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一部古装电视剧,我是2012年看到的,好像里面有类似于薛仁贵传奇的电视剧或者薛平贵,一个女将,跟他在风筝上下来

我现在觉得,研究一个古代剧本之前世今生的演变,比研究这个剧本本身好玩多了。首先声明,陈浩民主演的一系列苦情剧没有什么值得细细分析的地方,很多同人/剧情阴谋论贴写的都比原剧有意思,剧情混乱矛盾,演员人设油腻,萱萱硬朗现代的长相演柔弱王宝钏极其出戏,感觉她时刻抑制着自己狂骂薛平贵的心情,代战公主也是傻白甜面相,极大地削弱了王宝钏和薛平贵之间的矛盾,两个女演员换一下可能更出彩。而且我没记错的话,这个剧播出的时候就是骂声一片,完全被同班底的《活佛济公》吊打。话说回来,这个剧本本身的变迁和演化更有意思,首先是薛平贵,也叫薛仁贵,有的盗版书是薛人贵,不管叫什么总之在大多数的传说里,他们其实是一个人的不断演化。这个人物在历史是有原型的—唐朝大将薛仁贵薛仁贵,绛州龙门人。贞观末,太宗亲征辽东,仁贵谒将军张士贵应募,请从行。至安地,有郎将刘君昂为贼所围甚急,仁贵往救之,跃马径前,手斩贼将,悬其头于马鞍,贼皆慑伏,仁贵遂知名。——《旧唐书》新唐书则编的更加详细: 薛仁贵,绛州龙门人。少贫贱,以田为业。将改葬其先,妻柳曰:“夫有高世之材,要须遇时乃发。今天子自征辽东,求猛将,此难得之时,君盍图功名以自显?富贵还乡,葬未晚。”仁贵乃往见将军张士贵应募。至安地,会郎将刘君邛为贼所围,仁贵驰救之,斩贼将,系首马鞍,贼皆慑伏,由是知名。王师攻安市城,高丽莫离支遣将高延寿等率兵二十万拒战,倚山结屯,太宗命诸将分击之。仁贵恃骁悍,欲立奇功,乃著白衣自标显,持戟,腰鞬两弓,呼而驰,所向披靡;军乘之,贼遂奔溃。帝望见,遣使驰问:“先锋白衣者谁?”曰:“薛仁贵。”《新唐书·薛仁贵传》不得不说,《新唐书》在编故事这一点上真正做到了远迈汉唐。所有的薛仁贵故事如何千变万化,都保留了基础三元素。一是薛仁贵的贫贱出身二是薛仁贵擅长射箭的武力设定三是薛仁贵的妻子在薛仁贵从军上的贡献这个故事有秦腔版,曲剧版,粤剧版,鼓词版,每个故事的侧重点和大概情节都不同,《红鬃烈马》属于最后的集大成者,目前我没有查到具体的成型年份,有人说《红鬃烈马》的成型是在清代,是个倒有一些证据。能查到的最早的资料来源于一份陕西艺术研究中心的研究院的采访:清朝同浩年间,名噪一时的洋务运动中坚人物丁日昌出任江苏巡抚,他酷爱收藏各种古籍版本,从而辑录了一份自元明以来历代所查禁的小说书目,在他的记载里面,就有我们现在所能见到的,和后来《五典坡》戏曲有密切关系的一个故事书目--《绣像薛平贵龙凤金钗传》。这个故事流传的年代在元、明时期,作为弹词本的《绣像薛平贵龙凤金钗传》在北方地区已经以鼓词的形式广为流传。另外,我们现在所能见到的,还有明代一些已经不知姓名的作家留下的《宝钏》曲词以及《彩楼配》传奇。我们已不知道编写这个弹词故事的作者到底是谁了,他给我们留下了这个爱情故事的最早记录。但在清人丁日昌所查禁的这个书目中,这个故事和戏曲剧情有着极大的不同。弹词本的故事大致讲述宋朝仁宗时期,太师王忠有三个女儿,长次二女已经分别婚配文武状元,只有三女得到皇帝所赐的龙凤灯彩球,于是抛彩招亲。