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 2014 2014年诺贝尔奖生理学或医学奖

3名科学家分享201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在线观看 - 乐视网
视频列表(1)
3名科学家分享201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更新至6集更新至6集
下载到电脑
下载到移动
极致体验,全屏实力
转存到云盘
把视频放进云盘随时随地尽享观看
一键转发至
收藏后可以和家人一起看3名科学家分享201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还可以用,登录随时随地观看
年份&2014 |播放&|评论&
内容简介:3名科学家分享201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大家都在看
【奔放的小瓜瓜】
CF陈子豪解说
Miss排位日记149期
CF夏佐给力CF解说
《手游么么哒》
(小智小龙)
CF莫言解说视频
进击的小学生96期
【09DOTA高分局】
《韩服王者秀92》
2014 Chinajoy
lucifer vs coolxian EI
乐视推荐:
京公网安备:
Copyright &
乐视网()All rights reserved.|||||||||||
最新播报:
2014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解读
□本报记者 王 丹 谭 嘉 通讯员 沈基飞□
我们如何知道自己身在何处,又如何识别来路,这是一个哲学问题还是科学问题?201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获奖者——约翰·奥基夫、梅-布里特·莫泽和爱德华·莫泽告诉我们,答案是后者。虽然与大脑中无数神经元和细胞相比,他们的发现只是冰山一角,但仍为人类认知自我、探究精神和智力的奥秘打开了一扇大门。
空间认知领域里程碑式的发现
“实至名归。”北京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研究员伊鸣谈及此次获奖成果难掩兴奋。作为获奖者约翰·奥基夫的学生,他曾在英国伦敦大学学院解剖与发育生物学系神经科学专业学习了5年半,研究领域正是小鼠海马神经网络动力学变化及其与动物病理学及行为学变化的相关性。  为了让记者更好地理解3位科学家对于空间认知发展的巨大贡献,伊鸣拿出了其所讲授的研究生课程PPT,为记者上了生动一课。
  “科学界对空间认知的研究,可以追溯到上世纪30年代~40年代。当时,全球认知心理学领域顶级专家Lashley提出了‘刺激反应模型’,从心理学角度对空间认知进行了解释,其基本理论是个体对于空间认知的过程来自于对视觉、听觉等各种不同刺激的累积反应。然而,几年后,这一当时被奉为圭臬的假说,被一系列的动物实验推翻了。
1948年,爱德华·托尔曼又提出了“认知地图”的概念,即空间认知过程不是单纯的刺激—反应,而是大脑某些地方可以通过编写地图告诉个体自身位置。可惜的是,这一假说一直没有得到证实。
直到1957年,世界上首个切除双侧海马脑区以治疗严重癫痫的病例被报道,患者术后失去了形成新的长时间记忆的能力,空间认知也出现了障碍,这些变化首次证实了“认知地图”可能真的存在,而且存在部位可能在海马脑区。
此后,全球神经解剖学、生理学、行为学等不同领域的科学家都把研究重心放在了海马脑区,尝试回答这一脑区参与认知过程的机制,但一直未能获得成功。直到1971年,约翰·奥基夫发现了海马脑区的“位置细胞”。
伊鸣为记者播放了一段视频。视频还原了奥基夫的实验:大鼠在一个箱子里自由活动,电极被埋置在大鼠海马脑区,大鼠在活动中,每经过一个特定区域,一个海马神经元(位置细胞)就会开始发放动作电位,与此同时,记录神经元放电的设备闪烁灯光,并发出“呲呲”的放电声音。
1978年,奥基夫等人编写了《海马是一个认知地图》一书,第一次比较完整系统地阐述了海马脑区的功能,以及空间认知行为机制。
在此基础上,莫泽夫妇于2005年在海马脑区上游的“内嗅皮层”区域发现了“网格细胞”,当小鼠运动不同距离时,特定的神经元会被激活,当内嗅皮层上百万神经元放电情况累计后,小鼠就可以对自己的运动轨迹进行判断。
“从数学模型角度来说,个体定位自身位置有两个重要因素,一是方向,二是距离,因此,当这两个关键因素的细胞机制被揭示后,空间认知过程中最核心的问题也得到了解决。”伊鸣表示,此后,莫泽夫妇又陆续发现嗅脑其他细胞能够同时判断距离和方向,以及环境的“边界”,而上述细胞与“位置细胞”构成一条完整的回路。这一回路系统构成了一个复杂的定位体系,大脑内置“GPS”的运转机制被揭示。
成功来自思想创新和科学理想  “在空间认知领域,有一个固定短语,叫‘奥基夫试验’,意味着对于实验设计的推崇。”在采访中,有专家告诉记者,奥基夫的研究中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依靠巧妙的实验设计,结合一些基本的实验技术,回答最关键的科学问题。“这与一些科学家,更多依赖新兴技术进行研究完全不同。”
“1971年直接导致他获奖的工作就是最好的例子。”据介绍,1957年~1971年,全球神经科学家几乎都在做同一件事,就是把电极放在小鼠的海马脑区,探索这一区域如何编码空间记忆。然而,14年间都没有人给出答案。  与其他科学家相比,奥基夫只是对实验设计进行革新,便改写了历史。“之前科学家都是找一个小箱子,把老鼠放进去,然后不断进行光、电、热等刺激,希望找到与刺激相对应的神经元改变。但没有人能够做出结果。虽然奥基夫也应用相同的电生理技术,但他只是把小鼠放在一个大箱子里,让小鼠自由活动,从而观察某些神经元放电的时候,老鼠在干什么。”
不仅如此,奥基夫在上世纪90年代就提出了一系列假说,即在大脑的某个地方,可能存在一些其他类型的神经元,不仅能编码距离、边界,还能够同时编码方向和距离,而其中很多核心理论都被之后的研究证实了。
在伊鸣看来,奥基夫是一个随性的人,但这并不影响他对于学术观点的坚持。“一个经典的例子,1978年奥基夫就海马功能进行了系统阐释,直到1999年,一位美国科学家提出海马脑区与嗅觉相关,这与奥基夫的理论完全相悖。对此,奥基夫没有冷眼旁观,也没有微笑接受,而是让学生按相同方法重复美国科学家的实验,发现结果和报道完全不同,随后,他把自己的研究结果公开发表,并不惧怕因此得罪同行。
神经科学研究是一片“蓝海”
在科学界,对于此次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归属有不同声音。对此,伊鸣分析称,之所以有争议,可能是因为3位科学家对于空间认知的发现更多只是解释机制,还没有解决临床问题。此外,获奖成果更多针对空间行为和空间探索,相比于DNA双螺旋结构被发现等一些改变生物学进程的科学成果,影响范围确实比较局限。
“但不能否认,3位科学家的研究成果,确实是整个认知科学领域最重要的发现。而包括空间认知在内的神经科学研究的终极目标,就是回答精神活动的生物学基础。”伊鸣说。
军事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神经生物学研究室研究员刘少君表示,神经科学涉及学习、记忆、认知、决策、语言、情感等多种高级脑活动,又与运动、感觉、内脏调节等个体的生存密切关联。不仅如此,神经科学研究还包含了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和治疗,脑和脊髓创伤的修复,以及上述脑功能相关神经环路等。神经科学是当今最复杂的研究领域,也是最具突破前景的科学领域。从1901年设立诺贝尔奖至今的114年间,已有25个年度授予了48位神经科学家;而今年,诺贝尔奖又第一次授予大脑空间认知领域研究。
“当前一些基于动物研究的核心理论已经在人类身上被证实,例如,近期采用大脑成像技术研究以及对接受神经外科手术的患者进行的研究表明,‘位置细胞’与‘网格细胞’同样存在于人类大脑中。因此,对于大脑定位系统的了解或许会帮助我们理解某些疾病中空间记忆缺失的具体机制。”伊鸣说,但客观而言,要真正将理论转化为技术,还有一段路要走。
  我国神经科学研究差距在哪里
最近20年,我国神经科学研究已经取得世人瞩目的进步,但与欧美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原因包括科研投入少、科学管理理念落后、评价机制不科学、一些科学家缺乏勇于创新的勇气和毅力不足等。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有专家坦言,虽然我国也有一批顶级神经科学专家,但“独木难成林”。而国外神经科学研究梯队呈现金字塔状态,基础雄厚,佼佼者往往是通过充分竞争产生的。
