爰是不放弃的洛奇英雄传寻找线索的线索是什么

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母亲12年六一礼物送不出 倾尽300万寻子不放弃
  中国宁波网  
关注百姓 关爱生活  中国宁波网新闻热线:<font color=#ff0707
被拐走前的磊磊天真活泼,如今空有照片,杳无音讯
被拐走前的磊磊
被拐走前的磊磊
  晚报记者 祝玲 报道
  “磊磊,今天是‘六一’儿童节,每年这个时候,妈妈都会买好礼物等你回来……”每当想起儿子磊磊,唐蔚华就眼含热泪,看到儿子的照片更是泪流不止。
  1999年,唐蔚华的儿子被自己店里的员工路某拐走,当时孩子只有4岁,唐蔚华也由此踏上了漫漫寻子路。 12年里,她花费300余万元,几乎散尽家产,行程几十万公里,撰写了10万余字的寻子心路历程。她坚信:“我的儿子还活着,我一定要找到他。 ”
  12年前,儿子被自己的店员拐走
  在唐蔚华的心中,最珍贵也最撕心的,便是关于儿子的记忆。
  日上午10点多,一个最为平常的日子。爱人去驾校考试,可忘记带身份证了,唐蔚华要给爱人送身份证,就把儿子磊磊带到店里,让员工帮忙照看。
  当唐蔚华搭乘的出租车刚到嘉定驾校,就接到员工的电话,说儿子被另一名店员路某带去上厕所,就不见了。顾不及考试,唐蔚华和爱人乘坐同一辆出租车返回开在虬江路的店里。
  虬江路电子市场,路某租住的地方,附近所有洗手间……唐蔚华夫妇像发疯一样寻找孩子,却仍然没有儿子的下落,磊磊也好像从人间蒸发了。
  磊磊的丢失,成了唐蔚华一家人最深的痛,此后,每到磊磊的生日、“六一”儿童节、春节,一家人都会忍不住落泪。唐蔚华夫妇也如同生活在地狱,家里没有了欢笑声,只有无言的痛苦和悲伤。在唐家,儿童节目也成了“禁播”节目。
  路某被抓获,可孩子下落不明
  “我一定要找到儿子。 ”从磊磊被拐走的那一天起,唐蔚华夫妇就踏上了一条漫长的寻子路。
  同年9月6日,唐蔚华获知路某在广西老家的确切地址,便和丈夫一起来到路某家。路某哥哥的一句话,让唐蔚华心都凉了。 “我弟弟在你们店里打工,现在人不见了,我还没问你们要人呢。 ”
  回到上海的家里,当时年仅30岁的唐蔚华头发突然白了。一天,她在梳妆台前梳头,从镜子里看到泪流满面的丈夫站在身后,才发现地上已掉满了头发。从这年起,唐蔚华几乎没有剪过头发,因为头发长了自己会掉,之后再长。
  9月28日,磊磊被拐走1个月。“路某在柳州落网,并交代了拐走磊磊的犯罪事实。 ”警方的电话让唐蔚华看到了希望。 “路某抓获,磊磊肯定也会找到。 ”唐蔚华为此激动了一夜,第二天唐蔚华跟随上海警方赶往柳州。
  在见到路某的那一刻,唐蔚华丝毫没有指责,而是突然跪在路某面前。 “只要你告诉我磊磊在哪里,我不怪你。 ”路某始终不敢正视唐蔚华。“老板娘,我把磊磊推下了河,但磊磊可能没有死,被河水冲走了。 ”
  就是路某的这一句话,唐蔚华在广西罗城待了3个月。他们走遍了路某所说的那条河流沿线,并查询了当地的报警记录,均未发现磊磊的影子。
  在自己极度失望与痛苦之中,唐蔚华还要安慰家中的6位老人。 “人已经抓住了,孩子呢? ”面对孩子外婆的询问,唐蔚华无言回答。外婆离开人世时,最后一句话就是:“磊磊怎么还没有回来。”周围关心唐蔚华一家人的朋友和亲友,从不在他们面前提“孩子”两个字。
  悬赏50万,十多年来赴广西寻子近百次
  “我一定要坚强起来,如果我被击倒了,孩子有一天回来了,找不到妈妈,他也会和我现在一样痛苦。 ”因为坚信儿子会回来,唐蔚华擦干眼泪,继续寻找。 “我们到处发寻人启事,一有线索就立即放下工作赶过去。 ”唐蔚华说,为了找到磊磊,她曾在寻人启事上写着“悬赏50万元”。这确实引来不少人,甚至是广西当地媒体的关注。
