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塞腰鼓读后感100字这篇课文的阅读感想怎么写?50字以内的

安塞腰鼓阅读答案篇1
安塞腰鼓
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百十个斜背响鼓的后生,如百十块被强震不断击起的石头,狂舞在你的面前。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黄土高原上,爆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
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燥热了,使恬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溅了,使困倦的世界主即变得亢奋了。
使人想起: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好一个安塞腰鼓!
使人想起:晦暗了又明晰、明晰了又晦暗、尔后最终永远明晰了的大彻大悟!
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
好一个安塞腰鼓!
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碰撞在四野长着酸枣树的山崖上,山崖蓦然变成牛皮鼓面了,只听见隆隆,隆隆,隆隆。
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碰撞在遗落了一切冗杂的观众的心上,观众的心也蓦然变成牛皮鼓面了,也是隆隆,隆隆,隆隆。
隆隆隆隆的豪壮的抒情,隆隆隆隆的严峻的思索,隆隆隆隆的犁尖翻起的杂着草根的土浪,隆隆隆隆的阵痛的发生和排解.
1、文中画线部分是个排比句,请说说它的作用:
答案:用排比句能生动地写出了打腰鼓时的声响、阵势、风姿,读来节奏分明,铿锵有力,使人从语势上也感到了安塞腰鼓的壮阔,豪放,火烈
2、阳光本来就是静态的,为什么说它变得飞溅了?
答案:阳光本是静态的,但阳光下那舞动的身影,挥动的手臂,蹦跳的脚步让人眼花缭乱,阳光也似乎被舞动得四处飞溅了,这句话写出打腰鼓时那热烈、灵动的场面。
3、前五段重点写了什么?
答案:舞姿与鼓点交融产生的神奇效果
4、观众的心能变成牛皮鼓面发出隆隆的响声吗?这句话该如何理解?
答案:这句话从人的感受的角度写安塞腰鼓所释放出的磅礴能量和对观众产生的奇特效应。它震撼人心,使观众受到感染,产生了心灵共鸣。
5、好一个安塞腰鼓!在文中反复出现,从全文看,它起什么作用?
答案:好一个安塞腰鼓是文章的抒情线索,它反复出现,表达了作者对安塞腰鼓无限赞美的深情。
6、作者运用什么写作方法来表现腰鼓戛然而止时的感受?
答案:对比反衬,以动写静安塞腰鼓阅读答案篇2
〔关键词〕语文教学 四课型 自学能力
所谓四课型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按照教材各部分的固有顺序,把教材分为几个单元,每一个单元的教学过程都依次经历阅读、讨论、解惑、探索四个阶段。每一阶段分别构成一种课型,简称“四课型”,下面我将四课型的操作要点阐述如下:
1 初中语文阅读课教学
1.1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强学生阅读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为唤起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在课堂上要进行5分钟左右的必要的启发讲解:或背名言、或讲个小故事、或讲个成语的来历等,针对每课的具体内容,确定启发讲解的内容和形式,提出几个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如:《邓稼先》一文时,首先放几张关于人造卫星升空时的片子(自制的课件),然后教师对照片子有声有色地向学生讲述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的经过,再引导学生回想2003年10月中国“神州五号载人航天飞机成功发射”的场面阅读本文,从而激发学生对邓稼先的了解和崇敬,使阅读在美好的气氛中起步。
1.2 指导读书方法,为学生提供有效阅读的路标和向导。关于读书方法,我向学生提出了“三到”的要求,就阅读的全过程来说要看到、读到、写到。所谓看到就是要快,要全。了解全貌,掌握全局。所谓读到就是心到,边读边思考。写到就是要动笔进行点、划、摘、记,以促进思考,加深理解i己.忆。上述读书法,从导言课开始逐步向学生介绍,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习惯。
1.3 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记好笔记,写出体会,以推动学习向纵深发展。“发现问题,等于解决了一半”。这话很有哲理。学习中的问题,就是推动学习深入前进的动力。学生在阅读中发现问题的时刻,才真正开始了向这个问题的进击。
2 讨论课教学
2.1 讨论的重点力求符合教材重点和学生思想实际。有时围绕对某个概念理解展开讨论。针对学生在讲解《藤野先生》一文时,展示了关于敬佩教师的几幅画面(自制的课件):有名人敬师的,有少先队员敬师的;有战士敬师的……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理解鲁迅敬师的原因。
2.2 提出明确讨论要求,以小组为单位,认真组织,具体指导,对学生要求勇于发表自己见解,虚心听取和思考别人意见,在平等的氛围中展开争论或辩论,坚持真理。
2.3 指导讨论方法。引导学生把握讨论题目的中心点;充分运用课本中的要点,针对讨论题目进行分析,恰当运用已学文化知识和生活中的实例进讨论,分析综合,提出观点。然后紧扣要点,理清思路,做出结论。
2.4 教师组织重点问题全班讨论。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由各组代表围绕重点问题展开全班讨论。这时,教师的主导作用十分重要,教师应直接参讨论,但应做到“引而不发”不能直接告诉学生答案,而应起穿针引线、因势利导的作用。在全班学生对讨论的问题产生兴趣时,教师应作画龙点睛的讲解,使学生对问题有明确认识。如:讲《事物的正确答案不只一个》时,先出示四幅图画――自制的课件)即课前预习中的四幅画,让同学们找出正确答案,再学习课文,然后对课文进行讨论,要求:找出文中的一个观点谈看法,必须用典型事例证明自己的观点。有的同学找出文中的观点“发挥创造力的真正关键,在于如何运用知识”,举了居里夫人的事例证明这一观点,有的同学举了伽利略的事例证明这一观点还有的同学举哥白尼的事例证明这一观点……最后围绕“读书有害还是有益”这个问题展开讨论。有的同学认为:“读好书能陶冶人的情操,增长知识,因为‘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有的同学则认为:“读书能使人走向歧途,因为不好的书不仅无益,而且有害……”两中不同的意见进行了激烈的交锋。这时教师给以适当的引导和诱发:读好书,如沐春风;读坏书,如饮鸩酒。这种课堂讨论活动既有学生之间的交锋,又有师生之间的争论,经历了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深化过程,活跃了学生思维,培养了能力。
3 解惑课教学
3.1 教师讲解的重点应放在“三点”上,所谓“三点”指新旧知识的结合点;新知识的关键点;前后各节之间的理论与实际的联系点,这些都是教材最本质的东西。
3.2 教师的讲解要抓住学生的兴奋点,兴奋点是为学生普遍关注且同教材有紧密联系的问题,教师应力求把教材的科学性、系统性同学生的兴奋点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愉快地进入思考过程。如:在学习《安塞腰鼓》时,首先放投影有关安塞腰鼓的图片(教师自制的),再让学生思考:平时你见过安塞腰鼓吗?你打过它吗?打鼓的都是些什么人?打鼓的那个场面你见过吗?如果没见过,想见吗?等等,这样便抓住了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使他们在j陕的气氛中学习本文。
3.3 的讲解要从形象入手,注意指导学生的思维方法。语文课上的内容和有关问题,都是属于理性的抽象的,学生较难理解。教师应使学生以形象为入门的向导,步步深入的把握课文内容,理解道理。
