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南巡杯国际音乐大赛

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民乐系拉弦教研室主任严洁敏
查看: 670|
摘要: 早在1982年就获得了全国少年民族器乐独奏比赛第一名,1989年获得了ART杯中国乐器国际比赛二胡青年专业组二等奖,1994年又夺得台北国际民族器乐协奏大赛第一名。2002年获霍英东教育基金会第八届全国高等院校青年教师 ...
早在1982年就获得了全国少年民族器乐独奏比赛第一名,1989年获得了ART杯中国乐器国际比赛二胡青年专业组二等奖,1994年又夺得台北国际民族器乐协奏大赛第一名。2002年获霍英东教育基金会第八届全国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奖。2004年成为首批中国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作曲方面曾于1990年获中央音乐学院艺术歌曲创作奖。并于1991年在北京音乐厅成功举办了交响作品音乐会。严洁敏录制了大量音像制品,先后出版了《梁山伯与祝英台》、《正气歌》、《三门峡畅想曲》、《牧羊女》等个人二胡独奏激光唱片专辑,《严洁敏二胡独奏音乐会》vcd(现场版),《二胡考级辅导大全》教学vcd,民族交响乐作品集《火祭》等。这些年来,她活跃于国际国内音乐舞台上,多次举办二胡独奏音乐会。并与许多作曲家以及世界各地乐团合作,演奏了大量不同形式诸如二胡与民族乐队、交响乐队、室内乐队、弦乐四重奏、合成器等用各种不同技法创作的新作品。参加了英国Huddersfield现代音乐节,柏林现代艺术节,荷兰艺术节,墨尔本艺术节,法国里昂音乐节、意大利都灵艺术节、台湾传统艺术节, 澳门国际音乐节,上海之春国际艺术节等许多重要音乐活动。与她合作过的乐团包括,中国广播交响乐团、广播民族乐团、荷兰新音乐团、澳大利亚Elision乐团,法国里昂爱乐交响乐团、法国弦乐四重奏团,瑞士巴塞尔乐团,,台湾国家国乐团、、等。荷兰最有影响的“De Volkskrant”报称之为“ 中国的奥依斯特拉赫”、“激情的”。法国里昂进步报“Le Progres”评价其显示了对二胡这件乐器音质音色极高的控制能力以及对戏剧性、对比性的控制能力。教学成果显著,从教十多年来,一惯治学严谨,努力使二胡教学更加规范化、科学化,教授的学生多次在全国二胡比赛中获得金奖。先后应武汉音乐学院、西安音乐学院、天津音乐学院、星海音乐学院、吉林省歌舞剧院民族乐团、山西歌舞剧院、国立台湾艺术大学、香港演艺学院、荷兰阿姆斯特丹音乐学院等邀请,公开讲学。严洁敏,日出生于杭州,六岁开始学习二胡,八岁师从老师,十岁考入上海音乐学院附小,在附中附小期间二胡专业先后师从陈大灿、教授。毕 业于中央音乐学院,二胡与作曲专业分别师从和教授。严洁敏,二胡,,中央音乐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民乐系拉弦教研室主任,中国第一位民族器乐演奏与作曲双学士学位获得者,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胡琴专业委员会副会长,西安音乐学院客座教授。
声明:本网站的资料全部来源于互联网,如果侵犯了原作者的权利请与网站管理员联系。
上一篇:下一篇:
马光陆(1932-),坠胡演奏家,河南巩义人,。18岁加入第二野战军政治部文工团
不同元素的演义,绝世珍稀的瑰宝。集中了二胡、吉他、琵琶和马头琴四种乐器。其
筝乐的声音质感异常绵密结实,高音清越铮亮,残音绕梁,如飘渺烟波,余味无尽。
严洁敏,中央音乐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民乐系拉弦教研室主任。二胡演奏家。中
著名高胡奏家余其伟的琴艺继承了中国民族音乐崇尚的传统。发扬了广东音乐华丽抒
朱霖惊世之作‘二胡狂想曲’,奔放胡琴最豪迈的想像空间;‘空山鸟语’模仿众鸟
欢迎光临中国民乐网 /2
各位新来的朋友 非常欢迎您光临中国民乐网,为了让您快速融合到网站里来,玩转网站,快速获取金币,下载免费资料,请点击下面查看!
