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pink floyd money新专辑The Endless River

Stephen Hawking将与Pink Floyd在乐队的新专辑《The Endless Riv_pinkfloyd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4,002贴子:
Stephen Hawking将与Pink Floyd在乐队的新专辑《The Endless Riv收藏
Stephen Hawking将与Pink Floyd在乐队的新专辑《The Endless River》再次合作,在一首名为“Talkin* Hawkin”的歌曲中献声。这是霍金与Pink Floyd的第二次合作,上一次是在1994年的专辑《The Division Bell》中。 《The Endless River》将于11月10日发行,墙裂期待!
说好的十月呢
“这是霍金与Pink Floyd的第二次合作,上一次是在1994年的专辑《The Division Bell》中。”具体是指哪首歌啊
卧槽 没听出来啊 keep talking里面有他说话得声音?
animals,Then
imagination,We
@电音狂魔霍金
------来自 爱贴吧HD for Windows8
这样啊,真是牛叉
原来他也能摇滚啊
登录百度帐号我的游戏推荐游戏
后查看最近玩过的游戏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如何评价Pink Floyd新专辑The Endless River_百度知道
如何评价Pink Floyd新专辑The Endless River
我有更好的答案
按默认排序
还在镜子面前给自己打气;The endless river&#47,深刻批判呀,没那么鲜明的节奏呀。光辉是一时的,所以风格可能会有一致性这一首新歌的开场音效特别像《The Division Bell》那张专辑,river,并不是要来革新什么摇滚乐。新做的录音是2013年开始的,而这也许就是他们最后一次做这个了, 事实胜于雄辩嘛,那就是上一张正规录音室专辑。于是可以看出来Dave更多地关注的是一种个人的人生观了。标题The Endless River。至于再来一次。预计风格延续《The Division Bell》,生活就是endless,“we bitch and we fight”就足可以体现特色了,穿过一片云海。所以现在作品主题就更平静了,come back to life ,面朝太阳的光芒。像Wright已经没机会了, iland ,电视文化等,在一起的还在一起,而是再回顾一次他们自己最热爱的东西,也没有那么多苦大仇深了,但主题能够听得出来。 我对乐理不太懂。就像《愤怒的公牛》,“the water flowing &#47,有一小段solo同《Time》是很相似的。依然宝刀未老,不需要再刻意去做出让别人觉得厉害交口称赞的东西了。但估计这也可能是这张作品里面唯一唱得一首歌。所以从态度上,他们这几个搞毛了的好基友们已经做出这么大成就来了,作品主题都很明显,我给这首音乐和这张专辑,讲不太清楚,拳王拉莫塔最后成了一个讲段子的人,毫无疑问他不再是一个伟大的拳手了,但不可否认,就我的观点而言,像《Amused To Death》里面,就是上一张专辑的发行时间,悲天悯人呀。那首歌开头一句歌词。Waters比较哲学,没有什么突破。专辑方面。还有一部分是1969年录制的,也许这部分会比较和以往的不一样,也就是《High Hopes》的最后一句“The water flowing&#47,撑一条孤舟,grass,在《The Division Bell》里出现过。但是你仔细听他们的《Comfortably Numb》。他自己做的《On An Iland》整体性很强:一名年轻男子着敞领衫。对Dave的批评主要是音乐元素使用总是沿袭最经典的《The Dark Side of the Moon》,尽管Rogers离团后那几张更加无所突破,消费主义。对此一下,有人觉得由Dave主导的乐队创作大不如从前了:Dave的风格注重旋律,散的散了,他永远是个斗士; the endless river &#47。回顾自身,因为这张新作品有部分录音是1993年完成的,Dave使用的意象都是自然物,很多悲天悯人的独奏,等待吧,如果因为这说《The Wall》不经典是说不过去的,大概就是容易让我想到《Life of Pi》。封面设计描绘的是,不能预测会有些什么样叼炸天的东西。现如今各成员分道扬镳,就不需要再得到什么肯定了。配合标题有一种神韵吧。Waters依然延续他的社会化主题,听了之后身临其境的感觉,相对而言,louder than words 。仍然像上面提到的《High Hopes》那最后一句;Forever and ever ”看见有人讨论Dave和Waters的创作能力,也就是原声专辑《More》和半录音半现场那张《Ummagumma》录制的时候,去世的去世了,节奏把控很好,主题次之,Waters离开后,体制,正面评价和预期的正面评价; forever and ever”人之将去时。以上的评论仅针对这首歌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来自子话题:
&a href=&http://www.independent.co.uk/arts-entertainment/music/features/70-reasons-why-bob-dylan-is-the-most-important-figure-in-popculture-history-2286368.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70 reasons why Bob Dylan is the most important figure in pop-culture history&i class=&icon-external&&&/i&&/a&
来自子话题:
一直遗憾他们的故事怎么没有拍成纪录片。&br&&br&如果一定要找一个组合做偶像,就找beyond这样的吧。&br&歌词&br&作曲&br&演唱&br&无可挑剔&br&他们会用作品吸引住你&br&然后,当你知道了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故事,就会叹息,怜悯&br&最后,尊敬。&br&&br&在乐队辉煌的时候,黄家驹的逝世就像一阵凄厉的solo。下面怎么办,是结束,还是继续。没有观众要求返场,然后呢。&br&&br&虽然说黄家驹是乐队的首脑,而且他逝世后确实整个乐队一直低迷到解散再到无数次在各种商演上使用遗产,然而,beyond的璨光永不灭。&br&&br&最近很火的事情是乐队的黄贯中被浙江卫视的跨年演出遗忘,不管事实如何,就看他发的微博。&br&&br&這就是新年的第一天:[我在疑惑的舞台上奏起了結他,聲音把那些正離場的人群拉回來,場燈開了,攝錄也停了,連工作人員都在我背後轍了,經理人和歌友們在草泥馬,我的團隊都瘋了,但我沒有讓音樂停下,我怒,但不沮喪,甚至慶幸自己擁有這種音樂,它叫搖滾樂。]謝謝上蒼給我那麼好的歌迷和這一月一號。&br&&br&这样的态度是beyond剩下的人这么多年一直持有的。灯光熄灭了,我们还在唱。有多少指责也好,多少枷锁也罢,泣不成声,怒摔吉他之后又过了多少年。为了生活为了残余的音乐梦想,唱着无人问津的歌。&br&&br&黄家驹是beyond的巅峰也是坟墓。剩余的三人继承了他的遗志却又因为他而永远无法"beyond"黄家强、叶世荣、黄贯中。也请记住剩余三个人的名字。&br&&br&我一直觉得,无论是作家,演员,还是乐手。我们都应该把他们的作品和他们的人格分开,因为如果不这样那么真相会让人很受伤。&br&&br&然而beyond是少数品学兼优的好学生。&br&况且,他们的成绩已经不会再改了。&br&以他们为偶像很安全,很怀旧。&br&&br&他们为我们带来了很多好歌,带着自己的思想与热情。然后他们又用惨淡的血和漫长的泪为自己的歌做了最好的注解&br&&br&一生经过彷徨的挣扎 自信可改变未来 问谁又能做到&br&-----光辉岁月&br&&br&仍然自由自我 永远高唱我歌 走遍千里&br&-----海阔天空&br&&br&那里那天不再听到在呼吼的人&br&再见往昔景仰的那样一道疤痕&br&-----长城&br&&br&秋风秋雨的度日&br&是青春少年时&br&迫不得已的话别&br&没说&再见&&br&-----大地&br&&br&逼不得已唱下去的歌里还有多少心碎&br&可否不要往后再倒退 让我不唏嘘一句&br&-----岁月无声
一直遗憾他们的故事怎么没有拍成纪录片。如果一定要找一个组合做偶像,就找beyond这样的吧。歌词作曲演唱无可挑剔他们会用作品吸引住你然后,当你知道了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故事,就会叹息,怜悯最后,尊敬。在乐队辉煌的时候,黄家驹的逝世就像一阵凄厉的solo…
来自子话题:
酷。&br&&br&黄家驹是我中学时代知道的最酷的人之一,另两个是乔丹和杨过。他们的共通之处:达到某一领域的最高水平,不为讨好外界而矫揉造作。这三个人均未以牛逼一方为满足,乔丹打篮球没对手了就去打棒球,杨过神雕侠侣绝迹江湖,黄家驹则去了摇滚更有可为的日本。&br&&br&黄家驹能够用音乐充分的表达自己,他那些直抒胸臆的歌富有感染力,不知道中国 70 后到 85 前出生的大约 15 年的男性有多少人从他的歌声中体会到豪迈与孤独,找到力量与情怀。&br&&br&当然,有人说他商业化,但我不认为一个极度投诚商业的人能在去世二十年后依然被人传唱。事实上,在黄家驹之前或之后,香港乐坛都没有人比他更血气方刚、不装 13 了。
酷。黄家驹是我中学时代知道的最酷的人之一,另两个是乔丹和杨过。他们的共通之处:达到某一领域的最高水平,不为讨好外界而矫揉造作。这三个人均未以牛逼一方为满足,乔丹打篮球没对手了就去打棒球,杨过神雕侠侣绝迹江湖,黄家驹则去了摇滚更有可为的日本…
来自子话题:
总结一下上面的回答,大概有以下几个原因:&br&1、陈奕迅个人在唱功方面就属于顶尖水平,选手无论在唱功,还是声音方面很难有突破;&br&2、陈奕迅真正好的歌曲都是粤语歌曲,好声音貌似没有对粤语歌曲的评判标准;&br&3、歌曲相对比较熟悉,观众反响会小很多;&br&4、可能不符合导师的喜爱,陈奕迅有时候玩音乐比较多;&br&5、个人认为陈奕迅的歌确实不好唱。
总结一下上面的回答,大概有以下几个原因:1、陈奕迅个人在唱功方面就属于顶尖水平,选手无论在唱功,还是声音方面很难有突破;2、陈奕迅真正好的歌曲都是粤语歌曲,好声音貌似没有对粤语歌曲的评判标准;3、歌曲相对比较熟悉,观众反响会小很多;4、可能不…
来自子话题:
王菲都成为了全中国最牛逼的果儿,你还想要什么证据啊!(摔!
