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景桥播放器的原名是什么?

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交易诚信度
楼上,很遗憾不是……
交易诚信度
家电论坛认证诚信商家:、、、 、 、
交易诚信度
中文厂名我基本遵循总代的叫法,但是型号的中文翻译加入了我个人的理解。
交易诚信度
支持呕心沥血的原创佳作
交易诚信度
慢慢等。。。。。[s:97]
交易诚信度
[s:20] 能把顶级合并功放进行系统的归类也不容易呀,还标注了参考价。[s:20]
交易诚信度
定下 很多好货
交易诚信度
支持,顶!!
交易诚信度
更新有点慢
交易诚信度
为什么没有德国之声的RG10?
kraftwerk就不说了。。。。。。。。。。。。。。。
交易诚信度
好帖,一定要顶!!!!!!!1
交易诚信度
看这种意淫体X文很令人神往
交易诚信度
原帖由 老无锡 于
19:39 发表
为什么没有德国之声的RG10?
kraftwerk就不说了。。。。。。。。。。。。。。。
老烧终于出现了,还没写完,最后会提到一下,可惜是落选[s:14]
交易诚信度
HI-END 合并机 TOP10》之六 —— 优雅
德国 MBL(美乐) 7008&&合并功放
市场价:?(水货)
发烧指数:?
创新指数:?
技术指数:?
综合指数:?
交易诚信度
看上SIMAUDIO i7 RS[s:125]
Powered by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 查看主题
300B配JBL4429号角音箱能发出宽松细腻又有动感的声音受到大多数烧友追随.
查看数: 51767|
评论数: 317|
本帖最后由 壮胆 于
14:13 编辑
一景桥 发表于
壮胆你的300b是什么牌子,PM下价格。
diy300B胆机最大目特达到自己满意声音为目标,从来还没考虑消售这个问.都是做本地烧友.懒俺喜欢才做..
朋友家听过一天,第二天忍不住又玩了一天,好箱!壮胆兄环境好羡慕~~~
我家领导只批一间20平方的房给我玩,只好HIFI房和影院房合一起了
请教胆兄,如何从外现标签及纸箱区分水货行货呢?现在的4429到底产自哪里?请赐教!
本帖最后由 壮胆 于
01:48 编辑
robeart 发表于
请教胆兄,如何从外现标签及纸箱区分水货行货呢?现在的4429到底产自哪里?请赐教!
正常到这档次的音箱以极难造假了!声音假不了!
_IGP3891_副本.jpg (63.47 KB, 下载次数: 1)
00:26 上传
_IGP3911_副本.jpg (44.81 KB, 下载次数: 1)
00:26 上传
产地目西哥
那是不太可能滴,300B本身就不适合听大动态音乐
本帖最后由 shaybj 于
11:59 编辑
robeart 发表于
请教胆兄,如何从外现标签及纸箱区分水货行货呢?现在的4429到底产自哪里?请赐教!
我也是JBL4429的用家。现在的4429只能买到墨西哥装配的,单元符合设计规格并没有问题。26000元/对是水货(可能是最低价格)水货不是假货,行货也是同样的东西不过有保修。
床上飞 发表于
那是不太可能滴,300B本身就不适合听大动态音乐
300B配搭JBL4429是要发挥美国JBL全面,宽松又要动感的声音特色,
声音应该不赖,目标就是它了[s:97][s:97]
欢迎有机会试试对比我们最新版的传神单端300B胆机。
壮胆 发表于
diy300B胆机最大目特达到自己满意声音为目标,从来还没考虑消售这个问.都是做本地烧友.懒俺喜欢才做..
您在哪城?
本帖最后由 壮胆 于
16:46 编辑
015907yxamlllrssylmclm_副本.jpg (46.22 KB, 下载次数: 0)
16:46 上传
wwff0422 发表于
您在哪城?
