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街舞第2季冯正歌曲四季第三期的音乐?

无需避讳,排除队长选舞者这种基本没什么干货的环节,这是我三年来第一次快进着看完了一期《这就是街舞》。甚至看完后难受到睡不着,半夜爬起来胡言乱语敲下了以下的文字。对于队长粉丝而言,第一部分的综艺感可能就值回了这两个半小时,但我跟身边不少舞者朋友们交流后,大家无一不对这期节目极其失望,甚至有些表态这一期开始正式弃节目了。这一期的舞蹈比拼无非三类:① 1 vs 1 的battle② 舞种的crew battle③ 35 vs 35的大齐舞battle说实话,有些太杂了,但如果合理安排时间,不失为会是密度很大的一期。前4次battle其实没有什么特别值得说的,属于比较传统的battle。而其结果其实也不必太在意,因为几位队长终究不是专业舞者,他们的判罚很大程度上就基于最简单、直观的观感——不是说这不好或者不对,因为哪怕让一个资深Popper来判Breaking十有八九也会出岔子,只不过确实其结果的信服力真不必太上心。舞种crew battle其实是我原本最期待的环节,因为去年的这一期近乎是整个第二季我个人最喜欢的部分——能够提前听音乐并准备让作品质量有了充分的保障 ,按舞种以及相关音乐风格的区分,又能最大程度展现舞种自身的魅力,因此涌现了非常多精彩的片段——而那一期节目后的文章,也是我写得最开心的一次。但这一期,几乎没有任何一段舞的完成度是真正令人满意的——的确,如Breaking组里有许多令人惊喜的设计,但仍欠缺推敲、打磨。唯一让人眼前一亮的是Urban B组15分钟编出来的《Bad Guy》,但这么想想反而觉得讽刺。而其原因,毫无疑问就是舞者们必须把大量的时间、精力腾给35 vs 35的大齐舞编排,严重挤压了为crew battle的routine准备的时间,只能赶作业,导致编排不够妥当,而动作完成也无法进一步打磨,乱、赶是普遍情况,甚至出现了Popping组彻底垮掉这种极端情况。我真的无法理解为什么突然设计这么一个赛制,听到35人齐舞的瞬间我震惊得无以复加,而再加上24个小时,除了匪夷所思我没有任何其他感受。齐舞比赛(如HHI)一般会分两个组别——大齐舞与小齐舞,两者具体的界限不同比赛有所区别,可以是12人、8个等等,界限以下,哪怕是双人舞也能报名参加小齐舞,而界限以上的大齐舞,理论上只要舞台站得下,人数没有限制。但有趣的事,大齐舞里的多数作品也不过十多个人而已,二十人以上的就不多了,35人这种规模的作品几乎每个大赛区最多会出现两三个,有时甚至一个都没有。为什么呢?因为不好编,更不好排呀!这种作品三分靠编,七分靠排。前者倒还好说,因为任何一个舞种里的舞者凑一起,都能保证24小时内编出一段至少没有纰漏的作品,但要把那么多不同舞种的舞者整合在一起就是门大学问了,但也还好,编出的动作这些舞者大多也能快速学会。最难的是从设计队形以及抠动作开始的——这就是为什么舞者们会说这样一支舞至少需要一个月来完成,一点也不夸张,我之前提到old school舞种在齐舞比赛中经常表现不佳,问题就出在这一环节。首先,普通观众或许难以理解队形对于舞蹈的重要性,而其实编舞大师最见功力的,一是在动作中增添细节,二就是队形,往往本身平平无奇的动作加上队形后就能给人以震撼的观感,但设计队形有需要大量时间,尤其涉及位移时,在考虑美观的同时还必须考虑如何移动最高效,而这一步的难度随人数增加而几何倍提升;其次,动作细节的统一对于齐舞而言极其重要,只有所有人整齐地将力以同样的动程在同一节点释放时才能取得理想的观感,否则就只是乱糟糟的,而每个舞者都有自己独特的发力方式、听音乐逻辑,相较浅显的框架,这才是“抠动作”时最值得也最难统一的部分,好不夸张地说,在备战正式比赛时,一整个晚上几个小时只抠好一个八拍(大概5秒左右)的动作都是常见的事。此外,抠动作的难度同样是随人数增加而陡升的,这又涉及管理的问题。24个小时用给定的音乐(也就是此前不存在设计与构思,完全得从零开始编创)编出一段35人的大齐舞,这件事真的匪夷所思,因为太过不合理了,就像我给你一个选题让你24小时交成稿似的,不是写不出来,不过大概率出不了什么好东西,而且得肝到爆。不过令人震惊的是,最终两段大齐舞都是远超我预期的。这里提一句,其实个人认为A组的大齐舞还是更胜一筹,而原因就在于流畅、完整。其实听到这个赛制时,我个人觉得张建鹏在哪边哪边就赢了——我观看过几次TI的赛前彩排、走台,张建鹏老师极其严格、高效,是国内少数能掌控这种50人以上大齐舞的编舞师,因为一旦达到这么一个体量,管理、统筹等全局把控能力就远比个人的舞蹈水平重要了。