4 探索课教学
4.1 专题探索。每学习一课,都要引导学生运用有关知识,针对学生中普遍存在的突出思想问题,进行探索性分析,并在各自分析的基础上全班交流。安塞腰鼓阅读答案篇3
导语,即课文教学时的开场白,教师一走上讲台,就用一段娓娓动听的导语引入课文教学,就像一场精彩的戏拉开了序幕。一堂语文课,学生要学习新知识、接受新内容,老师一开始上课就得扣动学生的心弦,激起他们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因此,这个“开场白”是至关重要的教学步骤,也是思想教育和知识教学的必不可少的环节。回顾自己多年的教学及在教学中导语设计的情况,下面笔者就仅从四点具体谈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设计导语。
1 因势利导法
导语设计的方法有很多,偶尔地因势利导有时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讲《安塞腰鼓》时,春节的余绪还缠绕在大家的心头不肯离去,我班的学生在元宵节期间,不仅参加了学校里的腰鼓表演,还获得了第一名,并且代表学校参加了区里的文艺汇演,也是荣获大奖,载誉而归,受到了区、校领导的表扬。在讲这一课时,笔者先请两个学生到讲台上来一段腰鼓表演(虚拟的),两人的潇洒动作赢得了大家的笑声和掌声,也激起了其他同学的热情,他们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情不自禁地或用手或用笔在桌子上敲打起来。笔者趁热打铁,鼓励大家一起敲起来,顿时教室里“鼓声”雷动,进入课文的声势已经造成。笔者示意学生暂停,激励他们说:“大家的腰鼓打得非常有气势,冲出了学校,征服了区县,获得了众人的青睐,你们都是好样的!可是你们知道吗,在我国的陕北高原,有一群朴实的农村青年,他们打着腰鼓从偏僻的家乡走进了热闹的都市,凭着娴熟的技艺参加了中央电视台的春晚演出,以其恢宏的气势震撼了亿万观众的心灵,你们想不想也像他们一样上春晚?”学生异口同声志说:“想!”“那咱们不妨先学学他们的经验,取长补短,力争上春晚!中不中?”学生攒足了劲斩钉截铁地说:“中!” 此时他们已经神采飞扬,群情激荡,迫不及待地翻到了十七课―《安塞腰鼓》。之后笔者根据课文气势雄壮的特点,强调课文的朗诵,采取男生独读,女生独读,男生齐读,女生齐读,男女生齐读等不同的朗读方法,而且在第25-27段还借用了音乐中二部轮唱的方法让男女学生“二部轮读”,并要求学生在别人读时可以敲击桌子助兴。学生热情高涨,分工合作,读到兴奋处竟然全体起立,放声朗读,教室里人声鼎沸,令人热血沸腾,学生已经完全融入了课文的情境中,因此讨论课文的艺术特点时,学生张口就来,排比的作用更是体会颇深,教学目标的实现完全是水到渠成的事情,至今笔者还能记起当时学生读书的情景。
2 欲抑先扬法
生活中有很多材料在不经意间就会成为导语中的好素材。学习《生物入侵者》时笔者联系实际,采用了欲抑先扬法导入课文。笔者向学生介绍说:“咱们国家曾从国外引进了优良的葡萄品种,这些葡萄在适宜的地方安家后生长良好,凭借着个大味美赢得了国人的喜爱,你们吃过吗?”有人摇头有人点头。笔者接着说:“从大家的回答中可见这种物品还未能走进千家万户,而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培育的杂交水稻就不仅造福我国人民,还被引进到世界各地,为受饥饿困绕的当地人民带去了福音,更为全世界人民早日摆脱贫困做出巨大的贡献。然而有些外来生物的进入不仅不能为人类造福,还会对当地物种带来了伤害,甚至是引起了大的灾难,令人谈‘其’色变,这种生物自然成为众矢之敌,被人们憎恶地称为‘生物入侵者’,现在大家就一起来看看这些生物是如何无孔不入地进行侵略的。”带着好奇,学生纷纷打开书,急切地想知道答案。课文内容相对简单,笔者让学生分组讨论,他们很快就理清了文章脉络,弄清了生物入侵的方式及危害。但任务并未到此结束,笔者又进一步联系实际,让学生来谈一谈他们所了解的生物入侵的事例以及给人们带来的危害。
3 兴趣引领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利用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引入也会达到不错的效果。我讲《云南的歌会》时根据学生喜欢唱歌、好奇心强的特点,专门从网上下载了一些云南民歌的视频。上课放视频时我先让学生闭上双眼,用心来聆听悦耳的歌声,然后才让睁开双眼欣赏美妙地歌舞,最后让他们推举出两个优秀“歌手”高歌一曲,我略作点评后对他们说:“我国幅员辽阔,少数民族众多,少数民族都是能歌善舞的民族,其中很多民间歌手甚至连字都不识,却唱出了天籁般的歌声,比某些明星歌手不知要强多少倍啊!他们为何唱得这么好,又是怎么学的呢?咱们一起走进《云南的歌会》来看看究竟吧,答案就在里边!”学生满怀信心地翻开书,急于寻找答案,他们认为还像以往的课文一样答案唾手可得,但是看遍了字里行间也找不出答案,笔者却反复强调答案就在书里面,弄得他们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他们又阅读又讨论,在通晓了课文内容后,经过认真总结,终于归纳出来了几点: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是秀美的大自然赋予了他们灵气;无论何时何地他们想唱就唱,任性而为,而且全都是真情的自然流露,不像歌星那样矫揉造作;他们反复练习,不论是否相识,兴趣所至,到处对歌,在竞争中不断提高自我;再者就是他们定期聚在一起,由老者教习,薪火相传,生生不息,当然也互相学习,最终个个成为能手。学习何尝不是如此!这虽然不是教学任务的要求,但学生却对课文有了更深层次地理解,岂不更好。安塞腰鼓阅读答案篇4
我在教学中根据不同课文的不同特点和各自的教学重难点,采取不同的阅读教学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一、自设问题,带着问题去读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教学的主体。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应当让学生只是带着老师的问题读书,没有自己的思想和主见,而应当让他们自己去主动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且主动地解决问题。学生读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是学生与作者进行思想碰撞、情感交流与融合的过程。不少文章的题目,会激起学生的好奇心,我们不妨引导学生围绕课题质疑,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带着强烈的探究的欲望去读书。学习《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时,我设疑:看到这个题目你最想提的问题是什么?不少同学都说出了自己的问题,如爸爸的花儿是什么花?为什么会落?这些问题会激起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会调动学生读书的积极性、主动性,会激发学生主动地到文中找答案,会使读书不再是枯燥无味的活动。变成了寻求知识探究答案的主动地阅读过程。随着学生认识的不断深化,学生提出的问题也会由浅入深,由表及里,这正体现了课堂学习动态的生成性特点。
二、情境再现,带着渴望去读
中学课本中有不少以境取胜、文质兼美的文章,我们在教学时可以运用现代教育手段,创设生动形象的情境,用生动的情境打动学生、吸引学生,激发他们走近课文的愿望,诱发他们接触课文的渴望。我在教学《安塞腰鼓》一文时,先让学生通过电脑视频直接感受安塞腰鼓的力量,再结合朗读视频让学生有了视觉和听觉的冲击后再读时,每个学生在自由读文时也不自觉的变的声情并茂了。学生也渐渐地进入课文,在朗读的过程中,认识作者描绘的事物的特点,感受作者的思想,体会作者的情感,与作者形成情感的共鸣。这样的过程既是学生和作者交流的过程,又是学生学会学习与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的过程。安塞腰鼓阅读答案篇5
【关键词】生本课堂;有效学习;课堂变革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27-0008-02