王菲都成为了全中国最牛逼的果儿,你还想要什么证据啊!(摔!
来自子话题:
-&br&&div class=&video-box& data-swfurl=&/player.php/sid/XMTEyODQ1NTEy/v.swf&&&div class=&video-box-inner&&
&div class=&video-thumb&&
&img class=&video-thumbnail& src=&/B3928AB0CAE008FC581B895F3B9-A3CD-E62C-5B55-22FC8A6D332A&&&i class=&video-play-icon&&&/i&
&div class=&video-box-body&&
&div class=&video-title&&Bob Dylan - Just Like A Woman&/div&
&div class=&video-url&&/v_show/id_XMTEyODQ1NTEy.html&/div&
&/div&&/div&&br&&br&&b&不就像个婆娘&/b&&br&&br&无人与我同悲的今晚,大雨将我浇灌。&br&眼睁睁看那女人,向全世界,展示她的华丽新装。&br&蝴蝶结发带,也扎不住她一头的卷发张狂。&br&&br&她允取允求,像个婆娘,真它妈像。&br&她上床打炮,像个婆娘,真它妈像。&br&她喊疼时,哀哀嚎叫,也像个婆娘。&br&但她崩溃时,却叫人一眼看穿那「小屁孩」的真心模样。&br&&br&人称玛丽女皇,吾友是也。&br&今日离别,我和她,总要宿命再会。&br&都不用幻想了,各位,&br&这女人已无可挽回。&br&除非她自己终能理解:&br&她也是贩夫走卒,她也要引车卖浆。&br&再装也一样,再多安非它命也一样,再多珠宝也一样。&br&&br&她允取允求,像个婆娘,真它妈像。&br&她上床打炮,像个婆娘,真它妈像。&br&她难受时,哀哀嚎叫,也像个婆娘。&br&但她崩溃时,却叫人一眼看穿那「小女混蛋」的实心模样。&br&&br&大雨不停,却让我口干欲死。&br&我无奈只能和你避雨一处,最难忍的,是你那破嘴咒骂不止,&br&雨能躲,我满心煎熬,却无从躲过。&br&分分秒秒都不能忍受,只因咱俩不是一路货色。&br&&br&是的,我坚信你我得就此了断。&br&它日重逢,老友再会,&br&我他妈再穷再苦,你再油再富,也请一定视我陌路。&br&&br&呵,你假模假样地,像个婆娘,真它妈像。&br&妳上床打炮,像个婆娘,真它妈像。&br&痛苦上身时,你哀哀嚎叫,也像个婆娘。&br&但妳崩溃时,却叫人一眼看穿那「小女痞」的恶心模样。&br&&br&-
-不就像个婆娘无人与我同悲的今晚,大雨将我浇灌。眼睁睁看那女人,向全世界,展示她的华丽新装。蝴蝶结发带,也扎不住她一头的卷发张狂。她允取允求,像个婆娘,真它妈像。她上床打炮,像个婆娘,真它妈像。她喊疼时,哀哀嚎叫,也像个婆娘。但她崩溃时,…
来自子话题:
你提到的《Viva la Vida》,可以直接杀进我心中的N首神曲的前三名,且不提旋律有多优美,单是歌词就使我受到很深的震撼,这首歌表达的是法王路易十六一生的写照,其气场十分宏大,人的一生,不论伟大或平庸,不论富有或贫乏,不论功过是非,一切都将在时间的长河中归为尘土。酷玩当年也凭借此曲登上了告示牌冠军,也拿下了年终的格莱美。&br&《Fix You》的特别之处是,整支歌马汀都在用假声演唱,只在结尾用到浑厚的声音,给我印象最深的是MV,在一长段伴奏中,马汀跑向体育场,当数万人与各色灯光交错的出现,我感受到的还是深深的震撼,如果说《Viva la Vida》带来的是一种文艺复兴式的人文关怀,那么《Fix You》带给我的则是灵魂的拯救,无数次,当我过完浮躁或焦虑的一天,到了夜晚,聆听《Fix You》响起,我的心似乎又能平静下来,歌词唱到:“当你试尽全力,却还是得吞下败绩;当心想事成时,却发现这不是你想要的;当感觉身心疲惫,却怎么也无法入睡”,我在陷入困境之时,试着努力寻求一种声音,使我安定、淡忘、再到解脱,人们习惯借酒消愁,我更喜欢借歌消愁。&br&酷玩还有一首让我此时很想说到的歌——《Strawberry Swing》,它的歌词我始终不懂,但听这首歌的时候,我的脑中总会浮现一段这样的慢镜头,深秋某处村庄,年轻的人们围着田埂上大树下的秋千嬉戏,他们从下午一直玩到看见了夕阳的余晖,也不舍得离去,我想到,有一天这里的人们终究都会离开,我不会知道他们去了哪里,也不会知道他们什么时候回来,而这里一切的颜色仍会随着季节更改,流水依然不会停息,秋千还会停在原处。&br&今天上知乎,收获良多,刚才还看到“该如何评价某乐队”和“某乐队是否被过誉”等讨论,我私以为,创作歌曲或电影、文章等,先要出于真情实意,才能使观众或听众产生共鸣,当我真正爱一支乐队的时候,我明白,他们替我自己的内心发出了某种声音,长久以来,我不知道该如何表达,现在他们全都唱了出来。
你提到的《Viva la Vida》,可以直接杀进我心中的N首神曲的前三名,且不提旋律有多优美,单是歌词就使我受到很深的震撼,这首歌表达的是法王路易十六一生的写照,其气场十分宏大,人的一生,不论伟大或平庸,不论富有或贫乏,不论功过是非,一切都将在时间…
来自子话题:
以下是我大学老师的原文。当时懵懂的我看完心情久久不能平静。&br&
最后一部分“文化背景解读”的最后几小段,应该属于我的老师的私货,大家理解就好,相关的意识形态争论和各自理解,立场不同,阶层不同,利益诉求也不同。&br&
重要的是跳出主流宣传意识形态感知真实的能力。&br&&br&&p&&b&“犹如滚石”拆白录&/b&&/p&&p&弓枚/文&br&&/p&&br&&p&我说,&b&了解战后美国历史的重点是60年代,60年代的重点是反文化运动,而反文化运动的首选主题歌就是这首Like a Rollin’ Stone。&/b&甚至可以这么说,能充分理解这首歌的内涵,就抓住了战后美国文化的核心。&/p&&br&&p&我这样说不是因为美国摇滚权威杂志《滚石》将这首歌评选为有史以来最具影响的歌曲,我要跟着起哄;不是因为文化评论家Greil Marcus针对这一首歌就写出一本283页的著作:&em&Like A Rolling Stone: Bob Dylan at the Crossroads&/em&,我也兴起,东施效颦;也不是因为十几年前我用这首歌名作为自己评介美欧摇滚乐的书名,现在要做个拾遗补缺的更新版;也不是因为Bob Dylan连年被提名角逐诺贝尔文学奖,需要我声援;也不是因为我对哗众取宠的电影,Bob Dylan传记片&em&I’m Not There&/em&的厌恶;也不是因为我对Dylan自传《回忆录第一部》有不同的感受……。&/p&&br&&p&实在是因为对战后美国文化的认识有了提升,而我希望在课程中有一个清晰有效的讲法。&/p&&br&&ul&&li&&b&基本概念&/b&&br&&/li&&/ul&&br&&p&在介绍Bob Dylan的喧嚣声中,最甚嚣尘上的论调是:虚无论。比如有说:“Bob Dylan的作品涉及太过丰富的美国文化,我们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完全搞明白。”再比如:“你又不是Bob Dylan,你怎么知道他想表达什么?”再比如:“Bob Dylan本人一次次证明那些试图解读他的人是愚蠢和错误的。”&/p&&br&&p&我们需要反复强调的是,&b&研究流行歌曲和流行文化我们关心的不是作者本人那些个人化的动机和感触,而是作品带给受众的普遍效应。&/b&我们关心的是听众对Dylan歌曲的共性认识,而这无疑是时代文化决定的。因此我们关心的是历史文化背景,关心作品在特定背景中的作用和特点。Like a Rollin’ Stone的重要性在于,&b&一首主题并不明晰可鉴的歌为什么在60年代中期引起强烈的共鸣,又为什么历经40多年仍被广泛认同,它是基于怎样的文化背景和观念。&/b&至于这首歌的主人公原型是不是Edie Sedgwick,歌中Napoleon in rags是Andy Warhol还是Bob Dylan本人,这类问题完全不在我们的研究范畴,即作为流行文化,这类问题的答案是完全没有意义的。&/p&&br&&p&但为什么虚无论能在当今文艺评论中大行其道?因为它符合西方意识形态下的基本认识论。&b&虚无论虚无的是什么?是理性认识。它不虚无的又是什么?是你自己的感性直觉。&/b&整个西方意识形态和文艺理论的主基调是本能至上,它导致认识虚无的概念流行,结果是人们放弃对相关历史知识和理性认识的了解,不去尝试理解不好理解的观念,而一味相信自己本能的部分和不知不觉中受到的主流媒体的影响。&b&这就是西方主流价值观所期望的结果:随心所欲,从欲而动。&/b&当我们的社会在疯狂拥抱美国所代表的所谓科技文明和管理文明,对其研究无孔不入的时候,想当然地认为美国也代表了政治文明和文化文明。在如此热潮中,为什么美国文化的本质没有必要完全搞明白呢?&/p&&br&&p&基于虚无论的认识,许多人在自己极端无知的情况下,居然振振有词地指责像歌曲Like a Rollin’ Stone,专辑唱片Sgt. Pepper和电影《毕业生》等公认的杰作为浅薄和恶俗。我们说无知不是罪过,但把无知当个性就不免让人鄙夷不屑。&b&有不少评论Like a Rollin’ Stone的人不仅对文化背景一知半解,而且对歌词文本理解就谬误百出,这就难怪他要一派虚无。&/b&文本理解不准本来也没有什么,人人都有知识的局限,但如果没有自知之明,偏偏还要据此跳出来唱反调,这才是最滑稽可笑的一类。&br&&br&&/p&&ul&&li&&b&题目解读&/b&&/li&&/ul&&br&&p&在我们讨论歌曲的意义之前,在搞清楚文本的字面意思之前,我们先说说歌曲的题目。从一开始我就将歌名译为“犹如滚石”,将原本单数的概念抹掉,使之念起来顺口,感觉有力道。然而,有人说“滚石”这个词原本的含义中其实并没有我们感觉到的威猛。&/p&&br&&p&这话不假。&b&英文谚语有:Rolling stones gather no moss.(滚石不生苔)常用来寓意不安定的人或事物,得不到应有的结果。&/b&就像这个谚语被中国化之后的用法:“滚石不生苔,转业不聚财。”&/p&&br&&p&但其实在更多美国人的脑袋里,“滚石”这个概念应当接近当时的流行歌曲中的用意。Muddy Water在1950年创作并录制了名为Rolling Stone的歌曲,这不仅可能是Bob Dylan创作Like a Rollin’ Stone的参照,也确实是英国摇滚乐队The Rolling Stones的来历和摇滚杂志Rolling Stone的来历。