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网球一姐的李娜网球最高收入,为何会选择单飞?


  2014年9月30日,2014中国网球公开赛第4日,中国网坛一姐李娜的退役仪式在北京举行。  9月30日晚,李娜的退役仪式如期在国家网球中心钻石球场举行,这位亚洲首位大满贯单打冠军得主、世界排名曾高居第二位的中国金花一姐正式以职业球员的身份向全球支持她的球迷告别。包括中国网协领导、WTA主席在内的多位网坛重量级人物,众多WTA球星以及作为特别嘉宾的姜山、纳达尔出席了退役仪式,他们共同为李娜送上了诚挚的祝福,李娜在职业网坛的好友科维托娃还作为球员代表致辞。现场用大屏幕回顾了李娜职业生涯的辉煌瞬间,伴随着全场“李娜,我爱你”的高喊声,李娜缓步绕场一周向所有球迷挥手告别,仪式在无比感人的氛围中结束。  作为中国网球当之无愧的领军人物,李娜的贡献是无可比拟的。在这块起初并不为网球而疯狂的土地上,是李娜用不懈努力所换回的荣誉逐渐点燃了国人对于这项运动的激情之火,是她打开了中国网球通向世界的大门。在十余年的运动员生涯中,李娜总共获得了9个WTA 单打冠军,包括两个沉甸甸的大满贯女单桂冠。由于李娜之前曾明确表示自己的网球生涯没有任何遗憾和后悔,不会再次选择复出,因此今晚将会是李娜作为职业球员和球迷近距离互动的最后一次机会。
  9月30日,李娜离场时向全场球迷挥手告别。当日,两届网球大满贯赛事冠军得主李娜的退役仪式在国家网球中心的钻石球场举行。中新社发 韩海丹 摄  退役仪式成重磅“催泪弹” 上万球迷泪别一姐  退役仪式在晚上7点15分准时开始,能容纳上万人的钻石球场座无虚席,印有“娜姐我爱你”、“娜姐别走”字样的横幅随处可见。仪式伊始钻石球场灯光关闭,配合煽情的音乐,现场球迷用手机、照相机的闪光灯创造了一片温馨的星空,大屏幕也在不停地播放李娜的感人画面。在全世界球迷的翘首企盼中,今晚的主角李娜终于登场,她面带微笑走至场地中央,一袭黑色着装庄重而美丽。中网高层、中国网协的领导以及WTA主席分别致辞并送上礼物,其中一句话足以代表现场所有人的心声:“李娜,我们为有你而骄傲。”  科维托娃作为球员代表发表感人致辞,她说:“我们会想念你,你是一名斗士。未来你将不会再作为对手出现,这是令人伤感的一天,我们会永远想念你。”此时,李娜同科维托娃都留下了激动的泪水,现场球迷也不停地为她们送上掌声。  随后现场用大屏幕回顾了李娜职业生涯中的经典瞬间,法网破茧、澳网封后等感人画面至今仍可以打动人心。终于轮到主角发言了,李娜平复了一下心情,“很高兴今天能有机会在中网跟大家说再见,感谢大家一直鼓励着我,陪伴着我。”为了感谢球迷,李娜也为现场的“娜离子”准备了礼物。此时感人的音乐再次响起,大屏幕播放着球迷们为李娜加油的一个个瞬间。李娜在发言中还着重感谢了教练卡洛斯,她还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礼物,是一张由她所有经典瞬间混合在一起所组成的照片。随后纳达尔手捧鲜花与姜山一道作为特别嘉宾登场,李娜与姜山这对夫妇的深情一抱令人难忘。  最后,李娜独自绕场一周向所有观众挥手告别,不舍的泪水洒在了整个钻石球场。在上万名球迷“李娜我爱你”的高喊声中,李娜缓步走出钻石球场,仪式在无比感人的氛围中结束,李娜的传奇生涯也就此画上圆满句号。
  9月30日,李娜离场时向全场球迷挥手告别。当日,两届网球大满贯赛事冠军得主李娜的退役仪式在国家网球中心的钻石球场举行。中新社发 韩海丹 摄  李娜挥别谁接班? 彭帅暂扛金花大旗  李娜、郑洁和彭帅等人组成了中国女网的黄金一代,今天“一姐”李娜正式和球迷挥手告别,小李娜一岁的郑洁饱受伤病困扰,状态大不如前,中国女网的重担毫无疑问要落到彭帅身上了。或许双打登顶世界第一给了彭帅自信,本赛季美网彭帅首轮PK掉郑洁并一路杀进四强,实现了个人职业生涯的大突破,同时追平了李娜在法拉盛的最佳战绩。如今 86年出生的彭帅需要独挑大梁,而美网四强的突破或许将是她崛起的最佳契机。  除了彭帅之外,能对中国女网起到承上启下作用的还有张帅,她已是WTA冠军球员,这一点彭帅都还没做到。不过在大满贯赛场,张帅就像是遭遇了魔咒一般从未突破过第一轮,截止今年美网已吞下12连败。张帅想要“接班”,首先要做的还是实现自我突破。  除了彭帅、张帅外,中国女网还有徐诗霖、王蔷、段莹莹、朱琳、徐一幡等几朵小花含苞待放,眼下虽然她们还有些“稚嫩”,但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她们也会书写属于自己的历史。