为推进课堂变革项目实施,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浙江省乐清市教育局教研室落实温州市教育局教学研究院有关“促进有效学习”课堂变革行动文件精神,提高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进一步加强教学视导工作,不断规范教学行为,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工作的研究和指导,并提出了一系列活动。同时,还成立了研修班工作室,招收了一批肯参加教科研活动的骨干教师,并且成立了试点学校与试点项目,针对存在问题、变革思路、举措及困惑进行了研讨。我校(城南一中)“践行‘生本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课题研究。在这些大背景下,笔者针对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如何实施开展,以及在学校教研组活动中,就如何体现“生本课堂、有效学习”提出自己的不成熟见解。
一、概念界定
生本课堂就是以学生为本,让学于生。从表面看,全体学生主动参与,有兴趣学,主动学习,这就是生本。从实质看,生本教学是基于学情,让学生经历完整、充分的阅读过程,让学生经历从不会到会、不懂到懂、不熟练到熟练的过程而获得的发展。
有效学习是指符合教育、教学原理的学习,它的目的是为了花更少的时间,学到的更多、更牢、更好,用正确的学习方式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效学习应该是,帮助学生花更少的时间,收获更多的知识,让学生“学一知十”;有效学习应该是让学习变得更有趣,它不应该让学生觉得枯燥、乏味,而应该“寓教于乐”,有效学习将会是“开心学习”。
在新课程背景下,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有效学习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只要我们遵循学生学习的心理规律,认真研究、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勇于改革,探索学生能够获得有效学习的理想课堂,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减少无效劳动,真正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学会学习,主动地发展,才能使学生实现有效地学习,从而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学校语文组在本学期开展了相应的教研活动,针对生本课堂与有效学习的研究,于2014年3月26日公开课教研活动,郑洁老师在七(3)班上了七年级下册《安塞腰鼓》、陈艺老师在九(6)班上的九年级下册《枣儿》,分别结合学情深入挖掘文本内涵,以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
二、有效学习,以学定教
在听《安塞腰鼓》的课堂教学时,感受生命律动和力量,以及高原上的丰富文化内涵,在人借鼓势,鼓借人威的情景下,如何让学生有效学习?教师应该怎么把握课堂?黄土高原上的五千年文化,文化积淀的土地上才能打得天下第一鼓――安塞腰鼓。在视频中展示了气势磅礴、场面壮阔、激荡人心、惊心动魄、震憾心灵的安塞腰鼓,气势回肠。师:安塞腰鼓表演那么有劲,作者描绘它的语言带“劲”吗?这豪情滚滚、昂扬向上的精神,你被震憾了吗?师: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是挣脱了、是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以独特的形式感染人,更以内在的精神打动人。我虽然多次教学这篇课文,但还是听一遍、学一遍、新一遍、震憾一次。
“以学定教”是以学生的身心发展素质为基础,以学生的学习规律为依据,以发展思维、提高学习能力为主线,以“有效学习”思路为设计蓝图,遵循相应的教学原则,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学习活动中,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本节课中通过“安塞腰鼓”的“劲”由外而内形成认识,特别是高原的情感,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促学生全面发展。
三、以生为本,顺学而导
在《枣儿》一节课中,陈老师结合班级学生大部分为务工子女的实际,在课堂推动过程的第一环节时,孩子自发寻找舞台说明的句子,顺势导向第二环节,人物语言、标点符号对人物塑造的意义,讲清矛盾之根源,突破了本节课的重点,引导学生领悟亲情。让学生品读,男孩:爷爷,你为什么把枣儿放在那里晒了又晒。男孩拍拍脑袋:爷爷,我带回家去吃……。他们的心情有何变化?爷爷在沉思什么?我们看出了大人的等待,归与不归,走与留。
课堂教学中,有的教师对学生的回答或意外想法只是蜻蜓点水、一笔带过,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缺失课堂本真。教师苦于课堂中缺乏生成导学。如何关注学生顺学而导,让生本课堂在生成中变得真实有效呢?本节课中,老师从一开始就抓住,看到标题想到了什么?枣儿除了指吃的还可以指什么?看一看书,找找有关枣儿的故事。通过戏剧情节,了解戏剧冲突,理解矛盾冲突双方,品读人物对话,顺学而导,走进人物内心世界。
四、学情为基,研读文本
郑老师上《安塞腰鼓》时,特地让几个体育活动活跃的男生进行了表演,让他们来读,然后让女生来品读,预设了句子: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百十个斜背响鼓的后生如百十块被强震不断击起来的石头,狂舞在你的面前。骤雨末端,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末端,是闪烁的瞳仁儿;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黄土高原上,爆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此时的男生就像倍百儿爽气,豪情万丈,女生更是羡慕有加。这种排比,节奏感强,感情充沛,排山倒海,气势磅礴,很有感染力。
在后来预设的句子中:愈捶愈烈!痛苦与欢乐,生活和梦幻,摆脱与追求,都在这舞姿和鼓点中,交织!旋转!凝聚!奔突!辐射!翻飞!升华!拓展深化,鼓韵悠长。任何艺术都是对生命、对社会的认识和感悟。面对这激昂的鼓声,面对这厚重的黄土,面对这群热烈妍放、使黄土地沸腾起来的生命,你最想说什么?把你的心灵感悟和周围同学分享。
五、因课而教,精略有度
在《安塞腰鼓》一课中,教师布置学生阅读:贾平凹的《秦腔》,乔良的《高原,我的中国色》,陈凯歌的电影《黄土地》,进一步感受秦汉雄风,黄土神韵。在《枣儿》一课中,教师链接了曹文轩的《前方》,为什么那么多人离开家园?生活于我们是一种博击与生活。教学过程其实往往要因班而教,因课而教,针对不同的班级确定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针对不同课堂与课文重点强化不同的目标。在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教学组织中,要尊重学习者意愿,允许学习者根据学习进展情况对课文文化课进行理解与选择,使学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
每节课都有不同的重点与难点,那么,课堂中也会有不同的精略讲解。在《安塞腰鼓》一节中,在板书中也可见一斑:黄土高原――贫瘠、贫穷、文化积淀。下一行是,安塞腰鼓:壮阔、豪放、火烈。第三行是,西北汉子:生命中奔腾的力量。表达出来一种热爱之情。其实文章是对高原生命的热烈赞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感受其中的生命律动和力量及丰富的文化内涵,培养他们健康的审美情趣。
参考文献:
[1]张新德,张熙智.安塞腰鼓[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13.