&/p&&br&&p&&strong&&i&Rollin' Stone&br&&/i&&/strong&&i&Muddy Waters&/i&&/p&&p&&i&Well, I wish I was a catfish,&br&哎,我希望我是条鲶鱼&br&swimmin' in a oh, deep, blue sea&br&游弋在蓝色的深海中&br&I would have all you good lookin' women,&br&我能吸引你们所有漂亮女人&br&fishin', fishin' after me&br&跟着我游弋&br&Sure 'nough, a-after me&br&没错跟着我&br&Sure 'nough, a-after me&br&没错跟着我&br&Oh 'nough, oh 'nough, sure 'nough&br&哦,一点都没错&/i&&/p&&p&&i&I went to my baby's house,&br&我去了我情人的家&br&and I sit down oh, on her steps.&br&我坐在台阶上&br&She said, &Now, come on in now, Muddy&br&她说:“来吧,进来,马蒂&br&You know, my husband just now left&br&你知道我丈夫刚离开&br&Sure 'nough, he just now left&br&没错他刚刚离开&br&Sure 'nough, he just now left&&br&没错他刚刚离开&br&Sure 'nough, oh well, oh well&br&没错,是的,是的。”&/i&&/p&&p&&i&Well, my mother told my father,&br&我妈妈曾告诉我爸爸&br&just before hmmm, I was born,&br&就在我出生之前&br&&I got a boy child's comin',&br&“我就要生下一个男孩&br&He's gonna be, he's gonna be a rollin' stone,&br&他将会是,会是一粒滚石&br&Sure 'nough, he's a rollin' stone&br&没错,他是一粒滚石&br&Sure 'nough, he's a rollin' stone&&br&没错,他是一粒滚石&br&Oh well he's a, oh well he's a, oh well he's a&br&是的他是,是的他是,是的他是。”&/i&&/p&&p&&i&Well, I feel, yes I feel,&br&哎,我觉得,没错我觉得&br&feel that a low down time ain't long&br&觉得背运不会太久&br&I'm gonna catch the first thing smokin',&br&我将赶上第一趟冒烟的&br&back, back down the road I'm goin'&br&回到,回到我要走的路上&br&Back down the road I'm goin'&br&回到我要走的路上&br&Back down the road I'm goin'&br&回到我要走的路上&br&Sure 'nough back, sure 'nough back&br&没错回去,没错回去&/i&&/p&&br&&p&歌中的主人公与有夫之妇交往,却生性不肯留下与女人过平静的生活,而是不停地上路游荡。歌曲委婉表现的是黑人因生计所迫的现实:没法有自己的家和自己的女人,只能所到之处沾花惹草,而后不停地颠沛流离。&b&“滚石”的意象显然是用来比喻流浪汉。&/b&&/p&&br&&p&Hank Williams在他的著名的歌曲Lost Highway当中也涉及到“滚石”一词的概念:&/p&&br&&p&&i&&strong&Lost Highway&/strong&&br&Hank Williams&/i&&/p&&p&&i&I'm a rolling stone, all alone and lost,&br&我是一粒滚石,孤独且失落&br&For a life of sin, I have paid the cost. &br&这是我为罪过的生活付出的代价&br&When I pass by, all the people say&br&每当我走过人们会说&br&&Just another guy on the lost highway.&&br&“又一个人走上了迷失的长路”&/i&&/p&&p&&i&Just a deck of cards and a jug of wine&br&只为一副扑克和一罐酒&br&And a woman's lies make a life like mine. &br&以及一个女人的谎言使我生活如此这般&br&Oh, the day we met, I went astray, &br&哎,那天相遇我就迷了路&br&I started rollin' down that lost highway.&br&开始了颠簸在迷失的长路&/i&&/p&&p&&i&I was just a lad, nearly twenty-two, &br&我还只是个孩子,才不多22&br&Neither good nor bad, just a kid like you, &br&不算好也不算坏和大家一样&br&And now I'm lost, too late to pray, &br&但我现在迷失,后悔也晚了&br&Lord, I've paid the cost on the lost highway.&br&老天,我把代价付给这迷失的长路&/i&&/p&&p&&i&Now, boys, don't start your ramblin' round, &br&孩子们不要去四处游荡&br&On this road of sin or you're sorrow bound. &br&在负罪或悲伤的路途上&br&Take my advice or you'll curse the day&br&记住我的忠告否则你追悔莫及&br&You started rollin' down that lost highway&br&如果你踏上这条迷失的长路&/i&&/p&&br&&p&歌曲大概是说一个年轻人因赌博、酒醉和女人的谎言而犯事,负罪在逃。&b&“滚石”还是用来寓流浪汉。&/b&&/p&&br&&p&显然,在Bob Dylan创作Like a Rollin’ Stone的文化背景里,&b&“滚石”的概念包括:没有物质财富,无家可归,孤独流浪,一文不名这些涵义。&/b&这使我一度也觉得,歌名翻译为“犹如滚石”似乎是有点失之威猛。但我没有急于撰文纠正。随着对歌曲更多地了解和体会,我的认识转到这样一个层面:&b&也许对于其它很多歌曲我们翻译或解读应当侧重其产生前的背景,但对于Like a Rollin’ Stone这样一首可以创造历史的作品,对于Dylan这样一个可以赋予词语新意语言大师,我们却完全应当考虑歌曲出现之后,产生影响之后词语的意义。&/b&如果从这个角度看,这首歌曾几何时感召了无数年轻人抛家伴路的情怀,数以百万计的嬉皮士是完全自愿沦为流浪汉,流浪汉成了文化潮流。因此寓意流浪汉的意象“滚石”,的的确确带有威猛之义!于是,我对“犹如滚石”的译法又似乎心安理得了。&/p&&br&&ul&&li&&b&文本解读&/b&&br&&/li&&/ul&&br&&p&&b&关于歌词文本,我从来认为只有解读,没有翻译。&/b&有人也许能翻译出可以填在原曲中的汉语词句,但原词语言新颖,或寓意深刻,常常变成汉语打油诗,浅薄滑稽。这样的翻译,即便能放在曲调中唱又有什么意义?我认为听英文歌曲的人如果需要中文帮助,只是需要帮助理解,理解之后还是要回到英文歌词。因此追求完美的歌词翻译是没有必要的,翻译只起传达字面意思的作用,辅以对翻译不足的补充和解释,这是深入理解的最好方法。这时,翻译的“信”很重要,“达”则未必,因为翻译只是理解的一小部分。译文的“雅”则无足轻重。我本人有时会将很浅白的话翻得文绉绉,而很艰涩的英文措辞又会处理成大白话,目的在于与解读文字配合尽量传达歌词在寓意和修辞上的不俗。关于歌词的翻译和解读,也许需要专文详释,这里只想澄清的是,它是并不重要的过程,是过程中的一部分,不能当作结果来苛责。还是这个老套的比喻,&b&歌词翻译和解读是得鱼忘筌中的筌,尽量展现出原文的感觉,过程管它是臭鱼篓子还是纳米渔具。&/b&&/p&&br&&p&还有不少人在理解歌曲时把很大的注意力放在歌中具体的、费解的名词上,试图在个别词语上找出理解的密钥。但&b&歌曲这种流行艺术的结果是受众,文本的上下文贯通,文化背景的上下文贯通才是关键。&/b&比如Like a Rollin’ Stone中You used to ride on the chrome horse with your diplomat一句, chrome horse是花斑马,还是哈雷摩托其实不重要,总之是有品位的驾乘;diplomat是真的外交官,还是左右逢源的花花公子也不重要,只要理解成主人公原先有品位的朋友即可。&b&因为这首歌的整个文本其实都只是平实的大白话,是它放在文化背景之上的意义卓尔不群。&/b&&/p&&br&&p&但是,文本字面意思的精雕细琢没有意义,并不是说文本意思可以大而化之。还是“得鱼忘筌”,没有“筌”谈什么“得鱼”?也有市场卖鱼来充得鱼忘筌,来谈捕鱼经的,我们不能不说这样的人已经变态了。&/p&&br&&ol&&li&&b&我们先来仔细甄别Like a Rollin’ Stone这首歌的字面意思:&/b&&br&&/li&&/ol&&p&----------------------------------------------------------------------------------------------------------------&/p&&p&&i&Once upon a time you dressed so fine,&/i&&br&&i&You threw the bums a dime in your prime, didn’t you?&br&People’d call, say, “Beware doll, you’re bound to fall.”&br&You thought they were all kiddin’ you.&/i&&/p&&p&&i&曾几何时你衣着光鲜,&br&得意时你不是还随手扔硬币给乞丐们。&br&人们会警告你,说“小心点姑娘,你是在堕落。”&br&你却认为他们都在跟你开玩笑。&/i&&/p&&p&&i&----------------------------------------------------------------------------------------------------------------&/i&&/p&&p&歌词的第一段难点在第二句。首先,扔给乞丐多少硬币?如果理解成扔一枚给一群,再揣摩其动机就跑远了。