夕阳音响业.但揭阳市,刚刚成立的音响协会,试音大厅100平方.每个星期六夜.本地发友大集会.到时大家有几会都可参加!!!发烧友可自带器材Pk大家共同学习提高器材配搭水平!(首场本月9日前期星六夜.有近百本市发烧友参加.乐林前后级对单端300B,以有结果.本月16日星期六夜.麦景图.275前后级与乐相前后级.又与300B同场pk请大家参加到时评判)
:victory::victory::victory:
兄弟:真应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人们对发烧音响兴趣热诚永不退!!!
PART_2.jpeg (85.72 KB, 下载次数: 0)
14:16 上传
zhjzhjzhj 发表于
[s:21][s:21][s:21]
本帖最后由 壮胆 于
23:16 编辑
300B对大厅堂声音控制表现力极具优势.声音自然通透又大气.
Powered by清初曲江奇士,韶文化的传播者——廖燕_客家文化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615贴子:
清初曲江奇士,韶文化的传播者——廖燕收藏
姚良宗,学院退休干部。先后在粤北基层和县委、地委机关工作。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调入韶关师专,后参加古籍研究,先后写出《廖燕论稿》、《清初曲江奇士廖燕》、《诗词拾零录》等著作。
记者:姚老师,您好。记得两年前我采访过您,也是为了写廖燕论著之事。我记得你从事多年的地委机关工作,当过原省委书记的秘书,又在的前身《北江通讯》担任过编辑组组长,后来为什么转行搞古籍研究呢?
姚良宗:因工作需要,上世纪八十年代,我被调到师专(的前身)从事行政工作,后到体育系任党支部书记。由于我有一定的古文基础,时任学校研究室主任的黄志辉先生请我帮忙整理一篇《廖燕年谱》,当时我一口就答应了。我虽然在南方大学毕业,但一直从事农村和机关党政工作,几乎与学术绝缘,就连廖燕其人其书也从未听说过,而要在短期内拿出《廖燕年谱》难度就更大了。既然许诺于人,就硬着头皮干吧。我找到韶关市地方志办的同志,复印了一部廖燕的著作《二十七松堂集》(民国版),拿回家里就埋头苦读起来,越读越感兴趣,越读越有味道。阅读和参考了大量的资料后,我便动手写作《廖燕年谱》。我的第一篇论文《廖燕其人其事》,刊载在1988年第一期《韶关教育学院学报》上。中文系的教授看了我的文章后,评价很高。自此之后,《廖燕论稿》的总体思路在我的脑海中渐渐形成了。出版的《清初曲江奇士廖燕》是在《廖燕论稿》的基础上写成的。
记者:请你介绍一下廖燕的生平事迹。
姚良宗:廖燕(1644——1705),原名燕生,字人也,初号梦醒,后改号柴舟,是清初广东曲江县城(今市区)人。一生布衣,埋头著述。著有《二十七松堂集》传世,并流入日本印行,被推崇为“明清八大家”之一。廖燕l0岁入塾读书,十八九岁参加岁、科考,被录取为诸生(秀才),取得了资格。25岁,断然摒去时文,毅然专攻诗古文词。他读完“破产”买来的“数十百卷”书之后,30岁又离家至羊城。33岁时他参加清军,随军北上。廖燕回家后,就从此过着担任塾师、读书写作、诗文应酬、种菜植树的田园生活。他一生中,除49岁时曾在署内任某闲职几个月以外,过的都是布衣生涯。他曾先后14次下羊城,五往、南宁,五出外,耗尽心血,历尽艰辛,却在仕途上处处龃龉碰壁,次次挫折失败,终于落得个“浮生过半百,所事无一成”的可悲结局。直到56岁,他才决绝仕途,作七律《辞诸生诗》一首和《辞诸生说》一文,藉以明志。从此隐居,埋头著述,直至辞世。
记者:历史上对廖燕如何评价?