而事实如此,这支舞的衔接相较后一段更为自然,是非常典型的TI式齐舞编排,每个小组风格、职能明确,通过动作与队形的简单层次切换快速变换队伍——我之前提过现在齐舞比赛最大的问题就是作品过于同质化,无趣到令人失望,每一支舞单独拿出来都非常炸,但连续几支看下来却仿佛只看了一支舞,其实这些都是想学TI但学书不成反类犬的,而TI之所以能够保持如此高密度的优秀作品输出,张建鹏在其中功不可没。我们国家的舞蹈节目实在太缺乏这样专业的编舞师了,毕竟术业有专攻,如果完全任由并不适应舞台表演的舞者们自由发挥进行编舞,就像进行赌博,赌赢了就有好作品,而相反大概率出来的作品时不尽人意的,这也是为什么第二季引入专业编舞师后作品质量显著高于第一季。而这对于一档高强度、高密度的综艺节目而言效率实在太低了。舞蹈综艺有许多自身独特性,这是过去几十年我国广播电视届都没有意识到的,例如欧阳宏生等许多资深教授在研究舞蹈节目时都将其笼统地与音乐节目、戏曲节目归于一类,这毫无疑问不足以充分了解舞蹈节目自身的特性,例如:舞蹈节目的呈现核心是舞蹈,舞蹈是一种动态的视觉符号,其信息量更大、解码更复杂,注定了观看舞蹈节目时你需要投入的认知资源是远远多于音乐等节目的(例如你可以一边听一边做别的事,而舞蹈节目你必须充分调动各种感官与认知资源全神贯注地观看),因此要“累”不少。因此,舞蹈节目对内容质量就提出了更高要求,否则不足以支撑观众注意力的集中,或者极其容易产生疲劳感。SYTYCD大量的专业编舞师例如Wade Robson、Mia Michael等在专业编舞知识下能自觉地创新、求变,每一季都能带来令人耳目一新的精彩作品——这就是这档节目十余年而不衰的最大原因。给到的音乐本身也是影响编排的重点,但实在无力吐槽,尤其B组音乐的剪辑过于随意了,片段之间根本没有逻辑、衔接过于随意,这种跳脱的剪辑甚至有点恶趣味的意思。细节处的不考究还是很明显的,而且失误实在数不胜数——没办法,24个小时而已,编加排,还得另外准备crew battle,实在捉襟见肘,能做到这现在这样真的是奇迹了——只不过为了实现这个奇迹,舞者之间有多少摩擦、付出了多少汗水与伤痛、透支了多少身理与心理的健康,如鱼饮水冷暖自知。倒也不会责怪节目组,因为参与过综艺制作,知道需要协调太多因素,例如队长和舞者们的档期,很多东西实在是身不由己、无可奈何,只不过是在极其有限的条件下勉强求得一个最优解。不过其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是客观存在的,而且解决时间困境的方法是不是只有让大家24小时里编一段35人的舞?应该不会吧?我不想说什么这种赛制可以激发人的潜力、让大家突破自己这类大话。我曾经有过一段极其类似的经历:那时我一个人负责了三个节目,第一个是一段极其困难、有大量高位托举的双人舞,第二个是一段40人+、12分钟长的“迷你舞剧”,第三个是一段我和一位现代舞舞者合作编创的直到临近上台正式敲定前我们都不知道究竟会编出什么的实验性质作品,而我们的准备时间极其有限,三段舞蹈进度不一,我自己还有许多个人安排需要兼顾,甚至上台前的最后一天,我高强度连轴转了24个小时才把各个“坑”给勉强填好,然后拖着极其疲惫的身躯上台演出——结果还不错,这三段舞最终包揽晚会前三名,不过一点没有创造奇迹的喜悦,只有海一样深沉的疲惫,甚至疲惫到连开心的力气都没有——所谓身心交瘁,身体的倦惫休息个几天后就缓冲好了,而心理的疲倦却长久盘桓,其直接结果是此后一年多的间里我抗拒一切舞蹈编创、排练,我也确确实实有一年多再也没有参与任何舞蹈表演,甚至从那次以后,过去热衷上台的我至今对舞台是抵触、厌恶的。不是所有痛苦都会让你成长的,有些痛苦是没有意义的,或者它唯一的意义就是让你难受,仅此而已。其实与其这么去求新求变,不如稳扎稳打,就像第一季时,《热血街舞团》处处创新,而《这就是街舞》的各种设计于舞蹈类节目而言实在太过老土了,但老土并非代表不好,事实证明笑到最后的还是《这就是街舞》。我本科时的毕业论文题目是舞蹈影像,文中出现的视频文本不过百余则,但支撑我找到这个此前全中国没有任何人研究透彻过的选题的是数万则舞蹈视频的观看积累,而其中各国各类舞蹈综艺中的作品又占据了不小的部分,因此我可以非常自信地说我比全中国多数(甚至所有)舞蹈节目制作团队以及高校研究电视综艺教授在舞蹈节目上理解更深刻。我观看这么多舞蹈节目后最鲜明的感受是:全世界没有任何一档舞蹈节目是靠明星、综艺感长存的,支撑节目能被人喜欢、接受的只有作品,甚至像SYTYCD这类里程碑式节目在编创上丝毫不向民意妥协,甚至最后还起到了提升大众舞蹈欣赏能力的作用。说以上这些,完全是希望节目不要忘了初心,留给舞者们足够的空间好好打磨作品才是你最大的竞争力,例如以下的“创新”,大可不必,不如好好让舞者们跳舞、多给这些可爱的舞者们一些镜头来得实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街舞第2季冯正歌曲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