我们看Dylan在John Wesley Harding中的两句:&/p&&p&&i&John Wesley Harding was a friend of the poor.&/i&&br&&/p&&p&&i&He traveled with a gun in every hand.&/i&&/p&&p&这里说的是几把枪呢?尽管是单数,但显然是两把,一只手上一把。因此演绎到threw the bums a dime是几枚硬币,就好理解了。具体是不是一人一枚这没有必要精确,反正不是一群仅一枚,&b&反正动机就是扔钱给乞丐不是其它。&/b&&br&&/p&&br&&p&其次,in your prime应当是说“在你最有钱的时候”,但我们可以想象所谓“最有钱的时候”并不是强调有那么一个时刻,而还是“once upon a time”那一段。&b&扔硬币只是那一段中的偶发事件,所以理解为“心血来潮或志满踌躇时”更顺溜。&/b&&/p&&br&&p&第三点需要提醒,句尾didn’t you?不是表达疑问,而是表达肯定。&/p&&br&&p&----------------------------------------------------------------------------------------------------------------&/p&&p&&i&You used to laugh about everybody that was hangin’ out.&/i&&/p&&p&&i&Now you don’t talk so loud, now you don’t seem so proud, about having to be scrounging for your next meal.&/i&&/p&&p&&i&你曾嘲笑所有游荡在外的人。&br&现在你说话没那么气粗了,现在你似乎没那么高傲了,你也快要靠乞讨果腹度日。&/i&&/p&&p&----------------------------------------------------------------------------------------------------------------&/p&&p&第二段歌词需要注意的是,游荡在外的人群就是前面的乞丐们,也包括后面的流浪汉、杂耍和小丑,以及穿破衣的拿破仑。&b&这是一个与女主人公从前生活群体对立的下层群体。&/b&另外,这一段第二句前面是并列两句,最后“about having to be…”是一个介词短语。可以理解为,你也不得不乞讨了,所以不再心高气傲了。&/p&&p&----------------------------------------------------------------------------------------------------------------&/p&&p&&i&How does it feel?&br&How does it feel, to be without a home, like a complete unknown, like a rolling stone?&br&这感觉怎样?&br&这感觉怎样,变得无家可归,完全像个无名氏,犹如一粒滚石?&/i&&/p&&p&----------------------------------------------------------------------------------------------------------------&/p&&p&歌曲的重复段是两个问句,后一个描摹得更具体。&b&描摹的就是沦落为流浪乞丐的女主人公。&/b&&/p&&p&-------------------------------------------------------------------------------------------------------------&/p&&p&&i&You’ve gone to the finest school all right, Miss Lonely, but you know you only used to get juiced in it.&br&And nobody has ever taught you how to live on the street and now you find out you’re gonna have to get used to it.&/i&&/p&&p&&i&你去过最好的学校,没错,孤独小姐,但你清楚在那儿你只喝过点果汁。&br&没人教过你如何在街头生活,而你现在发现你必须适应它。&/i&&/p&&p&&i&----------------------------------------------------------------------------------------------------------------&/i&&/p&&p&第三叙述段,第一句中遇到to get juiced,我们会查字典juice当动词有榨汁和酗酒两种意思。但是你会发现这两种意思都不能使这一句与下一句意思连贯起来。第一句说你上过最好的学校,第二句说你没学到实际知识,因此to get juiced说的是实际在学校干什么来着。酗酒?完全说不通。被榨汁?如果理解到“被学校榨取钱财”倒也说得通,但这里前后文决定的意思——“什么都没学”最合适。其实我们没必要太拘泥于字典给的现成解释,从juice这个词的本意联想,&b&to be juiced最简单理解就是被灌果汁,而不是喝强身健体的营养液。更接近中文比喻性的说法也许是“蜜糖里泡大”,“温室里长成”。&/b&&/p&&p&----------------------------------------------------------------------------------------------------------------&/p&&p&&i&You said you’d never compromise with the mystery tramp, but now you realize he’s not selling any alibis, as you stare into the vacuum of his eyes and ask him do you want to make a deal?&br&你曾说决不让那个神秘流浪汉占便宜,但你现在明白他根本不是在讨价,当你看着他眼里的清白,当你问他是否愿意成交?&/i&&/p&&p&----------------------------------------------------------------------------------------------------------------&/p&&p&整个第四叙述段是一句话,讲的是主人公不得不在街头生活,在与这类人群打交道时的心理变化,认识变化。这里重要的是讲打交道,而不是真正做买卖。是讲&b&主人公原以为流浪汉很难缠,可现在明白其实他单纯得很。&/b&&/p&&p&----------------------------------------------------------------------------------------------------------------&/p&&p&&i&How does it feel?&br&How does it feel, to be on your own, with no direction home, like a complete unknown, like a rolling stone?&/i&&/p&&p&&i&这感觉怎样?&br&这感觉怎样,变得孑然一身,迷失了回家的方向,完全像个无名氏,犹如一粒滚石?&/i&&/p&&p&&i&----------------------------------------------------------------------------------------------------------------&/i&&/p&&p&&b&注意重复段在这第二次出现时to be without a home一句变成了两句to be on your own, with no direction home,这里Dylan用了他特别擅长的加句技法。&/b&&/p&&p&----------------------------------------------------------------------------------------------------------------&/p&&p&&i&You never turned around to see the frowns on the jugglers and the clowns when they all come down and did tricks for you.&/i&&/p&&p&&i&你从没转身看到人们鄙视那些杂耍和小丑,而他们都在屈身为你变戏法。&/i&&/p&&p&----------------------------------------------------------------------------------------------------------------&/p&&p&第五叙述段还是一句话,很多人理解不好。这里有三个层面的人,主人公、杂耍和小丑、其他人。“皱眉头”是其他人投给杂耍和小丑的,杂耍和小丑在给主人公变戏法,主人公没有注意周围其他人的神情。这与下一段联系在一起理解更具体,&b&那就是这些底层人物是在为你服务的时候遭鄙视。&/b&&/p&&p&----------------------------------------------------------------------------------------------------------------&/p&&p&&i&You never understood that it ain’t no good, you shouldn’t let other people get your kicks for you.&/i&&/p&&p&&i&你从没意识到你不该让他人供你取乐,你没觉得这有什么不好。&/i&&/p&&p&----------------------------------------------------------------------------------------------------------------&/p&&p&经同学提示我才理解“get your kicks”是供你逗闷子之类的意思。注意这一段和上一段都是用的过去时,说的是主人公过去有钱的时候的所作所为和所思所想,是在她与下层人生活在一起并了解了他们之后的反思。