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结合漫画标题“人散后,一钩天边新月如钩天如水”,充分展开想象,写一篇不多余350字的作文。

2011年聊城市高考模拟试题(2011.&3)
2011年聊城市高考模拟试题
&&&&&&&&&&&&&
语& 文(一)
&&&&&&&&&2011.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2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签字笔将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填写在答题卡和答题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答案不能答在试题纸上。
3.第Ⅱ卷必须用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题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和其他笔。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第Ⅱ卷第六题为选做题,考生须从所给的(一)(二)两个不同的阅读文本中任选一个作答,不能全选。
第Ⅰ卷(共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者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乳臭(xi&)&&&
估量(gū)&&&&&
干细胞(gān)&&&&&&
亲密无间(ji&n)
B.揣度(du&)&&&
横行(h&ng)&&&
孺子牛(r&)&&&&&&&
参差不齐(cēn)
C.包庇(b&)&&&&
强劲(j&ng)&&&
触摸屏(ch&)&&&&&&
甘之如饴(y&)
D.供给(gōng)&&
通缉(jī)&&&&&
贺岁片(pi&n)&&&&&
是非曲直(qǔ)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精粹& 惯例& &
事得其反& & 冷嘲热讽
B.崎岖& 惋惜& &
良辰美景& & 锦绣山河
C.辐射& 频率& &
出奇致胜& & 信笔涂鸦
D.真谛& 扫描& &
见风驶舵& & 生死攸关
3.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年)》(简称《教育规划纲要》),将其作为今后一个时期指导全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B.医改进入深水区,如何在医疗服务中实现患者、医院和社会都受益?事关医改的成败。
C.清华大学等7校联盟确定了自主招生考试初试时间:日,复试时间各校将尽量错开。
D.在微博上,无论你是机构、组织,还是名人,都同普通用户一样拥有完全平等的发言权,“人人都有麦克风,”在这里得到了最好的诠释。
4.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A.谷长伟一想到马上轮到自己上台演讲了,就心有余悸,紧张得要命,脸上冒出了许多汗珠。
B.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中,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更加充足,这就要求学生具备更强的自学能力,师心自用,把各个学科学深学透。
C.火箭队前三节比赛领先开拓者队15分,但是第四节风云突变,开拓者队奋力反戈一击,最终以5分的优势击败了火箭队。
D.兔年的元宵节,市里组织了规模宏大的花灯比赛大会,晚上,全城万人空巷,成了一片灯和人交相辉映的海洋。
5.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1月29日,被誉为“中国网坛一姐”的李娜获得2011年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女单亚军,这一成绩填补了中国网球在世界网球大满贯赛事上的历史。
