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首张文满搞笑诗句300首

兵马俑相关线路推荐
华山相关线路推荐
您当前的位置: >
> 陕西民间舞蹈——鼓舞类(陕北腰鼓)
陕西民间舞蹈——鼓舞类(陕北腰鼓)
作者:flyRain 浏览次数:1861更新时间:
22:00:58.0
&&&&“以鼓作舞,鼓之舞之”所形成的民间鼓舞形式,是陕西民间舞蹈具有深远影响和社会价值的代表性舞种之一。据不完全统计迄今在全省流传的民间鼓舞形式约有50多种,不仅悠久、流传广泛,还具有各自的风格特色,显示陕西民间鼓舞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并且有悠久传统和深厚积淀所具有历史价值。&&&&鼓,起源很早。据《帝王世纪》载:相传黄帝杀夔“以其皮为鼓,声闻五百里。”我国甲骨文中亦有“鼓”字记载,考古工作者在挖掘河南安阳殷商废墟时,曾在遗址中发现木腔蟒皮鼓一面,鼓身虽已腐朽,但其遗形仍可清析可辨。1974年在挖掘我省临潼时,曾在土坑中发现过鼓的遗制,证实鼓是起源较早的乐器之一。鼓,传至西周、春秋时,已有了较大发展,不仅表演《大武》时亦用击鼓伴奏,还逐渐形成了20多样鼓种,如建鼓、县鼓、贲鼓、雷鼓、灵鼓、臬鼓、鞞鼓、鼗鼓等。古人将不同材料创制的乐器区分为八音:即匏、土、革、木、石、金、丝、竹。其中革,即属鼓类乐器,称鼓“为八音之领袖,诸乐不可为比”(唐·南卓《羯鼓录》)。《诗经·陈凤·宛丘》中写到:“坎其击鼓,宛丘之下,无冬无夏,值其鹭羽。”《淮南子·修务训》有段描写表演鼓舞的文字:“今鼓舞者绕身若环,曾绕摩地,扶予可那,动容转曲,使绢似神,身若秋药披风,*(上为髟下为发)若结旌,骋驰若惊。”《旧唐书·音乐志》中讲到《立部伎》八部时说,“自《破阵乐》之下,皆擂大鼓,杂以龟兹之乐,声震百里,动荡山谷。”关于鼓与舞之间紧密关系,史料中有大量的记载,说明“以鼓作舞,鼓之舞之”在很早以前已经形成,并做为一种独特的舞蹈形式流传至今。&&&&鼓的用途很广,自古以来曾将鼓用于祭祀、征战、庆典、操练、报时、巡更,包括婚丧嫁娶和喜庆丰收,以及乐舞、戏剧表演等方面,已成为民族传统文化和历代人民群众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活动。陕西民间鼓舞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有反映祭祀的、有反映原始先民狩猎的、有反映古代军旅征战操练的、有反映庆典凯旋的,也有庆贺丰收的;有喜鼓、也有丧鼓;有的节奏铿锵,气势磅礴;有的谐诙、幽默、妙趣横生;有的十几人、百余人集体同敲共打;也有的一、两人进行技巧性表演;有时多人共打一面鼓,有的则是一人敲击几面鼓;有的是边打边跳边转边舞,有的则是队列方正原地敲击;有的是声韵震天犹如雷霆万钧,有的轻点慢敲如吟如诉;有的以激越奔放的气氛震撼人心,有的则用锣鼓表现故事情节;真可谓风格各异,争奇斗艳,显示陕西民间鼓舞丰富多彩的不同形式。由于长期封建统治以及小农经济生产的影响所造成的艺不外传的封闭观念,使陕西民间鼓舞具有鲜明的地域性特点,很多鼓舞形式仅在狭小的范围中得以保存,很难广为普及发展,也很可能是古代诸候分封制度的一种遗存表现,还可追朔至远古先民们各氏族部落均有其特定鼓乐形式,从而使陕西民间鼓舞具有各自的风格与不同的表演程式。此外,还有不少鼓乐演奏形式,如长安县何家营演奏的长安鼓乐,周至县南集贤村的鼓乐表演,以及渔鼓演唱等,虽说这些鼓乐没有舞蹈表演,但却为收集研究陕西民间鼓舞提供了更为丰厚珍贵的传统舞蹈文化史料。