姚良宗:廖燕在历史上是享有盛名的。曾璟的《廖燕传》最早载入清朝雍正九年(1731)编纂的《广东通志》。近代以来编印的多种辞书和史书,如《中国人名大辞典》、《辞海》、《中文大辞典》、《中国文学大辞典》、《中国年谱》、《中国古代学者百人传》等等,都有“廖燕”词条,对廖燕其人及其著作都作出了肯定的评价。现全国已有多间大学的学者在研究他的著作,时有文章发表。台湾于1995年出版了他的《二十七松堂集》和有关研究文章共四册。1999年上海远东出版社出版了廖燕的《二十七松堂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于2005年出版了《廖燕全集》。清代学者魏礼、王源、丘际可、陈恭尹,以及当代的刘大杰、张舜徽等人对廖燕其人其文作了如下评价:一是观点“奇”,“发前人所未发”;二是文笔“妙”,“大家笔墨,洵非凡手可及”;三是文风“新”,兼取龙门、昌黎、子厚、东坡各大家之长,“而自成一家”。因此,他们推崇廖燕为“古文中第一手”,是“岭南独秀”,是“清初大学者”、“清初一大思想家”、“明清八大家”之一,甚至与韩愈相提并论。
记者:为何后人称廖燕为清初的“狂狷奇士”?
姚良宗:廖燕生前死后都被人指为“狂者”,甚至推崇他诗文的人,也称他为“所谓古之狂者”,也有人称之为“圣门狂士”。他自己常感到“无可与语者”自称为“狷狂”,作《狂简说》而颂之。在封建社会里,廖燕被人视作异端,则从反面证明他是一位有真知灼见的学者,推陈出新的散文家,敢抒真情实感的诗人,有独特见解的文史哲评论家,有叛逆精神的思想家。
记者:廖燕一生著述甚多,其中有552首诗存世,散文也有380篇存世,请问廖燕的诗文的艺术风格是什么?
姚良宗:他的诗歌的艺术风格体现了“三美”,即意境美、含蓄美、音乐美。而他的散文的艺术风格则体现了“激宕、冷峭、清拔”的特点。
记者:廖燕将自己的作品集取名为《二十七松堂集》,其中有什么深意?
姚良宗:为了弄清这个问题,我作了多方考证,后来在廖燕自己的文章里发现,在距他家的附近有一个小山包,那里长着27株“虬枝龙干互低昂”的苍松,“历尽风霜岁月长”,故二十七松堂由此而得名。我认为,这种松树风格支撑着他立世和作文,并成为清初赫赫有名的布衣学者。
1楼 16:59&|
韶文化的传播者——
韶文化是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自古相传“虞南巡奏韶乐”至,故隋唐以前就成为广东风景名山。古代韶州因地理位置显赫,自古有南粤门户,广东北大门之称。与岭南文化在此聚汇,交映生辉。明代时,记载:“南粤文化,粤北最古老。”可见古代的韶州早已是人杰地灵的岭南名州。
清代学者,布衣文人是土生土长的曲江人,他博学能文,生性简傲,十九岁时补为秀才。后在韶城武水西筑“二十七松堂”隐居山林,潜心研究经史,攻古文辞,,著书立说。他,知识渊博,主张深入实际,读“无字”书,对程、朱理学及儒家传统史论多有异议。他不苟为制举文,于康熙三十八年(1699)愤而辞去诸生。廖燕的诗文,别具风格,在清代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清文学名人赞他为“处士,岭海奇英”。廖燕的诗文还远传日本,被称为“中国明清文坛八大家之一”。清代著名文人称廖燕为“人真妙人,文真妙文,为古文中第一手”。