[2]陈海滨,徐丽华.有效教学66个经典案例[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安塞腰鼓阅读答案篇6
一、 “课前导读”彰显“四性”
1. 彰显序列性。学生语文预习能力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每个年段对学生的预习要求也不尽相同,从低到高呈现出阶梯状的特点。中年级的预习在引导学生读准字音、读通课文的基础上,重在引导学生掌握生字词字形,扩充词汇量,对课文内容有初步的了解等。到了高年级,预习的重点则侧重于对作者的了解,篇章结构的把握,重难点的突破、拓展、积累等。因此,我们在设置“课前导读”的时候要从整体着眼,对每个年段学生的预习要求做到心中有数,设置符合该年段学生的预习作业。
2. 彰显层次性。学生的能力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我们不能用统一的“课前导读”要求学生开展预习工作。如果按预习能力的高低分为三类的话,我们就应该由低到高设置“A、B、C”三个层次的“课前导读”。只有这样,才能让“课前导读”在学生的预习中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才能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课前预习中有所收获。
3. 彰显针对性。“课前导读”的设置是为了引导学生有目的地去预习,引导学生自主去思考,从课文中寻求问题的答案,并出现新的问题,为课堂学习做好充分的准备。因此,“课前导读”不是一成不变的,也无须面面俱到,要根据单元重点、教材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设置。如同样是引导学生进行生字词的预习,每一课的侧重点也不一样。六年级上册《最后的姿势》可设计这样的练习题:1. 请读准“漱”字;2. 请正确写出“凹”的笔顺;3. 比一比,再组词:感( )憾( )撼( )。
4. 彰显趣味性。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我们有必要在预习作业的内容和形式上有所创新,听一听、读一读、找一找、玩一玩等,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预习,激发学生完成预习作业的积极性。如设置六年级上册《安塞腰鼓》的“课前导读”时,我设计了这些题型:请上网欣赏“安塞腰鼓”表演视频,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心灵感受;找一找,“好一个安塞腰鼓”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几次,用横线画下来,大声朗读,读出自己的感受。
二、 “课前导读”体现“四合”
1. 课前预习和课内学习相结合。课前预习只是课内学习的铺垫和准备,课内学习必须以课前预习为基础,不简单重复课前预习,也不脱离课前预习。老师可以对“课前导读”进行批阅,及时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找到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以此为基准设计课堂教学,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如在进行《天游峰的扫路人》这一课的预习时,好多学生提出了这样的质疑:每天清扫天游峰石阶的老人究竟累不累?于是课上我就抓住这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引导学生分成正反方进行辩论,学生找句子,说理由,不仅体会到了天游峰的“高”和“险”,同时也体会到了老人乐观豁达的精神品质。
2. 课本知识和课外拓展相结合。“课前导读”是开放性的,不仅要设置课文中找得到答案的内容,同时也要延伸到课外,帮助学生了解一些和课文内容相关,但是在课文中找不到的知识,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预习效果。如预习六年级上册《钱学森》这篇课文时,我就在“课前导读”中设计了这样的要求:上网查找浏览关于钱学森的生平及主要成就的资料,整理出一份“钱学森简介”;钱学森回国时究竟遇到了怎样的阻挠,请上网详细了解。这样的预习要求有助于学生更全面地了解主人公,对体会主人公的精神品质有很大的帮助,而这样的预习要求也是学生喜欢的。
3. 知识掌握和能力发展相结合。“课前导读”不仅仅以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为目的,同时也要关注学生能力的提升。预习中的知识掌握主要包括生字新词的正确认读,书写,相关的文学常识等,预习中的能力发展主要包括朗读课文的能力、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搜查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等。因此,在设计“课前导读”时要从知识和能力两方面考虑相关内容,使“课前导读”成为学生预习时掌握知识和提升能力的拐杖。
4. 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相结合。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前导读”的设计应以学生为主,应提出基于学生学情基础上的预习要求,教师所起的作用仅仅是“导”的作用。导得巧,导得精,有助于学生思得深,学得实。当然,我们还可以尝试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积极讨论的基础上共同来设计“课前导读”,其实学生设计“课前导读”的过程就是预习新课的过程。安塞腰鼓阅读答案篇7
“问题”是学生学习的起始,是教师教学的开端,是建构课堂的“脚手架”。研究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发展至关重要。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曾说过“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这也启示我们要多研究提问。
近几年来,以“问题”为突破口来改革课堂教学的思路方兴未艾。然而,在大量的课堂观察中我们发现,当前的课堂教学在“提问”环节存在以下几种弊病:一是问题多而琐碎。我们经常发现,在短短的40分钟内,教师的问题多达四五十个,平均一分钟就有一个。这么多的问题充斥在课堂中,犹如“枪林弹雨”,让学生疲于应付,最多只能作“蜻蜓点水”“隔靴搔痒”般的肤浅思考。二是问题杂而随意。我们发现,有些教师提出的问题没有经过精心的设计和挑选,都是“由着性子”随意而问,很多枝节问题都没有思维的价值或偏离教材的内容和教学的目标。这不但不利于课程目标的达成,而且容易导致学生思维活动的随意性,甚至使学生的思维处于停滞状态。三是问题设置不当。有时问题过大,学生不知从何下手;有时问题过小,缺乏一定的思维含量;有时问题过深,超出学生认知水平;有时问题又太浅,学生根本不用思考就能回答。诸如以上弊病,比比皆是,严重影响着教学质量的提高。