&&&&(一)陕北腰鼓&&&&流传于延安、榆林两市所属的近30个县区的一种传统民间鼓舞。因舞者表演时左侧腰间用红绸系挂个长约一尺、直径约4.5寸两面用羊皮蒙制成长形鼓状舞器(过去多用柳树杆挖空制成鼓腔),边舞边用双手挥槌敲击表演(槌长约6寸的细棍,槌尾系5寸见方的红绸)故称为“腰鼓”。&&&&腰鼓与秧歌同属于陕北春节群众“闹社火”、“闹秧歌”时的一种传统民间舞蹈形式。有时单纯以腰鼓为主,有时也可与秧歌及其他民间舞蹈节目共同组成综合性的民间舞队。腰鼓队参加人数不限,均在一对伞头的率领下,由“鼓子手”又称“挎鼓子”与“拉花”(男扮女角或称“包头”),以相等的人数组成,队尾也可有四至六名蛮婆、蛮汉等一类丑角人物。一般的腰鼓队少则二、三十人,多时可达百余人。陕北腰鼓的表演程式以及队形图案变化,基本与秧歌相同。均由打击乐和唢呐伴奏,常用的鼓点有“起点”等,节奏明快,铿锵有力,音韵浑厚,气势磅礴。唢呐以烘托气氛为主,除了由两支或四支长号在开场表演前连续举天鸣奏外,表演时,从头至尾皆由两支唢呐分为上手下手(即高音低音)共同随着锣鼓点吹奏,使锣鼓声、唢呐声、腰鼓声,以及嗨!嗨!的呼喊声交织辉映,融汇成声震山河的磅礴气势。唢呐演奏的曲牌与陕北秧歌相同,常吹奏的有[大摆队]、[搜山令]、[得胜回营]等。&&&&腰鼓队的服装扮有两种:一种挎鼓子均按古代武士装扮,头扎英雄巾,结系脑后,额前插英雄红绒球,带戏曲髯口,上身穿紧身对襟衫,扎护腕,腰系两片战裙,扎板带,扎“人字形”裹腿,穿红缨战鞋;另一种是按民间生活着装打扮,头扎羊肚毛巾,结系额前,穿对襟秧歌彩服或白色对襟布衫,蓝布长裤、黑布鞋。“拉花女”过去多为男扮女装表演,舞者上穿大襟秧歌彩服,系围裙,穿红绣花鞋,用白毛巾包头(结扎在脑后),头插朵红花即可。建国后,均改为妇女或年轻姑娘表演。伞头皆按农民装束,手执灯笼伞或蓝布雨伞,伞顶装一红绸绣球,球穗分成四股从伞顶向四周垂下。丑角人物均按陕北秧歌丑角人物装扮即可。&&&&陕北腰鼓的表演程式与陕北大场秧歌相同,包括“起场”、“谒庙”、“排门”、“搭彩门”、“踩大场”和“转九曲”。在大场腰鼓表演后,也常穿插一些小场节目,除了表演其他形式的民间舞蹈,如“跑驴”、“高跷”、“水船”、“二鬼打架”、“大头和尚”等节目外,也表演“二人对打”、“四人对打”、“八人对打”的小场腰鼓。表演小场腰鼓时要求“挎鼓子”与“拉花”人数相等,表演一段击鼓后,就可接唱“拜年秧歌”(多为当地民歌小调,填新词),说明传统的陕北腰鼓表演时也夹唱,形成一种载歌载舞的形式。以后为了突出腰鼓的磅礴气势,以及集体群打的舞蹈性,有些地方表演时将原有的民间保留的“拜年秧歌”形式删掉了。&&&&陕北腰鼓的表演分为“路鼓”与“场地鼓”。&&&&“路鼓”是指腰鼓队在行进途中边敲边走的一种表演形式。在锣鼓、唢呐的伴奏导引下,由两名伞头并排领队前进。“挎鼓子”分成两路跟在伞头后边击鼓、边前进。排在“挎鼓子”队伍最前面的两位鼓手称为“头路鼓子”。腰鼓舞队行进时,所有“挎鼓子”的击鼓动作变化与衔接,必须看“头路鼓子”的动作变化。“头路鼓子”换什么动作,大家立即换做什么动作。因此,“头路鼓子”均由技艺高超、反映较快、有一定组织、排练、指挥能力的人担任,成为整个腰鼓队的核心和领舞者。“挎鼓子”身后跟随着两队“拉花女”,随着锣鼓边扭边舞边走,队尾跟随着众多的丑角,其中多为蛮婆、蛮汉为主,有时也有扮演孙悟空、猪八戒、唐僧、沙和尚等人物,边走边嘻戏打闹,以增添腰鼓队表演的活跃气氛和喜剧效果。