然而,的成功成名是与和韶文化的熏陶所分不开的。翻开他的名著《二十七松堂集》,即可看到廖燕对韶文化和本土文化的酷爱和陶醉。他的《二十七松堂集》共十卷,包括论、辨、说、记、序、文、尺牍、传、铭、杂著、疏、词、诗等,共计文370篇,诗551首,杂剧四种,作品“量多而质高”,奇异恣横,意境新颖,至今读来,仍给人有引人入胜之感和浓浓的乡土气息。
在所有的诗文中,大多数都是写本土的。他的诗文中处处可以见到赞美韶州山水风光、风土人情、名胜古迹的诗句,文字中到处都反映出赞美家乡,传播韶文化的文辞佳句。例如他题写的铭记中就有《重修风度楼记》、《韶州相江书院记》、《品泉亭记》、《乐韶亭记》、《新建皇冈桥碑记》、《芥堂记》、《游丹霞山记》、《新建韶州文昌阁记》、《六景桥碑记》、《诗石桥题名记》等都在极力为韶州的名胜古迹树碑立传,充分体现了他几十年来研究本土文化的结晶。还有当时韶州府多次聘请他参与编撰《韶州府志》、《曲江府志》,他出于对故乡文化的热爱,倾心编写了《韶州府总图说》、《曲江建置沿革总说》、《韶州城池图说》、《韶州山川图说》、《书韶州府名胜志后》、《韶州古迹图说》、《书重刻武溪集后》等等都充分显示出他为传播韶文化而苦心竭力。后人评价他为“杰出韶阳之士”。
的诗词中更鲜明体现出他是韶文化的热心传播者,他的诗词大部分都是在写的,多数都是写本乡土的山水风物,最著名的有韶州《曲江名胜诗22首》、《山居诗30首》、《曲江竹技词12首》等,以及大量的歌颂韶州名胜古迹,山川风物,风土人情的诗,都反映出了他潜心热爱故乡,弘扬粤北文化的传统文人思想。如他在《皇冈怀古》一诗中写道:
叠翠屏开接郡城,依稀犹识旧韶音。
入山经曲曾通辇,隔代音稀尚啭莺。
秋老碧岩松半折,寺荒金殿草仓生。
登临漫作无穷想,话到兴亡月已横。
因古代相传南巡奏韶乐至、皇冈山,故城北皇冈山以皇帝的“皇”称名。到皇冈山虽看到昔日的虞帝祠、舜峰寺已是殿毁寺荒,但他怀着一颗热爱故乡的痴情文人之心,“依稀犹识旧韶音”,仿佛依然仍可聆听到美妙动听的“韶乐”,从中可见廖燕对故乡名胜古迹和民间传闻的深情感怀。
在题《曲江名胜二十二首》诗中写有《韶石攒奇》,诗曰:
参差乐石拂云稠,虞帝曾经奏此丘。
崖实窃虚声自响,钟匏韵古迹堪留。
千秋绝调空山和,一部元音大地收。
数遍峰峦怀未已,天风吹籁满沧州。
一句“虞帝曾经奏此丘”,斯呼更相信“南巡奏韶乐”至的千古传闻,“千秋绝调空山和,一部元音大地收”。难怪有人评论廖燕的作品为“诗酒文章,别开天地”。他在另一首《九成遗响》诗中写到:
九成何处奏宫商,仿佛高台武水旁。
岁久笙镛随世变,天空海岳发音长。
箫韶意自悬古今,揖让情谁识帝王。
犹有眼前全部乐,几行哀雁正南翔。
的九成台建于北宋,大文豪苏东坡来韶时,曾作有《九成台铭》。韶乐九奏而成,在韶州留下千古遗响,使韶州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莺歌燕舞,山青水秀。的诗和他的文一样,“以布衣谈天下事”,“以圣贤之心而济以英雄豪杰之术”。难怪当时岭南文人称他为“人真妙人,文真妙文”,文气豪迈的文章奇士,正是对廖燕的真实评价。