在空间认知领域,我国的研究人员更少。专家表示,认知过程的本质是一个“主观”的过程,而科学的标准恰恰是“客观”,因此国内学界更倾向于“客观”的科学研究,再加上国内以SCI论文数和“影响因子”为主要衡量指标的评判标准,限制了学者创新研究的热情。
如果以论文数和影响因子作为评判标准,奥基夫肯定不算成功者,他平均一年产出一篇论文,且并非全部发表在顶级杂志上,但他的工作直接创建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且每篇文章都解决了这一领域中的一个关键问题。
专家直言,如果国外一有突破、一有人获得诺奖我们就去追随,那我们的科研步伐将永远步人后尘,还会给自己戴上“紧箍咒”。应着眼于我国神经科学的需求和重大科学问题,探索前人未涉的科学领域。
采访中,首都医科大学北京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神经生物学系徐群渊教授对记者说,脑科学研究水平是国家竞争力的体现。目前,欧美各国已相继制订今后10年甚至更长时间的脑科学研究计划,投入巨额资金进行创新性的神经科学技术研发。中国脑科学研究计划也即将出炉,我国具有丰富的临床病例资源,以脑重大疾病为切入点来探索人脑奥秘应该是制订脑研究计划的一个思路,即在注重基础研究的同时,应注重重大脑疾病的防治技术研发,集中力量攻关。
在记者采访中,伊鸣忆起奥基夫曾送给他的一句话:“不要想做什么能得诺贝尔奖、什么好发文章就做什么,而是对什么感兴趣就做什么,并且坚持。”这值得我国科研人员思考。
[责任编辑:转载:2014年诺贝尔奖获得者名单&&&物理学&化学&生理学医学奖解读
&转载:2014年诺贝尔奖获得者名单&&
物理学 化学 生理学医学奖解读
科技探索&&&&
2014年诺贝尔奖获得者名单& 作者: 于
2014年新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Edward Snowden
爱德华·斯诺登(Edward
Snowden)于2013年5月向全世界公布了美国政府有关部门极其高明的监控手段,正是通过这些监控措施,使得美国警方粉碎了多起针对美国的恐怖袭击图谋,保护了无数美国人的生命财产安全。让世界各国都受教了,使大家确信,只有足够且有效的监控才能换来安全、稳定与和平。基于此,我们把2014年新诺贝尔和平奖授予爱德华·斯诺登。
2014年新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Thomas W. Ebbesen
&&& 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
教授兼 ISIS科学与超分子工程学院院长 Thomas W. Ebbesen 因观察和解释光通过亚波长孔的传播,为Surface
Plasmon Photonics表面等离子体领域的研究作出巨大贡献而荣获2014年新诺贝尔物理学奖。
2014年新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 Stephen J. Lippard
&&&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
化学系教授 Stephen J. Lippard 因开展生物无机化学领域的开创性研究,包括发现破坏 DNA
复制的金属配合物而荣获2014年新诺贝尔化学奖。DNA 复制对癌症疗法的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
2014年新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Jacques F. A. P. Miller
雅克·米勒(Jacques F. A. P. Miller),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沃尔特伊丽莎医学研究所(Walter and
Eliza Hall Institute of Medical
Research)名誉教授。因发现哺乳动物胸腺的功能以及T细胞和B细胞的鉴定等成就荣获2014年新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2014年新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Milan Kundera
&& 米兰·昆德拉(Milan
Kundera),捷克小说家,生于捷克布尔诺市。1948年,到首都布拉格读大学。主要作品有《玩笑》,《好笑的爱》,《生活在别处》,《告别圆舞曲》,《笑忘书》,《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不朽》,《慢》,《身份》,《无知》,《庆祝无意义》。
2014年新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Albert Alesina
&& 美国哈佛大学 经济系 政治经济学教授 Albert
因其针对政治与宏观经济之间的关系所进行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尤其是关于政治经济周期的研究而荣获2014年新诺贝尔经济学奖。&&
===============================================
您现在的位置: 闽南网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正文2014年诺贝尔奖获得者名单汇总:获奖结果最新揭晓(更新)
18:20 来源:人民网 海峡都市报电子版&   
2014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让·梯若尔
  2014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13日揭晓,法国著名经济学家让·梯若尔凭借在大型企业、市场力量和监管等领域的学术贡献获奖。美联社称,这是自1999年以来首次没有美国人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10月13日,法国图卢兹,201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让·梯若尔出席新闻发布会。
获奖原因&&&
提出垄断行业监管政策框架&
瑞典皇家科学院当天对外宣布这一消息,并赞扬现年61岁的梯若尔是“我们所处时代中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学家之一”。瑞典皇家科学院表示,梯若尔在许多研究领域都作出贡献,而此次授予他诺贝尔经济学奖,主要是因为他阐明了“如何理解和监管只有少数大型企业的行业”。瑞典皇家科学院说:“许多行业都是由少数大型企业或单个垄断者控制。如果不受监管,这类市场经常产生不良的社会后果—(实际)价格高于由成本推动的价格,或者效率差的企业通过禁止更有效率的新企业进入市场而存活。”瑞典皇家科学院表示,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让·梯若尔为有关这类市场失灵的研究注入新活力”。他的研究对于政府如何处理企业合并或联合,以及如何“在一系列文章和著书中,让·梯若尔提出了制定这类(监管)政策的整体框架,并将其应用到从电信到银行业等多个行业,”瑞典皇家科学院说。
2014年诺贝尔和平奖:马拉拉·尤萨夫扎伊和萨蒂亚特希。
  中新网10月10日电
综合报道,据诺贝尔奖官方网站最新消息,诺贝尔文学奖于当地时间10日揭晓,获奖者为印度儿童人权活动家萨蒂亚尔希及巴基斯坦为呼吁女性受教育权利而遭塔利班组织枪击的马拉拉·尤萨夫扎伊。2009年,不到13岁的马拉拉开始为英国广播公司写博客,以亲身经验批判塔利班武装组织禁止女孩上学的政策以及恐怖活动。》》。塔利班曾宣称对此事负责,并说如果马拉拉逃过一劫,一定会“再想办法追杀她”。去年4月,马拉拉登上《时代》杂志封面并被选为全球最有影响力百人;7月,联合国宣布将她的生日定为“马拉拉日”;去年11月,美国总统奥巴马夫妇曾在白宫会见了马拉拉,马拉拉曾是当年诺贝尔和平奖的热门人选。她并于2014年被提名“世界儿童奖”。
  另一名获奖人萨蒂亚尔希则是印度著名的儿童人权活动家,他继承了先贤甘地“非暴力不合作”的精神,多次组织和参与和平示威活动,他的主要目标是抗争严重剥削儿童经济利益的现象,以及呼吁国际社会重视儿童正当权利,为儿童发声。
2014年诺贝尔文学奖
  根据诺贝尔官网消息,2014年诺贝尔文学奖的得主为法国作家帕特里克·莫迪亚诺。......