由于“路鼓”属于行进表演,一般动作比较简单、幅度较小,节奏平和、变化不大。常用的动作有“走路步”、“马步缠腰”、“十字步”等。常用的队形图案多为“单过街”、“双过街”、“单龙摆尾”、“双龙摆尾”等。当腰鼓队行至街头广场观众人多时,伞头随即挥伞指挥,腰鼓队即开始了“场地鼓”表演。&&&&“场地鼓”是腰鼓队到达表演地点后,进行广场表演的一种形式,类似秧歌的“采大场”。由伞头挥伞指挥,率领全体腰鼓队开始在场中“打场子”游转,此刻伴奏乐从在场后站成一排,长号齐鸣、锣鼓大作,鞭炮、铁铳子响声不断,使陕北山乡顿时呈显一片热闹红火的气氛。大人、娃娃、妇女、老汉接踵而至,将广场围得水泄不通。伞头率众演员边舞边打场子,让群众后退围成一个圆场,便于腰鼓表演。这一段表演叫“豁场子”,表演节奏缓慢,目的是为打开场地,拉开队伍距离、稳定观众情绪、防止观众拥挤、维持好场地秩序。第二段开始场地表演,动作节奏渐快、队形变化较多、场面逐渐热闹、表演情绪逐渐欢快、热烈。常用的动作有“马步缠腰”、“单腿盖耳”、“击鼓射雁跳”、“侧腿蹬”、“十梅花”等。常用队形图案有“神楼”、“古庙”、“神前挂金牌”、“富贵不断头”、“和尚游四门”等,直到变换成“太阳弧”(即俗称的“卷白菜”)队形后,锣鼓收点,节奏变慢,伞头站至场中央领唱“拜年秧歌”。唱词多由伞头根据地点、对象、环境,即兴编创“四六句”,以表腰鼓队向众乡亲们的祝贺问好拜年贺喜之意。伞头在场中领唱,众人在场边慢步向逆时针方向走转的同时,反复接唱每段唱词的最后一句,俗称接后音。唱的多少和时间的长短,皆以伞头人数多少和演唱水平决定(如在敬神“谒庙”时,有的还需神会会长、磕头烧香拜读祭文等活动)。唱完拜年秧歌后,再开始穿插小场节目。小场节目的多少和有什么形式,全由各腰鼓队的人才和条件而定。小场节目表演结束后,再表演一段大场腰鼓。此刻锣鼓敲得更快,唢呐吹得更紧,击鼓表演得更激烈,众人的情绪更欢快,使表演在强烈的气氛和高昂的情绪高潮中结束。&&&&陕北腰鼓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1988年相继在安塞县招安乡等地发现了两块宋金时期的腰鼓画像砖,其舞姿造型与当今民间腰鼓极为相似,证实我国宋金时代的陕北亦有腰鼓活动。对于腰鼓的起源有多种传说:一种传说认为腰鼓起源于牧羊人独自因长期过着孤独的放牧生活,为了解忧排愁,闲暇时将枯树杆截断,将中间挖空,两头蒙上死羊皮形成一种两头一般粗的筒子鼓(此种筒子鼓在民间仍可见到),找上两根树枝敲击,既可以调剂长期单调孤独的放牧生活,又可以击鼓放牧羊群,久而久之流传于民间。另一说法是由于陕北自古为边疆要塞,素有“上郡咽喉”、“北门锁钥”之称,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也是中原统治者为防御北方外族入侵,屯兵镇守的要隘关口。相传早于秦汉时代,驻守边关的军卒骑旅,多以击鼓报警,或做为练兵习武的一种工具,甚至征战时皆以击鼓助威,胜利时又以击鼓庆贺,久而久之逐步从军旅传入民间,成为深受陕北群众喜爱的一种民间舞蹈活动。至今陕北腰鼓的动作,多以“骑马蹲档”为基本姿态,颇似古代军卒骑马征战的形象。还有人讲:腰鼓起源于民间祭祀;也有人说陕北腰鼓是从我国江南流传的花鼓形式演变而成的。据考证我国唐代乐舞中就有一种“细腰鼓”形式,与当今腰鼓有什么联系也是值得深入探讨的。1981年,在与安塞为邻的原延安市(今称宝塔区)梁村乡王庄村一处叫“墓陵塌”的小山坡上,群众在耕地时偶尔发现了一座古墓。