B.由于采取陆海空相互配合的撤侨方案,中国政府从利比亚大规模撤侨的行动开展得很顺利,非常成功,为今后海外撤侨保障体系的建立积累了不少成功经验。
C.张师傅告诉勘察现场的交警,昨天晚上北外环的交通事故发生的时间在晚上11点到11点半左右。
D.阳光有色金属公司为改变能耗偏高的局面,计划在“十二五”期间重点抓好节能减排工作,争取五年内把单位能耗降低一倍。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理学的是非功过& 周建刚
总结历史上对朱熹理学的批评之词,有两点是值得人们注意的:一是“理学空疏论”,二是“以理杀人论”。
自清代顾炎武提出“以经学为理学”这一口号之后,“理学空疏”就成了清代学者的共识。但顾炎武的论调还比较委婉,对朱熹也保持了适度的尊敬。在清代反对朱熹最为激烈的颜元认为程朱理学培养出的“人才”只懂得“正心诚意”这一套内省式的修养方法,却完全没有经世济民的实用才具,因而对时局没有任何裨益。
清代对朱熹理学的批判还有所谓“以理杀人论”。戴震反感理学家提出的“天理”和“人欲”对立的说法,认为这种理论藐视人的自然情感,从而造成了一种虚伪而残忍的社会风气,“酷吏以法杀人,后儒以理杀人”,戴震的论断成为后人反对理学的有力口实,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礼教杀人”的口号更是不胫而走,以朱熹为代表的宋明理学遂成为专制和腐朽的代名词。
“理”是理学的核心范畴,戴震在这一点上对其展开批判,可谓击中要害。但他的批判实际上是针对“后儒”而说,其中的核心含义则是指控权势者对“理”的滥用。朱熹理学本质上强调道德理性(理)对自然情感(欲)的优先价值,但也并不完全抹杀自然情感的存在地位。所谓“存天理,灭人欲”,更多地是指消除那种过分膨胀的私欲而非一切感性欲望。在理学的流变过程中,这一点被严重地曲解了。首先是明清时期的“道学先生”之流,虽然号称“理学家”,但已丧失了理学初起时的哲学思辨能力和社会批判精神,仅能读几本《语录》,断章取义地掇拾一些零篇碎句,将所谓“天理人欲之分”扭曲为束缚民众身心的理论教条。其次则是帝王专制有意识地推崇程朱理学,将其树立为统治臣民的工具,于是“天理”也就演变成为权势的代言人。
理学的产生与宋代的政治文化密切相关,理学之“理”与其说是对中下层民众而言,不如说是对帝王执政而言。宋代理学家希望通过帝王的“正心诚意”树立良好的政治典范,而“天理”就是他们制约皇权的有力工具。余英时先生分析说,朱熹不满南渡以后南宋帝王的君权独盛,有意识地将《尚书·洪范》的“皇极”训解为“人君所以修身立道之本”,其意即在于将其演绎为约束人君的一种原则,要求皇帝做无为而治的“虚君”。理学家的“理”是实际政治领域中对抗君主专制权力的利器。南宋理学家自信有“圣人之理”作为后盾,就能不为“帝王之势”所屈,这虽然是一种幼稚天真的想象,但却反映了理学作为一种学术所具有的独立自尊的品格,在今天仍然值得我们推崇。
理学在历史上的负面作用,主要与理学的官学化过程有关。理学最初是一种民间学术,并不受到官方的青睐。一直以民间讲学为主要传播手段,在朱熹晚年的“庆元党禁”期间,还一度被南宋朝廷定性为“伪学”。从南宋末期到元明两代,理学逐渐成为显赫一时的官方显学。其性格也发生了一定变化,最显著的一点是理学之“理”由裁抑帝王的利器转而成为压制和束缚普通人民的精神锁链。
(选自201l年02月03日北京日报,有删改)
6.关于“理学”的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朱熹理学本质上强调道德理性对自然情感的优先价值,但也把自然情感放在重要的地位。
B.理学初起时理学家具有哲学思辨能力和社会批判精神。
C.作为一种学术,理学自宋代以来一直具有的独立自尊的品格,直至今天仍然值得我们推崇。
D.理学成为压制和束缚普通人民的精神锁链,完全是其官学化造成的。
7.对于“理学”的批评,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历史上对朱熹理学的批评,总结起来有两点:一是“理学空疏论”,二是“以理杀人论”。
B.颜元认为程朱理学培养出的人只注意内省式的修养,完全没有经世济民的才能,对时局没有任何裨益。
C.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以理杀人论”流传更为广泛,以朱熹为代表的宋明理学被认为是专制和腐朽的代名词。