  2014年9月30日,2014中国网球公开赛第4日,中国网坛一姐李娜的退役仪式在北京举行。  挥别球场相夫教子 开办学校培育“小花”  退役后李娜会做些什么?也许相夫教子并开办网球学校是她最想要的生活。近年来,李娜不止一次表示退役后的愿望是“做个称职的家庭主妇”。在谈到她与姜山的爱情结晶时,她也曾笑言想生多胞胎:“到时候生了几个就是几个。”李娜的另一个重要愿望就是“照顾好姜山”,她曾说:“我觉得两个人的感情是需要经营的,这几年姜山为了我什么都不管,一直陪伴着我。我想退役以后可以回报他,他去哪里我去哪里,跟着他走。”  早在2010年李娜就曾表达过退役后想开网球学校的想法,而在9月21日召开的退役新闻发布会上,李娜表示退役后将把精力放到自己开办的网球学校中,用自己的力量来推广网球,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孩子们。希望在可见的未来,我们还能在大满贯赛场看到李娜的身影,不过这一次是在球员包厢中。岳川/文

“网坛一姐”李娜成功入驻国际网球名人堂背后隐藏着价值未减的“李娜效应”
2019年07月23日13:03 来源:中国网-体育频道
作者:梓懿
2014年11月10日,WTA女子排名积分榜上,李娜的积分清零,一个时代,就此结束。15年职业生涯,21次进入WTA女单决赛,收获9项WTA、19项ITF单打冠军,李娜最终的职业生涯总战绩定格在503胜188负,雄踞世界前十205周。5年后,2019澳网公开赛比赛期间,官方宣布李娜入选国际网球名人堂。这意味着国际网球名人堂首次出现亚洲面孔,李娜成为进入该名人堂的首位中国乃至亚洲球员。建于美国罗德岛州的纽波特的名人堂目前吸纳了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50多名为网球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人。进入国际网球名人堂是网球界的最高的荣誉,代表着入驻者不仅有卓越的成绩,而且在世界网球历史中还有着突出的贡献。也就是说,拿过大满贯的球员也不一定能进得了名人堂。很大程度上,李娜改写了中国网球的历史,她的出现为中国网球注入了一股强大的生命力。1998年夏,16岁的李娜顶着烈日在球场上训练,晒得黝黑。在接受北京电视台采访时她说:“我最大的梦想是希望能打到职业的前十,我知道这个目标特别难,但我会努力。”要知道,网球被公认为是世界第二大运动,地位仅次于足球,在国外网球作为一项民间运动,普及率相当高,但当时在国内打网球的人非富即贵,寻常人家根本接触不到,网球的知名度和关注度也远远低于其他球类,国内球员的技术水平与欧美国家之间还存在难以逾越的鸿沟。在许多人看来,李娜的豪言壮语显得有点不切实际。2011年,法网女单决赛,29岁的李娜经过1小时48分钟直落两盘战胜意大利籍卫冕冠军斯齐亚沃尼,成为中国乃至亚洲第一位大满贯冠军,此刻,李娜的职业排名来到世界第4位,她的梦想实现了。法网夺冠让李娜成了全民偶像,随之而来的是中国的网球热潮。特别是青少年的热情空前高涨,网球从以前的冷僻小众项目一跃成为时尚潮流运动,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开始学习网球。1998年,中国网球人口只有100万,2017年,中国参与网球人数增加至3000万,20年翻了30倍。李娜使我国的网球人口基数成倍数级增长。