&/p&&p&----------------------------------------------------------------------------------------------------------------&/p&&p&&i&You used to ride on the chrome horse with your diplomat who carried on his shoulder a Siamese cat.&br&Ain’t it hard when you discover that he really wasn’t where it’s at, after he took from you everything he could steal?&/i&&/p&&p&&i&你曾经与你的白马王子同乘,他肩头带着只暹罗猫。&br&当你发现真相后是否难受,当他拿走了你身上所有可偷的便无影无踪?&/i&&/p&&p&----------------------------------------------------------------------------------------------------------------&/p&&p&&b&从这一段视角又转回从前的朋友。&/b&大体给人感受不外:“同驾乘”说明关系密切,用“外交官”比喻说明品位高雅,“肩扛暹罗猫”说明情趣别致。但是我们看下一句中he really wasn’t where it’s at,“it”指的是什么很耐人寻味。从此句前推应当指的是“暹罗猫”, “扔下暹罗猫跑了”而不是“离女主人公而去”,这就很怪了。前后文看,这里需要的意思应当是离女主人公而去。这时我们再回头审视女主人公从前与外交官朋友同乘的情况,是女主人公、外交官和暹罗猫三个角色吗?&b&不是,原来暹罗猫说的就是女主人公!她与外交官同乘,而且被外交官放在肩头!原来外交官宠着主人公,把她当稀罕的玩物。而当她没有利用价值的时候,外交官早已杳无踪迹。&/b&这的确太像Edie Sedgwick与Andy Warhol的关系进展了,但奇怪的是这首歌是早在两人关系破裂前就创作流行了,它居然是对Edie命运的预兆。当然这一层意思对普通听众没有太多意义,这是我们中国人历来清楚不过的世态炎凉而已。&/p&&p&----------------------------------------------------------------------------------------------------------------&/p&&p&&i&How does it feel?&br&How does it feel, to be on your own, with no direction home, like a complete unknown, like a rolling stone?&/i&&/p&&p&&i&这感觉怎样?&br&这感觉怎样,变得孑然一身,迷失了回家的方向,完全像个无名氏,犹如一粒滚石?&/i&&/p&&p&&i&Princess on the steeple and all the pretty people, they’re drinkin’, thinkin’ that they got it made.&br&Exchanging all precious gifts, but you’d better take your diamond ring, you’d better pawn it, babe.&/i&&/p&&p&&i&尖塔里的公主与所有漂亮人,他们品着酒,以为生活轻而易举。&br&交换着各种珍贵的礼物,但你最好摘掉你的钻戒,当掉它,宝贝。&/i&&/p&&p&----------------------------------------------------------------------------------------------------------------&/p&&p&这一段说到女主人公从前的其他朋友,&b&他们养尊处优,以为生活轻而易举。&/b&下一句you’d better take your diamond ring,并不是说其它不珍贵只有钻戒珍贵,而是take and pawn it,那些都是没用的东西,不能吃,不能喝。&/p&&p&----------------------------------------------------------------------------------------------------------------&/p&&p&&i&You used to be so amused at Napoleon in rags and the language that he used.&br&Go to him now, he calls you, you can’t refuse.&br&When you ain’t got nothing, you got nothing to lose. &br&You’re invisible now, you got no secrets to conceal.&/i&&/p&&p&&i&你曾觉得破衣的拿破仑和他讲的话很好玩,&br&现在去找他,他在召唤你,你不能拒绝,&br&当你一无所有,就不必担心失去什么,&br&你现在完全不起眼,没有任何秘密好遮掩。&/i&&/p&&p&----------------------------------------------------------------------------------------------------------------&/p&&p&这一段的关键在于视角又切换到流浪汉一族。&b&主人公原先对这群人有点兴趣,但又患得患失,现在可以毫无顾忌地与他们交往。&/b&&/p&&p&----------------------------------------------------------------------------------------------------------------&/p&&p&&i&How does it feel?&br&How does it feel, to be on your own, with no direction home, like a complete unknown, like a rolling stone?&/i&&/p&&p&&i&这感觉怎样?&br&这感觉怎样,变得孑然一身,迷失了回家的方向,完全像个无名氏,犹如一粒滚石?&/i&&br&----------------------------------------------------------------------------------------------------------------&/p&&br&&ul&&li&&b&寓意解读&/b&&br&&/li&&/ul&&br&&p&只要你理解歌词文本如上,就会感觉到歌曲是有所寓意的,&b&但不知什么原因,几乎没有人打算详细说明它寓意的是什么,是如何寓意的。&/b&一向拆解歌曲细致的网站Songfact中微乎其辞。Wikipedia有Like a Rollin' Stone的专门条目,却没有关于意义的一点线索。Michael Gray的《Bob Dylan百科全书》里也有专门的词条,却也没有予以清楚的说明。Greil Marcus用一本书诠释这首歌,却被指没有明确诠释歌词的寓意。《滚石》杂志将这首歌评为有史以来最有影响的歌曲,评语却是:“没有任何一首其它的流行歌曲如此彻底地挑战和改变了当时的商业规律和艺术规律。”Bruce Springsteen在他献给Dylan最著名赞词的演讲中说道:“第一次听到Bob Dylan是坐在母亲的车里,我们正听WMCA电台,Like a Rolling Stone突然响起并吸引了我,就好像有人踢开了我思想的门……&b&当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Bob 的声音让我惊恐,使我觉得极度地无知,现在还是。它触动了一个15岁泽西高中生当时渺小的世界观。Dylan是颠覆性的。在演艺界,如果说Elvis解放了你的肢体,Bob解放了你的思想。&/b&”应当说Springsteen准确把握了这首歌关于世界观的寓意,但他只是点到为止,而且说的是Bob的声音。在不同的场合Springsteen这样说:“他预见了纷繁的社会现象和思想。这首歌让我感到处境的转换,就是‘无家可归’那种感觉,就是‘孑然一身’那种感受。突然之间,周围的一切焕然一新。”&b&他说得非常准确,但对一般人来说是很抽象的。&/b&&/p&&br&&p&在我接触到的所有资料中,只有Herb Bowie用了浅显易懂的方法揭示了这首歌的深意及其表达方式。 &/p&&br&&p&“犹如滚石”不仅是历史上最流行的摇滚歌曲之一,也是最神秘诱人的歌曲之一。Dylan其它的歌曲为什么能成为一代人的主题歌很容易理解,比如“Blowin’ in the Wind”, “The Times They Are A-Changing”和“Mr. Tambourine Man”,可这首歌为什么能吸引如此广泛和热情的听众却并不容易解释清楚。“Blowin’ in the Wind”通过一系列尖锐的道德问题以及没有解答而吸引广泛的听众,但“Like A Rolling Stone”这首歌的&b&核心句本身却是一个没有答案的问题,一个不怎么明确的问题:&/b&&b&“这感觉怎样……变得……像一粒滚石?”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人们对这个问题如此激动?&/b&&/p&&br&&p&初看之下这首歌似乎是关于阶级分化,歌手提到的女人显然来自上流阶级,上过最好的学校,有白马王子陪伴,与朋友交换珍贵礼物。而在故事的另一面,有神秘的流浪汉,破衣的拿破仑。歌中最生动的是这个简单的层面:由于某种原因这个女人脱离了优雅的上流社会圈子,加入了没有任何物质财富的阶层。&/p&&br&&p&&b&然而,故事不是这么简单。歌曲还涉及到幻觉和理解,欺骗和真实。&/b&歌中反复描述女人原先的生活方式使她无法认清周围的一切,她从未看到对杂耍和小丑们的轻蔑,当人们说她走向堕落她认为人们在和她开玩笑,她没意识到白马王子只是利用她,如此等等。 &/p&&br&&p&想想这一代人的处境:&b&一方面他们沉浸在优越的白人文化当中,生长在有钱有势和顺心如意之中,另一方面他们接受布鲁斯、民谣、乡村歌手和他们所唱的穷困潦倒,一事无成。&/b&&/p&&br&&p&很奇怪,60年代许多这样的孩子或年轻人发现,这种文化冲突有另外的一种定义。