如何改变这种低效的现象?我们提出了“核心问题”的教学思路,期待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核心问题”的设计,充分整合课程目标和课程教学资源,有效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为学生打开一道自主探究的通道,使之在教师的引领下充分展开高层次的思维过程,以实现知识的自主建构和能力的全面发展。
二、“核心问题”及其相关特征
我们所说的“核心问题”也可以称为“核心任务”,它是一节课或某一个板块环节中“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中心问题。这个问题是课堂教学的一条主线,课堂中派生出的其他问题都与之存在相关的逻辑关系。教师的教、学生的学都应该围绕它展开,它贯穿了整个课堂教学。
有专家对其概念做出了这样的界定:“核心问题,指能够激发和推进学生主动活动,能整合现行教材中应该学习的重点内容,能与学生生活实际和思维水平密切相关联的,能贯穿整节课的问题或者任务。”[1]
基于以上认识,“核心问题”应该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
1.鲜明的指向性
“核心问题”具有鲜明的指向性,即鲜明地指向教材的核心内容和教学的核心目标。判断一个问题是“核心问题”还是“非核心问题”,或者说判断一个“核心问题”的价值,就是看它是否具有整合现行教材的重点内容和关键内容的特征,是否具有更高的和更全面的教学目标达成度。
2. 高度的整合性
“核心问题”还必须具有高度的整合性。这个整合性可以从两方面理解:一是从与课堂其他问题的关系上看,是“主辅”关系,即这节课中的其他问题都是从“核心问题”派生出来的。派生问题也是经过精心挑选并按一定序列整合起来的,是围绕着核心问题的解决而展开的。二是从与学习主体的关系上看,“核心问题”既关联到课程的知识点和能力点,又连接着学生的兴趣点和发展点,它的设计必须基于学生当前的发展水平和兴趣,能够激发和推进学生对课程目标的主动建构。它将课堂的核心内容、核心目标与学生的发展高度地整合起来。
3.适度的开放性
“核心问题”的结构应具有适度的开放性。所谓“开放”亦即“不但一个问题之中多处呈现开放状态,而且解决路径和解决评价标准也往往是开放性的”[2]。学生有足够的空间去凭借自己的知识经验,设计自己的解决路径,在一个宽松的环境里自由地展开思维,自觉地进行反思,积极地寻求突破。教师应尽可能多地从学生身上挖掘大量多样化的答案和思路。
三、“核心问题” 的设计
1. 精准地把握教材的核心内容和教学的核心目标是设计核心问题的关键
“核心问题”的鲜明指向性决定了能否精准地把握教材的核心内容和教学的核心目标是设计核心问题的关键。基于此,我们教师在设计核心问题之前,首先必须认真学习并牢牢把握学科课程标准对当下学段提出的阶段目标,认真领会课标的要求;其次,要在课程标准层面上以“鸟瞰俯视”的方式整体把握课程目标与教材内容的联系,用心揣摩教材编者的意图,对文本进行全面的解读,以精准地把握教学的重点及难点,设计出合理明确的教学目标。继而,紧紧围绕实现教学目标这个中心,优化课堂提问,设计核心任务。如教学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爱之链》时,依据《语文课程标准》对高年段学生提出的目标“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深刻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初步领会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结合本课的核心内容,可以确定本课的核心目标是“引导学生从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环境描写这三要素入手,学会阅读小说,感受人世间的真情,学习通过人物的神态、动作和语言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据此,可以将此课的教学分为三大块,每一块可以提出相应的核心任务:一是“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指导学生概括复述故事”;二是“朗读环境描写,体会情景之‘相生’”;三是“品读人物细节,体会形象之‘典型’”。通过这样的设计,整个课堂教学就会纲举目张,目标集中。
2. 正确地预测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最近发展区是设计核心问题的基础
“核心问题”一头联结着核心内容、核心目标,一头则联结着学生。在设计上必须基于学生当前的发展水平和兴趣,因此,正确地预测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最近发展区是设计核心问题的基础。为了做好这一点,我们要从现代教育心理学的角度客观、系统地做好学生学习起点状态的分析,包括原有的知识水平、技能和学习动机、兴趣等,还要做好学习需求的分析,亦即“学习者学习方面目前的状态、水平与所期望达到的状态、水平之间的距离”[3]。例如,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美丽的丹顶鹤》一文围绕着“美丽”写了丹顶鹤的颜色美、形体美、姿态美。一位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核心问题:“读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丹顶鹤的哪些特点?”这个问题虽然直接指向教材的核心内容和核心目标,但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特点”这样的词汇领悟起来有点困难,而且,问题的答案需要基于文本的整体把握,超越了多数学生的认知水平,所以课堂效果不好。教师只要稍微将问题改动一下,效果则截然相反:“同学们,这是一只美丽的丹顶鹤,请你当一回小画家,把它画下来,先说说你会怎么画?为什么这样画?”这个问题激发了二年级学生学习的兴趣和阅读课文的欲望,学生理解起来也比较容易,而教师则可以在同学生的对话中引导他们从“颜色、形体、姿态”等方面来感受丹顶鹤的美丽。当学生真正被调动起来,思维的闸门被打开之后,其思维探索的方向就不受别人的控制而体现出个性化的特征。
3.寻找到恰当的切入口是设计核心问题的有效方式
(1)抓课文题目,以疑导究。课题是文眼,往往高度概括了文章的内容、中心,并凝聚了作者的情感,因此,课题往往可以成为设计核心问题的切入口。例如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师恩难忘》一课,围绕着课题可以设计这样的核心问题“作者难忘田老师的什么?”来统领整个课堂教学。通过研读,可以得出四点结论:难忘田老师的能说会道、才学出众;难忘田老师的上课方式;难忘田老师讲的故事;难忘田老师对我的深深影响。这样不仅把整篇课文的内容都“串联”了起来,而且“难忘”之情、“感恩”之意萦绕不绝。