  很快,她就接到来全国各地的电话。“我们村里有个小孩,和你的孩子几乎一模一样。 ”电话里一次次传来“喜讯”,唐蔚华就这样一次次奔赴全国各地。但她并不知道,其实很多人都是冲着那50万元悬赏金去的。一次,唐蔚华接到电话,赶到福建的一个山区里,那里全是盘山公路,旁边就是悬崖,等到他们赶到那个村庄时,一个男子拿出一张照片问:“是不是这个孩子? ”男子手中的照片,就是唐蔚华在网上公布的照片,只不过对方将他打印了出来。
  “哪怕是被骗,我也宁愿信其有。”一次次失望而归,但只要有线索唐蔚华还是会去。
  在寻找的过程中,唐蔚华夫妇也多次走访看守所,希望以此能感化路某。但路某每次都会告知一个新说法。“孩子被推下河”、“孩子被卖给柳州一户人家。 ”、“孩子在广西某某地某某村”……只要路某说出一个线索,唐蔚华都会一一走访、询问。仅广西一地,这十几年来,唐蔚华就去了近百次,几乎踏遍广西的每个角落。
  10万字寻子心路,对儿子承诺永不放弃
  孩子丢了,唐蔚华时常会躲在家中角落里哭,也就是从那时起,她养成了抽烟的习惯。丈夫王杰也静静地陪着妻子,有时候夫妻俩会这么静静地坐一宿。
  为什么不再要一个孩子? “我觉得磊磊会回来,再要孩子,我心里装不下了。 ”昨日上午,在虬江路电子市场唐蔚华的店里,她也对记者这样说。
  唐蔚华现在仍然在虬江路经营着自己的小店,这不仅是支持她寻找儿子的资金来源,也是儿子走失的地方,她觉得有一天,儿子会突然出现在自己的店门外。
  多年来,唐蔚华一直珍藏着儿子的照片。在她的皮夹里,有一张儿子上幼儿园时的接送卡。接送卡办好了,那个学期还没有开学,儿子就被拐走了。 “皮夹里什么东西都可以换,就是这张有儿子照片的接送卡不能换。 ”
  “今年,孩子就有16岁了,应该是大小伙子了,可能也有1米7了吧。 ”可在唐蔚华的心里,却仍然只有孩子4岁时的摸样。 “我经常幻想和孩子见面的那一刻,将他紧紧拥抱的那一刻。 ”唐蔚华说。
  为了鼓励更多的父母寻找自己的孩子,唐蔚华将这么多年来的心路历程写了下来,她说这也是在为自己寻找生存的理由和力量,期待文字能带走内心的悲伤与哀愁。 “如果可以,我还想把这些文字整理成册,哪怕自费出版,只要看的人多了,也会多一份找到孩子的希望。 ”唐蔚华说。
  “爸爸和妈妈从来都没有放弃过,只要有一丝希望,我们就会尽一万分的努力,不管你走到天涯海角,你永远是我们的儿子。 ”这是唐蔚华写在日志中的一段话,这也是唐蔚华的誓言,更是他们夫妇对被拐儿子的承诺。
  12年坚持不易,“生命不止,寻子不止”
  12年过去了,夫妻俩花费达300多万元,这几乎是他们做生意赚来的所有钱。寻子过程中保留下来的车费、住宿发票等加起来有3公斤。当时,唐蔚华夫妇说拿出50万元悬赏,奖励给帮助他们找到儿子的好心人。如果孩子通过其他方式找到了,她也会将这50万元捐给贫苦地区的孩子。
  “在这12年里,有太多的好心人陪伴着我们。”唐蔚华说,“宝贝回家”寻子网站张姐(张宝艳)就是其中一人。
  “宝贝回家”是全国知名的寻子网站,在全国有两万余名志愿者,唐蔚华也加入其中。在唐蔚华的家里,有很多写满密密麻麻字的笔记本。她在做志愿者时,每一次电话,每一个发现孩子的地点,她都会一一记录下来。唐蔚华时常说:“生命不止,寻子不止。 ”
  “在网站论坛中,唐蔚华一直安慰和帮助着和她有着一样经历的人。 ”“宝贝回家”一名志愿者说,像唐蔚华夫妇这样坚持12年却仍在寻子的父母其实很少,残酷的现实是,多数人在寻子多年无果后,往往放弃了最后的希望。
  “很多人其实不是不爱孩子,而是不知道怎样寻找。 ”唐蔚华用自己十多年来走过的“弯路”,告诉更多的家长如何更高效地寻找孩子。
解放网-新闻晚报
  编辑:热门日志推荐
人人最热标签
分享这篇日志的人常去
北京千橡网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文网文[号··京公网安备号·甲测资字