法国作家莫迪亚诺&&&&
帕特里克·莫迪亚诺简介莫迪亚诺1958年发表的处女作《星形广场》就是这一社会现实的反映,该作品获罗歇·尼半埃奖,后又获费内翁奖。他还写有《夜晚巡逻队》、《环城大道》、《家庭手册》、《凄凉的别墅》和《黑店街》等等作品,并与路易·马勒共同创作过电影剧本《拉贡勤·吕西安》。其中《环城大道》和《暗店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分别荣膺法国两项享誉最高的文学奖:法兰西学院小说大奖和龚古尔文学奖。从此莫迪亚诺成为一名不负众望的著名小说家,他的每一部作品的出版在法国均引起巨大反响。他被人称为是“新寓言”派代表作家,对这派作家作品的探索和研究当今人的存在及其与周围环境、现实的关系,莫迪亚诺在许多作品中都反映了这方面的内容。
他的作品文笔纯正、完美、锋利、自制,语言简明流畅、优美稳健、诙谐幽默、富有寓意。
201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简介:
  赤崎勇日出生于鹿儿岛县,1952年毕业于京都大学理学部。1964年在名古屋大学获得博士学位,1981年起任名古屋大学教授,1992年起任日本名城大学教授。赤崎勇在氮化镓研究中,首次实现了氮化镓的PN结,为利用氮化镓材料制造蓝色发光二极管奠定了基础。日,赤崎勇获得2009年度京都奖尖端技术领域的奖项。
  天野浩日出生于日本滨松,1989年于日本名古屋大学获得工学博士学位,日本电子工学家,专长半导体器件制造,现为名城大学、日本名古屋大学教授。曾获电气学会论文发表奖、光电子会议特别奖、美国IEEE/LEOS
工程管理奖、应用物理学会奖、英国等级奖、武田奖、 SSDM Award、日本结晶成长学会论文奖。
  中村修二蓝光LED发明人,日出生于日本爱媛县。1994年在日本德岛大学获得电气工程博士学位。1979年加入日亚化学公司。
1989年,中村教授开始研究基于三族氮材料的蓝光LED。由于在蓝光LED方面的杰出成就,中村教授获得了一系列荣誉,包括仁科纪念奖(1996),IEEE
A.莫顿奖,英国顶级科学奖(1998);富兰克林奖章(2002),2003年中村教授入选美国国家工程院(NAE)院士。2006年获得千禧技术奖。2000年,中村教授加入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他获得100多项专利,并发表了200多篇论文。
2014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
  据诺贝尔奖官网8日消息,2014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为三位美国科学家埃里克·白兹格,美国科学家威廉姆·艾斯科·莫尔纳尔和德国科学家斯特凡·W·赫尔,以表彰他们在超分辨率荧光显微技术领域取得的成就。
2014年诺贝尔奖化学奖得住为三位美国科学家
201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
  6日上午11点半,瑞典诺贝尔医学奖评委会常务秘书约兰·汉松步入卡罗林斯卡医学院的诺贝尔大厅里,向等候在这里的国内外媒体揭晓今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评选结果。他分别用瑞典语、英语、德语和法语宣布,将201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一半授予英国科学家约翰·
奥基夫、另一半授予挪威科学家梅-布里特·莫索尔及其丈夫爱德华·莫索尔,以表彰他们对组成人脑定位系统的细胞的发现。
  随后3位医学奖评委在现场为媒体详细解答了授奖理由。“人们如何知道自己在哪儿?如何找到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的路径?如何储存此类信息从而在下次使用?今年的诺贝尔医学奖得主发现了大脑中的定位系统细胞。这种人体中的GPS细胞让人们能在空间中定位,并成为更高级认知功能的基础”。
  奥基夫1939年生于纽约,拥有英国和美国双重国籍。目前在英国伦敦大学学院担任教授。1971年他因发现了海马体中的位置细胞从而一夜成名。他通过系统地分析影响个体的海马神经元的放电性能的环境因素发现的位置细胞,出版了很多有影响力的关于认知地图的空间记忆功能的专注。30多年后的2005年,挪威科学家梅-布里特?莫索尔及其丈夫爱德华?莫索尔发现了另一种大脑中定位系统的组成细胞——网格细胞。他们通过记录老鼠的运动轨迹和其大脑内嗅皮层内神经元的发放模式的关系,第一次揭示了老鼠大脑中对外部环境空间的表征方式。
  数百年来人类对大脑的认知功能一直孜孜不倦地探索。3位科学家的发现为阿尔茨海默症的机理研究打开了新窗口,对人类理解其他更加高级的认知功能如记忆、思维等提供了新思路。由于他们的伟大发现,
2013年,这3位科学家曾一起获得了著名的医学奖霍维茨奖。梅-布里特1963年生于挪威,爱德华1962年出生,二人都是挪威公民,现在同为挪威科技大学卡夫利科系统神经科学研究所和记忆生物学中心的教授。他们荣幸地成为世上少有的夫妻档诺贝尔奖得主。
  约兰·汉松发布会后接受人民网记者专访时表示,在发布会前1小时他分别跟梅-布里特和奥基夫教授通了电话,向他们表示祝贺。他们2人都在各自的实验室里,听到这个消息非常惊讶,也很激动。而爱德华教授正坐在出行的飞机上,尚没有得知这个好消息。
===============================================
您现在的位置: 闽南网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正文2014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奖名单
邓青云获奖预测备受关注
15:30 来源:闽南网综合 海峡都市报电子版
  2014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奖名单将于北京时间8日17时45分公布,届时,已有生理学或医学奖、物理学奖已公布。根据汤森路透预测,香港邓青云获奖概率极高,有望摘取本届诺贝尔化学奖荣誉;
  香港“OLED之父”邓青云简介:
  香港“OLED之父”邓青云,1947年生于香港,现任教于香港科技大学和美国罗切斯特大学。邓青云于1987年服务柯达公司时,和范斯莱克一起发明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2011年获地位仅次于诺贝尔奖的沃尔夫化学奖,外界认为这将会提高他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机会。
  2014年诺贝尔奖公布时间已经公布,除文学奖发布时间还不确定之外,其他奖项将从今天公布,化学奖获奖名单敬请关注本站最新更新;
  2014年诺贝尔化学奖揭晓
  北京时间10月8日下午5点52分,2014年诺贝尔化学奖揭晓,美国及德国三位科学家Eric Betzig、Stefan W.