墓中出土了两块人物相同、形制一样的腰鼓画像砖,均系翻模成型后烧制的。经延安文物考古专家鉴定,系我国宋代文物。画像砖上所塑造的打鼓者形象栩栩如生、线条流畅、神态婀娜。舞者赤身、穿灯笼裤,腰挎细腰鼓,彩带飘至前方,侧身、头向左侧仰起,左脚着地,右脚前跨蹬出,双手一高一低做挥槌击鼓状。颇似当今安塞腰鼓中“马步蹬腿”动作中第四拍和“前进步”动作中第二拍形象。击鼓者左侧还有一击镲人物,击镲者双脚跳起,吸左腿,眼看左侧,双手在胸前做击镲状,生动的形象和动感表现正在击镲的一瞬间的神态。通过击鼓与击镲两个不同人物的造型对比,再现了我国宋代的陕北已有了类似当今的腰鼓表演和活动,是研究陕北腰鼓流传发展历史不可多得的珍贵文物史料。&&&&陕北腰鼓历史悠久、流传广泛、特别是在安塞、横山、米脂等地更为普及,几乎是“村村有鼓队,家家有鼓手”,世代相传,经久不衰。正由于它流传的时间长、范围广,参加的人数多,有老有少,由于年龄差异较大,因此在基本舞蹈节奏和动律相似的基础上,又形成了不同风格和形式。其中有文、武之分;也有集体群打与个人表演之别。特别是安塞腰鼓、横山腰鼓、米脂腰鼓最有代表性。流传榆林市榆阳区安乃乡的“小腰鼓”,更为陕北腰鼓增添了几分奇异的色彩。&&& 1942年,延安和陕甘宁边区兴起的新歌秧运动,对陕北秧歌,以及陕北腰鼓等民间舞蹈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广大革命文艺工作者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对陕北腰鼓进行了创新、发展,使古老的陕北腰鼓获得无限生机和活力,并被人民赞誉为“胜利腰鼓”遍及中华大地,做为抒发中国人民胜利的喜悦所形成的“新腰鼓”,迎接新中国的诞生。并做为群众性的舞蹈活动,载入革命文艺运动的光辉史册。&&& 1.安塞腰鼓&&&&流传于延安北部安塞县的一种具有“武鼓”风格的民间腰鼓,其中以真武洞、西河口、谭家营、延河湾等乡镇最有代表性。虽说,安塞山岭连绵、沟壑纵横、交通不畅、土地贫脊,属于经济和农业比较落后和贫困的地区,但勤劳的安塞人不仅善于挥槌击鼓以激励和鼓舞自己战天斗地的劲头和毅力,还使民间腰鼓成为当地群众祭祀祈天、祈求风调雨顺、企盼连年丰收的一种理想愿望,成为抒发思想情感、展现精神风貌、活跃文化生活不可缺少的手段。每逢春节、庙会乃至天旱祈雨敬神以及重大节日之际,几乎村村都组织腰鼓队,家家都有人参加表演,使辽阔的陕北黄土高原成为锣鼓喧天的欢乐海洋。因而安塞素有“腰鼓之乡”的美誉。&&&&过去的安塞腰鼓也有文鼓、武鼓之分,也多按传统的陕北腰鼓程式表演,除了大场表演外,也有四男四女同歌共舞表演的八人腰鼓,以及其他一些民间小场舞蹈组成浩大的综合性腰鼓队。每年春节也要在正式表演前由神会会长组织腰鼓队进行敬神谒庙、烧香磕头,然后再开始进行游村转乡、挨家依户地进行排门拜年,显示古老的传统的腰鼓活动具有祭祀民俗和乡人驱傩的遗风。当地有句俗话:“锣鼓唢呐直响哩,屁股底下棍橇哩!”意思说当地群众听见震天的腰鼓声后,激动的在家坐不住,男女老少争先恐后地跑向鼓场进行围观,不少人常常撵着腰鼓队观看。当地流传着一句话“上到九十九,少到刚会走,挥槌打腰鼓,个个是能手”。现在又有不少姑娘妇女也参与挥槌击鼓的表演活动,出现了不少女子腰鼓队,不仅增添安塞腰鼓表演的艺术色彩,还显示安塞腰鼓所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和深厚的社会基础。&&&&安塞腰鼓历来有种群众自发的竞技性,各村腰鼓队之间,鼓手与鼓手之间,往往有争高比低的争胜欲望。