D.戴震对理学批判的核心含义是指控权势者对“理”的滥用。
8.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明清时期的“道学先生”将“天理人欲之分”扭曲为束缚民众身心的理论教条,背离了宋代理学家用“天理”约束人君的初衷。
B.“天理”成为了历代理学家们制约皇权的有力工具。
C.“皇极”是约束人君的一种原则,要求皇帝做无为而治的“虚君”。
D.理学由民间学术逐渐成为显赫一时的官方显学,性格发生了根本变化。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刘三吾,茶陵人。初名如孙,以字行。兄耕孙、焘孙皆仕元。三吾避兵广西,行省承制授静江路儒学副提举。明兵下广西,乃归茶陵。洪武十八年,以茹瑺荐召至,年七十三矣,奏对称旨,授左赞善,累迁翰林学士。时天下初平,典章阙略。帝锐意制作,宿儒凋谢,得三吾晚,悦之。一切礼制及三场取士法多所刊定。
三吾博学,善属文。帝制《大诰》及《洪范注》成,皆命为序。敕修《省躬录》、《书传会选》、《寰宇通志》、《礼制集要》诸书,皆总其事,赐赉甚厚。帝尝曰:“朕观奎壁间尝有黑气,今消矣,文运其兴乎。卿等宜有所述作,以称朕意。”帝制诗,时令属和。尝赐以朝鲜玳瑁笔。朝参,命列侍卫前;燕享,赐坐殿中。与汪睿、朱善称“三老”。既而三吾年日益老,才力日益减,往往忤意,礼遇亦渐轻。
二十三年,授晋世子经,吏部侍郎侯庸劾其怠职。降国子博士,寻还职。
三吾为人慷慨,不设城府,自号“坦坦翁”。至临大节,屹乎不可夺。懿文太子薨,帝御东阁门,召对群臣,恸哭。三吾进曰:“皇孙世嫡承统,礼也。”太孙之立由此。户部尚书赵勉者,三吾婿也,坐赃死。三吾引退。许之。未几,复为学士。
三十年偕纪善、白信蹈等主考会试。榜发,泰和宋琮第一,北士无预者。于是诸生言三吾等南人,私其乡。帝怒,命侍讲张信等覆阅,不称旨。或言信等故以陋卷呈,三吾等实属之。帝益怒,信蹈等论死,三吾以老戍边。帝亲赐策问,更擢六十一人,皆北士。时谓之“南北榜”,又曰“春夏榜”云。建文初,三吾召还,久之,卒。
(选自《明史》卷二十五,有删改)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奏对称旨&
&&&&&&&&&&&&&&&&&&&&&&&&&
B.三吾博学,善属文&
&&&&&&&&&&&&&&&&&
C.至临大节,屹乎不可夺&
&&&&&&&&&&&&&
D.于是诸生言三吾等南人,私其乡。&&&&&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乃归茶陵&
&&&&&&&&&&&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B.以茹瑺荐召至&
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
C.文运其兴乎&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D.太孙之立由此&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属于刘三吾受明太祖礼遇的一组是
①行省承制授静江路儒学副提举&
②得三吾晚,悦之
③皆总其事,赐赉甚厚&
&&&&&&&&&&&&&
④尝赐以朝鲜玳瑁笔
⑤燕享,赐坐殿中&
&&&&&&&&&&&&&&&&&
⑥三吾以老戍边
A.①③④&&&&&&&
B.②③⑤&&&&&&&
C.③④⑤&&&&&&&
D.③④⑥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明朝天下初定,典章制度缺乏,刘三吾虽然年事已高,但依然对明初礼仪和科举制度的建立作出了很大贡献。
B.刘三吾博学多才,修撰了《大诰》、《洪范注》、《省躬录》、《书传会选》、《寰宇通志》、《礼制集要》等书,受到了很多赏赐。
C.刘三吾性格豪爽,与人交往不用心计,并自己号称为“坦坦翁”。
D.洪武三十年的会试录取的全是南方士人,皇帝不满,亲自命题再次进行考试,录取了六十一名北方士人。
第Ⅱ卷(共114分)
四、(24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既而三吾年日益老,才力日益减,往往忤意,礼遇亦渐轻。(4分)