生于斯,长于斯,是真正的文人。千古流芳的韶文化孕育了他,韶音熏风的熏陶,使他学富五车,知识渊博,满腹经纶,文气豪迈,名扬岭南,成为岭南著名文人和韶文化传播者,可以说廖燕的一生都在研究和传播韶文化。清同治元年(1862),廖燕的《二十七松堂集》流传到日本,引起了日本汉学家的极大兴趣,他的诗文在日本数次刊刻出版。日本名人文久二称廖燕“文以才胜,文章继承明代文风,可说是明代文坛的大殿军。”清光绪10年(1884),日本文人伊豫近藤元粹将廖燕列为“中国明清文坛八大家之一”,并赞其文章“雄瞻杰出,笔有奇气”。廖燕将韶文化远传日本,为中日文化交流为传播作出了贡献,这也是今日韶关人引之为骄傲的事。
2楼 17:01&|
清初曲江奇士廖燕书 名: 清初曲江奇士廖燕作者:姚良宗出版社: ,出版时间: 日ISBN: 8开本: 16开定价: 15.00元 内容简介 《清初曲江奇士廖燕》内容简介: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特色鲜明、灿烂多彩、充满生机活力的地域文化,其开发利用已引起社会的重视。对岭南文化丰富内涵的发掘、整理和研究,虽已有《岭南文库》作为成果的载体,但《岭南文库》定位在学术层面,不负有普及职能.且由于编辑方针和体例所限,不能涵盖一些具体而微的岭南文化现象。要将广东建设成为文化大省,必须首先让广大群众对本土文化的内涵有所认识。因此有必要出版一套普及读物来承担这一任务。出版《岭南文化知识书系》的初衷盖出于此。因此,《岭南文化知识书系》可视作《岭南文库》的延伸。 书系采用通俗读物的形式,选题广泛,覆盖面广,力求文字精炼,图文并茂,寓知识性于可读性之中,使之成为群众喜闻乐见的知识丛书。 《知识书系》由岭南文库编辑委员会与共同策划、编辑,岭南文化知识书系编辑委员会负责具体实施工作,出版。 图书目录 一、家世贫寒,摒弃科举二、接连北上,探索出路三、窘迫居安,坚持写作四、读写游玩,结交名流五、持唯物观,抨击理学六、伦理道德,与时俱进七、突破传统,评史“三说八、针砭时弊,改革教学九、久隐思动,远行谋事十、读“无字书”,创文“三说”十一、五出岭外,归隐山林十二、胸隐丘壑,诗翻波澜十三、傲骨难谐,文展戏谑
3楼 17:05&|
廖燕(),是一位孤介特立之士,反对科举八股,他说宋高宗是杀害岳飞的主犯,还说武王伐纣同样是以臣弑君,他对程朱理学攻击尤不遗余力,他写有《永历幸缅始末》一文,用南明年号纪元。这些言行如发生在“康乾盛世”,定会招至杀身之祸。他的文学创作主张自出机杼,独抒性灵,但他并没有走公安、竟陵派的路子,而是自成一家,诗文、书法成就都很可观。由于廖燕僻处南方一隅,又未身居显位,所以他的集子流传不广,后世几至堙没。但在日本,他的集子倒经过几次翻刻,他的声名几与朱舜水并驾齐驱。本书收录廖燕的全部作品,以三种康熙原刻、乾隆续修本《二十七松堂集》为底本并互作校补,并以日本文久二年(1862)、广东中山图书馆藏清抄本、民国十七年(1928)铅印本校补。书后附有《廖燕研究资料汇编》、《廖燕研究篇目》、《廖燕交游录》。举凡生平传记资料、墓志、诗文酬答、评论、交游等资料,搜罗完备,足资研究、阅读。
4楼 17:07&|
清代文学家廖燕笔下描述的曲江古代二十四景之一——“诗石留题”惊现西联赤水 11月7日,笔者应曲江区文广新局分管文博工作的副局长禤细贤的邀请,利用周末驱车前往韶关市武江区西联镇探寻史书记载的曲江二十四景之一的“诗石留题”,没想到竟有惊人的发现,真的找到了这一早已湮没于世间又曾被许多专家学者苦苦寻觅无踪影的古代名胜。文博人员多年寻觅无踪影 曲江区文广新局副局长禤细贤是一位非常执著于文博事业的人,寻找古曲江二十四景是他多年的愿望。