(2)抓中心词语,巧妙勾连。文章都有一定的主旨,这些主旨有的是蕴含在文章的字里行间,有的则突出地表现在一些关键词句中,我们要用一双慧眼去发现。例如特级教师王崧舟教学《我的战友》一课时,以“纹丝不动”一词设计了一组问题:“什么是纹丝不动?为什么要纹丝不动?怎样纹丝不动的?纹丝不动的结果怎样?从纹丝不动中感受到了什么?”这组问题也正是课文的核心内容所在,这些问题的解决过程也就是教学的整个过程了。
(3)抓核心句子,合理分解。很多课文中都有那么一两句画龙点睛的句子,或概括课文内容,或蕴含文本中心,或架构文章结构等,抓住这些句子,往往能够产生设计核心问题的灵感。如苏教版六年级上册《安塞腰鼓》一文中“好一个安塞腰鼓!”出现了四次,这句话集中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同时也巧妙地架构了文章的结构。教学时可以抓住这句话来设计:“‘好一个安塞腰鼓!’这句话在课文中出现了几次?‘好’在哪些方面?你从哪些句子中具体体会到它的‘好’?”然后引导学生分别从“好在有火烈的舞蹈场面”“好在有震耳欲聋的鼓声”“好在有茂腾腾的击鼓后生”“好在有匆匆变幻的舞姿”四个方面来感受安塞腰鼓的独特魅力。
(4)抓内容结构,形成板块。文章的内容结构承载了文章的思想感情、主旨内涵和脉络推进。抓住文本的内容结构,形成合理的板块,可以设计出相应的核心问题。如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最后的姿势》,课文以感人的笔触,记叙了汶川地震发生的瞬间,谭千秋老师张开双臂,用身体守护四名学生的感人事迹。仔细研读文本,这篇文章的核心内容由三部分组成:一是细节描写,二是环境描写,三是侧面描写。这些内容集中表现了谭老师恪尽职守、一心为学生的无私大爱。本课的核心目标是:“通过语言文字的品读,感受谭千秋老师对生命意义的追求和诠释,体会环境描写和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作用,学习侧面烘托人物形象的方法。”于是,我们可以将教学分为三大板块,每一个板块设计一个核心问题。第一板块的核心问题是:“紧扣题目,抓住细节,体会人物形象。即找出文中描写谭老师最后姿势的句子,从细节描写中感受谭老师是个怎样的人”。第二板块的核心问题是:“感受环境描写和场景描写,体会表达效果。即找出文中描写大地震来临时的句子,体会这些句子的表达效果”。第三板块的核心问题是:“学习侧面烘托,丰富人物形象。即阅读课文,找找课文中列举了哪些人物对谭老师的评价,为什么要写这些评价”。通过这样的设计,教学的目标、重点更加集中、凸现,课堂的整体感也更强了。
设计“核心问题”的切入口还有很多,但无论何种切入方式都必须基于教学的核心目标和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核心问题”是改变课堂冗长、繁琐、低效的一剂良药。我们应该在实践中不断加强探索,让“核心问题”在教学的百花园中绽放得越来越鲜艳!
参考文献:
[1][2]周光岑.核心问题教学研究[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2.安塞腰鼓阅读答案篇8
关键词: 语文教学 质疑探究 能力培养
案例一:教室里,七年级一位语文老师上组内研讨课。初读课文以后,老师问:“同学们,通过昨晚的预习,这一课,你们有什么疑问?”有一个学生举起了手,老师指名这位学生交流,学生质疑:“雾霭是什么?”老师说:“谁来解答一下?”学生纷纷说了起来,老师对那些离题万里的答案不知所措。
案例二:晚上,孩子写完作业,拿着语文书,走到我面前说:“妈妈,这一课,老师让预习的时候提两个问题,可是我都懂了,没什么可提的,怎么办?”我说:“你可以看看课后习题,是否有什么疑问?”女儿笑着说:“课后习题都有参考书呢,还有什么疑问?”我无语。
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比回答一个问题更有价值。”李政道说:“最重要的是提出问题,否则,将来就做不了第一流的工作。”由此可以看出,质疑就是学习,质疑就是探究。在新课改中,质疑则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挑战了传统的教师“课堂权威”角色,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良好思维习惯的重要途径。许多科学发明创造都始于问题、源于好奇心,可见善于发现问题、勇于质疑是主动探究、刻苦钻研的内在动力与源泉。纵观现在的课堂,到处充满质疑,也随时听到学生解答,可是学生质疑的问题难免有琐碎、重复、边缘等现象,探究价值不大,使老师很无奈,学生往往也不知从哪问起,自学质疑环节仍然由老师的问题来引领课堂,学生的自学质疑仍然是形式上的一个环节。要想改变这种状况,课堂上应从以下三点入手。
一、创设民主氛围,有利于质疑创新
质疑能力的培养是需要情境的,创设情境是激发学生认识兴趣与求知欲望的有效手段和方法。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能保证学生智力和非智力因素都处于最活跃状态,使学生敢想、敢说、敢争辩,进而去大胆探索。陶行知先生说过,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如果在学习、研究、讨论问题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是民主的,课堂有着和谐,融洽的环境,就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和灵感,学生就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有胆量去质疑,提出异议,这样也易于知识的创新。如:课堂上学生提出:“肖邦那么爱国,为何离开自己的祖国?”我让学生自己先读课堂后几节,说说肖邦离开祖国做了些什么。学生你一言我一语地说开了。接着,我让学生思考:如果在国内,处于当时环境之下,肖邦又能做什么呢?这样一问,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了。经过大家的交流,同学们一致认为,肖邦去巴黎是为了更好地创作,他用特殊的武器――歌曲,号召波兰人民来和侵略者作斗争。有的学生举例:“中国的鲁迅用笔做武器和敌人作斗争,和肖邦有着类似的举动。”这样,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理解了文章的难点,感受到肖邦强烈的爱国热情。
二、教给质疑方法,提升质疑质量
学习首先要会疑。只有提出疑问,才有解决疑问的迫切要求和强烈愿望,才会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占有材料、分析思考、推理判断。“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古训强调了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比掌握现在的知识更重要。为让学生自主质疑,教师应多教给质疑方法,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学会质疑。教学过程中的“自学质疑”环节,意在培养学生会问、善问的能力,即在对学习研究的对象感知之后,以敏锐的眼光善于发现疑难,这样就会出现富有生机的、生动活泼的、自由民主的、热烈探讨交流的教学氛围。那么,疑从何处来呢?