李娜退役后一直致力于青少年网球学习,创办网球学校是她的另一个梦想。但是基于种种客观原因,李娜的网球学校还在计划阶段,目前她和耐克、奔驰等进行了合作,主要做青少年培养。一位美国《体育画报》的记者曾说:“中国网球肯定会经历阵痛期。想要在日后的国际网坛看到更多中国球员的身影,要踏踏实实从青训抓起。”在李娜看来,网球学校的重点是学校,不是网球,她心中最理想的网球学校是希望小孩子可以从幼儿园一直到高中,一边学打球,一边上课,等到18岁可以选择是否进入大学。学校会配备健身房、游泳池、酒店、赛场,硬件齐全。但不是以培养冠军为前提,主要给喜欢网球的青少年打造一个快乐的训练环境,让他们享受这个项目带给他们的乐趣。李娜对于网球学校的构想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被看作是个人诉求的表达,她想带给人们的是另一种东西:自由选择。李娜从小就受父亲影响,6岁开始练羽毛球,但李娜由于手腕太硬,只会用膀子死打,又被父亲送去学网球,李娜不情愿地问:“爸爸,是不是你没拿到冠军想让我帮你拿呀,我的腿都变粗了。”11岁时,李娜进入湖北省集训队,师从前亚洲冠军余丽桥,余丽桥以“冷面”教练著称,李娜从来没有犯错的权利,如果一件事被说了两三次还改正不了,余丽桥就会大吼:“教猪都教会了!”在余丽桥的指导下,李娜在球场上练得更苦,训练的压力和艰辛让李娜的情绪无处释放,让她无比想家。最后,李娜连告别的权利也没有,李娜在深圳打完青少年比赛回武汉,来接站的是叔叔,叔叔把她带到了爷爷奶奶家,在爷爷家楼下,她看到了写着爸爸名字的花圈,那一年,她14岁。李娜曾在自传《独自上场》中写道:“爸爸去世的很长一段时间,我没有为自己活过一天。因为好好打网球、拿全国冠军不仅是父亲留下的遗志,也是帮母亲赚钱还债的途径。在后来的若干年中,我曾多次怀疑自己是否该踏上网球这条路,但当时的我没有选择的余地……我不知道为什么要坚持,我坚持的唯一原因是大家都认为我应该坚持下去。”2000年,李娜在ITF赛场总共取得52场胜利,此外她还赢得了四场WTA赛事的胜利,还与搭档李婷夺得WTA巡回赛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站的女双冠军,这是中国选手首度在WTA巡回赛中夺冠。对此,余丽桥冷冷地说:“拿冠军了不起啊,不继续努力还有下个冠军吗?”2002年,在备战亚运会的关键时期,她和姜山磨合多年的混双组合反复被上级拆散,两人都身心俱疲,此外,李娜的身体也出了毛病,长期的压力和心情抑郁使她的生理期严重紊乱,医生诊断后说:“她的身体很糟,目前不能打比赛。”当时的领导为了让李娜打亚运会,跟医生说:“你只管给她打针就行了。”李娜听得毛骨悚然,说什么也要退役。留下一纸退役报告后,李娜和姜山一起去了华中科技大学读书,他们吃住在校园,李娜除了学习和吃中药调养身体外,她还参加除网球外所有在学校开展的体育活动,跆拳道、乒乓球、羽毛球,甚至体育舞蹈和现代舞。一次选修课报名,和李娜要好的一个同学选了网球,跟李娜说:“你也报个名呗”,李娜说:“我不选,我不会打网球。”直到2003年,前中国女排队长孙晋芳调任网球管理中心主任,这位昔日的体坛明星肩负重担。那时网球在中国还是冷门项目,一年的经费只有几百万,要打开局面,必须找到一个能站上世界级赛场的选手。机缘巧合下,孙晋芳看到了李娜的比赛录像,她相信李娜就是她要找的人。孙晋芳便去华中科技大学找到李娜,她说:“网球是你实现自己的手段,你为什么不替自己打呢?”李娜原本想一口回绝,可她听到这句话后产生了复出的想法。2004年,李娜复出。她在广州国际女子网球公开赛中击败斯洛伐克苏查,成为第一个在WTA巡回赛中夺得单打冠军的中国球手。从此李娜开启了不可思议的网球生涯,她的世界排名跨越式前进。在国际职业网球的氛围下,李娜渐渐感觉网球是一个个人项目。