从20多年前刚刚从事文博工作起,他内心就藏着一个理想,希望能通过寻找曲江古迹,借助画家或现代科技手段复原古曲江的二十四景,打造城市名片。但由于时代的变迁和行政区域的变化,给寻找工作带来不少难度,其中“诗石留题”一景最使他花尽心思去寻找。因为史料只有“诗石桥在贤二都”的记载,按推测既然是“诗石留题”就应该有摩崖石刻。而古代曲江贤二都在哪里?寻问了许多人都不知所在。“都”是古代的行政区域,有资料可考的大塘一带曾经是亲贤二都,是否史料记载有出入或少写了一个“亲”字,是否“诗石留题”就在大塘一带?这一问题近10年来一直困扰着禤细贤的心。而据后来一一核对古今地名,“诗石留题”所在的地方竟是“贤相二都”,是古书记载写漏了一个“相”字,因为方向不对,难怪寻找也就无果了。2007年全国开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禤细贤借此机会,再一次有意寻找曲江古代著名的“诗石桥”。廖燕笔下精彩描写解谜团 近日,禤细贤副局长在查阅清代出版的《韶州府志》、《曲江县志》等历史文献,逐一核查曲江古代二十四景的有关资料时,偶见一篇廖燕写的《游诗石桥题名小记》,不禁茅顿大开。 廖燕()又名廖燕生,清代著名文学家。他出生在韶关西河大庙坊,自幼聪颖好学,其作品不仅文字优美,且能独立思考,具有较强的思想性。他44岁参与《韶州府志》、《曲江县志》的编撰工作,对推介韶关历史名胜贡献甚大。他的著述收辑为《二十七松堂集》共10卷,该书1862年流传到日本,引起日本汉学家的极大兴趣,曾被大量刻刊,鲁迅、周作人兄弟对此书就十分推崇。因他作的《游诗石桥题名小记》与本文考证关系重大,现全文按康熙二十六年出版的《曲江县志》抄录如下: “去府治西南十五里,有涧,莫知其名。源出阳山,两旁皆石岸,势斜曲。夤缘东趋而西折,而水流因之。淙淙有声,遇曲坳处,则蓄而为潭,沉黑莫测。上多枫、樟、松、竹杂树,藤花蔓草,纷披岩侧。风来,香气不辨所从。翠羽数十,立树杪,窥鱼坠衔而上,食已复然。其他景物,莫可穷状。予爱其水石奇僻,屡欲游之,而未暇也。兹岁甲子七月十九日,予偶有事其地,适友某某继至,虽性乐丘壑而不为兹游来者,因话溪山之胜,遂呼小艇,载酒沿流往复。兴酣,捉笔向石壁留题,酒墨杂进,触景成诗,计得二十一首。纵横欹仄,字画皆带醉态。予顾而乐之,虽时无意而游,数友不期而会,是日遂成胜游焉。涧上有桥,以其近黄屋村,遂以黄屋为名,其实非也。因为题曰“诗石桥”。桥南一二里有书堂、罗隐诸岩,皆邑志所未载。后有好事欲穷其胜者,道经斯桥,览此其叹之。题名后一日记。”(文中标点系笔者所加) 廖燕这篇《游诗石桥题名小记》是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写的,距今325年。从廖燕这篇妙趣雅致的文章中,地理位置的交代已相当准确,诗中标明是“去府治西南十五里,有涧……源出阳山”。这里的“阳山”应是西联的“小阳山”无疑。禤细贤查阅古今地图,发现这一带仅有一条溪流,地点就在武江区西联镇赤水村附近,只要找到黄屋桥和黄屋村,就能找到“诗石留题”的景点,于是我们驱车直奔赤水村。 现场探究古文意境收眼底 现场就在武广快线韶关火车站附近,原属西联示范农场的范围,但由于韶关新城区的开发,这一带的地形地貌也难辨原样,只有一条低于地面数米的山溪引起我们的注意,其溪流弯曲而溪水深蓝,溪边怪石处处,我们沿着荆棘从生的溪边想寻找古文中所记载的古石桥的痕迹,然而一无所获。