不是马丽第一次抛开形象,以“雌雄同体”的姿态示人。事实上,她在喜剧的路上走得更快的秘诀,或许就是比别人更豁得出去。“很多女演员为了漂亮,就会注意自己的表情,可能不敢那么夸张地去表演。我是肆无忌惮的那种,也不管自己丑不丑。”在这之前,她还在《百变大咖秀》中模仿过雪村老师。用胶带紧紧裹住胸部,套上大爷白背心,再对皮肤进行局部涂黑,丝毫看不出任何女性的痕迹。甚至的回到更早的时候,刚出道那些年,能被伯乐何炅识别,靠的也是身上的这一点“彪”。彼时的她,是一名因为相貌自卑而投身话剧的演员。上大学的时候,老师对她长相做了一番评价:“嘴唇和人中太高,像猴子。”因为长得不够美,成绩第一的她没能拿下毕业大戏主角,老师甚至抛下狠话,“如果以后想当演员,最好去把上牙敲掉四颗,再箍一箍。”在小剧场的日子里,她认真打磨每一出话剧。每次她出场,都是全场观众笑声最高的那几分钟。兢兢业业在小剧场打磨演技,打动观众,同样也为她敲开了机遇的另一扇门。有一回,开心麻花的两位编剧彭大魔和马驰和第一代男主角何炅去看戏,第一眼就识中了这个在舞台上尽情表演的女演员。“太彪了。”“她不是女一号,但整部戏的精彩都被她抢走了。”2010年湖南卫视的元宵喜乐会,她和何炅搭档出演小品《超幸福鞋垫》。凭借一句“我是来自东北的马丽”,吼进了观众心里。当然,和何炅搭档出演小品的日子并没有很久。很快,马丽便甩开何炅,在开心麻花中找到另一位契合无比的拍档:沈腾,一起走向春晚的舞台。/《扶不扶》从话剧到小品,再到大荧屏,马丽的事业版图不断扩大。当舞台越来越广阔,质疑声也因此找上了她。喜剧女演员,不准美在综艺《王牌对王牌》上,老搭档沈腾曾经公开表示,这几年一直很抗拒和马丽合作。原因就在于害怕观众把他们的表演风格看腻了,有一天不喜欢他们了。同为喜剧演员,马丽也有同样的担忧。然而当她想方设法改变形象,希望带给观众新鲜感的同时,她也隐隐感到喜剧女演员头衔下“不配变美”的限制。关于喜剧届的两位女顶流,似乎有着这么一条不成文规定:贾玲不许瘦,马丽不许留长发。/瘦下来的贾玲,是不是确实没那味了她们活在“只能扮丑搞笑”的单一定义里,一旦另一面被曝光,观众往往会大失所望。正如当马丽这个“大龄女汉子”迎来了迟来的少女心萌芽,开始想要拾掇自己:敷面膜,做皮肤管理,健身减肥,给自己染了一头金色的短发,经常开开心心地拍上几张美照...一有人夸她长得还挺美,像影后刘嘉玲,马上就会有粉丝赶来调侃:“这照片是p的吧。”“这可能是刘嘉玲被黑得最惨的一次。”正如有一年转型出演都市情感剧《逆流而上的你》,她在戏中饰演的是一名都市丽人。然而评论里谈论得最多的永远不是她的演技,而是她的形象:“马丽一出来我就想笑。”“怎么看都不像个城市小年轻。”一日喜剧人,终身土气魂,没人在意她喜剧以外的可能性。这些声音同样也是在提醒着她,“你是女谐星,千万不能太漂亮,太漂亮你就不好笑了。”难道做喜剧,就必须放低姿态吗?这是马丽第一次,对自己热爱的喜剧事业产生动摇。一边是观众定义的“不需要太美”,另一边还有外界对自身颜值不变的嫌弃。从剧场搬到大银幕的《夏洛特烦恼》,是马丽电影事业的巅峰,但一开始,她并不是这个角色首选。为了保证票房,导演团队最先找到的是另外一位比她更年轻好看的女演员。只是接触下来,发现这个女演员怎么演也演不出原版马丽的味道,最后才决定把马丽要回来。在这之后的事业旅途里,同样并非一帆风顺,中途遭遇了两次“换角风波”,对她的心态造成一定影响。其中就包括2018年的爆款电影《西虹市首富》,几乎集齐沈腾、艾伦等《羞羞的铁拳》原班人马。唯独没有马丽。很快有网友扒出,这部电影原名《资本接班人》,女主原定马丽,人设是东北小卖部的会计。当时还以女主的身份,和男主沈腾共同出席过这个项目的发布会。但正如我们后来所看到的,女主的位置已经被另一位小花取代。对此,导演解释说,“这个角色是比较特殊的,它特定需要一个台湾演员。角色特定需要台湾人,让马丽来说台湾腔的话,观众不买账。”“人设是台北女孩,非让一个东北女孩来演,观众看了会不舒服,不让马丽来演反而是在保护她。”最让马丽耿耿于怀的,是几年前出席活动前的一个小插曲。团队很重视这次的活动,于是找到某个高端品牌借礼服,结果得到了品牌方的一口回绝:“你家艺人太土了。”演喜剧的,注定和时尚搭不上边。甚至更多时候,是别人眼里的粗俗、掉档次。脆弱的时候,噪音也越入耳。那是她感觉人生最拧巴的时刻,变美不是,不变美也不是。