文化部监督电子邮箱:wlwh@··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举报电话: 举报邮箱:&&&&&&&&&&&&
请输入手机号,完成注册
请输入验证码
密码必须由6-20个字符组成
下载人人客户端
品评校花校草,体验校园广场辽宁日报报业集团数字报纸HTML版本
&第B04版 半岛星期天
刊号CN21-0001
第A01版 : 头版第A02版 : 广告第A03版 : 重点第A04版 : 大连新闻第A05版 : 广告第A06版 : 大连新闻第A07版 : 大连新闻第A08版 : 大连新闻第A09版 : 大连新闻第A10版 : 大连新闻第A11版 : 广告第A12版 : 大连新闻第A13版 : 大连新闻第A14版 : 文娱新闻第A15版 : 文娱综合第A16版 : 时事新闻第A17版 : 时事新闻第A18版 : 新闻三级跳第A19版 : 时事新闻第A20版 : 半岛体育第A21版 : 体育聚焦第A22版 : 体育聚焦第A23版 : 气象服务第A24版 : 广告第B01版 : 半岛星期天第B02版 : 半岛星期天第B03版 : 半岛星期天第B04版 : 半岛星期天第B05版 : 半岛星期天第B06版 : 半岛星期天第B07版 : 半岛星期天第B08版 : 半岛星期天第B09版 : 半岛星期天第B10版 : 半岛星期天第B11版 : 半岛星期天第B12版 : 半岛星期天第B13版 : 半岛星期天第B14版 : 半岛星期天第B15版 : 群英楼第B16版 : 广告
?《新闻联播》寻母四兄弟:决不放弃
半岛星期天
《新闻联播》寻母四兄弟:决不放弃
文家四兄弟正在整理寻母启事。
&&&&8月1日,73岁的阿尔茨海默症患者周月英走失,至今未归。母亲走失后,广西桂林文氏四兄弟开着4辆贴有寻母启事的车全城寻找。四兄弟走遍了桂林市区的街道,上过山下过乡,走街串巷发放《寻人启事》,也去公安局辨过尸,但他们的母亲依旧没有找到。此事被媒体广泛关注,10月19日晚更是“破天荒”被《新闻联播》报道。在媒体的关注下,越来越多的好心人站出来帮助他们,激励他们前进,他们也表示,会一直寻找下去,直到有结果为止。
人物素描
文氏四兄弟
&&&&除老三在家乡做生意,其余三人均在桂林卖奇石并安了家。四人年龄相仿,最长者54岁,最小的46岁,相互关系甚笃,时常“抱团”做生意。&8月1日母亲走失后,尝试多种方式寻母,先后在桂林当地报纸、电视台,付费刊登寻人启事。此事在央视《新闻联播》报道后引发全国关注。
人物语录
“我们都把母亲弄丢了,怎么能算孝子,倒是许多人骂我们不小心,会让我们觉得好受些。&”&――老三文石明
母亲走失&患有阿尔茨海默症,突然不见
四兄弟寻母的消息第一次见诸报端,是在8月底。
&&&&《桂林晚报》以《四兄弟开“寻母车”满城找妈》为题报道。称为了寻找走失的母亲,文氏四兄弟驾驶着4辆贴着“寻人广告”的“寻人车”满桂林跑,每天行驶100多公里。车后贴的“寻母启示(原文如此)”上,除了有四兄弟母亲周月英的照片,还写着一行显眼的大字:认领面酬人民币3万元。此时,离周月英走失,已经过去了近一个月。
&&&&8月1日晨,周月英如常搭乘老大文辉的车,一同从十多公里外临桂县家里,到位于桂林市区的奇石店。一起上班,一起回家――正是为了不让母亲独自在家出意外。
&&&&周月英患有轻度的阿尔茨海默症,即俗称的老年痴呆。病是今年7月初在桂林一家医院确诊的。那时,她刚被儿子从家乡湖南耒阳接来桂林没几天。
&&&&四兄弟中,除了老三在家乡做生意,其余三人均在桂林卖奇石并安了家。四人年龄相仿,最长者54岁,最小的46岁,相互关系甚笃,时常“抱团”做生意。矿工父亲于1999年病逝,离世时仅叮嘱了他们两件事:兄弟和睦;照顾母亲。