在国外,选手们大都以个人为单位,用比赛奖金、商业赞助来平摊训练、参赛费用,而在中国特色的职业化下,选手们训练、参赛和奖金都由项目中心或国家队管理,这在运动员的发展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2008年,李娜提出“单飞”,北京奥运会后,网管中心决定放女网四朵金花单飞,单飞后的李娜成绩呈井喷式爆发,直到2011年勇夺法网冠军,首次在四大满贯的奖杯上刻上亚洲人的名字,她站在了职业生涯的巅峰。李娜法网夺冠不仅是创造了历史,对中国职业体育体制也有着重要意义。一个真正的“体育强国”,不仅要追求大型赛事的金牌数,更要着重发展国际影响力大的项目,发达的职业体育正是“体育强国”的重要标志之一。姚明、刘翔之所以轰动,都因为他们在职业化、国际化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功。李娜的轰动再一次印证了这一事实。中国体育机制需要融入国际的发展潮流中,以运动员为中心,选择其适用的训练方式,从而才能培养出优秀的运动员。“李娜效应”还体现在中国网球的品牌赛事上,法网拥有120年历史,早已成为世界顶级的品牌赛事,从李娜夺冠所产生的影响中就可以看出这项赛事的巨大号召力。一件成功的品牌赛事、有号召力的赛事才能培养和造就优秀的运动员,从而推动体育运动快速发展。李娜成名前,国内顶级网球赛事仅有中国网球公开赛、上海ATP1000大师赛、广州国际女子网球公开赛等为数不多的国际顶级赛事,而当她夺得法网冠军后,珠海WTA超级精英赛、江西国际女子网球公开赛、ATP深圳国际男子网球公开赛、ATP250成都网球公开赛相继创立。当然还有武汉网球公开赛,《福布斯》曾撰文称:“没有李娜,这一切都不可能实现。”还有一些品牌赛事集中优势资源进行重点打造,比如北京2004年推出了中网,在2009年升级为WTA皇冠赛事;上海也于2009年将大师杯球赛晋级为ATP1000级别赛事,这是ATP世界巡回赛中等级最高的,全球仅在九座城市举行,亚洲范围内仅有上海这唯一一站。这些国际顶级赛事的引入对中国的网球产业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对中国职业球员来说,过去参加国外比赛的差旅成本是高昂的,但现在家门口就有了顶级赛事,就可以低成本地参加这些比赛。而对广大爱好者来说,这些赛事也是绝佳的学习机会,因为这些顶级赛事都强制要求世界排名靠前的选手参赛。同时,有许多世界知名的网球学校和经纪公司也因为这些赛事来到中国,例如世界顶级的尼克网球学校,就因为看到中网的举办而来中国招生,让大批中国青少年有机会去美国学习网球。越来越多的中国民众参与到网球的热情中来,也为中国网球用品生产带来了无限商机,在体育用品商店中,网球用品越来越丰富,网球用品占据的比重越来越高,众多世界知名专业网球用品如Wilson、Head、Babolat、Prince等纷纷在天猫、京东及线下开设专卖店,期冀抢占更多市场份额。在今后一段相当长的时间内,国产网球用品的市场空间巨大,随着中国引入更多的国际网球赛事,给国产品牌走出国门宣传自己带来了很好的机会。李娜对中国网球乃至亚洲网球运动的影响无人能及,入选名人堂无疑是最好的证明。本次名人堂官方投票组由记者、历史学家、名人堂成员以及其他专家组成,候选人必须获得75%或以上的选票才能成功入选。此外,不同于以往的是,今年也邀请了全世界的球迷来进行投票,而李娜是名人堂史上首位获得粉丝投票第一名的球员。
  从1978到2018,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历史大潮,中国体育也缔造了无数令人心潮澎湃的经典时刻。四十年间,体育之流变,早已跃出竞技场的藩篱,飞入街巷阡陌。从女排精神到全民健身,从《亚洲雄风》到三亿人上冰雪……随处可见体育喷涌而出的蓬勃气息。不妨逐一将其定格,细数从中的风云变幻。图为1986年中国女排参加世界大赛。中新社发 钟欣 摄   贯穿40年的“女排精神”  回顾中国体育发展史,鲜有一项运动或是一种精神能够电照风行,成为唱响四十年经久不衰的时代旋律,而中国女排做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女排姑娘用气壮山河的五连冠,开创了中国“三大球”翻身的新篇章。  