Hell和William E.
Moerner获奖。获奖理由是“研制出超分辨率荧光显微镜”。三人将均分800万瑞典克朗奖金。
Betzig,美国公民。1960年出生于美国密歇根州安娜堡市。1988年从康奈尔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目前为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团队负责人。
  Stefan W.
Hell,德国公民。1962年出生于罗马尼亚阿拉德。1990年从德国海德堡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目前为德国马普生物物理化学研究所主任、及德国癌症研究中心分部主任。
  William E.
Moerner,美国公民。1953年出生于美国加州普莱森顿。1982年从康奈尔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目前为美国斯坦福大学化学教授及应用物理学教授。
  突破光学显微镜的极限
  很长一段时间里,科学家认为光学显微镜有一个极限:光学显微镜无法获得比半光波长更好的分辨率。在荧光分子的帮助下,今年诺贝尔化学奖的几位获得者巧妙的绕开了这种极限。他们突破性的研究将光学显微镜带入了纳米维度。
  在纳米显微镜下,科学家实现了活体细胞中单个分子通路的可视化。他们能够观察到分子是如何在大脑神经细胞之间生成神经突触;他们可以追踪帕金森病、阿尔兹海默症和亨廷顿症患者体内相关蛋白的累积情况;他们还能跟踪受精卵在分裂形成胚胎时蛋白质的变化过程。
  几乎显而易见的是,科学家是可以在最小分子水平上对活体细胞进行研究的。1873年,显微镜学家Ernst
Abbe提出影响传统光学显微镜最大分辨率的一个物理极限:无法小于0.2微米。因为成功突破了这种极限,Eric Betzig,
Stefan W. Hell和William E.
Moerner被授予2014年的诺贝尔化学奖。由于他们的贡献,我们可以利用光学显微镜对纳米世界一探究竟。
  这次获奖的是两项独立的技术。第一项是Stefan
Hell于2000年研制的受激发射减损(STED)显微技术。此项技术采用了两束激光;一束负责激发荧光分子使其发光,另一束则负责抵消大部分荧光,只留下一块纳米大小体积的荧光区域。用该技术仔细扫描样本,得出的图像分辨率打破了Abbe提出的显微分辨率极限。
  Eric Betzig和William
Moerner分别独立地进行研究,为第二种技术打下了基础,即单分子显微技术。这种方法依赖于开关单个分子荧光的可能性。科学家对同一区域进行了多次“绘图”,每次仅仅让很少量的分散分子发光。将这些图像叠加起来产生了密集的纳米尺寸超分辨率图像。2006年,Eric
Betzig首次采用了这一技术。
  今天,纳米显微技术被世界广泛采用,新知识源源不断地产生,造福着人类。
===============================================
新华网&& 日 星期三甲午年
九月廿二炫空间&
正文&&&&&&&
2014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解读
日 12:48:37
来源:健康报&&&&&
□本报记者 王 丹 谭 嘉 通讯员 沈基飞□
我们如何知道自己身在何处,又如何识别来路,这是一个哲学问题还是科学问题?201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获奖者——约翰·奥基夫、梅-布里特·莫泽和爱德华·莫泽告诉我们,答案是后者。虽然与大脑中无数神经元和细胞相比,他们的发现只是冰山一角,但仍为人类认知自我、探究精神和智力的奥秘打开了一扇大门。
空间认知领域里程碑式的发现
“实至名归。”北京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研究员伊鸣谈及此次获奖成果难掩兴奋。作为获奖者约翰·奥基夫的学生,他曾在英国伦敦大学学院解剖与发育生物学系神经科学专业学习了5年半,研究领域正是小鼠海马神经网络动力学变化及其与动物病理学及行为学变化的相关性。  为了让记者更好地理解3位科学家对于空间认知发展的巨大贡献,伊鸣拿出了其所讲授的研究生课程PPT,为记者上了生动一课。
  “科学界对空间认知的研究,可以追溯到上世纪30年代~40年代。当时,全球认知心理学领域顶级专家Lashley提出了‘刺激反应模型’,从心理学角度对空间认知进行了解释,其基本理论是个体对于空间认知的过程来自于对视觉、听觉等各种不同刺激的累积反应。然而,几年后,这一当时被奉为圭臬的假说,被一系列的动物实验推翻了。
1948年,爱德华·托尔曼又提出了“认知地图”的概念,即空间认知过程不是单纯的刺激—反应,而是大脑某些地方可以通过编写地图告诉个体自身位置。可惜的是,这一假说一直没有得到证实。
直到1957年,世界上首个切除双侧海马脑区以治疗严重癫痫的病例被报道,患者术后失去了形成新的长时间记忆的能力,空间认知也出现了障碍,这些变化首次证实了“认知地图”可能真的存在,而且存在部位可能在海马脑区。&&&&&&&&&&&&&
此后,全球神经解剖学、生理学、行为学等不同领域的科学家都把研究重心放在了海马脑区,尝试回答这一脑区参与认知过程的机制,但一直未能获得成功。直到1971年,约翰·奥基夫发现了海马脑区的“位置细胞”。&&&&
伊鸣为记者播放了一段视频。视频还原了奥基夫的实验:大鼠在一个箱子里自由活动,电极被埋置在大鼠海马脑区,大鼠在活动中,每经过一个特定区域,一个海马神经元(位置细胞)就会开始发放动作电位,与此同时,记录神经元放电的设备闪烁灯光,并发出“呲呲”的放电声音。
1978年,奥基夫等人编写了《海马是一个认知地图》一书,第一次比较完整系统地阐述了海马脑区的功能,以及空间认知行为机制。
在此基础上,莫泽夫妇于2005年在海马脑区上游的“内嗅皮层”区域发现了“网格细胞”,当小鼠运动不同距离时,特定的神经元会被激活,当内嗅皮层上百万神经元放电情况累计后,小鼠就可以对自己的运动轨迹进行判断。
“从数学模型角度来说,个体定位自身位置有两个重要因素,一是方向,二是距离,因此,当这两个关键因素的细胞机制被揭示后,空间认知过程中最核心的问题也得到了解决。”伊鸣表示,此后,莫泽夫妇又陆续发现嗅脑其他细胞能够同时判断距离和方向,以及环境的“边界”,而上述细胞与“位置细胞”构成一条完整的回路。这一回路系统构成了一个复杂的定位体系,大脑内置“GPS”的运转机制被揭示。
成功来自思想创新和科学理想  “在空间认知领域,有一个固定短语,叫‘奥基夫试验’,意味着对于实验设计的推崇。”在采访中,有专家告诉记者,奥基夫的研究中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依靠巧妙的实验设计,结合一些基本的实验技术,回答最关键的科学问题。“这与一些科学家,更多依赖新兴技术进行研究完全不同。”
“1971年直接导致他获奖的工作就是最好的例子。”据介绍,1957年~1971年,全球神经科学家几乎都在做同一件事,就是把电极放在小鼠的海马脑区,探索这一区域如何编码空间记忆。然而,14年间都没有人给出答案。  与其他科学家相比,奥基夫只是对实验设计进行革新,便改写了历史。“之前科学家都是找一个小箱子,把老鼠放进去,然后不断进行光、电、热等刺激,希望找到与刺激相对应的神经元改变。但没有人能够做出结果。虽然奥基夫也应用相同的电生理技术,但他只是把小鼠放在一个大箱子里,让小鼠自由活动,从而观察某些神经元放电的时候,老鼠在干什么。”
不仅如此,奥基夫在上世纪90年代就提出了一系列假说,即在大脑的某个地方,可能存在一些其他类型的神经元,不仅能编码距离、边界,还能够同时编码方向和距离,而其中很多核心理论都被之后的研究证实了。