正当我们准备无功而返的时候,一条公路水泥桥引起了我们的注意,莫非此建桥的位置就是古石桥的遗迹?禤副局长好不容易钻到桥旁的一处突出位置,眼前忽然一亮,水泥桥底下竟然隐藏着一条典型的中国石拱桥。 正当我们喜出望外又无法下到桥底考察的时候,一位年青人骑着摩托车经过公路桥。我们赶忙拦住打招呼,一问才知此桥当地人就叫黄屋桥,只是他从未知听说过附近有黄屋村。后来我们在赤水村访问时,村中的老人告诉我们桥头东面现在西联煤场的地方就是黄屋村旧址,只是该村的村民早已不知迁往何处了。这位年青人叫邹志勇,今年才18岁,是居住在赤水村的水上人家,他说他从小在这条溪里抓鱼,对这里的情况很熟悉,并自告奋勇要划艇送我们进溪里考察。 我们坐着一条仅能容纳四五个人的小艇,从赤水村附近北江河的一个简易码头出发,大约过了10多分钟,就到了那条溪的出口。进入山涧,仿佛进入了另一方远离尘世的新天地,随着小艇的前进,廖燕笔下的意境逐一展现在我们面前,这里水很深,景色很美,溪流弯曲,“两旁皆石岸”,“藤花蔓草,纷披岩侧”。约莫又过了20多分钟,我们来到了桥底,抬头上望,水泥桥下面就是一座精美的石拱桥,桥的石块是无灰浆砌成,有些石块上刻有文字,只是风化严重,不能连贯读出。禤副局长拿出皮尺量了一下,该桥跨度9米,离水面高约6米。我们努力想寻找附近有没有石刻,因岩石大多被藤蔓覆盖,只能待后再考察了。禤细贤凭着从事20多年文博工作的经验,判断此桥与古代史料记载吻合,断定这就是多年寻觅无果的“诗石桥”。据后来我们找村民了解,当地群众历来都叫该桥为黄屋桥。估计“诗石桥”是文人墨客所题,知道的人并不多。该桥已进行了两次改建,第一次是1973年铺上水泥桥面让车辆通行,第二次是2007年进行加固以承载更重的车辆,现在从桥面上已看不到任何石拱桥的痕迹,难怪许多人都不知道此处就是著名的“诗石桥”了。 保护利用城市新区添雅景 随着韶关新城区的开发和韶关新火车站的即将启用,西联镇的赤水村已经是越来越兴旺了,不久的将来,这里也许会建起许多高楼或商业区,这是令人兴奋的。而由于行政区域的变迁,“诗石留题”这一景区的所在地也早已不属曲江区管辖。作为文博事业的工作者和爱好者,愿借新闻媒体在此呼吁,希望这一景区在在新城建设的同时能列入保护的范围,为后人留下一块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场所。如能在这一带建一个“诗石留题”公园或廖燕主题公园,再将“诗石桥”复原,在旁边建些古色古香的亭台楼阁,将历代文人墨客写的关于“诗石留题”的诗和文章嵌刻于上,或者再塑一个清代文学家廖燕的塑像,那真是绝佳不过的了。此外,还可以搞几条小艇让游客体验廖燕笔下的意境,让市民在市中心就能体会到大自然的乐趣,该是多么美好啊!为此,笔者希望我市有关部门的专家学者亲临现场进一步考察论证,但愿这一古代曲江胜景的发现能造福于韶关的广大市民。
5楼 17:08&|
“诗石留题”藏身武江区西联石桥下大洋新闻 时间: 来源: 广州日报 作者: 卜瑜 底部仍保存原貌的“诗石桥”。