每逢春节县、乡常组织腰鼓比赛,各村腰鼓队踊跃参加,无数鼓手涌入广场争先献艺。数以千计的男女老少云集广场上观看,夜晚群众又随腰鼓队参加“转九曲”,使寒风凛冽的正月十五的塞上陕北高原,沉浸在无限欢乐之中。特别是两队腰鼓路上相遇后又互不让道,此刻两队腰鼓锣鼓大作、唢呐高奏,各队鼓手奋力击鼓,如痴如狂,鼓声滚滚似春雷,舞姿犹如奔驰的战马,打至高潮时,锣鼓暂息,两队伞头出场对唱秧歌,如有一方伞头答不上,或唱“跌了”(即唱错了);或者一方在腰鼓击打过程中,鼓点打乱子,并随着另一方的节奏敲起来,动作也不整齐,队形也跑乱了,就算比赛失败,应主动认输让道。这种自发式的比赛和相互对打,不仅表现腰鼓队与广大鼓手们的争胜心,同时在客观上也起到了相互观摩交流学习,共同切磋技艺的作用。对当地腰鼓活动广泛普及,以及表演技巧水平的提高,鼓手人才的培养都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安塞腰鼓其所以能在全国各地有较大的影响,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欢迎,并成为具有陕北黄土文化和民间舞蹈的一种具有典型代表性舞种,关键在1942年延安和陕甘宁边区兴起的新秧歌运动的影响下,边区政府的重视与支持,使秧歌运动得以创新、发展、普及和提高的一个根本性前提。1935年中央红军经过长征胜利到达陕北,延安成了中国革命的中心,万众瞩目的圣地,边区政府推行的一系列政策使当地人民的社会生活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些势必会反映到民风民俗和秧歌腰鼓活动之中,于是出现了崭新的思想感情,鲜明的时代气息,浓郁的乡土,精湛的艺术技巧,使传统古老的民间腰鼓赋于新的生机和活力。并以磅礴的气势、激越的情感、铿锵的节奏、奔放的舞姿,生动形象地塑造出世代生活在黄土高原上的陕北汉子所具有质朴、憨厚、粗犷、奔放的开朗性格和所具有的乐观主义精神风貌。特别是将过去自娱自乐各自随意击打的自娱表演,通过多年举办不同形式的培训活动,对当地腰鼓动作舞姿、节奏、击鼓技巧,以及队形、图案和锣鼓唢呐伴奏,包括服装化妆等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规范和提高。并将个人的自由表演,改为统一的集体群打,删掉“拉花”伴舞和其他形式的小场表演的民间舞蹈,着力集中在腰鼓表演下功夫,并将文鼓、武鼓中的精华进行有机地结合和融汇,并吸收了民间拳术和秧歌中不少动作,使其形式更壮美、风格更突出、表演更精彩、技艺更精湛、气势更恢宏、场面更感人。特别是数百人的集体群打表演时,震撼的鼓声唢呐声和激越的呼喊声交相辉映,奔腾跃起的踢腿旋转舞姿,缠腰挥舞的飞旋鼓槌,浩大壮阔的恢宏场面,伴以脚下飞扬的黄沙土浪,犹如千军万马腾奔,好似黄河巨浪翻滚,给人们以“力”与“美”的艺术感染和激励,难怪人们称颂说:“安塞腰鼓是一首华夏民族精神的颂歌。”&&&&由于多年来安塞腰鼓坚持创新发展和普及提高,使其形成了完整优美的一种鼓舞表演。当地群众赞誉说:“式子慷慨码子硬,鼓手挥槌有股狠劲,跳转踢蹲有股蛮劲,鼓声听了让人带劲,看了腰鼓给人鼓劲。”特别是鼓手在挥槌击鼓过程中,情不自禁摇头晃肩,使内在感情与外在动律的有机结合,不仅具有神形兼备、气宇轩昂的精神风貌,还有一种潇洒利落、挺拔俊秀的英武姿态。既有粗犷豪放的阳刚之美,也有惟妙惟肖欢快活泼的细腻情感表现。