在伊鸣看来,奥基夫是一个随性的人,但这并不影响他对于学术观点的坚持。“一个经典的例子,1978年奥基夫就海马功能进行了系统阐释,直到1999年,一位美国科学家提出海马脑区与嗅觉相关,这与奥基夫的理论完全相悖。对此,奥基夫没有冷眼旁观,也没有微笑接受,而是让学生按相同方法重复美国科学家的实验,发现结果和报道完全不同,随后,他把自己的研究结果公开发表,并不惧怕因此得罪同行。
神经科学研究是一片“蓝海”
在科学界,对于此次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归属有不同声音。对此,伊鸣分析称,之所以有争议,可能是因为3位科学家对于空间认知的发现更多只是解释机制,还没有解决临床问题。此外,获奖成果更多针对空间行为和空间探索,相比于DNA双螺旋结构被发现等一些改变生物学进程的科学成果,影响范围确实比较局限。
“但不能否认,3位科学家的研究成果,确实是整个认知科学领域最重要的发现。而包括空间认知在内的神经科学研究的终极目标,就是回答精神活动的生物学基础。”伊鸣说。
军事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神经生物学研究室研究员刘少君表示,神经科学涉及学习、记忆、认知、决策、语言、情感等多种高级脑活动,又与运动、感觉、内脏调节等个体的生存密切关联。不仅如此,神经科学研究还包含了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和治疗,脑和脊髓创伤的修复,以及上述脑功能相关神经环路等。神经科学是当今最复杂的研究领域,也是最具突破前景的科学领域。从1901年设立诺贝尔奖至今的114年间,已有25个年度授予了48位神经科学家;而今年,诺贝尔奖又第一次授予大脑空间认知领域研究。
“当前一些基于动物研究的核心理论已经在人类身上被证实,例如,近期采用大脑成像技术研究以及对接受神经外科手术的患者进行的研究表明,‘位置细胞’与‘网格细胞’同样存在于人类大脑中。因此,对于大脑定位系统的了解或许会帮助我们理解某些疾病中空间记忆缺失的具体机制。”伊鸣说,但客观而言,要真正将理论转化为技术,还有一段路要走。......
& [责任编辑:宫晓倩 ]
===============================================
您现在的位置: 闽南网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正文2014年物理学诺贝尔奖获奖名单
15:24 来源:闽南网综合 海峡都市报电子版
  201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最新消息:瑞典皇家科学院7日宣布,将201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日本科学家赤崎勇、天野浩和美籍日裔科学家中村修二,以表彰他们发明蓝色发光二极管(LED),并因此带来新型的节能光源。
  据介绍,LED光源与传统光源相比具有节能等优势。红光LED和绿光LED早已发明,但长期以来制造蓝光LED成为一个难题,缺少了三原色中的蓝色,就无法获得可用于照明的白色LED光源。此次获奖成果解决了这个问题,瑞典皇家科学院在新闻公报中说:“随着LED灯的问世,我们现在有更持久和更高效的替代光源。”
  2014年物理学诺贝尔奖获奖名单出炉了吗?根据现有资料显示,2014年物理学诺贝尔奖有望于北京时间7日17时45分公布,目前较为热门的预测人选有张首晟、杨培东,两位均为内地改革开放之后,接受新一代教育的科学家,曾分别在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讲学。
  据报道,研究量子霍尔效应及拓扑绝缘体、现任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的张首晟,1963年生于上海,1978年考入复旦大学,现为斯坦福大学教授。张首晟2006年提出“拓扑绝缘体”理论,次年实验证实,其意义在于让计算机运算加速,曾获得“欧洲物理奖”等三大顶级奖项,是今年物理奖热门人选。
  另一位与张首晟共同角逐物理奖的杨培东,1971年生于江苏,本科就读于中国科技大学,现任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他还是上海科技大学物质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特聘教授。其纳米线光子学研究,有助提高计算机存储量。(海西晨报) ......
两位日本科学家和一位日裔科学家获201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三位日美科学家因LED研究贡献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相比于其他光源,LED灯所需功率更低。世界上大约四分之一的电力消耗是用于照明用途,因此高效节能的LED灯将具有助于节约地球资源。据诺贝尔官方网站消息,赤崎勇、天野浩和中村修二因发明“高亮度蓝色发光二极管”获得201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诺贝尔奖评选委员会在声明中称,“高亮度蓝色发光二极管”带来明亮、节能的白色光源。此前广受外界关注的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华裔教授杨培东和斯坦福大学华裔教授张首晟无缘获奖。
  赤崎勇是日本工程学、物理学家,曾任松下电器研究员,现任名城大学终身教授、名古屋大学特聘教授。赤崎勇开发了氮化镓结晶化技术,并完成世界第一个高亮度的蓝色发光二极管。天野浩是日本工程学家,专长半导体器件制造,现任名城大学、名古屋大学教授。中村修二则是日本电子工程学家,高亮度蓝色发光二极管与青紫色激光二极管的发明者,现任美国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教授、爱媛大学客座教授。
  官方公布的获奖理由:
  三位获奖者在发现新型高效、环境友好型光源,即蓝色发光二极管(LED)方面做出巨大贡献。在蓝光LED的帮助下,白光可以以新的方式被创造出来。使用LED灯,我们可以拥有更加持久和更加高效的灯光代替原来的光源。
  诺奖物理学奖获奖者介绍:
  赤崎勇,1929年生,日本工程学、物理学家,曾任松下电器研究员,现任名城大学终身教授、名古屋大学特聘教授。赤崎勇开发了氮化镓结晶化技术,并完成世界第一个高亮度的蓝色发光二极管。天野浩,1960年生,日本工程学家,专长半导体器件制造,现任名城大学、名古屋大学教授。曾与赤崎勇合作,完成世界第一个高亮度的蓝色发光二极管。中村修二,1954年生,日裔美籍电子工程学家,高亮度蓝色发光二极管与青紫色激光二极管的发明者,世称“蓝光之父”。现任美国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教授。他于1993年在日本日亚化学工业株式会社(Nichia
Corporation)就职期间,基于GaN开发了高亮度蓝色LED,从而广为人知。当时,开发一种蓝色LED被认为是不可能的,此前的20年间只有红色和绿色LED。中村修二教授的创新使得LED生产商能够生产三原色(红、绿和蓝)LED,从而使实现1600万色成为可能。或许最为重要的是,LED行业利用这种新技术来开始白色LED(半导体生态光源)的商业化生产。(中新网)
==============================================
新浪科技 & 科学探索 & 2014诺贝尔奖专题 &
&&&&&&&&&&&&
.诺贝尔化学奖深度解析:打破光学显微极限日