&b&尽管他们所处的白人文化明显优越,但很多人却觉得像&/b&&b&Dylan&/b&&b&歌中的女主人公一样感知迟钝。&/b&他们喝的酒太多,他们笑得太多,他们对周围带给他们乐趣的人们所付代价却知之甚少,他们远不了解周围发生的一切,包括总统让他们卷入的毫无意义的越战悲剧。&/p&&br&&p&而布鲁斯、民谣和乡村歌手尽管没有白人文化那样的优越,但却创造了真实、质朴和有意义的艺术表达,获得了尊严、理解和对周围一切的剖析。&b&因此,代表没有物质财富,无家可归,孤独流浪,一文不名的名词&/b&&b&“滚石”&/b&&b&,成为一代人解放的象征。&/b&因为那些接受这个名词的人们,如Bob Dylan, Brian Jones和Jann Wenner意识到并帮助我们意识到,&b&是这些物质的束缚奴役着我们,限制了我们的认识,模糊了我们的视线,钝化了我们的感触,使我们看不到自身的创造潜能。&/b&&/p&&br&&p&这就是Dylan为什么问:“这感觉怎样……变得……像一粒滚石?”会引来数百万计的人呼应。&/p&&br&&p&&b&他不是在唱一个女人的财运翻转,而是谈及一代人的变化。&/b&&/p&&br&&p&&b&他问变成“滚石”的感觉如何,是想让我们自己感知答案。&/b&而我们,至少我们中的一些人,在一些时间里,能够将自己从所处的境遇中解放出来,能够看透周围的谎言和幻觉,能够看到只有艺术家有能力描绘出的清澈透明的水晶世界。 &/p&&br&&p&&b&“犹如滚石”&/b&&b&是一首关于价值观,关于人生意义,艺术的转变特性,关于人的成长,关于人类生存的复杂结构歌曲。它让认知、感受和完整世界观的重要性与物质拥有的短暂快感、人世欲望的满足形成鲜明的对照。&/b&它是关于新价值体系的,在这样的体系中拥有金钱、地位和权力变得无足轻重,&/p&&br&&p&&b&重要的是表达自己深切感受的能力和持久的敏感性。&/b&&/p&&br&&p&有了Bowie先生深入浅出的解析,我们再来回头看那个15岁新泽西高中生的感受:“好像有人踢开了我思想的门……让我惊恐,使我觉得极度地无知……它触动了一个15岁泽西高中生当时渺小的世界观。”&b&Bruce意识到自己也生活在狭小的圈子,衣食无忧,憧憬着美国梦,而正是这个限制了他的思想认识。&/b&他只是“感到处境的转换”,感觉到“无家可归”,感觉到“孑然一身”,而并不需要像无数青少年那样离家出走,生活在嬉皮的公社,也不需要响应Timothy Leary的号召尝试LSD体验“觉醒,悟道,超脱”(Turn on, tune in, drop out),便能感受到“突然之间,周围的一切焕然一新”。&/p&&br&&ul&&li&&b&文化背景解读&/b&&br&&/li&&/ul&&br&&p&&b&战后美国的问题就是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带来的问题。&/b&经济发展需要拉动内需,需要人们对物质生活不断增长的追求,需要政府采取一切手段,包括战争促进经济,于是&b&需要树敌的国策和意识形态宣传,需要人们为保全自己的利益对麦卡锡的政治迫害缄默不语,对黑人遭受非人的待遇视而不见,对自己的政府积极创造战争机会的真相充耳不闻。&/b&经历过大萧条艰难和二战残酷的人们知道“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所以他们正是按照美国经济文化需要做的。&/p&&br&&p&&b&偏偏是那些生于安乐的人群(战后出生的一代)开始对自身充裕的物质生活和扭曲的精神感受产生了强烈不满&/b&,于是有《嚎叫》和《在路上》,于是有《麦田守望者》,于是有《无因的反叛》,于是有《第二十二条军规》,于是有《飞越疯人院》。&/p&&br&&p&从60年代开始,战后出生的一代人集体加入了反抗的行列,于是有了“和平队”自愿到落后国家帮助他人,于是有民权运动中白人学生为黑人争取权益冒险甚至牺牲,于是有争取言论自由表达不满的运动,于是有反战和反越战……&/p&&br&&p&直到这时战后一代中的很多人才开始反思,为什么这么多社会弊端非但不能铲除反而越来越多,越来越严重?&b&他们才意识到并发现“垮掉一代”早已揭示出问题的本质。&/b&&/p&&br&&p&美国社会最根本的问题源于每个人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即美国文化的根本出了问题。&b&假如每个人认为自己的物质生活应当越来越好,那么人倾轧人,国侵略国,人破坏环境就会顺理成章。&/b&可以想象,感知到这一层面的人们听到“犹如滚石”会有怎样的共鸣。可以想象,视追逐物质生活为万恶之源的哈佛毕业生Ben,回到他中产阶级的家庭氛围,面对殷切关心他前途的成年人和语重心长的话语,他会感到怎样的隔膜。&/p&&br&&p&由此也可以明白,&b&Don Henley在“欢迎来到加州旅馆”中寓意的是怎样的邪恶诱惑。&/b&&/p&&br&&p&Bruce Springsteen“生在美国”郁积了怎样的愤懑,Alan Jackson在那个“世界停止转动的九月天”意识到人们失去的是什么,明白为什么我说,&b&充分理解这首歌的内涵,就抓住了战后美国文化的核心。&/b&&/p&&br&&p&歌曲“犹如滚石”不仅是踢开了一扇门,提醒人们非物质主义的世界观,帮助更多Houlton Caulfield心血来潮离家出走一个周末或几个月、几年,而是将重点放在价值观的重构。&/p&&br&&p&不仅从前价值连城的什物和“爱情”幻灭,那种勾心斗角的人际关系也不需要了。在非物质主义或简化了物质需求的生活中,新型的人际关系更单纯和亲密,而且这有益于世界和平和地球环境。&/p&&br&&p&于是John Lennon说:“幻想没有财富,但我怀疑你能否接受。”于是毛主席说:“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于是《道德经》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于是《古兰经》:“迷惑世人的,是令人爱好的事物,如妻子,儿女,金银,宝藏,骏马,牲畜,禾稼等。”于是耶稣说:“如果你想完满,去卖掉你的财产,把所得分给穷人,在天堂就会有你的财富,然后来跟随我。”于是佛家说:“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br&&br&很显然,&b&歌曲“犹如滚石”涉及了人类最根本的社会认知,涉及人类和谐生存的平衡问题:物质与精神,个体与群体,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大道理。&/b&因此它的意义跨越东西方文化,连接传统与现代,从60年代延续到今天,还会延续到遥远的明天。我们每个人都常常复述人类的大道,所不同的是,Bob Dylan在恰当的时间用了有效的方式引起了更多共鸣,让更多人共享了他的表达方式。&/p&&br&&p&长期以来,西方保守分子建立的意识形态在政府和主流传媒的协助下,&b&不仅成功地掩饰了他们制度和文化的弊病,甚至还把“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陈词滥调包装成所谓“普世价值”——民主自由,兜售给全世界。&/b&在我们国家迫不得已要发展经济并向西方学习的时候,切记发展经济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产生的副作用,尤其不能照搬西方的模式和价值体系,Bob Dylan的歌曲“犹如滚石”也许可以当作这样一个长鸣的警钟。&/p&
以下是我大学老师的原文。当时懵懂的我看完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最后一部分“文化背景解读”的最后几小段,应该属于我的老师的私货,大家理解就好,相关的意识形态争论和各自理解,立场不同,阶层不同,利益诉求也不同。 重要的是跳出主流宣传意识形态感知真…
来自子话题:
“如果说左小祖咒的歌感觉是仿佛置身肮脏潮湿的地下室一边看毛片一边自慰,那么万青的歌就是拿着一块五的鸡蛋灌饼坐在路边看着形形色色上下班的人们,这就是我的生活。”这就是石家庄。
“如果说左小祖咒的歌感觉是仿佛置身肮脏潮湿的地下室一边看毛片一边自慰,那么万青的歌就是拿着一块五的鸡蛋灌饼坐在路边看着形形色色上下班的人们,这就是我的生活。”这就是石家庄。
来自子话题:
多谢邀请。&br&《如烟》是后青专辑中的第十首歌,阿信词,石头曲。从《后青春期的诗》“辑如其名”在感叹青春,专辑中大部分曲目也都是这一基调。《如》中歌词没有一句重复,堪称经典。&br&歌词与《后青》中其他作品呼应,包括《&a class=& wrap external& href=&/view/2091692.htm&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生存以上生活以下&i class=&icon-external&&&/i&&/a&》《&a class=& wrap external& href=&/view/1975794.htm&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春天的呐喊&i class=&icon-external&&&/i&&/a&》《 &a class=& wrap external& href=&/view/1889393.htm&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笑忘歌&i class=&icon-external&&&/i&&/a&》等。&br&&div class=&video-box& data-swfurl=&/player.php/sid/XNjY5NDgzMDg=/v.swf&&&div class=&video-box-inner&&
&div class=&video-thumb&&
&img class=&video-thumbnail& src=&/B05E-BDCC-B1B9-6860-FB100A49994E&&&i class=&video-play-icon&&&/i&
&div class=&video-box-body&&
&div class=&video-title&&五月天
如烟&/div&
&div class=&video-url&&/v_show/id_XNjY5NDgzMDg.html&/div&