特别是“踢、踏、跳、转”、“马步踹腿”、“踢腿绕转”、“弓步跳跃”、“弓步撒腿跳”等技巧的发展创造、可堪称是安塞腰鼓表演的技巧绝活。当今涌现出的许多年轻鼓手如艾秀山(1933—)、张国义()、刘延河(1960—)、白广东(1961—)、钟高社(1959—)、谭海子(1962—)等都成为当今安塞腰鼓的代表人物,对推动、提高、发展安塞腰鼓活动和人才的培养都做出了积极的贡献。1951年,艾秀山参加了全国民间音乐舞蹈会演后,给中国青年文工团传授了安塞腰鼓,中国青年文工团参加布达佩斯世界青年学生联欢节表演的《安塞腰鼓》获特别奖。&&& 1979年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安塞腰鼓有更大的普及、发展和提高,多次在全国全省获大奖,还参加1991年在北京举办的第11届亚运会开幕式,1997年还组队赴香港参加了欢庆香港回归的喜庆活动。使安塞腰鼓名传暇尔,成为具有民族精神和时代气息,并倍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和欢迎的一种民间鼓舞形式。&&& 2.横山腰鼓&&&&流传于榆林市横山县各乡镇的一种民间腰鼓。相传陕北腰鼓最早起源于横山县。由于横山土地贫脊,连年遭灾,很多横山人逃荒他乡,也将腰鼓传入外地。其中去安塞的人最多,迄今安塞很多打腰鼓的人祖籍多为横山,大都是从横山逃荒至安塞落户的。&&&&据当地艺人介绍,横山腰鼓明代前俗称:“打花鼓”,后因表演中的“鼓子手”均将鼓侧挂于左侧腰间,故逐渐称为“腰鼓”。民国三十六年(公元1947年)横山遭到百日大旱,当地乡民为了求神祈雨,殿市乡曾组织了一支二百人的腰鼓队,抬着神楼子,在当地庆丰寺连续三天进行了通宵达旦的击鼓祈雨活动。可巧,老天终于下了雨,老乡们为了感谢二百人的祈雨敬神的功绩,称其为“神龙腰鼓队”。&&&&横山腰鼓和陕北秧歌一样,有着逢年必闹、遇节必舞的传统乡俗。每到正月初七、八时,各村均组织大小不等的腰鼓队,开始了“闹红火”、“闹秧歌”活动。腰鼓队可独自组织,也可和秧歌、高跷、竹马、旗舞、寸跷等形式组织成综合性的民间舞队。在神会会长或伞头的带领下敬神谒庙、排门拜年,也象秧歌的活动程式一样,通过“搭彩门”进行邻村之间的互访和交流演出外,还可以通过“踩大场”进行友谊比赛。打腰鼓已成为横山群众年节时一种具有广大群众积极参与的一项传统民间文化活动。特别是丰年更是当地大闹红火的好时节,成为人人参加老少齐闹的一项活动。如有的小伙子不会打腰鼓,不参加春节“闹红火”,要找个媳妇都有不少困难。因此,打腰鼓已成为当地男人们必学的一种技艺,不少的人从小就跟在腰鼓队尾学跳起来,成为世代相传的一种群众性的民间鼓舞表演,长期繁衍生息在横山脚下、无定河畔。&&&&横山腰鼓分为“文腰鼓”与“武腰鼓”两大类。“文腰鼓”一般由老人表演居多,又称“老人腰鼓”。表演时常由三个老人与一个小孩共舞同敲,以示延年益寿返老还童之意。常用的动作有“缠腰打”、“掏腿打”、“转身打”、“前进步”、“十字步对打”、“对转”等。此种腰鼓在当地又称“下三路”动作。“武腰鼓”又称“后生腰鼓”,也叫“上三路”,多由年轻小伙或由体力充沛、精神焕发的中年人表演。节奏铿锵有力,舞姿跳跃欢快,动作奔放有力,气氛强烈粗犷。动作幅度大、力度强、节奏快、变化多,在连续的跳跨蹦转、踢蹲翻踏的运动中,总是在“快而不断、狂而不乱”的套路中进行。当地艺人还总结归纳了几句口诀,以便使人们更好地熟练掌握表演技法:“转身击鼓踢腿时,跑跳腾空接跪打,蹩蹦有力跨步打,翻个斤斗蹲步打。”&&&&横山腰鼓的表演形式有四种:&&&&(1)小场腰鼓:由一名鼓子手与一名拉花表演的双人歌舞。