郎平曾说:“为刚刚向世界敞开胸膛的中国,带来了极大的民族自信。”中国女排成为国人的骄傲和精神动力,而“无私奉献、团结协作、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女排精神,更激励鼓舞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艰苦奋斗。  几十年来,中国女排的前行之路也曾经历跌宕起伏,甚至有人一度认为“女排精神”已成昨日黄花。但雅典上演惊天逆转,里约重返世界之巅……中国女排总能用一枚沉甸甸的金牌证明“女排精神”历久弥坚。第11届亚运会于1990年9月22日在北京举行开幕式,这是中国第一次举办综合性国际体育大赛。中新社记者 舒元成 摄  熊猫盼盼和亚洲雄风  “我们亚洲,山是高昂的头;我们亚洲,河像热血流……”28年前的中国,大街小巷随处可以听到《亚洲雄风》的旋律,憨态可掬的熊猫盼盼也深深印在国人脑海中。它们共同承载了中国持续开放的胸襟,也寄托着国人好客的盛情。  1990年北京亚运会,是中国第一次举办大型综合性国际体育赛事,也是改革开放后,中国扩大对外开放与交流合作的标志性盛会。北京亚运会充分展示了中国的新形象与实力,激发了民众的自信和对体育的热爱。  在两年前的汉城(首尔)奥运会上,中国仅取得5枚金牌,遭受打击。北京亚运会的举办恰逢其时,它不仅激发了中国体育健儿奋勇拼搏的斗志,重拾中国体育的信心,也进一步巩固了中国体育处于亚洲霸主的地位。2008年8月8日晚,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在国家体育场(“鸟巢”)隆重开幕。中新社记者 毛建军 摄  “北京欢迎你”  随着北京亚运会的成功举办,“亚运成功,众盼奥运”成为了当时一代人的心声。1993年北京首次提出申办奥运会,却以2票之差惜败悉尼后,这个星球上最具影响力的体育盛会,终于在2008年与有着五千年灿烂文明的东方古国水乳交融。  “北京欢迎你”,中国张开真诚的怀抱,拥抱世界。中国人民与世界人民的友谊,也在熊熊燃烧16天的奥运圣火中得到升华。国际奥委会前主席萨马兰奇曾如是评价道:“北京奥运会是所有奥运会中最好的一届奥运会。”2008年8月8日,第29届夏季奥运会在北京国家体育场“鸟巢”举行。中国代表团的旗手是著名篮球运动员姚明。中新社记者 任晨鸣 摄  最好的奥运会,不仅在于完美无瑕的筹办过程,不仅在于美轮美奂的开幕式,不仅在于令人惊叹的鸟巢、水立方,不仅在于中国运动健儿们为国争光,数次站上最高领奖台,更在于它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走向世界。  北京奥运会的举办,进一步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声望和民族认同感、增强社会凝集力,“更高、更快、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与中国的发展相契合,并延伸出新的涵义。奥运会带给中国的不只是一场运动会,而是一场潜移默化下社会认知的变迁,它带给社会和国人的深刻改变,影响力绵延至今。图为河北张家口市崇礼区进入冬奥节奏。中新社记者 韩冰 摄  冬梦与冬奥  北京奥运会给中国体育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而7年后的2015年7月31日,北京联手张家口成功获得2022年冬奥会申办权,将再次展示大国实力和精神风貌。北京也成为奥运史上第一个举办过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和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城市。  