很多网友、会员因金币不够,无法观看视频或下载音乐,请您点击查看怎么样才能快速获取中国民乐网的金币,以便免费观看视频与下载资料。
&&版权所有
), Processed in 0.618290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2014年少儿美术-青少年书画比赛-第二届黄山杯国际青少年书画大赛
  明朝旅行家、地理学家徐霞客登临黄山赞叹说:薄海内外,无如徽之黄山。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后人引申为“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有人评黄山有“泰岱之雄伟、华山之险峻、衡岳之烟云、匡庐之飞瀑、雁荡之巧石、峨嵋之清秀”。并被世人誉为“天下第一奇山”。当代书画大师赖少其在《黄山之梦》中题道:“老夫归故里,日日梦黄山,梦中写来苦,笔笔汗湿衫”。 黄山总是人们心中的一个梦。因为博大,无法形容;因为神秘,苦苦探寻。艺术因黄山更具魅力,梦是艺术家心中的理想。有了梦,艺术家才能插上想像的翅膀。而在小小书画家的眼里,黄山的气势将激励着我们不断攀登,不断追求。因此为更好地传承民族精神,弘扬传统文化,促进书画艺术发展,培养热爱民族文化的新生力量,繁荣祖国文化事业。特定于10月份举办第二届“黄山杯”国际青少年书画大赛。
一、组织机构
1、主办单位:
文化部中华儿童文化艺术促进会、中国青少年艺术家协会、国际青少年美术家协会
2、承办单位:
黄山华美文化艺术交流中心
3、合作媒体:
国家美术网
4、艺术顾问:
张 民(文化部原机关党委组织部部长)
范崇嬿(文化部少儿司司长、中华儿童文化艺术促进会会长。)
欧阳中石(中国书协顾问、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导)
柯 兰(中华儿童文化艺术促进会副会长)
阎振堂(中国收藏家协会原会长、文化部人事司副司长)
冯 冰(中国画獒第一人、法国美协会员、中华两岸文化交流协会理事、著名书画家)
李宝民(中国文联五老书画院顾问,院士、中国中华英才艺术研究院副院长、中国书法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绘画年鉴艺委会理事)
于进堂(著名书法家、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函授大学集贤理事)
王希坤(著名书法家、中国光大银行原行长)
宋芬桂(中国国际书画艺术研究会创作研究员,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副会长)
张 欣(中国农民书画研究会副秘书长常务理事)
刘晓华(中央电视台老故事频道制片主任、 国家美术网主编)
梅楚安(中国毛体书法艺术家协会主席,中国当代书画名家协会执行主席)
方见尘(中国书画家协会理事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著名画家)
牛多稳(中国硬笔书法家会员、中国艺术家学会副会长、世界华人书法家协会理事)
5、专家评委:
杨景之(中国美术家协会儿童美术艺委会秘书长、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委员、中国少儿造型艺术学会名誉会长、中华教育艺术研究会理事)
齐友昌(日本东亚艺术研究会会长、著名画家)
赵玉海(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农民书画研究会研究员、著名书画家)
陈 平(中央美院中国画学院副院长、教授、研究生导师、博士生导师)
阳冬清(美术教育专家、教授、书画家协会少儿艺术委员会副主任)
薛宣林(中国画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著名画家)
边保华(中央国家机关书画协会秘书长、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老 可(中国当代著名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
刘晓华(中央电视台老故事频道制片主任 国家美术网主编)