&&&&8月1日下午,文辉开车外出办事,周月英与文辉的儿子文韬留在店中。两人一起看电视,看着看着,文韬步出到邻近店中走走,回来却发现奶奶不见了,空余一张躺椅在原地――关于周月英如何走失,媒体有各种版本,细节不一,不过可以确认的是,她走失时小拎包和手机都没带着,仅随身带了两百多元;她走失时,一个月疗程的药都尚未吃完。
艰难寻找&车上贴着寻人启事每天跑100多公里
&&&&为了找母亲,四兄弟也尝试了多种方式,先后在桂林当地报纸、电视台,付费刊登寻人启事,甚至还借助迷信手段,凌晨排队出高价请人预测。
&&&&最初的寻母路线是在商业广场附近。老二文石平、老四文石亮也赶来了。文辉同时向桂林公安求助。10多分钟后,三兄弟发动了约20名老乡帮忙,找了四五个小时。
&&&&一无所获。当晚,三兄弟彻夜未眠,扩大搜寻范围至周边10公里内,苦苦找了一个通宵。2日凌晨,老三文石明驱车5小时后赶至桂林市区。
&&&&三天两夜,四兄弟全家十多人以及20名老乡,全力搜索,深夜则打着手电筒照路。四兄弟每天只在沙发上躺一会儿。但,仍旧未果。
&&&&8月2日,他们花钱在桂林电视台播了寻人启事;接着又在《桂林晚报》自费刊载了寻人启事,仍旧悄无声息。
&&&&无计可施之时,周月英的孙辈们提供了一个创意:开车全城宣传,“求关注”,借助外力,让全城人帮着一起找。
&&&&于是,四兄弟在桂林和东莞先后找人印刷了大量寻母启事。第一版寻人启事最贵,一张2元,印了2万张,不到一周内就散发、张贴完毕。从8月17日起,四兄弟开着自有的3辆车以及一辆向朋友借的面包车,车身贴上启事,每天坚持驾车慢速行驶100多公里,一边尽量让路人看清照片和电话号码,一边用喇叭播放由普通话较好的文韬录的“寻母启事”。
&&&&四兄弟开车跑遍了桂林市下辖的12个县、5个区,生意几乎歇业,仍无所获。
&&&&《桂林晚报》见报后,“热线电话”一天数十通,好几位市民都说曾亲见周月英在市区某处徘徊。“有一个时间地点,和我们找过的非常接近,就是擦肩而过!如果我们能早几天知道该多好……”文石明说,周月英走失时,穿的还是盛夏时分的薄衣薄裤。
&&&&而天气一天天转凉了。
最痛记忆&曾两次接到公安局辨尸电话
&&&&近三个月的心急如焚,外人很难揣测。最担心的是什么?是接到线索说有具相似女尸吗?记者酝酿了半天,残忍地问。
&&&&文辉低下了头。沉默了一会儿,他说起清晰记得的那个日子:8月30日,农历七月十四,民间“鬼节”的前一日。正在距桂林市约68公里的兴安县城散发启事的他,接到电话,说桂林市区的南门桥发现了一具无名女尸,与母亲的身高吻合。
&&&&震惊,恐惧。他不记得,是如何把车开回市区的。看见被水泡得面目全非的尸体后,文辉泪流满面,几乎站也站不住了。幸运的是,之后警方的DNA检测结果证明,死者是另一位走失者,走失才几天。
&&&&文辉说,“还有一次就在本月22日,我去的路上,心情都不知道怎么形容,还好都不是我母亲。&”
&&&&9月30日,中秋节那晚,四兄弟刻意分头寻母,都不愿坐在饭桌前聚餐。“全家人一起聚餐,是母亲最高兴的时候。她就喜欢热闹。&”文石亮告诉记者,四兄弟的生日接近,均在八月、九月,也就是母亲走失的日子。这个大家庭原本要为文石平的50岁生日庆贺吃一顿,也默默取消了。
&&&&当母亲还未记忆退化时,每个儿子的生日及孙子孙女的生日她都记得一清二楚。她总要给寿星煮两个鸡蛋,其余家人各吃一个。老三还在读高三时,生日那天,母亲在矿上挑了大半天的矿石后,带着煮好的鸡蛋赶往15公里之外的中学,为老三送去。“母亲现在还不知道有没有吃的……”文石明重重地叹了口气。
央视报道后引发全国关注
&&&&四兄弟没有想到,寻母一事很快会引起全国性的轰动。
&&&&10月,央视驻南宁记者来到桂林采访跟拍四兄弟寻母。17日,央视《特别关注》节目播发。&18日14时26分,央视新闻中心官方微博“@CCTV新闻值班室”以“走失的妈妈你在哪里”为题发布微博寻人启事。10月19日晚,《新闻联播》“破天荒”报道四兄弟寻母,被网民们评论为“开播以来的首次寻人启事”。