文物工作者坐木筏进入山涧考察。   “失踪”数百年的岭南名胜  游诗石桥题名小记   藤花蔓草纷披岩侧,风来香气不辨所从……遂呼小艇载酒沿流往复,兴酣捉笔向石壁留题洒墨,杂进触景成诗……  廖燕   本报韶关讯 (记者卜瑜 通讯员吴祥业摄影报道) “藤花蔓草纷披岩侧,风来香气不辨所从……遂呼小艇载酒沿流往复,兴酣捉笔向石壁留题洒墨,杂进触景成诗,计得二十一首,纵横欹仄,字画皆带醉态……是日遂成胜游焉。”清代著名文学家廖燕在《游诗石桥题名小记》中描述了千年古郡、著名的“马坝人故乡”曲江“诗石桥”诗酒留芳的胜景。由此而闻名海内外的“诗石留题”这一古代名胜,被许多专家学者苦苦寻觅多年却杳无踪迹。   记者昨日获悉,经过韶关市曲江区的文物工作者锲而不舍的搜寻与考证,一直被认为被岁月侵蚀而湮没于尘土间的这一岭南名胜依旧保存于世,历经数百年风雨洗礼的它竟藏身于一座现代水泥桥下。     古诗成为“解谜钥匙”     千年古城韶关在清代曾经有著名的“曲江二十四景”,一直成为众多文人墨客竞相题咏的对象。但由于历史原因,一些著名的景观早已消失于岁月侵蚀之中。多年从事文物保护工作的曲江区文广新局副局长禤细贤告诉记者,他内心就藏着一个理想,希望能通过寻找这些著名胜迹,复原古曲江的二十四景。其中,“诗石留题”一景是研究人员倾注了最多心血的一个景观。   据介绍,因为史料只有“诗石桥在贤二都”的记载,而古代曲江贤二都在哪里?“都”是古代的行政区域,有资料可考的大塘一带曾经是亲贤二都,是否史料记载有出入或少写了一个“亲”字,是否“诗石留题”就在大塘一带?这一问题近10年来一直困扰着禤细贤的心。近日,借开展全国文物普查工作,禤细贤决定再一次寻找“失踪”数百年的著名“诗石桥”。   禤细贤多方查阅历史文献,偶见一篇廖燕写的《游诗石桥题名小记》,其所作的《游诗石桥题名小记》与“诗石留题”一景考证关系重大。据康熙26年出版的《曲江县志》记载,该景观地理位置是“去府治西南十五里有涧……源出阳山”。仔细查阅古今地图,这一带仅有一条溪流,地点就在武江区西联镇赤水村附近,只要找到这条小溪和相关参照地,不就能找到“诗石留题”?   发现:石桥下别有洞天   现场由于韶关新城区的开发,地形地貌也难辨原样,文物工作者准备无功而返的时候,一条公路水泥桥引起了人们的注意。钻到桥旁的一处突出位置定睛一望:那座现代的公路桥底竟然隐藏着一条典型的中国石拱桥。   文物工作者们找来了一艘小艇顺着溪流而下,准备到桥底一探究竟。船行山涧,仿佛进入了另一个新天地,廖燕笔下的意境逐一展现在人们面前。山涧很深,溪流弯曲,“两旁皆石岸”,“藤花蔓草纷披左右”,一一与古诗描述的相对应。来到桥底,抬头上望,水泥桥下面赫然隐藏着一座精美的石拱桥!桥的石块是无灰浆砌成,有些石块上刻有文字,只是风化严重,不能连贯读出文字。禤细贤等研究人员初步判断,此桥与古代史料记载吻合,这极有可能就是多年寻觅无果的“诗石桥”。   据附近村民说,该桥经过两次改建,第一次是1973年铺上水泥桥面让车辆通行,第二次是2007年进行加固以承载更重的车辆。   保护:迫在眉睫   令文物工作者们担忧的是,随着韶关新城区的开发和韶关新火车站的即将启用,古桥所在的西联镇的赤水村越来越兴旺,这里将建起许多高楼或商业区,古桥的保护已
6楼 17:11&|
去年我就在曲江竟然没去,遗憾啊
7楼 23:58&|
贴吧贡献榜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内&&容:使用签名档&&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海贼王 原名是什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