每次看到观众对于自己长相的批评,马丽都会私底下偷偷抹眼泪,“我要如果有一张特别美的面孔,该有多好。”为了证明自己,她开始请来专业的造型师打造造型。可无论怎么变,外界的声音依然没有变,她也因此陷入无限的焦虑循环:她用欢笑治愈别人,却没办法治愈自己。一边是压得她喘不过气的外貌恶评,一边是进入瓶颈期的事业,马丽这才发现自己生病了。是抑郁。台上比谁都要欢脱的她,到了台下却换了个人。觉得活着没什么意思,也不想跟任何人说话。“我要把快乐带给你们,但是私底下的我,也很痛苦。”“我是喜剧女演员,更是叫马丽的女人”马丽现在还在敷面膜。但这一次不是为了向外界证明些什么,这只是发自她内心想要完成的事。“我以前总为别人活,但现在开始,我决定为自己活。”既然无法改变别人的看法,那就先改变自己的心态。事业上,她不再和自己的喜剧标签较劲,和观众的刻板印象较劲。“美也好的,丑也好,只演喜剧形象固化也好,又能怎么样?马丽就是马丽,反正别人也来不了。”喜剧成就了她,限制了她,但最后,也是喜剧治愈了她。她不再封闭内心,主动分享自己走出来的经验,“我觉得我经历过,我一定要告诉你,你不能走这条路,因为这条路很可怕,你为什么不换一种心态呢?其实是想帮助别人。”她自信地喊出,“谁说喜剧女演员就应该是丑的!我就要争这口气!”于是便有了各种杂志大片里时而攻气十足,时而柔媚动人的她。爱情上,这个常年被嘲笑“嫁不出去”的女汉子,也迎来了自己的白马王子:同公司,比她小11岁的喜剧演员许文翰。起初,没人看好这对姐弟恋。在年龄差和名气差面前,她也有过迟疑,但幸好,时间证明她赌赢了这一次的幸福。在男友面前,她可以100%做自己。既可以是素面朝天、不修边幅的女汉子,也可以是少女心满满、渴望浪漫的小女生。有一回采访,记者问她,“水冰月的腿,斯嘉丽的胸,全智贤的脸,如果让你男友选一样放在你身上,他会怎么选?”她想都不想,“他一样都不会选,因为换了就不是我了。”这样的自信,自然是来源于被偏爱的确定。男友从不吝啬对她的赞美,堪称行走的夸夸宝。“你素颜好看,化了妆好看,怎么样都好看。”偶尔也会输出土味情话,“你今天的妆怪怪的”“哪里怪?”“怪可爱的。”借助爱人眼中的自己,她也渐渐开始认同自己,爱上自己。2018年,两人在社交平台晒出领证照片。官宣文案里用到的梗,还是她经常被大家吐槽的越剪越短的“男生头”。一个说“长发及腰,现在就要娶你”,一个回“不等了,现在就要嫁”。对往事释怀,爱自己,才是终身浪漫的开始。写在最后马丽让我想起了蔡康永《真情指数》里对成龙的一段采访。那一年,成龙刚拍完一部新电影,蔡康永问,“拍电影累不累呀?”就是这么一个看上去轻描淡写的问题,一下击溃了成龙内心最柔软的部分。硬汉如他,再也压抑不住情绪,在节目现场哭了足足15分钟。我们每天奔赴在成功的道路上,想方设法去迎合别人的期待,以他人的声音作为行动准则,却忘记回过头来问自己一句:“累不累呀?”“这是我想要的吗?”这样的人,好多好多。有的人活在别人对ta的行为评价里,一句“你素颜和上妆差好多哦”,会让他们每天起早贪黑地化妆,只为了在别人面前保持精致,一张自拍的点赞或吐槽,会让他们从此离不开美图软件,发朋友圈一分钟,p图两小时...有的人活在别人对ta的未来期许里,比如毕业之后就应该听家里人的话,乖乖回家工作,比如25岁之前应该月薪过万,30岁之前应该成家立室,有房有车...他们把快乐主导权交给别人,总在无限迎合他人的期待,达到就继续讨好,达不到就怀疑自己、深陷恐慌。太在意别人的声音,往往就屏蔽了自己真实的内心。从此忘记“我是个怎样的人”,只有符不符合他们的标准。从此没有想不想要,只有应不应该。但正如蔡康永所说,“别人只是把他们也相信的事,不断告诉我们。我们听从了,却很少鼓起勇气面对:那真的是我们想要的生活吗?”懂得关心自己的人,才知道怎么为自己而活。所以下次再有外界的声音让你感到干扰,不如先问自己一句:得到别人的认可, 是你想要的吗?别人的评价,对你来说真的有那么重要吗?重要到可以绑架你的意愿,改变自己的心意去生活吗?你可以为了爱的人无所不能,但千万别因为那些不值得的人胡乱修剪自己的枝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台湾有名的女演员都有谁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