表演时有说有唱、边歌边舞。常在大场表演结束后,与其他舞蹈形式相继交叉轮换进入大场表演。过去还常表演一些带有简单故事情节内容的节目,如《送郎参军》、《还家门儿》等。由于腰鼓表演动作激烈,有时出现上气不接下气的现象,很难有气力再接唱,因而使这种形式逐渐消失了。&&&&(2)四人腰鼓:至今在边远山区仍有此种形式。所谓四人腰鼓,指表演时必须有四名“鼓子手”和四名“拉花”,成双成对地同场表演。“拉花”可手执彩扇,也可双手随鼓点节奏敲小镲,有时也可边敲边唱,对歌对舞。此种形式属于大场腰鼓表演结束后的一种小场节目,迄今仍能在安塞、米脂等地时有所见。&&&&(3)老腰鼓:一种常见的春节民间传统的腰鼓舞队形式。表演程式:在锣鼓唢呐的伴奏下,由一名手执灯笼伞的伞头,率领8名“鼓子手”和8名“拉花”,以及其他民间舞蹈节目和队尾蛮婆蛮汉等一批丑角组成的综合性民间舞队,游村转乡,挨门拜年。表演程式与安塞腰鼓和陕北秧歌程式基本一样,表演的形式也包括“路鼓”、“场地鼓”两种。横山腰鼓与安塞腰鼓的差异和风格根本区分在于横山腰鼓突出舞者的自娱性,全由鼓子手在同一的节奏中任意表演、即兴发挥,至今对动作、舞姿从未进行过统一和规范。特别是舞者双腿屈膝下蹲,上身后仰挺腹的动作,形成了一种拙而不笨、粗而不野、狂而不蛮、垮而不丑的一种粗犷、刚健、质朴、浑厚的陕北汉子的形象。由于不强调整体动作的统一性、规范性,使“鼓子手”的舞姿各有千秋、变化多端,真可谓是多姿多彩、千奇百态。展现了横山腰鼓丰富多彩的韵律特色。这和安塞腰鼓强调表演性,并对全县各乡镇的腰鼓打法、动作变化等都进行了严格的统一和规范,形成了不同风格和特色的鲜明对照。有助于全面、深入、广泛地搜集陕北腰鼓的舞蹈语汇和变化发展的艺术特色。&&&&(4)新腰鼓:自1942新秧歌运动之后,陕北各地出现了一种以腰鼓为主的表演形式。在伞头的率领下,组织数十名或百余名“鼓子手”进行广场性的群体腰鼓表演,并将腰鼓队中的其他形式,包括“拉花女”、小场舞蹈节目以及队尾跟随的各类丑角人物等都删除了,成为一种纯腰鼓表演形式,从而更突出了震撼人心的表演气氛和情绪,以及民间腰鼓的时代特色和精神风貌。新腰鼓在安塞县更为普及和发展。&&&&至今,许多城市的厂矿、机关、学校、单位、部队也乐于组织腰鼓表演,特别是喜庆的日子,组织活动进行庆贺,借以抒发人们节日的喜悦和欢乐。也有许多老年人将打腰鼓作为一种健身活动,长期坚持锻炼。幼儿园里的小娃娃也将打腰鼓做为活动,有时也登台表演。新腰鼓在动作上没有民间腰鼓那样激烈、奔放,节奏变化也比较单一方整。常用的动作有“行进步”、“十字步”、“掏腿打”、“双飞燕”、“侧身吸腿打”等。新腰鼓是对民间腰鼓的更大普及和发展,已成为是在城乡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化活动。&&& 3.米脂腰鼓&&&&流传榆林市的米脂县各地,以及榆林市榆阳区南部与米脂县毗邻的镇川堡、鱼河等乡镇的一种文腰鼓形式,通称“米脂腰鼓”。其中以米脂的龙镇丁家沟村、郭兴庄乡的榆林洼村、城关镇的孙家沟等地的老人腰鼓队最有代表性。所谓“文腰鼓”节奏缓和、力度较小,没有大的跳跃旋转动作,以表现悠然自得的情绪为主。多为中、老年人表演的一种形式。表演时舞者头扎羊肚子毛巾(结系额前),穿对襟秧歌彩服(也有的穿随身衣服),身挂一个两头一般粗的老式桶子鼓,即可随着秧歌队参加表演。表演时人数不多,少则七、八人,多则有二十余人。常用的动作有“上路鼓”、“凤凰三点头”、“走路步”、“十字步”、“左右侧蹬腿”、“缠腰打”、“劳动步”、“金鸡啄米”、“三步一停”、“四步三望”、“鲤鱼跳龙门”等。