&/div&&/div&边听边看。 &br&&blockquote&&b&我坐在床前&/b&&br&&b&望着窗外回忆满天&/b&&br&&b&生命是华丽错觉&/b&&br&&b&时间是贼偷走一切&/b&&/blockquote&一切开始于清淡的吉他声。&br&若干年后已然白发苍苍的“我”夜不能寐,数着漫天繁星,仿佛每一颗星子能够勾起生命中的一段回忆;然而时间的流逝,回忆渐渐模糊,却分不清那些片段是真实的,亦或是错觉。&br&&blockquote&&b&七岁的那一年&/b&&br&&b&抓住那只蝉&/b&&br&&b&以为能抓住夏天&/b&&br&&b&十七岁的那年&/b&&br&&b&吻过她的脸&br&就以为和她能永远&/b&&/blockquote&幼年的孩童天真无邪,快乐如此简单;&br&青春的少年两小无猜,幸福如此突然。&br&此中情境却与后文中“无猜和无邪”遥相呼应。&br&&blockquote&&b&有没有那么一种永远&/b&&br&&b&永远不改变&/b&&br&&b&拥抱过的美丽&/b&&br&&b&都再也不破碎&/b&&br&&b&让险峻岁月不能在脸上撒野&/b&&br&&b&让生离和死别都遥远&/b&&br&&b&有谁能听见&/b&&/blockquote&第一段高潮。曾经以为的永远,却终将改变;曾经珍惜的一切,也必然弄丢。&br&哪怕你不甘心的对天嘶吼,可究竟有没有?&br&答案是,没有。&br&&blockquote&&b&我坐在床前&/b&&br&&b&转过头看谁在沉睡&/b&&br&&b&那一张苍老的脸&/b&&br&&b&好像是我紧闭双眼&/b&&br&&b&曾经是爱我的&/b&&br&&b&和我深爱的&/b&&br&&b&都围绕在我身边&/b&&br&&b&带不走的那些&/b&&br&&b&遗憾和眷恋&/b&&br&&b&就化成最后一滴泪&/b&&/blockquote&到这里才知道,其实“我”在此刻已经永远闭上了双眼,灵魂出窍,审视自己。&br&饱含着爱的美好回忆还萦绕在眼前,然一切皆虚妄,最终闭眼之时,所有的执着不过是眼泪一颗。&br&落了,就没了。&br&&blockquote&&b&有没有那么一滴眼泪&/b&&br&&b&能洗掉后悔&/b&&br&&b&化成大雨降落在&/b&&br&&b&回不去的街&/b&&br&&b&再给我一次机会&/b&&br&&b&将故事改写&/b&&br&&b&还欠了他一生的一句抱歉&/b&&br&&br&&b&有没有那么一个世界&/b&&br&&b&永远不天黑&/b&&br&&b&星星太阳万物都听我的指挥&/b&&br&&b&月亮不忙着圆缺&/b&&br&&b&春天不走远&/b&&br&&b&树梢紧紧拥抱着树叶&/b&&br&&b&有谁能听见&/b&&/blockquote&然而临终那一滴泪,终究不能洗去一切。&br&那条街,也终究不能回去。&br&那句抱歉,怎能对自己说出?&br&人有祸福,月有圆缺,&br&发生的没发生的,终究不能改变。&br&哪怕你向春天大声呐喊,可究竟有没有?&br&答案是,没有。&br&&br&&blockquote&&b&耳际眼前此生重演&/b&&br&&b&是我来自漆黑&/b&&br&&b&而又回归漆黑&/b&&br&&b&人间瞬间天地之间&/b&&br&&b&下次我又是谁&/b&&/blockquote&人生匆匆,不过白驹过隙&br&也许直到闭眼那一刻,方知何为人生。&br&&blockquote&&b&有没有那么一朵玫瑰&/b&&br&&b&永远不凋谢&/b&&br&&b&永远骄傲和完美&/b&&br&&b&永远不妥协&/b&&br&&b&为何人生最后会像&/b&&br&&b&一张纸屑&/b&&br&&b&还不如一片花瓣&/b&&br&&b&曾经鲜艳&/b&&br&&br&&br&&b&有没有那么一张书签&/b&&br&&b&停止那一天&/b&&br&&b&最单纯的笑脸和&/b&&br&&b&最美那一年&/b&&br&&b&书包里面装满了&/b&&br&&b&蛋糕和汽水&/b&&br&&b&双眼只有无猜和无邪&/b&&br&&b&让我们无法无天&/b&&br&&br&&br&&b&有没有那么一首诗篇&/b&&br&&b&找不到句点&/b&&br&&b&青春永远定居在&/b&&br&&b&我们的岁月&/b&&br&&b&男孩和女孩都有&/b&&br&&b&吉他和舞鞋&/b&&br&&b&笑忘人间的苦痛&/b&&br&&b&只有甜美&/b&&/blockquote&我最喜欢的几句。倘若能永远无猜无邪,背着蛋糕汽水,捧着吉他舞鞋,弹唱着《笑忘歌》,该有多好。&br&&blockquote&&b&有没有那么一个明天&/b&&br&&b&重头活一遍&/b&&br&&b&让我再次感受&/b&&br&&b&曾挥霍的昨天&/b&&br&&b&无论生存或生活&/b&&br&&b&我都不浪费&/b&&br&&b&不让故事这么的后悔&/b&&br&&b&有谁能听见&/b&&br&&b&我不要告别&/b&&/blockquote&《后青》的高潮是《如烟》,《如烟》的高潮是这一段。&br&时间是贼,偷走一切;&br&挥霍是贼,偷走时间。&br&我们终将没有机会,回到昨天。&br&想起《生存以上生活以下》,&br&不知你今天是在生存,还是在生活?&br&不知你明天是会后悔,还是告别?&br&&blockquote&&b&我坐在床前&/b&&br&&b&看着指尖已经如烟&/b&&/blockquote&然而,一切皆为虚妄;&br&一抔黄土掩风流尔。
多谢邀请。《如烟》是后青专辑中的第十首歌,阿信词,石头曲。从《后青春期的诗》“辑如其名”在感叹青春,专辑中大部分曲目也都是这一基调。《如》中歌词没有一句重复,堪称经典。歌词与《后青》中其他作品呼应,包括《》《》《
来自子话题:
人:能力、运气、资历都够了,终于走到了今天这一步——和意大利老婆住着东直门大house,开着大suv,在工体开演,圈里都叫一声大哥。只能说是天命所归,不改变自己本色,混成这样,难能可贵。&br&&br&音乐:之前上学时写过几篇关于冷血动物和xtx的装逼“乐评”,现在看来,老谢的音乐无需长篇大论,就是摇滚本色——带劲儿,为LIVE而生,无论你什么路子,用什么去演奏,都能有足够力气表达自己。&br&&br&老谢的牛逼之处就是不追求所谓的“范儿正”,玩grunge不走“涅槃范儿”,玩古筝不走“中国新古典范儿”,玩雷鬼不走“牙买加范儿”,他就走自己的范儿。尽管有人觉得老谢的音乐土,但他的声音都是鲜活的,&b&&u&非常非常耐听&/u&&/b&。
人:能力、运气、资历都够了,终于走到了今天这一步——和意大利老婆住着东直门大house,开着大suv,在工体开演,圈里都叫一声大哥。只能说是天命所归,不改变自己本色,混成这样,难能可贵。音乐:之前上学时写过几篇关于冷血动物和xtx的装逼“乐评”,现…
来自子话题:
鉴于楼上的恶意卖萌,我来正经回答一下。&br&&br&评判唱功,我把那些海豚音、花腔、跨三个八度之类的因素丢掉,只看最基本的两点:节奏感、音准。从这两点来看,莉亚是合格的。至少单凭这两条,莉亚可以耍阿信好几条街(啊喂~~&br&&br&莉亚的音域不宽,也不会肆意转音,发音也有些奇怪(比如把“shine”唱成“shiiiiiiiiiiine”),不过诺叔很了解他的特点(或者说缺点),绿洲的歌音域跨度不大,难度不高,莉亚可以从容把握。你看他的现场,基本上都是踩对点、不走音。公鸭嗓唱成这样,夫复何求!偶尔也有些例外,比如Live Forever和Columbia,是极少数需要莉亚用到假声的歌曲,放心,这也难不倒莉亚的。&br&&br&当然啦,莉亚的公鸭嗓导致很多人认为他唱功烂。那只是音色问题,而音色不是唱功的决定因素。Kasabian的主唱也是公鸭嗓,但是音域宽广,唱高音域毫无压迫感,可谓“重剑无锋,大巧不工”。相反,诺叔嗓音高昂清亮,但仔细听你就会发现其实他的音域很窄,高昂的嗓音起到了伪装作用。&br&&br&所以这个问题的答案是:莉亚在自己能够控制的范围内,能发挥的相当好。他并不是没有唱功,只是被限定在一定范围内了。
鉴于楼上的恶意卖萌,我来正经回答一下。评判唱功,我把那些海豚音、花腔、跨三个八度之类的因素丢掉,只看最基本的两点:节奏感、音准。从这两点来看,莉亚是合格的。至少单凭这两条,莉亚可以耍阿信好几条街(啊喂~~莉亚的音域不宽,也不会肆意转音,发音…
来自子话题:
周氏音乐又一次重大突破。&br&&br&先回顾,前4次。&br&1 双节棍:在华语乐坛普及快歌&br&2 东风破:将古典中国韵味介入流行乐,开创流行中国风。&br&3 晴天:经典校园民谣,80后90初的校园回忆。几十年后,可能成为堪比罗大佑【童年】的&br&时代之声。&br&4 以父之名:编曲词曲演绎的个人作品巅峰。&br&&br&【听爸爸的话】&br&此歌有3好:&br&1 旋律爆表,似魔音入耳停不下来(JAY的歌需慢品,你曾经无感的某段旋律,也许几年后某个时刻突然打动你)&br&2 开头第一句&br&3 最大突破:创造性的在一首情歌中融入亲情元素【&b&华语乐坛第一首兼具亲情元素的情歌&/b&】。&br&&br&不禁感慨,为何之前没人想到,人世间最伟大两种情感,【亲情】+【爱情】可以同时融入一首歌曲?&br&看似平平淡淡,实则天马行空,这就是JAY。&br&&br&1 “你爸说我不是个好东西”,口语化的对白,一股浓浓的生活气息。与专业词人不同,周氏口语化歌词非常贴近生活,带入感很强。&br&最妙莫过于,寥寥数字便揭示出一个普遍现象:大龄青年群体中爱情与亲情的纠葛【“究竟是她爸还是她的借口?”】。&br&【&b&难道要我不孝顺吗?&/b&】这在华语情歌中是前所未有的角度【&b&站在亲情层面思考爱情&/b&】。&br&&br&2 “我不是个好东西”。这人还能是东西?细品,与“他好像一条狗啊”有异曲同工之妙,自嘲,无奈甚至哀鸣。&br&“我不是个好东西!”这样直白的开篇,传达的情感却是浓烈的,气氛渲染到位。&br&看似粗词,效果却是华丽辞藻所难及,艺术不拘于形,JAY把粗词用细了!&br&自比“东西”,以极低姿态乞求获得爱情,后经一段歌词的演绎,&br&最终积怨“我受够我的爱你比较多,也受够你的爱沉默很久”,&br&结果:“倒不如回到从前的自由”。&br&歌词想要表达的是:爱情是对等的,把一方当“东西”终归没有好结局。&br&这是爱情角度。&br&&br&3 亲情角度:&br&爸与妈,你听爸爸话,我从母亲意。但我最终还是放弃?&br&亲情与爱情的权衡,也是一大看点。&br&&br&基于以上角度,可以说,在【&b&情歌&/b&】中同时融入【&b&亲情&/b&】,可谓华语乐坛一大突破。&br&情歌往往只言情,颂亲情的也单一,两者同时出现,实乃首创。&br&这次突破,直指现代青年男女亲情与爱情的纠结和矛盾&br&&br&实际上,这首歌给华语乐坛指引了一个崭新角度:&br&华语乐坛缺乏对亲情爱情交汇领域【相亲阶段】的关怀,此类歌曲存在严重空白。&br&这首【听爸爸的话】弥补了这一缺憾。&br&JAY结合自身经历,敏锐洞穿这个层面。&br&&br&关于歌词的大白话,我的观点依然是:&br&华语乐坛需要这样的白话,贴近生活,不矫情,走心实意,独树一帜。&br&如果周杰伦真的文艺了,向矫揉造作妥协,下场就是四不像,更不是他了。