(2)户部尚书赵勉者,三吾婿也,坐赃死。(3分)
(3)或言信等故以陋卷呈,三吾等实属之。(3分)
1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8分)
书边事& 张 乔
调角断清秋,征人倚戍楼。
春风对青冢,白日落梁州。
大漠无兵阻,穷边有客游。
蕃情似此水,长愿向南流。
(1)请赏析首联中“倚”字的表达效果。(4分)
(2)结合全诗,请简要分析诗人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个小题)(6分)
(1)故木受绳则直,&
&&&&&&&&&&&。(荀子《劝学》)
&&&&&&&&&&&&
,蓝田日暖玉生烟。(李商隐《锦瑟》)
(2)&&&&&&&&&&
&&,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
连峰去天不盈尺,&&&&&&&&&&&&
。(李白《蜀道难》)
(3)问君能有几多愁,&&&&&&&&&&&&
。(李煜《虞美人》)
&&&&&&&&&&&&
,渺沧海之一粟。(苏轼《赤壁赋》)
(4)&&&&&&&&&&&&
,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别有幽愁暗恨生,&&&&&&&&&&&&
。(白居易《琵琶行》)
五、(12分)
16.阅读下面文字,请用一句话概括出交通拥挤对社会生活的影响。(不超过35字)(4分)
交通拥挤对社会生活最直接的影响是增加了居民的出行时间和成本。出行成本的增加不仅影响了工作效率,而且也会抑制人们的日常活动,城市活力大打折扣,居民的生活质量也随之下降。交通拥挤也导致了事故的增多,事故增多又加剧了拥挤。据相关统计,欧洲每年因交通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达500亿美元之多。交通拥挤还破坏了城市环境。在机动车迅速增长的过程中,交通对环境的污染也在不断增加,并且逐步成为城市环境质量恶化的主要污染源。交通拥挤导致车辆只能在低速状态行驶,频繁停车和启动不仅增加了汽车的能源消耗,也增加了尾气排放量,增加了噪声。
17.请仿照给出的句子,另写两句话。(4分)
种子,如果害怕埋没,那它永远不能发芽。
航船,如果害怕风浪,那它永远不能到达彼岸。
18.把下列句子组成意思完整、前后衔接、语序最恰当的一段话。(只写句子序号)(4分)
①引用事实论据时不必作过多的叙述和铺陈,交代清楚即可。
②一般来说,论据的表达要力求概括,言简意赅。
③论据的表达,还要突出重点,围绕需要证明的观点展开。
④我们要注意论据的表达。
⑤当然,有时候也可以对材料作适当的描写,但目的是为了突出材料的典型性,而不是追求故事的生动和形象。
六、(18分)
本题为选做题,考生须从所给(一)(二)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不能全选。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
白马湖之春& 肖复兴
白马湖,想念它多年了。
当年,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落潮了,迎来的失望和落败的景象,让一群有理想有追求的文人,心中充满迷惘,他们不想在城市里醉生梦死浑浑噩噩,跑到了无论离杭州还是离宁波都偏远的上虞,寻找到白马湖这样一块世外桃源,去做点儿他们想做的又能够做的事情。
真是想象不出,1922年的春天是什么样子了。为什么经亨颐先生在白马湖畔一招呼,那么多现在听起来名声那样显赫的文人,一下子就抛弃了都市的奢靡与繁华,来到了荒郊野外的这里办起了这所春晖中学?当时号称“白马湖四友”,除了夏丏尊年长一点,1922年是36岁了,朱光潜只有25岁,而朱自清和丰子恺才24岁。现在,真的是难以想象了。那毕竟不是短暂的观光旅游。
经亨颐的“长松山房”、弘一法师的“晚晴山房”、丰子恺的“小杨柳屋”、夏丏尊的“平屋”……次第呈现在眼前。房子都是依山临湖而建,按照眼下的时尚,都是山间别墅,亲水家居,格外时髦的。但现在的房子所取的名字,能够有他们这样的雅致吗?“富贵豪庭”、“罗马花园”……那些俗气又土气得掉渣儿的名字,怎么能够和“小杨柳屋”、“平屋”相比呢?