自1980年中国首次参加冬奥会至今,38年的冬奥光影穿过李琰夺得1金2铜的惊艳亮相,拥抱大杨扬夺得冬奥首金的热泪宣泄,掠过赵宏博/申雪双人滑的轻盈优美,迎来王濛豪取四金的舍我其谁,感受武大靖两破世界纪录的激情澎湃,中国人的冬奥梦想终于将在鸟巢定格。2010年2月15日,温哥华冬奥会花样滑冰双人自由滑比赛,中国选手申雪、赵宏博圆梦折桂。中新社记者 盛佳鹏 摄  平昌冬奥会上,中国代表团在众多雪上项目上取得突破,女子跳台滑雪等项目实现冬奥赛场的首秀,但国内冰雪运动发展依旧刻不容缓。想要实现北京冬奥会“恶补短板、全面参赛”的要求,中国冰雪项目还有一段路要走。  但不可否认的是,中国举办冬奥会,将在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中更好地传播奥林匹克团结、友谊、和平的宗旨和理念。国际奥委会不止一次评价北京冬奥会的筹办工作“令人放心”。“让3亿人上冰雪”同样是中国决心推动世界冰雪运动的发展而做出的庄严承诺。  中国“姚”  2002年NBA选秀大会,一位黄皮肤少年横空出世,力压群雄夺得选秀状元,成为亚洲首位获得这一殊荣的球员,这个少年就是姚明。此后的职业生涯中,他曾8次入选NBA全明星阵容,并帮助中国男篮打进八强。因为姚明,更多中国人爱上了篮球。  NBA曾评价姚明:“他以一举之力改变了NBA只在一个国度风靡的局面,推动了NBA至关重要的全球化发展。”不仅如此,姚明和他2米26的身高,还构建起了中外之间体育和文化交流的桥梁。  北京奥运会,重伤初愈的姚明义无反顾扛起中国男篮的大旗,带领队伍“浴血奋战”。他在篮球领域取得的成绩,提升了中国篮球在世界范围的关注度和影响力。姚明对于篮球的热爱和随时听从祖国召唤的爱国精神,也早已超脱运动的范畴。2004年8月27日,刘翔在雅典奥运田径110米栏决赛中以12秒91获得冠军,打破奥运会纪录,平世界纪录。中新社记者 毛建军 摄  “中国飞人”刘翔  “刘翔赢了,刘翔创造了历史。”当雅典奥运会男子110米栏发令枪响12秒91之后,一张年轻而稚嫩,对于许多中国人来说甚至有些陌生的面孔,成为全亚洲第一个男子田径短距离项目奥运冠军,也成为全中国的骄傲。  这位高呼“中国有我、亚洲有我”的男孩,可以以12秒88打破尘封13年的世界纪录,可以上演第九道奇迹摘得世锦赛冠军,可以成就男子110米栏大满贯,却因为伤病,带着痛苦的表情黯然离开2008年盛夏的鸟巢体育场。  一个神话破灭,往往伴随着无数的蜚短流长,这与30年前“兵败汉城“有着惊人的相似。但伦敦奥运会上,当刘翔单腿跳过终点时,由衷的掌声也就此响起。国民开始抛弃对金牌的迷恋,坦然地为本国运动员的失败,甚至对手的胜利鼓掌。体育也逐渐剥离了它不可承受之重,回归其本来面目。2018北京马拉松赛3万余名跑者参加了比赛。中新社记者 盛佳鹏 摄  1072场马拉松的背后  改革开放之初的1981年,只有86人参加的北京马拉松破土而出。经过四十年的孕育与发展,它与2018年已经举办的1072场马拉松,和530万人次的参与人群,共同勾勒出一个韵动的中国,这项属于每一个普通民众的运动俨然已经风靡神州。  马拉松数据喷井式增长的背后,昭示着国内全民健身发展已蔚然成风。2014年,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将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把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健康水平作为根本目标。  全民健身已经不仅仅是体育运动,而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是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标志。从当下到未来,中国从体育大国走向体育强国,从“金牌体育”向“全民体育”的转变,将是不可阻挡的趋势。