彩球正好打中乞丐薛穷。王太师见是乞丐,就想用银两赎回彩球。但是,三女儿并不嫌薛穷贫苦面貌丑陋,与父亲断绝关系,执意同薛穷同回到破窑中成婚。王太师命家人王虎刺杀薛穷,但是没有得逞。原来薛穷是本朝皇后吕后生下的太子,由于在后宫无情的斗争中,被李妃陷害,孩子刚一出生,李妃就暗中以狸猫代替,宫中另外一个妃子用金钗在孩子臂上刺上“太平郎”三字,设法护送出宫。太子被一薛姓夫妇收下抚养长大。薛姓夫妇去世后,太子被叔父撵出家门,沦为乞丐。许多年后,事情查明,皇上出榜找寻太子。于是,王家三女和薛穷回到宫廷,滴血相验。薛穷果为太子,后来太子登基,王女为后,故事圆满结束。这个故事前段和我们现在所知道的故事有一定的接近,但是后半段就扯到狸猫换太子了,可见当时这个故事是混杂了多种已知故事的编排。成熟的《红鬃烈马》共包括13场折子戏,分别为花园赠金、彩楼配、三击掌、闹窑降马、别窑投军、误卯三打、母女会(探寒窑)、鸿雁修书、赶三关、武家坡、算军粮、银空山、大登殿。可以说,这出戏就是那个年代的《甄嬛传》,它本身借鉴了很多其他的戏曲段子、流行话本,比如薛仁贵调戏王宝钏试探她是否真心,借鉴了《秋胡戏妻》,而探亲,借鉴了《汾河湾》,在比如这个《绣像薛平贵龙凤金钗传》,经过演化最后成为了我们现在知道的故事。那么王宝钏这个故事究竟讲了什么呢?众所周知,中国传统民间故事的诞生要么是为了教化,要么是为了找茬。王宝钏大约是后者。这一点可以从故事的调性窥出一二。首先很多人以为王宝钏是恋爱脑,这是高看了她们的生活环境了。当时的社会女人根本不具有恋爱脑的条件。事实是,王宝钏在花园祈福,突然看到一阵火光,看见薛平贵金龙护体、蛇钻七窍,觉得薛以后不但是大富大贵而且是要成为皇帝的人,所以给了银子并告诉薛自己抛彩球招亲的事。 这叫什么?这叫投资。第二个误解是王宝钏做了十八天皇后死去。这个说法应该是近代的产物,王宝钏的故事的版本众多,不能仅以一个为标准。本来就是作者不详的编造的故事,凭什么有独家解释权?《红鬃烈马》这个戏是很长的,演员没有体力在今天内全部演完,所以一般会跳其中的三折来演,武家坡、算军粮、大登殿,梅兰芳先生就很擅长唱武家坡。武家坡说的是就是我们如今主要探讨的故事。薛平贵试探王宝钏,夫妻相认。《算粮》讲的是,王宝钏与其父王允决裂后,苦守寒窑十八年,其夫薛平贵从军归来,正值王允寿诞,王允及二姐银钏、二姐丈魏虎劝其改嫁,宝钏引来薛平贵相见,并向魏虎清算征西路上克扣的粮饷,魏虎不予,平贵扭魏虎上朝辩理。大登殿讲述的是薛平贵得到代战公主的援助,攻破长安,拿获王允、魏虎,自立为帝,坐上龙位,封官授爵,清算余孽的情景:薛平贵在金殿封王宝钏、代战公主为昭阳正宫,分掌后宫、兵权;迎送王夫人去养老宫颐养天年;分封苏龙,问斩魏虎;王允死罪不免,经王宝钏再三求情,得赦,授衔无权,居家养老。这三出戏知名的原因很简单。够爽!每一幕都在逆袭,都在打脸,都在赢,所以老百姓爱看。但是老百姓爱看不代表剧情是完全合理的,还有一版的故事编的更加合理,但是受众没有这一版多。这一版就是《说唐全传》小说。在《说唐全传》里,王宝钏也就是柳金花,不是宰相的女儿,只是一个员外的女儿。