名字不过只是符号,符号里却隐含着一代人心里不同的精神追求。屋子都很低矮,完全日式风格,留有岁月的痕迹,因为无论经亨颐还是夏丏尊,都是留日归来,当年他们是春晖中学的创办者和主要响应者,那是一群即便沦落也格外重精神的五四青年。书房都是在后面的小屋里,窗外就是青山,一窗新绿岛相呼,清风和以读书声,最美好的记忆全在那里了。
在世风跌落、万象幻灭之际,世外桃源只不过是心里潜在理想的一种转换。上一代文人的清高与清纯,首先表现在对理想实实在在的实践上,而不是在身陷软椅里故作的姿态或高头讲章的言辞之中。在谈论白马湖和春晖中学的时候,现在的人们都愿意谈论他们的文化成就,夏丏尊确实在他的“平屋”里翻译了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朱光潜的美学处女作《无言之美》和丰子恺的漫画处女作《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也都完成在白马湖畔。在回顾历史时,白马湖确实成为了一种象征。其实,相比较其文化成就,上一代文人在历史转折的时候走向乡间的民粹主义和平民精神,是让现在的人更加叹为观止的。当初一批真正的文化精英,他们愿意从最基础做起,而不是舌灿如莲,夸夸其谈于走马灯似的各种会议和酒宴之中。
他们确实是在实实在在做事,夏丏尊建造“平屋”时的一个“平”字,就是寓有平民、平凡、平淡之意。仅朱自清一人每天上午、下午就各有两个小时的课要上。而丰子恺一人是又要教美术又要教音乐在拳打脚踢。现在,在我们的教室里,却难得见到我们的教授一面了。
走进夏丏尊的“平屋”,这种感觉更深。在他的那间窄小的书房里,暗暗的屋子,低矮得有些压抑,只有窗户里透过山的绿色和风的呼吸,平衡了眼前的一切。想象着当年的冬夜里,松涛如吼,霜月当窗,夏先生在这里拨拉着炉灰,让屋子稍微暖和一些,自己把头上的罗宋帽拉得低低的,在一灯如豆的洋灯下艰苦工作到夜深的样子,直觉得恍如隔世。
白马湖水在阳光下不住地闪耀。想起朱自清先生写白马湖的诗句:湖在山的趾边,山在湖的唇边。也想起他当年看到湖边系一条空无一人的小船的时候,他说过的话:我听见了自己的呼吸,想起了“野渡无人舟自横”的诗,真觉物我双忘了。也许,可以这样说,前者是他们这一代人心中常常涌起的诗意,后者是他们追求的境界吧?只可惜,这两样,如今的我们都缺少了,而且不以为渐渐失去的弥足珍贵。
白马湖,便在他们的生命中,而只能在我们的想象里。
(本文有删改)
19.第二段中“他们想做的又能够做的事情”有哪些?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4分)
20.解释下面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4分)
(1)那毕竟不是短暂的观光旅游。(2分)
(2)只可惜,这两样,如今的我们都缺少了,而且不以为渐渐失去的弥足珍贵。(2分)
21.第八段中,“这种感觉”为什么会“更深”?(4分)
22.结合全文,谈谈你对“白马湖,便在他们的生命中,而只能在我们的想象里”这句话的理解。(6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
春节过后,汪峰禁止旭日阳刚继续演唱《春天里》,他的维权行为引起了广泛关注。下面是对汪峰的访谈。
记者:今天上午我采访旭日阳刚时得知,他们去排练央视元宵节晚会的节目,没再唱你的歌,但翻唱的是一首别人的老歌,你对此有何感受?
汪峰:这是他们应该做的,这样做挺好。当然这不是最好的,最理想的状态是他们应该有自己的歌,这对他们长久发展有好处。
记者:我看到,社会上支持你的人占了绝大多数。
汪峰:这次,老百姓和所有的官方媒体都站在了道理和情理这方,不能光说是站在我这边。这件事最后能正确地处理,是对所有创作者的肯定,这是最大的意义。我的得失并不是最重要的,如果因为这件事情,在著作权、版权方面的细则能做些修订,那就最好了。当我们词曲作者的权益得到很好保护,得到等值回报的时候,会有更强的前进动力,会创作出更好的作品来,在目前这种感到压抑和不公的心态下是写不出好作品的。
记者:也就是说,你不光是为了自己维权?
汪峰:当然。很多老百姓不这么看的原因,是因为过去我们的版权保护意识太薄弱了。你如果有名气,会说你已经是明星了,还这样。如果是不出名的人维权,又会说,人家唱是看得起你。
记者:对一些草根音乐爱好者,你想对他们说点什么?