2002年韩日世界杯,中国男足历史上首次闯入世界杯决赛圈,6月8日,中国队在韩国西归浦世界杯体育场与世界劲旅巴西队对阵。中新社记者 毛建军 摄  “冲出亚洲,走向世界”  足球是中国最火爆的运动之一,然而重返国际足联后的中国男足,却屡次冲击世界杯失败。无论“5.19事件”“黑色三分钟”,还是“反赌扫黑风暴”,都成为中国足球永远的沉重记忆。足球不再孤立地被当作体育运动,而是中国社会的一个窗口。  “冲出亚洲,走向世界”原本是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体育事业不断进步、不断进取的背景下提出来的,后又因国民对中国足球成绩寄予厚望,而将其反复提及。但当希望屡屡变为失望,这句口号更像是披在国足身上的枷锁。1999年,中国女足获得该届女足世界杯亚军,孙雯凭借7粒进球,荣膺金靴奖和金球奖,书就“铿锵玫瑰”的辉煌。中新社记者 闻国剑 摄  当“铿锵玫瑰”绽放世界女子足坛,连夺世界杯、奥运会亚军之后,中国男足终于在神奇教练米卢的带领下历史第一次冲入世界杯。如今回头来看,期待重现17年前的盛况,只有一代又一代足球人抱着功成不必在我的决然,持续不懈的努力付出方能达成。  从专业到职业,尽管中国足球一路历经坎坷,但不能忽略的是它为中国体育向职业化转型提供的范本作用。1992年的“红山口会议”,确立了中国足球走职业化道路的改革方向,也拉开了中国竞技体育职业化改革的序幕,让中国体育迎身走入前所未有之变局。雅加达亚运会,中国男、女篮再度包揽亚运会双冠。图为姚明与男、女队运动员教练员合影留念。中新社记者 王东明 摄  管办分离  几十年来,中国体育改革的脚步从来没有停止。从“三从一大”到“科学训练”,从“奥运争光”到“全民健身”,再到方兴未艾的体育产业。伍绍祖、袁伟民、刘鹏……他们都在中国体育四十年的改革与发展史上,旗帜鲜明的留下了自己的名字。  如今,随着体育领域深化改革,传统的体育管理模式逐渐被打破。2015年,同样是中国足协身先士卒,率先进行管办分离,体育协会实体化改革再次启动,并开始向体制外专业人士开放。  12月初,前国乒总教练刘国梁出任中国乒协主席,并提出了建立运动员委员会等一系列措施,从专业角度出发,推动项目进一步发展。而在雅加达亚运会上,中国篮协主席姚明亲自率队,实现包揽篮球项目四枚金牌的壮举,改革效果初显。中国女子网球运动员李娜是亚洲第一位大满贯女子单打冠军,也是亚洲历史上女单世界排名最高选手。中新社记者 任晨鸣 摄  “亚洲一姐”李娜  开创一个属于自己的时代,这在中国乃至世界体坛上都是极为不易的事情,但李娜做到了。这不仅是因为她在网球运动中取得的辉煌成就,两座大满贯赛事桂冠,最高世界排名第二,亚洲第一人……更在于她让中国体育走向国际化。  2002年赌气退役,7年后实现“单飞”……作为国内少有能游离于体制外的运动员,敢于只身一人探索个人球员职业化并取得成功,是无畏造就如今的李娜。尽管她率真务实的性格注定会充满争议,但这并不妨碍她成为中国体坛标志性的人物。  不可否认,李娜是中国女网在单打上的突破。她曾说:“每个人都有梦想,只要你努力,你就是自己的英雄。”李娜在网球场上的坚韧和取得的成就,也化为榜样的力量,吸引着无数青少年拿起球拍,渴望成为下一个李娜。  “射落奥运第一金”许海峰  上世纪初,积贫积弱的中国发出了振聋发聩的“奥运三问”。此后,刘长春单刀赴会,1952年,五星红旗首次飘扬在奥运会现场,却都留下遗憾。直到1979年重返奥运大家庭,中国体育就此开启了奋勇向前的步伐,无数中国健儿开始崭露头角,为国争光。  自从中国重返夏季奥运会至今,已经夺得了超过100枚金牌,但是与所有的事情一样,“第一次”总是那么与众不同。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许海峰一枪改写了中国无奥运冠军的历史。他的成功,也翻开了中国奥运崭新的一页。  对于30年前的中国人来说,一枚奥运金牌的意义早已超出了体育的范畴。能在象征着最高水平的奥运会上夺冠,不仅打破了外国人对中国旧时的认知和印象,中国体育也以此为契机,走上复兴之路。