这一版和历史的贴脸度更高,薛仁贵因为家中贫穷,到她家做工,柳小姐和她的嫂嫂在绣楼上往下看,看到薛仁贵身上有一只白虎跃出。当时的人是很迷信的,小姐觉得这个人日后有将相之位,又怜悯这个人寒冬腊月仅着单衣,在大雪中做工冻的瑟瑟发抖,于是就想结交一个善缘,拿一件自己的不要的旧披风扔给这个人。这很好理解,人才投资嘛,如果实在想不通就去看看宋押司怎么对铁牛就全懂了。可没有想到,正好一阵风吹过,吹熄了蜡烛,柳金花随手抓起一件衣服扔下去,扔的是自己的独家限量版火红大衣。薛傻呵呵的,睡醒后捡起来就穿,结果正好被柳员外看到了,父亲误会自己的女儿和薛仁贵有私情,为了家风清白,也不听她的辩解,就要把她抓来活活打死。万般无奈之下小姐的母亲只好和哥哥定下一个计策,让小姐假死,实际上放走。那小姐无处可去,也就只好去投奔薛仁贵。这个故事的逻辑显然要比前一个强多了,员外女的身份没那么高,也比宰相女更合实际,小姐嫁给薛仁贵更多的是命运的搓弄。《说唐全传》在清朝也有刊印,小姐过的也没那么凄惨,家里人还时常接济接济,今儿拿点米,明儿拿点面,但很明显老百姓不愿意看,因为你前期不够苦,后期就不够爽啊。所以随着传播,故事的情节越来越离谱了。最后出现了一个所谓的只做了18天皇后的版本。这个版本的出现其实是不合理的。原因前文已经说过了,不够爽。相比于登基坐殿、打脸政敌,寒窑苦守18载,一朝登后的美满结局,这个结局显而易见的苦情。这是极不合理的。因为一般来说老百姓不愿意看这东西。但它还是出现了,并得到了一定范围的传播。这个结局最后的年份也无可考证,但在民国时期,张爱玲在自己的杂记中写过对这个结局的看法,算是确定了一个最早的年份。对于这个结果,张爱玲有过一个有趣的解释。“《红鬃烈马》无微不至地描写了男性的自私。薛平贵致力于他的事业十八年,泰然地将他的夫人搁在寒窑里像冰箱里的一尾鱼。有这么一天,他突然不放心起来,星夜赶回家去。她的一生的最美好的年光已经被贫穷与一个社会叛徒的寂寞给作践完了,然而他以为团圆的快乐足够抵偿了以前的一切。他不给她设身处地想一想——他封了她做皇后,在代战公主的领土里做皇后!在一个年轻的,当权的妾的手里讨生活!难怪她封了皇后之后十八天就死了——她没这福分。可是薛平贵虽对女人不甚体谅,依旧被写成一个好人。京戏的可爱就在这种浑朴含蓄处。”——《洋人看京剧和其他》张爱玲张爱玲的这一段点评无疑给我们理解这段戏指着一个全新的方向,点名了一个全新的视角。直截了当的说以张爱玲的评语来理解,王宝钏的故事不难发现它在反讽。当18天皇后就死,乍一看这不是妥妥的为爱牺牲的恋爱脑么?但实际上编剧可能在第五层,他的意图可能和讴歌爱情恰恰相反。因为他不能明着说这个故事是不好的,所以他只能用这种委婉的模式说这个故事的荒诞之处。一个女人为了等一个男人功成名就,苦守寒窑等了他18年,最后虽然做了皇后,却只做了18天就死了。他故意把王宝钏做皇后的时间设置的很短,以凸显故事的荒诞,以凸显付出的不对等,从根本上讲他是反对这个故事的底色的,反对这种愚蠢的付出,反对用十八年韶华换十八天后位。这让我想起知乎的学历置换笑话。一开始有人提问,用2亿现金换一个清华北大的率取通知书值得吗,随着回答区的种种自嘲,新的问题把金额换成了1亿,在后来变成了2千万,后来变成了1千万,最近的问题我没关注,不知道有没有降到百万级别。