汪峰:我想说的是:是不是草根不重要,重要的是坚定自己的梦想,脚踏实地去努力,拥有自己的作品才是一个音乐人根本的成功和自豪。当然,不是每一个人都有创作的能力,但不代表不能拥有自己的作品。可以请别人写,你是首唱,它就是你的作品。靠翻唱,不管如何成功,时间都不会长久。所有处在底层、正在奋斗的、有音乐梦想的人,不要受到社会上浮躁和急功近利思想的影响。当贫困的生活突然和你告别,很多名利在前面向你招手的时候,一定要记住:别人给你的所有光环和赞美,永远不是你自己的。当你从内心可以产生更巨大的能量给那些曾经喜欢你的人,让大家记住你的时候,头上有没有光环,有没有赞美就没那么重要了。
记者:其实创作一首优秀的歌曲挺不容易的。
汪峰:有人认为音乐人很容易就把歌写出来,赚到钱。运气再好点,可能就火了。他不知道,要创作出一首优秀歌曲,要付出的心血太多了。真正能深入人心、打动人的作品是很不容易创作出来的。因此,创作者应该得到该得到的正当回报,但现在国内全体创作者,就版税来说,可能连十分之一都没有得到。
记者:创作《春天里》,你花了多长时间?
汪峰:我用了一个星期完成的。歌词写了三四稿,作曲用了两个小时,但构思用了很长时间。
记者:你现在的生活可以说是衣食无忧,是什么因素让你写出这样一首饱含草根情结的歌曲?
汪峰:很多人认为,以我现在的生活状况,很难会去写这样的题材。其实这类题材在我的生命中是最重要的。每个人在不同的阶段都有烦恼,不会只有幸福。收录《春天里》歌曲的这张专辑非常明确地指向更普遍的大众或更底层的人,他们更需要对社会针砭时弊的作品。
记者:这种作品脚踏大地、贴近群众,所以才更有生命力。
汪峰:一定是的,这也是我为什么特别愿意去写这类题材的原因。当一个人不想写这个题材,只是为取悦或赶某种潮流的话,这个作品不会成功,因为它不是发自内心的,至少达不到动人,只能做到外表很像。
记者:能穿透人的灵魂,让人产生共鸣,这才是你音乐的魅力所在。
汪峰:有阅历的朋友分析《春天里》后给出的结论是:这首歌貌似极其简单,但是有着非常复杂的情感。里面有愤怒,有对往事回忆的忧伤,也有对目前现状的迷惘,有挣扎,也有更多对未来的梦想,无法用一句话来形容。应该说这就是时代的特征。一首真正的好歌是适用于所有阶层的。为什么旭日阳刚们喜欢,为什么受过高度教育、生活无忧的人更有感觉,因为它已经超越了财富、超越了阶层,甚至超越了信仰。
19.这篇访谈揭示了中国音乐创作者怎样的现实处境?(4分)
20.请概括出汪峰对草根音乐爱好者的建议。(4分)
21.请你结合访谈内容,分析《春天里》受到社会广泛喜爱的原因。(4分)
22.结合文本,请你谈谈汪峰禁止旭日阳刚演唱《春天里》这一事件的意义。(6分)
七、(60分)
23.以“留存”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自定立意;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文体特征鲜明。
2011年聊城市高考模拟试题
语文(一)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011.