1.疑从课题中来。
课题是文章的眼睛,思维的窗口,它往往浓缩了整篇课文的精华,抓住课题生疑常常能涵盖全篇文章,可以帮助和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教师在出示文题后,可让学生说说从课题中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这样,既能使学生理解课题,又能为学习课文设置悬念,激发学生探究内容的兴趣。如《夕阳真美》的话题是:夕阳美在哪?找出相关词语和句子进行感悟;《每逢佳节倍思亲》题眼是“倍”字,话题是从哪看出诗人在节日的时候更加思念亲人?学生会依此找出相关语句交流、探究。
2.疑从课后的思考题中来。
学生在深入探究课文时,会不断产生新的认知冲突。抓住课后的思考题引导学生质疑问难,是探究课文的好抓手。教师在阅读中围绕思考题指导学生抓住文章中重点词语、句子或段落,从而更容易深入地理解课文。如《詹天佑》的课后习题:“为什么说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可作为学生交流的话题;《大自然的文字》的课后习题:“课文分别写了哪几种大自然的文字?怎样才能学会认识大自然的文字?”学生找到相关的内容体会感悟,会很好地理解课文。长此以往,学生读书必疑,培养探究式学习的好习惯,同时形成创新思维。
3.疑从文章写作方法中来。
写作方法属于艺术表现手法,抓住它们生疑,营造热烈探讨交流的教学氛围也不失是一种好方法。如《安塞腰鼓》中:“好一个安塞腰鼓!”这句话反复出现了四次,有何作用?以此作为学生交流的话题,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安塞腰鼓体现出的豪放、热烈、独特的黄土风情;《厄运打不垮的信念》中,作者运用了许多数据来表现谈迁治学的刻苦和信念的坚定,可以找出这样的例子,交流这样写的好处。
三、多途径释疑,培养学生的能力
1.明确目标,自主释疑。
学生具有很强的能动性,并非什么都需要教师教了才会,当学生全身心投入到自主的学习活动中去时,学生智慧的火花会不断地迸发。因此,只要引导学生借鉴一些先进的学习方法,让学生自己摸索和总结出一套适于自己学习的方法,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学中学生明确自主学习应达到的目标与要求之后,留给学生一些自由支配的时间,让每一个学生都“活动起来”,他们就能够独立地思考和冷静地处理问题,从而获得体验和乐趣。
2.合作探究,互动释疑。
课堂上,合作探究的环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组成“互动互助”有效学习小组,上中下不同层次学生搭配,指定组长,合理分配发言次序。此时要求学生学会观察,学会倾听,学会质疑,学会尊重,学会交流。强化合作互助形式,各学习小组根据问题进行合作互助学习时,有效互动,可以先由学生汇报对问题的理解,一个人说,其他组员倾听,组长的作用是控制好音量,不影响别的组的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群体的交互作用,把个别的发现转化成共同的财富,丰富和提高每一个学生的认识,然后提出个人在自学中不能解决的问题,供全体组员讨论。最后,对达到的共识,以及小组中不能解决的问题进行归纳整理,准备下阶段交流发表见解,并提出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全班进行有效合作探究。这样,以合作的学习活动为纽带,使学生在探究学习中,朦胧的意象变得清晰、具体。
3.迁移联想,阅读释疑。
语文学科有自己的特殊性,阅读是学习语文最根本又最有效的方法之一。阅读过程其实也是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深入探究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让学生充分阅读文本,在阅读中认知发生迁移、情感产生共鸣、精神生发交流。围绕文本,发散思维,展开联想的翅膀,从课内到课外,从古代到现代,从美术到影视,从俗语到诗词,让学生在阅读中“与自己对话、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在“对话”中自得自悟,在丰富联想的基础上进行相关探究活动,从而释疑。
综上所述,教师要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出发,明确实施探究条件和原则,学会探究的方法,精心组织与指导,为学生创设最佳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引导学生学会科学思维,真正体现变“教我学”为“我会学”的自主探究学习思想,让探究性学习在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正道上阔步前进。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修改稿).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安塞腰鼓阅读答案篇9
课堂上,导入新课以后,笔者询问一下大家课前预习中的收获或疑难,几个同学发言,大致都能说出文章表现“幸运者对不不幸者的关爱”。学生的这种反应和笔者的预测差不多,这样,教学环节就将很自然地过渡到笔者预设的教学空间中了。笔者正要提问导读时,一个同学举手要发言。
质疑生:老师,我对“前任”一词有疑问。工具书解释说是“同一职务,由不同人担任﹐称继任者之前的任职者为前任。”这“送冰”算什么职务呀?
生1抢答:“前任”一词太好理解了,课后思考题原题呀——“前任”用语简练,大词小用,风趣。
师:抢答很好,预习很充分呀。请坐!
笔者想借此契机再融入一些词语的知识,于是转身在黑板上板书:词语常见的变式使用有:大词小用,小词大用;褒词贬用,贬词褒用;丑词美用,美词丑用;写人词物用,写物词人用。板书完转身瞥见那个质疑的同学还疑惑地站着,急忙询问他。
质疑生:刚才同学的抢答我也知道,不就是照搬参考书上的原答案吗?可是,读这个词时,我却“风趣”不起来,不知为什么。
生1(也不服):那是你不会读,听我读读整句话。
于是他很投入地把这句话读一遍,学生中这时有些窃窃私语。
质疑生:听你读,好像吃臭豆腐。
同学们哄然大笑,紧接着教室沉静下来,大家若有所思。突然面对这个意外的质疑,笔者一时也语塞。但暗自叮咛自己一定要当堂帮该生解疑。于是调动大家一起来咬嚼“前任”。经过讨论争辩,便有同学开始举手发言。
生2:“前任”在这里好像真的“风趣”不起来,与课文感情基调和主旨很不相符。
生3:而且文中老王是个苦命善良人,需要帮助,也值得帮助,不该“风趣”。
生4:对这样一个苦命人,“我”还有风趣调侃?这不是贬低自己吗?
很快大家都纷纷认同“前任”的确用得不好。笔者一时并不能明确指出这个词好与坏,便打算暂时放下这个话题,寻他山之石。这时这个问题似乎该平息下来了,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马上又有学生发言谈看法。
生5:我认为还有不好的,“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僵尸”、“骷髅”、“白骨”,这不是咒骂人吗?这样写有点太冷血了吧!
生6:何止这些词语。你们看,“我自己不敢坐三轮车”也写得不好,和那个把自己降格为货的老先生比,“我”差远了,还嘘寒问暖假惺惺的。
生7:老王病了,“不知什么病”、“吃的不知什么药”也写得不好——还学者呢,都不如自己的女儿做事实在(女儿知道老王天黑就看不见是得了夜盲症,还给他吃了大瓶的鱼肝油)。
生8:还有,人家送“礼”想答谢平时关照、寻个心理平衡,她却给人钱,小瞧人家呢?再说了,真想给钱,不会再专门送去?这也是礼尚往来嘛。
文章怎么能这样写呀!