这其中蕴含的其实是一种新的质疑。皇后虽然尊贵,但真的值得苦受寒窑18年吗?这里要解释一下,虽然在原本的故事当中王宝钏是看出了薛平贵以后会成为皇帝才跟他的,但这并不意味着王宝钏是一个非常功利的物质的女人。不是这样的。因为在中国古代的男权社会下,女性只有两种改变命运的方式,一种是随父权,俗称拼爹就是你投胎投胎投到了谁,这辈子就过什么样的日子。另一种是随夫权,俗称钓金龟婿,就是你能嫁给什么人你就过什么日子。在这种情况下,第二种显然比第一种要多那么一丁点的抉择权,所以,如果想要反抗父权的话,实际上是要借助夫权的力量,但是丈夫的人选又往往被父亲决定,所以中国古代的很多看似自由恋爱的故事,实际上寄托的是一种女性想要反抗父权却无处落脚,于是只能寄托于夫权的现实。这不是女人的错,这是时代的错世界的错。理解了这一点,就能够理解为什么今人看王宝钏的故事会觉得离谱,因为现在的女性不需要借助夫权对抗父权了,没有了矛盾的土壤,自然也就没有能理解矛盾的人,所以故事就显得可笑。而且现在的编剧过于强调王宝钏和薛平贵之间的爱情部分,删去了许多王宝钏责难薛平贵没有出人头地,没有建功立业的戏份,这些听上去很功利的发言,事实上正是王宝钏爱重薛平贵的原因,这个原因是很沉重的,是很现实的,是非常理性的。王宝钏迫切地用薛平贵的成功来证明自己抉择的证明,从而证明女性应该拥有抉择性的正确性。包括大家非常讨厌的试探妻子这个剧情,这场试探表面上看是从薛平贵的角度出发去苛责王宝钏,实际上,除了必要的喜剧效果外,在这场试探中,真正丑态百出的人是薛平贵,被权力所腐蚀的他在代战的温柔乡里背叛了王宝钗,他的试探映衬着他的行为和王宝钏的怒骂,显得更加可笑。无论是秦腔、京剧还是其他的剧种,这一段观众看的都是王宝钏骂薛平贵,骂的越狠越爱看,也非常考验花旦的功底。补充:很多人怀疑没有民国的剧里没有王宝钏做了18天皇后就去世这个版本。是有的。还是那句话,具体的年份不可考证。川剧所演全本,除上述几折外,在《三击掌》、《投军别窑》间夹《宝钏会夫》、《代战兴兵》、《花子贺喜》三段过场戏插科打诨加笑料,又为其后的平贵投军作铺垫;又将《投军别窑》细分为《投军降马》和《平贵别窑》;《误卯三打》后接《代战让阵》、《庆功受陷》、《招亲继位》;《探窑》与《赶三关》间的《鸿雁传书》也从京剧中的过场戏变成了有情致趣味的一折好戏;《大登殿》后更是加演《荒淫无道》(又可分为《三绞废命》、《斩平贵》)和《火烧白马庙》两场,彻底结果了渣男薛平贵,如此川剧的全本共计有长长短短二十余折!如果你看到大登殿就完事了,那是看不到这个版本的,这个版本要看川剧的最后三折,讲的啥薛平贵登基后飘了,鱼肉百姓祸祸国家,18天限定皇后王宝钏劝谏被杀,代战二反长安,火烧薛仁贵。而当时的京剧有可能受到川剧的影像的,毕竟这不是改戏,而是依照川剧的模板加戏。或者到底川剧是起源,还是京剧是起源,就更无从考证了,但是有王宝钏做了18天皇后这个版本就是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类似于薛仁贵传奇的电视剧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