孙卫华(美国美协会员、欧洲艺协会员、黄山杯国际青少年书画大赛执行秘书长)
吴越成(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画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书画研究院高级美术师、国家一级美术师)
朱和喜(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华当代书画艺术研究会名誉主席、国际青少年美术家协会名誉会长)
史晓慧(北京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画艺术委员会委员、文化创意基地与创作工作)
二、媒体支持
三、征稿对象
四、征稿内容
中国网络电视台、北京电视台、黄山电视台、书法报、国家美术网
面向各海内外中学、小学、幼儿园、少年活动中心、青少年宫、文化馆及社会兴办的书画培训机构的学员。分四个组别:幼儿组(6岁以下)、少儿组(6-12岁)、少年组(13-18岁)青年组(18-30岁)。
1、反映黄山之美、黄山之秀等一切向真、向善、向美为题材的作品。
2、题材自定 、主题、内容不限。
五、征稿类别
六、规格要求
1、美术:中国画、素描、水粉、水彩、油画、儿童画、 &电脑绘画、漫画、剪纸等。
2、书法:软笔书法;硬笔书法:钢笔、圆珠笔、铅笔等均可。
3、摄影:黑白、彩色作品均可。
4、各种泥塑、陶艺、纸工等,不便寄送,可拍成照片参赛。
画种不限。青少年儿童画不超过四开(40×60厘米),中国画和书法不超过四尺整纸(60×138厘米),手工和摄影作品需以7寸以上照片参赛,电脑绘画作品需打印尺寸为A3或A4。
七、奖项及评委办法
1、由国家级著名书画家、美术教育专家和资深美术教师组成。
2、由评委会进行初评和复评,按少儿,少年和青年分别评选入作品,邀请参加在黄山总决赛举办的特金、金、银、铜现场决赛及终评活动。
3、并评选“中国百杰少年画家” 和“中国百杰青年画家”届时由主办单位颁发奖状证书等。
4、组织参赛10件人以上的辅导老师将颁发“优秀教师证书”。
5、组织参赛作品50幅以上的集体将颁发“2014年全国艺术教育先进单位”。
八、其他待遇
九、通联费
1、凡参赛优秀作品享有入选典藏版《黄山杯国际青少年书画作品集》并颁发荣誉奖牌。
2、优秀选手将出席隆重的总决赛颁奖活动并颁发《黄山杯国际青少年书画作品集》。
1、组委会将按下列标准收取通联及工本费
2、大陆地区每件参赛作品30元,港澳台地区人民币100元,国外60美元,工本费通过邮局汇款。
十、投稿须知
十一、活动日期
1、参赛作品需在作品背前右下角粘贴参赛登记卡,参赛登记卡可由老师或家长帮助参赛者填写。
2、集体参赛请老师按顺序将登记卡所填信息登记至参赛登记表。
3、凡组织10人以上参选列为团体参赛单位,请组织老师统一列表、统一投稿。
4、邮局汇款时,请将汇款单复印件参赛作品一并邮来,便于登记查询。
5、作品不需装裱,不退稿。
截稿日期: 日(以参赛者当地邮戳为准)
十二、组委会通联方式
投稿(汇款)地址:中国.安徽省.黄山市奕棋九龙工业园迎宾大道117号黄山杯大赛组委会 孙卫华(收)邮编:245000 (需要银行账户汇款者请致电组委会)
手机: (24小时短信咨询)
活动官网:
十三、特别说明
组委会特定于月份与相关部门和组织机构在共同举办开幕式活动、作品展览、创作讲座及颁奖典礼系列主题活动,届时将邀请相关领导、获奖学校领导、师生参加,同时邀请媒体跟踪报道,制作专题。有关详情将另行通知。
本办法解释权属活动组委会
黄山杯国际青少年书画大赛组委会
二维码扫描2014第二届“松霖杯”国际工业设计大赛征集公告 - 设计前沿
2014第二届“松霖杯”国际工业设计大赛征集公告
文章出处:视觉同盟 作者:厦门理工学院 发布时间:
前言为响应工信部大力发展工业设计的号召,发挥工业设计在“制造”向“智造”转型的支撑作用,在2012首届“松霖杯”工业设计大赛成功举办的基础上,由福建省美术家协会、厦门工业设计协会、厦门理工学院、厦门松霖集团再次共同举办2014第二届“松霖杯”国际工业设计大赛,旨在通过创新设计促进更多的设计者关注卫浴产品及相关家居产品设计的发展方向,并为提高人们生活品质,创造美好生活共同努力。我们在此诚挚的邀请您,为创造美好家居生活贡献一份力量!