……
连续向作者发难,由一个“前任”牵出了一串词语,带出了一组句子,确是笔者始料不及。“前任”一词尚在笔者脑中徘徊,又连带出这么多问题!这时全班又躁动起来,唇来舌往,赞同发言的多反对发言的也有。学生这样敢于向专家精选来的范文挑战,敢于和著名作家学者对话辩驳,也许是笔者的“放任”所至,记得在学习《观舞记》时,笔者曾让学生和《安塞腰鼓》比较阅读,学生比较后讨论交流,结论出乎笔者意料,学生结论大体是这样的意思:《安塞腰鼓》如长江大河雄浑磅礴,堪称华章;而《观舞记》却如浅涩小溪,先平静形容感受,再细心恭维几句,精彩之处未读足瘾又草草收住,有弄写作技巧之意,有应付索稿之嫌。笔者当时觉得学生说的也不是没道理,未置可否。从此学生质疑劲愈来愈大了。
今天《老王》这课学生的质疑是否存在着问题?该如何引导下去?我沉思中,似乎找到了途径。
师:大家先压下这个话题。谁能说说全文最能鲜明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是哪个词?
生:愧怍。
师:这个词在全文的结尾,非常突出。文中说“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为什么“愧
怍”?
生:换谁不愧怍,看她前文中的种种表现。
师:前文表现?哪些?是刚才大家指出的那些地方?
大家:对。
师:那就是说“愧怍”是“果”,那些地方是“因”喽。
大家:对。
师:那大家刚才怎么评价这些地方的呢?都说“写得不好”!是吧?
学生哑然。
师:我们前面学习《阿长与〈山海经〉》谈到正反双向铺垫,先写阿长纯朴善良却又粗俗好事等等事例作铺垫,然后再写给“我”买《山海经》一事把人物塑造推向高潮。本文是不是类似?本文以“与老王的交往”为线索,正面写与老王的交往渐深感情逐渐加深,字句间透出“我”一颗平等,人道之心,为结尾的“愧怍”畜力;反面写“我”做的还很不够,想平等但并没做到真正的平等,想人道却忽略了最起码的对人尊重,正如大家所指出的文中地方,这样写恰是为结尾的“愧怍”蓄因。文章正是这样有条理地巧妙地作铺垫叙事,才使结尾的“愧怍”有“张力”有“原因”,突显主旨才水到渠成。
最初的质疑生:老师,我先前不明白的“前任”现在终于搞懂了。这个词用得好。
师:解铃还须系铃人,那你给大家谈谈吧。
最初的质疑生:一方面,“前任”风趣调侃也是后面“愧怍”的原因之一。另一方面……
师:呵呵,也想学着老师,从正反两方面来看问题?
生:对了,使用“前任”这个词,是在“我”和老王交往的初期阶段,交往了解不深,交情不到位,“风趣”一下其实也是人之常情。
师:高!老师只抓住文章主旨咬嚼“前任”,你更能扣住文章气脉来咬嚼。精彩!
从一个不起眼的“前任”词语切入研读全文,没想到会收到如此的效果。真是“品准一个词,贯通全文脉”。不觉下课铃已响。却又有一个同学举手发言。
生:老师,我还有疑问,文章最后一句“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为什么要区别用“的人”和“者”?有什么意味吗?安塞腰鼓阅读答案篇10
一、多媒体能给学生带来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
多媒体的特点是图文并茂,能向学生提供形式多样、功能各异的感性材料。形象生动的画面,标准逼真的情境朗读,悦耳的音乐背景,妙趣的益智游戏,把学生带入了宽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很多抽象的、不可触摸的、说不清道不明的场景感受,心理情绪,思想感情等,变得更直观,更容易感受。
如讲授巴金的《鸟的天堂》时,可以结合多媒体课件提供的画面进行朗读,使教学内容呈现出形象生动的特征。给学生以新鲜感,促进学生产生用声音再创情景的更大欲求。将多媒体教学手段有机地整合到课堂教学中去,将课文重点部分的文字信息形象化、音效化,促进学生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阅读课文,把在学习新知识时的创新欲望和潜能转化为现实的创新力,并形成自己的独到见解。
二、多媒体能刺激学生的感官,使人物形象具体生动
语文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手段,可以使语言文字所描述的内容变成色彩鲜明、形象逼真的形声结合的画面图式,可以拓展语文教学的信息通道,刺激学生的感官,强化对实物实景的视听感受,使学生能形象地感知课文,对课文的理解必然会深刻得多。
在讲授《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这篇文章时,我就把多媒体积极利用起来。课文写到了闻一多作为一个革命家,作为一个民主战士在群众大会上的一次演讲。对于我们成人来说,我们都知道,这其实写的就是李公朴先生被害后做的最后一次演讲,这之后,闻先生就被反动特务残忍地杀害了。但作为初中生,他们对这段历史就非常得陌生,他们只会当作一次普通的群众演讲来对待,他们看不到这背后的故事,也感受不到那个黑暗的时代。我在这个过程中从网上截取了电视剧《解放》中关于这次演讲的视频,学生看得非常动情,以至于看到特务枪杀闻先生那一刻,都情不自禁地发出与闻先生类似的大喊。我想,这是学生在结合了文本与多媒体的共同触动下,内心受到了极大的震撼,才发出由衷的愤怒。多媒体让这堂课生动起来了。
三、多媒体可以将语文知识无限扩大,使语文是鲜活生动的“万花筒”
语文运用多媒体的手段,将课内外的东西联系起来,使学生系统地掌握语文知识。语文知识,包括书本所传授和解答的“道、业、惑”,也包括社会历史文化的经验积累,还包括社会人际的交往过程,人文历史的沉积。“见多识广”、“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讲的就是语文知识的广泛性和包容性,所以,语文的学习既强调博览群书,更要求“于无字处读书”。多媒体语文教学,可以说是学习语文知识的最佳学习方法。
四、多媒体能让学生对文字有更多的想象空间,让文字鲜活起来
多媒体教学,使学生更深入细致地领悟、理解课文,进而形成语文能力。如教学《赵州桥》一文的第三自然段:
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互相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
多么优美的语句啊!可是在学生的心目中,却很难清晰地想象出它们的样子。通过多媒体,让那千姿百态的形象栩栩如生地映入学生的眼帘。这样,文中的句子不再仅仅是些呆板的文字了,它们成了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句子理解了,同时也启迪和感染了学生的心灵。
五、多媒体能带给学生听觉上最美的感触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安塞腰鼓读后感100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