第Ⅰ卷(共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C(A项“干”读g&n;B项“横”读h&ng;D项“曲”读qū)
2.B(A项“事”应为“适”;C项“致”应为“制”;D“驶”应为“使”)
3.A(B项问号改为逗号;C项逗号改为句号;D项引号中的逗号应放在引号外)
4.D(A项“心有余悸”指危险的事情虽然过去了,回想起来心里还害怕;B项“师心自用”形容自以为是,不肯接受别人的正确意见;C项“反戈一击”指掉转武器向自己原来所属的阵营进行攻击。)
5.B(A项“填补”和“历史”搭配不当;C项删除“左右”;D项“降低”不能用倍数表示)
二、(9分,每小题3分)
6.B(A项理学“并不完全抹杀自然情感的存在地位”而非将其放在重要地位;C项明清时期理学已成为帝王专制统治臣民的工具;D项官学化只是原因之一)
7.A(对理学的批评不止这两点)& 8.A
三、(12分,每小题3分)
9.D(私:偏爱)& 10.B&
11.C& 12.B(刘三吾只是为《大诰》、《洪范注》作序)
第Ⅱ卷(共114分)
四、(24分)
13.(10分)(1)(4分)不久刘三吾年纪一天比一天更加衰老(2分),才华智力一天比一天更加衰减(1分),常常触犯圣意,皇上对他的礼遇也渐渐轻了(1分)。
(2)(3分)户部尚书赵勉,是刘三吾的女婿(1分),因接受赃物获罪而死(2分)。
(3)(3分)有人说张信等人故意拿鄙陋的试卷呈上(2分),刘三吾等人实际嘱咐了他(1分)。
14.(8分)(1)“倚”字写出了守城战士倚楼而息、懒于警戒的安闲姿态(2分),传神地烘托了边关久无战事,一派安宁和平的气氛(2分)。
(2)前三联烘托渲染了边境生活和平安定的景象,抒发了作者畅游边塞的喜悦心情(2分)。尾联以比喻作结,表现了当时民族之间的良好关系,表达了渴望民族团结的美好愿望(2分)。
15.(6分)(1)金就砺则利& 沧海月明珠有泪
(2)夜笼寒水月笼沙& 枯松倒挂倚绝壁
(3)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寄蜉蝣于天地
(4)落霞与孤鹜齐飞& 此时无声胜有声
五、(12分)
16.(4分)交通拥挤增加了居民的出行时间和成本,导致了事故的增多,破坏了城市环境。(一点1分,全句完整1分)
17.(4分)示例:鲜花,如果害怕凋谢,那它永远不能开放。
矿石,如果害怕焚烧(熔炉),那它永远不能成钢(炼成金子)。
蜡烛,如果害怕熄灭(燃烧),那它永远不能发光。
18.(4分)④②①⑤③(不全对不得分)
六、(18分)
19.(4分)①在上虞创办春晖中学。②潜心于文化创作。③从最基础做起,实实在在教书育人。(一点1分,全答对4分)
20.(4分)(1)这些文人抛弃奢靡繁华,长期扎根于艰苦环境中,实实在在做事(1分),令人钦佩(1分)。
(2)我们生活中缺失了心中的诗意和物我两忘的精神境界这样珍贵的东西。(1分)人们对此麻木冷漠,实在让人感到痛惜。(1分)
21.(4分)夏先生的书房窄小、昏暗、低矮、简陋,而在这样的环境中(2分),夏先生依然认真、执着地艰苦工作,让人更深刻地体会到他是在实实在在地做事(2分)。
22.(6分)提示:白马湖是五四时期文人民粹主义和平民精神的象征,他们在那里实实在在地做事,实践着理想,白马湖成为他们生命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如今,我们缺失了这样的精神,更缺失了理想的实践,热衷奢靡和繁华,生活中充满了浮躁,白马湖那样的生活只能出现在我们的想象中了。(答案言之成理即可)
19.(4分)我国的著作权、版权等方面的法律、法规还不完善(1分),全社会的版权保护意识还很薄弱(1分),音乐创作者的正当权益得不到很好的保护(1分),他们付出很多心血,却得不到等值的回报(1分)。
20.(4分)要想取得成功,就要坚定梦想,脚踏实地地努力(1分);要拥有自己的作品(1分);抵制住名利诱惑(1分);不要浮躁和急功近利(1分)。
21.(4分)这首歌是汪峰用了极大的心血,发自内心地为普通大众创作的优秀作品(2分),它有非常复杂的情感,让所有阶层的人听起来都有感觉,所以,它受到社会的广泛喜爱(2分)。