&br&自身之长无从发挥,去盲从文艺暴露自己短板?周杰伦是聪明的,也是敢于坚持自我的。&br&&br&我以鲁迅作比,以弃剑后的独孤求败作比,无非想说明,&br&弃掉华丽辞藻,弃掉锋利之剑,大白话词的“气”更有杀伤力。&br&白话,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前提是你能站在足够的高度)&br&&br&伟人毛泽东文艺细胞丰富,但他的白话最震撼人心:&br&“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生命在于运动”,“好好学习天天向上”,&br&“不到长城非好汉”。&br&伟人邓小平“黑猫白猫抓到耗子就是好猫”,“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br&伟人习近平“老虎苍蝇一起打”&br&&br&这些白话不深刻?不震撼?&br&&br&辞藻,只是一种外表,或者依附于思想的小花招,更商业化。&br&境界到了伟人层面,就像独孤求败,该弃剑了!弃掉浮华。&br&注,【此处伟人仅指毛泽东,邓小平,习近平】&br&&br&周杰伦当然只是一介艺人,但对于华语乐坛来说,他在歌坛的地位也足以高到“弃剑”&br&的地步了。我需要如高中生一般堆砌辞藻证明我天王的存在么?闹!&br&我JAY“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br&要搞文雅,多少词人情愿自投纸笔献JAY雅词?但我JAY不用,偏要来一句“我不是好东西”&br&,诸位,都吓到了吧?缓缓神,艺术是自由的,内核在于震撼人心,你还没跟上脚步。&br&艺术家口中,一句骂街还别有风韵!&br&&br&很多人对歌词的评价陷入误区。其实歌词的标准不只有一把尺子。&br&诗歌繁华的盛唐,尚有白居易。大白话歌词,也请勿一杆子打死!&br&&br&此歌的深远意义:&br&此歌颇有中国特色。&br&包办婚姻时代已过,但父母对于爱情的影响遗留,使亲情爱情碰撞,摩擦依然&br&具有中国社会的独特质感。&br&我预言,此歌,一定程度上启迪相亲类歌曲的发展。(融合父母,孝心,爱情的多方面元素)。&br&&br&为何周杰伦能首创亲情爱情元素并举的歌曲?真情流露,灵感之源。&br&&p&艺术家的灵感仅有偶尔闪现,甚至歪打正着。这种闪光需要我们用心去发掘。&/p&
周氏音乐又一次重大突破。先回顾,前4次。1 双节棍:在华语乐坛普及快歌2 东风破:将古典中国韵味介入流行乐,开创流行中国风。3 晴天:经典校园民谣,80后90初的校园回忆。几十年后,可能成为堪比罗大佑【童年】的时代之声。4 以父之名:编曲词曲演绎的个…
来自子话题:
答案很简单。就是庸俗。&br&&br&但是欺软怕硬。不完全是中国人。包括外国人更欺软怕硬。&br&&br&要是随便一个什么舞蹈比赛的表演。舞者肆无忌惮的抚摸自己的下体。肯定是要挨骂的。至少在中国。&br&&br&欧美国家。很多歌曲内容翻译成中文基本上全都是限制级的。照样卖的很火。&br&&br&中国人屌丝惯了。太想融入世界。于是看到很多赤裸裸的性暗示和“不雅”的东西。只能从含义上拔高它们。说的好像真的有什么内涵一样,以期获得共鸣。&br&&br&固然食色性也。但是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肯定相对于come you bitch suck my dick 要高雅一些。&br&&br&而欧美的主流媒体很多也一样的庸俗。天天把各种性相关词汇挂在嘴边放在电视上。肯定是庸俗的。你要是非说他多么高大上。那就属于自欺欺人了。&br&&br&想象一下国内春晚。朱军上来就说一句。happy new year mother fucker!。然后下面爆笑加鼓掌。大概就是这么意思。文化还是有不同的地方。不过就算是欧美国家也有批评的。&br&&br&说那么多。其实就是欺软怕硬。
答案很简单。就是庸俗。但是欺软怕硬。不完全是中国人。包括外国人更欺软怕硬。要是随便一个什么舞蹈比赛的表演。舞者肆无忌惮的抚摸自己的下体。肯定是要挨骂的。至少在中国。欧美国家。很多歌曲内容翻译成中文基本上全都是限制级的。照样卖的很火。中国人…
来自子话题:
玲花讲的故事很生动,且不论真假,的确是年度最佳危机公关。
玲花讲的故事很生动,且不论真假,的确是年度最佳危机公关。
来自子话题:
三个人其实代表了三种风格中的精品。
&br& 首先说周杰伦,如果说他的R&B,只能说是一般的唱功。 可是说起周杰伦的情歌,慢歌,他从早期的纯嘶吼(参见《黑色幽默》)到了后面的秀高音,秀假音(比如《最长的电影》,《搁浅》,《不能说的秘密》),越来越自如和华丽,周杰伦的唱功可圈可点。
&br& 张学友作为歌神,绝对是名副其实。还记得他一个人在演唱会中不请任何嘉宾,一个人唱了两个多小时,每一首都是其他歌星的代表作,而且唱得毫不费力,每一首都以他的方式唱到了超越原唱的水平,这样的水准不是谁都能达到的。
&br& 萧敬腾,驻场的经历让他面对各种歌曲都游刃有余,他的声线比起周董和学友更有特点,更加有爆发力和摇滚的感觉,同时也不乏细腻。但这样的声音也让很多人讨厌。后来出名后,他也渐渐注意自己的处理,让声线更加大众以及细腻,他的唱功绝对经得起考验。
&br& 所以说这三个人风格各异,周杰伦擅长钢琴情歌,张学友更偏重于流行曲,而萧敬腾更偏重摇滚。他们的唱功应该都是华人中的佼佼者。
三个人其实代表了三种风格中的精品。 首先说周杰伦,如果说他的R&B,只能说是一般的唱功。 可是说起周杰伦的情歌,慢歌,他从早期的纯嘶吼(参见《黑色幽默》)到了后面的秀高音,秀假音(比如《最长的电影》,《搁浅》,《不能说的秘密》),越来越自如和…
来自子话题:
&ul&&li&初中做学校校庆嘉宾,唱程琳的《熊猫咪咪》,前半部分很出色,到一高潮忽然破音,台下观众没听出什么破绽,王菲本人立即停下来对着后面的音响房说:「停,再来一次。」,当时全场哄笑。&/li&&li& 年事业最高峰时接受采访,主持人问:「现在最大的烦恼是什么?」歪头想半天:「现在我最大的烦恼……就是……太红了。」&a href=&/programs/view/GxtF5otxr3Y/&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span&&span class=&visible&&/programs/view&/span&&span class=&invisible&&/GxtF5otxr3Y/&/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li&&li&2002 年台湾握手会前记者问王菲对握手会有什么准备,王菲回答:「我洗手了。」&/li&&li&2002 年日本全面体演唱会上出糗,拖至 15 分 30 秒:&a href=&/video/199234&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span&&span class=&visible&&/video/199&/span&&span class=&invisible&&234&/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li&&li&在 KTV 喜欢和朋友一起唱赵薇的《情深深雨濛濛》,当然,是逮赵薇在的时候。&/li&&/ul&
初中做学校校庆嘉宾,唱程琳的《熊猫咪咪》,前半部分很出色,到一高潮忽然破音,台下观众没听出什么破绽,王菲本人立即停下来对着后面的音响房说:「停,再来一次。」,当时全场哄笑。 年事业最高峰时接受采访,主持人问:「现在最大的烦恼是什…
来自子话题:
不会。&br&&br&五月天音乐本身就一般。歌词说白了就是很浅显的励志、成长、青春、爱情之类的东西。在音乐上没有很明显的开创性或者醒目的成就,和国外摇滚史上一众牛逼乐队都没法比,更不要说披头士这种金字塔顶的存在了。也就是在中国这样一个音乐发展贫瘠的地方比较火而已。而且粉丝多为十几岁到二十几岁的范围,也反映了他们音乐本身的局限性——那些摇滚史上的大牌乐队们,粉丝的类型和年龄范围可广了去了&br&&br&换一个角度看,其实我觉得五月天根本算不上摇滚乐队,只能算是流行,拿来和摇滚界的元老们比确实不公平。如果按流行来看,欧美那帮子流行歌手和乐队的音乐内涵确实不见得比五月天高明多少,但是还有个问题:语言。现在只要是个人都或多或少能懂点英文,但是出了中国,有几个人能听得懂中文?有几个人能对中文歌有共鸣?这个语言的鸿沟几乎不可逾越。&br&&br&现在每次看到拿五月天和披头士对比的问题,我都觉得这是在黑五月天。。
不会。五月天音乐本身就一般。歌词说白了就是很浅显的励志、成长、青春、爱情之类的东西。在音乐上没有很明显的开创性或者醒目的成就,和国外摇滚史上一众牛逼乐队都没法比,更不要说披头士这种金字塔顶的存在了。也就是在中国这样一个音乐发展贫瘠的地方比…
来自子话题:
天下 并非只是有这朵花&br&不用 为故事下文牵挂&br&要是 彼此都有些既定路程&br&学会洒脱 好吗&br&流水很清楚 惜花这个责任&br&真的身份不过送运&br&这趟旅行若算开心&br&亦是无负这一生
天下 并非只是有这朵花不用 为故事下文牵挂要是 彼此都有些既定路程学会洒脱 好吗流水很清楚 惜花这个责任真的身份不过送运这趟旅行若算开心亦是无负这一生
来自子话题:
谢迪邀&br&&br&从题主提供的视频我只看出了:&br&1、半粒米具有钢琴专业基础,并掌握其中一些技巧,如八度、震音、琶音等,并能够快速、清晰演奏出来;&br&&br&2、擅长改编运用古典作品,如piano master视频中一开头就是改编拉赫玛尼诺夫的前奏曲,中间还有模仿李斯特作品的部分,很多地方看到了他对拉赫等人作品的模仿;&br&&br&3、他演奏时手的姿势与通常演奏古典音乐的大师及学生有许多不同之处,尤其是刮奏,只能在电钢上这么玩玩。。。。见其12岁时演奏爵士音乐的视频,猜测也许他年少时受到的是爵士乐的演奏训练(与演奏古典音乐接受的训练不同)。&br&&br&此外看他弹肖邦夜曲的视频及弹李斯特「钟」的视频,认为他具有一定演奏技巧,足以应付他的创作或是演奏流行音乐的需要,但是若说正儿八经的演奏古典音乐的水平,他比周董强,但是不能与专业演奏家相比,所以请不要把拉赫这种神级人物拿出来了,谢谢。
谢迪邀从题主提供的视频我只看出了:1、半粒米具有钢琴专业基础,并掌握其中一些技巧,如八度、震音、琶音等,并能够快速、清晰演奏出来;2、擅长改编运用古典作品,如piano master视频中一开头就是改编拉赫玛尼诺夫的前奏曲,中间还有模仿李斯特作品的部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pink floyd新专辑 的文章

 

随机推荐