图为1992年8月5日,萨马兰奇向取得奥运乒乓球女子单打冠军的邓亚萍表示祝贺,并亲自为她颁奖。中新社记者 赵伟 摄  梦之队  截至2017年,中国运动员共获得奥运冠军240个,世界冠军3340个,创造世界纪录1300次。中国体育能够立足世界体坛之林40余年而长盛不衰,其秘诀就是不断涌现的一批有一批优秀运动员和英雄集体。  因为在奥运会和世锦赛上屡有出色表现,中国乒乓球队、中国跳水队、中国羽毛球队等都曾被誉为中国体育“梦之队”。荣誉的背后则是由邓亚萍、刘国梁、伏明霞、郭晶晶、林丹等无数个星光熠熠的名字组成。  其中,有的队伍曾因老将隐退,规则变更而陷入低谷,但完备的队伍建制,优良的青训计划,严格的选拔考察机制,则会帮助他们从蛰伏走向复兴。这就是“梦之队”三个字的含义所在,也是梦之队屹立不倒的秘诀。在投射灯的聚焦下,手持奥运圣火的李宁踩着太空步,绕鸟巢一周,最终点燃主火炬台。 中新社记者 任晨鸣 摄  “体操王子”李宁  对于40年前的人们而言,“李宁”二字曾意味着胜利与荣耀。1988年兵败汉城后,25岁的李宁带着伤痛和遗憾打道回府,等待着他的不再是掌声和鲜花,而是口诛笔伐。尽管他曾是享誉世界的“体操王子”,夺得过14项世界冠军和一百余枚金牌。  饮恨退役以后的李宁,入选25位“20世纪最佳运动员”,成为榜单中唯一的中国人。但当他再次回到公众视野时,这个名字已不仅是他个人,同时也代表着一个运动品牌。从熟悉的赛场走向了陌生的商场,转型后的李宁有了另外一个身份——商人、企业家。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李宁手持奥运火炬,伴随着在鸟巢上空徐徐展开的中国画卷,矫健奔跑并最终点燃主火炬台。而他在背后创立“中国运动员教育基金会”,致力于运动员的职业技能培训,建设中国运动员希望小学等举措,让“李宁”这个名字伴随着中国体育几经风雨、几经沉浮,而显得更加生动,立体。  “走出去,请进来”  改革开放40年是中国体育界逐渐开放、融入世界的40年,开放的心态和谦虚的态度铸就了中国体育的辉煌。1965年,日本著名排球教练大松博文应邀来华指导,留下一段佳话。改革开放之后,中国体育迎来“走出去,请进来”的热潮。  在体育竞技的世界里,技术输出与借鉴的例子屡见不鲜。不少国外代表团在中国教练的指导下摘得桂冠,也有很多原本中国弱势的项目在外籍教练的教导下走向辉煌,为中国体育出谋划策的外籍专家更是数不胜数。  尽管过程中也曾误入“盲区”,认为聘请外籍教练是否定自己。但事实证明,米卢、尤纳斯、瓦瑟尔、本努瓦等知名外籍教练的加盟,给我们带来了国际先进的技战术理念,开拓了视野、增强了实力。中国运动员的军功章上凝聚着他们的辛劳。平昌冬奥会,国际奥委会副主席于再清为武大靖颁奖。(资料图)中新社记者 崔楠 摄  体育外交  上世纪70年代,霍英东担起中国“体育外交”的重任,在他的积极斡旋和鼎力协助下,中国逐步恢复了在国际奥委会、国际足联等组织的合法席位。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人就广泛地参与到国际体育组织,通过担任重要职务取得发声的机会,为中国体育谋求合法权益。  而当中国体育屡次在国际赛场遭受商榷判罚,也时刻提醒着我们:要想在国际上发挥更大的作用,拥有更多话语权,必须有更多的人走出去,在国际体育组织当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于是,吕圣荣、徐寅生、魏纪中、于再清还有李玲蔚和杨扬……一代又一代中国体育人,开始走出国门,在国际舞台上为中国体育奔走呼号,不仅提高了中国在国际体育事务上的决策力,同时也进一步传播正面的中国体育形象。(责任编辑:徐微微 来源 中国新闻网 记者:舒元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李娜网球最高收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