特别是有的老人腰鼓队均为年过花甲的老农民表演,突出自娱自乐性,各人随着锣鼓节奏尽情地随意击鼓表演,不强求动作的统一整齐,只求悠然自得的任意扭跳。虽说老人们的击鼓动作较少,炽热奔放的大幅度跳跃旋转、踢腿蹬踹的动作也不多,但潇洒自如随意发挥的即兴表演成为腰鼓的又一风格特色。也有的腰鼓队中,常有十岁左右的小娃娃参加,可一人表演,也可双人对打;也有多人群打的,以及老人与小娃娃的相互对打的,浓郁的生活气息以及老少之间动作的强烈对比与鲜明形象反差,使腰鼓表演增强了观赏的趣味性。也有的在老人腰鼓队中,增添几位男扮女装的“拉花”,他们有的敲马锣,有的拍小镲,随着锣鼓唢呐节奏,往返穿插于腰鼓表演的队伍中。当打至高潮时,全体“鼓子手”与“拉花”还情不自禁的引吭高歌,边舞边唱,充分表现群众自娱自乐的欢快情绪。&&&&米脂腰鼓与横山的老人文腰鼓相似,也分为“路鼓”、“场地鼓”(当地又称“进院鼓”)两种形式。常用的队形有“双十字”、“八角楼”、“单古庙”、“月照葡萄”、“羊葫芦”、“四门斗底”等。米脂县郭兴庄的老鼓手张文满(1924—),曾于1944年在延安杨家岭参加过秧歌队,并去枣园给党中央领导跳着秧歌打着腰鼓进行拜年。横山县武镇元庄科村的贺长宏(1928—)自幼擅于打腰鼓,技艺娴熟,动作粗犷,特别是他的“过堂转身”动作可一口气连做30多遍,被群众誉为“满场飞”,成为当地名传遐尔的一名头路鼓子。&&& 4.安乃小腰鼓&&&&流传于榆林市榆阳区安乃村的秧歌队中还有一种小腰鼓形式。鼓长约20厘米、直径约8厘米,用一条长约6尺多的红绸挂在右肩上,小红鼓斜垂于左侧大腿旁,表演时可随时用左手将鼓举起,用右手手指拍击。动作灵活,节奏简单,随着秧歌舞步、以及队形转换变化的同时,舞者一边扭跳一边随节奏拍击小腰鼓,为秧歌表演增添了奇异的风格与特色。&&&&安乃秧歌队也有两名伞头领舞,队尾跟随着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等人物,表现唐僧西天取经的故事。而秧歌队中的“挎鼓子”与“拉花”的化妆与服装与其他秧歌队不同。“挎鼓子”均画丑角,有的画白眼窝,有的涂成满脸白,上身翻穿羊皮袄,头戴白毡帽,或烂草帽,身挂小腰鼓;“拉花”也画丑相,有的穿大襟棉袄,有的也翻穿羊皮袄,有的手拿烂蒲扇,有的手拿擀面杖,类似蛮婆丑角一类的人物。所用的锣鼓与唢呐曲牌与一般陕北秧歌伴奏相同。所表演的队形场图也常用“双过街”、“剪子股”、“挂四斗”、“牛眼睛”、“捲白菜”等。基本动作与陕北秧歌相同。“挎鼓子”边扭边拍小腰鼓;“拉花”边扭边扇大蒲扇或舞动手中的擀面杖,动作夸张,表演滑稽。舞至高潮时,全体演员边舞边唱,相互对舞、对唱。有时还有四人一组的变换队形。使安乃的小腰鼓表演具有幽默风趣活泼欢快的一种格调。&&&&安乃小腰鼓虽说没有更复杂的技巧和动作变化,但由于小腰鼓没有固定在腰间,可以用左手任意地前举、上扬、左摆、右晃,不停地变换各种姿态,并伴以铿锵的鼓声,使表演具有丰富多变的形象,以及欢泼快活的气氛。特别是安乃秧歌舞队的化妆打扮,以及所有的丑角造型,更有点象古老的乡人驱傩遗风。
更多相关文章
我要发表评论
预订常见问题
怎么在线预订和网上支付
签署旅游合同
其他旅游相关事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搞笑诗句300首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