09:24&&&&&&&&&
  本文来源:《中国科学报》&& 本报记者 彭科峰 王静 实习生
  10月8日,2014年度诺贝尔化学奖揭晓,美国科学家埃里克·白兹格、威廉姆·艾斯科·莫尔纳尔和德国科学家斯特凡·W·赫尔三人成为最终的幸运儿。官方称,该奖是为表彰他们在超分辨率荧光显微技术领域取得的成就。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专家们认为,本届诺贝尔自然科学奖存在明显的“偏技术”的倾向。目前,在超分辨率荧光显微技术领域,国内也不乏人才,但相关设备主要靠进口,国家对于这些技术的研究关注不足,支持不够。
  偏向于技术&&
“偏冷门”——这是一些科学家对于本届诺贝尔化学奖的第一印象。
  中国科学院院士刘忠范是纳米化学与纳米结构器件研究的专家,对于这三名美德科学家获奖,他向《中国科学报》记者表示“感觉有些意外”。北京大学医药卫生分析中心细胞分析实验室袁兰博士认为,此次诺贝尔化学奖偏向于生物化学方向,这是因为生物化学不分家。“要搞好生物研究,首先要有化学基础。同时,很多仪器都是基于荧光信号,发光的多为化学物质。比如,人体的代谢,分子的相互作用等都是化学领域的内容。”
  从物理学奖的蓝光LED,到化学奖的超分辨率荧光显微技术,刘忠范认为,2014年的诺贝尔奖明显存在偏技术的倾向。
  长期以来,光学显微镜的分辨率都被认为是有极限的,它不可能超过二分之一个光波长度。然而,获奖的三位科学家打破了这一极限,使光学显微镜步入了纳米时代。
  中科院化学所研究员王树向《中国科学报》介绍,超分辨率荧光显微技术从原理上打破了原有的光学远场衍射极限对光学系统极限分辨率的限制,在荧光分子帮助下很容易超过光学分辨率的极限,达到纳米级分辨率。这一技术在生物、化学、医学等多个学科拥有广泛的应用。
  “此前,超分辨技术在相关领域是空白的,白兹格等人的研究恰巧弥补了这项空白。”袁兰表示。这项技术对于纳米、分子、生物应用等研究都有很大帮助。“一般这些研究都是靠电镜进行,超高分辨对于活体细胞的研究意义之大,是其他显微镜所不能取代的。”王树认为,利用超高分辨率显微镜,可以让科学家们在分子水平上对活体细胞进行研究,如观察活细胞内生物大分子与细胞器微小结构以及细胞功能如何在分子水平表达及编码,对于理解生命过程和疾病发生机理具有重要意义。
  “冤家”亦“亲家”
  白兹格毕业于康奈尔大学,后在贝尔实验室工作。他的主要贡献是研发了用于分子生物学、神经科学的光学成像工具。鲜为人知的是,他还和北京大学长江讲座教授、美国科学院院士谢晓亮有过一段“缘分”。“1993年10月,在加拿大温哥华的一次会议上,白兹格宣布单分子成像获得成功。当时我在听众席上,觉得很遗憾。”谢晓亮说。当时在美国太平洋西北国家实验室(PNNL)工作的他,和同事没日没夜地做同一方向的实验,但还是被贝尔实验室抢了先。美国和法国化学家分别在1989年和1990年做出了低温单分子实验;1990年美国化学家在溶液里用激光检测到了单个分子的荧光,但没有成像。在这种背景下,谢晓亮开始想如何才能在室温下做单分子成像,这也成为他在PNNL面试时提出的新方向,最后获得通过。“应该说,在某种程度上,谢晓亮和白兹格是竞争对手。”刘忠范说。
  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研究员徐平勇向《中国科学报》介绍,白兹格做科研十分严谨,每项工作的每一个细节,都必须做到完美、精准之后才会发表。由此,他所做的技术往往能在多方面得到应用,获得很多数据。生活中,白兹格非常低调,不喜欢与外界接触,他的学生曾代他去领一个重要奖项。另外,他还是第二个获诺奖的中国女婿。“而现在,他无疑是全世界做非线性结构光照最好的科学家。”徐平勇说。
  “国外牵头做,我国在跟跑”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有两项和显微镜相关的技术在同时发展,一个是扫描隧道显微镜,一个是近场光学显微镜,埃里克·白兹格主要的贡献是和近场光学显微镜有关。但后来,人们对扫描隧道显微镜使用得比较多,近场光学显微镜便遭到冷落。“近场光学显微镜可以说是‘工匠的艺术’,可操作性比较差。当然,评委把诺贝尔奖给他,我觉得主要是看中与超分辨率荧光技术的结合与发展。”刘忠范说。
  无独有偶,德国科学家斯特凡·W·赫尔的主要贡献是发明了STED显微镜,实现了超高精度显微技术的一大突破。袁兰介绍,STED技术现在在理论上已经可以达到40~50nm的分辨率,“人们已经能够通过它看到微管蛋白是什么样的”。
  袁兰认为,目前,世界上超分辨率荧光显微技术已经很成熟,遗憾是,“国外牵头做,我国在跟跑”。并且,使用的仪器也是从国外购买。王树介绍,我国的科学工作者在超分辨率荧光显微技术领域做了很多工作,在提高成像分辨率上达到了较高水平,“但在该领域的原始创新方面还有待突破”。
  “我们国家对于这些技术的研究关注不足,支持不够,科研人员没有从技术投入中得到资助。而国外的超高分辨,发明之后很快就进入市场了,而我们的技术转化很慢,往往存在理论和实践应用的脱节。”袁兰说,“我国有很多应用嗷嗷待哺,急需技术支持、经费支持和政策支持。”.cn/d//.shtml
===============================================
新闻&社会&正文&&&
日07:04蚌埠新闻网&&&
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是蚌埠女婿 妻子蚌埠一中毕业
  最近几天,诺贝尔奖各个奖项揭晓,很多人在讨论,诺贝尔奖和咱们有多遥远。有人说,今年,诺贝尔奖离我们很近,因为诺贝尔奖化学奖的得主埃里克?白兹格,是蚌埠的女婿。
  2014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为美国科学家埃里克·白兹格,美国科学家威廉姆·艾斯科·莫尔纳尔和德国科学家斯特凡·W·赫尔,奖项是为了表彰他们在超分辨率荧光显微技术领域取得的成就。
  埃里克·白兹格1960年出生于美国安娜堡,毕业于康奈尔大学,后在贝尔实验室工作。他的主要贡献是研发了用于分子生物学、神经科学的光学成像工具。因为在超分辨率荧光显微技术领域取得的成就,10月8日,埃里克?白兹格获得2014年诺贝尔化学奖。而他的夫人吉娜,就是蚌埠人,毕业于蚌埠市第一中学。吉娜小学就读于蚌埠大庆路小学,初中、高中都就读于蚌埠一中。吉娜高中毕业后考取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物理系。在大学读书期间,吉娜曾经获得中科大学生的最高荣誉――郭沫若奖学金。
  李艳曾是吉娜的高中同学,在她的印象中,吉娜是个非常让人羡慕的学霸。“她是我们班最小的一个,不偏科,每门功课都很强,一直是年级前几名。她不死读书,学习特别轻松,她还爱好体育、阅读,每天回家还要看电视剧。我记得当时播《包青天》,她一集都没落。”
  已经退休的教师杨连学曾是吉娜的高中班主任,教过她英语。“这个小孩就是个学习的苗子,智商超常,而且善于总结、归纳。”杨连学说,出国留学时,吉娜是以满分的成绩通过美国研究生入学考试,据说这个成绩也是全亚洲第一个满分。
  吉娜出生在蚌埠一个普通家庭,母亲和父亲都曾就职于市教育系统。吉娜的姐姐也是蚌埠一中毕业的学霸之一,她大学就读于南大地球物理系,现在也定居美国。
  吉娜大学毕业后,从1999年7月到2000年6月,在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一个实验室工作。之后,她去了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研究界面非线性光谱、生物成像,后来认识了埃里克?白兹格,两人喜结良缘。(蚌埠新闻网)
===============================================