22.(6分)提示:①保障了汪峰的利益;②有利于促进中国著作权和版权方面法律的完善,保护创作者的正当权益;③有利于草根音乐爱好者更好、更长久地发展;④有利于促进音乐创作的健康发展,促进更多优秀作品的创作;⑤有利于唤醒全社会的版权意识。(答案言之成理即可)
七、(60分)
作文评分标准:
一等(20—17分)
二等(16—12分)
三等(11—7分)
四等(6—0分)
内容较充实
基本符合题意
中心基本明确
感情基本真实
中心不明或立意不当
没有什么内容
文体特征鲜明
大体符合文体要求
字体较工整
基本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基本完整
语言基本通顺
不符合文体要求
语言不通顺,语病多
字迹潦草难辨
略显有文采
略显有创意
个别语句有点深刻
个别细节例子很好
个别语句较精彩
说明:(1)基础等级评分,“内容”以“题意”“中心”为重点,“表达”以“语言”“文体”为重点;发展等级评分,以“有文采”“有创意”为重点。
(2)发展等级评分,不求全面,可根据下列“特征”4项16点中若干突出点按等评分。
深刻: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丰富:材料丰富,形象丰满,意境深远。
有文采:词语生动,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个性特色。
有创意: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有个性特征。
(3)缺标题扣2分;不足字数的,每少50字扣1分。
(4)每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的不计。
(5)确认为抄袭的作文,“基础等级”在四等之内评分,“发展等级”不给分。
【文言文参考译文】
刘三吾,茶陵人。初名如孙,以字行世。兄长刘耕孙、刘焘孙都在元朝作官。刘三吾在广西躲避战乱,行省用皇上的命令授他为静江路儒学副提举。明朝军队攻下广西,才返归茶陵。
洪武十八年,因为茹瑺的推荐,刘三吾被召到京城,他已七十三岁了,因上奏对答称合旨意,被授官左赞善,积功升迁任翰林学士。当时天下刚平定,典章制度缺少。皇帝迫切希望制定礼乐制度,德高望重的老儒生纷纷去世,这时才得到刘三吾,皇上十分高兴。全部礼仪制度及三场考试选取士人的方法多由刘三吾修改审定。
刘三吾博学,善于写文章。皇帝撰写《大诰》及《洪范注》,完成之后,都命他写序。敕命刘三吾修撰《省躬录》、《书传会选》、《寰宇通志》、《礼制集要》等书,都让刘三吾总领其事,赏赐很丰厚。皇帝曾经说:“我曾经看到奎壁之间有黑气,现在消失了,文运恐怕要昌盛了吧。你们应当有所著作,以称合我的心意。”皇帝写诗,有时令他跟着唱和,曾经赐给他朝鲜玳瑁笔。刘三吾上朝参拜,皇帝命他站列在侍卫的前面。皇帝饮宴群臣,赐予他坐在殿中。他与汪睿、朱善并称为“三老”。不久刘三吾年纪一天比一天老,才智一天比一天衰减,往往触犯圣意,皇上对他的礼遇也渐渐轻了。
洪武二十三年,给晋世子讲授经书,吏部侍郎侯庸弹劾他怠惰职责。降为国子博士,不久复职。
刘三吾性格豪爽,与人交往不用心计,自号“坦坦翁”。到了身临大节的事情,坚定不移不能改变他的志向。懿文太子死,皇帝驾御东阁门,召见群臣对答,恸哭。刘三吾进言说:“皇孙是嫡派后裔,继承帝位,合乎礼制。”立太孙由此开始。户部尚书赵勉,是刘三吾的女婿,因接受赃物获罪而死。刘三吾引咎辞职,皇帝同意。不久,复官为学士。
洪武三十年,偕同纪善、白信蹈等人主考会试。发榜后,泰和宋琮为第一名,北方士人没有中榜的。于是诸生说刘三吾等人是南方人,私下偏向乡人。皇帝发怒,命侍讲张信等人重新阅卷,不合旨意。有人说张信等人故意拿鄙陋的试卷呈上,刘三吾等人实际嘱咐了他。皇帝更加发怒,白信蹈等人判处死罪,刘三吾因为年老戍守边塞。皇帝亲自赐予策问,另外选取六十一人,都是北方士人,当时称为“南北榜”,又称“春夏榜”。建文初年,刘三吾被召回,很久以后去世。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天边新月如钩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