&&&&四兄弟留在“寻母启事”上的联系电话,此时此刻,才终成“热线”――文辉说,他这一生都没接到过那么多电话,凌晨2点响,清晨5点也响。而他们四兄弟,如今从不关机。
&&&&头两日,每天均有两三百通电话,还有许多因同时拨打而未通的来电提醒,更多或表关心鼓励或提供线索的短信如潮水涌来。
&&&&10月22日,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的学生自发利用课余时间,上街义务发放“寻母启事”;一位老人为四兄弟的孝顺所感动,硬是塞了200元钱,权当加油费;原定于农历九月十八结婚的文韬,体贴的未婚妻主动取消了婚礼,而婚宴酒楼也感动于寻母一事,坚持不要赔偿。
&&&&实际上,采访中被四兄弟反复提及的寻母“最关键外力”,正是当地警方。据当地媒体报道,10月19日晚9点半,即《新闻联播》报道当晚,桂林市公安部门展开了大规模的排查行动;20日,继续出动大量干警,帮助四兄弟在全市12县5区开展“地毯式搜寻”。同时,以往并不经常在网络上规模化参与微公益的政府部门,这次也积极加入了这场爱心接力。
对话
孝子的称呼让他们难受
&&&&文氏四兄弟寻母的消息在《新闻联播》播出后,四兄弟寻母得到了众多帮助,他们同时也开始承受此前未曾有过的压力。
&&&&“每天上百通的电话中,也会有家里同样有亲人走失的人打来,他们就会问我们有什么办法能上央视。&”文石明告诉记者,央视记者是通过联系桂林当地媒体找到他们的,而非他们主动寻找央视,人们的一些质疑会让他们有些难堪。
&&&&而在央视节目播出后,也有其他电视栏目找到他们。其中,浙江一家电视台希望他们前去录制一档关于“梦想”的综艺节目。“一方面上节目能扩大影响,或许能得到更多的帮助,但也会被网友质疑是作秀,不够严肃,去浙江那么远的地方也会耽误我们寻找母亲。&”文石明担忧地说,四兄弟对是否上节目还没有达成一致。
&&&&此外,文石明对记者说,无论是人们发来的短信、打来的电话,还是他们在寻找中碰到路人,不少人看到他们孜孜不倦地寻找母亲,会称呼他们是“孝子”。“这个称呼让我们很难受,很心酸。”文石明有些哽咽地说,“我们都把母亲弄丢了,怎么能算孝子,倒是许多人骂我们不小心,会让我们觉得好受些。&”
找不到一辈子都不得安宁
&&&&在记者陪同文家兄弟寻找母亲的路上,文石明一路跟记者唠叨母亲的事:母亲早年生活艰辛,为了贴补家用,成日在矿山上拣煤矸石或挑矿石,身高不足1.6米的她一担竟能挑起两百斤重。她的手,常被煤矸石磨得血糊糊的,但只要稍有空闲,她就去空旷地悄悄开荒,种菜、种红薯。只为一件事――不让孩子饿肚子。四兄弟都说,从小到大,他们不曾饿过。“你说,会不会因为当年的强劳动量,母亲走失后比较能熬得住、撑得住?&”他们问记者。
&&&&已是深秋。目前为止,四兄弟总共花了多少钱,早已不记得。&5万?不止了。四人还将坚持多久?这个问题,来访的众多媒体都问了。每一次,他们的答案都斩钉截铁:没有结果,就一直找下去!下一步的搜索,重点将扩大至母亲的家乡湖南。
&&&&已是深秋。桂林街头的老人都已换上了长衣长裤。文家的电视机眼下定格在了央视新闻频道:电视里在播“俏夕阳舞蹈队”,绿衣红花的老妇人舞得欢快,不知道,是兄弟中的谁,长长地“唉”了一声;电视里蔡国庆含泪说起他患有阿尔茨海默症的母亲“再也不能分享他的生活”时,文辉用手掩面,过了一会儿,悄悄抹了抹眼角。“如果找不回母亲,我们的良心一辈子都不得安宁。”文石明说。
据《新闻晨报》《解放日报》报道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决不放弃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