二 组织机构主办单位:福建省美术家协会厦门工业设计协会厦门理工学院厦门松霖集团承办单位:厦门理工设计艺术与服装工程学院艺术研究所厦门理工学院创新创业园厦门理工资产经营公司协办单位:加拿大里贾纳大学韩国蔚山大学中国美术学院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台湾铭传大学中央美术学院厦门大学艺术学院集美大学美术学院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院桂林理工大学设计学院华侨大学美术学院广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三 参赛范围及说明以卫浴产品为主,包括其他相关家居产品设计。希望各位参赛者在充分了解相关产品的基础上进行思考与创新,可以是对现有产品的改良,也可以用全新的视角进行颠覆性的创新,提供新的使用方式、发现新的需求;或者是从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入手,将环保、再利用的理念赋予现有产品,通过各种设计方法引导创新、优质的生活方式,从技术、理念、文化、审美等层面提高产品附加值。
四 参赛对象国内外院校师生、设计师、行业组织及个人,均可以单人或小组方式报名参赛;小组参赛人数不超过3人。
五 参赛方法与要求1.报名:从大赛官网(/)下载报名表并正确填写,每一个设计方案须填写一张报名表,报名表内作品名称须与作品版面内作品名称一致。2.文件提交要求:(1)初赛作品只需提交电子文件,内容包括:A3(420mm×297mm)大小的jpg格式的文件1张,要求竖版构图,分辨率300dpi,文件以“作者姓名+作品名称”命名;填写完整的报名表一份。(2)设计图纸内容须包含:效果图、三视图、必要的细节说明图以及200字以内的设计说明。(版面中不得出现作者姓名及任何标记,否则视为无效作品)。(3)参赛作品与报名表须在日24:00点之前发送到本次大赛的指定邮箱:3、复赛要求:大赛初评将选出入围作品,随即以手机短信+邮件的方式通知入围作者进行实物模型制作(模型实物自行解决,要求能稳固的摆放在展台上以便评审及展示),随后以快递方式提交作品参加复赛。大赛结束时组委会将凭模型制作发票提供入围选手模型制作补助费(300元人民币)。若入围作者确实无条件自行制作实物模型,可以与主办方取得联系,主办方将提供厦门本地模型制作机构的联系方式。
六 奖项设置奖项类别
最具市场潜力奖
奖金20000元 证书
奖金10000元 证书
奖金5000元 证书
奖金2000元 证书
优秀组织奖
证书评审标准:1、作品创新性:设计作品特征明确,且新颖,不得与已有设计和产品雷同。2、作品的功能性:作品是否更加易用,是否能更好的满足甚至创造人们的需求。3、作品的美观性:作品造型美观、色彩搭配协调、符合现代社会审美趋势。
七、大赛安排初赛作品提交: 日截止参赛作品初评: 2014年7月复赛作品提交: 日截止参赛作品终评: 2014年11月发布获奖公告: 2014年12月
八、评审委员会评审委员会由国内著名设计师和专家组成。
九、大赛事项说明1、参赛作品须为未经发表的原创作品,严禁抄袭,模仿,谢绝一稿多投,一旦发现将取消参赛资格;2、参评者有义务无偿授权主办方传播、展览、出版、展示参评作品;3、参评者不得要求主办方退回所提交的参评数据,不向主办方提出任何形式的索偿要求;4、根据参赛作品的质量,主办方有保留奖项空缺的权力;5、本次大赛免收报名费,无任何形式的参赛费用,大赛信息发布请以大赛官网为准,所有由参赛发生的交通、食宿、邮递、通讯等费用由参赛者自理。6、大赛主办方保留对大赛条款的最终解释权。
十、联系方式地址: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后溪镇理工路600号邮编:361024联 系 人:张老师邮箱:
附:报名表下载&&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1届圣陶杯作文大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