科学探索_&&&
16:43:01& 稿源:生物360
北大成像专家解读2014诺贝尔化学奖
今年诺贝尔化学奖三位获奖人,打破了光学成像中长期存在的衍射极限,将荧光显微成像的分辨率带入到“纳米时代”,为生命科学研究带来巨大变化。2014
年的诺贝尔化学奖在10月8日宣布授予美国科学家埃里克·白兹格(Eric Betzig)、威廉姆·莫纳尔(William
Moerner)和德国科学家施泰方·海尔(Stefan
Hell),以表彰他们在超高分辨率荧光显微技术领域的贡献。正如官方颁奖文中描述,这类技术从方法实现到在科学研究中大展身手虽然不过十几年时间,但已对多个领域产生显著推动,并且可以预言在未来将给生命科学研究带来巨大的变化。
什么是超高分辨率荧光显微技术
我们人眼一般最小能看见大约0.1毫米的东西, 而生物的基本单元 -- 细胞的直径平均约为20微米或0.02毫米,
所以对生物微观世界的观察需要使用光学显微镜。光学显微技术有很多优点,不但能放大微观世界,同时还对样品没有损害,并且可以特异地观察目标对象。这种特异性一般是通过荧光显微技术实现的。荧光是物质吸收光照后发出的光,一般发射光波长比吸收光波长较长,因此可以单独检测荧光,对目标实现高灵敏度的检测。然而,光学显微镜的分辨率是有限的。由于光的衍射,即使一个无限小的光点在通过透镜成像时也会形成一个弥散图案,俗称“艾里斑”。这样即便两个物点相距较远,其弥散斑却可能很近,以致无法区分。
基于此原理,早在1873年,德国科学家恩斯特?阿贝(Ernst
Abbe)提出了阿贝光学衍射极限,并作为其重要成就刻于其墓碑上。根据这个公式,光学显微镜的分辨率约为检测光波长的一半,300纳米左右(可见光的波长为400-700纳米),或是我们头发直径的1/300。超高分辨率荧光显微技术通过一系列物理原理和化学机制“打破”了这一衍射极限,把光学显微镜的分辨率提高了几十倍,使我们以前所未有的视角观察生物微观世界。
为什么生物学研究需要超高分辨率荧光显微技术&
很多亚细胞结构都在微米到纳米尺度,衍射极限的存在限制了我们使用光学显微镜观察这些生物样品。比如细胞的骨架蛋白微丝非常密集,在荧光显微镜下其图像非常模糊,无法看到细节,而电子显微镜的分辨率可以达到1nm左右,非常清楚地呈现了细胞骨架的细节。然而电子显微镜几乎不能做活的样品,特异性也没有荧光显微镜好。因此,发展超高分辨率荧光显微技术对生物学研究意义非常重大。
超高分辨率荧光显微技术的发展历程&
目前的超高分辨率荧光显微技术大体可分为三类,包括受激发射损耗、结构光照明技术和单分子技术。其历史大体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80年代。这次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三位科学家是这个方向的先驱人物。&&&&
超高分辨率荧光显微技术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在1994年,此次获奖的德国人科学家施泰方·海尔当时还是博士后,最先从提出了受激发射损耗的方法(简称STED)来打破光学衍射极限,并最终于2000年在实验上得以实现。其利用了类似于产生激光的受激辐射原理,将一束形似于面包圈的激光光斑套在用于激发荧光的激光光斑外,这个面包圈激光可以抑制其区域内荧光分子发出荧光,这样通过不断缩小面包圈的孔径就可以获得一个小于衍射极限的荧光发光点,并通过扫描实现超高分辨率的图像,将光学显微镜分辨率提高了近10倍。海尔现为德国哥根廷大学教授和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生物物理化学研究所所长。从2000年开始,他不断改进STED技术,使其更加适用于生物研究。另外,他还通过相似原理发明了一系列的超高分辨率技术,统称为可逆饱和荧光跃迁(RESOLFT),为超分辨率荧光显微成像技术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基于结构照明原理的超高分辨率技术是美国科学家麦茨·古塔弗森(Mats
Gustafsson)在2000年发明的,非常适于细胞研究,可惜分辨率只提高了一倍。这个技术基于两个高空间频率的图案重叠可以形成低频率莫尔条纹的原理,通过解析莫尔条纹实现超高分辨率成像。可惜古塔弗森于2011年51岁时因癌症去世,英年早逝,无缘分享这次的诺贝尔奖。
超分辨荧光显微镜技术真正成熟并得以在生物研究中广泛应用是自2006年同时出现的两种基于随机重构原理的超高分辨率光学成像技术。当时是由哈佛大学庄小威教授(随机光学重构显微术STORM技术)、这次的诺贝尔奖得主埃里克·白兹格(光活化定位显微术PALM技术)以及萨缪尔·海斯(Samuel
Hess,荧光活化定位显微术fPALM技术)三个研究组分别同时独立发明的。它们在原理非常像,都是基于荧光分子的光转化能力和单分子定位,通过用光控制每次仅有少量随机离散的单个荧光分子发光,并准确定位单个荧光分子艾里光斑的中心,把多张图片叠加形成一幅超高分辨率图像。这种“以时间换空间”的思路非常巧妙,把荧光成像的分辨率一下子提高了20倍左右。图中对细胞骨架的成像分辨率已经逼近电子显微镜的分辨率。
这次获奖的威廉姆·莫纳尔现为美国斯坦福大学讲座教授,是单分子荧光技术的先驱人物。他在1989年任职于美国IBM研究中心时在世界上首次实现了单个分子的光吸收的测量,并在1997年与因为绿色荧光蛋白获得08年诺贝尔化学奖的罗杰·钱合作发现了绿色荧光蛋白的光转化效应。而埃里克·白兹格是美国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的教授,是荧光显微技术领域的领军人物。他最早在1992年就实现了近场超高分辨率荧光成像,其后在94年提出了基于单分子信号实现超高分辨率成像的思想,并于2006年在实验中得以实现。值得指出的是庄小威教授作为STORM超分辨技术的发明人,一直领导并推进着超高分辨率显微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是近8年来这个领域最活跃的研究团队。庄小威教授本科毕业于中国科大少年班,34岁获得哈佛大学的正教授职位,40岁成为美国科学院院士。
超高分辨率成像作为一类很新的技术,突破了光学成像中的衍射极限,把传统成像分辨率提高了10到20倍,好比一个近视眼的人突然戴上了合适的眼镜,成为研究细胞结构的利器。过去这七八年间,这些技术不断推进,先后实现了多色、三维和活细胞高速成像。其生物应用也很广泛,包括细胞膜蛋白分布、细胞骨架、线粒体、染色质和神经元突触等。超高分辨率技术已经出现就引起广泛关注,先是在2006年被世界著名《科学》期刊评委年度十大技术突破,接着被生物医学方法学最好的期刊《自然-方法》评为2008年度方法。在近期《自然-方法》的十周年特刊评出的10年10大技术中,超高分辨率成像和单分子技术也都出现在榜中。
关于此次诺贝尔奖及展望
就像利用哈勃天文望远镜认识宇宙,人类对微观世界的了解极大地依赖于光学显微技术。今年诺贝尔化学奖三位获奖人打破了光学成像中长期存在的衍射极限,将荧光显微成像的分辨率带入到“纳米时代”,让我们能以更精确地窥探微观世界,将为疾病研究和药物研发带来革命性的变化。也可以期待为世界上方兴未艾的脑计划提供关键支持。有趣的是,这次的三位诺贝尔化学奖得主都是物理学博士,而这次获奖的成果也是典型的跨界研究,结合物理思想、光学技术和化学探针为生物学研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强大工具,是一个典型的技术诺贝尔奖。事实上,生命科学和医学领域大量的悬疑正持续吸引具有不同背景的专业人才加入到研究队伍中来,这种交叉融合的方式将会大大促进生物医学研究的进步。毋庸置疑,未来我们还将看到更多像这样的跨界诺贝尔奖!
孙育杰,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动态光学成像中心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是:单分子荧光和超高分辨率成像技术在细胞生物学中的应用。
===============================================
中新网 首页 → 新闻中心 → 文化新闻&
&新闻人物:2014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帕特里克-莫迪亚诺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 责任编辑:宋宇晟
20:09 来源:中国新闻网 &&&&&
  中新网10月9日电 据诺贝尔奖官方网站消息,诺贝尔文学奖于瑞典当地时间9日揭晓,获奖者为法国作家帕特里克?莫迪亚诺(Patrick
Modiano)。
  帕特里克?莫迪亚诺是当今仍活跃于法国文坛并深受读者喜爱的著名作家之一,法国评论界一致公认的当今法国最有才华的作家之一。
  10岁写诗 自幼喜爱文学&&
帕特里克?莫迪亚诺1945年出生于巴黎西南郊布洛涅-比扬古。
其父亲是犹太人,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曾从事走私活动,战后在金融界工作,其母为比利时籍演员。他还曾有一个哥哥,但不幸早逝。莫迪亚诺自幼喜爱文学,10岁写诗,十四五岁便对小说创作表现出浓厚的兴趣。1965年他在巴黎亨利四世中学毕业,后入巴黎索邦大学学习,一年后辍学,专事文学创作。
  发表首部小说《星形广场》
即获成功1968年帕特里克?莫迪亚诺发表了他的第一部小说《星形广场》,当即获得成功。该作品通过一名犹太裔法国青年拉法埃尔·什勒米洛维奇怀着扎根的意图,到处寻找自己的栖息地,最后以噩梦收场的故事,反映德国占领时期法国社会底层的生活和犹太人的困境。翌年他又出版小说《夜巡》。
此后,帕特里克?莫迪亚诺不断有成功之作问世:1972年的《环城大道》、1975年的《凄凉别墅》、1976年的《户口簿》与1978年的《暗店街》。其中《星形广场》获尼米埃奖与费内翁奖;《夜巡》获钻石笔尖奖;《环城大道》获法兰西学院小说奖;而《暗店街》则一举夺得1978年龚古尔文学奖。此外,他还从事电影剧本的写作。1973年,帕特里克?莫迪亚诺还与法国著名导演路易·马勒合作创作了电影剧本《拉孔布?吕西安》。该影片由法国著名导演路易?马勒执导。影片描述了一个法国男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被拒绝参加法国抵抗组织后,加入了法国盖世太保。
  成名甚早 作品被评“捕捉人类命运的记忆”帕特里克?莫迪亚诺成名甚早,于1972年获法兰西学术院小说大奖。1978年又由于小说
《暗店街》获龚古尔文学奖。莫迪亚诺将《暗店街》题献给了父亲和早夭的兄弟吕迪,而出于对母亲的同胞、比利时侦探作家乔治·西梅农之喜爱,他的许多作品也带有推理小说的影子。2010年他获得了法兰西学会颁发的表彰其终身成就奇诺·德尔杜卡世界奖。2014年,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诺贝尔奖委员会的颁奖词中称,帕特里克?莫迪亚诺的作品“唤起了对最不可捉摸的人类命运的记忆”,他的作品捕捉到了二战法国被占领期间普通人的生活。
  莫迪亚诺也被认为是“新寓言”派代表作家,作品探索和研究当今人的存在及其与周围环境、现实的关系。前期小说大都以神秘的父亲和二次大战的环境为主题,运用大量的回忆、想象,把现实和虚构结合起来,描写并未经历过的故事。
【编辑:宋宇晟】
===============================================
&新浪财经 & 证券 &
.201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让·梯若尔(Jean Tirole) 日
02:21& 上海证券报&
  教育经历   日让·梯若尔出生在法国巴黎附近一个小镇。
  1976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素有法国科学家摇篮之称的法国理工学院。
  1978年,在获得巴黎第九大学应用数学博士学位后,让·梯若尔来到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继续深造。
  1981年获得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博士学位。
  学术经历
  1982年和1985年在权威的《经济计量学》杂志发表《理性预期下投机行为的可能性》和《资产泡沫和世代交叠模型》两篇经典论文,奠定了他在投资学领域的学术地位。此后,他将对策论和信息经济学的基本方法和分析框架应用于产业组织理论,开始构建一个新的框架,并用其分析解决产业结构调整中出现的许多新问题。
  1988年,他的代表作之一《产业组织理论》出版,标志着产业经济学新的理论框架的完成。这本书一直作为世界著名大学经济系研究生的权威教程而广为流传,至今无人超越。
  1988年,梯若尔从美国回到法国,与经济学家拉丰(已故)教授一起创办了法国产业经济研究所(IDEI)。在欧洲大陆经济学复兴运动中,IDEI独树一帜,逐渐成为世界一流的产业经济学研究中心,也是欧洲最成功的经济学学术中心,学术界开始将其称为“图卢兹学派”。梯若尔一直就任IDEI科研所长,同时在巴黎大学,麻省理工学院、西北大学、耶鲁大学担任兼职教授,并先后在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担任客座教授。
 1984开始后担任《经济计量学》杂志杂志副主编。 学术著作.....&  获得奖项
......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4年诺贝尔医学奖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